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医疗系统、该医疗系统的体外装置、该医疗系统的胶囊型医疗装置以及该医疗系统的天线切换方法

医疗系统、该医疗系统的体外装置、该医疗系统的胶囊型医疗装置以及该医疗系统的天线切换方法

摘要

医疗系统(1)包括胶囊型医疗装置(10)和体外机(30)。胶囊型医疗装置(10)被导入被检体(100)内,具备:天线(14a),其输出垂直极化波和水平极化波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定向性的电波;以及通信单元(14),其通过天线(14a)进行通信。体外机(30)具备:体外天线(20),其配置在被检体(100)外,由偶极天线(21a)以及(21b)具有不同的多个极化面;天线切换开关(311),其选择多个极化面中的某一个极化面;以及发送电路(32)和/或接收电路(33),其通过被天线切换开关(311)选择极化面的体外天线(20)与胶囊型医疗装置(10)进行通信。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17685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980140134.0

  • 发明设计人 穗满政敏;竹中智哉;

    申请日2009-10-13

  • 分类号A61B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新宇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13:1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2-09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B1/00 登记生效日:2015111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9101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3-11-06

    授权

    授权

  • 2011-11-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00 申请日:200910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9-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系统、该医疗系统的体外装置、该医疗系统的胶囊型医疗装置以及该医疗系统的天线切换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被导入到人、动物等的被检体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与被配置在被检体外的体外机通过无线来进行通信的医疗系统、该医疗系统的体外装置、该医疗系统的胶囊型医疗装置以及该医疗系统的天线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医疗领域中,以往存在如下吞服型的胶囊型医疗装置(例如参照以下所示的专利文献1~3),该胶囊型医疗装置具备:信息获取功能,该胶囊型医疗装置被导入到人、动物等的被检体内来获取被检体内的各种信息;以及无线通信功能,通过无线线路收发所获取到的信息、来自外部的控制信号等。

在使用了如上所述的胶囊型医疗装置的医疗系统中,对内置在胶囊型医疗装置中的收发用天线经常使用线圈天线(还称作环形天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第0039段)。这是因为,在小型天线中,线圈天线的增益大。

另一方面,为了使从被检体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发射的电波的接收灵敏度良好,体外机侧的收发用天线通常被设置成与贴紧或者接近被检体。另外,为了使被检体在安装了体外机的天线的状态下能够移动,通常体外机的天线以能够携带的方式被安装在被检体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第0027段或图1、专利文献2的例如第0021段或图1、或者专利文献3的第0035段或图1以及图4)。因此,以往考虑对于被检体的便携性等,一般对体外机侧的天线使用偶极天线(dipole antenna)、环形天线等简易结构的天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959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7544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133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通常用作胶囊型医疗装置用天线的线圈天线具有定向性。另外,用作体外机用天线的偶极天线或者环形天线也具有定向性。

在此,图1A以及图1C中示出了通过由偶极天线接收从线圈天线发射的电波的实验得到的相互位置与接收强度之间的关系(接收强度位置依赖性)。图1A表示将线圈天线配置成卷轴相对于地表面平行时对于垂直极化波的接收强度位置依赖性,图1C同样地表示将线圈天线配置成卷轴相对于地表面垂直时对于水平极化波的接收强度位置依赖性。另外,图1B中示出了用于说明图1A的接收强度位置依赖性的表示发送天线(线圈天线)与接收天线(偶极天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概念图,图1D中示出了用于说明图1C的接收强度位置依赖性的表示发送天线(线圈天线)与接收天线(偶极天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概念图。此外,图1A以及图1C所示的接收强度位置依赖性是根据通过如下测量得到的结果求出的:如图1B以及图1D分别所示,向直径为300mm、高度为300mm的圆筒形状的液体人体模型(phantom)(虚拟人体)1001内导入直径为3mm的线圈天线1002,另外使偶极天线1003贴紧液体人体模型1001的侧面,在该状态下使用光谱分析仪来测量由偶极天线1003接收到的电波的强度。此外,将此时的发送天线(线圈天线1002)与接收天线(偶极天线1003)之间的距离假定为150mm。在此,垂直极化波是指电场在与地表面垂直的面传播的电波,在图1B中垂直极化波是在与线圈天线1002的卷轴垂直的面传播的极化波。另外,水平极化波是指电场在与地表面平行的面传播的电波,在图1D中水平极化波是在与卷轴垂直的面传播的极化波。

可知:如图1C所示,关于从线圈天线1002发射的电波中的水平极化波,与线圈天线1002和偶极天线1003之间的相互位置无关地得到大致恒定的接收强度,但是如图1A所示,关于垂直极化波,在偶极天线1003相对于线圈天线1002位于水平方向时接收强度显著下降(或者为0)。由此可知:线圈天线关于水平极化波不具有定向性,但是关于垂直极化波具有定向性。

