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治疗肺纤维化、肝纤维化、皮肤纤维化和心脏纤维化的经取代的芳族化合物

用于治疗肺纤维化、肝纤维化、皮肤纤维化和心脏纤维化的经取代的芳族化合物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预防或治疗受试者的各种纤维化疾病及病状,包括肺纤维化、肝纤维化、皮肤纤维化和心脏纤维化的经取代的芳族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下式: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A为C5烷基、C6烷基、C5烯基、C6烯基、C(O)-(CH2)n-CH3或CH(OH)-(CH2)n-CH3,其中n为3或4;R1为H、OH或F;R2为H、OH、F或CH2-OH;R3为H、OH、F或CH2Ph;R4为H、OH或F;Q为1)(CH2)mC(O)OH,其中m为1或2,2)CH(CH3)C(O)OH,3)C(CH3)2C(O)OH,4)CH(F)-C(O)OH,5)CF2-C(O)OH,或6)C(O)-C(O)OH。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1-08

    授权

    授权

  • 2016-08-17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7C59/52 登记生效日:20160725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314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1-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C59/52 申请日:201403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2-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取代的芳族化合物、其制备、包含其的组合物以及其用于预防或治疗受试者的各种纤维化疾病及病状,包括肺纤维化、肝纤维化、皮肤纤维化和心脏纤维化的用途。

发明背景

肺纤维化

肺纤维化(也称为肺部纤维化(pulmonaryfibrosis))为一种涉及肺组织瘢痕形成的严重医学病状。当肺泡和肺间质组织发炎且在组织上形成瘢痕以试图自我修复时,出现此病状。肺纤维化涉及正常肺实质与纤维化组织(纤维瘢痕)的逐渐交换。正常的肺经瘢痕组织置换造成氧扩散能力不可逆地下降。目前,尚未有可逆转肺组织的此瘢痕形成的治疗措施或手段。

可以造成肺纤维化的许多病状包括慢性炎性过程(结节病、韦格纳氏肉芽肿病(Wegener'sgranulomatosis))、感染、环境剂(石棉、二氧化硅、暴露于某些气体)、暴露于电离辐射(诸如治疗胸部肿瘤的辐射疗法)、慢性病状(狼疮),以及某些药物治疗(例如胺碘酮(amiodarone)、博莱霉素(bleomycin)、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白消安(busulfan)、甲氨喋呤(methotrexate)和呋喃妥因(nitrofurantoin))。

在称为过敏性肺炎的病状中,针对吸入有机粉尘或职业化学物质的免疫反应提高后可形成肺的纤维化。此病状最通常起因于吸入受细菌、真菌或动物产品污染的粉尘。

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为肺纤维化的另一形式(Gosker等人,(2003)“Myopathologicalfeaturesinskeletalmuscleofpatientswith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Eur.Respir.J.22(2),280-285),其由对肺组织的烟雾刺激造成。吸烟为COPD的最常见原因,而多种其他因素诸如空气污染及遗传学起到较小作用。在发展中国家,空气污染的常见来源之一为烹饪及取暖用火的通风不良。长期暴露于这些刺激物会造成肺中出现炎症反应,导致小气管狭窄及肺组织破坏,此称为肺气肿。诊断是基于通过肺功能测试所测量的气流不畅。与哮喘不同,通过施用目前批准的药物治疗不会显著改善气流减少。可通过减少暴露于已知原因来预防COPD。此包括努力降低吸烟率及改善室内及室外空气质量。COPD治疗包括:戒烟、疫苗接种、改变生活习惯及通常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和类固醇类。有些人可自长期氧疗法或肺移植获益。在具有急性恶化期的患者中,可能需要增加药物使用和住院治疗。

囊性纤维化(CF)也为肺纤维化的另一种形式。CF为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病症,其在临床上最常影响肺、以及胰脏、肝脏和肠。其特征在于氯离子和钠跨越上皮的输送异常,导致粘稠分泌物。名称囊性纤维化是指胰脏内的特征性瘢痕形成(纤维化)及囊肿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首次确认。呼吸困难为最严重的症状且由用抗生素及其他药物治疗的频繁肺感染引起。其他症状(包括窦感染、生长不良及不孕症)影响身体的其他部分。CF由蛋白质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子(CFTR)的基因突变引起。需要此蛋白质以调节汗液、消化液及粘液的组分。CFTR调节氯离子及钠离子跨越上皮细胞膜(诸如位于肺中的肺泡上皮细胞)的运动。大多数不具有CF的人具有CFTR基因的两个工作拷贝,且由于该病症的隐性性质,该两个拷贝应为隐藏的以使CF发展。当两个拷贝均不能正常工作(由于突变)时形成CF且因此具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在囊性纤维化和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肥大细胞中进行研究,所述疾病具有外周肺纤维化作为显著病理特征(Andersson等人,(2011)“ActivatedMC(TC)mastcellsinfiltratediseasedlungareasincysticfibrosisand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RespiratoryResearch12(1),139)。尽管CF及IPF具有不同病因,但纤维化损伤的基本病理特征包括过多胶原沉积。

在一些受试者中,在无可鉴别原因的情况下形成慢性肺部炎症和纤维化。大部分这些受试者具有称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病状。IPF为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肺纤维化。泼尼松(prednisone)为IPF的常用治疗,但其可用目标在于减少作为肺纤维化前奏的炎症的其他免疫抑制疗法来治疗。尽管泼尼松对改善肺功能具有适度可测量的作用,但对于其长期功效的证据缺乏以及关于其安全性的担忧限制了其使用。实际上大部分免疫抑制药物很少有治疗作用并且肺移植可能为必要的。遗憾的是,末期肺病患者中的移植成功率有限且患者的中位存活时间为诊断后四至六年。因而,需要新颖但有效的IPF治疗。

关于特异性处理肺中纤维化的抑制或减缓的候选药物(诸如IFN-γ及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mofetil))的一些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其他实例包括:吡非尼酮,其作用机制并不明确,但似乎减少CTGF且已在临床阶段中显示一些成果;经取代的联苯羧酸,其充当溶血磷脂酸受体拮抗剂且在标准肺纤维化小鼠模型(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中显示显著的抗纤维化活性。因而,据报导此化合物正处于IPF治疗的临床试验中。用口服活性候选药物抑制蛋白激酶或用口服活性抗氧化剂进行治疗提供两种对于肺纤维化的治疗方法:多重受体抑制剂(诸如尼达尼布(nintedanib))及JNK(激酶)抑制剂(诸如坦兹替布(tanzisertib))。此外,IPF候选药物包括抗氧化剂N-乙酰基半胱氨酸。然而,迄今为止,由于毒性和/或功效问题,蛋白激酶抑制剂和抗氧化剂的发展对于治疗IPF一直是值得商榷的。在正常和损伤细胞群体中普通存在蛋白激酶及相关受体,因此特别在迅速增殖的细胞群体中抑制作用会导致产生毒性。

另外,关于靶向用于治疗IPF的不同促纤维化蛋白(细胞因子(CTGF、TGF-β、MCP-1、IL-4及IL-13)、整合素(αvβ6)及酶(LOXL2酶)的单克隆抗体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然而,许多相关问题与用于治疗IPF的单克隆抗体(其应用于其他重组蛋白)的发展和使用相关,包括毒性(包括蛋白免疫原性)、制造难度(批次一致性、扩大规模、费用)和施用难度(需要冷藏,而非口服活性)。

此外,虽然研究试验正在进行,但无证据表明任何药物治疗可显著有助于此病状。肺移植为重度情况下唯一可用的治疗选择。遗憾的是,末期肺病患者中的移植成功率有限。因而,需要新颖但有效的IPF治疗。因此,需要新颖但方便施用(口服活性)的有效的合成(容易制造)化合物。

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Liverfibrosis或hepaticfibrosis))为细胞外基质蛋白(包括胶原)的过度积聚以及后续瘢痕形成过程,其发生于大多数慢性肝病中。随着时间推移,晚期肝纤维化导致肝硬化。肝硬化为慢性肝病的最终阶段并且一般长期预后不良且不可逆。在晚期阶段,唯一选择为肝移植。肝硬化所伴随的肝癌风险显著增加且肝硬化可视为癌前病状(肝细胞癌)。实际上,肝硬化及肝癌皆属于全世界范围内前十大死亡原因。因而,需要新颖但有效的对肝纤维化和后续肝硬化的治疗。遗憾的是,可用治疗选择很少且最通常治疗由处理肝硬化的病因和/或症状组成。尚无治疗可治愈肝纤维化后续的瘢痕形成和肝硬化。肝移植为晚期纤维化患者唯一可用的治疗。因此,需要侵入性较小的替代性方法来治愈肝纤维化、治疗肝纤维化、减缓肝纤维化的进展或预防肝纤维化。

腹部流体(腹水)积聚为与肝硬化相关的常见问题。治疗选择包括低钠饮食、利尿剂以及通过插入针于腹腔(穿刺术)中来移除流体。肝硬化由酒精滥用、病毒性肝炎(B、C和D)、与肥胖症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糖尿病、蛋白质营养不良、冠状动脉疾病、皮质类固醇、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性疾病(囊性纤维化、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药物反应及暴露于毒素引起。

关于特异性处理肝纤维化的抑制或减缓的候选药物的有限数目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然而,这些试验针对特定肝病,诸如NASH(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是指脂肪肝(NAFLD)与炎症的组合且发生于饮酒很少或不饮酒的受试者中。半胱胺为有效的肝抗氧化剂谷胱甘肽的前驱体且据信谷胱甘肽的体内产生增加提供NASH相关肝病的改善。因而,半胱胺正在NASH儿童患者中进行临床试验评估。其他抗氧化剂诸如维生素E和硒正在进行评估,但其用于治疗NASH的效用是未知的。此外,处于NASH治疗评估中的是甚至在不具有糖尿病的患者中使用抗糖尿病药物。此方法处理了大多数NASH患者具有胰岛素抗性的事实。再次,需要新颖但方便施用(口服活性)的用于治疗肝纤维化、后续瘢痕形成及肝硬化的有效化合物。

皮肤纤维化

皮肤纤维化(skinfibrosis或dermalfibrosis)为皮肤的过度瘢痕形成,且为病理性伤口愈合反应的结果。存在广泛多种纤维化皮肤疾病:硬皮病、肾源性纤维化皮肤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疾病、硬化性黏液水肿、硬肿病和嗜酸性筋膜炎。暴露于化学物质或物理因素(机械创伤、烧伤创面)也为纤维化皮肤疾病的潜在原因。皮肤纤维化可由免疫、自身免疫性和炎症机制驱动。胶原产生与由纤维母细胞降解的平衡在皮肤中的纤维化过程的病理生理学中起关键作用。某些细胞因子促进伤口愈合和纤维化,诸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介素-4(IL-4),而其他细胞因子抗纤维化,诸如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正常皮肤的纤维母细胞处于静止状态。其合成受控量的结缔组织蛋白且具有低增殖活性。在皮肤损伤后,这些细胞变得活化,即其增殖、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且合成大量结缔组织蛋白。这些活化细胞通常称为肌纤维母细胞。

在皮肤纤维化期间,从美容观点来看,作为伤口愈合过程的一部分且伴随着纤维化的瘢痕形成为特别不合需要的,尤其当瘢痕形成于面部和/或身体的其他暴露部分上时。硬皮病(scleroderma)是指皮肤纤维化;sclera表示硬且derma表示皮肤。然而,皮肤纤维化可能具有重要的健康问题,尤其当其为全身性硬皮病的一部分时。全身性硬皮病是指具有自身免疫性病因的结缔组织疾病。局限皮肤型硬皮病受限于面部上和足部上的皮肤,而弥漫皮肤型硬皮病覆盖更多皮肤且可发展至内脏器官。

用于治疗皮肤纤维化的最流行的方法为使用免疫抑制疗法。基本原理在于,自身免疫性病因造成疾病的炎症方面以及后续组织损伤和纤维化。所研究的药物包括甲胺喋呤、吗替麦考酚酯、环磷酰胺和环孢菌素。尽管已观察到免疫抑制疗法的一些改进,但关于药物安全性的担忧以及确定的临床数据和可证实的功效的缺乏仍然存在。

需要开发用于治疗皮肤纤维化、纤维化皮肤疾病和皮肤的病理性瘢痕形成的有效药物制剂。

心脏纤维化

心脏纤维化(心脏疾病的标志)被认为促进心脏性猝死、心室性心动过速、左心室(LV)功能障碍和心脏衰竭。心脏纤维化的特征在于心肌细胞死亡后发生的原纤化胶原的不相称积聚、炎症、工作负荷增强、肥厚,以及受多种激素、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刺激。

心脏纤维化也可指心脏瓣膜由于心脏纤维母细胞的不当增殖而引起的异常增厚,但更通常指心肌中纤维母细胞的增殖。纤维细胞通常分泌胶原,且用于对心脏提供结构支撑。当过度活化时,此过程造成瓣膜增厚和纤维化,其中白色组织主要聚集于三尖瓣上,但也存在于肺动脉瓣上。增厚和柔性损失最终可导致瓣膜功能不全和右侧心脏衰竭。

用于心脏瓣膜纤维化或其他部位纤维化的最明显治疗由停用刺激性药物或产生血清素组成。在一些患者中有必要为严重狭窄(阻塞血流)进行手术三尖瓣置换。此外,已发现红葡萄酒中存在的化合物白藜芦醇(resveratrol)可减缓心脏纤维化的发展。[Olson等人,(2005)“Inhibitionofcardiacfibroblastproliferationandmyofibroblastdifferentiationbyresveratrol”.Americanjournalofphysiology.Heartandcirculatoryphysiology288(3):H1131-8;Aubin等人,(2008)“Femaleratsfedahigh-fatdietwereassociatedwithvasculardysfunctionandcardiacfibrosisintheabsenceofovertobesityandhyperlipidemia:Therapeuticpotentialofresveratrol”.TheJournalofPharmacologyandExperimentalTherapeutics325(3):961-8。]正在于动物模型中测试抵抗心脏纤维化的更先进方法如微RNA抑制(例如miR-21)。

市面上不存在用于预防或治疗心脏纤维化的药物且需要开发有效的药物制剂。

发明概述

【实施方式】

令人惊讶的是,本发明人已确定本发明化合物于肺、肝脏、皮肤及心脏中显示抗纤维化活性。已知本发明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概况;本发明人推断,本发明化合物为用于预防/治疗肺纤维化、肝纤维化、皮肤纤维化和心脏纤维化的优良药物候选物。心脏纤维化(Cardiacfibrosis)与心脏纤维化(heartfibrosis)在本文可互换使用且意欲指示相同物。

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有需要的受试者中预防纤维化疾病和/或减缓纤维化疾病的进展和/或治疗纤维化疾病的方法。所述纤维化疾病为肺纤维化、肝纤维化、皮肤纤维化或心脏纤维化。所述方法包括施用治疗有效量的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

A为C5烷基、C6烷基、C5烯基、C6烯基、C(O)-(CH2)n-CH3或CH(OH)-(CH2)n-CH3,其中n为3或4;或优选为C5烷基、C5烯基、C(O)-(CH2)n-CH3或CH(OH)-(CH2)n-CH3,其中n为3;或优选为C6烷基、C6烯基、C(O)-(CH2)n-CH3或CH(OH)-(CH2)n-CH3,其中n为4;

R1为H、OH或F;或优选为H或OH;

R2为H、OH、F或CH2-OH;或优选为H、OH或F;或优选为H或OH;

R3为H、OH、F或CH2Ph;或优选为H、OH或F;或优选为H或OH;

R4为H、OH或F;或优选为H或OH;

Q为

1)(CH2)mC(O)OH,其中m为1或2,

2)CH(CH3)C(O)OH,

3)C(CH3)2C(O)OH,

4)CH(F)-C(O)OH,

5)CF2-C(O)OH,或

6)C(O)-C(O)OH。

在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钠盐、钾盐、锂盐、铵盐、钙盐、镁盐、锰盐、锌盐、铁盐或铜盐。优选的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钠盐。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化合物为下列化合物之一:

在一实施方案中,纤维化疾病为肺纤维化。在此实施方案中,治疗有效量优选为约1mg/kg至约50mg/kg,且优选为约1mg/kg至约20mg/kg。化合物优选经口施用。受试者优选为人类。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肺纤维化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囊性纤维化、家族性肺纤维化、硅肺病、石绵沉着病、煤矿工人尘肺病、碳尘肺病、过敏性肺炎、由吸入无机粉尘引起的肺纤维化、由感染物引起的肺纤维化、由吸入有毒气体、气溶胶、化学粉尘、烟雾或蒸气引起的肺纤维化、药物诱发的间质性肺病或肺性高血压。

