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方法、用语表现装置、以及程序

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方法、用语表现装置、以及程序

摘要

本发明为了形成相位几何学上有N个孔的多重连结外部区域中的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赋予规定在有1个孔的单连结外部区域中相位几何学上能采用的2个种类的流动形式的用语当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对所赋予的用语反复赋予规定在流动形式中加进1个孔的情况下相位几何学上能采用的5个种类的操作的用语当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由此形成与有N个孔的多重连结外部区域对应的用语表现。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6254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申请/专利号CN201380047567.8

  • 发明设计人 坂上贵之;横山知郎;

    申请日2013-08-01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吴秋明

  • 地址 日本埼玉县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04: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23

    授权

    授权

  • 2015-06-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17/50 申请日:201308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5-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方法、用语表现装置、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过去,为了进行气流或水流等的流场中的最佳的结构物的设计,除了 风洞实验以外,还使用基于大规模的数值计算的流体模拟。

例如,开发了以下最优化技术,使用退火法(Simulated Annealing法) 或遗传算法等,来一边使结构物的设计变量变化,一边反复进行针对该结 构物的流体模拟。

另外,近年来,开发了能构建流体等的数理模型来数理地处置流动的 形式的拓扑的算法和程序。

先行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Tomasz Kaczynski、Konstantin Mischaikow、Marian  Mrozek著“Computational Homology”Springer、2000年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现有的结构物设计的最优化手法中,由于反复进行的大规模 计算会招致计算时间和设计成本的增大化,在这些的制约上,有不得不限 定搜索范围、不能排除导出的最佳的结构物是局部最佳的结构物的可能性 的问题点。即,过去,将搜索范围放在哪里,不得不依赖技术者的经验和 直觉,存在根据将搜索范围设定在哪里而左右导出的结构物的最优化结果 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在进行流场中的结构 物设计时能不依赖经验或直觉容易地处置对结构物能采用的流动形式的 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方法、用语表现装置、以及程序。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方法是相位几何 学上有N个孔的多重连结外部区域中的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方法,其特征 在于,包含如下步骤:形式用语赋予步骤,赋予规定在有1个孔的单连结 外部区域相位几何学上能采用的2个种类的流动形式的用语当中的任意一 者的用语;和操作用语赋予步骤,对在上述形式用语赋予步骤赋予的用语 反复赋予规定在上述流动形式加进1个孔的情况下相位几何学上能采用的 5个种类的操作的用语当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由此形成与上述具有N个 孔的多重连结外部区域对应的用语表现。

另外,本发明的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方法是相位几何学上有N个孔的 多重连结外部区域中的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方法,操作用语赋予步骤,反 复赋予规定在上述流动形式加进1个孔的情况下相位几何学上能采用的5 个种类的操作的用语当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由此形成与上述有N个孔的 多重连结外部区域对应的用语表现;形式用语赋予步骤,对在上述操作用 语赋予步骤赋予的用语赋予规定在有1个孔的单连结外部区域相位几何学 上能采用的2个种类的流动形式的用语当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

另外,本发明的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方法在上述记载的流动形式的用 语表现方法的基础上,特征在于,上述形式用语赋予步骤赋予除了规定在 上述有1个孔的单连结外部区域相位几何学上能采用的2个种类的流动形 式的用语以外、还追加在有2个孔的二重连结外部区域中没有吸入涌出对 的形式的合计3个种类的流动形式的用语当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

另外,本发明的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方法在上述记载的流动形式的用 语表现方法的基础上,特征在于,上述合计3个种类的流动形式是如下形 式:1)具有吸入涌出对、具有2个ss--鞍连接的形式I;2)具有上述 吸入涌出对、具有1个鞍点、将其连结并在内部具有孔的同宿鞍连接和2 个ss-鞍连接的形式II;以及3)没有上述吸入涌出对的形式O。

另外,本发明的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方法在上述记载的流动形式的用 语表现方法的基础上,特征在于,上述形式用语赋予步骤包含:I分类步 骤,判定在会形成上述具有N个孔的多重连结外部区域的流线图中是否存 在ss--鞍连接,在存在ss--鞍连接的情况下赋予上述形式I的用语; 和II/O分类步骤,在上述I分类步骤不存在ss--鞍连接的情况下,判 定在上述流线图中是否存在ss-鞍连接,在存在ss-鞍连接的情况下赋予 上述形式II的用语,另一方面,在不存在ss-鞍连接的情况下赋予上述形 式O的用语。

另外,本发明的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方法在上述记载的流动形式的用 语表现方法的基础上,特征在于,上述相位几何学上能采用的5个种类的 操作是如下操作:1)将1条ss-orbit置换为1个鞍点、将其连结并在内 部具有孔的同宿鞍连接和2个ss-鞍连接的A0操作;2)将1条ss-orbit 置换为2个ss--鞍连接和新追加的边界上的2个-saddle的A2操作; 3)将1条封闭轨道置换为追加1个孔和鞍点来构成8字状的2条同宿轨 道的B0操作;4)将1条封闭轨道置换为在新追加的孔的边界上带有2个 -saddle并以1条-鞍连接相连那样的轨道的B2操作;以及5)在已经 具有2k个(k>0)-saddle的边界新添加2个-saddle并以1条-鞍连 接相连、并在内部放置新添加的孔的C操作。

另外,本发明的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方法在上述记载的流动形式的用 语表现方法的基础上,特征在于,上述操作用语赋予步骤在赋予规定上述 5个种类的操作的用语的情况下,1)以存在1条ss-orbit为条件,赋予 规定上述A0操作或上述A2操作的用语;2)以存在1条封闭轨道为条件, 赋予规定上述B0操作或上述B2操作的用语;3)以存在具有-saddles的 边界为条件,赋予规定上述C操作的用语。

另外,本发明涉及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装置,本发明的流动形式的用 语表现装置是至少具备控制部、相位几何学上有N个孔的多重连结外部区 域中的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装置,上述控制部具备:形式用语赋予单元, 其赋予规定在有1个孔的单连结外部区域相位几何学上能采用的2个种类 的流动形式的用语当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和操作用语赋予单元,其对由 上述形式用语赋予单元赋予的用语反复赋予规定在上述流动形式加进1个 孔的情况下相位几何学上能采用的5个种类的操作的用语当中的任意一者 的用语,由此形成与上述具有N个孔的多重连结外部区域对应的用语表现。

另外,本发明的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装置是至少具备控制部、相位几 何学上有N个孔的多重连结外部区域中的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装置,其特 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具备:操作用语赋予单元,其反复赋予规定在上述流 动形式加进1个孔的情况下相位几何学上能采用的5个种类的操作的用语 当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由此形成与上述具有N个孔的多重连结外部区域 对应的用语表现;和形式用语赋予单元,其对由上述操作用语赋予单元赋 予的用语赋予规定在有1个孔的单连结外部区域相位几何学上能采用的2 个种类的流动形式的用语当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

另外,本发明涉及程序,本发明的程序是用于使至少具备控制部的计 算机执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控制部中执行如下步骤:形式用语 赋予步骤,为了形成相位几何学上有N个孔的多重连结外部区域中的流动 形式的用语表现,赋予规定在有1个孔的单连结外部区域相位几何学上能 采用的2个种类的流动形式的用语当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和操作用语赋 予步骤,对在上述形式用语赋予步骤赋予的用语反复赋予规定在上述流动 形式加进1个孔的情况下相位几何学上能采用的5个种类的操作的用语当 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由此形成与上述有N个孔的多重连结外部区域对应 的用语表现。

另外,本发明的程序是用于使至少具备控制部的计算机执行的程序, 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控制部中执行如下步骤:操作用语赋予步骤,为了形 成相位几何学上有N个孔的多重连结外部区域中的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 反复赋予规定在上述流动形式加进1个孔的情况下相位几何学上能采用的 5个种类的操作的用语当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由此形成与上述有N个孔 的多重连结外部区域对应的用语表现;和形式用语赋予步骤,对在上述操 作用语赋予步骤赋予的用语赋予规定在有1个孔的单连结外部区域相位几 何学上能采用的2个种类的流动形式的用语当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

另外,本发明涉及记录介质,特征在于,记录上述记载的程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为了形成相位几何学上有N个孔的多重连结外部区域中 的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赋予规定在有1个孔的单连结外部区域相位几何 学上能采用的2个种类的流动形式的用语当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对所赋 予的用语,反复赋予规定在流动形式加进1个孔的情况下相位几何学上能 采用的5个种类的操作的用语当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由此形成与有N个 孔的多重连结外部区域对应的用语表现。由此,本发明起到能不依赖经验 或直觉容易地用用语表现处置对结构物能采用的流动形式的效果。例如, 在假定均匀流的桥梁、列车、汽车或航空器等的结构物的设计中,能不依 赖经验或直觉地导出对结构物能采用的全部流动形式,并且能通过用语表 现的一致来确认某流动形式与能采用的全部流动形式的哪一者对应。由此, 在结构物的设计中,能掌握包罗哪个范围。另外,能预先在能采用的全部 流动形式当中决定最佳的流动形式(例如在围油栏的设计中能封入的流动 形式),在合适的搜索范围进行基于有效率的模拟的最佳设计。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上述中,赋予规定除了在有1个孔的单连结外 部区域相位几何学上能采用的2个种类的流动形式以外还追加在有2个孔 的二重连结外部区域没有吸入涌出对的形式的合计3个种类的流动形式的 用语当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由此,本发明起到能包含假定均匀流的流场 和未假定均匀流的流场都包含在内,容易地处置全部能采用的流动形式的 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上述中,合计3个种类的流动形式是如下形式: 1)具有吸入涌出对、具有2个ss--鞍连接的形式I;2)具有上述吸入 涌出对、具有1个鞍点、将其连结的同宿鞍连接和2个ss-鞍连接的形式 II;以及3)没有上述吸入涌出对的形式O。由此,本发明起到能对成为 基本的全部流动形式赋予形式用语、能处置具体的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的 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上述中,判定在会形成有N个孔的多重连结外 部区域的流线图中判定是否存在ss--鞍连接,在存在ss--鞍连接的 情况下赋予形式I的用语,在不存在ss--鞍连接的情况下,判定在流 线图是否存在ss-鞍连接,在存在ss-鞍连接的情况下赋予形式II的用语, 另一方面,在不存在ss-鞍连接的情况下赋予形式O的用语。由此,本发 明起到能容易地掌握某流动形式属于成为基本的3个种类的流动形式当中 的哪一者。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上述中,相位几何学上能采用的5个种类的操 作是如下操作:1)将1条ss-orbit置换为1个鞍点、将其连结并在内部 具有孔的同宿鞍连接和2个ss-鞍连接的A0操作;2)将1条ss-orbit 置换为2个ss--鞍连接和新追加的边界上的2个-saddle的A2操作; 3)将1条封闭轨道置换为追加1个孔和鞍点来构成8字状的2条同宿轨 道的B0操作;4)将1条封闭轨道置换为在新追加的孔的边界上带有2个 -saddle并以1条-鞍连接相连那样的轨道的B2操作;以及5)在已经 具有2k个(k>0)-saddle的边界新添加2个-saddle并以1条-鞍连 接相连、并在内部放置新添加的孔的C操作。由此,本发明起到在进行在 流动形式附加相位几何学上的孔的操作的情况下,能处置具体的操作用语 的用语表现这样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上述中,在赋予规定5个种类的操作的用语的 情况下,1)以存在1条ss-orbit为条件,赋予规定A0操作或A2操作的 用语;2)以存在1条封闭轨道为条件,赋予规定B0操作或B2操作的用语; 3)以存在具有-saddles的边界为条件,赋予规定C操作的用语。由此, 起到能形成能相位几何学地进行操作的在操作中限定的用语表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概要中示出的流程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结构稳定的流动的形式的图。