因此,在如以往那样对胶囊型医疗装置的收发用天线使用线圈天线并对体外机的收发用天线使用偶极天线或者环形天线的医疗系统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胶囊型医疗装置的天线和体外机的天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导致收发灵敏度下降,在胶囊型医疗装置与体外机之间无法正确地收发数据。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依赖于胶囊型医疗装置的天线与体外机的天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而能够在胶囊型医疗装置与体外机之间正确地收发数据的医疗系统、该医疗系统的体外装置、该医疗系统的胶囊型医疗装置以及该医疗系统的天线切换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目的,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胶囊型医疗装置,其被导入被检体内,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一通信单元,该第一天线输出垂直极化波和水平极化波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定向性的电波,该第一通信单元通过该第一天线进行通信;体外天线,其被配置在上述被检体外,具有不同的多个极化面;以及体外机,其包括选择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该选择单元选择上述多个极化面中的某一个极化面,该第二通信单元通过被该选择单元选择极化面的上述体外天线与上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通信。

上述的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体外机包括接收强度检测单元,该接收强度检测单元检测上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极化面的接收强度,上述选择单元根据上述接收强度检测单元所检测出的接收强度来选择上述多个极化面中的某一个极化面。

上述的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体外天线包括第二天线以及具有与该第二天线的极化面不同的极化面的第三天线,上述选择单元通过选择上述第二天线和上述第三天线中的某一个天线来切换上述体外天线的极化面。

上述的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天线和/或第三天线是偶极天线、环形天线或者微带天线(microstrip antenna)。

上述的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体外天线包括形成有上述第二天线和上述第三天线的单层或者多层结构的基板,上述第二天线和上述第三天线分别形成在上述基板中的不同的面或者不同的层。

上述的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基板具有可塑性。

上述的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多个上述体外天线,上述选择单元选择多个上述体外天线中的某一个体外天线的极化面。

上述的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体外天线被固定在上述被检体的外表面。

上述的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包括床垫的床,在该床垫的规定的载置面上载置上述被检体,上述体外天线以沿着上述载置面排列一个以上的上述体外天线的状态被固定在上述床垫上。

上述的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床垫具有与上述被检体的介电常数相同的介电常数。

上述的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的重心从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的中心偏移。

上述的本发明的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天线是线圈天线。

另外,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胶囊型医疗装置,其被导入被检体内,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一通信单元,该第一天线输出垂直极化波和水平极化波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定向性的电波,该第一通信单元通过该第一天线进行通信;体外天线,其被配置在上述被检体外,具有不同的多个极化面;加速度传感器,其检测上述体外天线相对于地表面的倾斜角;以及体外机,其包括选择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该选择单元根据上述加速度传感器所检测出的上述倾斜角来选择上述多个极化面中的某一个极化面,该第二通信单元通过被该选择单元选择极化面的上述体外天线与上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通信。

上述的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体外天线和上述加速度传感器形成在同一基板上。

上述的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体外天线包括第二天线以及具有与该第二天线的极化面不同的极化面的第三天线,上述选择单元通过选择上述第二天线和上述第三天线中的某一个天线来切换上述体外天线的极化面。

上述的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天线和/或上述第三天线是偶极天线、环形天线或者微带天线。

上述的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体外天线包括形成有上述第二天线和上述第三天线的单层或者多层结构的基板,上述第二天线和上述第三天线分别形成在上述基板中的不同的面或者不同的层。

上述的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天线和上述第三天线分别形成在不同的基板上,上述加速度传感器形成在形成有上述第二天线的基板或者形成有上述第三天线的基板上。

上述的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基板具有可塑性。

上述的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多个上述体外天线,上述选择单元选择多个上述体外天线中的某一个体外天线的极化面,上述加速度传感器与多个上述体外天线中的某一个体外天线形成在同一基板上。

上述的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体外天线被固定在上述被检体的外表面。

上述的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的重心从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的中心偏移。

上述的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天线是线圈天线。

另外,本发明的体外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本发明所涉及的体外天线中的任一个;以及上述本发明所涉及的体外机中的任一个。

另外,本发明的体外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本发明的体外天线中的任一个;上述本发明的加速度传感器中的任一个;以及上述本发明的体外机中的任一个。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医疗装置的特征在于,是上述本发明所涉及的胶囊型医疗装置中的任一个。