在一实施方案中,纤维化疾病为肝纤维化。在此实施方案中,治疗有效量优选为约1mg/kg至约50mg/kg。化合物优选经口施用。受试者优选为人类。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肝纤维化由慢性肝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丁型肝炎病毒感染、血吸虫病、酒精性肝病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肥胖症、糖尿病、蛋白质营养不良、冠状动脉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囊性纤维化、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药物反应及暴露于毒素引起。

在一实施方案中,纤维化疾病为皮肤纤维化。在此实施方案中,化合物优选经局部或经口施用。当经局部施用时,本发明化合物的治疗有效量优选为约0.01%至约10%(w/w)。受试者优选为人类。当经口施用时,本发明化合物的治疗有效量优选为约1mg/kg至约50mg/kg且受试者为人类。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皮肤纤维化为瘢痕形成、增生性瘢痕形成、瘢痕瘤、皮肤纤维化病症、伤口愈合、伤口延迟愈合、银屑病或硬皮病。所述瘢痕形成可能源自烧伤、创伤、手术损伤、辐射或溃疡。所述溃疡可为糖尿病性足溃疡、静脉性腿溃疡或压力性溃疡。

在一实施方案中,纤维化疾病为心脏纤维化。在此实施方案中,治疗有效量优选为约1mg/kg至约50mg/kg,且优选为约1mg/kg至约20mg/kg。所述化合物优选经口施用。所述受试者优选为人类。

除先前剂量实施方案之外,对于所有上述纤维化疾病,当本发明化合物经口施用人类时,化合物的治疗有效量优选对应于约0.01%至约10%(w/w)、或约0.1%至10%(w/w)、或约1.0%至约10%(w/w)、约0.1%至约5%(w/w)、或约1.0%至约5%(w/w)。在所有上述纤维化疾病中,当本发明化合物经口施用人类时,化合物的治疗有效量优选对应于约1mg/kg至约50mg/kg、或约1mg/kg至25mg/kg、或约1mg/kg至约10mg/kg、约5mg/kg至约25mg/kg、或约10mg/kg至约20mg/kg。

根据一优选实施方案,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用于拮抗哺乳动物的器官(诸如肺、肝脏、皮肤或心脏)中的胶原分泌或胶原沉积的方法,其包括向所述有需要的哺乳动物施用治疗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其中所述器官为肺、肝脏、皮肤或心脏。有需要的哺乳动物为在诸如肺、肝脏、皮肤或心脏的器官中经受过多胶原分泌或胶原沉积的哺乳动物。通常,器官中的过多胶原分泌或胶原沉积由损伤或伤害引起。此类损伤和伤害具器官特异性且于本文详细描述于先前技术部分及整个说明书中。上文详细描述的治疗有效量也适用于拮抗器官中的胶原分泌或胶原沉积的本方法。本文所述的施用途径也适用于本方法。所述化合物优选经足够时段施用以完全或部分拮抗器官中的胶原沉积水平。本文所用的术语“拮抗”欲意指“降低”或“减少”。足够时段可为在一周内、或1周至1个月、或1至2个月、或2个月以上。对于慢性病状,本发明化合物有利地为终生施用。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用于减少细胞中的胶原产生的方法,其包括使所述细胞与治疗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接触。所述胶原优选为胶原1。该胶原产生优选为胶原mRNA表达或胶原蛋白产生。根据一优选实施方案,细胞处于培养中,为器官的一部分或为完全为活动物的一部分的器官的一部分,其中所述动物包括但不限于小鼠、大鼠或人类。在细胞为完全为活动物的一部分的器官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使细胞与治疗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接触的步骤等效于向动物施用化合物。在细胞为完全为活动物的一部分的器官的一部分且活动物为人类的情况下,化合物的治疗有效量对应于优选约0.01%至约10%(w/w)、或约0.1%至10%(w/w)、或约1.0%至约10%(w/w)、约0.1%至约5%(w/w)、或约1.0%至约5%(w/w)的局部施用量,或对应于优选约1mg/kg至约50mg/kg、或约1mg/kg至25mg/kg、或约1mg/kg至约10mg/kg、约5mg/kg至约25mg/kg、或约10mg/kg至约20mg/kg的经口施用量。在培养细胞的情况下,化合物的治疗有效量对应于0.01mM至0.5mM,且优选为约0.2mM。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化合物与治疗有效量的第二化合物组合施用,其中所述第二化合物优选为已知可有效预防或治疗或潜在预防或治疗肺纤维化、肝纤维化或皮肤纤维化的治疗剂。在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化合物与治疗有效量的第二化合物组合施用,所述第二化合物为免疫抑制药物、抗炎药、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多重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氧化剂、酶抑制剂、整合素抑制剂、脂质受体调节剂或噻唑啉二酮。

在纤维化疾病为肺纤维化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化合物与治疗有效量的吡非尼酮组合施用。在此情况下,优选化合物为化合物I。在受肺纤维化影响的受试者为人类的情况下,当经口施用时,化合物I的治疗有效量为约1mg/kg至约50mg/kg、或约1mg/kg至25mg/kg、或约1mg/kg至约10mg/kg、约5mg/kg至约25mg/kg、或约10mg/kg至约20mg/kg,且吡非尼酮为约10mg/kg至约40mg/kg、或约1.0g/天至约2.5g/天。本发明化合物与第二治疗剂的组合可于单一制剂中或于独立制剂中施用。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用于在有需要的受试者中预防纤维化疾病和/或减缓纤维化疾病的进展和/或治疗纤维化疾病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含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

A为C5烷基、C6烷基、C5烯基、C6烯基、C(O)-(CH2)n-CH3或CH(OH)-(CH2)n-CH3,其中n为3或4;或优选为C5烷基、C5烯基、C(O)-(CH2)n-CH3或CH(OH)-(CH2)n-CH3,其中n为3;或优选为C6烷基、C6烯基、C(O)-(CH2)n-CH3或CH(OH)-(CH2)n-CH3,其中n为4;

R1为H、OH或F;或优选为H或OH;

R2为H、OH、F或CH2-OH;或优选为H、OH或F;或优选为H或OH;

R3为H、OH、F或CH2Ph;或优选为H、OH或F;或优选为H或OH;

R4为H、OH或F;或优选为H或OH;

Q为

1)(CH2)mC(O)OH,其中m为1或2,

2)CH(CH3)C(O)OH,

3)C(CH3)2C(O)OH,

4)CH(F)-C(O)OH,

5)CF2-C(O)OH,或

6)C(O)-C(O)OH;

以及关于向罹患所述纤维化疾病的受试者施用治疗有效量的所述化合物的说明书,其中所述纤维化疾病为肺纤维化、肝纤维化、心脏纤维化或皮肤纤维化。

当纤维化疾病为肺纤维化、心脏纤维化或肝纤维化时,所述试剂盒优选进一步包含关于向人类受试者每天经口施用约1mg/kg至约50mg/kg化合物的说明书。所述试剂盒也可包含关于施用任何上文公开的治疗有效量的经口施用化合物的说明书。

当纤维化疾病为皮肤纤维化时,所述试剂盒优选进一步包含关于向人类受试者每天经局部施用约0.01%至约10%(w/w)的化合物的说明书;或关于向人类受试者每天经口施用约1mg/kg至约50mg/kg化合物的说明书。所述试剂盒也可包含关于施用任何上文公开的治疗有效量的经局部施用化合物的说明书。

本发明也涉及由下式表示的新颖化合物: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

A为C5烷基、C6烷基、C5烯基、C6烯基、C(O)-(CH2)n-CH3或CH(OH)-(CH2)n-CH3,其中n为3或4;

R1为H、OH或F;

R2为H、OH、F或CH2-OH;

R3为CH2Ph;

R4为H、OH或F;

Q为

1)(CH2)mC(O)OH,其中m为1或2,

2)CH(CH3)C(O)OH,

3)C(CH3)2C(O)OH,

4)CH(F)-C(O)OH,

5)CF2-C(O)OH,或

6)C(O)-C(O)OH。

此化合物的优选实施方案为具有以下结构的化合物XX:

附图说明

图1展示相比于用媒介物(水)(博莱霉素)经口处理,在用剂量为100mg/kg和200mg/kg的化合物I经口处理之后,在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中的体重减轻恢复。

图2展示在用剂量为100mg/kg和200mg/kg的化合物I经口处理或用媒介物(水)(博莱霉素)经口处理之后,使用HEP(Hemalun与曙红(Eosin)/玫瑰红(Ploxine))和Masson三色染色对来自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肺组织学样本进行评估,显示损伤显著减少。

图3展示在用剂量为100mg/kg和200mg/kg的化合物I经口处理或用媒介物(水)(博莱霉素)经口处理之后,来自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肺组织的显微照片。

图4展示在用剂量为100mg/kg和200mg/kg的化合物I经口处理或用媒介物(水)(博莱霉素)经口处理之后,来自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肺组织的CTGF含量。使用大鼠CTGF基因表达测定的实时PCR相对于大鼠Gapdh内源性对照进行标准化。

图5展示在用剂量为100mg/kg和200mg/kg的化合物I经口处理或用媒介物(水)(博莱霉素)经口处理之后,来自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肺组织的IL-23p19含量。使用大鼠IL-23p19基因表达测定的实时PCR相对于大鼠Gapdh内源性对照进行标准化。

图6展示在用剂量为100mg/kg和200mg/kg的化合物I经口处理或用媒介物(水)(博莱霉素)经口处理之后,来自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肺组织的胶原1含量。使用大鼠胶原1基因表达测定的实时PCR相对于大鼠Gapdh内源性对照进行标准化。

图7展示在用化合物I(200mg/kg)、吡非尼酮(400mg/kg)、化合物I(200mg/kg)与吡非尼酮(400mg/kg)的组合或媒介物(水)(博莱霉素)经口处理之后,来自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受博莱霉素影响的肺的百分比。

图8展示在用化合物I(200mg/kg)、吡非尼酮(400mg/kg)、化合物I(200mg/kg)与吡非尼酮(400mg/kg)的组合经口处理或用媒介物(水)(博莱霉素)经口处理之后,来自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受博莱霉素影响的肺以及正常小鼠(无博莱霉素)的肺组织(对照)的组织学损伤评分。

图9展示在用化合物I(200mg/kg)、吡非尼酮(400mg/kg)、化合物I(200mg/kg)与吡非尼酮(400mg/kg)的组合经口处理或用媒介物(水)(博莱霉素)经口处理之后,来自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受博莱霉素影响的肺以及正常小鼠(无博莱霉素)的肺组织(假处理)的损伤评分,所述评分是通过白血球浸润百分比(炎性区域)乘以白血球浸润物中存在的胶原百分比测定且通过使用Masson三色染色的组织形态测量术定量。

图10展示在用化合物I(200mg/kg)、吡非尼酮(400mg/kg)、化合物I(200mg/kg)与吡非尼酮(400mg/kg)的组合经口处理或用媒介物(水)(博莱霉素)经口处理之后,来自用HEP染色的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肺组织的显微照片。

图11展示在用化合物I(200mg/kg)、吡非尼酮(400mg/kg)、化合物I(200mg/kg)与吡非尼酮(400mg/kg)的组合经口处理或用媒介物(水)(博莱霉素)经口处理之后,来自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肺以及正常小鼠(无博莱霉素)的肺组织(对照)的Ashcroft评分所确定的肺纤维化目测等级。

图12展示在用化合物I(200mg/kg)、吡非尼酮(400mg/kg)、化合物I(200mg/kg)与吡非尼酮(400mg/kg)的组合经口处理或用媒介物(水)(博莱霉素)经口处理之后,来自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肺组织以及正常小鼠(无博莱霉素)的肺组织(对照)的TGF-βmRNA含量。

图13展示在用化合物I(200mg/kg)、吡非尼酮(400mg/kg)、化合物I(200mg/kg)与吡非尼酮(400mg/kg)的组合经口处理或用媒介物(水)(博莱霉素)经口处理之后,来自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肺组织以及正常小鼠(无博莱霉素)的肺组织(对照)的CTGFmRNA含量。

图14展示在用化合物I(200mg/kg)、吡非尼酮(400mg/kg)、化合物I(200mg/kg)与吡非尼酮(400mg/kg)的组合经口处理或用媒介物(水)(博莱霉素)经口处理之后,来自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肺组织以及正常小鼠(无博莱霉素)的肺组织(对照)的IL-23p19mRNA含量。

图15展示在用化合物I(200mg/kg)、吡非尼酮(400mg/kg)、化合物I(200mg/kg)与吡非尼酮(400mg/kg)的组合经口处理或用媒介物(水)(博莱霉素)经口处理之后,来自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肺组织以及正常小鼠(无博莱霉素)的肺组织(对照)的IL-6mRNA含量。

图16展示在用化合物I(200mg/kg)、吡非尼酮(400mg/kg)、化合物I(200mg/kg)与吡非尼酮(400mg/kg)的组合经口处理或用媒介物(水)(博莱霉素)经口处理之后,来自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肺组织以及正常小鼠(无博莱霉素)的肺组织(对照)的胶原1mRNA含量。

图17展示在用化合物I(200mg/kg)、吡非尼酮(400mg/kg)、化合物I(200mg/kg)与吡非尼酮(400mg/kg)的组合经口处理或用媒介物(水)(博莱霉素)经口处理之后,来自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肺组织以及正常小鼠(无博莱霉素)的肺组织(对照)的纤连蛋白(FN-1)mRNA含量。

图18展示在用化合物I(200mg/kg)、吡非尼酮(400mg/kg)、化合物I(200mg/kg)与吡非尼酮(400mg/kg)的组合经口处理或用媒介物(水)(博莱霉素)经口处理之后,来自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肺组织以及正常小鼠(无博莱霉素)的肺组织(对照)的胶原3mRNA含量。

图19展示在每天经口施用化合物I或经口施用媒介物(水)(CCl4)之后,来自CCl4诱发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肝以及来自正常小鼠(无CCl4)的肝(对照)中的羟脯氨酸水平。

图20展示在每天经口施用化合物I或经口施用媒介物(水)(CCl4)之后,来自CCl4诱发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肝中的胶原含量。

图21展示在每天经口施用化合物I(200mg/kg)或经口施用媒介物(水)(CCl4)之后,来自CCl4诱发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肝以及来自正常小鼠(无CCl4)的肝(对照)的显微照片。

图22展示在每天经口施用剂量为100mg/kg和200mg/kg的化合物I及化合物V或经口施用媒介物(水)(CCl4)之后,来自CCl4诱发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肝中通过组织形态测量术(Masson三色染色)测定的全部肝区中的胶原含量百分比。

图23展示用单独化合物I(0.5mM)、单独TGF-β或两者的组合或两者皆不存在情况下(未经处理)培养的正常人类皮肤纤维母细胞(NHDF)中的CTGFmRNA含量。使用人类CTGF基因表达测定的实时PCR相对于人类GAPDH内源性对照进行标准化;参考为经TGF-β处理的细胞(RQ=1)。

图24展示用单独化合物I(0.5mM)、单独TGF-β或两者的组合或两者皆不存在情况下(未经处理)培养的正常人类皮肤纤维母细胞(NHDF)中的胶原1mRNA含量。使用人类胶原1基因表达测定的实时PCR相对于人类GAPDH内源性对照进行标准化;参考为经TGF-β处理的细胞(RQ=1)。

图25展示用单独化合物I(0.5mM)、单独TGF-β或两者的组合或两者皆不存在情况下(未经处理)培养的正常人类皮肤纤维母细胞(NHDF)中的α-SMAmRNA含量。使用人类α-SMA基因表达测定的实时PCR相对于人类GAPDH内源性对照进行标准化;参考为经TGF-β处理的细胞(RQ=1)。

图26展示在化合物I(0.5mM)存在及不存在下培养的正常人类皮肤纤维母细胞(NHDF)的刮痕测定(迁移及入侵测定),显示经处理细胞在刮痕中的迁移及入侵减少。

图27展示相比于未植入导管的5/6-Nx大鼠(NX)且相比于非肾切除大鼠(假处理),在5/6-Nx大鼠中使用导管(具有导管的NX)诱导心脏损伤水平增加。

图28展示相比于未经处理的5/6-Nx大鼠(NX),在静脉内(iv)施用化合物I或经口(po)施用化合物I之后,来自5/6肾切除-经插入导管(5/6-Nx)大鼠的心脏中通过组织学评估(HPE和Masson三色染色)所测定的损伤程度。

