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解决已有建筑扩建施工中地下部位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方式

一种解决已有建筑扩建施工中地下部位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方式

摘要

一种解决已有建筑扩建施工中地下部位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方式,通过第二卷材层(1)、第一卷材层(10)、搭接层(9)包覆膨胀聚苯板(5)及九层板(6)后剔除膨胀聚苯板(5)及九层板(6)并在空腔内灌注嵌填层(8),形成新型防水构造,有效解决扩建施工中带来的变形缝部位的防水设防难点及渗漏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78081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610153156.2

  • 发明设计人 陈春荣;

    申请日2016-03-17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宋林清

  • 地址 201500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大道515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09:3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2-09

    授权

    授权

  • 2016-08-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D29/16 申请日:201603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7-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水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解决已有建筑扩建施工中地下部位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方式。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室联通道变形缝处防水设防通常采取变形缝防水构造的形式进行处理,其较多的方法是在结构中部埋置中埋式止水带,系统通过中埋式止水带的弹性来适应结构的沉降变形,从而到达相应的防水设防要求。发明人通过不同新建工程的止水带施工情况、诸多该部位的渗漏情况分析,发现中埋式止水带在在现实工程施工过程中不能一次性施工到位,需要分段分时间进行处理,致使存在外露部位的止水带容易造成破损,且破损后相对修复较困难;同时因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前期施工的缺陷,容易导致该部位的破损,故渗漏情况较多。

针对上述问题,亟需一种解决已有建筑扩建施工中地下部位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方式,对地下室连通道变形缝处防水设防进行改良和增设,采用蠕变性很好的非固化沥青涂料进行防水增强处理,以适应该部位的变形,同时弥补止水带施工所带来的不足,从而解决该部位的渗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已有建筑扩建施工中地下部位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方式。

一种解决已有建筑扩建施工中地下部位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1)将已有结构下部挖坑;

2)剔除老结构下部相应的垫层结构,并进行清理;同时注意对原防水层的保护;

3)用沥青涂料与老结构下部防水层进行搭接处理,形成搭接层,搭接层延续到老结构底板顶面;

4)用卷材在所述搭接层表面进行包覆处理,形成第一卷材层;

5)在新旧接缝处底部埋设沥青防水卷材,形成第二卷材层,施工完成后先临时固定在老底板结构处;

6)将步骤1)开挖的老结构下部的土层等填充完成后,进行新垫层的重新施工,后展开临时固定的所述第二卷材层,并在所述第二卷材层下部埋设一条泡沫衬垫棒;

7)在所述第二卷材层上部表面铺设膨胀聚苯板,膨胀聚苯板厚度应结合缝宽及九层板的厚度计算,膨胀聚苯板点粘在老结构的防水层上;

8)在所述膨胀聚苯板表面铺设九层板,所述九层板点粘在所述膨胀聚苯板上;

9)所述第二卷材层展开后,与新垫层部位的新防水层进行搭接处理,新垫层部位的新防水层上翻至膨胀聚苯板与九层板的顶部;

10)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底板,待混凝土底板达到强度要求后,把预压铺在膨胀聚苯板及九层板顶部的新防水层铺贴至新结构侧壁上,后剔除膨胀聚苯板及九层板;

11)嵌填相应密封材料,形成嵌填层。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坑侧边为斜面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坑的宽度为450-550mm、深度为450-550mm。

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搭接层与老结构下部防水层的搭接宽度不小于500mm,延续到老结构底板顶面至少300mm。

进一步的,步骤5)所述第二卷材层长度为不小于2m。

进一步的,步骤5)所述第二卷材层采用RWB-80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进一步的,步骤8)中所述九层板底部使用细石混凝土来进行支撑,所述九层板上部可采用新建垫层部位的防水层翻包处理。

进一步的,步骤10)所述的嵌填层由两端向内依次包括非固化橡胶沥青、建筑沥青胶、遇水膨胀止水条。

进一步的,在步骤10)后增设侧墙防水附加层及防水层,浇筑上部混凝土,再另增设涂膜与卷材防水附加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有效解决扩建施工中带来的变形缝部位的防水设防难点及渗漏问题。

附图说明

参照以下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许多方面。附图中的组成部分不一定成比例,重点在于清楚地例示出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步骤9)施工结束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完工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解决已有建筑扩建施工中地下部位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1)在已有结构下部开挖斜角形状的坑;所述坑的宽度为450-550mm、深度为450-550mm;

2)剔除老结构下部相应的垫层结构,并进行清理;同时注意对原防水层的保护;

3)用沥青涂料与老结构下部防水层进行搭接处理,形成搭接层9,搭接层9延续到老结构底板顶面;所述搭接层9与老结构下部防水层的搭接宽度不小于500mm,延续到老结构底板顶面至少300mm;

4)用卷材在所述搭接层9表面进行包覆处理,形成第一卷材层10;

5)在新旧接缝处底部埋设沥青防水卷材,形成第二卷材层1,施工完成后先临时固定在老底板结构处,待用;所述第二卷材层1长度为不小于2m,所述第二卷材层1采用RWB-80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6)将步骤1)开挖的老结构下部的土层等填充完成后,进行新垫层31的重新施工,后展开临时固定的所述第二卷材层1,并在所述第二卷材层1下部埋设一条泡沫衬垫棒4;

7)在所述第二卷材层1上部表面铺设膨胀聚苯板5,膨胀聚苯板5厚度应结合缝宽及九层板6的厚度计算,膨胀聚苯板5点粘在老结构的防水层上;

8)在所述膨胀聚苯5板表面铺设九层板6,所述九层板6点粘在所述膨胀聚苯板5上;所述九层板6底部使用细石混凝土来进行支撑,所述九层板6上部可采用新建垫层部位的防水层翻包处理;

9)所述第二卷材层1展开后,与新垫层31部位的第一卷材层2进行搭接处理,新垫层31部位的第一卷材层2上翻至膨胀聚苯板5与九层板6的顶部;

10)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底板32,待混凝土底板32达到强度要求后,把预压铺在膨胀聚苯板5及九层板6顶部的第一卷材层2铺贴至新结构侧壁上,后剔除膨胀聚苯板5及九层板6;后增设侧墙防水附加层及防水层,浇筑上部混凝土7,再另增设涂膜与卷材防水附加层;

11)嵌填相应密封材料,形成嵌填层8;所述的嵌填层8由两端向内依次包括非固化橡胶沥青81、建筑沥青胶82、遇水膨胀止水条83。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