另外,本发明的天线切换方法,是医疗系统的天线切换方法,该医疗系统具备:胶囊型医疗装置,其被导入被检体内,包括天线和第一通信单元,该天线输出垂直极化波和水平极化波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定向性的电波,该第一通信单元通过该天线进行通信;体外天线,其被配置在上述被检体外,具有不同的多个极化面;以及体外机,其包括第二通信单元,该第二通信单元通过上述体外天线与上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通信,上述天线切换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极化面选择步骤,依次选择上述体外天线的上述多个极化面中的某一个极化面;接收强度检测步骤,分别检测通过上述第一极化面选择步骤依次选择出的极化面的接收强度;以及第二极化面选择步骤,选择得到通过上述接收强度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接收强度中最大接收强度的极化面。

另外,本发明的天线切换方法,是医疗系统的天线切换方法,该医疗系统具备:胶囊型医疗装置,其被导入被检体内,包括天线和第一通信单元,该天线输出垂直极化波和水平极化波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定向性的电波,该第一通信单元通过该天线进行通信;体外天线,其被配置在上述被检体外,具有不同的多个极化面;以及体外机,其包括第二通信单元,该第二通信单元通过上述体外天线与上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通信,上述天线切换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极化面选择步骤,依次选择上述体外天线的上述多个极化面中的某一个极化面;第一接收强度检测步骤,检测通过上述第一极化面选择步骤选择出的极化面的接收强度;判断步骤,判断通过上述第一接收强度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接收强度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基准值;第二极化面选择步骤,在上述判断步骤的结果为上述接收强度不满足上述基准值的情况下,依次选择上述体外天线的上述多个极化面中的某一个极化面;第二接收强度检测步骤,分别检测通过上述第二极化面选择步骤依次选择出的极化面的接收强度;以及第三极化面选择步骤,选择得到通过上述第二接收强度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接收强度中最大接收强度的极化面。

另外,本发明的天线切换方法,是医疗系统的天线切换方法,该医疗系统具备:胶囊型医疗装置,其被导入被检体内,包括天线和第一通信单元,该天线输出垂直极化波和水平极化波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定向性的电波,该第一通信单元通过该天线进行通信;体外天线,其被配置在上述被检体外,具有不同的多个极化面;以及体外机,其包括第二通信单元,该第二通信单元通过上述体外天线与上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通信,上述天线切换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步骤,检测上述体外天线相对于地表面的倾斜角;以及极化面选择步骤,根据上述加速度传感器所检测出的上述体外天线的倾斜角来选择该体外天线的上述多个极化面中的某一个极化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切换用于通信的天线极化面,因此在被检体采取哪种姿势的情况下都能够使用接收敏感度良好的极化面、特别是水平极化波来收发数据。由此,能够防止由于被检体的体位导致接收效率下降。其结果,能够实现不依赖于胶囊型医疗装置的第一天线和体外机所使用的体外天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而能够在胶囊型医疗装置和体外机之间正确地收发数据的医疗系统、该医疗系统的体外装置、以及该医疗系统的胶囊型医疗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线圈天线配置成卷轴相对于地表面成为垂直时对于垂直极化波的接收强度位置依赖性的图。

图1B是表示用于说明图1A的接收强度位置依赖性的发送天线(线圈天线)和接收天线(偶极天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概念图。

图1C是表示线圈天线配置成卷轴相对于地表面成为垂直时对于水平极化波的接收强度位置依赖性的图。

图1D是表示用于说明图1C的接收强度位置依赖性的发送天线(线圈天线)和接收天线(偶极天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医疗系统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胶囊型医疗装置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4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体外天线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

图4B是图4A的A-A’截面图。

图4C是图4A的B-B’截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体外机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6A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导入在被检体内的胃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和安装在被检体的外表的体外天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直立位)。

图6B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导入在被检体内的胃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和安装在被检体的外表的体外天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卧位)。

图6C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导入在被检体内的胃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和安装在被检体的外表的体外天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右侧卧位)。

图7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体外天线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

图7B是图7A的C-C’截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体外天线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9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体外天线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

图9B是图9A的D-D’截面图。

图9C是图9A的E-E’截面图。

图9D是图9A的F-F’截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医疗系统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医疗系统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医疗系统中的体外天线以及体外机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医疗系统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医疗系统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胶囊型医疗装置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16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体外天线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

图16B是图16A的A-A’截面图。

图16C是图16A的B-B’截面图。

图16D是表示体外天线20所具备的加速度传感器27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16E是图16A的G-G’截面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体外机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18A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导入在被检体内的胃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和安装在被检体的外表的体外天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直立位)。

图18B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导入在被检体内的胃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和安装在被检体的外表的体外天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卧位)。

图18C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导入在被检体内的胃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和安装在被检体的外表的体外天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右侧卧位)。