图29展示相比于未经处理的5/6-Nx大鼠(NX),在静脉内(iv)施用化合物I或经口(po)施用化合物I之后,来自5/6肾切除-经插入导管(5/6-Nx)大鼠的心脏中的炎症水平。

图30展示相比于未经处理的5/6-Nx大鼠(NX),在静脉内(iv)施用化合物I或经口(po)施用化合物I之后,来自5/6肾切除-经插入导管(5/6-Nx)大鼠的心脏中的坏死水平。

图31展示相比于未经处理的5/6-Nx大鼠(NX)及非肾切除大鼠(假处理),在静脉内(iv)施用化合物I或经口(po)施用化合物I之后,来自5/6肾切除-经插入导管(5/6-Nx)大鼠的心脏中的羟脯氨酸(胶原)含量。

图32展示通过经口施用化合物I处理的5/6肾切除-经插入导管(5/6-Nx)大鼠及未经处理的5/6-Nx大鼠(NX)的心脏的40倍放大视图显微照片。

图33展示通过经口施用化合物I处理的5/6肾切除-经插入导管(5/6-Nx)大鼠及未经处理的5/6-Nx大鼠(NX)的心脏的100倍放大视图显微照片。

图34展示通过静脉内施用化合物I处理的5/6肾切除-经插入导管(5/6-Nx)大鼠及未经处理的5/6-Nx大鼠(NX)的心脏的40倍放大视图显微照片。

发明详述

如本文所用,术语“烷基”意欲包括具有五个或六个碳原子的支链和直链饱和脂族烃基。上文定义的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正戊基、正己基、异戊基、异己基、叔戊基和叔己基。类似地,如本文所用,术语“烯基”意欲包括具有五个或六个碳原子且其中至少两个碳原子由双键彼此键结且具有E或Z区域化学及其组合的不饱和直链或支链烃基。上文定义的烯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1-戊烯基、2-戊烯基、1-己烯基和2-己烯基。

本发明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含有一个或多个不对称中心、手性轴及手性平面,且因此可产生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和其他立体异构形式,随后可根据绝对立体化学诸如(R)-或(S)-进行定义。因此本发明意欲包括所有此类可能的异构体,以及其外消旋和光学纯形式。光学活性(+)和(-)、(R)-和(S)-或(D)-和(L);异构体可使用手性合成子或手性试剂制备或使用常规技术诸如反相HPLC拆分。外消旋混合物可经制备且随后分离为个别光学异构体或这些光学异构体可通过手性合成来制备。对映异构体可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拆分,例如,通过形成非对映异构盐,其随后可通过结晶、气相-液相或液相层析分离,或使一种对映异构体与对映异构体特异性试剂选择性反应。

如本文所用,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欲意指保持游离酸的生物效能和特性且在生物学上或在其他方面非不合需要的那些盐。这些盐衍生自无机碱或有机碱与有机酸的加成。由无机碱制备的盐包括但不限于钠盐、钾盐、锂盐、铵盐、钙盐、镁盐、锰盐、锌盐、铁盐、铜盐及其类似物。由有机碱制备的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物的盐:伯胺、仲胺和叔胺、经取代的胺(包括天然存在的经取代的胺)、环胺和碱性胺基酸(赖氨酸、精氨酸及组氨酸)。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实例也描述于例如Berge等人,“PharmaceuticalSalts”,J.Pharm.Sci.66,1-19(1977)中。本发明化合物的优选盐为钠盐、钾盐、锂盐、铵盐、钙盐及镁盐;且更优选为钠盐。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通过常规化学方法由含有酸部分的母体化合物合成。一般而言,此类盐通过使这些化合物的游离酸形式与化学计算量的适当碱于水中或于有机溶剂中或于水性/有机溶剂混合物中反应来制备。盐可在化合物的最终分离或纯化期间就地制备或通过分别使游离酸形式的经纯化本发明化合物与所需相应碱反应且分离产物盐来制备。

如上文所指示及下文所例示,本发明化合物具有有益的药用特性并且可具有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受试者中的各种疾病及病状的药物应用。本发明人所预期的药学及药物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处理肺纤维化、肝纤维化、心脏纤维化及皮肤纤维化的那些应用。

术语“受试者”包括可能发生肺纤维化或易于患上此病状的活有机体。术语“受试者”包括动物,诸如哺乳动物或鸟类。受试者优选为哺乳动物。受试者更优选为人类。受试者甚至更优选为需要治疗的人类患者。

如本文所用,“预防”欲指至少降低获得疾病或病症的风险(或易感性)的可能性(即,在可能患上或易患上疾病但尚未经历或显示该疾病的症状的患者中造成该疾病的至少一种临床症状未出现)。用于鉴别此类患者的生物及生理参数提供于本文中且也为医师所熟知。

术语受试者的“治疗”包括向受试者施加或施用本发明化合物(或向来自受试者的细胞或组织施施加或施用本发明化合物),目的在于延迟、减缓、稳定化、治疗、治愈、缓解、减轻、改变、医治、减少恶化、改善、改进或影响疾病或病状、疾病或病状的症状、或疾病或病状的风险(或易感性)。术语“治疗”是指损伤、病变或病状的治疗或改善成功的任何指示,包括任何客观或主观参数,诸如消除;缓解;恶化速率减小;疾病严重程度减小;稳定化、减轻症状或使受试者更耐受损伤、病变或病状;减缓恶化或衰退的速率;使恶化终点的衰弱程度较小;或改善受试者的身体或精神健康状况。

本发明涉及用于预防和/或治疗有需要的受试者的肺纤维化、肝纤维化、心脏纤维化或皮肤纤维化的方法、化合物、组合物及试剂盒。

术语“肺纤维化”意指肺中形成或产生过多纤维结缔组织(纤维化),从而导致产生瘢痕化(纤维化)组织。更确切地说,肺纤维化为造成肺泡及肺间质组织肿胀和瘢痕形成的慢性疾病。瘢痕组织置换健康组织且造成炎症。此慢性炎症又为纤维化的前奏。此类对肺组织的损伤造成肺变硬,随后使呼吸愈来愈困难。

肺纤维化为可由许多不同原因引起的复杂疾病,所述原因包括因吸入小粒子(石棉、磨细石料、金属粉尘、香烟烟雾中存在的粒子、二氧化硅粉尘等)诱发的肺部微观损伤。或者,肺纤维化可作为其他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等)的副作用而出现。某些药物,诸如细胞毒性剂(例如博莱霉素、白消安和甲胺喋呤)、抗生素(例如呋喃妥因、柳氮磺胺吡啶)、抗心律失常药(例如胺碘达隆(amiodarone)、妥卡胺(tocainide))、抗炎药(例如金、青霉胺)、违禁药物(例如霹雳可卡因、海洛因),也可造成肺纤维化。然而,当在无已知原因下出现肺纤维化时,将其称为“特发性”或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肺纤维化病症被认为是起始于肺实质的急性损伤,其导致慢性间质性炎症,随后纤维母细胞活化及增殖,且最终发展为肺纤维化及组织破坏的常见终点。当前研究表明,炎症在IPF中不太重要,IPF似乎主要为响应一些未知触发的纤维母细胞活化和增殖病症。广义而言,纤维化肺部疾病的表现可以归纳如下:其可为慢性、隐伏性及缓慢进行性的;其可为亚急性的,具有消散性、缓解性、复发性或进行性过程;以及其可为急性的,具有爆发性、进行性、缓解性或消散性过程。具有慢性、隐伏性和缓慢进行性过程的病症为临床上类似于IPF且通常有共同病理学者(即UIP)。许多结缔组织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CREST综合征(皮肤钙沉着症、雷诺氏综合征(Raynaud'ssyndrome)、食管运动障碍、指硬皮病及毛细管扩张症);综合征/进行性全身性硬皮病;全身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疾病;尘肺病(例如石绵沉着病、硅肺病);慢性过敏性肺炎;和药物相关的肺纤维化(例如由于博莱霉素))一般属于此类别。与职业暴露相关的临床上明显的肺部疾病(例如尘肺病)的发展一般在暴露后很多年才出现。辐射性纤维化通常在辐射暴露后数月至数年才出现。在使用肺毒性药物与产生纤维化疾病之间可能出现数月或数年的滞后时间。该作用可为剂量依赖性(例如博莱霉素),但在其他情况下,关系不甚明显。结缔组织疾病的肺部表现可能在关节疾病发作之前、同时或很多年后才出现。肺部结节病尽管有时急性或亚急性发作,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随时间隐伏存在。具有可变过程的亚急性表现以隐源性机化肺炎(COP)为代表。COP通常在流感样疾病发作后数周或数月才出现。该过程为可变的且可自发缓解或进展。该病症被认为对类固醇疗法极具反应性,但当类固醇类撤除或逐渐减少时其可再次出现。在一些情况下,COP可进展为末期纤维化肺部疾病。具有急性发作的病症以急性间质性肺炎(AIP)为代表,其为重度肺损伤的特发形式。组织病理学为具有弥漫性肺泡损伤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组织病理学。患者不具有早先肺病史或存在潜在间质性疾病的加速期的一部分。大多数患者迅速进展为呼吸衰竭。一些患者可用类固醇类或其他免疫抑制疗法进行改善。

术语“肝纤维化”意指肝脏中形成或产生过多纤维结缔组织(纤维化),从而导致产生瘢痕化(纤维化)组织。瘢痕化组织通过纤维化过程置换健康组织且导致后续肝硬化。

术语“皮肤纤维化”意指上皮细胞或纤维结缔组织的过度增殖(纤维化),从而导致产生瘢痕化(纤维化)组织。瘢痕化组织通过纤维化过程置换健康组织且可为全身性硬皮病的前奏。皮肤纤维化意欲涵盖任何皮肤组织及上皮细胞的纤维化,包括但不限于血管和静脉、器官或腺体的内腔诸如下颌下、胆囊、甲状腺毛囊、汗腺管、卵巢、肾脏的导管;齿龈、舌、腭、鼻、喉、食道、胃、肠、直肠、肛门和阴道的上皮细胞;真皮、瘢痕、皮肤和头皮。本发明化合物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且具有一种或多种下列活性:

-改善胶原组织化和/或减少所述伤口中的伤口多孔性;

-减少所述伤口中由纤维母细胞和上皮细胞产生的胶原过度产生;

-减少所述伤口中的上皮间质转化;

-减少所述伤口中的纤维母细胞迁移及活化;

-减少和/或抑制所述伤口中的皮肤增厚;

-减少和/或抑制炎性细胞向所述伤口的募集。

术语“心脏纤维化”意指心脏瓣膜由于心脏纤维母细胞的不当增殖而引起的异常增厚,但更通常指心肌中纤维母细胞的增殖。纤维细胞通常分泌胶原,且用于对心脏提供结构支撑。当过度活化时,此过程造成瓣膜增厚及纤维化,其中白色组织主要聚集于三尖瓣上,但也存在于肺动脉瓣上。增厚和柔性损失最终可导致瓣膜功能不全和右侧心脏衰竭。

一般而言,预防性及治疗性用途包括向有需要的受试者、优选人类患者施用如本文所述的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与治疗有效量的第二化合物组合施用,所述第二化合物可包括于相同的药物组合物中或第二药物组合物中。所述第二化合物有利地为免疫抑制药物,包括但不限于环孢菌素、硫唑嘌呤、环磷酰胺或吗替麦考酚酯;抗炎药,包括但不限于皮质类固醇(例如泼尼松);细胞因子,包括但不限于干扰素-α、干扰素-γ、白介素12;单克隆抗体,包括但不限于CTGF、TGF-β、MCP-1、IL-4和IL-13;多重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包括但不限于尼达尼布和JNK(激酶)抑制剂坦兹替布(CC-930);抗氧化剂,诸如但不限于N-乙酰基半胱氨酸、吡非尼酮(pirfenidone)、维生素E、S-腺苷甲硫氨酸或青霉胺;酶抑制剂,包括但不限于赖氨酰氧化酶样2(LOXL2酶);整合素抑制剂,例如但不限于αvβ6;脂质受体调节剂,包括但不限于溶血磷脂酸受体拮抗剂;噻唑啉二酮或吡非尼酮。

本发明的相关方面涉及包含一种或多种本文所述的本发明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试剂盒。如上文所指示,本发明化合物可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肺纤维化、肝纤维化、心脏纤维化及皮肤纤维化。

本发明的相关方面涉及与肺纤维化、肝纤维化、心脏纤维化及皮肤纤维化有关的化合物的预防性和治疗性用途。肺纤维化可导致若干严重并发症。因为纤维化的肺部的氧摄入能力受损,所以可能产生低血氧含量(低血氧症)。氧缺乏可能影响整个身体。肺纤维化的另一并发症为肺性高血压(肺动脉高血压)。肺部瘢痕组织可使得血液更难以流过。压力增加使得心脏负荷更大且导致心脏衰弱并扩张,使其泵送效率降低并产生心脏衰竭。当人们产生腹部流体积聚、腿部肿胀或颈静脉脉动显著时,疑似此病症。

肝纤维化可导致严重的肝脏机能不良且可导致肝脏完全失去功能。

在因手术或事故造成之皮肤损伤后,皮肤纤维化可导致杂乱印记、永久伤痕和瘢痕,造成严重的美观问题和皮肤变硬。

心脏纤维化可导致严重的心脏机能不良及死亡。

如本文所用,术语“治疗有效量”意指当施用受试者用于治疗或预防特定病症、疾病或病状时,足以实现该病症、疾病或病状的此类治疗或预防的化合物量。剂量和治疗有效量可例如根据多种因素而改变,所述因素包括所用特定剂的活性、受试者的年龄、体重、一般健康状况、性别和饮食、施用时间、施用途径、排泄速率、及任何药物组合(若适用)、专业人员希望化合物对受试者的作用及化合物的特性(例如,生物利用度、稳定性、效能、毒性等),以及受试者所罹患的特定病症。另外,经静脉内施用的治疗有效量可取决于受试者的血液参数,例如脂质概况、胰岛素含量、血糖或肝脏代谢。治疗有效量也将根据疾病状态的严重程度、器官功能或潜在的疾病或并发症而改变。可使用任何可用的测定(包括本文所述的测定)来确定此类适当剂量。当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化合物欲施用于人类时,医师可例如首先规定相对低的剂量,随后增大剂量直至获得适当的反应。在人类中,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在人类中的经口施用剂量为1mg/kg至50mg/kg、优选5mg/kg至20mg/kg、更优选5mg/kg至15mg/kg、此外更优选约1mg/kg至10mg/kg。本发明化合物在人类中的局部施用剂量为0.01%至10%(w/w)、优选0.1%至5%(w/w)且更优选1%至5%。小鼠代谢比人类代谢更快地消除任何化合物,因此对于化合物于小鼠中的测试,剂量可倍增10倍至20倍。

如本文所用,术语“药物组合物”是指存在至少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及药学上可接受的媒介物。

“药学上可接受的媒介物”是指与化合物一起施用之稀释剂、佐剂、赋形剂或载体。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是指适用于与人类和低等动物的组织接触而无不当毒性、不兼容性、不稳定性、刺激性、过敏反应及其类似特性且与合理的效益/风险比相称的药物、药剂、惰性成分等。其优选是指已由或可由联邦或州政府的管理机构批准或列于美国药典或其他公认药典中用于动物且更具体而言用于人类的化合物或组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媒介物可为溶剂或分散介质,其包含例如水、乙醇、多元醇(例如甘油、丙二醇和液体聚乙二醇)、其合适混合物以及植物油。药学上可接受的媒介物的其他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注射用水USP;水性媒介物,诸如但不限于氯化钠注射液、林格氏注射液、右旋糖注射液、右旋糖/氯化钠注射液及乳酸化林格氏注射液;水可混溶性媒介物,诸如但不限于乙醇、聚乙二醇及聚丙二醇;及非水性媒介物,诸如但不限于玉米油、棉籽油、花生油、芝麻油、油酸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及苯甲酸苄酯。可通过添加抗细菌剂和抗真菌剂(例如对羟基苯甲酸酯、氯丁醇、苯酚、抗坏血酸、硫柳汞及其类似物)来达成微生物作用的预防。在许多情况下,组合物中包括等渗剂,例如糖、氯化钠或多元醇诸如甘露糖醇及山梨糖醇。可通过在组合物中包括延迟吸收剂(例如单硬脂酸铝或明胶)来产生可注射组合物的延长吸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具有上文的式的化合物。尤其优选为3-戊基苯基乙酸、3-羟基-5-戊基苯基乙酸及3-氟-5-戊基苯基乙酸的钠盐。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肺纤维化、肝纤维化、心脏纤维化及皮肤纤维化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化合物可在施用之前使用可用技术及程序配制成药物组合物。例如,可以适于通过局部、经口、静脉内(iv)、肌肉内(im)、储库式肌肉内(depo-im)、皮下(sc)、储库式皮下(depo-sc)、舌下、鼻内、鞘内局部或直肠途径施用的方式配制药物组合物。

