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以及应用该交通系统的交通方法

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以及应用该交通系统的交通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以及应用在相同的交通系统上的交通方法,包括用于将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连接到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上的环型交通系统,其可以使车辆在各方向上不间断地行驶和行人不间断地行走,而与在向左转和掉头以及使用人行横道时在现有的十字路口处的红绿灯没有关系。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被建造在现有的十字路口上,以及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被建造在现有四个方向上的向左转的道路上,该道路连接到十字路、掉头道路和人行横道上。如所提出的,将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连接到在四个方向(东向、西向、南向和北向)上的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上的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的环型不间断交通系统内的所有结构被采用到对分建造方法上,因此,所有车道的高度都是可区分的。如所提出的,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包括半(1/2)天桥(10)、半(1/2)地下通道(20)、半(1/2)地下掉头道路(30)以及半(1/2)地面人行天桥(40)。此外,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包括半(1/2)天桥(50)、半(1/2)地下掉头道路(60)以及半(1/2)地下人行横道(70)。如所提出的,结构被分为两部分:上部分和下部分,并被形成,以便使上部分暴露在地面和更低的被覆盖的地下,从而三维地区分各车道的高度和深度,因此,该结构的各功能是独立地实施的,以便使车辆可以不间断地向前直行驶、向右转弯和掉头以及行人可以不间断地使用人行横道。发生在现有的十字路口处、四个方向(东向、西向、南向和北向)上的向左转的道路上、掉头道路和人行横道处的交通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23929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吕知弘;

    申请/专利号CN200980148988.3

  • 发明设计人 吕知弘;

    申请日2009-12-02

  • 分类号E01C1/00;E01C1/04;G08G1/081;

  • 代理机构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曾永珠

  • 地址 韩国首尔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43: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5-08

    授权

    授权

  • 2011-12-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1C1/00 申请日:200912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11-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a half(1/2)cloverleaf) 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以及应用该交通系统的交通方法,特别地,涉及不间断交通 系统以及应用于该交通系统的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或交通事故的交通方法。导致 交通拥堵或交通事故的可能是在现有的十字路口处、在四个方向(东向、西向、 南向和北向)上的向左转弯的道路处、掉头道路以及人行横道上。通过在现有 的十字路口处建造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以及通过建造被建造在 现有道路的现有四个方向(东向、西向、南向和北向)上的向左转的车道上的 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根据用于将半苜蓿叶形 立体交叉公路100和半苜蓿叶形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连 接起来的环形交通系统,从而防止了车辆停止在现有的十字路口、向左转的道 路和掉头的道路上,并防止行人总是停在人行横道上。

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和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 200W、200S和200N上是禁止向左转弯的。

在建造在四个方向上的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 上,其允许车辆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上不向左转或掉头,以 便在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的半(1/2)地下掉 头道路60上做个掉头后就向前直走,然后在半(1/2)地下通道20或在半(1/2) 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半(1/2)苜蓿叶形地下掉头的道路30上向前直 走、向右转或掉头。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与车辆可以根据交通信号在其上 向左转或掉头的现有的十字路口相比较,采纳对分建造方法允许车辆在没有交 通信号时不间断地向左转或作掉头。

背景技术

大体上,现有的道路的交通系统由6个车道到8个车道组成,彼此相互地 平行地被建造,以便允许在人行横道上的车辆向前直行驶、向左转、向右转以 及掉头。

此外,直行道路以及向右转、向左转、掉头的道路或人行横道被形成,以 便允许车辆或行人根据交通信号有序地分流或行走。

在现有的十字路口处,车辆可以无视向右转的信号而向右转。但是,当在 十字路口处向左转或向前直行驶时,司机要确定是根据向右转信号来驾驶汽车 的,并根据向左转或向前直走的信号来行走。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红绿灯的信号,依次提供行驶信号和停车信号。当车 辆在任何一条道路上行驶时,都要保证其可以停止在其它三条道路上。

因此,在道路的一侧上的车辆等候至少一次的红绿灯改变,以便在期望的 方向上行驶,因此其就极大地干扰了交通流。

此外,当红绿灯出现错误或发生事故时,向左转和一直向前走的车辆就会 被弄糊涂,因此,其就带来了交通的差流、交通拥堵以及交通事故。

由于现有的交通系统,等待红绿灯的时间相对地变得更长,因此,其就导 致了汽油的浪费和空气的污染,在局部地区该污染正变得日益严重。

根据现有的交通系统,在十字路口处或在向左转弯的道路和掉头的道路 上,第一车道用于向左转的车辆或掉头的车辆,第二车道用于向左转或往前直 走的车辆,第三车道用于往前直走的车辆,以及第四车道用于向右转的车辆。

