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唇腺活检辅助固定装置

一种唇腺活检辅助固定装置

摘要

一种唇腺活检辅助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唇腺活检时手术部位固定不便,及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支撑块,箱体上端滑动连接有平板,左侧的支撑块前侧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下端设有腰形环,转轴上端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前端设有夹持机构;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套筒,套筒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右端铰接压板,压板上转动连接有齿轮,齿轮上端设有螺杆,压板上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插板,压板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齿条,连接板上设有L型板,两个L型板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右端可与压板上端面接触,滑块右端经连杆与齿条铰接连接;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7018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省人民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60280.1

  • 发明设计人 王秀涛;

    申请日2020-11-12

  • 分类号A61B90/17(20160101);A61B17/02(20060101);A61B90/14(20160101);A61G13/08(20060101);A61G13/10(20060101);A61G13/1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638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王新爱

  •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7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55:5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唇腺活检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唇腺活检辅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干燥综合征(SS)诊断标准是2002年美国-欧洲共识小组(AECG)提出的分类标准,包括口干、眼干2条主观症状、2条唾液腺及泪腺受累的客观证据、抗体检查以及唇腺活检。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新标准包括血清学检查、唇腺活检及角结膜染色,不包括口干、眼干等主观症状,因而诊断SS特异性比较高。由此可见病理学对诊断SS的重要性日益提高。鉴于SS的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改善大多数患者的病情,意义重大。唇腺病理特点为判断干燥综合征的指标之一,唇腺内的灶性淋巴细胞数(FLS)是评估SS的特异性指标。唇腺活检手术时,手术者及助手均洗手消毒、戴口罩帽子,助手嘱患者平卧位,口腔常规消毒,术者打开缝合包,手术部位进行铺巾,查找唇腺丰富部位,一般为下唇中线偏右(或左侧)为手术切口,以2%利多卡因约0.5ml局部浸润麻醉,助手协助固定手术部位及压迫止血,术者逐层切开粘膜,切口约0.5cm,分离粘膜,找到唇腺组织,镊子夹住,手术剪剪下该组织,放入装有1-1.5ml福尔马林液中的EP管中固定送检,必要时(出血较多)缝合切口,局部消毒后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创口,压迫约20分钟。

但是,术中需手术助手双手固定手术部位,由于口腔内腺体分布较多,唾液持续分泌状态,手术助手固定手术部位的双手非常容易滑脱,造成二次或多次重新固定,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患者不适感,也易在切除唇腺组织时滑脱,不同手术助手力量大小不均,固定手术部位时易造成患者局部受压而产生疼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唇腺活检辅助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唇腺活检时手术部位固定不便,及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箱体,箱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块,箱体上端滑动连接有位于两个支撑块之间的平板,左侧的支撑块前侧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转轴,转轴下端伸入箱体内且设有左右方向的腰形环,腰形环可随平板上下移动而前后摆动,转轴上端贯穿支撑块且设有前后方向的支撑杆,支撑杆前端设有夹持机构;

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套筒,套筒内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连接板,连接板右端伸出套筒且铰接有压板,压板上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齿轮,齿轮上端同轴设有螺杆,压板上端设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固定板,固定板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倒L形且与压板滑动连接的插板,插板下端位于压板下方,压板上开设有左右方向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连接板上设有两个位于套筒右方的L型板,两个L型板前后相对,两个L型板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右端可与压板上端面接触,滑块右端经连杆与齿条铰接连接。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设置滑块和齿条,医护人员只需推动滑块上的推块,即可在唇腺活检手术时对患者下唇进行固定,然后再将下唇外翻以暴露手术视野,方便医护人员操作,相对于人手固定的方式力度均匀且不易滑脱,避免力量大小不均而造成患者疼痛,并仅需一人即可完成改良唇腺活检术,降低人力资源的使用,设置压板和夹板,可利用患者头部向下的压力固定患者头部,防止患者头部左右摆动而影响手术进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视剖切轴测图。

图4是本发明的阶梯剖俯视轴测图。

图5是本发明中夹持机构的俯视轴测图。

图6是本发明中夹持机构的阶梯剖主视轴测图。

图7是本发明图6中A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中夹持机构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8给出,包括箱体1,箱体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块2,箱体1上端滑动连接有位于两个支撑块2之间的平板3,左侧的支撑块2前侧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转轴4,转轴4下端伸入箱体1内且设有左右方向的腰形环5,腰形环5可随平板3上下移动而前后摆动,转轴4上端贯穿支撑块2且设有前后方向的支撑杆6,支撑杆6前端设有夹持机构;

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套筒7,套筒7内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连接板8,连接板8右端伸出套筒7且铰接有压板9,压板9上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齿轮10,齿轮10上端同轴设有螺杆11,压板9上端设有与螺杆11螺纹连接的固定板12,固定板12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倒L形且与压板9滑动连接的插板13,插板13下端位于压板9下方,压板9上开设有左右方向的滑槽14,滑槽14内滑动连接有与齿轮10啮合的齿条15,连接板8上设有两个位于套筒7右方的L型板16,两个L型板16前后相对,两个L型板16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块17,滑块17右端可与压板9上端面接触,滑块17右端经连杆与齿条15铰接连接。

为了使腰形环5可随平板3上下移动而前后摆动,所述的箱体1内设有后端向左倾斜的导向杆18,导向杆18上滑动连接有矩形筒19,矩形筒19下端设有插入腰形环5内的插柱20,矩形筒19内滑动连接有连接环21,连接环21后端经第一压簧与矩形筒19连接,连接环21上端经压杆22与平板3铰接连接,压杆22上端向前倾斜。