图3是记述全部进行区域中的结构稳定的流动的相位上的分类的特征 性的轨道(流线)的图。

图4是示意地表示成为初始结构的3个种类的流动形式的图。

图5是示意地表示附加1个孔来构成结构稳定的流动的5个种类的操 作的图。

图6是表示有2个结构物和均匀流的情况下的流动形式的全分类的图。

图7是表示运用本实施方式的本用语表现装置100的一例的框图。

图8是表示形式用语的分配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算法B中的I序列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算法B中的I序列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理的一例的流程 图。

图11是表示算法B中的II序列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理的一例的流程 图。

图12是表示算法B中的O序列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理的一例的流程 图。

图13是表示算法B(I、II-Word alg)中的I、II序列的操作用语的 分配处理的其它示例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算法B(I、II-Word alg)中的I、II序列的操作用语的 分配处理的其它示例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算法B(0-Word alg)中的O序列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 理的其它示例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I序列中的算法A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II序列中的算法A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O序列中的算法A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方法、 用语表现装置、以及、程序的实施方式。另外,并非通过本实施方式限定 本发明。

特别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在二维流体的模拟中运用本发明的示例 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这种情况,对三维流体的模拟中的任意的截面(结 构物的截面等)也同样能运用本发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概要]

以下参考图1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概要,之后详细说明本实施 方式的构成以及处理等。在此,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概要所示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首先,本实施方式为了形成相位几何学上具有N个孔的 多重连结外部区域中的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赋予规定在有1个孔的单连 结外部区域中在相位几何学上能采用的2个种类的流动形式的用语当中的 任意一个用语(步骤SA-1)。在此,本实施方式也可以赋予规定除了上 述的2个种类的流动形式以外再追加了在有2个孔的二重连结外部区域没 有吸入涌出对的形式的合计3个种类的流动形式的用语(称作「形式用语」) 当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另外,关于在没有均匀流的湖等的封闭水域的结 构物的设计,也可以仅使用在有2个孔的二重连结外部区域没有吸入涌出 对的形式。

并且,本实施方式对步骤SA-1所赋予的用语赋予规定在流动形式加 上孔的情况下相位几何学上能采用的5个种类的操作的用语(称作「操作 用语」)当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步骤SA-2),通过反复进行该步骤SA -2的处理直到孔的数量成为N个为止(步骤SA-3),来形成与有N个 孔的多重连结外部区域对应的用语表现。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多重连结外部区域」,是指在处于二维 (平面)中的区域开多个孔的区域。在此所指的「孔」这样的表现是数学上 的抽象表现,在应用上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表现形态。例如,在关注河川的 表面的流动的情况下,若是在那里有多个沙洲的情况、或者插着几个桥墩 的状況,则就能将该区域作为多重连结外部区域来处置。此外,海洋上有 岛屿的情况下也是多重连结外部区域。换言之,将「在流动当中有多个障 碍物」这样的流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多重连结外部区域中的流动来处置。 另外,孤立的涡结构或在周围具有周期轨道这样的流动结构(椭圆型的驻 点等)也能视作「孔」。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对流动形式分配用语表现,能进行多重连结外 部区域中的流动的相位上的分类。所谓“相位上”是数学的专门用语,是 指也被称作拓扑(相位几何学)的几何学的一个领域。在古典几何学中, 三角形和四角形因其角的数量的不同而被视作不同的图形,但在相位几何 学的立场上,不去看这样这样的细节的信息,站在例如使橡皮圈变形而使 三角形和四角形能相互转换的立场上,将它们视作相同图形。即将全部的 多角形都视作和圆相同。另一方面,在存在在圆中挖通另一个圆这样的圆 环区域时,由于圆和圆环区域在1个橡皮圈的变形不能相互变形,因此视 作不同的图形。在多重连结外部区域中,若开的孔的数量不同,则视作这 些图形在相位上不同,只要孔形状相同,则不管该孔的形状是圆、是三角 形、还是线段,都视作在相位上相同。根据这样的理由,由于给流动的区 域加上特征的仅是孔的数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孔的数M+1,将多 重连结外部区域表现为Dζ(M)。例如,在孔仅有1个的情况下,是单连 结外部区域Dζ(0),在孔有2个的情况下,成为二重连结外部区域Dζ(1)。

在对流动的相位上的分类进行处置时捕捉对流动加上特征的某个特 定的结构(称作「相位结构」),在具有该特定的结构的流动有2个时,在 不能通过特定的结构的连续的(即没有中断或粘连)变形使其双方变形时, 将该双方视作不同的流动。在这样的流动的分类中,在本实施方式也是主 要处置结构稳定的流动。所谓结构稳定,是指即使在所给出的流动中加入 小的扰乱(错乱),流动的特定的相位结构也不发生变化。虽然这对全部 会出现的流动的形式加入某种限制,但由于结构稳定的流动在实用上重要, 因此该限制不会特别成为问题。即,这是因为,通常在观测流动的样子、 或者通过计算机将流动的样子可视化的情况下,由于会带入观测误差或计 算误差,因此易于观测到不依赖于这样的误差的流动结构。

[流动的构成要素的说明]

在此,参考图2~图4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置的流动的构成要素。 本实施方式中的所谓「流动」是非压缩流动。所谓流体的非压缩性,是指即 使施加力也几乎不改变其体积的性质。通常的水和大气的流动在以日常生 活的尺度来考虑的情况下,在这样的流动框架下考虑大致也没关系。另外, 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计算上处置有压缩性的流动。

本实施方式中处置的流动的构成要素是以下3个。一个是障碍物,一 个是涡(vortex),一个是均匀流(uniform flow)。障碍物是多重连结外 部区域中的孔,其形状即使在考虑相位上的分类的基础上设为圆,也能从 一般的流体的数学理论推导出不会对数学上给出的结果带来影响。在此, 图2是示意地表示结构稳定的流动的形式的图。另外,图2(c)示意地表 示具有4个鞍点的边界。

如图2(a)所示那样,涡是做出绕其旋转的流动的要素。所谓均匀流, 若以河的流动来说,则是基本的流动,是横穿区域整体那样的流动。将构 成均匀流的要素称作吸入涌出对(1-source-sink)(参考数学的定义 Definition 2.1)。

[数式1]

定义2.1: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点p∈Dζ(M)被称为n-源-汇点:是由复势生成的 Dζ(M)\{p}上的向量场,该复势的流函数用ψ来表示,针对ψ,存在由p的邻域U与从U到单位圆 的同胚映射h(其中,h(p)=0)构成的对,使得在与该圆D相关联的极坐标下

在此,不称作均匀流而是称作吸入涌出对是有理由的。为了该理由的 说明而要在以下进行几个数学上的解说。在存在均匀流时,认为的流动的 区域是无限扩展的平面,是在这当中埋入多个孔(障碍物)的多重连结外 部区域,但这样示意地(Schematic)表现这样的流动上,难以进行处置。 为此,通过数学中的被称作立体图形投影(立体投影)的投影法将平面投 影到球面上。这种情况下,能使平面中的无限远点与球面的北极对应,使 平面的原点与南极对应。

若设为这样,则均匀流成为球面成为北极中的流动的涌出和吸入的对 这样的流动结构,在数学上示出与图2(b)这样的流场对应。进而为了示 意地表现流场,由于利用球面是对称性高的形状这一点,可以将北极和南 极的位置适当错开,因此若在将无限远点对到南极,将某圆形的孔(障碍 物)的中心对到北极后,再度使用立体图形投影投影到平面,则靠近与南 极对应的原点附近能进行图2(b)那样的流动。由于进一步将在无限远点 具有中心的圆边界投影到平面的外侧圆边界,因此作为结果,平面整体的 流场例如能表现为图2那样形态的有界的区域。因此,图2那样的表现通 过合适的投影法而与在平面整体中进入均匀流的流动等价。在本实施方式 的说明中,由于在示意地表示流动上便利,因此使用这样的投影法在图中 表现。

图3是记述全部进行这样的区域中的结构稳定的流动的相位上的分类 的特征性的轨道(流线)的图。如图3(a)所示那样,首先将从吸入涌出 对出来又返回自己自身的轨道称作ss-orbit。接下来,如图3(b)所示那 样,将从吸入涌出对出来在边界上相连的轨道称作ss-connection,如 图3(c)所示那样,将该轨道相连的边界上的点称作ss--saddle。

另外,如图3(e)所示那样,将不是从吸入涌出对、而是从某边界上 的点出来并与相同的边界上的点相连的轨道称作-鞍连接,如图3(d) 所示那样,将由此而相连的边界上的点称作-saddle。另外,将图3(h) 所示那样的不在边界上的点称作鞍点(鞍点),如图3(f)所示那样,在 从吸入涌出对出来的轨道中,将与该鞍点相连的轨道称作ss--鞍连接。 另外,如图3(g)所示那样,将做出边界和涡的旋转的封闭曲线轨道称作 封闭轨道,如图3(i)所示那样,将从鞍点出来并返回其自身那样的轨道 称作同宿鞍连接。能在数学上证明,成为对象的结构稳定的流动只能通过 这些轨道的组合来表现。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的步骤SA-2,通过孔是数量有M个的多 重连结外部区域Dζ(M-1)的流动添加1个孔和与其相伴的流动的结构, 来归纳地构成多出1个孔的多重连结外部区域Dζ(M)的结构稳定的流场。 由此,能在步骤SA-1用最简单的孔为1个的单连结外部区域Dζ(0)、 二重连结外部区域Dζ(1)来给出成为它们的归纳的构成的初始结构的区 域。

具体地,上述的合计3个种类的流动形式是如下形式:

1)具有吸入涌出对、具有2个ss--鞍连接的形式I;

2)具有吸入涌出对、具有1个鞍点、将它们相连的同宿鞍连接和2 个ss-鞍连接的形式II;以及

3)没有吸入涌出对的形式O。

在此,图4是示意地表示成为初始结构的3个种类的流动形式的图。

即,如图4(a)和(b)所示那样,处于孔为一个的单连结外部区域 Dζ(0)的结构稳定的流动存在形式I和形式II这2个种类。这些形式都 具有吸入涌出对,在数学上能证明只有这2个种类。由于对假定均匀流的 具有吸入涌出对那样的流动,原则上二重连结外部区域Dζ(1)由它们构 成,但是从这里起不构成没有吸入涌出对的流动,因此为了构成该流动所 需要的初始流动是图4(c)中示意地示出的形式O。另外,这些相位结构 为了表现的简便度,将吸入涌出对图示为被圆包围的S,ss-orbit和封闭 轨道由于存在于无限处,因此不予表现,以后示意地如图4(d)或(e) 那样简略表征。另外,如图4(c)所示那样,将没有吸入涌出对的二重连 结外部Dζ(1)中的结构稳定的流动的形式“封闭轨道”也全都不标出, 如图4(f)那样简略记述。

[操作用语的说明]

为了归纳地构成结构稳定的流动,参考图5以及图6来说明追加1个 孔和与其相伴的流动的结构这样的「操作」。即,对在孔的数量有M个的多 重连结外部区域Dζ(M-1)的流动中加进1个孔来求取多重连结外部区 域Dζ(M)的流动的操作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步骤SA-2中,相位几何学上能采用的5个种类的操作是如 下操作:

1)将1条ss-orbit置换为1个鞍点、将其连结并在内部具有孔的同 宿鞍连接和2个ss-鞍连接的A0操作;

2)将1条ss-orbit置换为2个ss--鞍连接和新追加的边界上的2 个-saddle的A2操作;

3)将1条封闭轨道置换为追加1个孔和鞍点来构成8字状的2条同 宿轨道的B0操作;

