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营养源的微藻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及其用于烟道气固碳脱硝的方法

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营养源的微藻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及其用于烟道气固碳脱硝的方法

摘要

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营养源的微藻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及其用于烟道气固碳脱硝的方法,涉及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及其用于烟道气固碳脱硝的方法。解决现有单纯的烟气培养微藻缺乏氮磷等营养源的问题。装置由抽气泵、烟气处理系统、光生物反应器、气体走向管、藻液走向管、气体流量控制器及抽液泵组成。方法:一、获得微藻;二、烟气处理步骤;三、循环养藻加烟气处理。本发明用于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营养源的微藻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及其用于烟道气固碳脱硝的方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99430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710317597.6

  • 发明设计人 冯玉杰;于艳玲;马珊珊;李典霖;

    申请日2017-05-08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李红媛

  • 地址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2:51: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02

    授权

    授权

  • 2017-08-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1D53/84 申请日:201705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8-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及其用于烟道气固碳脱硝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全球温室效应及能源危机,微藻受到了广泛关注。微藻是一类可以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并将其固定转化为自身生物质如油脂的生物,具有生长速率快,能量转换效率高的优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研究者报道发现许多微藻藻株不但可以利用烟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而且可以利用一氧化氮作为氮源合成自身的蛋白质。这一发现促进了微藻用于烟气脱硝这一技术的研究发展。但是,烟气具有二氧化碳浓度高、酸度高、成分复杂的特点,大多数藻种不能耐受,即使可以耐受的藻种也需要达到一定的细胞浓度。而微藻的培养过程需要大量的水源、氮磷营养源等。微藻培养过程的水源消耗和营养物消耗,提高了整个微藻烟气处理技术的生产成本,限制了微藻用于烟气脱硝的工业化应用。

如今,水资源匮乏是制约二十一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利用饮用水进行微藻培养必然会引发更多的水资源问题。现阶段利用生活污水或者工业烟气培养微藻的研究屡见不鲜,但是将两者耦合利用生活污水培养微藻并且利用烟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用于烟气脱硝的研究却未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单纯的烟气培养微藻缺乏氮磷等营养源的问题,从而提供了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营养源的微藻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及其用于烟道气固碳脱硝的方法。

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营养源的微藻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由抽气泵、烟气处理系统、光生物反应器、气体走向管、藻液走向管、气体流量控制器及抽液泵组成;

所述的烟气处理系统由一个烟气处理反应器组成;

或所述的烟气处理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烟气处理反应器串联组成;

所述的烟气处理反应器为气升圆柱形光生物反应器,烟气处理反应器的高径比为(10~20):1;且烟气处理反应器的下部设有烟气入口,上部设有烟气出口及藻液入口;

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为气升圆柱形光生物反应器,光生物反应器的高径比为(10~20):1;且光生物反应器的下部分别设有烟气入口及藻液出口,上部设有烟气出口;

抽气泵的出口通过气体走向管与烟气处理系统的烟气入口相连通,烟气处理系统的烟气出口通过气体走向管与光生物反应器的烟气入口相连通;且抽气泵与烟气处理系统之间设有气体流量控制器;

光生物反应器的藻液出口通过藻液走向管与每个烟气处理反应器的藻液入口相连通;且光生物反应器与烟气处理系统之间设有抽液泵;

每个烟气处理反应器及光生物反应器中接种OD687大于1.5的藻液;所述的藻液为微藻接种于培养基中生长得到的,所述的培养基为BG11培养基或经过一级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所述的培养基pH=6~9,COD=100mg/L~400mg/L,TN=15mg/L~50mg/L,TP=2mg/L~10mg/L;

所述的微藻为小球藻、微芒藻或栅藻。

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营养源的微藻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用于烟道气固碳脱硝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获得微藻:

首先将微藻接种于培养基中,然后在光照、温度为20℃~30℃和通入CO2的条件下培养,得到OD687大于1.5的藻液;培养过程中CO2的通气速率为0.05vvm~0.3vvm,光照强度为1000lux~3000lux,光照时间为每日8h~12h;

