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利用回交导入法选育高粱不育系吉1230A的方法

一种利用回交导入法选育高粱不育系吉1230A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回交导入法选育高粱不育系吉1230A的方法,克服了高粱生产中所使用的不育系熟期过晚,所配杂交种株高过高、不耐密、不抗倒的难题,通过多次回交导入,从后代分离群体中选择出理想的不育系材料吉1230A。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5-31

    授权

    授权

  • 2015-08-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H1/02 申请日:201502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7-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物育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回交导入法选育高粱不 育系吉1230A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高粱现在生产中应用的高粱一般株高都较高、熟期较晚、株型不 理想,不适于密植、机械化作业。因此,进行种质创新,选育出早熟、矮 秆、耐密、株型清秀的不育系,是现在高粱育种取得突破的一个关键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回交导入法选育高粱不育系吉1230A 的方法,克服了所配杂交种株高过高、不耐密、不抗倒的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回交导入法选育高粱不育系吉 1230A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第一年夏天,以具有非洲血缘的3197B作为母本,以具有中 国高粱血缘的矮秆材料矬1B作为父本,进行人工去雄杂交,并收获杂种一 代F1种子;

第二步:第一年冬天,进行加代繁殖,种植第一步所得杂交F1代种子, 将其混收,得到F2种子;

第三步:第二年夏天,种植第二步所得F2代群体300株,收获时根据 目标性状选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的单株种子F3,收获时单收、单脱;

第四步:第三年夏天,种植第三步所得F3,选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 的单株作为母本,与具有苏联血缘的黑30B为父本进行人工去雄杂交,并 收获杂种一代F1种子;

第五步:第三年冬天,进行加代繁殖,种植第四步所得到的F1种子, 将其混收,得到F2种子;

第六步:第四年夏天,种植第五步所得F2代种子,数量500株左右, 收获时选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叶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的单株自交, 得到F3种子;

第七步:第四年冬天,进行加代繁殖,种植第六步所得到的F3种子, 选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叶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的单株作为母本, 继续与具有苏联血缘的黑30B为父本进行人工去雄杂交,并收获杂种一代 BC1F1种子;

第八步:第五年夏天,种植第八步所得到的BC1F1种子,将其混收,得 到BC1F2种子;

第九步:第五年冬天,进行加代繁殖,选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叶 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的单株自交,得到BC1F3种子;

第十步:第六年夏天,种植第九步所得到的BC1F3种子,选择植株较 矮、熟期较早、叶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的单株与高粱不育系黑30A进 行回交,得到回交种子;

第十一步:第六年冬天,在海南将第十步所得到的种子成对种下,从 中选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叶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的单株继续进行 成对回交,成对收回;

第十二步:第七年夏天,继续将第十一步所得到的种子成对种下,从 中选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叶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的单株继续进行 成对回交,成对收回回交种子;

第十三步:第七年冬天,将第十二步所得到的种子成对种下,从中选 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叶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穗行较整齐稳定的 单株继续进行成对回交,成对收回;

第十四步:第八年夏天,将第十三步所得到的种子成对种下,从中选 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叶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穗行较整齐的单株 继续进行回交,成对收回,从中选择较好的命名为吉1230A、吉1230B。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克服了高粱生产中所使用的不育系熟期过晚,所配杂交种株高过高、 不耐密、不抗倒的难题,通过多次回交导入,从后代分离群体中选择出理 想的不育系材料吉1230A。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利用回交导入法选育高粱不育系吉1230A的 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 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回交导入法选育高粱不育 系吉1230A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第一年夏天,以具有非洲血缘的3197B作为母本,以具有中 国高粱血缘的矮秆材料矬1B作为父本,进行人工去雄杂交,并收获杂种一 代F1种子;

第二步:第一年冬天,进行加代繁殖,种植第一步所得杂交F1代种子, 将其混收,得到F2种子;

第三步:第二年夏天,种植第二步所得F2代群体300株,收获时根据 目标性状选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的单株种子F3,收获时单收、单脱;

第四步:第三年夏天,种植第三步所得F3,选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 的单株作为母本,与具有苏联血缘的黑30B为父本进行人工去雄杂交,并 收获杂种一代F1种子;