优选地,本发明化合物可经口施用或局部施用。制剂宜以单位剂型呈现且可通过药学技术中熟知的任何方法制备。制备这些制剂或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使本发明化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媒介物(例如,惰性稀释剂或可同化的食用载体)及任选地一种或多种辅助成分缔合的步骤。一般而言,通过使本发明化合物与液体载体或细粉状固体载体或两者均匀且紧密地缔合以及随后必要时使产品成形来制备制剂。所述治疗上有用的组合物中的治疗剂的量使得可获得合适剂量。

适于经口施用的本发明制剂可呈以下形式:胶囊(例如硬壳或软壳明胶胶囊)、扁囊剂、丸剂、锭剂、口含锭、散剂、颗粒剂、锭片(pellet)、糖衣丸(例如有包衣(例如肠溶包衣)或无包衣),或于水性或非水性液体中的溶液或悬浮液,或水包油或油包水乳液,或酏剂或糖浆,或片剂或漱口剂以及其类似形式,其各自含有预定量的本发明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本发明化合物也可以大丸剂、舐剂或糊剂形式施用,或直接并入受试者的饮食中。此外,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这些锭片可经配制以(a)提供瞬时或快速药物释放(即其上面无涂层);(b)经包覆例如以随时间提供持续药物释放;或(c)包覆肠溶包衣以提供更好胃肠耐受性。可通过常规方法达成包衣包覆,典型地为pH或时间依赖性包衣,以使得本发明化合物于所需位置附近释放,或在多个时间释放以延长所需作用。此类剂型典型地包括但不限于邻苯二甲酸乙酸纤维素、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蜡及虫胶中的一或多者。

在用于经口施用的固体剂型中,本发明化合物可与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混合,诸如柠檬酸钠或磷酸二钙,或下列中的任一者:填充剂或增量剂,诸如淀粉、乳糖、蔗糖、葡萄糖、甘露糖醇或硅酸;粘合剂,例如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啶酮、蔗糖或阿拉伯胶;保湿剂,诸如甘油;崩解剂,诸如琼脂、碳酸钙、马铃薯或木薯淀粉、海藻酸、某些硅酸盐及碳酸钠;溶解阻滞剂,诸如石蜡;吸收促进剂,诸如季铵化合物;湿润剂,例如鲸蜡醇及单硬脂酸甘油酯;吸收剂,诸如高岭土及膨润土;润滑剂,诸如滑石、硬脂酸钙、硬脂酸镁、固体聚乙二醇、月桂基硫酸钠及其混合物;以及着色剂。在胶囊、锭剂及丸剂的情况下,药物组合物也可包含缓冲剂。相似类型的固体组合物也可用作使用诸如乳糖或奶糖以及高分子量聚乙二醇及其类似物的赋形剂的软填充明胶胶囊和硬填充明胶胶囊中的填充剂。

经口组合物典型地包括液体溶液、乳液、悬浮液及其类似物。适于制备此类组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媒介物为本领域中所熟知。用于糖浆、酏剂、乳液及悬浮液的典型载体组分包括乙醇、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液体蔗糖、山梨糖醇和水。对于悬浮液而言,典型的悬浮剂包括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黄蓍胶及海藻酸钠;典型的湿润剂包括卵磷脂及聚山梨醇酯80;且典型的防腐剂包括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及苯甲酸钠。经口液体组合物也可含有一种或多种组分,诸如上文公开的甜味剂、调味剂及着色剂。

适于注射用途的药物制剂可包括无菌水溶液(为水溶性时)或分散体及用于临时制备无菌可注射溶液或分散体的无菌粉末。在所有情况下,组合物必须无菌且必须为流体以便存在易注射性。其在制造及储存条件下必须稳定且必须抵抗诸如细菌及真菌的微生物的污染作用。可通过将所需量的治疗剂与所需要的上文所列成分中的一者或组合并入适当溶剂中,接着过滤灭菌来制备无菌可注射溶液。一般而言,通过将治疗剂并入含有基本分散介质及来自上文所列成分的所需其他成分的无菌媒介物中来制备分散体。在用于制备无菌可注射溶液的无菌粉末的情况下,制备方法为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其得到活性成分(即治疗剂)加来自其先前无菌过滤溶液的任何额外所需成分的粉末。

也提供适于以气雾剂形式通过吸入施用的药物制剂。这些制剂包含具有任何本文的式的所需化合物或此类化合物的多个固体粒子的溶液或混悬液。例如,预期本发明化合物的金属盐具有可用于制备用于通过吸入施用的活性药学成分(API)的精细粒子而非这些化合物的游离酸形式的物理化学特性。所需制剂可置于小腔中且喷雾。可通过压缩空气或通过超音能量来实现喷雾以形成多个包含试剂或盐的液滴或固体粒子。所述液滴或固体粒子应具有约0.5至约5微米范围内的粒径。可通过以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适当方式、诸如通过微米尺寸化加工具有任何本文所述式的固体试剂或其盐来获得固体粒子。固体粒子或液滴的尺寸应为例如约1至约2微米。在此方面,商业喷雾器可用于达成此目的。适于以气雾剂形式施用的药物制剂可为液体形式,该制剂应于包含水的载体中包含具有任何本文所述式的水溶性剂或其盐。可存在表面活性剂,当进行喷雾时,该表面活性剂充分降低制剂的表面张力以导致形成在所需尺寸范围内的液滴。

本发明组合物也可经局部施用于受试者,例如,通过将组合物直接放置于受试者的表皮或上皮组织上或使组合物在受试者的表皮或上皮组织上扩散,或经由“贴片”经皮施用。这些组合物包括例如洗剂、乳膏、溶液、凝胶、乳液及固体。这些局部组合物可包含有效量、通常约0.01%至约10%(w/w)、或约0.1%至约5%(w/w)、或约1%至约5%(w/w)的本发明化合物。适于局部施用的载体典型地以连续膜形式原位保留于皮肤上,且抵抗因排汗或浸于水中而移除。一般而言,载体为有机性质且能够于其中分散或溶解治疗剂。所述载体可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润肤剂、乳化剂、增稠剂、溶剂及其类似物。载体可包括胎脂(vernix)。局部制剂包括一种或多种赋形剂,诸如但不限于保护剂、吸附剂、缓和剂、润肤剂、防腐剂、抗氧化剂、保湿剂、缓冲剂、增溶剂、皮肤渗透剂及表面活性剂。合适的保护剂及吸附剂包括但不限于粉尘剂、硬脂酸锌、火棉胶、二甲聚硅氧烷、聚硅酮、碳酸锌、芦荟凝胶及其他芦荟产品、维生素E油、尿囊素(allatoin)、甘油、矿脂及氧化锌。合适的缓和剂包括但不限于安息香、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及聚乙烯醇。合适的润肤剂包括但不限于动物及植物脂肪及油、肉豆蔻醇、明矾及乙酸铝。合适的防腐剂包括但不限于季铵化合物,诸如氯化苯甲烃铵、苄索氯铵、西曲溴铵(cetrimide)、地喹氯铵(dequaliniumchloride)及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汞剂,诸如硝酸苯汞、乙酸苯汞及硫柳汞;醇剂,例如氯丁醇、苯乙醇及苄醇;抗细菌酯,例如对羟基苯甲酸酯;及其他抗微生物剂,诸如氯己定(chlorhexidine)、氯甲酚、苯甲酸及多粘菌素。合适的抗氧化剂包括但不限于抗坏血酸及其酯、亚硫酸氢钠、丁基化羟基甲苯、丁基化羟基苯甲醚、生育酚,及螯合剂如EDTA及柠檬酸。合适的保湿剂包括但不限于甘油、山梨糖醇、聚乙二醇、尿素及丙二醇。适于本发明使用的缓冲剂包括但不限于乙酸盐缓冲剂、柠檬酸盐缓冲剂、磷酸盐缓冲剂、乳酸缓冲剂及硼酸盐缓冲剂。合适的增溶剂包括但不限于季铵氯化物、环糊精、苯甲酸苄酯、卵磷脂及聚山梨醇酯。合适的皮肤渗透剂包括但不限于乙醇、异丙醇、辛基苯基聚乙二醇、油酸、聚乙二醇400、丙二醇、N-癸基甲基亚砜、脂肪酸酯(例如,肉豆蔻酸异丙酯、月桂酸甲酯、单油酸甘油酯及丙二醇单油酸酯);及N-甲基吡咯啶酮。

可用于获得药剂于受试者中的全身性传递的其他组合物可包括舌下、经颊及经鼻剂型。此类组合物典型地包含一种或多种可溶性填充剂物质,诸如蔗糖、山梨糖醇及甘露糖醇;及粘合剂,诸如阿拉伯胶、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也可包括上文公开的助流剂、润滑剂、甜味剂、着色剂、抗氧化剂及调味剂。

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也可胃肠外、经腹膜内、经脊柱内或经脑内施用。对于此类组合物,本发明化合物可于甘油、液体聚乙二醇及其混合物中以及于油中制备。在普通储存及使用条件下,此制剂可含有防腐剂以防止微生物的生长。

对于预防肺纤维化、肝纤维化、心脏纤维化或皮肤纤维化/减缓肺纤维化、肝纤维化、心脏纤维化或皮肤纤维化的进展/治疗肺纤维化、肝纤维化、心脏纤维化或皮肤纤维化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也可包括共同施用至少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施用另一治疗有效剂用于预防肺纤维化、肝纤维化、心脏纤维化或皮肤纤维化和/或减缓肺纤维化、肝纤维化、心脏纤维化或皮肤纤维化的进展和/或治疗肺纤维化、肝纤维化、心脏纤维化或皮肤纤维化。因此,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减少或消除上述疾病或病状中的任一者的症状或并发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有需要的受试者施用本发明化合物、包含至少一种本发明化合物的第一药物组合物和包含一种或多种其他活性成分的第二药物组合物,其中所有活性成分以足以抑制、降低或消除欲治疗的疾病或病状的一种或多种症状或并发症的量施用。在一个方面中,第一药物组合物与第二药物组合物的施用短暂间隔至少约两分钟。第一药剂优选为式I化合物。第二药剂可选自上文给出化合物的清单。

本发明不意欲局限于本文所示的实施方案,但符合与本文公开的原理及新颖特征一致的最广泛范围。

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种(a/an)”和“该(the)”包括相应的多个指示物。

除非另外指示,否则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中所用的所有表示成分量、反应条件、浓度、性质等的数目应理解为在所有情形下皆由术语“约”修饰。最起码,每个数值参数应当至少按照所报导的有效数字的数目且通过应用普通舍入技术理解。因此,除非相反指示,否则本说明书及随附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数值参数为近似值,其可能根据欲获得的特性而改变。尽管阐述实施方案的宽泛范畴的数值范围及参数为近似值,但特定实施例中阐述的数值尽可能精确地报导。然而,任何数值皆固有地含有由实验、测试测量、统计分析及此类的变化而产生的某些误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仅使用常规实验可认识到或能够确定本文所述的具体程序、实施方案、权利要求及实施例的众多等效物。此类等效物视为在本发明的范畴内且由其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发明由下列实施例进一步说明,这些实施例不应理解为进一步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

下文阐述的实施例提供由式I涵盖的某些代表性化合物的代表性制备方法。一些实施例提供某些代表性本发明化合物的代表性用途。也提供用于测定本发明化合物的功效的代表性方法。

实施例1

用于制备3-戊基苯基乙酸的钠盐(化合物I)的实验程序

仪器:

所有HPLC色谱图及质谱记录于HP1100LC-MSAgilent仪器上,其中使用分析型C18柱(250×4.6mm,5微米),以5分钟内含0.01%TFA的50-99%CH3CN-H2O的梯度作为洗脱剂且流速为2mL/min,或以3分钟内含0.01%TFA的50-99%CH3CN-H2O的梯度作为洗脱剂,接着3分钟内等度洗脱且流速为2mL/min。

化合物I:使用Sonogashira程序合成:

步骤1:

在室温下向3-溴苯基乙酸(5.02g,23.33mmol)于乙醇(100mL)中的溶液/悬浮液添加浓硫酸(1mL)。将无色固体随后在80℃下搅拌过夜。在减压下浓缩溶液。用乙酸乙酯(25mL)、水(25mL)稀释残余物且分离两层。用2×乙酸乙酯(25mL)和盐水(20mL)萃取水层。经合并的有机层用2×碳酸氢钠饱和溶液(25mL)、盐水(25mL)洗涤且经硫酸钠干燥。溶液过滤后,将其蒸发至干燥。此得到浅黄色油状物(5.4g,95%)。1H-NMR(400MHz,CDCl3):δ1.26(t,J=4.7Hz,3H),3.57(s,2H),4.15(Q,J=7.0和14.3Hz,2H),7.17-7.26(m,2H),7.38-7.44(m,1H),7.44(d,J=1.56Hz,1H)。

步骤2:

在密封管中用PdCl2(PPh3)2(26mg,0.037mmol;3摩尔%)及1-戊炔(367μl,3.72mmol)处理(3-溴苯基)乙酸乙酯(0.3g,1.24mmol)与水合氟化四丁铵(0.97g,3.72mmol)的混合物。将该管在80℃下加热2小时。混合物用水处理且用乙醚萃取。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且真空蒸发以得到粗产物。利用以乙酸乙酯/己烷0:1至2:98洗脱的BiotageTM25M柱(二氧化硅)纯化,得到呈浅黄色油状的(3-(戊炔-1-基)苯基)乙酸乙酯(0.23g,79%)。

步骤3:

在氮气氛围下向含[3-[戊炔-1-基]苯基]-乙酸乙酯(0.23g,0.98mmol)的乙醇(5mL)中添加Pd/碳(10%,25mg,10%w/w)。在室温下在氢气氛围下剧烈搅拌混合物过夜。过滤溶液且用乙醇(20mL)洗涤钯/碳。用硅胶浓缩滤液。通过使用10%己烷/乙酸乙酯的混合物的快速层析纯化粗产物。获得透明油状物(0.21g,90%)。

步骤4:

在0℃下向所述酯(0.2g,0.9mmol)于四氢呋喃(5mL)、甲醇(1.5mL)和水(1.5mL)中的溶液中添加氢氧化锂(0.09g,3.6mmol)。在室温下搅拌反应混合物过夜。过滤不溶物且在减压下浓缩滤液。将残余物随后用2M盐酸处理且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经硫酸钠干燥且在减压下蒸发。利用以40%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的BiotageTM40M柱(二氧化硅)纯化粗物质。此得到呈白色胶质固体状的纯(3-戊基苯基)乙酸(0.19g,99%)。1HNMR(400MHz,CD3OD):δ0.90(t,J=7.0Hz,3H),1.28-1.38(m,4H),1.61(qt,J=7.6Hz,15.0Hz,2H),2.58(t,J=7.6Hz,2H),3.56(s,2H),7.07(m,3H),7.20(m,1H);LRMS(ESI):m/z207(MH+);HPLC:4.3分钟。

步骤5:

向经搅拌的酸(0.19g,0.82mmol)于乙醇(4mL)和水(1mL)中的溶液中添加碳酸氢钠(0.07g,0.82mmol)。在室温下搅拌反应混合物过夜。蒸发溶剂且将白色胶质固体溶解于水中且将溶液冻干。此得到呈白色固体状的纯(3-戊基苯基)乙酸的钠盐(0.17g,92%)。熔点110-112℃;1HNMR(400MHz,CD3OD):δ0.89(t,J=6.8Hz,3H),1.28-1.37(m,4H),1.60(qt,J=7.4Hz,15.0Hz,2H),2.56(t,J=7.6Hz,2H),3.43(s,2H),6.96(m,1H),7.12(m,3H);LRMS(ESI):m/z207((MH+);HPLC:4.3分钟。