所述的培养基为BG11培养基或经过一级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所述的培养基pH=6~9,COD=100mg/L~400mg/L,TN=15mg/L~50mg/L,TP=2mg/L~10mg/L;所述的微藻为小球藻、微芒藻或栅藻;

二、烟气处理步骤:

将OD687大于1.5的藻液接种至每个烟气处理反应器及光生物反应器中,将脱硫塔的烟气出口与抽气泵的入口相连通,打开抽气泵,向烟气处理系统中通入烟气气体,控制烟气气体的通气速率为0.05vvm~0.3vvm,然后在光照和温度为20℃~30℃的条件下进行烟气处理系统的烟气处理及光生物反应器的养藻,光照强度为1000lux~3000lux,光照时间为每日8h~12h,且烟气处理及养藻过程中分别向烟气处理反应器及光生物反应器中补入培养基,保证烟气处理反应器及光生物反应器藻液中微藻生长,待烟气处理反应器中藻液OD687恒定不变时,微藻生长进入稳定期;

所述的培养基为BG11培养基或经过一级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所述的培养基pH=6~9,COD=100mg/L~400mg/L,TN=15mg/L~50mg/L,TP=2mg/L~10mg/L;所述的OD687大于1.5的藻液分别占烟气处理反应器及光生物反应器体积的2/3;

三、循环养藻加烟气处理:

①、将微藻收集作为生物柴油或者发酵产甲烷的原料,打开抽液泵,向每个烟气处理反应器中通入藻液,保证烟气处理反应器中藻液OD687大于1.5后,关闭抽液泵;

②、待烟气处理反应器中藻液OD687恒定不变时,微藻生长进入稳定期,重复步骤三①,即完成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营养源的微藻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用于烟道气固碳脱硝的方法。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营养源的微藻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利用烟气中的CO2作为碳源,实现烟道气脱硝的新方法及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经过一级处理的生活污水为培养液,加入藻种,在光照和通CO2的条件下培养,直到微藻达到一定的浓度;然后将其接种至烟气处理反应器及光生物反应器中,之后将其作为藻种用于烟气处理,将脱硫塔出口烟气从烟气处理反应器底部引入,微藻可以利用烟气中的CO2作为碳源生长同时可以以NOX作为氮源利用,实现烟气的固碳脱硝;烟气处理反应器出口的烟气再接入光生物反应器用于微藻的养殖,此时光生物反应器中的培养液仍然是经过一级处理的生活污水;待烟气处理反应器中的微藻生长达到稳定期之后收集生物质用于生物柴油的提取,然后再利用光生物反应器为烟气处理反应器提供充足的藻种,如此循环。

利用前期获得的几株可以耐受实际污水和实际烟气的小球藻、微芒藻或栅藻,将本发明装置应用于实际污水和模拟烟气,利用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经过七天培养,细胞浓度可以达到2.0g/L~3.0g/L,CO2的固定效率可以达到5%~20%,NOX的去除率可以达到20%~40%,收获微藻生物质的油脂含量为15%~25%,污水中的氮磷也基本被用完,去除率都在90%以上。

将本发明装置用于实际污水和实际烟气的现场实验,经过七天的实验,微藻细胞浓度可以达到1.5g/L~2.5g/L,单个烟气处理反应器对CO2的固定率在5%~15%,NOX的去除率在20%~40%,串联两个烟气处理反应器对CO2的固定率可以达到10%~30%,NOX的去除率可以达到30%~80%,最终收集藻细胞的油脂含量在20%左右。

由此,整个系统对烟气中NOX的脱除效率可以达到25%~80%,CO2的固定效率可达到5%~30%,污水中的氮磷去除也可以达到90%以上。在系统入口烟气中NOX浓度低于100mg/m3的情况下,出口浓度低于50mg/m3,可以实现烟气中NOX的超低排放,同时使废水中的氮磷浓度达标排放。该装置不仅克服了微藻烟气脱硝过程中微藻培养水源的难题,而且降低了微藻系统用于烟气脱硝的投资成本,并且最终可以收获大量的微藻生物质可以为微藻生物柴油提供原料,有利于微藻用于烟气固碳脱硝的工业化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营养源的微藻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本实施方式是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营养源的微藻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由抽气泵1、烟气处理系统2、光生物反应器3、气体走向管4、藻液走向管5、气体流量控制器6及抽液泵7组成;