4)将1条封闭轨道置换为在新追加的孔的边界上带有2个-saddle 并以1条-鞍连接相连这样的轨道的B2操作;以及

5)在已经具有2k个(k>0)-saddle的边界新添加2个-saddle并 以1条-鞍连接相连、并在内部放置新添加的孔的C操作。

在此,图5是示意地表示添加1个孔来构成结构稳定的流动的5个种 类的操作的图。

如图5(a)所示那样,操作A0和A2对1条ss-orbit进行。另外,如 图5(b)所示那样,操作B0和B2对1条封闭轨道进行。另外,如图5(c) 所示那样,操作C对已经具有-saddles的边界进行。另外能在数学上证 明,能在维持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能够实现其的操作只有上述这5个种类 (Theorem3.1、Corollary3.1、Theorem3.2参考)。

[数式2]

定理3.1(定理2.3.8,第74页[11]):假定V是紧致可定向曲面上的Cr-哈米顿向量场。当且仅 当V是正则的且所有(-)鞍连接是自连接的,V在中结构稳定。

[数式3]

推论3.1:假定哈密顿向量场V在中结构稳定。则可以用从初始模式O开始的操作序列来 表示V。

证明:根据定理3.1,鞍连接图由同宿鞍连接和将两个-鞍在相同边界处加以连接的-鞍连 接构成。请回忆:Dζ(M)的欧拉数是1-M。由于V是正则的,我们可以假定存在k1个鞍以及k2个-鞍。根据庞加莱-霍普夫定理,这些数满足M-1=k1+k2/2。

我们将通过在M上的归纳来证明上述断言。假定M=1。则k1=k2=0且因此不存在鞍和-鞍。 因此,V是正则的且我们得到O。假定M>1。我们称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鞍连接中的连接分量是 最内侧的:其不将其它鞍和-鞍作为边界。如果在Dζ(M)中V的鞍连接图中的最内侧分量是同宿 鞍连接(相应地,具有两个-鞍的-鞍连接)则从Dζ(M-1)上的结构稳定的哈密顿向量场中 通过操作B0(相应地,B2)来获得V。通过归纳假设,假定表示为OO1...OM-2,则V具有用语表 现OO1...OM-2B0(相应地OO1...OM-2B2)。否则所有最内侧分量是具有多于两个-鞍的-鞍连接。 则从Dζ(M-1)上的结构稳定的哈密顿向量场中通过操作C(相应地,B2)来获得V。因此,V具 有用语表现OO1...OM-2C。

[数式4]

定理3.2:当且仅当满足以下条件,哈密顿向量场是结构稳定的:

(1)V对1-源-汇点的补的约束是正则的,

(2)所有鞍连接是同宿连接,

(3)所有-鞍连接对位于相同边界处的两个-鞍加以连接。

证明:显然正则性是必要的。因此,我们可以假定V对1-源-汇点p的补的约束是正则的。现 在假定在两个不同鞍p和q之间存在异宿鞍连接。则满足H(p)=H(q),其中,H表示的哈 密顿算符。我们将证明当我们对向量场进行扰动时,能量等式不成立。为了实现这点,我们如下 引入哈密顿向量场。令b:[0,1]→[0,1]是光滑非增函数,使得对于对于 b(r)=0,对于在该情况下,我们通过在单位元U的极坐标(r,θ)下的f(r,θ):=b(r) 来定义轴对称函数f:U→[0,1]。令Vf是根据f定义的U上的哈密顿向量场。则对于任何f(r,θ)的轮廓线是闭合轨道。对于任意ε>0,我们通过在p周围的开单位圆U上的来 定义Dζ(M)上的函数以及在其他情况下则是光滑函数且因此定义了哈密顿向量场由于因此不存在连接p和q的轨道。因此,V不是 结构稳定的。

如果在具有相同能量水平H(p)=H(q)的不同边界处的两个-鞍p和q之间存在-鞍连接。 则我们可以如下证明向量场V不是结构稳定的。考虑在具有p的圆形边界周围的[0,∞)×S2中的环 [0,1)×S1,我们可以定义扰动哈密顿向量场其是通过在该环中使用函数b(r)对H进行扰动根 据H来获得的,其能量等式不再成立。

相反,假定(1)、(2)和(3)成立。通过推论2.1,V在1-源-汇点处局部结构稳定。令是V 的小扰动向量场。则我们可以假定存在1-源-汇点的小邻域U,在其上V及其小扰动是相同的。因 此,足以证明固定了U的的任何小扰动与是拓扑等价的。由于1-源-汇点的邻 域中的流线可以通过识别中心根据两个中心周围的流线获得,我们可以将V|U替换为具有两个中心 的U上的某个向量场。则所有ss-(-)鞍连接被-鞍连接所替代。根据定理3.1,作为结果的 向量场V是结构稳定的。因此,与是拓扑等价的。

由于通过进行这些操作从在步骤SA-1给出的初始结构的3个种类的 流动形式I、II、O起1个1个地增加孔(M→M+1),归纳地构成具有众 多孔的区域中的流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表征该操作的操作用 语的串视作字符串来列举,能得到流场的用语表现(Word represetnation)。 在此,图6是表示有2个结构物和均匀流的情况下的流动形式的全分类的 图。如图6所示那样,通过对单连结外部区域Dζ(0)中的初始结构的形 式I、II赋予操作用语,能记述二重连结外部区域Dζ(1)中的全部流动形 式。其中,图6所示的全部流动形式并未成为2个种类(I、II)×5个种 类(A0、A2、B0、B2、C)共计10个种类。即,操作用语并非能任意排列 5个种类的操作用语,出于数学上的理由而加上了各种制约。

这里,如以下那样对制约进行说明。即,使用图5而如上述那样,由 于操作A0和A2对1条ss-orbit进行,因此作为进行该操作的前提,1条 ss-orbit的存在不可或缺。另外,由于操作B0和B2对1条封闭轨道进行, 因此作为进行该操作的前提,1条封闭轨道的存在不可或缺。另外,由于 操作C对具有-saddles的边界进行,因此作为进行该操作的前提,具有 -saddles的边界的存在不可或缺。由此,根据从I、II、O的哪里起开始 形式用语,排列方法的规则有所不同。以下说明基于上述的制约条件而导 出的从各形式用语I、II、O起开始的字符串的排列方法的规则。

首先,在从没有涌出吸入对的O的形式用语起开始的情况下,有下面 那样的规则。对从O起开始的用语表现而言,为了使其表征结构稳定的流 动,以下是充分必要的。

O-1)实际能实施的操作仅是B0、B2、C,其结果,从O起开始的用 语表现列举这3个用语。

O-2)为了在操作串的用语表现中包含C的用语,在这以前必须存 在B2

将这样的字符串称作O序列的用语(O-Word),能在数学上证明该 规则的正确性(参考Lemma 3.1)。

[数式5]

引理3.1:令OO1...OM-1是操作序列,其中,Oi∈{B0,B2,C}。则以下是等价的。

1)该序列是Dζ(M)中结构稳定的哈密顿向量场的用语表现。

2)对于满足Oi=C的任何i,存在某个j<i,使得Oj=B2

接下来,对从形式用语I起开始的用语表现而言,需要以下的规则成 立。

I-1)能实施的操作是A0、A2、B0、B2、C的全部,其结果,从I起 开始的用语表现列举这5个种类的操作用语。

I-2)为了在操作串的用语表现中包含B0或B2的用语,在这以前必 须存在C或A2

将这样的字符串称作I序列的用语(I-Word),能在数学上证明该 规则的正确性(参考Lemma3.3)。

[数式6]

引理3.3:令IO1...Ok是运算序列,其中,对于i=1,...,k,Oi∈{A0,A2,B0,B2,C}。则以下是 等价的。

1)该序列是Dζ(M)中具有1-源-汇点的结构稳定的哈密顿向量的用语表现。

2)对于满足Oi=B0或B2的任何i>1,存在某个j<i,使得Oj=A0或C。

最后,对从形式用语II起开始的用语表现而言,需要以下的规则成立。

II-1)能实施的操作是A0、B0、B2、C,其结果,从I起开始的用语 表现列举4个用语。

II-2)为了在操作串的用语表现中包含C的用语,在这以前必须存在 B2

将这样的字符串称作II序列的用语(II-Word),能在数学上证明该 规则的正确性(参考Lemma 3.4)。

[数式7]

引理3.4:令是运算序列,其中,对于i=1,...,k,则以下是等 价的。

1)该序列是Dζ(M)中具有1-源-汇点的结构稳定的向量场的用语表现。

2)对于满足的任何i>1,存在某个j<i,使得

接下来,以下详细说明用于通过计算机实施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方法 的装置构成和处理的细节。另外,也可以通过人或者计算机来实施基于以 上的本实施方式,在由人实施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基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 处理等。

[用语表现装置的构成]

接下来参考图7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用语表现装置的构成。图7是 表示运用本实施方式的本用语表现装置100的一例的框图,仅概念性地示 出该构成当中的与本实施方式相关的部分。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用语表现装置100概略地至少具备控制 部102和存储部106,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具备输入输出控制接口部108和 通信控制接口部104。在此,控制部102是总括地控制用语表现装置100 的整体的CPU等。另外,通信控制接口部104与连接到通信线路等的路 由器等的通信装置(未图示)连接的接口,输入输出控制接口部108是与 输入装置112和输出装置114连接的接口。另外,存储部106是容纳各种 数据库和表等的装置。这些用语表现装置100的各部经由任意的通信路径 连接成能进行通信。进而,该用语表现装置100经由路由器等的通信装置 以及专用线等的有线或无线的通信线路与网络300可通信地连接。

容纳在存储部106中的各种的数据库和表(模拟结果文件106a、流线 图文件106b、以及用语表现文件106c等)是固定盘装置等的存储单元。 例如,存储部106容纳在各种处理中使用的各种程序、表、文件、数据库、 以及Web页面等。

这些存储部106的各构成要素当中的模拟结果文件106a是存储由模 拟部102a数理地模拟的表示模拟结果的数据的模拟结果存储单元。例如, 模拟结果文件106a也可以是表示结构物的形状的设计变量的值、或者表 示针对该结构物的给定的流体(海流或气流等)的流体力学的模拟结果(各 空间坐标下的流体的压力或流动的方向等)的数据。另外,模拟结果文件 106a也可以存储通过在风洞实验等的实验室内的模型测量等而事前经由 输入装置112输入的数据,作为模拟结果。

另外,流线图文件106b是存储表示流线图等的流线数据的流线数据 存储单元。例如,存储在流线图文件106b中的流线数据也可以是表示基 于表示模拟结果的数据而由流线解析部102b解析的流线的数据。

另外,用语表现文件106c是存储用语表现数据的用语表现存储单元。 例如,存储在用语表现文件106c中的用语表现数据是由形式用语和操作 用语的组合构成的字符串等。

返回图7,输入输出控制接口部108进行输入装置112和输出装置114 的控制。在此,作为输出装置114,除了监视器(包含家庭用电视机)以 外,还能使用扬声器(另外,以下有将输出装置114记载为监视器的情况)。 另外,作为输入装置112,能使用键盘、鼠标、以及麦克风等。

另外,在图7中,控制部102具有用于容纳OS(Operating System, 操作系统)等的控制程序、规定各种处理过程等的程序、以及所需要数据 的内部存储器。并且,控制部102通过这些程序等来进行用于执行各种处 理的信息处理。控制部102功能概念上具备模拟部102a、流线解析部102b、 形式用语赋予部102c、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以及、极大用语表现部102e。

