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工业车辆用操作杆装置

工业车辆用操作杆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轻操作者对操作杆进行操作时的负担的工业车辆用操作杆装置。本发明的工业车辆用操作杆装置(25)包括:夹持杆(34R(34L)),能够相对于车体前后倾动,且具有操作把手(38);以及开关按钮(40),设置在操作把手(38)上,能够在操作夹持杆(34R(34L))的同时被按下;表示开关按钮(40)的可动方向的可动轴线(Q)相对于与操作把手(38)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前倾,以便使开关按钮(40)的按下方向相比操作把手(38)的延伸方向的正交方向指向后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17404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申请/专利号CN202010622735.3

  • 申请日2020-07-01

  • 分类号B66F9/075(20060101);G05G1/06(20060101);H01H13/1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87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张世俊

  • 地址 日本爱知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26:0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车辆用操作杆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工业车辆用操作杆装置的技术,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叉车倾斜控制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在倾斜杆的把手上,安装作为切换机构的按钮开关。操作该按钮开关以便将制装置的控制处理设置为有效或者无效。具体来说,通过在倾斜操作时按下该按钮开关,将叉架的水平角度检测设置为无效,即使叉架处于水平位置也不会停止倾斜动作。专利文献1公开的倾斜杆的按钮开关在倾斜操作时被操作者持续按压的时间相对较短。

另一方面,工业车辆例如有具备夹持货物的属具的夹钳叉车、软包夹叉车。此种工业车辆具备夹持杆,用于对一对夹持臂进行开闭操作。在夹持杆把手的上部具备开关按钮,例如用食指进行操作。开关按钮的按下方向是与操作把手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并且,此种工业车辆构成为,若操作者按住开关按钮朝夹持杆打开方向进行操作,则夹持臂打开。因此,未按住开关按钮时,即便朝夹持杆打开方向操作,夹持臂也不会打开,例如不会因夹持杆误操作导致货物从夹持臂脱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9-2958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具备夹持货物的属具的工业车辆中,朝夹持臂打开方向操作时,必须持续按住操作杆即夹持杆的开关按钮进行夹持杆操作。因此,相比设置在倾斜杆上的开关按钮,持续按住开关按钮的时间增加,存在进行操作的操作者的负担增加等问题。尤其是,开关按钮的按下方向是与把手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因此,若操作夹持杆的同时按住开关按钮,手指容易因按住开关按钮而变得疲劳。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研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车辆用操作杆装置,能够减轻操作者对操作杆进行操作时的负担。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工业车辆用操作杆装置具备:操作杆,能够相对于车体前后倾动,且具有操作把手;以及开关按钮,设置在所述操作把手上,能够在操作所述操作杆的同时被按下;其特征在于:表示所述开关按钮的可动方向的可动轴线相对于与所述操作把手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前倾,以便使所述开关按钮的按下方向相比所述操作把手的延伸方向的正交方向指向后方。

本发明中,开关按钮虽然设置在操作把手的上部,但表示开关按钮的可动方向的可动轴线相对于与操作把手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前倾,以便使开关按钮的按下方向相比正交方向指向后方。因此,即使操作者在对操作杆进行操作的同时持续按住开关按钮,相比与操作把手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开关按钮,也容易按下开关按钮。由此,操作杆的操作变得更容易,手指不易因按下开关按钮而疲劳。

此外,所述工业车辆用操作杆装置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操作杆具备与所述操作把手连结的杆主体,针对所述操作把手预先设置延伸方向长度即把手长度,并且在所述操作把手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所述杆主体的轴心、与在所述开关按钮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所述开关按钮的轴心的交叉点位于所述操作把手。

在此情况下,开关按钮的可动轴线的前倾最大角度是由操作杆的把手长度以及操作杆的延伸方向上的开关按钮位置来规定的。即使开关按钮位于开关按钮的可动轴线的前倾角度最大的位置上,在操作把手的延伸方向上,操作把手的一部分仍存在于开关按钮与操作把手的末端之间。因此,例如即使操作者用掌心接触操作把手的端部时,也容易按压开关按钮,从而更容易地对操作杆进行操作。