所述的烟气处理系统2由一个烟气处理反应器2-1组成;

或所述的烟气处理系统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烟气处理反应器2-1串联组成;

所述的烟气处理反应器2-1为气升圆柱形光生物反应器,烟气处理反应器2-1的高径比为(10~20):1;且烟气处理反应器2-1的下部设有烟气入口,上部设有烟气出口及藻液入口;

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3为气升圆柱形光生物反应器,光生物反应器3的高径比为(10~20):1;且光生物反应器3的下部分别设有烟气入口及藻液出口,上部设有烟气出口;

抽气泵1的出口通过气体走向管4与烟气处理系统2的烟气入口相连通,烟气处理系统2的烟气出口通过气体走向管4与光生物反应器3的烟气入口相连通;且抽气泵1与烟气处理系统2之间设有气体流量控制器6;

光生物反应器3的藻液出口通过藻液走向管5与每个烟气处理反应器2-1的藻液入口相连通;且光生物反应器3与烟气处理系统2之间设有抽液泵7;

每个烟气处理反应器2-1及光生物反应器3中接种OD687大于1.5的藻液;所述的藻液为微藻接种于培养基中生长得到的,所述的培养基为BG11培养基或经过一级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所述的培养基pH=6~9,COD=100mg/L~400mg/L,TN=15mg/L~50mg/L,TP=2mg/L~10mg/L;

所述的微藻为小球藻、微芒藻或栅藻。

本具体实施方式利用光生物反应器3作为烟气处理和微藻养殖的生物反应器,烟气处理反应器2-1可以根据烟气浓度,处理效果,排放标准等因素串联不同的数量。光源可以采用自然光源或者人工光源或者两者耦合。

本具体实施方式经过烟气处理反应器2-1处理的出气通入另外的光生物反应器3中用于微藻的培养。

光生物反应器3中微藻生长达到一定的浓度之后,将其中一部分引入烟气处理反应器2-1中,剩余的一部分仍然作为养藻的藻种补充生活污水之后继续养殖。如此循环,光生物反应器3为烟气处理反应器2-1提供充足的藻源,烟气处理反应器2-1为藻种养殖提供比较良好的烟气条件。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优点:本具体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营养源的微藻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利用烟气中的CO2作为碳源,实现烟道气脱硝的新方法及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经过一级处理的生活污水为培养液,加入藻种,在光照和通CO2的条件下培养,直到微藻达到一定的浓度;然后将其接种至烟气处理反应器2-1及光生物反应器3中,之后将其作为藻种用于烟气处理,将脱硫塔8出口烟气从烟气处理反应器2-1底部引入,微藻可以利用烟气中的CO2作为碳源生长同时可以以NOX作为氮源利用,实现烟气的固碳脱硝;烟气处理反应器2-1出口的烟气再接入光生物反应器3用于微藻的养殖,此时光生物反应器3中的培养液仍然是经过一级处理的生活污水;待烟气处理反应器2-1中的微藻生长达到稳定期之后收集生物质用于生物柴油的提取,然后再利用光生物反应器3为烟气处理反应器2-1提供充足的藻种,如此循环。

利用前期获得的几株可以耐受实际污水和实际烟气的小球藻、微芒藻或栅藻,将本发明装置应用于实际污水和模拟烟气,利用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经过七天培养,细胞浓度可以达到2.0g/L~3.0g/L,CO2的固定效率可以达到5%~20%,NOX的去除率可以达到20%~40%,收获微藻生物质的油脂含量为15%~25%,污水中的氮磷也基本被用完,去除率都在90%以上。