实施例2

用于制备3-羟基-5-戊基苯基乙酸的钠盐(化合物II)的实验程序

步骤1:

用碳酸钾(2.4g,17.4mmol)、碘化钾(383mg,2.31mmol)和苄基溴(1.5mL,12.7mmol)处理[3,5-二羟基苯基]乙酸甲酯(2.1g,11.5mmol)于丙酮(100mL)中的溶液,且在室温下搅拌混合物过夜。将反应物用水稀释且用二氯甲烷(×3)萃取。经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且在真空中蒸发。利用以40%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的BiotageTM40M柱(二氧化硅)纯化粗物质,得到[3-苄氧基-5-羟基苯基]乙酸甲酯(1.0g,33%)。1HNMR(400MHz,CDCl3):δ7.32-7.42(m,5H),6.48(d,J=1.4Hz,1H),6.38-6.39(m,2H),4.99(s,2H),3.69(s,3H),3.53(s,2H)。

步骤2:

在0℃下用N-苯基-双(三氟磺酰基)酰亚胺(1.40g,3.9mmol)处理所述苄基醚(1.04g,3.8mmol)于二氯甲烷(15mL)中的溶液,随后缓慢添加三乙胺(0.6mL,4.1mmol)。将反应物在0℃下搅拌1小时,随后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水稀释,随后用乙醚(×2)萃取。经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用1M氢氧化钠水溶液、水(×2)和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随后经硫酸钠干燥,过滤且在真空中蒸发,得到粗产物。利用以25%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的BiotageTM40M柱(二氧化硅)纯化,得到[3-苄氧基-5-三氟甲烷磺酰氧基苯基]乙酸甲酯(1.2g,79%)。1HNMR(400MHz,CDCl3):δ7.36-7.46(m,5H),6.98(s,1H),6.97(s,1H),6.84(s,1H),5.06(s,2H),3.72(s,3H),3.63(s,2H)。

步骤3:

用三氟甲磺酸酯(1.2g,3.0mmol)于二甲氧基乙烷(5mL)中的溶液处理E-1-戊烯-1-基硼酸频哪醇酯(0.8g,3.9mmol)于二甲氧基乙烷(5mL)中的溶液。用钯0(0.7g,0.6mmol)和2M碳酸钠水溶液(1.3mL,2.6mmol)处理溶液。将混合物随后在90℃下加热3天。将反应物冷却至室温且经由硅藻土过滤。在真空中蒸发滤液,且利用以5%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的BiotageTM25M柱(二氧化硅)纯化粗物质,得到[3-苄氧基-5-[戊-1-烯基]苯基]乙酸甲酯(0.4g,40%)。1HNMR(400MHz,CDCl3):δ7.36-7.47(m,5H),6.90-6.92(m,2H),6.79(dd,J=2.0,2.0Hz,1H),6.35(d,J=15.9Hz,1H),6.24(dt,J=15.9,6.8Hz,1H),5.07(s,2H),3.70(s,3H),3.59(s,2H),2.20(td,J=7.4,6.8Hz,2H),1.51(dt,J=7.4Hz,2H),0.98(t,J=7.4Hz,3H)。

步骤4:

用1%钯/碳(40mg)处理所述烯烃(0.4g,1.2mmol)于乙醇(13mL)中的溶液。在室温下在1atm氢气下搅拌混合物过夜。将反应物过滤,在真空中蒸发且利用以15%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的BiotageTM25S柱(二氧化硅)纯化,得到[3-羟基-5-戊基苯基]乙酸甲酯(0.3g,93%)。1HNMR(400MHz,CDCl3):δ6.64(s,1H),6.58-6.60(m,2H),3.70(s,3H),3.55(s,2H),2.51(t,J=7.7Hz,2H),1.55-1.59(m,2H),1.28-1.34(m,4H),0.88(t,J=7.0Hz,3H)。

步骤5:

用水(3mL)和氢氧化锂(155mg,6.4mmol)处理所述酯(0.3g,1.3mmol)于乙醇(12mL)中的溶液,且在室温下剧烈搅拌混合物过夜。将反应混合物用水(100mL)稀释;用二氯甲烷洗涤;随后用1M盐酸水溶液酸化至pH1且用二氯甲烷(×3)萃取。经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0.3g,95%)脱水。此物质不经进一步纯化即使用。1HNMR(400MHz,CDCl3):δ6.66(s,1H),6.58-6.59(m,2H),3.55(s,2H),2.52(t,J=7.7Hz,2H),1.55-1.59(m,2H)。

步骤6:

用碳酸氢钠(0.1g,1.2mmol)处理所述酸(0.27g,1.23mmol)于乙醇(6mL)和水(6mL)中的溶液,且在室温下搅拌反应物几小时。在真空中浓缩溶剂,且将溶液用水稀释,过滤(0.2μm)且冻干,得到呈白色固体状的[3-羟基-5-戊基苯基]乙酸钠(0.3g,95%)。熔点63-66℃;1HNMR(400MHz,CD3OD):δ6.63(s,1H),6.58(s,1H),6.42(s,1H),3.36(s,2H),2.48(t,J=7.6Hz,2H),1.55-1.62(m,2H),1.26-1.38(m,4H),0.89(t,J=6.8Hz,3H);13CNMR(101MHz,CD3OD):δ177.79,155.31,142.36,137.62,119.08,111.66,111.18,43.70,34.17,29.95,29.56,20.87,11.64;LRMS(ESI):m/z445.2(2M-2Na++3H+),m/z223(M-Na++2H+);HPLC:3.5分钟。

实施例3:

用于制备3-氟-5-戊基苯基乙酸的钠盐(化合物III)的实验程序

步骤1:

在0℃下在氮气下经12分钟用硼烷-四氢呋喃复合物(1M,15mL,15mmol)以小量分批处理3-溴-5-氟苯甲酸(2.74g,12.5mmol)于四氢呋喃(6mL)中的溶液,将反应物随后在0℃下搅拌70分钟,且在室温下搅拌22小时。通过添加甲醇(10mL)淬灭反应,且将甲醇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随后在真空中蒸发(自甲醇中共蒸发,随后自乙酸乙酯中蒸发),得到粗产物。将该物质溶解于乙酸乙酯(200mL)中,且用0.5M氢氧化钠水溶液(200mL)和饱和氯化钠水溶液(100mL)洗涤溶液;随后经硫酸钠干燥;过滤且在真空中蒸发,得到3-溴-5-氟苯甲醇(1.79g,67%)。1HNMR(400MHz,CDCl3):δ7.29(s,1H),7.15(ddd,JHF=8.2Hz,JHH=2.2,1.8Hz,1H),7.00-7.02及7.02-7.04(dm,JHF=9.2Hz,JHH=未解析,1H),4.66(s,2H),2.04(brs,1H);19FNMR(377MHz,CDCl3):δ-111.05(dd,JHF=9.3,8.0Hz,1F);13CNMR(101MHz,CDCl3):δ162.87(d,JCF=250.6Hz),145.42(d,JCF=6.9Hz),125.45(d,JCF=3.1Hz),122.69(d,JCF=9.2Hz),118.01(d,JCF=24.6Hz),112.51(d,JCF=21.5Hz),63.60(d,JCF=2.3Hz)。

步骤2:

经10分钟用四溴化碳(3.34g,10.10mmol)以小量分批处理3-溴-5-氟苯甲醇(1.79g,8.39mmol)和三苯基膦(3.65g,10.10mmol)于二氯甲烷(45mL)中的溶液,随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物过夜。在真空中蒸发溶剂,且用乙醚(50mL)处理残余物。在室温下搅拌所得白色浆液,随后经由硅藻土过滤。用乙醚(2×50mL)洗涤残余物,且在真空中蒸发组合的滤液和洗涤液,得到粗产物。利用以2%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的二氧化硅垫纯化,得到3-溴-5-氟苄基溴(2.21g,98%)。1HNMR(400MHz,CDCl3):δ7.33(s,1H),7.18(ddd,JHF=8.2Hz,JHH=2.0,2.0Hz,1H),7.05(ddd,JHF=9.0Hz,JHH=1.8,1.6Hz,1H),4.38(s,2H);19FNMR(377MHz,CDCl3):δ-110.19至-110.14(m,1F);13CNMR(101MHz,CDCl3):δ162.67(d,JCF=252.1Hz),141.61(d,JCF=8.5Hz),128.17(d,JCF=3.1Hz),122.94(d,JCF=10.0Hz),119.39(d,JCF=24.6Hz),115.34(d,JCF=22.3Hz),31.31(d,JCF=2.3Hz)。

步骤3:

用3-溴-5-氟苄基溴(1.38g,5.15mmol)于二甲基甲酰胺(2.6mL)中的溶液处理氰化钠(0.38g,7.73mmol)于水(0.35mL)中的悬浮液,且将反应物在密封管中在75℃下加热3小时。将反应物冷却至室温且分配于乙酸乙酯(50mL)与2.5%w/v碳酸氢钠水溶液(100mL)之间。用另一部分乙酸乙酯(50mL)萃取水相;且经合并的萃取物用水(2×50mL)和饱和氯化钠水溶液(50mL)洗涤,经硫酸钠干燥,过滤,且在真空中蒸发,得到粗产物。利用以10%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的BiotageTM40iM柱(二氧化硅)纯化,得到2-[3-溴-5-氟苯基]乙腈(0.64g,58%)。1HNMR(400MHz,CDCl3):δ7.26-7.28(m,1H),7.17-7.19及7.19-7.21(dm,JHF=8.0Hz,JHH=未解析,1H),6.98-7.00及7.00-7.02(dm,JHF=8.8Hz,JHH=未解析,1H),3.73(s,2H);19FNMR(377MHz,CDCl3):δ-109.46(dd,JHF=8.0,8.0Hz,1F);13CNMR(101MHz,CDCl3):δ162.90(d,JCF=252.1Hz),133.95(d,JCF=8.5Hz),127.24(d,JCF=3.8Hz),123.53(d,JCF=10.0Hz),119.22(d,JCF=23.8Hz),117.00,114.50(d,JCF=23.1Hz),23.30(d,JCF=1.5Hz)。

步骤4:

用碳酸钠(0.55g,5.17mmol)于水(3mL)中的溶液处理所述芳基溴(0.55g,2.58mmol)和(E)-1-戊烯-1-基硼酸频哪醇酯(0.61g,3.13mmol)于二甲氧基乙烷(13mL)中的溶液。用氮气使溶液脱氧,且用四(三苯基膦)钯(0.15g,0.13mmol;5摩尔%)处理。随后将混合物于密封管中在90℃下加热17小时。将反应物冷却至室温且分配于乙酸乙酯(50mL)与1M盐酸水溶液(50mL)之间。有机相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30mL)洗涤,经硫酸钠干燥,过滤且在真空中蒸发,得到粗产物。利用以(3%)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的BiotageTM40iM柱(二氧化硅)纯化,得到(E)-2-[3-氟-5-[戊-1-烯基]苯基]乙腈(0.43g,82%)。1HNMR(400MHz,CDCl3):δ7.04(s,1H),6.97(ddd,JHF=9.8Hz,JHH=2.0,1.5Hz,1H),6.82-6.85(m,1H),6.31(d,J=15.8Hz,1H),6.25(ddd,J=15.8,5.9,0Hz,1H),3.68(s,2H),2.18(td,J=7.2,5.4Hz,2H),1.49(qt,J=7.4,7.4Hz,2H),0.95(t,J=7.4Hz,3H);19FNMR(377MHz,CDCl3):δ-112.93(dd,JHF=10.6,9.3Hz,1F);13CNMR(101MHz,CDCl3):δ163.43(d,JCF=246.0Hz),141.44(d,JCF=8.5Hz),133.99,132.37(d,JCF=8.5Hz),128.42(d,JCF=2.3Hz),121.60(d,JCF=3.1Hz),117.66,113.40(d,JCF=23.1Hz),112.21(d,JCF=22.3Hz),35.22,23.49(d,JCF=2.3Hz),22.51,13.94。

步骤5:

用氢氧化钠水溶液(5M;21mL,105mmol)处理苯基乙腈衍生物(0.43g,2.10mmol)于甲醇(42mL)中的溶液,且将混合物于密封管中在75℃下加热4.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且用6M盐酸水溶液(21mL)淬灭;在室温下搅拌10分钟;随后用乙酸乙酯(2×75mL)萃取。有机萃取物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75mL)洗涤;经硫酸钠干燥;过滤,且在真空中蒸发,得到粗产物。利用以70%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的BiotageTM40iM柱(二氧化硅)纯化,得到所需产物的甲酯(0.09g,18%),和约95%纯度的(E)-2-[3-氟-5-[戊-1-烯基]苯基]乙酸(0.22g,48%)。1HNMR(400MHz,CDCl3):δ11.17(brs,1H),7.02(s,1H),6.98(ddd,JHF=9.8Hz,JHH=2.0,1.8Hz,1H),6.85(ddd,JHF=9.0Hz,JHH=1.8,1.6Hz,1H),6.33(d,J=15.8Hz,1H),6.25(dt,J=15.8,6.4Hz,1H),3.62(s,2H),2.17-2.22(m,2H),1.51(qt,J=7.4,7.4Hz,2H),0.96(t,J=7.4Hz,3H);19FNMR(377MHz,CDCl3):δ-114.10(dd,JHF=9.3,9.3Hz,1F)。

步骤6:

用碳酸钾(0.26g,1.90mmol)、碘化钾(0.04g,0.25mmol)和苄基溴(0.18mL,1.5mmol)处理部分纯化的酸(0.28g,1.26mmol)于丙酮(5mL)中的溶液,且在室温下搅拌反应物18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分配于乙酸乙酯(25mL)与1M盐酸水溶液(25mL)之间。有机相随后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25mL)洗涤;经硫酸钠干燥,过滤,且在真空中蒸发,得到粗产物。利用以5%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的BiotageTM40iM柱(二氧化硅)纯化,得到(E)-2-[3-氟-5-[戊-1-烯基]苯基]乙酸苄酯(0.3g,75%)。1HNMR(400MHz,CDCl3):δ7.32-7.40(m,5H),7.03(s,1H),6.97(ddd,JHF=10.0Hz,JHH=2.3,1.5Hz,1H),6.86(ddd,JHF=9.0Hz,JHH=2.0,1.7Hz,1H),6.33(d,J=15.8Hz,1H),6.23(dt,J=15.8,6.5Hz,1H),5.16(s,2H),3.64(s,2H),2.17-2.23(m,2H),1.52(qt,J=7.4,7.4Hz,2H),0.97(t,J=7.4Hz,3H);19FNMR(377MHz,CDCl3):δ-114.34(dd,JHF=9.3,9.3Hz,1F);13CNMR(101MHz,CDCl3):δ171.08,163.32(d,JCF=244.4Hz),140.65(d,JCF=7.7Hz),136.17(d,JCF=8.5Hz),135.93,133.05,128.95(d,JCF=3.1Hz),128.84,128.52(d,JCF=9.2Hz),128.48,123.09(d,JCF=2.3Hz),114.78(d,JCF=22.3Hz),111.46(d,JCF=22.3Hz),67.04,41.26(d,JCF=1.5Hz),35.27,22.63,14.00。

步骤7:

用钯/碳(1%w/wPd;15mg)处理所述苄基酯(0.16g,0.50mmol)于乙酸乙酯(2mL)中的溶液。用氢气使混合物脱气,且在室温下在1atm氢气下搅拌过夜。将反应物过滤,且在真空中蒸发,得到2-[3-氟-5-戊基苯基]-乙酸(0.11g,97%)。1HNMR(400MHz,CDCl3):δ11.47(brs,1H),6.89(s,1H),6.81-6.86(m,2H),3.62(s,2H),2.60(t,J=7.8Hz,2H),1.58-1.66(m,2H),1.28-1.41(m,4H),0.92(t,J=6.8Hz,3H);19FNMR(377MHz,CDCl3):δ-114.34(dd,JHF=9.3,9.3Hz,1F);13CNMR(101MHz,CDCl3):δ178.15,163.08(d,JCF=246.0Hz),145.02(d,JCF=7.7Hz),135.04(d,JCF=8.5Hz),125.49(d,JCF=2.3Hz),114.49(d,JCF=20.8Hz),113.83(d,JCF=22.3Hz),41.01(d,JCF=1.5Hz),35.87(d,JCF=1.5Hz),31.67,31.03,22.74,14.24。