在边远地区的第一车道或第二车道上行驶的车辆,通过将该车道改 变成第二车道或第三车道而向前直行驶,同时接近十字路口、向左转的道路或 掉头的道路。因此,其就会带来交通拥挤和交通事故,这是因为在接近十字路 口、向左转道路或掉头道路处的车辆车道的改变导致了交通流变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 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以及应用于该相同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方法,该交通 方法可以使在各车道上的车辆保持不间断行驶和使各车道上的行人保持不间 断行走,其通过以下实现:在现有十字路口上建造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 公路100和通过在现有的四个方向上的左转道路、掉头道路和道路的人行横道 上建造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以及200N;换句话说,通 过采纳对分建造方法,该方法可以将一个结构(例如,半(1/2)苜蓿叶形立体 交叉公路100和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以及200N)划分 为两个部分和随后将一个半部份暴露在地面上以及另一半部分被覆盖在地下 以便区分车道的高度,该方法可以更容易地建造在现有的狭小空间中的半(1/2) 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和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 200N。

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车道以及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 200W、200S和200N被划分,用于往前直走的和转弯的车辆,因此其允许车 辆不间断地往前直走、向右转弯和掉头,以及允许行人不间断地使用人行横道, 而不会对其他车道形成困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有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 的不中断交通系统。在现有的十字路口处,由对分结构所组成的半(1/2)苜蓿 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被建造,以及在现有的四个方向(东向、西向、南向和 北向)上在左转弯道路、掉头道路以及道路的人行横道上建造有半(1/2)地下 掉头车道200E、200W、200S以及200N。

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上以及在四个方向(东向、西向、 南向和北向)上的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以及200N上, 半(1/2)天桥10或半天桥50的第一和第二中心车道被建造于与现有的天桥的 高度的一半相等的高度处。

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上以及在半(1/2)地下掉头车道 200E、200W、200S以及200N上,半(1/2)地下通道20、半(1/2)地下掉 头道路30以及半(1/2)地下掉头道路60被建造于与现有的地下通道的深度的 一半相等的深度处。

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上,可以建造一个“H”形的半 (1/2)地面人行天桥40,或可以在四个方向(东向、西向、南向和北向)上 的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以及200N上建造“I”形的半 (1/2)地下人行横道70。

因此,所有的行人都可以不间断地行走,而不会干扰向前直走的以及掉头 的车辆。

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半(1/2)地面人行天桥40可以被 建造于在水平方向上的顶部高度(比半(1/2)地下通道20的中央分隔带的地 面高出大约4.50m)和表面处。

在半(1/2)天桥10上行驶的车辆在高于半(1/2)地面人行天桥40的4.50m 的高度处向前直行驶,以及行驶在半(1/2)地下通道20上的车辆在高于半(1/2) 地面人行天桥40 4.50m的深度处向前直行驶,因此,所有的行人都可以不间 断地行走,而不会干扰到在四个方向上正在行驶的车辆。

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以及200N的半(1/2)地下 人行横道70被建造于半(1/2)地下掉头道路60的深度X处(地下大约3.00m 处),该地下掉头道路60垂直于半(1/2)天桥50,并被连接到两个方向上的 人行道上。因此,所有的行人都可以不间断地行走,而不会干扰在半(1/2)天 桥50或半(1/2)地下掉头道路60处正在向前直行驶或掉头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所采纳的对分建造方法,各道路的车道的高度和深度可以是不 相同的,以便减少各结构的尺寸,以及该车道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以便允许 车辆向前直行驶、向左转以及掉头行驶,并允许行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不间断 地行走在人行横道上,而不形成其他车道的障碍物。因此,其可以解决在四个 方向上(东向、西向、南向和北向)的现有的十字路口处或向左转的道路处可 能发生的交通问题。

在现有的十字路口的交通系统内,当车辆从北驶向南时,其根据现有的十 字路口的第一和第二车道上的向左转的信号穿过道路,并向前行驶到南部的目 的地。

然而,根据本发明,当在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上往前直行驶、在 被建构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第一和第二车道上的半(1/2) 地下通道20上往前直行驶、在被建造于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的第三和 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掉头道路60的掉头点处掉头、在其相反的方向上 往前直行驶、进入到被建造于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第三和第 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通道20以及然后在被建造于半(1/2)苜蓿叶形立体 交叉公路100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掉头道路30上往前直行驶 时,如果从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行驶到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N, 车辆则可以不间断地到达目的地: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N。