将本具体实施方式装置用于实际污水和实际烟气的现场实验,经过七天的实验,微藻细胞浓度可以达到1.5g/L~2.5g/L,单个烟气处理反应器2-1对CO2的固定率在5%~15%,NOX的去除率在20%~40%,串联两个烟气处理反应器2-1对CO2的固定率可以达到10%~30%,NOX的去除率可以达到30%~80%,最终收集藻细胞的油脂含量在20%左右。

由此,整个系统对烟气中NOX的脱除效率可以达到25%~80%,CO2的固定效率可达到5%~30%,污水中的氮磷去除也可以达到90%以上。在系统入口烟气中NOX浓度低于100mg/m3的情况下,出口浓度低于50mg/m3,可以实现烟气中NOX的超低排放,同时使废水中的氮磷浓度达标排放。该装置不仅克服了微藻烟气脱硝过程中微藻培养水源的难题,而且降低了微藻系统用于烟气脱硝的投资成本,并且最终可以收获大量的微藻生物质可以为微藻生物柴油提供原料,有利于微藻用于烟气固碳脱硝的工业化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气体走向管4及藻液走向管5为硅胶管。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之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烟气处理反应器2-1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3底部设有曝气装置。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烟气处理反应器2-1及光生物反应器3为有机玻璃气升圆柱形光生物反应器。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气体流量控制器6为防腐性气体流量计。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是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营养源的微藻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用于烟道气固碳脱硝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获得微藻:

首先将微藻接种于培养基中,然后在光照、温度为20℃~30℃和通入CO2的条件下培养,得到OD687大于1.5的藻液;培养过程中CO2的通气速率为0.05vvm~0.3vvm,光照强度为1000lux~3000lux,光照时间为每日8h~12h;

所述的培养基为BG11培养基或经过一级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所述的培养基pH=6~9,COD=100mg/L~400mg/L,TN=15mg/L~50mg/L,TP=2mg/L~10mg/L;所述的微藻为小球藻、微芒藻或栅藻;

二、烟气处理步骤:

将OD687大于1.5的藻液接种至每个烟气处理反应器2-1及光生物反应器3中,将脱硫塔8的烟气出口与抽气泵1的入口相连通,打开抽气泵1,向烟气处理系统2中通入烟气气体,控制烟气气体的通气速率为0.05vvm~0.3vvm,然后在光照和温度为20℃~30℃的条件下进行烟气处理系统2的烟气处理及光生物反应器3的养藻,光照强度为1000lux~3000lux,光照时间为每日8h~12h,且烟气处理及养藻过程中分别向烟气处理反应器2-1及光生物反应器3中补入培养基,保证烟气处理反应器2-1及光生物反应器3藻液中微藻生长,待烟气处理反应器2-1中藻液OD687恒定不变时,微藻生长进入稳定期;

所述的培养基为BG11培养基或经过一级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所述的培养基pH=6~9,COD=100mg/L~400mg/L,TN=15mg/L~50mg/L,TP=2mg/L~10mg/L;所述的OD687大于1.5的藻液分别占烟气处理反应器2-1及光生物反应器3体积的2/3;

三、循环养藻加烟气处理:

①、将微藻收集作为生物柴油或者发酵产甲烷的原料,打开抽液泵7,向每个烟气处理反应器2-1中通入藻液,保证烟气处理反应器2-1中藻液OD687大于1.5后,关闭抽液泵7;

②、待烟气处理反应器2-1中藻液OD687恒定不变时,微藻生长进入稳定期,重复步骤三①,即完成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营养源的微藻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用于烟道气固碳脱硝的方法。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优点:本具体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营养源的微藻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利用烟气中的CO2作为碳源,实现烟道气脱硝的新方法及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经过一级处理的生活污水为培养液,加入藻种,在光照和通CO2的条件下培养,直到微藻达到一定的浓度;然后将其接种至烟气处理反应器2-1及光生物反应器3中,之后将其作为藻种用于烟气处理,将脱硫塔8出口烟气从烟气处理反应器2-1底部引入,微藻可以利用烟气中的CO2作为碳源生长同时可以以NOX作为氮源利用,实现烟气的固碳脱硝;烟气处理反应器2-1出口的烟气再接入光生物反应器3用于微藻的养殖,此时光生物反应器3中的培养液仍然是经过一级处理的生活污水;待烟气处理反应器2-1中的微藻生长达到稳定期之后收集生物质用于生物柴油的提取,然后再利用光生物反应器3为烟气处理反应器2-1提供充足的藻种,如此循环。