图19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体外天线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

图19B是图19A的C-C’截面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体外天线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21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体外天线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

图21B是图21A的D-D’截面图。

图21C是图21A的E-E’截面图。

图21D是图21A的F-F’截面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医疗系统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医疗系统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3、4、5、6、7:医疗系统;10:胶囊型医疗装置;11:控制部;12:存储部;13:摄像单元;13a:摄像部;13b:光学透镜;13c:照明;14:通信单元;14a:天线;15:电源单元;18:主容器;19:副容器;20、20A、20L、20R、20B、20-1、20-2、120、120A、120L、120R、120B、120-1、120-2:体外天线;21a、21b、21l、21r、21s、121a、121b、121l、121r、121s:偶极天线;21aL、21aR、21bL、21bR、21sL、21sR、121aL、121aR、121bL、121bR、121sL、121sR:元件(element);21c、121c:接触通孔(via contact);21d、121d:电极焊盘;22a、22b、122a、122b、122s:平衡-不平衡转换器(balun);23、23A、23a、23b、123、123A、123a、123b:挠性基板;24、124:覆盖薄膜(cover film);25、125:粘接薄膜;30、30B、30C、30D、130、130B、130C:体外机;31、131:切换电路;32、132:发送电路;33、133:接收电路;34、34B、34C、34D:电力强度判断电路;35、135:输入部;36、136:外部接口;37、137:视频输出部;38、138:电源单元;39、139:连接线缆;40:便携式记录介质;50:信息处理终端;59:通信线缆;60:操作终端;100:被检体;102:胃;104:液体;110:床;110A:载置面;112:电介质床垫;114:床架;126:隔离薄膜;134、134B、134C:倾斜角检测电路;311、313、314、1311、1313、1314:天线切换开关;312、1312:收发切换开关;315:多路开关;321、1321:振荡器;322、1322:发送信号生成电路;323、1323:叠加电路;331、1331:RF接收单元;332、1332:信号处理单元;333:RSSI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与附图一起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式。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各图只不过是将形状、大小以及位置关系概要性地表示为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内容的程度,因而本发明不只限于各图所例示的形状、大小以及位置关系。另外,为了使结构清楚,在各图中省略截面中的剖面线的一部分。

(实施方式1)

首先,使用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医疗系统1的结构以及动作。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用漂浮在胃102内所蓄积的液体104中的胶囊型医疗装置10来获取胃102的内壁图像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还能够应用于在从食道向肛门进行移动的途中获取被检体100内的某些信息的胶囊型医疗装置。另外,作为胶囊型医疗装置10所获取的被检体内信息,不限于摄像图像,能够设为体内中的pH值、细胞组织、血液、体液等各种信息。并且,蓄积液体104的脏器不限于胃102,例如能够设为小肠、大肠等各种器官。并且,在液体104中优选使用例如生理盐水、水等不对被检体100以及胶囊型医疗装置10带来坏影响的液体。此外,液体104优选为透明液体。由此,在例如获取被检体内图像作为被检体内信息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由于液体104导致所拍摄的图像不清晰。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系统1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医疗系统1具备:胶囊型医疗装置10,其例如经过口被导入到被检体100内部,漂浮在蓄积于胃102内的液体104中;以及体外机30,其通过与该胶囊型医疗装置10进行无线通信,与胶囊型医疗装置10之间收发图像数据、控制命令等。在体外机30中经由连接线缆39连接有体外天线20,体外机30和胶囊型医疗装置10使用该体外天线20来进行无线通信。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分为体外机和体外天线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体外天线和体外机构成为一个体外装置。

另外,体外机3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与操作终端60进行无线/有线通信,所述操作终端60用于例如由操作者来输入摄像指示等各种操作。并且,体外机30也可以构成为例如能够经由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线缆、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线缆等通信线缆59与个人计算机、工作站等信息处理终端50进行连接。并且,体外机3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安装便携式记录介质40等外部记录介质。并且,体外机3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经由例如未图示的监视器线缆连接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此外,也可以在体外机30的自身上设置用于输入各种操作的输入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存储部、液晶显示器等显示部等。

·胶囊型医疗装置

在此,使用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一个例子。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胶囊型医疗装置10例如具有:摄像单元13,其获取被检体100内的图像;通信单元14,其与体外机30进行无线通信;控制部11,其控制摄像单元13、通信单元14等胶囊型医疗装置10内的各部分(单元);存储部12,其存储通过摄像单元13所获取到的被检体内图像的图像数据、通过通信单元14所接收到的控制命令等各种数据、控制部11为了控制胶囊型医疗装置10内的各部分而执行的各种程序等;以及电源单元15,其向胶囊型医疗装置10内的各部分供给电力。

