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利用冬季刺参育苗池废水促熟刺参亲参的方法

利用冬季刺参育苗池废水促熟刺参亲参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冬季刺参育苗池废水促熟刺参亲参的方法,具体技术方法为:收集育苗车间废水,过滤净化杀菌,得到亲参促熟用水;将亲参进行蓄养,初期用自然水温外海海水蓄养,中期逐渐引入亲参促熟用水,蓄养60~90日;蓄养期结束后,确定待产时间,引入经过加热的外海海水,逐步提高水温到18℃,观察亲参的产前活动判断亲参的产卵孵化时间,提前停止饵料的投喂;亲参产卵孵化,实现利用冬季刺参育苗池废水促熟刺参亲参。本发明方法简单高效,废水经过处理不会危害亲参的养殖,减少水质净化及监测成本,有效利用养殖废水的热量能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亲参促熟成本,真正实现了节能降耗减排的高效综合养殖模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25912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棒棰岛海参发展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716093.7

  • 发明设计人 赵欣涛;刘崎;刘峰;宫明春;

    申请日2016-08-25

  • 分类号A01K61/00;C02F9/14;C02F103/20;

  • 代理机构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刘琦

  • 地址 116640 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李家镇城子村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13: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1-18

    授权

    授权

  • 2017-02-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00 申请日:201608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1-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刺参养殖废水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处理后的冬季刺参育苗池排放的废水人工室内促熟刺参亲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冬季北方室内刺参育苗阶段需要对海水进行加温并定期更换加温的海水以保证育苗池内的水质、水温达到养殖用水的标准。冬季刺参育苗池平均每天排放的废水量占总育苗水体的5%~10%,温度13~15℃,这部分水体污染物质来源于刺参苗种的分泌物、排泄物、残饵等,包含碳、氮、磷、硫4种主要元素。通常这部分废水不经过处理而直接排入大海,一方面对外海水体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另一方面也浪费了海水中残余的热量能源。如果将这部分海水进行再次利用将创造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冬季刺参育苗池废水处理再利用的方法,解决目前冬季废水排放污染环境、浪费热量等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冬季刺参育苗池废水促熟刺参亲参的方法,具体技术方法为:

(1)收集育苗车间废水,过滤除去污物,而后通过微生物分解净化除去养殖有害化合物,最后进行紫外线消毒杀菌,得到亲参促熟用水;

所述污物包括残饵及刺参苗的固态分泌物、排泄物;

所述养殖有害化合物包括氨氮、硫化物、亚硝酸盐类;

冬季育苗水温一般在13~15℃,一般情况下,经过净化处理后,水温在11~13℃。

(2)当外海自然水温下降到8℃以下时捕捞亲参,将筛选后的亲参放入亲参培育池内进行蓄养;

蓄养初期7~15日用自然水温、经过净化的外海海水蓄养;

蓄养中期,通过引入步骤(1)制得的亲参促熟用水,以每日0.5~1℃的升温速率提高亲参培育池内的海水温度至10℃;在10℃条件下蓄养15~30日,而后,以每日0.5~1℃的升温速率提高亲参培育池内的海水温度至步骤(1)得到的亲参促熟用水的温度,保持池内温度,蓄养60~90日;

蓄养期间根据亲参的摄食情况投食,每日投喂饵料质量为所述亲参培养池内亲参总质量的5~20%;所述饵料每日分2次投喂;

蓄养期间通过人工吸底清理池底排泄物和食物残渣;

蓄养期间根据每日进水量排放池内海水,保持池内水量不变;

池内水体每日交换量为总水量的20~30%;

步骤(1)得到的亲参促熟用水输送到亲参培育池之前,通过与自然水温、经过净化的外海海水混合调整温度;

所述亲参培育池池内建设特制人工参礁,所述亲参培育池容积为每日进水体积的10~20倍;环绕所述亲参培育池设置若干个进水口;所述亲参培育池池底设置与所述进水口数量一致的出水口;

进水口的设计可以使进入亲参培育池的水与原池水充分混合交换,避免局部水体因交换不充分而出现异常理化指标变化;出水口的设计可以适当排放多余水体,保持池水的适度循环,确保培育池内的合理水位和良好水质指标。

(3)蓄养期结束后,根据亲参性腺的发育情况,提前20天确定待产时间,通过每日提高0.5~1℃的水温,将亲参培育水温逐步提高到18℃,观察亲参的产前活动判断亲参的产卵孵化时间,提前3~5天停止饵料的投喂;