这当中,模拟部102a是进行针对结构物的流体的模拟的模拟单元。 在此,模拟部102a并不限于二维平面中的模拟,也可以进行三维空间中 的流体的模拟。另外,模拟部102a也可以使用公知的最优化手法来进行 结构物的最优化。例如,模拟部102a可以一边使用退火法或遗传算法等 使决定结构物的形状的设计变量反复变化一边进行针对该结构物的流体 模拟,来求取合适的结构物的形状(例如相对于水流的阻力较少的桥墩的 形状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模拟部102a将表示模拟结果的数据 容纳在模拟结果文件106a中。例如,模拟部102a也可以容纳表示结构物 的形状的设计变量的值、表示对于该结构物的给定的流体(海流或气流等) 的流体力学的模拟结果(各空间坐标下的流体的压力、流动的方向、阻力 等)的数据。

另外,流线解析部102b是进行流线解析的流线解析单元。在此,流 线解析部102b也可以对模拟部102a的模拟结果进行流线解析来导出流线 图。例如,流线解析部102b根据存储于模拟结果文件106a中的数值模拟 或实验的数据,使用公知的手法来创建流线图。具体地,流线解析部102b 在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计算全部鞍点和source-sink等之后,描绘全部具有 与该点下的流动函数的值相同的值的流动函数的等高线,另外描绘全部具 有与边界(boundary)上的流动函数的值相同的值的流动函数的等高线, 由此能创建流线图。另外,在三维的模拟结果的情况下,流线解析部102b 也可以在变换成结构物中截面中的二维的数据后再进行流线解析。设为截 面的平面是任意的,但也可以适当地由流线解析部102b以沿流体的流动 方向(均匀流)的方向的截面来变换成二维数据。例如,在列车、汽车或 航空器等的交通工具中,也可以沿行进方向生成截面。另外,流线解析部 102b也可以使用Computational Homology(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 等,从流场提取满足条件的特征性的结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流线 解析部102b将创建的流线图数据容纳在流线图文件106b中。

另外,形式用语赋予部102c是赋予规定在有1个孔的单连结外部区 域中在相位几何学上能采用的2个种类的流动形式的用语(例如形式用语 I、II)当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的形式用语赋予单元。在此,形式用语赋予 部102c也可以赋予除了上述以外还追加了在有2个孔的二重连结外部区 域没有吸入涌出对的形式的合计3个种类的流动形式的用语(即形式用语 I、II、O)当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更具体地,3个种类的流动形式是如 下形式:

1)具有吸入涌出对、具有2个ss--鞍连接的形式I;

2)具有吸入涌出对、具有1个鞍点、将其连结的同宿鞍连接和2个 ss-鞍连接的形式II;以及

3)没有吸入涌出对的形式O。

在此,形式用语赋予部102c可以进行I分类步骤和II/O分类步骤, 其中,在I分类步骤中,在根据流线图求取用语表现的算法(称作「算法 B」)中,判定在流线图中是否存在ss--鞍连接,在存在ss--鞍连接 的情况下给出形式I的用语;在II/O分类步骤中,在I分类步骤中不存在 ss--鞍连接的情况下,判定在流线图中是否存在ss-鞍连接,在存在 ss-鞍连接的情况下给出形式II的用语,另一方面,在不存在ss-鞍连接 的情况下给出形式O的用语。由此,形式用语赋予部102c能适当地判别 流线图所属的序列(I序列、II序列、O序列)。

另外,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是操作用语赋予单元,通过反复赋予规 定在流动形式加进1个孔的情况下相位几何学上能采用的5个种类的操作 的用语(例如操作用语A0、A2、B0、B2、C)当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来 形成与有N个孔的多重连结外部区域对应的用语表现。更具体地,5个种 类的操作是如下操作:

1)将1条ss-orbit置换为1个鞍点、将其连结并在内部具有孔的同 宿鞍连接和2个ss-鞍连接的A0操作;

2)将1条ss-orbit置换为2个ss--鞍连接和新追加的边界上的2 个-saddle的A2操作;

3)将1条封闭轨道置换为追加1个孔和鞍点来构成8字状的2条同 宿轨道的B0操作;

4)将1条封闭轨道置换为在新追加的孔的边界上带有2个-saddle 并以1条-鞍连接相连这样的轨道的B2操作;以及

5)在已经具有2k个(k>0)-saddle的边界新添加2个-saddle并 以1条-鞍连接相连、并在内部放置新添加的孔的C操作。

在此,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也可以遵循以下的制约条件来赋予操作 用语。即,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在赋予5个种类的操作用语的情况下, 也可以

1)以存在1条ss-orbit为条件,赋予操作用语A0或A2

2)以存在1条封闭轨道为条件,赋予操作用语B0或B2

3)以存在具有-saddles的边界为条件,赋予操作用语C。

另外,关于遵循该制约条件的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的具体的处理的 详细,参考流程图在后面叙述。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用语赋予部 102d将对形式用语赋予的操作用语的字符串即用语表现容纳在用语表现 文件106c中。

另外,极大用语表现部102e是将由形式用语赋予部102c以及操作用 语赋予部102d形成的用语表现(由形式用语以及操作用语的组合构成的 字符串)变换成极大用语的极大用语表现单元。即,在标出全部能采用的 流动形式的算法(以下称作「算法A」)中,由形式用语赋予部102c以及操 作用语赋予部102d形成的用语表现群虽然将流动形式全部标出,但存在 规定相互相同的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规定相互成为包含关系的流动形式 的用语表现。由此,极大用语表现部102e进行处理,通过对这些用语表 现群排除重复的用语表现、包含的用语表现等,来设为极大用语表现 (maximal word representation)。例如,极大用语表现部102e遵循以下的 表中示出的包含关系,交换用语表现来形成极大用语表现。另外,在下表 中「=」表示一致关系,「≤」或「≥」表示包含关系。唯一的例外是B2和C, 由于将其交换包含关系也不成立,因此不能将这两者交换,因而将这种情 况象征性地表征为B2C||CB2。另外,关于遵循该关系式的极大用语表现部 102e的具体的处理的详细,参考流程图在后面叙述。

[表1]

  A0A2B0B2C A0A2  B0    B2      || C        

以上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用语表现装置100的构成的一例。另外,用语 表现装置100也可以经由网络300与外部系统200连接。这种情况下,通 信控制接口部104进行用语表现装置100与网络300(或路由器等的通信 装置)间的通信控制。即,通信控制接口部104具有经由通信线路与其它 端末通信数据的功能。另外,网络300具有将用语表现装置100和外部系 统200相互连接的功能,例如是因特网等。

另外,外部系统200经由网络300与用语表现装置100相互连接,具 有提供与模拟结果数据或流线图数据等各种数据相关的外部数据库、用于 使所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用语表现方法的程序等的功能。

在此,外部系统200也可以构成为WEB服务器或ASP服务器等。另 外,外部系统200的硬件构成一般也可以由市售的工作站、个人计算机等 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其附属装置构成。另外,外部系统200的各功能由外 部系统200的硬件构成中的CPU、盘装置、存储器装置、输入装置、输出 装置、通信控制装置等以及对它们进行控制的程序等实现。

以上,结束本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说明。

[用语表现装置100的处理]

接下来,关于如此构成的本实施方式中的用语表现装置100的处理的 一例,以下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

[基本处理]

首先,再度参考上述的图1来说明由用语表现装置100执行的基本处 理的一例。另外,以下的基本处理是不管在标出全部能采用的流动形式的 算法A还是在根据流线图求取用语表现的算法B中都成为基本的处理。 另外,在以下的示例中,先进行形式用语的赋予(步骤SA-1),后进行 操作用语的赋予(步骤SA-2),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先进行操作用语 的赋予,后进行形式用语的赋予。

如图1所示那样,首先,形式用语赋予部102c赋予形式用语I、II当 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步骤SA-1)。在此,形式用语赋予部102c也可 以赋予除了上述以外还追加了形式O的合计3个种类的形式用语I、II、O 当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更具体地,3个种类的形式用语是如下用语:

1)规定具有吸入涌出对、具有2个ss--鞍连接的形式的形式的用 语I;

2)规定具有吸入涌出对、具有1个鞍点、将其连结的同宿鞍连接和2 个ss-鞍连接的形式的形式用语II;以及

3)规定没有吸入涌出对的形式的形式用语O。

并且,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对由形式用语赋予部102c赋予的形式用 语赋予5个种类的操作用语A0、A2、B0、B2、C当中的任意一者的用语(步 骤SA-2)。更具体地,5个种类的操作用语是如下用语:

1)规定将1条ss-orbit置换为1个鞍点、将其连结并在内部具有孔 的同宿鞍连接和2个ss-鞍连接的操作的操作用语A0

2)规定将1条ss-orbit置换为2个ss--鞍连接和新追加的边界上 的2个-saddle的操作的操作用语A2

3)规定将1条封闭轨道置换为追加1个孔和鞍点来构成8字状的2 条同宿轨道的操作的操作用语B0

4)规定将1条封闭轨道置换为在新追加的孔的边界上带有2个- saddle并以1条-鞍连接相连这样的轨道的操作的操作用语B2;以及

5)规定在已经具有2k个(k>0)-saddle的边界新添加2个-saddle 并以1条-鞍连接相连、并在内部放置新添加的孔的操作的操作用语C。

另外,由于上述的操作是规定追加孔的情况下的操作,在对某流线图 分配操作用语的算法B中,对该流线图进行与上述操作相反的操作(相反 的置换操作)。

在此,由于上述的操作以ss-orbit或封闭轨道等的存在为前提,因此 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也可以遵循以下的制约条件来赋予操作用语。即, 在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赋予5个种类的操作用语的情况下,可以

1)以存在1条ss-orbit为条件,赋予操作用语A0或A2

2)以存在1条封闭轨道为条件,赋予操作用语B0或B2

3)以存在具有-saddles的边界为条件,赋予操作用语C。

然后,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判定孔的数量是否达到N个(步骤SA -3)。例如,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判定是否对孔为1个的单连结外部区 域Dζ(0)中的形式用语I、II直到孔成为N个为止赋予完(N-1)个操 作用语。另外,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判定是否对孔为2个的二重连结外 部区域Dζ(1)中的形式用语O直到孔成为N个为止赋予完(N-2)个 操作用语。另外,在算法A中,将求取的多重连结外部区域的孔的数量设 定为N个,但也可以不在算法B中预先设定孔的数量。在算法B的情况 下,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根据是否通过遵循针对流线图的操作用语的置 换操作而流线图达到初始形式(I、II或O),来判定孔的数量是否达到N 个。

在孔的数量未达到N个的情况下(步骤SA-3“否”),操作用语赋 予部102d对到此为止创建的字符串进一步赋予操作用语(步骤SA-2)。

另一方面,在孔的数量达到N个的情况下(步骤SA-3“是”),操 作用语赋予部102d将到此为止创建的字符串作为用语表现容纳在用语表 现文件106c中,并结束处理。

以上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用语表现装置100的基本处理的一例。通过如 此形成用语表现,能在结构物设计的最优化手法中利用。例如,用语表现 装置100在算法A中将规定结构物能采用的全部流动形式的用语表现群存 储在用语表现文件106c中,在算法B中,用用语表现来表征模拟结果与 哪个流动形式对应。由此,能通过用语表现的一致来掌握由模拟部102a 进行的搜索范围进行到全部流动形式当中的哪个范围。也可以在按照用语 表现的一致不一致判断为搜索范围被限定在一部分的流动形式的情况下, 模拟部102a进行在最优化手法中扩展搜索范围的处理。