控制部11根据例如从存储部12读出的各种控制程序、通过通信单元14从体外机30接收到的控制命令等来控制/驱动胶囊型医疗装置10内的各部分(单元),由此使各部分实现摄像动作、收发动作等各种动作。能够使用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MPU(Microprocessor:微处理器)等的信息处理装置来构成该控制部11。

存储部12存储由控制部11适当执行的各种控制程序、摄像单元13所获取到的图像数据、通过通信单元14所接收到的各种数据、其它设定信息等。能够使用例如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来构成该存储部12。另外,在存储部12中也可以包括保存上述各种控制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并且,存储部12不限于存储上述各种数据、其它设定信息等,也可以存储从胶囊型医疗装置10接收到的图像数据。

摄像单元13例如具有在具备规定的驱动/控制电路以及布线等的电路基板上搭载如下部件而得到的结构:摄像部13a,其获取被检体100内的图像作为图像数据;光学透镜13b,其配置在摄像部13a的受光面侧;以及一个以上的照明部13c,其用于在拍摄时用光来照射被检体100内。该摄像单元13在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下进行动作,适当将被检体内图像(胃102的内壁图像)作为图像数据来获取。所获取的图像数据例如经由控制部11被记录在存储部12中,或者通过通信单元14向体外机30被发送。此外,在摄像部13a中,例如能够使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照相机、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照相机等。另外,在照明部13c中,例如能够使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此外,胶囊型医疗装置10也可以具备多个摄像单元13。

实现使用了天线14a的通信单元(第一通信单元)的通信单元14具有在具备规定的收发电路以及布线等的电路基板上搭载天线14a而得到的结构,通过在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下进行动作,适当地向体外机30发送摄像单元13所获取到的图像数据或者存储在存储部12中的图像数据,另外,接收从体外机30发送的控制命令等各种数据并将该各种数据输入到控制部1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天线14a(第一天线)使用线圈天线(还称作环形天线),该线圈天线输出垂直极化波和水平极化波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定向性的电波。这是因为,在小型天线中,线圈天线的增益大。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能够使用各种天线。

另外,上述各部分收容在胶囊型容器(壳体)内,所述胶囊型容器包括:大致圆筒形状或者半椭圆球状的主容器(第一壳体)18,其一端形成半球状的圆顶(dome)形状,另一端开口;以及半球形状的副容器(第二壳体)19,其通过与主容器18的开口部相嵌来密封主容器18内部。该胶囊型容器(18,19)例如是被检体10能够吞服的程度的大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副容器19由透明材料形成,且上述摄像单元13在副容器19侧配置成朝外。由此,摄像单元13能够经由透明的副容器19拍摄胃102的内壁。此外,主容器18既可以是两端开口的大致圆筒形状,也可以是通过将由透明材料形成的副容器19与两个开口部分别相嵌来密封主容器18内部。在这种情况下,胶囊型医疗装置10能够在两端分别搭载摄像单元13。此外,各摄像单元13被朝外配置。

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的胶囊型医疗装置10构成为整体的比重小于液体104的比重。由此,能够使胶囊型医疗装置10在胃102内所蓄积的液体104的液面上漂浮。但是,并非必须使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比重小于液体104的比重。

并且,胶囊型医疗装置10为了在被检体100的胃102内部与被检体100的姿势无关地使自身姿势(例如相对于地表面的姿势)保持固定,其重心从胶囊型容器整体(18,19)的中心偏移。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地表面例如设为图3中xy平面的情况下,以使漂浮在液体104中的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长度方向例如维持z方向、且形成摄像窗的副容器19位于下侧的方式使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重心偏移。

这种重心的偏移是能够通过例如在内部结构中将比重大的部件配置在副容器19侧来实现的。例如用作电源单元15的纽扣电池等的比重与其它结构的比重相比大,因此通过将该电源单元15配置在副容器19侧,能够使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重心向副容器19侧偏移。此外,除此之外,当然也能够通过例如将内部结构整体向副容器19侧偏移配置的结构等各种结构来使重心偏移。

如上所述,通过设为漂浮在液体104中的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姿势保持为固定方向,能够限制通信单元14的天线14a的朝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图3所示,将天线14a固定在胶囊型医疗装置10内(例如通信单元14的电路基板)使得天线14a的卷轴相对于液面(地表面、即xy平面)垂直(z方向)。由此,构成为即使被检体100采取任何姿势都能够使用后述体外天线20来接收水平极化波,因此能够防止由于被检体100的体位导致接收效率下降。另外,水平极化波具有在液体(例如液体104)与气体(例如胃102内气体)的边界面处的反射损失小的特性,因此通过设为与被检体100的体位无关地能够接收水平极化波的结构,能够更高效地接收来自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电波。此外,关于天线14a的朝向、被检体100的姿势和体外天线20之间的关系稍后说明。