根据本发明采取的二分法的对分建造方法,可以将一个结构(例如,半(1/2) 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以及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以 及200N)划分为两部分:上部分和下部分,然后将该上部分暴露在地面上以及 更低的被覆盖的地下。并且,其可以将现有的天桥或地下通道的结构的尺寸降 低一半,使车辆更容易靠近道路,并易于在任何位置处建造,用于其良好的经 济效益。此外,各车道的高度和深度都不相同,从而允许车辆往前直行驶以及 向右转和掉头,允许行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不间断地走在人行人道上,而不会 成为其他的车道上的任何的障碍物。

根据本发明,正如以上所描述的,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 100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以及用于在该相同的交通系统上的交通方法产生了以下 的效果:

第一,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和半(1/2)掉头转弯车道 200E、200W、200S以及200N上的各车道的高度和深度是不相同的,以便允 许车辆独立地在一个方向上行驶;换句话说,以便允许其往前直行驶、向右转 和掉头,允许行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不间断地使用人行横道,而不会成为其他 车道的障碍物。因此,其可以完善交通流。

然而,如果在现有的十字路口处或四个方向上的向左转的车道、掉头车道 以及人行横道上,由于自然灾害或人为的因素,使先有的交通信号系统内的红 绿灯出现故障,那么所有的车辆就要等待或向左转和向前直行驶的车辆就会被 弄混乱,因此,其就可能导致交通拥堵、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二,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或半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 200S以及200N可以节省汽油并改善交通流,而不会具有等待红绿灯来改变行 驶方向的时间。此外,其还可以降低石油进口和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然后降 低当地的空气污染,其可以导致改善环境和解决交通问题。

第三,如果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的不间断交通系统被使用 以及使用了应用于相同交通系统上的交通方法,那么紧靠近中心车道的第一和 第二车道就被使用来向前直驾驶一段很长的距离,而第三和第四车道就被使用 来改变驾驶方向。

因此,通过允许不熟练或熟练的司机预测方向以便提高并获得自信心,其 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还可以节省驾驶时间并允许司机熟悉交通运行的各种事 物。

第四,车道的高度和深度可区分的,在现有的分散的十字路口处或向左转 的道路、掉头道路以及人行横道上及各方向上都有车辆在行驶。车辆是可区分 的,以便进行独立的驾驶。因此,其可以事先就预防汽车事故的发生,并降低 汽车事故的发生率或死亡和严重受伤的数字,然后减少人力损失或财务的损 失。

附图说明

从对说明本发明的主旨及其使用的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以下描述来看,本 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在附图中:

图1和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期望的示例性实施例、使用半(1/2)苜蓿叶形 立体交叉公路100的不间断交通系统的全图解俯视图。

图3是半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俯视图。

图4是半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侧面图。

图5是半地下掉头车道200E的俯视图。

图6是半地下掉头车道200W的俯视图。

图7是半地下掉头车道200S的俯视图。

图8是半地下掉头车道200N的俯视图。

图9是半地下掉头车道200E的侧视图。

附图中的主要零件的说明:

10:半(1/2)天桥;

20:半(1/2)地下通道;

30:半(1/2)地下掉头道路;

40:半(1/2)地面人行天桥;

50:半(1/2)天桥;

60:半(1/2)地下道路;

70:半(1/2)地下人行横道;

100: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

200E、200W、200S和200N:半(1/2)地下掉头车道。

具体实施方式

因此,参考附图,借助于半(1/2)苜蓿叶形立方体形交叉路口的不间断交 通在实践中是可行的(“yes”),其应用描述如下:

参考图1和图2,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的不间断的交通系 统由环型交通系统组成,该系统将现有的十字路口处、具有两个彼此垂直的方 向的一个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连接到四个半(1/2)地下掉头 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上,该掉头车道被建造于四个方向上(东 向、西向、南向和北向)并以十字路口为中心。

如图3中所放大和所显示的,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包括半(1/2) 天桥10、半(1/2)地下通道20、半(1/2)地下掉头道路30以及半(1/2)地 面人行天桥40,用于使车辆可以在各结构的车道处不间断地往前直行驶、掉头 以及向右行驶,并使行人可以走人行横道。

半(1/2)天桥10被建造于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一个 方向上的向前直驾驶的车道上,以及半(1/2)地下通道20被建造在与半(1/2) 天桥10的方向相垂直的另外一个方向上的往前直驾驶的车道上。

