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三维生态软岛及其构建方法

一种三维生态软岛及其构建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生态软岛,所述软岛为通过复合防腐绳相互组合连接的圆柱状单元形成的,所述圆柱状单元为多层圆环间隔相连构成的立体圆柱状单元,所述圆环平面内采用经线和纬线利用中国结编织方法交叉平行编织而成,所述经线与所述纬线交叉处固定设置有预置土壤与蛭石混合物的植物种植竹筒;所述经线与纬线采用复合防腐绳制成。本发明提供的软岛由多层复合防腐绳编织形成的圆环连接而成的圆柱状单元连接而成,多个圆柱状单元可以自由组合,更适应削浪,具有防腐功能且为利于植物生长的立体海绵式,圆环内多点种植邻近岸带野生植物配合观赏植物,有效吸纳波浪的力量的同时也具有观赏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8543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同济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60460.2

  • 发明设计人 陈春谛;王云才;

    申请日2020-10-27

  • 分类号A01G9/02(20180101);E02B3/06(20060101);C02F3/3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65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余莹

  • 地址 200092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58:5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环境生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生态软岛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存环境的建设,与之相适应在生态河流景观建设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早在公元前28世纪,我国人民就使用竹子、柳枝等编制成的竹筐装上块石来加固河道,明代官员刘天和在治理黄河时总结出了植柳固堤的方法,并在其著作《沟小集》注明稳固堤岸的植柳六法:卧柳、低柳、编柳、深柳、漫柳、高柳。刘天和充分利用植物的护岸作用,它的固堤植柳六法实质上是生物护岸工程,从古至今一直沿用,并且经过反复的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我国在城市水域岸带生态工程技术领域方面起步较晚,近些年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河道生态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对人工景观水体生态护岸的系统研究还很薄弱,且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生态浮岛大多是平面二维方式,材质基本硬质化的,难以抵御强风、暴雨和大浪。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防腐和利于植物生长的立体“大孔”海绵式三维生态软岛,该软岛由多层复合防腐绳编织形成的圆环连接而成的圆柱状单元连接而成,圆环内多点种植邻近岸带野生植物配合观赏植物,有效吸纳波浪的力量的同时也具有观赏效果。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维生态软岛,所述软岛为通过复合防腐绳相互组合连接的圆柱状单元横竖并排排列形成的矩形软岛或每一横排的所述圆柱状单元与下一排的所述圆柱状单元间隔排列形成的水波浪形软岛,所述圆柱状单元为多层圆环间隔相连构成的立体圆柱状单元,所述圆环外围直径为100cm~150cm,所述圆环平面内采用经线和纬线利用中国结编织方法交叉平行编织而成,所述经线与纬线的交叉间隔为15cm~20cm,长与宽等距编织,所述经线与所述纬线交叉处固定设置有预置土壤与蛭石混合物的植物种植竹筒;所述经线与纬线采用复合防腐绳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多层圆环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4cm~16cm。

进一步地,所述竹筒的直径为8cm~13cm,高为6cm~10cm。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防腐绳为防腐绳与生物绳交织拧结而成。

进一步地于,所述圆柱状单元内设置的多层圆环的层数为3层~5层。

进一步地,所述竹筒内种植的植物为邻近岸带野生的水生或耐水淹的植物配置观赏植物,配置比例为50%岸带野生植物+50%兼具审美的观赏植物。

进一步地,所述野生植物的包括纸莎草、蒲草或水蓼;所述观赏植物包括菖蒲或千屈菜。

进一步地,所述纸莎草的种植密度为4丛/平方米,所述蒲草的种植密度为5丛/平方米,所述菖蒲的种植密度为10丛/平方米~15丛/平方米,所述千屈菜的种植密度为5丛/平方米~6丛/平方米。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三维生态软岛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利用复合防腐绳经线和复合防腐绳纬线采用用中国结编织方法间隔15cm~20cm交叉平行编织,长与宽等距编织成外围为100cm~150cm的单层圆环(2);

2)平行于河岸带设置宽度8米的条状采样带,采样带内,考虑到可能存在一些大型草本植物,因此结合样带长度和宽度,在样带内随机布设1m×5m的植物样方,调查植物物种、生长情况等信息;

3)根据所述步骤1)调查到的邻近岸带的植物种类,根据景观效果需求选择所述邻近岸带野生植物配置一定比例的观赏植物,然后进行温室培育种植在预置土壤与蛭石混合物竹筒里,植物连同竹筒一起安置在所述步骤1)形成的圆环(2)的经线与所述纬线交叉处;

4)将单层圆环间隔上下相连固定形成多层间隔相连构成的立体圆柱状单元,依据场地大小,复合防腐绳相互组合连接的多个圆柱状单元形成所述三维生态软岛。

进一步地,选择雨水、风浪较小的季节,将制作好的所述三维生态软岛放入水中,用绳子与岸边的锚相连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三维生态软岛具有防腐效果,且为利于植物生长的立体海绵式三维生态软岛,该软岛由多层复合防腐绳编织形成的圆环连接而成的圆柱状单元连接而成,圆环内多点种植邻近岸带野生植物配合观赏植物,有效吸纳波浪的力量的同时也具有观赏效果。