利用前期获得的几株可以耐受实际污水和实际烟气的小球藻、微芒藻或栅藻,将本发明装置应用于实际污水和模拟烟气,利用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经过七天培养,细胞浓度可以达到2.0g/L~3.0g/L,CO2的固定效率可以达到5%~20%,NOX的去除率可以达到20%~40%,收获微藻生物质的油脂含量为15%~25%,污水中的氮磷也基本被用完,去除率都在90%以上。

将本具体实施方式装置用于实际污水和实际烟气的现场实验,经过七天的实验,微藻细胞浓度可以达到1.5g/L~2.5g/L,单个烟气处理反应器2-1对CO2的固定率在5%~15%,NOX的去除率在20%~40%,串联两个烟气处理反应器2-1对CO2的固定率可以达到10%~30%,NOX的去除率可以达到30%~80%,最终收集藻细胞的油脂含量在20%左右。

由此,整个系统对烟气中NOX的脱除效率可以达到25%~80%,CO2的固定效率可达到5%~30%,污水中的氮磷去除也可以达到90%以上。在系统入口烟气中NOX浓度低于100mg/m3的情况下,出口浓度低于50mg/m3,可以实现烟气中NOX的超低排放,同时使废水中的氮磷浓度达标排放。该装置不仅克服了微藻烟气脱硝过程中微藻培养水源的难题,而且降低了微藻系统用于烟气脱硝的投资成本,并且最终可以收获大量的微藻生物质可以为微藻生物柴油提供原料,有利于微藻用于烟气固碳脱硝的工业化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光照为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中一种或两种的结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或七之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光照为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中一种或两种的结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六或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至八之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二中控制烟气气体的通气速率为0.1vv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六至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至九之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二中然后在光照和温度为25℃的条件下进行烟气处理系统2的烟气处理及光生物反应器3的养藻,光照强度为1000lux~3000lux,光照时间为每日10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六至九相同。

采用以下实施例验证本发明的效果:

实施例一:

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营养源的微藻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由抽气泵1、烟气处理系统2、光生物反应器3、气体走向管4、藻液走向管5、气体流量控制器6及抽液泵7组成;

所述的烟气处理系统2由一个烟气处理反应器2-1组成;

所述的烟气处理反应器2-1为气升圆柱形光生物反应器,烟气处理反应器2-1的高径比为15:1;且烟气处理反应器2-1的下部分别设有烟气入口,上部设有烟气出口及藻液入口;

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3为气升圆柱形光生物反应器,光生物反应器3的高径比为15:1;且光生物反应器3的下部分别设有烟气入口及藻液出口,上部设有烟气出口;

抽气泵1的出口通过气体走向管4与烟气处理系统2的烟气入口相连通,烟气处理系统2的烟气出口通过气体走向管4与光生物反应器3的烟气入口相连通;且抽气泵1与烟气处理系统2之间设有气体流量控制器6;

光生物反应器3的藻液出口通过藻液走向管5与每个烟气处理反应器2-1的藻液入口相连通;且光生物反应器3与烟气处理系统2之间设有抽液泵7;

每个烟气处理反应器2-1及光生物反应器3中接种OD687为3.0的藻液;所述的藻液为微藻接种于培养基中生长得到的,所述的培养基为经过一级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所述的培养基pH=7.9,COD=378mg/L,TN=47mg/L,TP=5.1mg/L;

所述的微藻为微芒藻Micractinium sp.;

所述的气体走向管4及藻液走向管5为硅胶管;