例如,模拟部102a为了在退火法中摆脱局部极小,也可以将全局性 参数T(温度)设定得较高,以使得相对于设计变量容许大的变更。除此 以外,作为其它用途,也可以由利用者从用算法A导出的全部流动形式中 设定所期望的形式(例如在围油栏的设计中能封入的流动形式)。这种情 况下,模拟部102a也可以按照与规定所设定的所期望的形式的用语表现 的一致不一致来进行调整,以使得搜索范围成为该所期望的形式。例如, 也可以与上述同样,在退火法中,在搜索范围与所期望的形式不一致的情 况下,模拟部102a将全局性参数T(温度)设定得较高,以使得相对于设 计变量容许大的变更,另一方面,在搜索范围与所期望的形式一致的情况 下,模拟部102a将全局性参数T(温度)设定得较低,来相对于设计变量 谋求小的变更。

[算法B]

接下来,以上述的基本处理为基础,关于根据流线图来求取用语表现 的算法B的处理的详细,以下参考图8~图15进行说明。

[B-1.形式用语的分配处理]

参考图8,以下说明上述的基本处理的步骤SA-1中的形式用语的分 配处理。图8是表示形式用语的分配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在此,给出的流线图如图6所示那样,为了描绘的方便而描述记载为 圆内的区域,但本算法本来是具有均匀流的非有界的区域中的流动的判定 算法。由于通过数值模拟或实际的测量得到的流动是非有界的流场(从中 切出需要的部分)的流线图,因此是否需要向圆内的区域的变换成为问题, 但是从本申请的发明者们的锐意研讨的结果可知,在运用本算法时,不需 要那样的变换。基于此,若对给出的流线图实施以下的处理,则获知了该 流线图是I序列、II序列还是O序列。即,在实施以下的处理的情况下, 不需要通过立体投影法等将流线图向圆内的区域的变换。

如图8所示那样,形式用语赋予部102c在根据流线图求取用语表现 的算法B中,判定在在给出的流线图中是否存在ss--鞍连接(步骤SA -11)。

在判断为存在ss--鞍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A-11“是”),形式 用语赋予部102c赋予形式用语I(步骤SA-12)。即,将给出的流线图 判定为I序列。

另一方面,在存在ss--鞍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A-11“否”), 形式用语赋予部102c判定在流线图中是否存在ss-鞍连接(步骤SA-13)。

然后,在判断为存在ss-鞍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A-13“是”), 形式用语赋予部102c赋予形式用语II(步骤SA-15)。即,将给出的流 线图判定为II序列。

另一方面,在不存在ss-鞍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A-13“否”), 形式用语赋予部102c赋予形式用语O(步骤SA-14)。即,将给出的流 线图判定为O序列。

以上是形式用语的分配处理的一例。

[B-2.I序列中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理]

接下来,关于算法B中的I序列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理的一例,参考 图9以及图10来进行说明。图9以及图10是表示算法B中的I序列的操 作用语的分配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如图9所示那样,流线解析部102b根据存储于模拟结果文件106a的 数值模拟和实验数据,通过流线解析创建流线图(步骤SB-1)。具体地, 流线解析部102b在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计算全部鞍点和source-sink等之后, 描绘全部具有与该点下的流动函数的值相同的值的流动函数的等高线,另 外描绘全部具有与边界(boundary)上的流动函数的值相同的值的流动函 数的等高线,由此能创建流线图。此外,流线解析部102b也可以使用 Computational Homology(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等从流场提取满足 条件的特征性的结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流线解析部102b将创建 的流线图数据容纳在流线图文件106b中。另外,在数据管理上,也可以 流线解析部102b给得到的全部线或鞍点、ss-orbits、-saddle、boundary、 soure-sink赋予编号来处置流线图数据。由此,通过带上它们的包含关系 并赋予其顺位来决定数据结构,以后的前处理和各序列的算法在计算机上 变得易于处置。

然后,流线解析部102b对流线图实施前处理(步骤SB-2)。例如, 流线解析部102b对给出的流线图实施以下3个前处理。另外,将实施这 些操作的次数称作错误数,这成为能够用用语表现表征何种程度流线的指 标。例如在旋流中,由于不仅有平面上的流体的运动,在平面的垂直方向 上海流也在移动,因此通过进行以下的前处理,近似为平面状的流动,作 为从真实值偏离进行了前处理的次数(错误次数)的指标。

1.若-saddle的稳定多样体、不稳定多样体或者极限集合包含sink、 source的有限循环,则将其封闭并消去sink、source、有限循环。

2.将sink的(吸引)区域置换为中心/盘和同宿(-)鞍连接。

3.将source的(发散)区域置换为中心/盘和同宿(-)鞍连接。

然后,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针对由流线解析部102b实施了前处理的 流线图,判定是否存在-saddle(步骤SB-3)。

在存在-saddle的情况下(步骤SB-3“是”),操作用语赋予部 102d判定在刚好存在2个-saddle的边界是否有具有ss--鞍连接的边 界(步骤SB-5)。

在包含刚好存在2个-saddle的边界的具有ss--鞍连接的边界有 k个的情况下(步骤SB-5“是”),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赋予k个操作 用语A2(步骤SB-6),流线解析部102b在流线图上消去这2个-saddles 和边界(boundary)并置换为1条ss-orbit,进行k次这样的操作(步骤 SB-7)。

另一方面,在没有包含刚好存在2个-saddle的边界的具有ss-- 鞍连接的边界的情况下(步骤SB-5“否”),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判 定在刚好存在2个-saddle的边界上是否有具有相同的边界上的-鞍连 接的流动(步骤SB-8)。

在包含刚好存在2个-saddle的边界的具有-鞍连接的边界有k个 的情况下(步骤SB-8“是”),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赋予k个操作用 语B2(步骤SB-9),流线解析部102b在流线图上将以相同的边界上的-鞍连接连结的-saddle和边界(boundary)消去,并置换为1条周期性 轨道,进行k次这样的操作(步骤SB-10)。

另一方面,在没有包含刚好存在2个-saddle的边界的具有-鞍连 接的边界的情况下(步骤SB-8“否”),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判定在 具有4个以上的-saddle的边界中,在相同的边界上的-鞍连接上是否 有其内侧为中心/盘的边界(步骤SB-11)。

在包含4个以上-saddle的边界上的-鞍连接中有k个其内侧为中 心/盘这样的边界的情况下(步骤SB-11“是”),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 赋予k个操作用语C(步骤SB-12),流线解析部102b在流线图上消去 相同的边界上的-鞍连接、和通过其而连结的2个-saddle、被它们包 围的中心/盘,进行k次这样的操作(步骤SB-13)。

另一方面,在包含4个以上-saddle的边界上的-鞍连接中没有其 内侧为中心/盘这样的边界的情况下(步骤SB-11“否”),由于存在最 靠内侧的图样8(即在-saddle-connection中,其内侧的至少单方为中 心/盘的边界),因此将其数量设为k个,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赋予k个 操作用语B0(步骤SB-14),流线解析部102b在流线图上从位于最靠内 侧的图样8消去1个saddle和边界,并置换为包围中心/盘的周期性轨道, 进行k次这样的操作(步骤SB-15)。在此,「图样8」由1个鞍点和将其 相连的2个同宿connections构成,各同宿connection是指在其内部包围中 心/盘那样的(设为8字那样的形状)的流动的结构。

然后,在进行过以上的处理后,将处理返回步骤SB-3,在还存在-saddle的情况下(步骤SB-3“是”),用语表现装置100反复上述的 处理。

另一方面,在没有了-saddle的情况下(步骤SB-3“否”),如图 10所示那样,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判定是否存在鞍点(鞍点)(步骤SB -16)。

在存在鞍点的情况下(步骤SB-16“是”),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 判定是否有存在于图样8形式中的鞍点(步骤SB-17)。

在有k个存在于图样8形式中的鞍点的情况下(步骤SB-17“是”), 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赋予k个操作用语B0(步骤SB-18),流线解析部 102b在流线图上将位于最靠内侧的图样8形式置换为围绕1个中心/盘的 周期性轨道,进行k次这样的操作(步骤SB-19)。

另一方面,在没有存在于图样8形式中的鞍点的情况下(步骤SB- 17“否”),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赋予操作用语A0(步骤SB-20),流 线解析部102b消去鞍点(鞍点)和将其连结的同宿connection以及被它 们包围的中心/盘(步骤SB-21)。

然后,在进行过以上的处理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B-16,在还存在 鞍点的情况下(步骤SB-16“是”),用语表现装置100反复上述的处 理。

另一方面,在已经没有鞍点的情况下(步骤SB-16“否”),用语 表现装置100结束算法B中的I序列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理。另外,若从 获得的字符串中选择1个A2,将其置换为I并使之移动到字符串的排头, 遵循规则将剩余的字符串排序,则能变换为极大用语(maximal word)。

[B-3.II序列中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理]

接下来,参考图11来说明算法B中的II序列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理 的一例。图11是表示算法B中的II序列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理的一例的 流程图。另外,也可以与I序列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理的步骤SB-1以及 步骤SB-2同样,通过流线解析进行流线图的创建和前处理。

如图11所示那样,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对给出的流线图判定是否存 在-saddle(步骤SC-1)。

在存在-saddle的情况下(步骤SC-1“是”),操作用语赋予部 102d判定在刚好存在2个-saddle的边界中是否有具有该边界上的-鞍 连接的边界(步骤SC-2)。

在有k个包含刚好存在2个-saddle的边界的具有-鞍连接的边界 的情况下(步骤SC-2“是”),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赋予k个操作用 语B2(步骤SC-3),流线解析部102b在流线图上将相同的边界上的-saddle和-鞍连接置换为1条周期性轨道,进行k次这样的操作(步骤 SC-4)。

另一方面,在没有包含刚好存在2个-saddle的边界的具有-鞍连 接的边界的情况下(步骤SC-2“否”),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判定在 具有4个以上的-saddle的边界中,在相同的边界上的-鞍连接是否有 其内侧为中心/盘的边界(步骤SC-5)。

在包含4个以上-saddle的边界上的-鞍连接有k个其内侧为中心/ 盘这样的边界的情况下(步骤SC-5“是”),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赋 予k个操作用语C(步骤SC-6),流线解析部102b在流线图上消去相 同的边界上的-鞍连接、和通过其而连结的2个-saddle、被它们包围 的中心/盘,进行k次这样的操作(步骤SC-7)。

另一方面,在包含4个以上-saddle的边界上的-鞍连接没有其内 侧为中心/盘那样的边界的情况下(步骤SC-5“否”),由于存在位于最 靠内侧的图样8,因此将其数量设为k个,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赋予k 个操作用语B0(步骤SC-8),流线解析部102b在流线图上上将位于最 靠内侧的图样8形式置换为包围1个中心/盘的周期性轨道,进行k次这样 的操作(步骤SC-9)。

然后,在进行了以上的处理后,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C-1,在还存在 -saddle的情况下(步骤SC-1“是”),用语表现装置100反复上述的 处理。

另一方面,在已经没有-saddle的情况下(步骤SC-1“否”),操 作用语赋予部102d判定是否存在鞍点(鞍点)(步骤SC-10)。

在存在鞍点的情况下(步骤SC-10“是”),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 判定是否有存在于图样8形式中的鞍点(步骤SC-11)。

在有k个存在于图样8形式中的鞍点的情况下(步骤SC-11“是”), 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赋予k个操作用语B0(步骤SC-12),流线解析部 102b在流线图上将位于最靠内侧的图样8形式置换为围绕1个中心/盘的 周期性轨道,进行k次这样的操作(步骤SC-13)。

另一方面,在没有存在于图样8形式中的鞍点的情况下(步骤SC- 11“否”),由于存在鞍点和将其连结的同宿connection、以及被它们包 围的中心/盘,因此将其数量设为k个,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赋予k个操 作用语A0(步骤SC-14),流线解析部102b消去鞍点(鞍点)和将其连 结的同宿connection、以及被它们包围的中心/盘,进行k次这样的操作(步 骤SC-15)。