此外,所述工业车辆用操作杆装置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开关按钮的按下方向的前倾角度处于20~60°范围内。在此情况下,通过将开关按钮的按下方向的前倾角度设置在20~60°范围内,开关按钮的按下方向成为在对操作杆进行操作的同时容易按下开关按钮的方向。

此外,所述工业车辆用操作杆装置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操作杆是对夹持货物的一对夹持臂进行操作的夹持杆。在此情况下,要打开一对夹持臂时,朝夹持杆打开方向进行操作,同时持续按下按钮,即可打开夹持臂。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减轻操作者对操作杆进行操作时的负担的工业车辆用操作杆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叉车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叉车的操作杆装置的立体图。

图3(a)是倾斜杆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3(b)是倾斜杆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4(a)是夹持杆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4(b)是夹持杆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5(a)是示意性表示夹持杆与操作者的手的关系的图,图5(b)是示意性表示作为比较例的倾斜杆与操作者的手的关系的图。

图6(a)是第2实施方式的操作杆装置具有的夹持杆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6(b)是夹持杆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来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工业车辆用操作杆装置。本实施方式是应用于作为工业车辆的叉车的例子。另外,关于特定出方向的“前后”、“左右”及“上下”,是以叉车操作者坐在驾驶座位上,面朝叉车前进侧的状态为基准而表示的。

如图1所示,叉车10在车体11的前部具备货物装卸装置12。在车体11的中央附近设置有驾驶座13。在车体11的前部设置有作为前轮的驱动轮(未图示),在车体11的后部具备作为后轮的转向轮15。在车体11的后部具备配重16,配重16用于实现车辆重量的调整及车体11的重量平衡。车体11上搭载有发动机(未图示)。车体11上设置有头防护装置17,该头防护装置17覆盖驾驶座13的上部。

本实施方式的货物装卸装置12具备左右一对门架18及作为属具的软包夹19。门架18上具备用于升降软包夹19的举升缸(未图示)。举升缸是单作用液压缸。以连结车体11与门架18的方式设置有倾斜缸(未图示)。倾斜缸通过杆的伸缩使软包夹19相对于车体11前后倾动。倾斜缸是双作用液压缸。

软包夹19具备夹持基部20、及左右一对夹持臂22(22R、22L)。夹持基部20上,多个导轨支架(未图示)上下设置。右侧夹持臂22通过设置在夹持基部20上的右侧夹持臂22R用夹紧缸(未图示)的伸缩,能够沿着导轨支架左右移动。左侧夹持臂22通过设置在夹持基部20上的左侧夹持臂22L用夹紧缸(未图示)的伸缩,能够沿着导轨支架左右移动。夹紧缸是双作用液压缸。

如图2所示,在车体11的驾驶座13处,除了具备方向盘24外,还具备包括多个操作杆的操作杆装置25。操作杆之中最靠近方向盘24的操作杆是举升杆26。举升杆26能够相对于车体11前后倾动,具有从仪表板27朝斜后方倾斜的举升杆主体28、以及连结于举升杆主体28的末端部的操作把手29。若使举升杆26后倾则软包夹19相对于门架18上升,若使举升杆26前倾则软包夹19相对于门架18下降。

如图2所示,在举升杆26的右侧具备倾斜杆30。倾斜杆30能够相对于车体11前后倾动,具有从仪表板27朝斜后方倾斜的倾斜杆主体31、以及连结于倾斜杆主体31的末端部的操作把手32。如图3(a)、图3(b)所示,操作把手32沿着与倾斜杆主体31的轴心Pt方向一致的方向延伸,其外径越朝向操作把手32的末端变得越大。在操作把手32的末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附近的上部,设置有可以在操作倾斜杆30的同时被按下的开关按钮33。开关按钮33的按下方向是与操作把手3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图3(a)、图3(b)所示的距离Lt是倾斜杆主体31的末端部的轴心Pt方向上的倾斜杆30的操作把手32的末端至开关按钮33的中心的距离。