所述的烟气处理反应器2-1底部设有曝气装置;

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3底部设有曝气装置;

所述的烟气处理反应器2-1及光生物反应器3为有机玻璃气升圆柱形光生物反应器;

所述的气体流量控制器6为防腐性气体流量计;

上述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营养源的微藻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用于烟道气固碳脱硝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获得微藻:

首先将微藻接种于培养基中,然后在光照、温度为25℃和通入CO2的条件下培养,得到OD687为3.0的藻液;培养过程中CO2的通气速率为0.1vvm,光照强度为1000lux~3000lux,光照时间为每日8h~12h;

所述的培养基为经过一级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所述的培养基pH=7.9,COD=378mg/L,TN=47mg/L,TP=5.1mg/L;所述的微藻为微芒藻Micractinium sp.;

二、烟气处理步骤:

将OD687为3.0的藻液接种至每个烟气处理反应器2-1及光生物反应器3中,将模拟烟气的烟气出口与抽气泵1的入口相连通,打开抽气泵1,向烟气处理系统2中通入烟气气体,控制烟气气体的通气速率为0.1vvm,然后在光照和温度为25℃的条件下进行烟气处理系统2的烟气处理及光生物反应器3的养藻,光照强度为1000lux~3000lux,光照时间为每日12h,且烟气处理及养藻过程中分别向烟气处理反应器2-1及光生物反应器3中补入培养基,保证烟气处理反应器2-1及光生物反应器3藻液中微藻生长,待烟气处理反应器2-1中藻液OD687恒定不变时,微藻生长进入稳定期;

所述的培养基为经过一级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所述的培养基pH=7.9,COD=378mg/L,TN=47mg/L,TP=5.1mg/L;所述的OD687大于1.5的藻液分别占烟气处理反应器2-1及光生物反应器3体积的2/3;

三、循环养藻加烟气处理:

①、将微藻收集作为生物柴油或者发酵产甲烷的原料,打开抽液泵7,向每个烟气处理反应器2-1中通入藻液,保证烟气处理反应器2-1中藻液OD687大于1.5后,关闭抽液泵7;

②、待烟气处理反应器2-1中藻液OD687恒定不变时,微藻生长进入稳定期,重复步骤三①,即完成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营养源的微藻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用于烟道气固碳脱硝的方法;

步骤一中所述的光照为自然光照;步骤二中所述的光照为自然光照;

步骤二中所述的模拟烟气中CO2的体积浓度为10%,模拟烟气中NOX的体积浓度为75ppm。

七天的周期内对CO2的固定率在8.5%,NOX的去除率在35%,污水中的氮磷去除也可以达到97%。最终获得的藻细胞密度为2.3g/L,藻细胞油脂含量为17%。

实施例二: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微藻为Chlorella sp。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

七天的周期内对CO2的固定率在15%左右,NOX的去除率在28%左右,污水中的氮磷去除也可以达到95%。最终获得的藻细胞密度为2.6g/L,藻细胞油脂含量为19%。

实施例三: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微藻为Chlorellasorokiniana。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

七天的周期内对CO2的固定率在12%左右,NOX的去除率在25%左右,污水中的氮磷去除也可以达到93%。最终获得的藻细胞密度为2.4g/L,藻细胞油脂含量为21%。

实施例四: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光照为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的结合;步骤二中所述的光照为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的结合。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

七天的周期内对CO2的固定率在17%左右,NOX的去除率在37%左右,污水中的氮磷去除也可以达到97%。最终获得的藻密度为2.8g/L,藻细胞油脂含量为17%。

实施例五: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烟气处理反应器2-1的高径比为10:1;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3的高径比为10:1。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

七天的周期内对CO2的固定率在7.5%左右,NOX的去除率在30%左右,污水中的氮磷去除也可以达到97%。最终获得的藻密度为2.1g/L,细胞油脂含量为16%。

实施例六:

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营养源的微藻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由抽气泵1、烟气处理系统2、光生物反应器3、气体走向管4、藻液走向管5、气体流量控制器6及抽液泵7组成;