为了防止手术时患者头部发生摆动,所述的平板3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夹板23,夹板23下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上开设有限位槽,箱体1上端设有多个与限位板一一对应且上下方向的固定杆24,固定杆24上端设有插入限位槽内的圆柱杆,圆柱杆上同轴设有与夹板23下端面接触的滚轮25。

为了方便对滑块17进行限位,所述的滑块17后端开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均布且开口朝上的凹槽26,后侧的L型板16上端经连接柱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限位柱27,限位柱27下端面为左低右高的斜面,连接柱上套装有位于限位柱27与L型板16之间的第一弹簧,连接柱上端贯穿L型板16且设有左右方向的拨杆28。

为了便于固定连接板8,所述的连接板8左侧开设有左右方向的通槽29,连接板8左侧开设有与通槽29连通的卡槽30,套筒7上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穿过通槽29的T形杆31,T形杆31上设有可卡在卡槽30内的卡块32,T形杆31上套装有位于其阶梯面与套筒7之间的第二压簧。

为了使平板3可以复位,所述的箱体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方筒33,方筒33内滑动连接有方杆34,两个方杆34上端分别与平板3固定连接,方杆34下端经第二弹簧与箱体1连接。

为了便于滑动滑块17,所述的滑块17上端设有推块35,推块35上端面为内凹的弧形面。

为了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所述的平板3和夹板23上端分别设有软垫。

本发明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先将箱体1平放在手术床上,患者平躺在手术床上后,将头部放在平板3上端的软垫上,患者头部带动平板3向下移动,平板3带动两个方杆34在方筒33内向下滑动并压缩第二弹簧,平板3带动两个夹板23的相对端向下摆动,两个夹板23带动其对应侧的滚轮25发生滚动,圆柱杆和限位板可使滚轮25和夹板23保持接触,两个夹板23的相背端逐渐向患者头部靠拢;

平板3向下移动时会同时带动压杆22向下移动,压杆22通过连接环21和第一压簧带动矩形筒19沿导向杆18向后滑动,矩形筒19通过插柱20带动腰形环5向后摆动,腰形环5带动转轴4逆时针转动,转轴4通过支撑杆6带动夹持机构向右摆动,直到两个夹板23将患者头部夹紧,此时平板3不能继续向下移动,夹持机构摆动至患者下唇的正上方,连接板8由左右方向变为前后方向;

此时向下按压T形杆31,T形杆31向下压缩第二压簧并带动卡块32离开卡槽30,此时连接板8可左右滑动,保持T形杆31不动,向后推动连接板8,连接板8通过压板9带动L形的插板13向后移动,直到插板13位于患者下唇后方,使患者下唇位于插板13与压板9之间,松开圆板,然后向前拉动连接板8,连接板8通过压板9带动插板13插入患者下唇与牙齿之间;

当连接板8上的卡槽30移动至卡块32正下方时,竖杆31在第二压簧的作用下带动卡块32进入卡槽30内,此时连接板8不能发生滑动,患者下唇位于插板13和压板9之间,向后推动推块35,推块35带动滑块17在两个L型板16之间向前滑动,此时滑块17后端与压板9上端面接触,压板9不能上下摆动,滑块17通过连杆带动齿条15在滑槽14内向前滑动,齿条15带动齿轮10顺时针转动,齿轮10带动螺杆11顺时针转动,螺杆11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固定板12向上移动,固定板12带动两个插板13向上移动,患者的下唇被逐渐夹紧;

当滑块17后端滑动至连接板8上方时,完成患者下唇的固定,同时齿条15滑动至滑槽14的最前端,齿条15不能继续向前滑动,即螺杆11不再转动,滑块17后端与压板9上端面不接触,滑块17继续向前移动,滑块17通过连杆带动压板9向上摆动,压板9和插板13带动患者下唇缓慢外翻,同时滑块17滑动至限位柱27下方,滑块17挤压限位柱27向上挤压第一弹簧,随着滑块17不停的向前滑动,限位柱27不停的卡入新的凹槽26内,直到患者下唇外翻程度满足手术条件,停止推动推块35,在限位柱27和凹槽26的作用下患者下唇将保持在当前状态,打完麻醉针后,术者可独自进行唇腺活检手术;

活检术完成后,采用无菌敷料进行局部按压止血,出血量大时需将伤口缝合,然后将拨杆28摆动180°,拨杆28通过连接柱带动限位柱27转动180°,此时限位柱27下端的斜面方向改变,滑块17的限位解除,可通过向后推动推块35解除对于患者下唇的固定,然后患者头部轻轻向上抬升,方杆34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向上滑动,方杆34带动平板3向上移动,平板3通过压杆22带动矩形筒19向前移动,矩形筒19通过插柱20带动腰形环5向前摆动,腰形环5通过转轴4和支撑杆6带动夹持机构向前摆动,同时平板3带动两个夹板23的相对端向上摆动,两个夹板23的相背端逐渐分离,患者头部的固定解除。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设置滑块和齿条,医护人员只需推动滑块上的推块,即可在唇腺活检手术时对患者下唇进行固定,然后再将下唇外翻以暴露手术视野,方便医护人员操作,相对于人手固定的方式力度均匀且不易滑脱,避免力量大小不均而造成患者疼痛,并仅需一人即可完成改良唇腺活检术,降低人力资源的使用,设置压板和夹板,可利用患者头部向下的压力固定患者头部,防止患者头部左右摆动而影响手术进程。

可见,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唇腺活检辅助固定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唇腺活检时手术部位固定不便,及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此结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唇腺活检手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