步骤8:

用碳酸氢钠(0.041g,0.49mmol)于水(0.75mL)中的溶液处理所述酸(0.11g,0.49mmol)于乙醇(3mL)中的溶液,且在室温下搅拌反应物17小时。在真空中蒸发乙醇,且残余的水性糖浆状物用水(10mL)稀释,过滤(0.2μm),且冻干,得到呈白色固体状的2-[3-氟-5-戊基苯基]乙酸钠(0.12g,99%)。熔点120-123℃;1HNMR(400MHz,CD3OD):δ6.94(s,1H),6.87(ddd,JHF=9.8Hz,JHH=2.0,2.0Hz,1H),6.70(ddd,JHF=10.0Hz,JHH=2.0,2.0Hz,1H),3.45(s,2H),2.56(t,J=7.7Hz,2H),1.58-1.63(m,2H),1.26-1.39(m,4H),0.90(t,J=7.0Hz,3H);19FNMR(377MHz,CD3OD):δ-117.54(dd,JHF=10.0,10.0Hz,1F);13CNMR(101MHz,CD3OD):δ178.66,163.04(d,JCF=242.9Hz),145.07(d,JCF=7.7Hz),140.42(d,JCF=8.5Hz),125.03(d,JCF=2.3Hz),112.99(d,JCF=22.3Hz),112.30(d,JCF=20.8Hz),44.96,35.53(d,JCF=1.5Hz),31.46,31.00,22.45,13.30;HPLC:1.2分钟。

实施例4:

化合物IV,E-(3-戊-1-烯基-苯基)乙酸的钠盐

如关于化合物I所述以E-(3-戊-1-烯基-苯基)乙酸甲酯为起始物质来制备上述化合物。通过在Suzuki条件下使3-溴苯基乙酸甲酯与反式-1-戊烯基硼酸频哪醇酯反应来制备所述化合物。白色固体;1HNMR(400MHz,CD3OD):δ=7.32(s,1H),7.11-7.18(m,3H),6.35(d,J=15.7Hz,1H),6.20-6.27(m,1H),3.44(s,2H),2.19(m,2H),1.45-1.54(m,2H),0.96(t,J=7.4,3H);13CNMR(101MHz,CD3OD):δ=179.26,138.25,137.92,130.32,130.04,128.06,127.59,126.60,123.52,45.21,35.06,22.52,12.89;LRMS(ESI):m/z205(MH+);HPLC:4.1分钟。

实施例5

化合物V,(2-羟基-5-戊基苯基)乙酸的钠盐

如关于化合物I所述以5-溴-2-甲氧基苯基乙酸甲酯为起始物质来制备上述化合物。使用三溴化硼溶液(1M/CH2Cl2)在-78℃下进行甲氧基的脱甲基化进行1小时,随后在0℃下进行20分钟。白色固体;1HNMR(400MHz,CD3OD):δ=6.88(m,2H),6.71(d,J=8.6Hz,1H),3.50(s,2H),2.49(t,J=7.6Hz,2H),1.54-1.62(m,2H),1.29-1.38(m,4H),0.91(t,J=7.0Hz,3H);13CNMR(101MHz,CD3OD):δ=180.08,154.04,134.03,130.26,127.36,124.15,116.57,42.48,34.91,31.60,31.42,22.45,13.24;LRMS(ESI):m/z177(MH+-CO-NaOH);HPLC:3.7分钟。

实施例6

化合物VI,3-(4-氟-3-戊基苯基)丙酸的钠盐

如关于化合物I所述以E-3-(3-溴-4-氟苯基)丙烯酸甲酯为起始物质来制备上述化合物。通过在室温下混合3-溴-4-氟苯甲醛和乙氧基羰基亚甲基三苯基磷烷于无水二氯甲烷中的溶液来制备所述化合物。白色固体;1HNMR(400MHz,CD3OD):δ=6.67-6.74(m,2H),6.58(m,1H),2.49(t,J=7.6Hz,2H),2.23(t,J=7.4Hz,2H),2.15(m,2H),1.25(m,2H),0.99-1.06(m,4H),0.61(t,J=6.7Hz,3H);13CNMR(101MHz,D2O):δ=182.38,160.69,158.28,137.37,130.34,129.58,126.84,114.99,39.68,31.51,29.92,28.90,22.31,16.66;LRMS(ESI):m/z221(MH+-H2O);HPLC:4.5分钟。

实施例7

化合物VII,3-(3-戊基苯基)丙酸的钠盐

如关于化合物I所述以3-氧代-3-溴苯基丙酸乙酯为起始物质来制备上述化合物。在氢气压力下在乙醇中使用钯/碳同时还原酮基及双键。白色固体;1HNMR(400MHz,CDCl3):δ7.14-7.10(m,1H),7.04-7.00(m,2H),6.95-6.93(m,1H),2.88-2.84(m,2H),2.55(t,J=7.4Hz,2H),2.44-2.40(m,2H),1.63-1.55(m,2H),1.35-1.28(m,4H),0.90(m,3H);13CNMR(101MHz,CD3OD):δ179.3,141.2,140.8,126.7,126.4,124.0,123.8,38.6,34.2,31.2,29.9,29.8,20.9,11.7;LRMS(ESI):m/z203(MH+-CO-NaOH);HPLC:4.5分钟。

实施例8

化合物VIII,2-(3-戊基苯基)丙酸的钠盐

如关于化合物I所述以2-甲基-2-(3-戊基苯基)丙二酸二乙酯为起始物质来制备上述化合物。通过使2-(3-溴苯基)丙二酸二乙酯与碘甲烷反应,接着使用反式-1-戊烯基-1-硼酸频哪醇酯进行Suzuki偶联,随后通过氢化来还原双键,以制备所述化合物。白色固体;1HNMR(400MHz,CD3OD):δ7.19-6.95(m,4H),3.54(q,J=7.0Hz,1H),2,56(t,J=7.6Hz,2H),1.64-1.56(m,2H),1.38(d,J=7.2Hz,3H),1.37-1.20(m,4H),0.90(t,J=7.0Hz,3H);13CNMR(CD3OD):δ182.2,144.4,142.5,127.8,127.6,125.8,124.7,49.2,35.9,31.5,31.3,22.4,19.0,13.2;LRMS(ESI):m/z221(M-Na++2H+);HPLC:4.5分钟。

实施例9

化合物IX,2-氟-2-(3-戊基苯基)乙酸的钠盐

如实施例1所述自2-氟-2-(3-戊基苯基)乙酸乙酯来制备上述化合物。通过在-78℃下在四氢呋喃中使2-(3-戊基苯基)乙酸乙酯与二异丙胺基锂和N-氟苯磺酰亚胺反应来制备该酯。白色固体;1HNMR(400MHz,CD3OD):δ7.34(s,1H),7.30(dd,J=7.6,1.4Hz,1H),7.24(dd,J=7.6,7.6Hz,1H),7.13(dd,J=7.4,1.0Hz,1H),5.53(d,JHF=51.3Hz,1H),2.60(t,J=7.7Hz,2H),1.59-1.65(m,2H),1.27-1.39(m,4H),0.76(t,J=6.9Hz,3H);13CNMR(101MHz,CD3OD):δ173.73(d,JCF=23.9Hz),141.34,136.37(d,JCF=20.0Hz),126.79(d,JCF=2.3Hz),126.40,125.41(d,JCF=5.4Hz),122.84(d,JCF=5.4Hz),90.34(d,JCF=183.4Hz),34.13,29.91,29.65,20.85,11.64;19FNMR(377MHz,CD3OD):δ-168.83(d,JHF=51.7Hz,1F);LRMS(ESI负模式):m/z223.0(100%,M-Na+);HPLC:4.1分钟。

实施例10

化合物X,2-甲基-2-(3-戊基苯基)丙酸的钠盐

步骤1:

将氢化钠(60%w/w于矿物油中;0.5g,13.6mmol)于无水THF(8mL)中的悬浮液冷却至0℃,且用[3-戊基苯基]乙酸甲酯(1.0g,4.5mmol)于无水THF(4mL)中的溶液处理。将反应物在0℃下搅拌60分钟,随后用碘甲烷(0.7mL,11.3mmol)处理。使反应物缓慢地升温至室温,且在此温度下搅拌过夜。通过添加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0mL)淬灭反应,且用乙醚(3×20mL)萃取混合物。经合并的萃取物经硫酸镁脱水且蒸发至干燥。利用以乙酸乙酯/己烷1:99、然后2:98洗脱的二氧化硅垫纯化,得到呈无色油状的2-甲基-2-(3-戊基苯基)丙酸甲酯(0.68g,60%)。1HNMR(400MHz,CD3OD):δ7.18-7.22(m,1H),7.08-7.13(m,2H),7.02-7.05(m,1H),3.62(s,3H),2.58(t,J=7.6Hz,2H),1.55-1.62(m,2H),1.53(s,6H),1.28-1.36(m,4H),0.90(t,J=7.1Hz,3H);HPLC:5.5分钟。

步骤2:

用氢氧化锂(0.2g,8.2mmol)处理所述酯于THF(8mL)、甲醇(2mL)和水(2mL)中的溶液,且将反应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随后在50℃下搅拌2天,且在室温下搅拌10天。过滤反应物且用甲醇(2×20mL)洗涤漏斗。用2M盐酸(7mL)处理经合并的滤液和洗涤液,且用乙酸乙酯(3×40mL)萃取混合物。经合并的萃取物以水(2×30mL)洗涤,经硫酸钠干燥,过滤且在真空中蒸发,得到呈浅黄色糖浆状的2-甲基-2-(3-戊基苯基)丙酸(0.64g,99%)。此物质不经进一步纯化即使用。1HNMR(400MHz,CDCl3):δ7.19-7.27(m,3H),7.07-7.10(m,1H),2.60(t,J=7.8Hz,2H),1.60(s,6H),1.58-1.63(m,2H),1.30-1.37(m,4H),0.89(t,J=7.0Hz,3H);LRMS(ESI):m/z257(MNa+);HPLC:4.7分钟。

步骤3:

用水(4mL)和碳酸氢钠(0.2g,2.7mmol)处理所述酸于乙醇(16mL)中的溶液,且将反应物在室温下搅拌3天。在真空中蒸发溶剂,且将残余物溶解于水中,过滤且冻干,得到呈白色固体状的2-甲基-2-[3-戊基苯基]丙酸钠(0.7g,96%)。1HNMR(400MHz,CD3OD):δ7.19-7.23(m,2H),7.13(dd,J=7.6,7.6Hz,1H),6.91-6.95(m,1H),2.56(t,J=7.7Hz,2H),1.56-1.63(m,2H),1.46(s,6H),1.28-1.39(m,4H),0.90(t,J=7.0Hz,3H);13CNMR(101MHz,CD3OD):δ184.35,148.62,142.13,127.51,126.14,125.32,123.16,36.01,31.57,31.40,27.45,22.44,13.22;LRMS(ESI):m/z235;(M-Na++2H+);HPLC:4.6分钟。

实施例11

化合物XI,2-(3-己基苯基)乙酸的钠盐

通过如实施例2所述使2-(3-溴苯基)乙酸甲酯与(E)-己-1-烯基硼酸频哪醇酯进行Suzuki偶联;接着如实施例1所述进行氢化、酯水解及钠盐形成,来制备上述化合物。白色固体;1HNMR(400MHz,D2O):δ7.14(dd,J=7.8,7.6Hz,1H),7.01(s,1H),7.00(d,J=7.8Hz,1H),6.96(d,J=7.6Hz,1H),3.34(s,2H),2.46(d,J=7.5Hz,2H),1.41-1.48(m,2H),1.10-1.18(m,6H),0.70(t,J=6.8Hz,3H);13CNMR(101MHz,D2O):δ181.23,143.98,137.46,129.47,128.73,126.63,126.48,44.58,35.14,31.12,30.94,28.23,22.13,13.53;LRMS(ESI):m/z265(100%,M+Na+);HPLC:4.6分钟。

实施例12

化合物XII,2-(3-(己-1-烯基]苯基)乙酸的钠盐

通过如实施例2所述使2-(3-溴苯基)乙酸甲酯与(E)-己-1-烯基硼酸频哪醇酯进行Suzuki偶联;接着酯水解及钠盐形成,来制备上述化合物。白色固体;1HNMR(400MHz,CD3OD):δ7.33(s,1H),7.12-7.19(m,3H),6.35(d,J=15.8Hz,1H),6.20(dt,J=15.8,6.8Hz,1H),3.46(s,2H),2.17-2.22(m,2H),1.33-1.49(m,4H),0.93(t,J=7.2Hz,3H);13CNMR(101MHz,CD3OD):δ179.35,138.27,137.95,130.27,130.16,128.10,127.61,126.64,123.56,45.24,32.66,31.67,22.16,13.22;LRMS(ESI):m/z263(100%,M+Na+);HPLC:4.4分钟。

实施例13:

化合物XIII,2-(2-氟-5-(戊-1-烯基)苯基)乙酸的钠盐

如实施例2所述自(E)-戊-1-烯基硼酸频哪醇酯和2-(5-溴-2-氟苯基)乙酸乙酯来制备上述化合物。熔点215-220℃;白色固体;1HNMR(400MHz,D2O):δ7.12-7.17(m,2H),6.90(dd,JHF=9.5Hz,JHH=9.5Hz,1H),6.28(d,J=16.0Hz,1H),6.15(dt,J=16.0,6.8Hz,1H),3.37(s,2H),2.00-2.05(m,2H),1.29-1.34(m,2H),0.76(t,J=7.4Hz,3H);13CNMR(101MHz,D2O):δ180.02,160.30(d,JCF=243.5Hz),134.09(d,JCF=3.8Hz),131.99(d,JCF=1.5Hz),128.99(d,JCF=4.6Hz),128.49,125.84(d,JCF=7.7Hz),124.60(d,JCF=17.0Hz),115.44(d,JCF=21.6Hz),37.88(d,JCF=2.3Hz),34.56,22.03,13.13;19FNMR(377MHz,D2O):δ-121.11至-121.05(m,1F);LRMS(ESI):m/z267(100%,M+Na+);HPLC:2.4分钟。

实施例14:

化合物XIV,2-(4-羟基-3-戊基苯基)乙酸的钠盐

通过如实施例2所述使2-(4-(苄氧基)-3-溴苯基)乙酸苄酯和(E)-戊-1-烯基硼酸频哪醇酯进行Suzuki偶联;接着氢化,来制备上述化合物。白色固体;熔点192-195℃;1HNMR(400MHz,CD3OD):δ7.01(d,J=2.3Hz,1H),6.93(dd,J=8.2,2.3Hz,1H),6.64(d,J=8.2Hz,1H),3.35(s,2H),2.53(t,J=7.7Hz,2H),1.54-1.61(m,2H),1.30-1.37(m,4H),0.90(t,J=7.2Hz,3H);13CNMR(101MHz,CD3OD):δ180.25,153.20,130.54,128.80,128.76,127.10,114.49,44.45,31.84,30.10,29.73,22.52,13.31;LRMS(ESI):m/z245.2(55%,MH+),177.4(100%,M-CO2Na);HPLC:1.9分钟。

实施例15:

化合物XV,2-(4-氟-3-戊基苯基)乙酸的钠盐

通过如实施例3(步骤4)所述的Suzuki偶联自2-(3-溴-4-氟苯基)乙酸甲酯起始;接着如实施例1(步骤3、4和5)所述进行氢化、酯水解和盐形成来制备上述化合物。通过在硫酸存在下使2-(3-溴-4-氟苯基)乙酸与甲醇反应来制备起始酯。白色固体;1HNMR(400MHz,CD3OD):δ7.16(dd,JHF=7.4Hz,JHH=2.3Hz,2H),7.08(ddd,JHF=5.0Hz,JHH=8.3,2.3Hz,1H),6.88(dd,JHF=10.1Hz,JHH=8.3Hz,1H),3.40(s,2H),2.59(t,J=7.7Hz,2H),1.55-1.63(m,2H),1.28-1.40(m,4H),0.90(t,J=7.0Hz,3H);13CNMR(101MHz,CD3OD):δ179.12,159.88(d,JCF=240.6Hz),133.88(d,JCF=3.8Hz),131.26(d,JCF=4.6Hz),128.78(d,JCF=16.1Hz),127.96(d,JCF=8.5Hz),114.26(d,JCF=23.1Hz),44.38,31.51,30.00,28.76(d,JCF=1.5Hz),22.36,13.18;19FNMR(377MHz,CD3OD):δ-126.45至-126.40(m,1F);LRMS(ESI):m/z225.2(M-Na++2H+);HPLC:1.9分钟。