所述的烟气处理系统2由一个烟气处理反应器2-1组成;

所述的烟气处理反应器2-1为气升圆柱形光生物反应器,烟气处理反应器2-1的高径比为15:1;且烟气处理反应器2-1的下部分别设有烟气入口,上部设有烟气出口及藻液入口;

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3为气升圆柱形光生物反应器,光生物反应器3的高径比为15:1;且光生物反应器3的下部分别设有烟气入口及藻液出口,上部设有烟气出口;

抽气泵1的出口通过气体走向管4与烟气处理系统2的烟气入口相连通,烟气处理系统2的烟气出口通过气体走向管4与光生物反应器3的烟气入口相连通;且抽气泵1与烟气处理系统2之间设有气体流量控制器6;

光生物反应器3的藻液出口通过藻液走向管5与每个烟气处理反应器2-1的藻液入口相连通;且光生物反应器3与烟气处理系统2之间设有抽液泵7;

每个烟气处理反应器2-1及光生物反应器3中接种OD687为3.0的藻液;所述的藻液为微藻接种于培养基中生长得到的,所述的培养基为经过一级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所述的培养基pH=7.7,COD=287mg/L,TN=44mg/L,TP=4.7mg/L;

所述的微藻为微芒藻Micractinium sp.;

所述的气体走向管4及藻液走向管5为硅胶管;

所述的烟气处理反应器2-1底部设有曝气装置;

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3底部设有曝气装置;

所述的烟气处理反应器2-1及光生物反应器3为有机玻璃气升圆柱形光生物反应器;

所述的气体流量控制器6为防腐性气体流量计;

上述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营养源的微藻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用于烟道气固碳脱硝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获得微藻:

首先将微藻接种于培养基中,然后在光照、温度为25℃和通入CO2的条件下培养,得到OD687为3.0的藻液;培养过程中CO2的通气速率为0.1vvm,光照强度为1000lux~3000lux,光照时间为每日12h;

所述的培养基为经过一级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所述的培养基pH=7.7,COD=287mg/L,TN=44mg/L,TP=4.7mg/L;所述的微藻为微芒藻Micractinium sp.;

二、烟气处理步骤:

将OD687为3.0的藻液接种至每个烟气处理反应器2-1及光生物反应器3中,将电厂现场脱硫塔8的烟气出口与抽气泵1的入口相连通,打开抽气泵1,向烟气处理系统2中通入烟气气体,控制烟气气体的通气速率为0.1vvm,然后在光照和温度为20℃~30℃的条件下进行烟气处理系统2的烟气处理及光生物反应器3的养藻,光照强度为1000lux~3000lux,光照时间为每日12h,且烟气处理及养藻过程中分别向烟气处理反应器2-1及光生物反应器3中补入培养基,保证烟气处理反应器2-1及光生物反应器3藻液中微藻生长,待烟气处理反应器2-1中藻液OD687恒定不变时,微藻生长进入稳定期,将微藻收集作为生物柴油或者发酵产甲烷的原料;

所述的培养基为经过一级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所述的培养基pH=7.6,COD=267mg/L,TN=39mg/L,TP=4.9mg/L;所述的OD687大于1.5的藻液分别占烟气处理反应器2-1及光生物反应器3体积的2/3;

三、循环养藻加烟气处理:

①、将微藻收集作为生物柴油或者发酵产甲烷的原料,打开抽液泵7,向烟气处理反应器2-1中通入藻液,保证烟气处理反应器2-1中藻液OD687大于1.5后,关闭抽液泵7;

②、待烟气处理反应器2-1中藻液OD687恒定不变时,微藻生长进入稳定期,重复步骤三①,即完成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营养源的微藻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用于烟道气固碳脱硝的方法;

步骤一中所述的光照为自然光照;步骤二中所述的光照为自然光照;

步骤二中所述的电厂现场脱硫塔8的烟气出口产出的实际烟气中CO2的体积浓度为10%~15%,电厂现场脱硫塔8的烟气出口产出的实际烟气中NOX的体积浓度为20ppm~50ppm。