然后,在进行过以上的处理后,将处理返回步骤SC-10,在还存在 鞍点的情况下(步骤SC-10“是”),用语表现装置100反复进行上述 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已经没有鞍点的情况下(步骤SC-10“否”),用语 表现装置100结束算法B中的II序列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理。另外,若从 获得的字符串中选择1个A0,将其置换为II并使之移动到字符串的前端, 如果遵循规则将剩余的字符串排序,则能变换成极大用语(maximal word)。

[B-4.O序列中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理]

接下来,参考图12来说明算法B中的O序列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理 的一例。图12是表示算法B中的O序列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理的一例的 流程图。另外,也可以与I序列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理的步骤SB-1以及 步骤SB-2同样,通过流线解析进行流线图的创建和前处理。

如图12所示那样,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对给出的流线图判定是否存 在-saddle(步骤SD-1)。

在存在-saddle的情况下(步骤SD-1“是”),操作用语赋予部 102d判定在刚好存在2个-saddle的边界是否有具有相同的边界上的- 鞍连接的边界(步骤SD-2)。

在有k个包含刚好存在2个-saddle的边界的具有-鞍连接的边界 的情况下(步骤SD-2“是”),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赋予k个操作用 语B2(步骤SD-3),流线解析部102b在流线图上消去以相同的边界上 的-鞍连接连结的-saddle和边界(boundary)并置换为1条周期性轨 道,进行k次这样的操作(步骤SD-4)。

另一方面,在没有包含刚好存在2个-saddle的边界的具有-鞍连 接的边界的情况下(步骤SD-2“否”),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判定在 具有4个以上的-saddle的边界中,在相同的边界上的-鞍连接是否有 其内侧为中心/盘的边界(步骤SD-5)。

在包含4个以上-saddle的边界上的-鞍连接有k个其内侧为中心/ 盘这样的边界的情况下(步骤SD-5“是”),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赋 予k个操作用语C(步骤SD-6),流线解析部102b在流线图上消去相 同的边界上的-鞍连接、和通过其而连结的2个-saddle、被它们包围 的中心/盘,进行k次这样的操作(步骤SD-7)。

另一方面,在包含4个以上-saddle的边界上的-鞍连接没有其内 侧为中心/盘这样的边界的情况下(步骤SD-5“否”),由于存在位于最 靠内侧的图样8,因此将其数量设为k个,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赋予k 个操作用语B0(步骤SD-8),流线解析部102b在流线图上将位于最靠 内侧的图样8形式置换为包围1个中心/盘的周期性轨道,进行k次这样的 操作(步骤SD-9)。

然后,在进行了以上的处理后,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D-1,在还存在 -saddle的情况下(步骤SD-1“是”),用语表现装置100反复进行上 述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已经没有-saddle的情况下(步骤SD-1“否”),操 作用语赋予部102d判定是否存在鞍点(鞍点)(步骤SD-10)。

在存在k个鞍点的情况下(步骤SD-10“是”),操作用语赋予部 102d赋予k个操作用语B0(步骤SD-11),流线解析部102b在流线图 上将位于最靠内侧的图样8形式置换为围绕1个中心/盘的周期性轨道,进 行k次这样的操作(步骤SD-12)。

然后,在进行了以上的处理后,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D-10,在还存 在鞍点的情况下(步骤SD-10“是”),用语表现装置100反复进行上 述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已经没有鞍点的情况下(步骤SD-10“否”),用语 表现装置100结束算法B中的O序列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理。另外,若 将O放在获得的字符串的排头,并遵循规则对其进行排序,则能变换为极 大用语(maximal word)。

以上是从流线图求取用语表现的算法B的处理的细节的示例。由此能 合适地求取与任意的流线图对应的用语表现。另外,以上的算法B的处理 只是一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算法。例如,作为算法B的处理的其 它示例,也可以进行以下的处理。

[B-5.I、II序列中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理(亚种算法)]

在此,参考图13以及图14来说明算法B中的I、II序列的操作用语 的分配处理(亚种算法)的一例。图13以及图14是表示算法B(I、II- Word alg)中的I、II序列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理的其它示例的流程图。另 外,与上述的分配处理的步骤SB-1以及步骤SB-2同样,也可以通过 流线解析进行流线图的创建和前处理。另外,在以下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 理中,在赋予操作用语的情况下,设为从后向前进行赋予。

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那样,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对流线解析部102b 实施过前处理的流线图,判定是否存在不与吸入涌出对(source-sink)相 连的saddle,或者是否存在-鞍连接(步骤SI-1)。

在存在不与吸入涌出对(source-sink)相连的saddle、或者存在- 鞍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I-1“是”),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判定在刚好 存在2个-saddle的边界是否有具有-鞍连接的边界(步骤SI-2)。

在刚好存在2个-saddle的边界有k个具有-鞍连接的边界的情况 下(步骤SI-2“是”),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赋予k个操作用语B2(步 骤SI-3),流线解析部102b在流线图上消去以相同的边界上的-鞍连 接连结的-saddle和边界(boundary)并置换为1条周期性轨道,进行k 次这样的操作(步骤SI-4)。

在刚好存在2个-saddle的边界没有具有-鞍连接的边界(步骤SI -2“否”)、有位于最靠内侧的图样8形式的情况下(步骤SI-5“是”), 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赋予操作用语B0,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进行在流线 图上将位于最靠内侧的图样8形式置换为围绕1个中心/盘的周期性轨道的 操作(步骤SI-6)。另外,该操作(赋予操作用语B0、置换为周期性轨 道的操作)尽可能反复执行。

另一方面,在没有存在于位于最靠内侧的图样8形式中的鞍点的情况 下(步骤SI-5“否”),即在包含4个以上-saddle的边界上的-鞍 连接有其内侧为中心/盘这样的边界的情况下,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赋予 操作用语C,流线解析部102b在流线图上消去该边界上的-鞍连接、和 通过其而连结的2个-saddle、被它们包围的中心/盘,反复进行这样的操 作(步骤SI-7)。另外,该操作(赋予操作用语C、消去中心/盘的操作) 尽可能反复执行。

然后,在进行过以上的处理后,将处理返回步骤SI-1,在还存在不 与吸入涌出对(source-sink)相连的saddle、或者存在-鞍连接的情况 下(步骤SI-1“是”),用语表现装置100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仅存在与吸入涌出对(source-sink)相连的saddle、且 已经没有-鞍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I-1“否”),如图14所示那样, 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判定是否存在ss--saddle(步骤SH-1)。

然后,在不存在ss--saddle的情况下(步骤SH-1“否”),流 线解析部102b消去鞍点(鞍点)和将其连结的同宿鞍连接、以及被它们 包围的中心/盘,进行1次这样的操作(步骤SH-2)。

然后,在ss-saddle有k个时,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赋予k个操作用 语A0(步骤SH-3)。

然后,流线解析部102b消去鞍点(鞍点)和将其连结的同宿鞍连接、 以及被它们包围的中心/盘,进行k次这样的操作(步骤SH-4)。

然后,形式用语赋予部102c赋予形式用语II(步骤SH-5),用语 表现装置100结束算法(I、II-Word alg)中的I、II序列的操作用语的分 配处理。另外,获得的字符串是极大用语(maximal word)。

另一方面,在上述的步骤SH-1中,在存在ss--saddle的情况下 (步骤SH-1“是”),流线解析部102b在流线图上消去这2个-saddles 和边界(boundary),并置换为1条ss-orbit,进行1次这样的操作(步 骤SH-7)。

然后,在ss--saddle有k个时,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赋予k个操 作用语A2(步骤SH-8)。

然后,流线解析部102b在流线图上消去这2个-saddles和边界 (boundary),并置换为1条ss-orbit,进行k次这样的操作(步骤SH -9)。

然后,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在ss-saddle有k个时,赋予k个操作用 语A0(步骤SH-10)。

然后,流线解析部102b消去鞍点(鞍点)和将其连结的同宿鞍连接、 以及被它们包围的中心/盘,进行k次这样的操作(步骤SH-11)。

然后,形式用语赋予部102c赋予形式用语I(步骤SH-12),用语 表现装置100结束算法B(I、II-Word alg)中的I、II序列的操作用语的 分配处理。另外,获得的字符串是极大用语(maximal word)。

[B-6.O序列中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理(亚种算法)]

接下来,参考图15来说明算法B中的O序列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理 (亚种算法)的一例。图15是表示算法B(0-Word alg)中的O序列的 操作用语的分配处理的其它示例的流程图。另外,也可以与上述的分配处 理的步骤SB-1以及步骤SB-2同样,通过流线解析进行流线图的创建 和前处理。另外,在以下的操作用语的分配处理中,在赋予操作用语的情 况下,设为从后向前进行赋予。

如图15所示那样,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对给出的流线图判定是否存 在saddle或-saddle(步骤SJ-1)。

在存在saddle或-saddle的情况下(步骤SJ-1“是”),操作用语 赋予部102d判定在刚好存在2个-saddle的边界是否有具有相同的边界 上的-鞍连接的边界(步骤SJ-2)。

在有k个具有将刚好存在2个-saddle的边界相连的-鞍连接的边 界的情况下(步骤SJ-2“是”),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赋予k个操作用 语B2(步骤SJ-3)。

然后,流线解析部102b在流线图上消去以该边界上的-鞍连接连结 的-saddle和边界(boundary),并置换为1条周期性轨道,进行k次这 样的操作(步骤SJ-4)。

另一方面,没有具有将刚好存在2个-saddle的边界相连的边界上的 -鞍连接的边界的情况下(步骤SJ-2“否”),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 判定是否有位于最靠内侧的图样8(步骤SJ-5)。

在有位于最靠内侧的图样8的边界(即在-鞍连接其内侧的至少单 方是中心/盘的边界)的情况下(步骤SJ-5“是”),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 赋予操作用语B0,流线解析部102b在流线图上进行置换为包围1个中心/ 盘的周期性轨道的操作(步骤SJ-6)。另外,该操作(赋予操作用语B0、 置换为周期性轨道的操作)尽可能反复执行。

另一方面,在没有位于最靠内侧的图样8的情况下(步骤SJ-5“否”), 即在包含4个以上-saddle的边界上的-鞍连接有其内侧为中心/盘这样 的边界的情况下,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赋予操作用语C,流线解析部102b 在流线图上消去该边界上的-鞍连接、和通过其而连结的2个-saddle、 被它们包围的中心/盘(步骤SJ-7)。另外,该操作(赋予操作用语C、 消去中心/盘的操作)尽可能反复执行。

然后,在进行过以上的处理后,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J-1,在还存在 saddle或-saddle的情况下(步骤SJ-1“是”),用语表现装置100反 复进行上述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已经没有saddle或-saddle的情况下(步骤SJ-1“否”), 用语表现装置100结束算法B(0-Word alg)中的O序列的操作用语的 分配处理。另外,将O放在获得的字符串的排头,其是极大用语(maximal  word)。

以上是根据流线图求取用语表现的算法B的处理(亚种算法)的详细 的示例。由此能合适地求取与任意的流线图对应的用语表现。

[算法A]

接下来,以上述的基本处理为基础,关于求取在有M+1个孔的多重 连结外部区域Dζ(M)能采用的全部用语表现的算法A的处理的详细的一 例,以下参考图16~图18来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例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算法A中,成为如下算法:在从形 式用语的组合生成全字符串后,判定各字符串是否成为极大用语,若成为 极大用语表现则标出。