相对半地下第三和第四车道倾斜的半(1/2)掉头道路30平行地被建造在 右侧和左侧,以半(1/2)天桥10为中心。

半(1/2)地面行人天桥40被建造在等同于高度(9.00m,为从半(1/2) 地下通道20的地面到半(1/2)天桥)的一半的点处。从该点起半(1/2)天桥 10垂直于半(1/2)地下通道,且该点处,半(1/2)地下通道20的中央分隔带 的上部分(4.50m,从半(1/2)地下通道20的地面处起的高度)水平地与表面 接触。

当该点水平地被连接到在四个方向上的人行道上且半(1/2)地面人行天桥 40被建造成“H”形(俯视图)和“T”形(侧视图)时,其允许行人在四个 方向上不间断地走在人行横道上,而不会对其他的车道形成障碍物,因此,其 可以解决现有人行横道的交通问题。

在一个方向上且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上是往前直走的车 道的半(1/2)天桥10上的第一和第二车道的高度等同于现有的天桥的高度的 一半。

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上,垂直于半(1/2)天桥10的半 (1/2)地下通道20的深度或平行于半(1/2)天桥10的半(1/2)地下掉头道 路30的深度等同于现有的地下通道的深度的一半。

通过建造以中央分隔带为中心的两侧上的4个车道,可以有效并具经济效 益地建造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桥100的不间断交通系统。

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桥100上,当车道被称为有序地紧靠于中心线的 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车道时,该第一和第二车道允许车辆向前直行驶,第三和 第四车道则允许车辆向右转和掉头。有时候,它们都被用为自行车车道和停止 车道。

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桥100上,此外,当一个“实例”被提供用于替 代向左转的功能时,用于横跨该车道并向左转的车道原来是被排除的。

如果车辆正从半(1/2)地下掉头道路200S行驶到半(1/2)地下掉头道路 200W,当该车辆在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S上向前直驾驶、进入到被建造 于定位在前面的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N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 地下掉头道路60、在被建造于半(1/2)苜蓿叶形立体桥100的第三和第四车道 上的半(1/2)地下掉头道路30上向右转、然后在被建造于半(1/2)苜蓿叶形 立体桥100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通道20上往前直接行驶后, 在被建造于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的第一和第二车道上的、使用半 (1/2)天桥10的车辆就会向前直行驶,因此,该车辆到达了半(1/2)地下掉 头车道200W上。

此外,该车辆在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S上向前直行驶、向右转并向 前直行驶、然而进入到被建造于被定位在前面的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 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掉头道路60、在掉头点处掉头并行驶、然 后在被建造于半(1/2)苜蓿叶形立体桥100的第一和第二车道上的半(1/2) 地下通道20上往前直行驶后,车辆进入了被建造于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 叉公路100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掉头道路30。因此,该车辆到 达了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

该结果与用于使车辆能够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半(1/2) 天桥10上向右行驶,然后到达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上的功能是一样 的。

如果车辆从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和200N行驶到半(1/2) 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那么其过程就与允许车辆从半(1/2) 地下掉头车道200S行驶到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的过程是一样的。

参考图4,根据“实例”的侧视图示例了来自图3的半(1/2)苜蓿叶形立 体交叉公路100的测视图,该立体交叉公路100是包括半(1/2)天桥10、半(1/2) 地下通道20、半(1/2)地下掉头道路30以及半(1/2)地面人行天桥40的结 构。

如图5到图8所放大和示出的,四个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 200S和200N包括了半(1/2)天桥50、半(1/2)地下掉头道路60以及半(1/2) 地下人行横道70。

此外,各结构的车道和人行横道都可以使车辆和行人分别地向前直走、掉 头和走人行横道。

在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上,半(1/2) 天桥50被建造,用于在一个方向上的向前行驶车道上向前行驶,以及半(1/2) 地下人行横道70被建造在其他方向上并与半(1/2)天桥50垂直。

当向在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地下倾斜的半(1/2)掉头道路60被建造在 平行的右侧和左侧时,以半(1/2)天桥50为中心的不能在半(1/2)苜蓿叶形 立体交叉公路上向左转的车辆在半(1/2)地下掉头道路60上掉头和行驶。其 与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处向左转的功能可以是一样的。

当半(1/2)地下人行横道垂直于形状为“I”的半(1/2)天桥并被连接到 双向人行道上时,其被建造在半地下以便允许行人在其上行走,而不会对向前 直行驶或掉头的车辆形成障碍物。