另外,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比重只要是使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至少一部分突出在液体104的液面上的程度即可。

·体外天线

接着,使用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体外天线20的一例。图4A~图4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体外天线20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此外,图4A是体外天线20的俯视图,图4B是图4A的A-A’截面图,图4C是图4A的B-B’截面图。另外,在图4A中,为了明确说明,省略保护天线部分的覆盖薄膜24。

如图4A所示,体外天线20具有如下结构:两个偶极天线21a以及21b形成在大致正方形的挠性基板23的表面及背面。但是,在本发明中不限于偶极天线,例如能够使用环形天线、微带天线(还称作贴片天线(patch antenna))等各种天线。

偶极天线21a包括对称地配置的两个元件21aL以及21aR。另一方面,偶极天线21b包括同样对称地配置的两个元件21bL以及21bR。在各个元件21aL、21aR、21bL以及21bR中,设有将各个元件电连接到挠性基板23的端部的电极焊盘21d。

另外,偶极天线21a(第二天线)和偶极天线21b(第三天线)配置成各个元件的延伸方向相互正交。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体外天线20具有不同的多个极化面,因此在体外天线20相对于胶囊型医疗装置10位于水平方向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某一个偶极天线(21a或者21b)来接收从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天线14a输出的电波中的水平极化波。其结果,能够与被检体100的体位无关地高效地接收来自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电波。

如图4B所示,偶极天线21a例如形成在挠性基板23的一个主面(将其设为表面)上。另一方面,如图4C所示,偶极天线21b例如形成在挠性基板23的另一个主面(将其设为背面)。但是,不限于此,两者也可以形成在挠性基板23的同一面上、同一层上。

另外,如图4B或者图4C所示,形成有偶极天线21a及21b的挠性基板23的表面被用于保护形成在该挠性基板23表面的偶极天线21a的覆盖薄膜24所覆盖。另一方面,在挠性基板23的背面形成用于将体外天线20安装到被检体100的粘接薄膜25。该粘接薄膜25还起到保护形成在挠性基板23背面的偶极天线21b的作用。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将体外天线20安装在夹克等衣服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设为体外天线20相对于衣物能够装拆自如,则能够使用Magic Tape(注册商标)等各种结构。

在此,在挠性基板23中,优选使用由具有可塑性、且具有与被检体100的介电常数相同的介电常数的材料构成的薄膜状基板。同样地,在配置于偶极天线21a及21b与胶囊型医疗装置10之间的粘接薄膜25中,也优选使用具有可塑性、且具有与被检体100的介电常数相同的介电常数的材料。其中,关于本发明所说的“相同的介电常数”,介电常数也可以不一定相同,只要是能够视作与被检体100的介电常数相同程度的介电常数以能够降低来自天线14a的电波的反射即可。由此,能够使用粘接薄膜25使挠性基板23贴紧被检体100,并且能够抑制挠性基板23和/或粘接薄膜25对电波的反射,从而能够得到更强的接收强度。另外,在将体外天线20安装在夹克等衣物上的情况下,优选以具有与被检体100的介电常数相同的介电常数的材料来形成该衣物。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出将相互正交的偶极天线21a以及21b形成在单层的挠性基板23的表面和背面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例如具有层叠结构的挠性基板的任一个相同或者不同的层中形成偶极天线21a以及21b。

·体外机

接着,使用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体外机30的一例。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体外机30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体外机30具备:切换电路31,其切换体外天线20的天线结构以及发送/接收;发送电路32,其生成将所输入的控制命令等各种数据叠加到规定的发送频率而得到的发送信号;输入部35,其将从操作终端60(参照图2)输入的控制命令等各种数据输入到发送电路32;接收电路33,其将通过体外天线20输入的接收信号再现为数据信号;电力强度判断电路34,其判断由体外天线20接收到的电波的电力强度;视频输出部37,其将由接收电路33再现的数据信号中的图像数据转换为用于显示在外部显示装置上的影像数据来进行输出;外部接口(I/F)36,其控制与信息处理终端50(参照图2)、便携式记录介质40(参照图2)之间的连接;以及电源单元38,其向上述各部分供给电力。