步骤(1)得到的亲参促熟用水输送到亲参培育池之前,通过与经过加热升温、经过净化的外海海水混合调高温度;

停止饵料投喂可以促使亲参排净体内的排泄物,减少产卵时对孵化池水体的污染,避免病原体的侵入,提高受精卵的孵化质量。

(4)亲参产卵孵化,实现利用冬季刺参育苗池废水促熟刺参亲参。

优选方式下,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

在育苗车间铺设废水收集管道,收集的废水通过三级过滤沉降池进行层级沉淀过滤除去污物;而后,进入微生物净化池进行微生物降解净化除去养殖有害化合物;最后,经紫外线消毒杀菌后,得到亲参促熟用水,进入储水池,备用;

所述微生物净化池从上至下依次铺设麦饭石层、珊瑚石层、火山石层;

所述麦饭石层、珊瑚石层、火山石层外表面负载由复合生物菌形成的膜;

所述复合生物菌包括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和硫化细菌。

进一步优化,所述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硫化细菌为通过人工培养、经过筛选纯化的细菌。

利用附着在载体表面的这些多种群降解微生物所形成的生物膜进行氨化作用、亚硝化作用、硝化作用等来降低养殖废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等,进而达到水体净化目的,形成符合养殖水质标准要求的净化水。

得到的亲参促熟用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储水池,利用净化后的低温外海海水进行适当的水温调节达到进入亲参培育池的水温要求即可。

优选方式下,步骤(2)所述外海海水的净化过程为:将所述外海海水引入室外净水池沉淀12小时后,经过重力式无阀砂滤池过滤,即得到了经过净化的外海海水。

经过净化处理后的外海海水中颗粒物、浮游动物等基本过滤去除。

优选方式下,步骤(2)所述亲参培育池的进水口为20~50个。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刺参亲参的自身抵抗和耐受能力,对废水进行了适当的处理;刺参育苗池排放的废水经严密的处理后的理化指标和残留的有害物质对刺参苗种可能仍存在一定的风险,不适于继续再利用;但经过本发明方法处理的废水对于刺参亲参的养殖不会形成任何危害,可以实现废水的再利用。

2、本发明利用冬季刺参育苗池排放的废水经过适当净化处理后进行人工室内促熟刺参亲参,效果非常理想;刺参育苗池排放的废水不必进行非常复杂的净化处理、不必配备高端水质检测的专业设备和高水平的水质检测人员,减少了水质净化处理和监测的成本,同时,有效再利用养殖废水的热量能源,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亲参促熟的成本,真正实现了节能降耗减排的高效综合养殖模式。

3、通过本发明方法可以减少冬季因亲参促熟而大量升温海水的燃料费用,降低培育成本在40~50%,并且可以使培育的亲参提早2~3月性腺成熟、产卵孵化,当促熟亲参所产的受精卵发育成稚参(小白点)时,正是大连及周边地区刺参人工育苗室采购稚参(小白点)的时间段,此时从附着基开始剥离稚参(小白点)进行分苗和销售,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经实际比较通过本发明方法获得的利润比常规方法提高20~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的亲参培育池要求根据每日净化废水的流量和亲参的培养数量进行设计。一般要求按照日均输入亲参培育池净化水量的10~20倍进行设计建造。通过在池内建设特制人工参礁,每立方米水体蓄养亲参30~50头。环绕亲参培育池设计多个进水口(一般20~50个)以达到进入培育池的水与原池水充分混合交换,避免局部水体因交换不充分而出现异常理化指标变化。池底设计与进水口数量相一致的出水口,达到适当排放多余水体,保持池水的适度循环,确保培育池内的合理水位和良好水质指标。

亲参培育池应是从地面向下挖掘2~3米,然后用水泥混凝土浇筑池底和四壁,根据进排水方向设计进排水口,亲参培育池上要做透光顶棚,其顶部与池壁上沿保持1.5~1.8米,四壁间隔5~10米安装50厘米×80厘米的窗户,顶棚外面覆盖钢结构框架聚苯乙烯泡沫板保温层,框架内部铺设塑料膜顶棚,冬季可以在白天有阳光的时候通过电动控制装置自动打开保温层,让阳光照射池内,提高房间内和培育池水体的温度,夜晚可以将保温层关闭,保持房间内和培育池水体的温度。