2、本发明提供的构成三维生态软岛的圆柱状单元中的圆环采用复合防腐绳编织而成,所采用的复合防腐绳为为防腐绳与生物绳交织拧结而成,防腐绳有助于提高使用寿命,对风浪的冲刷破坏不会产生断裂等损伤。而生物绳可以增大水流接触面积,在软岛的立体空间内可以大量固定各种微生物,形成各微生物多样化共存的理想环境,提升水质改善有效性。

3、本申请提供的三维生态软岛为采用多个圆柱状单元并列横向和纵向排列,形成的三维生态软岛,多个圆柱状单元可以自由组合,形成表面一个环一个环连接起来的,更适应削浪。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三维生态软岛的圆柱状单元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构成圆柱状单元的圆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圆环经线和纬线交叉处带有竹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构成本发明提供的矩形三维生态软岛的横排软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矩形三维生态软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构成本发明提供的波浪形三维生态软岛的两排圆柱形单元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个提供的波浪形三维生态软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施提供一种三维生态软岛,软岛为通过复合防腐绳相互组合连接的圆柱状单元1横竖并排排列形成的矩形软岛,也可以如图6-7所示,每一横排的通过复合防腐绳相互组合连接的圆柱状单元1与下一排的所述圆柱状单元1间隔排列形成的水波浪形软岛,圆柱状单元1的横向每排数量以及竖向的排数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调节,圆柱状单元1为多层圆环2间隔相连构成的立体圆柱状单元1,圆环2外围直径为100cm,圆环2平面内采用经线和纬线利用中国结编织方法交叉平行编织而成,经线与纬线的交叉间隔为15cm,长与宽等距编织,为植物种植和生长提供充分空间,如图3所示,每个经线与纬线交叉处2-1固定设置有预置土壤与蛭石混合物的植物种植竹筒3,图3中仅显示了部分的交叉处2-1固定有竹筒3,但本申请的圆环2中的每个经线和纬线交叉处2-1均固定设置有竹筒3;经线与纬线采用复合防腐绳制成。

圆柱状单元1内设置的多层圆环2的层数为5层,多层圆环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4cm;竹筒3的直径为8cm,高为6cm。

复合防腐绳为防腐绳与生物绳交织拧结而成,防腐绳有助于提高使用寿命,对风浪的冲刷破坏不会产生断裂等损伤。而生物绳可以增大水流接触面积,在软岛的立体空间内可以大量固定各种微生物,形成各微生物多样化共存的理想环境,提升水质改善有效性。

竹筒3内种植的植物为邻近岸带野生的水生或耐水淹的植物配置观赏植物,配置比例为50%岸带野生植物+50%兼具审美的观赏植物。野生植物的包括芦苇、纸莎草、蒲草或水蓼;观赏植物包括菖蒲或千屈菜。芦苇的种植密度为4丛/平方米,纸莎草的种植密度为4丛/平方米,蒲草的种植密度为5丛/平方米,菖蒲的种植密度为5丛/平方米,千屈菜的种植密度为5丛/平方米~6丛/平方米。

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多个圆柱状单元1先通过横向排列形成一排横排软岛,然后再将多排横排软岛纵向排列,形成如图5所示的立体式的横排纵排软岛整体,横排中圆柱状单元数量、纵向上横排软岛的数量可以根据削浪的要求进行设置。

实施例2

圆柱状单元1内设置的多层圆环2为4层,多层圆环间隔距离为15cm,圆环2外围直径为125cm,编织圆环2的经线与纬线的交叉间隔为17cm;种植植物的竹筒3的直径为11cm,高为8cm。

实施例3

圆柱状单元1内设置的多层圆环2为3层,多层圆环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6cm,圆环外围直径为150cm,编织圆环的经线与纬线的交叉间隔为20cm;种植植物的竹筒3的直径为13cm,高为10cm。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实施例1的三维生态软岛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利用复合防腐绳经线和复合防腐绳纬线采用用中国结编织方法间隔15cm交叉平行编织,长与宽等距编织成外围为100cm的单层圆环2;

2)平行于河岸带设置宽度8米的条状采样带,采样带内,考虑到可能存在一些大型草本植物,因此结合样带长度和宽度,在样带内随机布设1m×5m的植物样方,调查植物物种、生长情况等信息;

3)根据步骤1)调查到的邻近岸带的植物种类,根据景观效果需求选择邻近岸带野生植物配置一定比例的观赏植物,然后进行温室培育种植在预置土壤与蛭石混合物竹筒里,植物连同竹筒一起安置在步骤1)形成的圆环的经线与纬线交叉处;

4)将单层圆环2间隔上下相连固定形成多层间隔相连构成的立体圆柱状单元1,复合防腐绳相互组合连接的圆柱状单元1形成三维生态软岛。

选择雨水、风浪较小的季节,将制作好的三维生态软岛放入水中,用绳子与岸边的锚相连固定。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