若使倾斜杆30后倾则夹持臂22后倾,若使倾斜杆30前倾则夹持臂22前倾。此外,若按住开关按钮33的同时使倾斜杆30前倾,则当夹持臂22水平时夹持臂22停止前倾。若未按住开关按钮33使夹持臂22前倾,则即使夹持臂22水平时夹持臂22仍然继续前倾。

如图2所示,在倾斜杆30的右侧,具备能够相对于车体11前后倾动的一对夹持杆34(34R、34L)。夹持杆34R是用于使右侧夹持臂22R左右移动的操作杆。夹持杆34L是用于使左侧夹持臂22L左右移动的操作杆。夹持杆34R位于多个操作杆中的最右侧,夹持杆34L位于倾斜杆30与夹持杆34R之间。夹持杆34R、34L的构成是相同的,因此仅说明夹持杆34R,关于夹持杆34L则沿用夹持杆34R的说明。

夹持杆34(34R)具有从仪表板27朝斜后方倾斜的夹持杆主体35、以及连结于夹持杆主体35的末端部的操作把手36。操作把手36具有把手主体37以及形成在把手主体37上的隆起部38。如图4(a)、图4(b)所示,把手主体37沿着与夹持杆主体35的延伸方向一致的方向延伸,其外径越朝向操作把手36的末端变得越大。如图4(b)所示,夹持杆主体35的末端部的一部分插入到把手主体37的中心附近。本实施方式中,操作把手36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即把手长度是75mm。从实用性来说,把手长度优选处在50~100mm范围内。

在把手主体37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形成有朝前方且朝上方突出的隆起部38。在隆起部38上朝前方且朝上方的圆形端面部39的中心,设置有能够在操作夹持杆34的同时被按下的开关按钮40。开关按钮40是外径比端面部39的外径小的圆柱状开关按钮。此外,开关按钮40是按下接通、松开则解除接通的开关按钮。而且,开关按钮40相比倾斜杆30的开关按钮33,构成为受压面较大而容易按下。

如图4(a)、图4(b)所示,操作把手36的长度方向与夹持杆主体35的末端部的轴心Pc一致。轴心Pc穿过夹持杆主体35的末端部的中心。操作把手36的穿过开关按钮40及隆起部38的中心的可动轴线Q相对于轴心Pc成60°的角度倾斜。可动轴线Q表示包含开关按钮40的按下方向的开关按钮40的可动方向。另外,图4(b)中,设置有假想线R,其穿过轴心Pc与可动轴线Q交叉的交叉点X,与轴心Pc正交。因此,开关按钮40的可动轴线Q相对于与操作把手36的延伸方向的轴心Pc正交的方向上的假想线R成30°的角度前倾。即,可动轴线Q以开关按钮40的按下方向相比操作把手36的延伸方向的正交方向指向后方的方式,相对于假想线R成30°的角度前倾。

开关按钮40的可动轴线Q相对于假想线R成30°的角度前倾的理由是,操作者能够用手指容易地按下开关按钮40。此外,相比倾斜杆30的开关按钮33,开关按钮40的受压面较大,因此按下夹持杆34的开关按钮40所需的负载例如相比倾斜杆30的开关按钮33减少了约40%。

若操作者按下开关按钮40的同时使夹持杆34(34R)前倾,则夹持臂22R朝右侧移动。若操作者按下开关按钮40的同时使夹持杆34(34L)前倾,则夹持臂22L朝左侧移动。即,若按下开关按钮40的同时使夹持杆34R、34L前倾,则夹持臂22R、22L朝打开方向移动。未按下夹持杆34R、34L的开关按钮40时,即使夹持杆34R、34L前倾,夹持臂22R、22L也不会打开。