通过此种设计,亲参培育池在冬季不用增加锅炉供暖等设备设施即可保证亲参培育的水温,从而降低了能源消耗,节约了亲参培育成本。

实施例1

2013年11月18日,开始清洗消毒收集育苗池废水的管道、三级沉降池、微生物净化池、储水池和亲参培育池等设施,维护紫外线消毒机、水泵、钛合金交换器等设备,确保设施设备完好。

2013年11月27日,开始收集车间刺参育苗池废水,废水出池温度15.3℃,经过三级沉降池后进入微生物净化池中后的温度14.4℃,再进入微生物净化池中,同时接种复合生物菌种,用收集废水注满微生物净化池,保持微量充气不排放,扩增复合生物菌种的菌群数量24小时。

2013年11月28日,正常收集车间刺参育苗池废水,出池温度15.4℃,经过三级沉降池后进入微生物净化池中后的温度14.2℃,再经过微生物净化池爆气后流出,保持在微生物净化池的水体全量交换。此方式连续进行3天,逐步稳定复合生物菌种的菌群数量。

2013年11月31日,通过废水处理系统全量收集车间刺参育苗池废水,经过系统处理后,由全部进水口注满亲参培育池,多余水体通过打开出水口排放,最终保持亲参培育池池水满量。经过连续7天的循环交换,亲参培育池水温基本稳定在12.8℃。此后每天都按照此方法收集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亲参培育池循环。抽取池内海水送有资质水质分析实验室检测,达到海水水质二类标准可正常使用。亲参入池前保持池内每天流水循环,亲参入池后处理废水可以由池外排污口排出。

2013年11月25日~12月4日,外海水温6.2~7.2℃,开始外海亲参采捕。分批次采捕亲参6251头,总质量1224.8kg,全部投入池内培养,每天更换10%的自然水温海水。此时全部亲参培育池内注满砂虑处理后的自然水温净化海水。低温培养共计10日,前3日无饵料投喂,后7日每天早晚各投喂马尾藻藻浆1次,按照亲参总重的5%投喂。

2013年12月06日,自然海水温度5℃,首先在处理后废水储水池内,用砂率净化的自然海水和处理后废水混合调温,使水温达到5.5℃,然后将亲参培育池的自然温度海水全部排出,注入调好温度的混合海水。最后以此方法每天升温0.5~1℃,直至水温升至10℃,停止调温。升温期间,每天早晚各投喂马尾藻藻浆1次,按照亲参总质量的5%投喂。10℃恒温培养期间,每天早晚各投喂马尾藻藻浆1次,按照亲参总质量的8%投喂。

2013年12月31日,亲参培育池的水温由10℃开始,每天升温0.5~1℃,直至与处理后废水的温度一致,约12.5℃,继续保持处理后的废水温度恒温培养。升温期间,每天早晚各投喂马尾藻藻浆1次,按照亲参总质量的8%投喂。

2014年1月5日,在恒温的亲参培育池内连续培养亲参,1~30日,每天早晚各投喂饵料1次,马尾藻藻浆占亲参总质量的10%,成品亲参配方饲料占亲参总质量的2%。31~63日每天早晚各投喂饵料1次,马尾藻藻浆占亲参总质量的10%,成品亲参配方饲料占亲参总质量的5%。

2014年3月12日,在储水池内通过加入升温的砂率净化海水调温,每天升温0.5~1℃,直至亲参培育池内水温升至18℃,升温期间每天早晚各投喂饵料1次,马尾藻藻浆占亲参总质量的10%,成品亲参配方饲料占亲参总质量的5%。18℃恒温期间,每天早晚各投喂饵料1次,马尾藻藻浆占亲参总质量的10%,成品亲参配方饲料占亲参总质量的8%。

2014年3月30日,对培育池内的亲参停止饵料投喂,保持18℃恒定水温,每天换水量20%。

2014年4月3日,将培育池内发育良好的全部亲参6013头转移到车间20个孵化池内,总质量1956kg。

2014年4月3日至4月20日,分4个批次开始亲参人工刺激产卵排精,陆续获得受精卵35亿枚,孵化初耳幼体25亿枚。

2014年5月10日至5月27日,分10个批次剥离刺参稚参(小白点),共计收获刺参稚参约2.4亿头,总质量619kg。

本实例亲参性腺成熟比自然水温亲参至少早2个月,整个蓄养期间比普通升温方法节约成本18万元,亲参成活率比普通升温方法提高约11.2%,平均每头亲参产卵量比普通升温方法的亲参提高约13.6%,实现产值约100万元。