实施例16

化合物XVI,2-(2-氟-3-戊基苯基)乙酸的钠盐

如关于化合物III所述,以3-溴-2-氟苯甲酸为起始物质来制备上述化合物。白色固体;1HNMR(400MHz,CD3OD):δ7.13(ddd,JHF=7.0Hz,JHH=7.4,1.9Hz,2H),7.03(ddd,JHF=7.0Hz,JHH=7.4,1.9Hz,1H),6.97(dd,JHH=7.4,7.4Hz,1H),3.51(d,JHF=1.4Hz,2H),2.61(t,J=7.6Hz,2H),1.56-1.63(m,2H),1.28-1.40(m,4H),0.90(t,J=6.9Hz,3H);13CNMR(101MHz,CD3OD):δ178.21,159.70(d,JCF=242.9Hz),129.07(d,JCF=4.6Hz),128.88,128.43(d,JCF=5.4Hz),125.02(d,JCF=17.7Hz),123.31(d,JCF=4.6Hz),37.89(d,JCF=3.8Hz),31.55,29.98,28.91(d,JCF=3.1Hz),22.41,13.26;19FNMR(377MHz,CD3OD):δ-126.09至-126.05(m,1F);LRMS(ESI):m/z220.0(M-CO2Na+乙腈),179.4(M-CO2Na);HPLC:1.2分钟。

实施例17

化合物XVII,3-(4-羟基-3-戊基苯基)丙酸的钠盐

通过如实施例3(步骤4)所述的Suzuki偶联自3-(4-苄氧基-3-溴苯基)丙酸甲酯起始;接着如实施例1(步骤3、4及5)所述进行氢化、酯水解和盐形成来制备上述化合物。通过在碳酸钠存在下使3-(4-苄氧基-3-溴苯基)丙酸与碘甲烷于丙酮/水中反应来制备起始酯。棕褐色固体;1HNMR(400MHz,CD3OD):δ7.34(s,1H),6.90(d,J=2.2Hz,1H),6.84(dd,J=8.0,2.2Hz,1H),6.61(d,J=8.0Hz,1H),2.75-2.79(m,2H),2.52(t,J=7.8Hz,2H),2.35-2.39(m,2H),1.52-1.60(m,2H),1.28-1.41(m,4H),0.90(t,J=7.0Hz,3H);13CNMR(101MHz,CD3OD):δ181.15,152.90,133.23,129.71,128.86,126.10,114.57,40.56,32.06,31.79,30.06,29.71,22.48,13.27;LRMS(ESI负模式):m/z235.3(M-Na+);UPLC(系统A):5.2分钟。UPLC系统A:移动相A=10mM碳酸氢铵水溶液;移动相B=水;固定相=HSST3柱;梯度=含5-100%B的A,经10分钟。

实施例18

化合物XVIII,2-氧代-2-(3-戊基苯基)乙酸的钠盐

步骤1

在氮气下将2-(3-甲基苯基)-2-氧代乙酸乙酯(1.06g,5.5mmol)和偶氮双异丁腈(9mg,0.06mmol)于乙腈(3ml)中的溶液加热至80℃,且经60分钟用N-溴代丁二酰亚胺(1.17g,6.6mmol)和偶氮双异丁腈(9mg,0.06mmol)于乙腈(6ml)中的溶液逐滴处理。将反应物在80℃下搅拌30分钟;添加另一份偶氮双异丁腈(9mg,0.06mmol);且在60℃下搅拌混合物21.5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且用乙酸乙酯(50ml)稀释。溶液用水(2×50ml)和饱和氯化钠水溶液(50ml)洗涤;随后经硫酸钠干燥;过滤且在真空中蒸发,得到粗产物。利用以含0-10%乙酸乙酯的己烷洗脱的BiotageTMSP1系统(120g二氧化硅筒)纯化,得到2-(3-(溴甲基)苯基)-2-氧代乙酸乙酯(1.30g,95%)。1HNMR(400MHz,CDCl3):δ7.96-7.97(m,1H),7.84-7.87(m,1H),7.60-7.62(m,1H),7.41(dd,J=7.7,7.7Hz,1H),4.45(s,2H),4.39(q,J=7.2Hz,2H),1.34(t,J=7.2Hz,3H)。

步骤2

在氩气下将2-(3-(溴甲基)苯基)-2-氧代乙酸乙酯(0.27g,1.0mmol)和2-溴乙醇(0.19g,1.5mmol)于N,N-二甲基甲酰胺(0.7ml)及四氢呋喃(0.5ml)中的溶液冷却至-60℃,且经30分钟逐滴添加N,N-二甲基甲酰胺(0.3ml)和叔丁醇钾溶液(1M于四氢呋喃中;1.5ml)的混合物。将反应物在-60℃下再搅拌95分钟,随后通过添加饱和氯化铵水溶液(3ml)淬灭。在升温至室温后,反应混合物用水(10ml)和饱和氯化钠水溶液(10ml)稀释,随后用乙酸乙酯(5×10ml)萃取。经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3×10ml)洗涤;随后经硫酸钠干燥;过滤且在真空中蒸发,得到粗产物。利用以含0-10%乙酸乙酯的己烷洗脱的BiotageTMSP1系统(25g二氧化硅筒)纯化,得到2-(3-(溴甲基)苯基)-1,3-二氧杂环戊烷-2-甲酸乙酯(0.17g,68%)。1HNMR(400MHz,CDCl3):δ7.62(dd,J=1.6,1.6Hz,1H),7.52(dd,J=7.4,1.6Hz,1H),7.39(dd,J=7.8,1.6Hz,1H),7.33(dd,J=7.8,7.4Hz,1H),4.47(s,2H),4.19(q,J=7.1Hz,2H),4.15-4.20(m,2H),4.05-4.09(m,2H),1.22(t,J=7.1Hz,3H)。

步骤3

在氮气下在-10℃下经5分钟逐滴添加正丁基锂溶液(2.5M于己烷中;0.53ml;1.3mmol)至碘化亚铜(I)(0.13g,0.66mmol)于环戊基甲醚(2.6ml)中的悬浮液。将深绿色混合物在-10℃下搅拌15分钟;随后冷却至-40℃;且经10分钟用2-(3-(溴甲基)苯基)-1,3-二氧杂环戊烷-2-甲酸酯(0.17g,0.55mmol)于环戊基甲醚(0.55ml)中的溶液逐滴处理。使反应物经35分钟升温至-10℃,随后通过添加1M氯化铵水溶液(1.4ml)淬灭。在升温至室温后,使反应混合物分配于乙酸乙酯(10ml)与水(15ml)之间。将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15ml)洗涤;随后经硫酸钠干燥;过滤且在真空中蒸发,得到2-(3-戊基苯基)-1,3-二氧杂环戊烷-2-甲酸乙酯(0.1g,60%)。1HNMR(400MHz,CDCl3):δ7.37-7.43(m,2H),7.10-7.30(m,2H),3.95-4.22(m,6H),2.52-2.62(m,2H),1.52-1.64(m,2H),1.28-1.39(m,4H),1.18-1.26(m,3H),0.79-0.93(m,3H)。

步骤4

2-(3-戊基苯基)-1,3-二氧杂环戊烷-2-甲酸乙酯(0.09g,0.3mmol)于三氟乙酸(2ml)和水(2ml)中的溶液在室温下搅拌过夜。用水(20ml)和乙酸乙酯(40ml)稀释反应混合物,且通过逐渐添加固体碳酸氢钠(3.0g)将水相的pH调节至pH7。有机相随后经硫酸钠干燥;过滤且在真空中蒸发,得到粗产物。利用以含0-3%乙酸乙酯的己烷洗脱的BiotageTMSP1系统(25g二氧化硅筒)纯化,得到2-氧代-2-(3-戊基苯基)乙酸乙酯(8mg,10%)。1HNMR(400MHz,CDCl3):δ7.71-7.75(m,2H),7.41(d,J=7.6Hz,1H),7.35(dd,J=8.0,7.6Hz,1H),4.39(q,J=7.2Hz,2H),2.60(t,J=7.8Hz,2H),1.53-1.60(m,2H),1.36(t,J=7.2Hz,3H),1.23-1.30(m,4H),0.82(t,J=7.1Hz,3H)。

步骤5

用50mg/ml氢氧化锂水溶液(0.15ml,0.3mmol)处理2-氧代-2-(3-戊基苯基)乙酸乙酯(8mg,0.03mmol)于乙腈(0.6ml)中的溶液且反应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反应混合物以1M盐酸水溶液(10ml)淬灭,且用乙酸乙酯(10ml)萃取。有机相随后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10ml)洗涤;经硫酸钠干燥;过滤且在真空中蒸发,得到2-氧代-2-(3-戊基苯基)乙酸(5.8mg,83%)。1HNMR(400MHz,CDCl3):δ8.17(d,J=7.6Hz,2H),8.11(s,1H),7.46(d,J=7.6Hz,1H),7.38(dd,J=7.6,7.6Hz,1H),2.61(t,J=7.7Hz,2H),1.62-1.67(m,2H),1.30-1.37(m,4H),0.83(t,J=6.9Hz,3H)。

步骤6

用10mg/ml碳酸氢钠水溶液(0.19ml,0.02mmol)处理2-氧代-2-(3-戊基苯基)乙酸(6mg,0.02mmol)于乙醇(0.4ml)中的溶液,且将反应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在真空中蒸发反应混合物,且将残余物溶解于水(1ml)中;过滤(0.2微米);且冻干,得到2-氧代-2-(3-戊基苯基)乙酸钠(3.5mg,58%)。1HNMR(400MHz,CD3OD):δ7.77-7.79(m,2H),7.38-7.45(m,2H),2.67(t,J=7.7Hz,2H),1.60-1.68(m,2H),1.28-1.39(m,4H),0.90(t,J=7.0Hz,3H);13CNMR(101MHz,CD3OD):δ196.04,172.87,143.53,133.78,133.76,129.28,128.43,126.94,35.44,31.32,31.06,22.37,13.16;LRMS(ESI负模式):m/z218.8(100%,M-Na+);UPLC(系统B):4.7分钟。UPLC系统B:移动相A=0.1%甲酸水溶液;移动相B=含0.1%甲酸的乙腈;固定相=HSST3柱;梯度=含5-100%B的A,经10分钟。

实施例19:

化合物XIX;2-(2-羟基-3-戊基苯基)乙酸的钠盐

步骤1

用硫酸(0.95ml,17.8mmol)处理2-(2-羟基苯基)乙酸(3.00g,19.7mmol)于甲醇(40ml)中的溶液,且将反应物在室温下搅拌18小时。用乙酸乙酯(250ml)稀释反应混合物,且溶液用水(2×150ml)和饱和氯化钠水溶液(150ml)洗涤;经硫酸钠干燥;过滤且在真空中蒸发,得到粗产物。自热己烷中再结晶,得到2-(2-羟基苯基)乙酸甲酯(2.83g,87%)。1HNMR(400MHz,CDCl3):δ7.20(ddd,J=7.7,7.4,1.8Hz,1H),7.09-7.11(m,1H),6.94(dd,J=8.0,1.2Hz,1H),6.88(ddd,J=7.4,7.4,1.2Hz,1H),3.75(s,3H),3.69(s,2H)。

步骤2

在氮气下将2-(2-羟基苯基)乙酸甲酯(1.00g,6.0mmol)、三苯基膦(2.37g,9.0mmol)和戊-1-烯-3-醇(0.78g,9.0mmol)于四氢呋喃(30ml)中的溶液冷却至0℃,且经10分钟逐滴添加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1.86ml;9.0ml)。随后将反应物加热至60℃持续21.5小时。在真空中蒸发溶剂且用含5%乙酸乙酯的己烷萃取残余物。过滤萃取物且在真空中蒸发,得到粗产物。利用以含0-3%乙酸乙酯的己烷洗脱的BiotageTMSP1系统(120g二氧化硅筒)纯化,得到2-(2-(戊-1-烯-3-基氧基)苯基)乙酸甲酯(0.39g,28%)。1HNMR(400MHz,CDCl3):δ7.21-7.26(m,1H),7.20(d,J=7.6Hz,1H),6.91(ddd,J=7.4,7.4,1.0Hz,1H),6.87(d,J=8.0Hz,1H),5.84(ddd,J=17.4,10.7,6.0Hz,1H),5.26(d,J=17.4Hz,1H),5.22(d,J=10.7Hz,1H),4.63(dt,J=6.0,6.0Hz,2H),3.70(s,3H),3.68(s,2H),1.71-1.87(m,2H),1.02(t,J=7.5Hz,3H);13CNMR(101MHz,CDCl3):δ172.58,.156.28,137.75,131.19,128.50,123.87,120.52,116.66,113.18,79.76,52.00,36.61,28.71,9.62。

步骤3

在Biotage启动器中在180℃下用微波辐射照射2-(2-(戊-1-烯-3-基氧基)苯基)乙酸甲酯(0.24g,1.0mmol)于N-甲基-2-吡咯啶酮(1.0ml)中的溶液30分钟,随后照射15分钟。溶液用乙酸乙酯(25ml)稀释,随后用水(4×25ml)和饱和氯化钠水溶液(25ml)洗涤;经硫酸钠干燥;过滤且在真空中蒸发,得到粗产物。利用以含0-7%乙酸乙酯的己烷洗脱的BiotageTMSP1系统(40g二氧化硅筒)纯化,得到(E)-2-(2-羟基-3-(戊-2-烯基)苯基)乙酸甲酯(0.89g,37%)。1HNMR(400MHz,CDCl3):δ7.09(s,1H),7.08(dd,J=7.4,1.6Hz,1H),7.01(dd,J=7.6,1.6Hz,1H),6.85(dd,J=7.6,7.4Hz,1H),5.59-5.70(m,2H),3.75(s,3H),3.69(s,2H),3.41(d,J=4.7Hz,2H),2.04-2.11(m,2H),1.01(t,J=7.4Hz,3H);13CNMR(101MHz,CDCl3):δ174.31,153.53,134.44,129.86,129.32,128.62,127.13,121.08,120.82,52.79,37.59,34.17,25.77,13.97。

步骤4

如化合物I步骤3所述但使用甲醇作为溶剂将(E)-2-(2-羟基-3-(戊-2-烯基)苯基)乙酸甲酯(0.14g,0.6mmol)氢化,得到2-(2-羟基-3-戊基苯基)乙酸甲酯(0.11g,76%)。1HNMR(400MHz,CDCl3):δ7.57(s,1H),7.11(dd,J=7.4,1.6Hz,1H),6.96(dd,J=7.4,1.6Hz,1H),6.84(dd,J=7.4,7.4Hz,1H),3.76(s,3H),3.70(s,2H),2.68(t,J=7.8Hz,2H),1.61-1.67(m,2H),1.36-1.43(m,4H),0.93(t,J=7.0Hz,3H);13CNMR(101MHz,CDCl3):δ175.01,153.48,131.75,129.98,128.75,120.74,120.60,53.01,38.30,32.10,30.50,29.91,22.87,14.34。

步骤5

如化合物I步骤4所述使用乙腈/水(4:1)作为溶剂将2-(2-羟基-3-戊基苯基)乙酸甲酯(0.11g,0.5mmol)水解,得到2-(2-羟基-3-戊基苯基)乙酸(0.57g,57%)。1HNMR(400MHz,CDCl3):δ8.70(brs,1H),7.09(dd,J=7.6,1.6Hz,1H),6.98(dd,J=7.4,1.6Hz,1H),6.84(dd,J=7.6,7.4Hz,1H),3.68(s,2H),2.62(t,J=7.8Hz,2H),1.57-1.65(m,2H),1.31-1.40(m,4H),0.91(t,J=7.0Hz,3H);13CNMR(101MHz,CDCl3):δ179.89,152.79,130.92,130.04,128.98,121.08,120.24,37.74,32.02,30.34,29.78,22.80,14.30。