在上述结构中,切换电路31包括:天线切换开关311,其将体外天线20的两个偶极天线21a以及21b中的某一个切换为要使用的天线;以及收发切换开关312,其切换体外天线20在体外机30内部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切换开关311例如由使用多个开关晶体管构成的至少两个2路开关(2way switch)构成,各2路开关的切换端子经由连接线缆39及平衡-不平衡转换器22a、22b适当连接在偶极天线21a及21b的各元件(21aL或者21bL、以及21aR或者21bR)的电极焊盘21d上。该天线切换开关311根据从后述的电力强度判断电路34输出的控制信号,将体外天线20所具备的两个偶极天线21a及21b中的某一个切换为要使用的天线。由此,能够选择体外天线20所具备的多个极化面中的某一个极化面。即,天线切换开关311作为对体外天线20所具备的多个极化面中的某一个极化面进行选择的选择单元来发挥功能。另外,在将各偶极天线21a及21b与天线切换开关311进行连接的连接线缆39上,设有用于转换处于平衡和不平衡的状态的电信号的平衡/不平衡转换电路、即平衡-不平衡转换器22a及22b。

收发切换开关312是例如使用多个开关晶体管来构成的2路开关,在发送时和接收时将体外天线20的连接目的地切换为发送电路32和接收电路33中的某一个。能够构成为例如通过后述的电力强度判断电路34、未图示的控制部等对该收发切换开关312进行控制。

发送电路32包括:振荡器321,其根据未图示的基准电压以规定的发送频率进行振荡;发送信号生成电路322,其根据从输入部35、外部I/F 36或者未图示的控制部输入的控制命令等各种数据生成发送信号;以及叠加电路323,其将发送信号生成电路322所生成的发送信号叠加到从振荡器321输出的发送频率信号中。因而,在发送时,在叠加电路323中将发送信号叠加到从振荡器321输出的振荡频率信号中,之后叠加有发送信号的发送频率信号经由切换电路31被输入到体外天线20,从体外天线20的某一个偶极天线21a或者21b以电波信号发送到外部的胶囊型医疗装置10。

接收电路33包括:RF接收单元331,其通过对经由切换电路31由体外天线20输入的频率信号进行滤波、下变频(down convert)、解调以及解码等,再现从胶囊型医疗装置10发送来的数据并输出接收数据;信号处理单元332,其使用从RF接收单元331输出的接收数据来执行规定的处理;以及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电路333,其根据在RF接收单元331中进行下变频所得到的IF(Intermediate Frequency:中频)信号来生成表示接收电波的强度指标的信号(强度指标信号)。

这样,发送电路32和接收电路33中的至少一个作为经由由天线切换开关311选择的偶极天线(21a或者21b)与胶囊型医疗装置10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第二通信单元)来发挥功能。

此外,由RF接收单元331再现的接收数据例如在信号处理单元332中被进行像素插值等的规定处理之后,被送至经由外部I/F 36连接的信息处理终端50(参照图2),或被记录到安装于外部I/F 36的便携式记录介质40(参照图2)等外部记录介质中。另外,在接收数据为图像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如图5所示那样设置视频输出部37,还能够将该接收数据直接显示在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上。

RSSI电路333如上所述那样根据在RF接收单元331中进行下变频所得到的IF信号来生成表示接收电波的强度指标的强度指标信号。所生成的强度指标信号被输入到后述的电力强度判断电路34。

能够例如使用MPU等信息处理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的比较电路来构成电力强度判断电路34。该电力判断电路34根据从RSSI电路333输入的强度指标信号,输出用于使天线切换开关311选择用于通信的偶极天线(21a或者21b)的控制信号。将该控制信号例如能够设为2值(例如1比特)的电压信号。另外,能够通过如下结构来实现两个强度指标信号的比较:在由MPU等信息处理电路构成电力判断电路34的情况下,在输入级设置将强度指标信号进行量化的量化电路,比较通过该量化电路得到的值。

这样,RSSI电路333和电力强度判断电路34作为检测由天线切换开关311选择的偶极天线(21a或者21b)的接收强度的接收强度检测单元来发挥功能。

在此,详细地说明选择在收发时要使用的偶极天线(21a或者21b)时的动作。此外,该动作是例如通过由电力强度判断电路34、未图示的控制部等控制体外机30中的各电路来实现的。在以下的说明中,举出电力强度判断电路34控制各电路的情况的例子。

在收发时的动作中,首先根据来自电力强度判断电路34的输出来连接某一个偶极天线(例如偶极天线21a)和收发切换开关312。此时,收发切换开关312例如按照来自电力强度判断电路34的控制电压,连接有天线切换开关311和发送电路32。因此,电力强度判断电路34使发送电路32中的发送信号生成电路322生成用于输出接收电波强度测量用信号(以下称作接收强度测量信号)的控制命令,并经由偶极天线21a向胶囊型医疗装置10发送该控制命令。之后,电力强度判断电路34控制收发切换开关312,将天线切换开关311和接收电路33设为连接状态。此外,也可以不发送控制命令而由胶囊型医疗装置10以规定间隔输出接收强度测量信号。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在电力强度判断中使发送电路32进行动作。