实施例2

2014年11月15日,开始清洗消毒收集育苗池废水的管道、三级沉降池、微生物净化池、储水池和亲参培育池等设施,维护紫外线消毒机、水泵、钛合金交换器等设备,确保设施设备完好。

2014年11月29日,开始收集车间刺参育苗池废水,废水出池温度15.2℃,经过三级沉降池后进入微生物净化池中后的温度14.6℃,再进入微生物净化池中,同时接种复合生物菌种,用收集废水注满微生物净化池,保持微量充气不排放,扩增复合生物菌种的菌群数量24小时。

2014年11月30日,正常收集车间刺参育苗池废水,出池温度15.1℃,经过三级沉降池后进入微生物净化池中后的温度14.3℃,再经过微生物净化池爆气后流出,保持在微生物净化池的水体全量交换。此方式连续进行3天,逐步稳定复合生物菌种的菌群数量。

2014年12月2日,通过废水处理系统全量收集车间刺参育苗池废水,经过系统处理后,由全部进水口注满亲参培育池,多余水体通过打开出水口排放,最终保持亲参培育池池水满量。经过连续7天的循环交换,亲参培育池水温基本稳定在13.1℃。此后每天都按照此方法收集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亲参培育池循环。抽取池内海水送有资质水质分析实验室检测,达到海水水质二类标准可正常使用。亲参入池前保持池内每天流水循环,亲参入池后处理废水可以由池外排污口排出。

2014年11月29日~12月6日,外海水温6.2~7.2℃,开始外海亲参采捕。分批次采捕亲参6693头,总质量1296.5kg,全部投入池内培养,每天更换10%的自然水温海水。此时全部亲参培育池内注满砂虑处理后的自然水温净化海水。低温培养共计6日,前3日无饵料投喂,后3日每天早晚各投喂马尾藻藻浆1次,按照亲参总重的5%投喂。

2014年12月12日,自然海水温度4.5℃,首先在处理后废水储水池内,用砂率净化的自然海水和处理后废水混合调温,使水温达到5.1℃,然后将亲参培育池的自然温度海水全部排出,注入调好温度的混合海水。最后以此方法每天升温0.5~1℃,直至水温升至10℃,停止调温。升温期间,每天早晚各投喂马尾藻藻浆1次,按照亲参总质量的5%投喂。10℃恒温培养期间,每天早晚各投喂马尾藻藻浆1次,按照亲参总质量的8%投喂。

2014年12月26日,亲参培育池的水温由10℃开始,每天升温0.5~1℃,直至与处理后废水的温度一致,约13.0℃,继续保持处理后的废水温度恒温培养。升温期间,每天早晚各投喂马尾藻藻浆1次,按照亲参总质量的8%投喂。

2015年1月2日,在恒温的亲参培育池内连续培养亲参,1~30日,每天早晚各投喂饵料1次,马尾藻藻浆占亲参总质量的10%,成品亲参配方饲料占亲参总质量的2%。31~58日每天早晚各投喂饵料1次,马尾藻藻浆占亲参总质量的10%,成品亲参配方饲料占亲参总质量的5%。

2015年3月2日,在储水池内通过加入升温的砂率净化海水调温,每天升温0.5~1℃,直至亲参培育池内水温升至18℃,升温期间每天早晚各投喂饵料1次,马尾藻藻浆占亲参总质量的10%,成品亲参配方饲料占亲参总质量的5%。18℃恒温期间,每天早晚各投喂饵料1次,马尾藻藻浆占亲参总质量的10%,成品亲参配方饲料占亲参总质量的8%。

2015年3月26日,对培育池内的亲参停止饵料投喂,保持18℃恒定水温,每天换水量20%。

2015年3月31日,将培育池内发育良好的全部亲参6425头转移到车间20个孵化池内,总质量2137.2kg。

2015年4月1日至4月16日,分5个批次开始亲参人工刺激产卵排精,陆续获得受精卵42亿枚,孵化初耳幼体33亿枚。

2015年5月8日至5月25日,分12个批次剥离刺参稚参(小白点),共计收获刺参稚参约3.5亿头,总质量1024kg。

本实例亲参性腺成熟比自然水温亲参至少早2个月,整个蓄养期间比普通升温方法节约成本22万元,亲参成活率比普通升温方法提高约10.9%,平均每头亲参产卵量比普通升温方法的亲参提高约13.5%,实现产值约200万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