若操作者使夹持杆34(34R)后倾,则夹持臂22R朝左侧移动。若使操作者使夹持杆34(34L)后倾,则夹持臂22L朝右侧移动。即,若使夹持杆34R、34L后倾,则夹持臂22R、22L朝闭合方向移动。夹持臂22R、22L朝闭合方向移动时,不需要按下开关按钮40。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杆装置25的作用。在此,说明对开闭夹持臂22R、22L的夹持杆34R、34L进行操作的情况。如图5(a)所示,操作者例如操作夹持杆34R时,将右手A的掌心B放在操作把手36上,食指C的第1关节D1到指肚部分放在开关按钮40上,通过拇指E及其余手指(未图示)抓持操作把手36。该状态下,操作者能够在按下开关按钮40的同时进行夹持杆34R的前倾操作。

若操作者在按下开关按钮40的同时使夹持杆34R前倾,则夹紧缸工作,使夹持臂22R朝远离夹持臂22L的方向即朝右侧移动。若夹持臂22R朝右侧移动,则夹持臂22R、22L的间隔变大。

按下开关按钮40的同时使夹持杆34R(或者34L)前倾的操作是通过夹持臂22R、22L夹持货物(未图示)之前或者解除被夹货物的夹持时执行的操作,相比其他的操作杆的操作,按压开关按钮40的时间较长。操作者按下开关按钮40的同时使夹持杆34R前倾时,操作者伸出右臂并通过右手A的掌心B朝前放对夹持杆34R施力,从而使得夹持杆34R前倾。

开关按钮40的可动轴线Q相对于假想线R成30°的角度前倾。此外,轴心Pc方向上的操作把手36的末端至开关按钮40的中心的距离Lc(更具体而言,距离Lc是指操作把手36的末端和轴心Pc的交叉点与开关按钮40的中心的两点之间在轴心Pc方向上的距离),短于倾斜杆30的操作把手32的末端至开关按钮33的中心的距离Lt(更具体而言,距离Lt是指操作把手32的末端和轴心Pt的交叉点与开关按钮33的中心的两点之间在轴心Pt方向上的距离)。因此,右手A的掌心B放在操作把手36的状态下用食指C接触开关按钮40时,至少食指C的第2关节D2处于充分弯曲的状态。因此,操作者能以食指C的第2关节D2为支点,通过比第2关节D2更靠指尖一侧的部位发力来按下开关按钮40。图5(a)中,用箭头Yc来表示开关按钮40的按下方向。

此外,由于开关按钮40的可动轴线Q相对于假想线R成30°的角度前倾,因此使用食指C的第2关节D2按下开关按钮40时的负载方向容易与开关按钮40的按下方向一致。能够从食指C的第2关节D2利用指尖侧的部位按下开关按钮40,因此即使持续按下开关按钮40,食指C也不易疲劳。另外,图5(a)中,用中空箭头表示夹持杆34的前倾、后倾方向。

另一方面,如图5(b)所示,当食指C放在倾斜杆30的开关按钮33上时,倾斜杆30的操作把手32的距离Lt大于夹持杆34的操作把手36的距离Lc。因此,食指C要放在倾斜杆30的开关按钮33上时,相比接触夹持杆34的开关按钮40的情况,食指C为伸直状态。其结果,需主要弯曲食指C的第3关节D3来按下开关按钮33。

若以食指C的第1关节D1的手指肚为作用点,在夹持杆34的情况下第2关节D2成为支点,在倾斜杆30的情况下第3关节D3成为支点。当第3关节D3为支点时,相比第2关节D2为支点的情况,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变大,因此按下倾斜杆30的开关按钮33时,所需负载比按下夹持杆34的开关按钮40时大。在此情况下,操作者需要比第2关节D2为支点时更用力。但是倾斜杆30的开关按钮33的使用频率远远低于夹持杆34的开关按钮40,因此操作者基本上可以忽略倾斜杆30的开关按钮33的按压难度。

其次,说明夹持杆34R的后倾。若夹持杆34R后倾,则夹紧缸工作,夹持臂22R朝左侧移动。若夹持杆34R(或者34L)后倾,则夹持臂22R、22L的间隔变窄。当夹持杆34R(或者34L)后倾时,即使不按下开关按钮40,夹持臂22R(或者22L)也能朝闭合方向移动。