第五步:第三年冬天,进行加代繁殖,种植第四步所得到的F1种子, 将其混收,得到F2种子;

第六步:第四年夏天,种植第五步所得F2代种子,数量500株左右, 收获时选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叶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的单株自交, 得到F3种子;

第七步:第四年冬天,进行加代繁殖,种植第六步所得到的F3种子, 选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叶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的单株作为母本, 继续与具有苏联血缘的黑30B为父本进行人工去雄杂交,并收获杂种一代 BC1F1种子;

第八步:第五年夏天,种植第八步所得到的BC1F1种子,将其混收,得 到BC1F2种子;

第九步:第五年冬天,进行加代繁殖,选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叶 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的单株自交,得到BC1F3种子;

第十步:第六年夏天,种植第九步所得到的BC1F3种子,选择植株较 矮、熟期较早、叶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的单株与高粱不育系黑30A进 行回交,得到回交种子;

第十一步:第六年冬天,在海南将第十步所得到的种子成对种下,从 中选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叶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的单株继续进行 成对回交,成对收回;

第十二步:第七年夏天,继续将第十一步所得到的种子成对种下,从 中选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叶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的单株继续进行 成对回交,成对收回回交种子;

第十三步:第七年冬天,将第十二步所得到的种子成对种下,从中选 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叶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穗行较整齐稳定的 单株继续进行成对回交,成对收回;

第十四步:第八年夏天,将第十三步所得到的种子成对种下,从中选 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叶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穗行较整齐的单株 继续进行回交,成对收回,从中选择较好的命名为吉1230A、吉1230B。

实施例

第一步:1991年夏天,以具有非洲血缘的3197B作为母本,以具有中 国高粱血缘的矮秆材料矬1B作为父本,在吉林省公主岭市进行人工去雄杂 交,并收获杂种一代F1种子。

第二步:1991年冬天在海南进行加代繁殖,种植第一步所得杂交F1代种子,将其混收,得到F2种子。

第三步:1992年夏天于公主岭种植第二步所得F2代群体300株,收获 时根据目标性状选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的单株种子F3,收获时单收、单 脱。

第四步:1993年夏天于公主岭种植第三步所得F3,选择植株较矮、熟 期较早的单株作为母本,与具有苏联血缘的黑30B为父本进行人工去雄杂 交,并收获杂种一代F1种子。

第五步:1993年冬天在海南进行加代繁殖,种植第四步所得到的F1种子,将其混收,得到F2种子。

第六步:1994年夏天在公主岭种植第五步所得F2代种子,数量500 株左右,收获时选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叶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的 单株自交,得到F3种子。

第七步:1994年冬天在海南进行加代繁殖,种植第六步所得到的F3种子,选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叶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的单株作为 母本,继续与具有苏联血缘的黑30B为父本进行人工去雄杂交,并收获杂 种一代BC1F1种子。

第八步:1995年夏天在公主岭种植第八步所得到的BC1F1种子,将其 混收,得到BC1F2种子。

第九步:1995年冬天在海南进行加代繁殖,选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 叶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的单株自交,得到BC1F3种子。

第十步:1996年夏天在公主岭种植第九步所得到的BC1F3种子,选择 植株较矮、熟期较早、叶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的单株与高粱不育系黑 30A进行回交,得到回交种子。

第十一步:1996年冬天在海南将第十步所得到的种子成对种下,从中 选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叶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的单株继续进行成 对回交,成对收回。

第十二步:1997年夏天在公主岭继续将第十一步所得到的种子成对种 下,从中选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叶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的单株继 续进行成对回交,成对收回回交种子。

第十三步:1997年冬天在海南将第十二步所得到的种子成对种下,从 中选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叶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穗行较整齐稳 定的单株继续进行成对回交,成对收回。

第十四步:1998年夏天在公主岭将第十三步所得到的种子成对种下, 从中选择植株较矮、熟期较早、叶片较窄且上冲、株型较好、穗行较整齐 的单株继续进行回交,成对收回。从中选择较好的命名为吉1230A、吉1230B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 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 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