步骤6

如化合物I步骤5所述将2-(2-羟基-3-戊基苯基)乙酸(22mg,0.098mmol)转化为钠盐,得到2-(2-羟基-3-戊基苯基)乙酸钠(24mg,98%)。1HNMR(400MHz,CD3OD):δ6.91(dd,J=7.5,1.6Hz,1H),6.87(dd,J=7.5,1.6Hz,1H),6.66(dd,J=7.5,7.5Hz,1H),3.49(s,2H),2.59(t,J=7.7Hz,2H),1.55-1.62(m,2H),1.28-1.38(m,4H),0.90(t,J=7.0Hz,3H);13CNMR(101MHz,CD3OD):δ180.26,154.27,130.75,128.21,127.90,124.24,119.23,42.91,31.83,30.21,29.82,22.51,13.29;LRMS(ESI负模式):m/z220.8(100%,M-Na+);UPLC(系统A):5.0分钟。UPLC系统A:移动相A=10mM甲酸铵水溶液;移动相B=乙腈;固定相=HSST3柱;梯度=含5-100%B的A,经10分钟。

实施例20:

化合物XX;2-(2-苄基-3-羟基-5-戊基苯基)乙酸的钠盐

如实施例2(关于化合物XI)所述自(E)-2-(2-苄基-3-(苄氧基)-5-(戊-1-烯基)苯基)乙酸甲酯制备上述化合物。1HNMR(400MHz,CD3OD):δ7.13-7.18(m,4H),7.03-7.09(m,1H),6.63(d,J=1.6Hz,1H),6.57(d,J=1.6Hz,1H),4.07(s,2H),3.37(s,2H),2.48(t,J=7.7Hz,2H),1.56-1.64(m,2H),1.28-1.39(m,4H),0.90(t,J=6.9Hz,3H);13CNMR(101MHz,CD3OD):δ179.51,155.24,141.67,141.46,138.05,128.22,127.83,125.14,123.51,121.79,113.06,42.65,35.61,31.66,31.13,31.10,22.49,13.33;LRMS(ESI+):m/z312.9(90%,M-Na++2H+);UPLC(系统A):6.0分钟。UPLC系统A:移动相A=10mM甲酸铵水溶液;移动相B=乙腈;固定相=HSST3柱;梯度=含5-100%B的A,经10分钟。

实施例21:

化合物I对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影响

向小鼠中气管内滴注抗癌药物博莱霉素导致急性炎症,接着为慢性纤维化反应。因此,可通过在适当时间点处理小鼠来进行诸如化合物I的候选抗纤维化药物的评估,且可使用组织学、生物化学及细胞读数来监测此模型中的候选药物功效。

雄性C57BL6小鼠于第0天经气管内滴注施用硫酸博莱霉素(0.025U),随机分组且于第7天至第20天施用化合物I(经口施用,100mg/kg和200mg/kg)。

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自第5天至第21天诱发显著的体重减轻。用200mg/kg化合物I经口处理降低此体重减轻(图1)。

对这些动物的肺的组织学检查揭示了引人关注的差异。如图2中所示,经化合物I处理的动物的肺显示显著的损伤减少。使用HEP(Hemalun与曙红/玫瑰红)和Masson三色染色评估损伤评分。损伤评分记录为:1)如由破坏的肺结构(蜂巢和/或纤维化)所示的固结;及2)如由固结区域的厚度及其外部收缩所示的肺泡壁。用化合物I处理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减少组织学损伤。

图3呈现由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的肺组织的显微照片。显而易见,用化合物I处理减少肺中的损伤及纤维化。

对肺组织进行进一步分析。通过实时PCR定量CTGF、胶原1及IL-23p19mRNA表达。我们的结果显示,经口施用化合物I显著降低这些炎性和纤维化标志物于肺中的表达,如图4、图5和图6中分别所示。

总之,我们的结果表明,用化合物I处理可有益于预防由临床使用抗癌化学治疗剂诸如博莱霉素所产生的肺损伤的进展或诱导其衰退。此外,我们的结果表明,用化合物I处理可有益于预防肺纤维化(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进展或对其进行治疗。

实施例22:

化合物I和吡非尼酮对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影响

吡非尼酮在临床试验中显示用于治疗IPF的充分药物功效从而获得欧洲及加拿大的批准。因此,通过上文实施例4中所述的相同方案在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中将其与化合物I并行评估。化合物I(200mg/kg)和吡非尼酮(400mg/kg)是单独或组合经口施用。

将化合物I和吡非尼酮溶解于PBS中。在组合疗法中,将吡非尼酮溶解于化合物I的溶液中。用化合物I处理未报导毒性。用吡非尼酮处理诱发严重眩晕,其在组合疗法中降低(表1)。

表1:与药物相关的毒性。将化合物I和吡非尼酮溶解于PBS中。在组合疗法中,将吡非尼酮溶解于化合物I的溶液中。

对这些动物的肺的组织学检查揭示了引人关注的差异。如图7中所示,在经化合物I和组合疗法(化合物I与吡非尼酮)处理的动物中,受博莱霉素影响的肺的百分比较低。

使用HEP(Hemalun与曙红/玫瑰红)和Masson三色染色评估损伤评分且记录为:1)如由破坏的肺结构(蜂巢和/或纤维化)所示的固结;及2)如由固结区域的厚度及其外部收缩所示的肺泡壁。如图8中所呈现,与在组织学水平上显示纤维化无减少的吡非尼酮相比,用化合物I处理显著减少组织学损伤。化合物I与吡非尼酮的组合进一步减少组织学损伤。

通过使用Masson三色染色的组织形态测量术定量如由白血球浸润百分比(炎性区域)乘以白血球浸润物中存在的胶原百分比所测定的损伤评分。博莱霉素诱导白血球浸润中的胶原百分比强烈增加且通过用化合物I经口处理使其显著降低,如图9所示。

图10呈现用HEP染色的经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的肺组织的显微照片。显而易见,如由破坏的肺结构及肺泡壁的间质厚度以及细胞浸润的减小所观察,用化合物I处理减少肺中的损伤及纤维化。单独的吡非尼酮无作用。

也根据Ashcroft评分确定肺纤维化的目测等级。简言之,由不知情检查者观察每个肺切片的全部区域,且每个区域经目测评定为0至8。用于评定肺纤维化的准则如下:0级=正常肺;1级=肺泡或细支气管壁的纤维化增厚程度最小;3级=壁增厚程度适中,对肺结构无明显损伤;5级=纤维化增加,对肺结构有明确损伤,且形成纤维带或小的纤维块;7级=结构严重变形,且有大的纤维区;8级=肺区域完全被纤维阻塞。

Masson染色显示肺泡空间加宽且为胶原纤维所填充,指示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中的增殖性纤维母细胞损伤(图11)通过用化合物I或化合物I与吡非尼酮的组合经口处理而减少。当根据Ashcroft法评级时,单独的吡非尼酮显示弱活性。

IPF为一种可导致末期纤维化的慢性间质性肺病。据信发病机制与炎性细胞与结构细胞之间的串扰失调有关,由负责维持组织稳态及协调对损伤的反应的各种细胞因子、化学因子和生长因子介导。在所测试的许多细胞因子中,IL-1-β、IL-17和IL-23表明显著的炎症、组织损伤及慢性纤维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IL-6诱发炎症和轻度纤维化;IL-4及IL-13促进纤维细胞分化及纤维化;TGF-β及CTGF造成轻微炎症,但进行性慢性纤维化显著。实际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为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所涉及的主要促纤维化细胞因子之一。其诱导纤维母细胞分化为肌纤维母细胞,所述肌纤维母细胞产生高含量胶原且伴随着肺弹性损失及呼吸功能降低。

为测定化合物I对肺纤维化的作用,对肺组织进行进一步分析。通过实时PCR定量TGF-β、CTGF、IL-23和IL-6mRNA表达。我们的结果显示,经口施用化合物I和组合疗法显著降低这些炎性和纤维化标志物于肺中的表达,如图12、图13、图14和图15中分别所示。经口施用吡非尼酮对CTGFmRNA表达无影响,但降低TGF-β、IL-23及IL-6mRNA表达。

IPF的特征为纤维母细胞增殖加剧以及胶原和纤连蛋白的积聚。改变的纤连蛋白表达、降解和组织化与肺纤维化有关。我们的结果显示,博莱霉素的气管内吸入增加胶原1与纤连蛋白(FN-1)mRNA表达。用化合物I、吡非尼酮和组合疗法经口处理诱导此两种纤维化标志物显著降至对照水平(图16和图17)。另外,用化合物I处理诱导胶原3mRNA表达的降低较弱,而吡非尼酮处理无影响。然而,组合疗法显著抑制胶原3表现,使其接近于对照水平(图18)。

实施例23:

化合物I对CCl4诱发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影响

肝纤维化为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和多种慢性中毒的许多慢性肝病的结果。因此需要评估化合物I对鼠科动物CCl4诱发的肝纤维化的影响。CCl4中毒导致肝细胞损伤、坏死、炎症和纤维化,其扩展至与馈入及排出肝窦状隙的血管结构(分别为肝门通道和中央根静脉)有关联,且经8-30周导致纤维化发展为肝细胞癌。因此,可通过在适当时间点处理小鼠来进行诸如化合物I的候选抗纤维化药物的评估,且可使用组织学、生物化学和细胞读数来监测此模型中的候选药物功效。

在雄性C57BL/6中每周两次经腹膜内注射CCl4(10%于玉米油中,2ml/kg),持续16周。自第1天至第113天,每天经口施用化合物I(200mg/kg)。对小鼠实施安乐死且分析组织学和肝纤维化标志物。

为了测定化合物I是否对肝纤维化有影响,使用羟脯氨酸含量来测量组织中的胶原含量,该胶原含量指示肝纤维化。用化合物I经口处理诱导肝脏中的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图19)。

使用Masson三色染色在组织学显微照片中也观察到肝组织中胶原含量的降低。图20中,化合物I诱导胶原评分显著降低。

Masson三色染色将细胞质、角蛋白、肌纤维和细胞内纤维染成红色;将细胞核染成黑色且将胶原(纤维组织)染成蓝色。如图21中所示,所有对照小鼠均揭示了胶原的正常分布。在CCl4诱导的动物中显而易见大量胶原沉积及桥接纤维化,而在经化合物I处理的动物中观察到胶原沉积显著降低且在肝门管-中央管的肝门-肝门之间形成桥接。

用化合物1和化合物V进行另一实验,其中每周两次经腹膜内注射CCL4(10%于橄榄油中,2ml/kg)于雄性C57BL/6中,持续8周。自第1天至第58天每天经口施用化合物1和化合物V(100mg/kg和200mg/kg)。对小鼠实施安乐死且通过使用Masson三色染色的组织形态测量术定量肝脏中的胶原含量(纤维化标志物)。用化合物1和化合物V经口处理诱导肝脏中的胶原含量显著降低(图22)。

实施例24:

化合物对皮肤纤维化的抗纤维化作用

使用正常人类皮肤纤维母细胞(NHDF)研究本发明化合物对皮肤纤维化的作用。

进行体外分析以测定化合物I对正常人类皮肤纤维母细胞(NHDF)上的TGF-β诱导的CTGF、胶原1和α-SMA(纤维化标志物)的作用。通过定量实时PCR测定促纤维化(CTGF)和纤维化标志物(胶原1和α-SMA)的表达。如图23、图24和图25中所示,TGF-β(5ng/ml)诱导CTGF、胶原1和α-SMA转录物表达的上调,其受化合物I(500μM)抑制。此外,用单独的化合物I处理细胞导致CTGF、胶原1和α-SMA的基本表达降低。

肌纤维母细胞为源自纤维母细胞、上皮细胞和间质干细胞/基质细胞(纤维细胞)的最终分化细胞,其经由基质合成(诸如胶原)增加在组织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α-SMA为肌纤维母细胞的熟知标志物。我们的结果指示化合物I抑制纤维母细胞分化,如由TGF-β诱导的纤维母细胞中α-SMA受到90%抑制所示。

肌纤维母细胞也展现增强的迁移表型(Suganuma等人,1995)且能够释放众多促纤维化介体。设计后续实验(刮痕测定、侵袭/迁移)来测定化合物I对EGF刺激的正常人类皮肤纤维母细胞(NHDF)的作用。总之,用EGF刺激经丝裂霉素处理的NHDF且在化合物I(0.5mM)存在或不存在(对照)下进行孵育。EGF刺激纤维母细胞侵入刮痕中,其受到化合物I抑制(图26)。

实施例25:

化合物对纤维母细胞和上皮细胞的纤维化标志物的抗纤维化作用

CTGF、胶原1和α-SMA为由活化纤维母细胞以及经历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上皮细胞产生的纤维化标志物。使用TGF-β来诱导HK-2细胞(上皮细胞)中的EMT以及诱导活化的纤维母细胞(正常人类皮肤纤维母细胞(NHDF)和大鼠纤维母细胞(NRK-49F))来分泌胶原且强烈表达α-SMA。通过定量实时PCR测定纤维化标志物(胶原1和α-SMA)的表达。如表2中所示,在上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中本发明化合物抑制胶原1和α-SMA。

表2:已针对根据本发明的若干化合物测定上皮细胞(HK2细胞)和纤维母细胞(NHDF)中胶原的抑制百分比和纤维母细胞(NRK-49F和NHDF)中α-SMA的抑制百分比。在所有情况下,已测量胶原和α-SMA的mRNA,且在相应浓度的测试化合物存在下评估抑制作用。已在不同浓度[mM]下测试所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降低HK-2、NHDF和NRK-49F细胞中胶原和α-SMA的表达。

表2

n.d.意指未测定

实施例26:化合物I对小鼠模型中心脏纤维化的作用

在5/6肾切除(5/6-Nx)模型中植入股动脉导管使心脏纤维化的存在增加且使用其来评估化合物I对心脏纤维化的作用。总而言之,使雄性6周龄Sprague-Dawley大鼠进行5/6-Nx或假操作。简言之,在第0天移除三分之二的左肾,接着在第7天进行右肾完全切除。在第7天经由股静脉植入导管。使假操作大鼠的肾脏暴露且移除肾周脂肪并用作对照。用媒介物(水)处理经历假操作的动物且用作对照。在第21天,基于大鼠的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将其随机分组。通过每周三次经静脉内施用化合物I(10mg/kg)或每天经口施用化合物I(200mg/kg)来处理5/6-Nx动物。通过测量羟脯氨酸(胶原含量)及组织学评估(HPE和Masson三色染色)来测定心脏纤维化。

如所述,相比于经口处理(无导管),在经插入导管的5/6肾切除动物中植入导管以供静脉内施用化合物诱发心脏纤维化。经口处理在本文与措辞“po”相同,意指“经口”;静脉内施用与措辞“iv”相同,意指“静脉内”。如图27中所例示,5/6-Nx大鼠具有弱的心脏损伤。然而,植入导管诱导心脏损伤(纤维化、坏死和炎症)显著增加(4倍)。

如图28中所示,可见用静脉内化合物I处理显著(p<0.05)减少总心脏损伤,其包括如图29中所报导的炎症显著减少和如图30中所报导的坏死显著减少。

进行进一步分析以通过测量羟脯氨酸(其于胶原中特异性检测)来测定心脏胶原含量。在肾切除大鼠的心脏中,羟脯氨酸含量(胶原)显著增加,如图31中所报导。用化合物I经静脉内处理和经口处理均诱导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图30)。

此类羟脯氨酸(胶原)含量降低与用Masson三色染色(其用于染色胶原(蓝))的心脏的组织学显微照片相关。图32和图33分别展示代表性动物的心脏的40倍和100倍放大视图显微照片,其中化合物I是经口施用,与未接受化合物I的肾切除动物进行比较。图34展示代表性动物的心脏的40倍放大视图显微照片,其中化合物I是经静脉内施用,与未接受化合物I的肾切除动物进行比较。图32、图33和图34为动物的心脏的显微照片,其显示类似的血清肌酸酐含量。在所有显微照片中,显而易见,用化合物I经静脉内处理以及经口处理可减少纤维化(蓝色胶原沉积)。

本文提及或引用的所有专利、专利申请案、临时申请案和公开案都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包括所有图式及表格,引用程度使得其与本说明书的明确教示没有不一致。

应理解,本文所述的实施例和实施方案仅为说明性目的且根据其的各种修改或变化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想到且包括于本申请案的精神及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