即,若遵循赋予操作用语的情况下的制约条件,则原则上全部结构稳 定的流动的相位结构都能通过列举操作用语来表现。其中,要注意的点在 于「表现1个流动形式的用语有多个」,另一方面在于「以1个用语表现表征 的流动的形式也有多个」这一点。该实例能看作IA0A2和IA2A0等。若从用 语表现这样的观点触发,后一点不是特别大的问题。这是因为,只不过是 某1个用语表现某流动形式的集合(组)。另一方面,前面的点是多个用 语表现1个流动,变得冗长,易混淆,因此是问题。为此,能使用「极大 用语表现(maximal word representation)」来解决该问题。

该极大用语表现通过交换表征在I序列、II序列、O序列给出的操作 的字符串的顺序来调查其所表现的流动的集合变得如何,由此被导入。例 如,关于字符IA0A2とIA2A0这2个用语表现,由于它们所表征的流动的 形式相同,因此将A0和A2交换而表现的形式不发生变化。为此,追加「 A0比A2更先在用语表现中出现」这样的规则,来排除重复的IA2A0这样的 表现。将关于交换这样的字符而引起的用语表现的形式的变化象征性地表 现为A0A2=A2A0。即使如此交换用语,其所表征的形式也不发生变化的 组合在Lemma3.5和Lemma3.6给出。

[数式8]

引理3.5:具有用语表现O0O1...OiA0COi+3...Ok和O0O1...OiCA0Oi+3...Ok(其中,O0∈{I,II}) 的流线形式是等价的。即,A0和C在用语表现中满足交换律。

证明:由于A0不增加具有-鞍的边界,且C正好对具有-鞍的边界进行改变,因此这些运 算是独立应用的。

[数式9]

引理3.6:具有用语表现IO1...OiA2Oi+2...Ok和IO1...A2OiOi+2...Ok(其中,Oi∈{A0,B0,B2})的 流线形式是等价的。

证明:由于向ss轨道独立应用A0和A2,A0和A2满足交换律。运算A2不增加被应用B0和B2的闭合轨道。相反,B0和B2不增加ss轨道。因此B0和B2与A2满足交换律。

另一方面,也有通过交换用语而其所表现的形式的集合发生变化的情 况。例如关于IB0A0个IA0B0,前者所表征的形式的集合有包含在后者所 表征的形式的集合中的包含关系。即,若使用集合的记号则成为(IB0A0) (IA0B0)。在通过如此进行替换而使一方包含一方的形式的集合的情况 下,排除被包含侧的用语表现,仅采用更大的用语表现。将该关系式象征 性地表现为B0A0≤A0B0。产生这样的包含关系的用语的交换的组合在 Lemma3.7给出。

[数式10]

引理3.7:包含关系B0A0≤A0B0,B2A0≤A0B2,CA2≤A2C,B2B0≤B0B2,B0C≤CB0对于 序列中两个操作的交换是成立的。

证明:首先,即使B0和B2在序列中存在于A0之前,A0也被独立的应用于ss轨道。另一方面, A0添加了被应用B0和B2的闭合轨道。因此,我们有B0A0≤A0B0和B2A0≤A0B2。其次,C不影 响A2,因为C不创建新的ss轨道。相对地,A2添加了可以被应用C的具有两个-鞍的新边界。 从而,CA2≤A2C成立。再次,B0增加了被应用B2的新的闭合轨道,但是B2不增加。因此,我们 有B2B0≤B0B2。最后,CB0≥B0C成立,因为C增加了新的闭合轨道,而B0不增加具有-鞍的 边界。

将基于这些用语的交换的包含关系式汇总而得到下面的表。另外,由 于即使将B2和C交换包含关系也不成立,因此B2C||CB2表征不能将B2和 C交换。

[表2]

  A0A2B0B2C A0A2  B0    B2      || C        

另外,在固定1个某合适的算法时,能在数学上证明,通过这些用语 表现的交换而做出的极大用语表现对于一个形式必然只有1个(Lemma 3.8 参考)。

[数式11]

引理3.8:Dζ(M)上每个结构稳定的流线形式具有极大用语用语表现。

证明:注意到关系≤暗示了与O用语(相应地,I用语、II用语)集合相关的自反关系和传递 关系。由于O用语(相应地,I用语、II用语)的数目是有穷的,每个用语小于等于某个极大用语。

进而,基于此来求取极大用语表现的标准形。给出针对O序列的极大 用语表现的标准形的是Theorem3.3,给出针对I序列的极大用语表现的标 准形的是Theorem3.4,给出针对II序列的极大用语表现的标准形的是 Theorem3.5。

[数式12]

定理3.3:对于Dζ(M)中结构稳定的流线形式的任何极大O用语来说,存在整数k≥1,sm,tm≥0,(其中,m=1,...,k),以及um>0,(其中,m=1,...,k-1),使得该极大O用语表达为:

OW(s1,t1,u1)…W(sk-1,tk-1,uk-1)W(sk,tk,0)      (2)

其中,对于任何m<k,tm>0,且M=1+Σm=1k-1(sm+tm+um)+sk+tk.

证明:让我们首先注意到:由于B2C||CB2以及B0C≥CB0,因此不可能在任何O用语序列中交 换B0C和B2C来获得其极大O用语。我们证明了可以用归纳方式如下将分配给Dζ(M)中结构稳定 的流线形式的每个O用语化简到极大O用语。

开始于初始用语O,我们寻找在O用语序列中第一次出现的位置。如果序列中不存在操 作C,即u1=0,则O用语由运算B0和B2构成,且从而可以通过由于B2B0≤B0B2而交换B0和 B2,将其化简为(其中,某些s1,t1≥0),证明结束。另一方面,如 果u1≠0,我们可以通过块分量W(s1,t1,u1)(其中,某些t1>0)重新排列序列使得B0和B2在O 和之间。这是因为如果t1=0,由于(B0)s1(C)u1(C)u1(B0)s1,我们有O(B0)s1(C)u1...O(C)u1(B0)s1...,其不是O用语。因此,将O用语表达为OW(s1,t1,u1),且t1,u1>0。

现在假定um≠0且将O用语化简为,OW(s1,t1,u1)…W(sm,tm,um)…且对于任何i≤m,ti>0。 则我们寻找序列中超过W(sm,tm,um)的的位置。如果um+1=0,则可以通过交换B0和B2, 针对某些sm+1,tm+1≥0,将O用语化简为:

OW(s1,t1,u1)…W(sm,tm,um)W(sm+1,tm+1,0)

证明结束。否则,对于某些sm+1≥0和tm+1>0,将W(sm,tm,um)和之间B0和B2的序列化 简为块分量W(sm+1,tm+1,um+1)。如下确保tm+1的正性。如果tm+1=0,由于B0C≤CB0,我们有

OW(s1,t1,u1)...W(sm,tm,um)(B0)sm+1(C)um+1...OW(s1,t1,u1)...W(sm,tm,um+um+1)(B0)sm+1...

然后在的情况下,序列被化简为

OW(s1,t1,u1)...W(sm,tm,u~m)...

对此我们可以再次重复该过程。

[数式13]

定理3.4:令p,q,r为非负整数。则对于Dζ(M)中结构稳定的流线形式的任何最大I用语来说, 存在整数k≥1,sm,tm≥0,(其中,m=1,...,k),以及um>0,(其中,m=1,...,k-1),使得该 最大I用语表达为:

I(A0)p(A2)q(C)rW(s1,t1,u1)…W(sm-1,tm-1,um-1)W(sm,tm,0)      (3)

其中,对于任何m<k,tm>0,且如果p+r>0,M=p+q+r+Σm=1k-1(sm+tm+um)+sk+tk.否则,其表示为I(A2)q,且M=q。

证明:对于表示Dζ(M)中结构稳定的流线形式的给定I用语,由于A0A2=A2A0,CA2≤A2C, B2A2=A2B2,B0A2=A2B0,CA0=A0C,B0A0≤A0B0,以及B2A0≤A0B2,我们可以通过交换 运算的顺序将操作序列中的所有A0和A2移动到B0、B2和C之前。因此,对于某些p,q≥0,将I 用语化简为I(A0)p(A2)qOp+q+1…OM,其中,对于p+<i≤M,Oi∈{B0,B2,C}。

首先假定p=0。如果Oq+1≠C,即r=0,则以下序列中不包含B0和B2,因为由于引理3.3它们 不能在I用语序列中没有A0和C的情况下被应用。因此,如果q+r=0,则I用语表现为I(A2)q且 M=q。另一方面,如果Oq+1=C,则存在r>0使得I用语表现为,I(A2)q(C)rOq+r+1…OM,其中, 对于q+r<i≤M,Oi∈{B0,B2,C}。可以在使用与定理3.3中针对O用语的相同过程的情况下,将剩 余序列Oq+r+1…OM化简为B0、B2和C的某个块分量。这就是说,存在整数k≥1,sm,tm≥0, (其中,m=1,...,k),以及um>0,(其中,m=1,...,k-1),使得该I用语表达为:

I(A2)q(C)rW(s1,t1,u1)…W(Sk-1,tk-1,uk-1)W(Sk,tk,0)      (3)

其中,对于任何m<k,tm>0。这是针对p=0和r>0的I用语的最大表达式。

接下来,我们假定p≠0。则B0和B2可以存在于序列I(A0)p(A2)q…的剩余部分中,我们可以 对其应用与针对O用语使用的B0、B2和C的剩余序列相同的过程。因此,我们有最大表达式(3)。

[数式14]

定理3.5:令p是非负整数。则对于Dζ(M)中结构稳定的流线形式的任何最大II用语来说,存 在整数k≥1,sm,tm≥0,(其中,m=1,...,k),以及um>0,(其中,m=1,...,k-1),使得该最 大II用语表达为:

II(A0)pW(s1,t1,u1)…W(sm-1,tm-1,um-1)W(sm,tm,0)      (4)

其中,对于任何m<k,tm>0,且M=p+Σm=1k-1(sm+tm+um)+sk+tk.

证明:该证明类似于定理3.4的证明,因为引理3.4表明II用语在予列中B0、B2和C的运算 顺序方面具有与O用语相同的规则。

基于上述的理论来判定字符串是否成为极大用语,若成为极大用语表 现,则标出,关于这样的算法A,参考图面以下具体进行说明。

[A-1.I序列的极大用语判定处理]

首先说明I序列的极大用语判定处理。在此,图16是表示I序列中的 算法A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如图16所示那样,首先,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生成由A0、A2、B0、 B2、C构成的M的长度的字符串O1、O2、…OM(步骤SE-1)。由于 将5个种类的形式用语排列M个,因此做出5M种排列方法。

然后,极大用语表现部102e将字符串当中设为判定对象的字符位置i 设定为1(步骤SE-2)。

然后,极大用语表现部102e判定判定对象的字符Oi是否是A0(步骤 SE-3)。

在判定对象的字符Oi是A0的情况下(步骤SE-3“是”),极大用 语表现部102e只要是Oi=A0,就使设为判定对象的字符位置i递增(步 骤SE-4)。

然后,极大用语表现部102e判定判定对象的字符Oi是否是A2(步骤 SE-5)。

在判定对象的字符Oi是A2的情况下(步骤SE-5“是”),极大用 语表现部102e只要是Oi=A2,就使设为判定对象的字符位置i递增(步 骤SE-6)。

然后,极大用语表现部102e判定判定对象的字符Oi是否是C(步骤 SE-7)。

在判定对象的字符Oi是C的情况下(步骤SE-7“是”),极大用 语表现部102e只要是Oi=C,就使设为判定对象的字符位置i递增(步骤 SE-8)。

然后,极大用语表现部102e在字符位置i到达M+1的情况下(步骤 SE-9“是”),维持该字符串作为极大用语,在用语表现文件106c标出 (步骤SE-10)。

另一方面,在上述中,在判定对象的字符Oi不是A2的情况下(步骤 SE-5“否”),在判定对象的字符Oi不是C的情况下(步骤SE-7“否”), 或者在字符位置i未到达M+1的情况下(步骤SE-9“否”),将i置换 为i-1,对剩余的字符串的全部将Oj置换为Oj-1,并移转到O序列的 流程图的SG-3。