实施方式的操作杆装置25实现以下作用效果。

(1)夹持杆34的开关按钮40虽然设置在操作把手36的上部,但表示开关按钮40的可动方向的可动轴线Q相对于与操作把手36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前倾,以便使开关按钮40的按下方向相比正交方向指向后方。因此,即使操作者操作夹持杆34的同时持续按下开关按钮40,相比与操作把手3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倾斜杆30的开关按钮33,也容易按下开关按钮40。由此,夹持杆34更容易操作,按压开关按钮40的手指不容易疲劳。

(2)开关按钮40的可动轴线Q的前倾最大角度是由操作把手36的把手长度以及操作把手36的延伸方向上的开关按钮40的位置来规定的。在操作把手36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轴心Pc、与在开关按钮40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开关按钮40的可动轴线Q的交叉点X位于操作把手36。因此,操作把手36的一部分存在于开关按钮40与操作把手36的末端之间,例如即使操作者的右手A的掌心B放在操作把手36的端部时,也容易按下开关按钮40,从而使得夹持杆34的操作变得更容易。

(3)开关按钮40的按下方向的前倾角度为30°,处于20~60°的范围内。因此,通过使开关按钮40的按下方向的前倾角度处于20~60°的范围内,开关按钮40的按下方向成为操作夹持杆34的同时容易按下开关按钮40的方向。

(4)操作杆装置25具备一对夹持杆34(34R、34L),用来对夹持货物的一对夹持臂22(22R、22L)进行操作。因此,要打开一对夹持臂22(22R、22L)时,通过使一对夹持杆34(34R、34L)至少一个朝打开方向移动并持续按下开关按钮40,即可打开一对夹持臂22(22R、22L)。

(5)开关按钮40的可动轴线Q相对于假想线R成30°的角度前倾。此外,轴心Pc方向上的操作把手36的末端至开关按钮40的距离Lc,短于倾斜杆30的操作把手32的末端至开关按钮33的距离Lt。因此,将右手A的掌心B放在操作把手36的状态下用食指C接触开关按钮40时,至少食指C的第2关节D2处于充分弯曲的状态,能够从食指C的第2关节D2使用指尖侧的部位按下开关按钮40。其结果,操作者的手指不易疲劳。

(6)开关按钮40的可动轴线Q相对于假想线R成30°的角度前倾,因此使用食指C的第2关节D2按下开关按钮40时的负载方向容易与开关按钮40的按下方向一致。能够从食指C的第2关节D2利用指尖侧的部位按下开关按钮40,因此即使持续按下开关按钮40,食指C也不易疲劳。

(第2实施方式)

其次,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操作杆装置。本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操作把手的构成。本实施方式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沿用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使用共通符号。

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杆装置50具有一对夹持杆51,图6(a)、图6(b)中,仅表示了右侧夹持杆51(51R),未图示左侧夹持杆。夹持杆51(51R)具有从仪表板27朝斜后方倾斜的夹持杆主体35、以及连结于夹持杆主体35的末端部的操作把手52。操作把手52具有把手主体53及隆起部54。把手主体53沿着与夹持杆主体35的延伸方向一致的方向延伸,其外径越朝向操作把手36的末端变得越大。夹持杆主体35的末端部的一部分插入到把手主体53的中心。

在把手主体53的长度方向的末端附近,形成有朝前方且朝上方突出的隆起部54。隆起部54上面朝前方且朝上方的圆形端面部55的中心处,设置有能够在操作夹持杆53的同时按下的开关按钮40。如图6(a)、图6(b)所示,操作把手52的长度方向与夹持杆主体35的末端部的轴心Pc一致。穿过操作把手52的隆起部54的中心的可动轴线Q相对于假想线R成30°的角度前倾。此外,在操作把手52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轴心Pc、与在开关按钮40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开关按钮40的可动轴线Q的交叉点X位于操作把手52。因此,操作把手52的一部分存在于开关按钮40与操作把手52的末端之间。