如图9所示出的,根据“实例”的侧视图示例了包括半(1/2)天桥50、 半(1/2)地下掉头道路50以及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 200N的半(1/2)地下人行横道70的结构,其在图5到图8中从侧面被示出。

现在,将详细地进行说明使用半(1/2)掉头车道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以及应 用在该不间断交通系统的交通方法。

将半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连接到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 200W、200S和200N上的环型的交通系统被形成,以便允许在各方向上的车 道对比于其他车道是可区分的,因此,正在一个方向上单独行驶且没有对其他 车道造成障碍物的车辆向前直行驶、向右转、向左转以及掉头,且行人可在人 行横道的各个方向上不间断地行走。然后,只有用于一个车道的一个实例将不 重复地被解释。

1)当从半地下掉头车道200W行驶到半地下掉头车道200E时,通过半(1/2) 地下掉头车道200W上往前直行驶,然后在被建造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 叉公路100的第一和第二车道上的半(1/2)地下通道上向前直行驶,车辆可以 到达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

2)当从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行驶到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S 时,通过在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上往前直行驶、进入到建造于使用半 (1/2)地下道路20的第一和第二中心车道的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 100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通道20、向右转、然后通过使用被建 造于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 下掉头道路30向前直行驶,车辆可以到达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S上。

3)当从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行驶到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N 时,通过在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上往前直行驶然后使用被建造在半(1/2) 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上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通道20向 前直行驶、然后在进入到被建造在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的第三和第四 车道上的半(1/2)地下掉头道路60后在掉头点处掉头、在与驾驶方向的方向 相反的方向上行驶、以及然后在被建造于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 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通道20上向右转后在被建造半(1/2)苜 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掉头道路30上 向前直行驶,车辆可以到达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N上。

4)当从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行驶到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 上时(其是在相反的方向上的车道),通过在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上 向前直行驶、进入到被建造在半(1/2)地下掉头车道上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且 在通过被建造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第一和第二车道上的半 (1/2)地下通道20向前直行驶后被定位在前面的半(1/2)掉头道路60中、 在掉头点处掉头并在与行驶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行驶、然后在被建造在半(1/2) 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第一和第二车道上的半(1/2)地下通道上向前直 行驶,车辆可以到达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

在半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上,具有不同方向的车道的 交通流的步骤与使车辆可以从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前进到半(1/2)掉 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上的步骤是相同的。使用半(1/2)苜蓿 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以及应用在该相同的交通系统上的交 通方法可以普遍地应用到所有的车道上。通过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 公路100的形状为“H”的半(1/2)地面行人天桥40或者通过使用半(1/2) 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的形状为“I”的半(1/2)地下 人行横道70,决定走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不间断地行走,而不会成为其他车道 的交通流的障碍物。

如以上所描述的,通过参考实施例,解释了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 叉公路的不间断的交通系统以及应用在该相同的交通系统上的交通方法。

结合附图中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将变得更清楚。

图1和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 公路100的不间断交通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以及 应用在该相同的交通系统上的交通方法可以解决交通问题。其通过采用用于结 构的对分建造方法来实现,该方法可以将一个结构,例如半(1/2)苜蓿叶形立 体交叉公路100或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分 为两部分:上部分和下部分,然后将上部分暴露在地面和更低的被覆盖的地下, 以便将各车道的高度和深度区分开来,从而使车辆可以向前直走、向右转弯和 掉头,使行人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不间断地行走在人行横道上,而不会成为 其他车道的障碍物。

根据对分建造方法,结构的高度或深度可以减少一半,因此,在每个地点 上建造结构是容易和有效的。此外,其可以和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处,并提高经 济效益,这是替代现有的交通系统的唯一方法。

可以将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连接到半(1/2)地下掉头车 道200E、200W、200S和200N上的环型系统被形成,以便容易地建造结构, 甚至在狭小的道路、密集的人群和复杂的情况的场合下。其可以通过建立道路 结构系统在向右转、向左转和掉头时在现有的十字路口以及人行横道上减缓交 通拥挤或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此外,其还可以节约燃料并改善交通流,而不 具有为了改变行驶方向而等待红绿灯的时间。

此外,通过采用《京都议定书》其可以减少原油的进口和二氧化碳的生成, 然后降低空气污染。

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可以在其中做各种替 代、修改和改变,而不会偏离如以下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因此,其将要接受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的目的只是示例性的,而不 应该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