另外,在上述步骤SE-3判定对象的字符Oi不是A0的情况下(步骤 SE-3“否”),极大用语表现部102e判定判定对象的字符Oi是否是A2(步骤SE-11),只要是Oi=A2,就使判定对象的字符位置i递增(步 骤SE-12)。另外,在判定对象的字符Oi不是A2的情况下(步骤SE- 11“否”),就这么移转到接下来的处理。

然后,极大用语表现部102e判定字符位置i是否到达M+1(步骤SE -13),在字符位置i到达M+1的情况下(步骤SE-13“是”),维持 该字符串作为极大用语(步骤SE-14)。

另一方面,在字符位置i未到达M+1的情况下(步骤SE-13“否”), 极大用语表现部102e判定判定对象的字符Oi是否是C(步骤SE-15)。 另外,在判定对象的字符Oi不是C的情况下(步骤SE-15“否”),排 除该字符串(步骤SE-16)。

在判定对象的字符Oi是C的情况下(步骤SE-15“是”),极大用 语表现部102e只要是Oi=C,就使设为判定对象的字符位置i递增(步骤 SE-17)。

然后,判定字符位置i是否到达M+1(步骤SE-18),在字符位置i 到达M+1的情况下(步骤SE-18“是”),维持该字符串作为极大用语 (步骤SE-19)。

另一方面,在字符位置i未到达M+1的情况下(步骤SE-18“否”), 将i置换为i-1,对剩余的字符串的全部将Oj置换为Oj-1,并移转到O 序列的流程图的步骤SG-3。

[A-2.II序列的极大用语判定处理]

接下来说明II序列的极大用语判定处理。在此,图17是表示II序列 中的算法A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如图17所示那样,首先,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生成由A0、B0、B2、 C构成的M的长度的字符串O1、O2、…OM(步骤SF-1)。由于将4 个种类的形式用语排列M个,因此做出4M种字符串。

然后,极大用语表现部102e将字符串当中设为判定对象的字符位置i 设定为1(步骤SF-2)。

然后,极大用语表现部102e判定判定对象的字符Oi是否是A0(步骤 SF-3)。

在判定对象的字符Oi是A0的情况下(步骤SF-3“是”),极大用 语表现部102e只要是Oi=A0,就使设为判定对象的字符位置i递增(步 骤SF-4)。

然后,判定字符位置i是否到达M+1(步骤SF-5),在字符位置i 到达M+1的情况下(步骤SF-5“是”),维持该字符串作为极大用语(步 骤SF-6)。

另一方面,在字符位置i未到达M1的情况下(步骤SF-5“否”), 或者在步骤SF-3中,判定对象的字符Oi不是A0的情况下(步骤SF-3 “否”),将i置换为i-1,对剩余的字符串的全部将Oj置换为Oj-1, 移转到O序列的流程图的SG-3。

[A-3.O序列的极大用语判定处理]

最后,说明O序列的极大用语判定处理。在此,图18是表示O序列 中的算法A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如图18所示那样,首先,操作用语赋予部102d生成由B0、B2、C构 成的M-1的长度的字符串(步骤SG-1)。由于将3个种类的形式用语 排列(M-1)个,因此做出3M-1种字符串。

然后,极大用语表现部102e将字符串当中设为判定对象的字符位置i 设定为1(步骤SG-2)。

然后,极大用语表现部102e判定字符位置i是否不足M(步骤SG- 3)。另外,若字符位置i达到M(步骤SG-3“否”),则维持该字符 串作为极大用语(步骤SG-14)。

在字符位置i不足M的情况下(步骤SG-3“是”),极大用语表现 部102e判定判定对象的字符Oi是否是B0(步骤SG-4)。

在判定对象的字符Oi是B0的情况下(步骤SG-4“是”),极大用 语表现部102e只要是Oi=B0,就使判定对象的字符位置i递增(步骤SG -5),将处理返回步骤SG-3,反复上述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判定对象的字符Oi不是B0的情况下(步骤SG-4“否”), 极大用语表现部102e判定判定对象的字符Oi是否是B2(步骤SG-6)。

在判定对象的字符Oi不是B2的情况下(步骤SG-6“否”),极大 用语表现部102e不将该字符串作为极大用语而予以排除(步骤SG-7)。

另一方面,在判定对象的字符Oi是B2的情况下(步骤SG-6“是”), 极大用语表现部102e只要是Oi=B2,就使判定对象的字符位置i递增(步 骤SG-8)。

然后,判定字符位置i是否到达M(步骤SG-9),在字符位置i到 达M的情况下(步骤SG-9“是”),极大用语表现部102e维持该字符 串作为极大用语(步骤SG-10)。

另一方面,在字符位置i未到达M的情况下(步骤SG-9“否”), 极大用语表现部102e判定判定对象的字符Oi是否是C(步骤SG-11)。

在判定对象的字符Oi不是C的情况下(步骤SG-11“否”),极大 用语表现部102e不将该字符串作为极大用语而予以排除(步骤SG-13)。

另一方面,在判定对象的字符Oi是C的情况下(步骤SG-11“是”), 极大用语表现部102e只要是Oi=C,就使判定对象的字符位置i递增(步 骤SG-12),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G-3,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

以上是伴随极大用语表现的判定的算法A的处理的一例。由此,能没 有重复地用字符串列举在具有任意的孔的数量M+1的多重连结外部区域 Dζ(M)能采用的全部流动形式。

例如,本实施方式能用在桥梁的设计等中。首先决定桥梁的数量,能 用上述的算法A全部标出此时会发生的全部流动的形式。接下来,在桥梁 设计中,通过基于数值计算的模拟、或者实验室内中的模型测量等事前获 得各种数据,能使这些数据可视化,或者用计算机等进行处理,表现为能 捕捉流线图这样的流动的样子的快照。将其输入到上述的算法B,能掌握 其相当于用算法A求得的哪一者。

过去,在通过各种试错来进行最佳的桥梁设计的情况下,在改变配置 来设计最佳的流动的样子时,不能事前讨论是否穷尽全部情况、另外在这 当中怎样的配置是桥梁设计后的流动中最期望的配置。根据本实施方式, 用算法A能掌握全部流动形式,进而用算法B,在进行实际进行最优化设 计这样的模拟或实验的情况下,获知所获得的形式具有怎样的极大用语表 现,通过经由用于达成所期望的形式的配置变更的最有效率的用语表现, 能飞跃性地缩减到此为止试错地进行最佳的桥梁设计的步骤。

另外,关于围油栏的设置,由于也是同样地输入围栏的个数,并用算 法A标出这种情况下会达成的流动的形式,因此能立即确定能实现为了从 那里有效率地收集油而能达成的能实现的流动。并且,在进行周边海流的 测量或数值模拟以及实验等来试错地决定最佳配置时,将得到的实验测量 或模拟结果作为流线图而标出,将其输入到算法B来获得用语表现。确认 其与根据算法A求得的流动中的哪一者对应,其与想要的流动接近到何种 程度,由此能以最短的搜索谋求最优化。

在现有的技术中,不知道会发生的全部形式,仅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 受到限制的范围内的局部的最优化,但根据本实施方式,预先获知全部形 式和其用语表现,进而获知表现当前的状況的用语表现,能有效率地进行 全局的最优化。如此,能对河川或海洋、飞行等物体配置与流动的相互作 用的最佳状态以短时间和低成本进行高精度的计算。另外,通过确定与目 的相应的流线形式,能谋求结构物设计的省力化。

[其它实施方式]

到此为止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以 外,还能在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记载的技术的思想的范围内以各种不同的实 施方式实施。

例如,将用语表现装置100以单机的形态进行处理的情况为一例进行 了说明,但用语表现装置100也可以对应于来自客户终端的请求进行处理, 将其处理结果返还给该客户终端。

另外,还能将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处理当中说明为自动进行的处理的 全部或者一部分手动进行,或者将说明为手动进行的处理的全部或者一部 分以公知的方法自动进行。

除此以外,关于上述文献中和图面中示出的处理次序、控制次序、具 体的名称、包含各处理的登录数据和检索条件等的参数的信息、画面例、 数据库构成,除了特别说明的情况以外,都能任意变更。

另外,关于用语表现装置100,图示的各构成要素是功能概念的要素, 在物理上不一定需要如图示那样构成。

例如,关于用语表现装置100的各装置所具备的处理功能、特别是用 控制部102进行的各处理功能,能将其全部或任意一部分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以及以该CPU解释执行的程序实现,另外 也可以作为基于布线逻辑的硬件实现。另外,程序记录在后述的记录介质 中,根据需要机械地读取到用语表现装置100。即,在ROM或HD等的 存储部106等中记录作为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来协动并对 CPU给出命令、用于进行各种处理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通过载入 到RAM来执行,与CPU协动来构成控制部102。

另外,该计算机程序也可以存储在经由任意的网络300与用语表现装 置100连接的应用程序服务器中,还能根据需要下载其全部或者一部分。

另外,也可以将本发明所涉及的程序容纳在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中, 另外,还能构成为程序产品。在此,该「记录介质」包含存储卡、USB存储 器、SD卡、软盘、光磁盘、ROM、EPROM、EEPROM、CD-ROM、 MO、DVD、以及Blu-ray(注册商标)Disc等任意的「可移动物理介质」。

另外,所谓「程序」,是用任意的语言、记述方法记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不管源代码或二进制码等的形式。另外,「程序」并不一定限于单一地构成, 也可以作为多个模块或库而分散构成,或者还包含与以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另外的程序的协动来达成其功能的构成。另 外,关于用于在实施方式所示的各装置中读取记录介质的具体的构成、读 取次序、或者读取后的安装次序等,能使用周知的构成和次序。

容纳在存储部106的各种数据库等(模拟结果文件106a、流线图文件 106b、用语表现文件106c等)是RAM、ROM等存储器装置、硬盘等的 固定盘装置、软盘、以及光盘等的存储单元,容纳在各种处理或Web站 点提供中使用的各种的程序、表、数据库、以及Web页面用文件等。

另外,用语表现装置100也可以构成已知的个人计算机、工作站等的 信息处理装置,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该信息处理装置连接任意的周边装 置。另外,用语表现装置100也可以通过在该信息处理装置安装实现本发 明的方法的软件(包含程序、数据等)来实现。

进而,装置的分散、合并的具体的形态并不限于图示,能对应于各种 附加等,或者对应于功能负载,将其全部或一部分以任意的单位功能性或 物理性地分散、合并来构成。即,既可以任意组合上述的实施方式来实施, 也可以选择性地实施实施方式。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以上详述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能提供在进行流场中的结构物设 计时能不依赖经验或直觉地容易地处置能对结构物采用的流动形式的流 动形式的用语表现方法、用语表现装置、以及程序。例如,如桥墩的设计、 防波堤的配置、港湾的污染物的除去、风力发电的叶片的设计、列车的集 电弓的结构、围油栏的最佳配置等那样,在与结构物设计和配置相伴的各 种领域中极其有用。另外,如体育用品的结构设计等那样,还能应用在体 育力学等的领域。

标号的说明

100  用语表现装置

102  控制部

102a 模拟部

102b 流线解析部

102c 形式用语赋予部

102d 操作用语赋予部

102e 极大用语表现部

104  通信控制接口部

106  存储部

106a 模拟结果文件

106b 流线图文件

106c 用语表现文件

108  输入输出控制接口部

112  输入装置

114  输出装置

200  外部系统

300  网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