七天的周期内,微藻对CO2的去除率在8%-12%,当反应器入口CO2浓度为10%的时候去除率可以达到12%,入口CO2浓度为15%的时候去除率为8%。微藻对NO的去除率在27%~38%,当反应器入口NO浓度为20ppm时,NO去除率可以达到38%,当反应器入口NO浓度为50ppm时,NO去除率为27%。最终收获的藻细胞密度为1.9g/L,细胞油脂含量为15%。

实施例七: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六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微藻为Chlorella sp。其它与实施例六相同。

七天的周期内,微藻对CO2的去除率在10%-15%,当反应器入口CO2浓度为10%的时候去除率可以达到15%,入口CO2浓度为15%的时候去除率为10%。微藻对NO的去除率在20%-32%,当反应器入口NO浓度为20ppm时,NO去除率可以达到32%,当反应器入口NO浓度为50ppm时,NO去除率为20%。最终收获的藻细胞密度为1.7g/L,细胞油脂含量为17%。

实施例八: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六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微藻为Chlorellasorokiniana。其它与实施例六相同。

七天的周期内,微藻对CO2的去除率在12%-15%,当反应器入口CO2浓度为10%的时候去除率可以达到15%,入口CO2浓度为15%的时候去除率为12%。微藻对NO的去除率在20%-29%,当反应器入口NO浓度为20ppm时,NO去除率可以达到29%,当反应器入口NO浓度为50ppm时,NO去除率为20%。最终收获的藻细胞密度为2.3g/L,细胞油脂含量为19%。

实施例九: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六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光照为自然光源与人工光源的结合;步骤二中所述的光照为自然光源与人工光源的结合。其它与实施例六相同。

七天的周期内,微藻对CO2的去除率在10%-13%,当反应器入口CO2浓度为10%的时候去除率可以达到13%,入口CO2浓度为15%的时候去除率为10%。微藻对NO的去除率在27%-40%,当反应器入口NO浓度为20ppm时,NO去除率可以达到40%,当反应器入口NO浓度为50ppm时,NO去除率为27%。最终收获的藻细胞密度为2.3g/L,细胞油脂含量为16%。

实施例十: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六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烟气处理反应器2-1的高径比为10:1;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3的高径比为10:1。其它与实施例六相同。

七天的周期内,微藻对CO2的去除率在8%-10%,当反应器入口CO2浓度为10%的时候去除率可以达到10%,入口CO2浓度为15%的时候去除率为8%。微藻对NO的去除率在20%-30%,当反应器入口NO浓度为20ppm时,NO去除率可以达到30%,当反应器入口NO浓度为50ppm时,NO去除率为20%。最终收获的藻细胞密度为1.7g/L,细胞油脂含量为15%。

实施例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六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烟气处理系统2由两个烟气处理反应器2-1串联组成。其它与实施例六相同。

七天的周期内,微藻对CO2的去除率在20%-25%,当反应器入口CO2浓度为10%的时候去除率可以达到25%,入口CO2浓度为15%的时候去除率为20%。微藻对NO的去除率在60%-77%,当反应器入口NO浓度为20ppm时,NO去除率可以达到77%,当反应器入口NO浓度为50ppm时,NO去除率为60%。最终收获的藻细胞密度为1.8g/L,细胞油脂含量为17%。

实施例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六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烟气处理系统2由两个烟气处理反应器2-1串联组成;所述的烟气处理反应器2-1的高径比为10:1;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3的高径比为10:1。其它与实施例六相同。

七天的周期内,微藻对CO2的去除率在17%-21%,当反应器入口CO2浓度为10%的时候去除率可以达到21%,入口CO2浓度为15%的时候去除率为17%。微藻对NO的去除率在55%-67%,当反应器入口NO浓度为20ppm时,NO去除率可以达到67%,当反应器入口NO浓度为50ppm时,NO去除率为55%。最终收获的藻细胞密度为1.7g/L,细胞油脂含量为18%。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