若操作者按下开关按钮40的同时使右侧夹持杆51(51R)前倾,则夹持臂22R朝右侧移动。若操作者按下开关按钮的同时使左侧夹持杆前倾,则夹持臂22L朝左侧移动。未按下右侧夹持杆51(51R)的开关按钮40及左侧夹持杆的开关按钮时,即使右侧夹持杆51及左侧夹持杆中的一个前倾,夹持臂22R、22L也不会打开。

若操作者使右侧夹持杆51(51R)后倾,则夹持臂22R朝左侧移动。若操作者使左侧夹持杆51(51L)后倾,则夹持臂22L朝右侧移动。即,若夹持杆51R、51L后倾,则夹持臂22R、22L朝闭合方向移动。当夹持臂22R、22L朝闭合方向移动时,不需要按下开关按钮40。

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杆装置50实现与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1)~(6)同等的作用效果。此外,在把手主体53的长度方向的末端附近,形成有朝前方且朝上方突出的隆起部54,接触掌心B并按下开关按钮40,即使其它手指不抓持操作把手,也能使夹持杆51前倾,从而能够减轻操作者的负担。此外,即使按下开关按钮40的手指较短时,也能容易地按下开关按钮40。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在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以如下方式变更。

○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用食指按下开关按钮的例子,但按下开关按钮的手指并不限定于食指。按下开关按钮的手指例如可以是中指,有时也可以是无名指。

○所述实施方式中,相对于与操作把手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成30°的角度前倾,但角度并不限定于30°。前倾角度例如可以是45°,至少在20~60°的范围内设置即可。预先设置延伸方向的长度即把手长度,例如即使开关按钮存在于开关按钮的可动轴线的前倾角度最大的位置(60°)上,在操作把手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轴心、与在开关按钮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开关按钮的轴心的交叉点可位于操作把手。由此,操作把手的一部分可存在于开关按钮与操作把手的末端之间,从而有助于开关按钮的操作方便性。另外,从实用性来说,更优选的前倾角度为25~40°。

○所述实施方式中,设有按钮开关的隆起部在操作把手的延伸方向上设置在操作把手的中间附近或者末端附近,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靠近杆主体而设置隆起部。

○所述实施方式中,按钮开关的中心位于夹持杆的夹持杆主体的末端部的轴心正上方,但按钮开关的中心位置并不限于夹持杆的夹持杆主体的末端部的轴心正上方。按钮开关的中心位置也可以是夹持杆的夹持杆主体的末端部的轴心为中心倾斜的位置,以便至少开关按钮的按下方向为水平方向及水平方向的下方。

○所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左右一对夹持杆,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用一根夹持杆开闭一对夹持臂。此外,设为通过夹持杆前倾来打开夹持臂,但也可以通过夹持杆后倾来打开夹持臂,在此情况下,通过按下开关按钮而后倾从而打开夹持臂即可。

○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属具为软包夹的叉车的操作杆装置,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属具除了上软包夹以外,例如也可以是辊夹。此外,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叉车以外的施工车辆等工业车辆。

[符号的说明]

10 叉车

11 车体

12 货物装卸装置

13 驾驶座

18 门架

19 软包夹

22(22R) 夹持臂(右)

22(22L) 夹持臂(左)

24 方向盘

25、50 操作杆装置

26 举升杆

30 倾斜杆

31 倾斜杆主体

32 操作把手(倾斜杆)

33 开关按钮(倾斜杆)

34(34R) 夹持杆(右)

34(34L) 夹持杆(左)

35 夹持杆主体

36、52 操作把手(夹持杆)

37、53 把手主体

38、54 隆起部

39、55 端面部

40 开关按钮

51(51R) 夹持杆(右)

A 右手

B 掌心

C 食指

D1 第1关节

D2 第2关节

D3 第3关节

E 拇指

Lt、Lc 距离

Pt、Pc、Q 轴心

R 假想线

X 交叉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