另一方面,胶囊型医疗装置10按照所接收到的控制命令通过天线14a将接收强度测量信号输出规定时间(或者以规定间隔输出规定次数)。该接收强度测量信号是通过体外天线20的偶极天线21a来接收的。由此,在电力强度判断电路34中,从RSSI电路333输入与由偶极天线21a接收到的电波有关的强度指标信号。

当输入与由偶极天线21a接收到的电波有关的强度指标信号时,从电力强度判断电路34输出用于将天线切换开关311的连接目的地切换为偶极天线21b的控制信号。由此,在电力强度判断电路34中,从RSSI电路333输入与由偶极天线21b接收到的电波有关的强度指标信号。此外,至少在完成该动作之前的期间内,从胶囊型医疗装置10输出接收强度测量信号。

如上所述,当扫描所有的偶极天线(在本例中为21a以及21b)来输入各自的强度指标信号时,电力强度判断电路34比较根据各强度指标信号得到的接收强度。在本例中,比较之前输入的与由偶极天线21a接收到的电波有关的强度指标信号和与由偶极天线21b接收到的电波有关的强度指标信号的值(例如以规定的时间常数积分得到的电压值)。电力强度判断电路34根据该比较结果,输出表示哪个偶极天线(21a或者21b)的接收强度大的控制信号。由此,以使天线切换开关311选择接收强度大的偶极天线(21a或者21b)的方式进行动作。

另外,在上述动作中,以检测多个偶极天线(21a以及21b)各自的接收强度并选择接收强度最大的偶极天线的方式进行动作,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例如在之前选择的偶极天线(在上述例子中为偶极天线21a)的接收强度低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的情况下执行上述动作,来选择接收强度最大的偶极天线。

除此之外,例如在经由有线线路来输入来自操作终端60的控制命令等的情况下能够由USB接口等来构成输入部35,例如在经由红外线、短波、长波等的无线线路来输入来自操作终端60的控制命令等的情况下能够由红外线接收装置、短/长波接收装置等来构成输入部35。另外,例如在设为能够安装便携式记录介质40的情况下能够由USB接口等来构成外部I/F 36,在设为能够经由通信线缆59来连接信息处理终端50的情况下能够由网络接口等来构成外部I/F 36。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位置关系

接着,使用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天线14a的朝向、被检体100的姿势和体外天线20之间的关系。图6A~图6C是说明被导入在被检体100的胃102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10和安装在被检体100的外表面的体外天线2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体外天线20被安装在被检体100的胴体部周围。另外,体外天线20在被检体100采取直立位的状态下,偶极天线21a沿水平方向(与地表面平行的方向)延伸,偶极天线21b沿垂直方向(垂直于地表面的方向)延伸。

另外,被检体100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10如上所述那样在胃102内的液体104的液面维持姿势的状态下漂浮。因此,除了被检体100的体位变换时的不稳定状态以外,胶囊型医疗装置10所具备的天线14a的卷轴不管被检体100的姿势如何都始终维持固定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3所示,天线14a的卷轴相对于地表面维持垂直方向(z轴方向)。因而,从天线14a输出的电波中的垂直极化波在与z轴平行的面进行传播,水平极化波在与xy平面平行的面进行传播。

··直立位(坐位)

首先,说明被检体100采取直立位的情况。如图6A所示,在被检体100采取直立位的情况下,体外天线20的偶极天线21a沿与地表面平行的水平方向(图6A中x方向)延伸,偶极天线21b沿相对于地表面垂直的方向(图6A中z方向)延伸。因此,两个偶极天线21a以及21b中的偶极天线21a接收从天线14a发射的电波中的水平极化波,偶极天线21b接收从天线14a发射的电波中的垂直极化波。此外,该关系在被检体100采取坐位姿势的情况下也是相同的。

··背卧位(腹卧位)

另外,在被检体100采取背卧位的情况下,如图6B所示,体外天线20的偶极天线21a以及21b都沿与地表面平行的水平方向(图6B中x轴方向或者y轴方向)延伸。因此,两个偶极天线21a以及21b都能够接收从天线14a发射的电波的水平极化波。此外,该关系在被检体100采取腹卧位(俯卧位)的情况下也是相同的。

··右侧卧位(左侧卧位)

并且,在被检体100采取右侧卧位的情况下,如图6C所示,体外天线20的偶极天线21a沿相对于地表面垂直的方向(图6B中z轴方向)延伸,偶极天线21b沿与地表面平行的水平方向(图6C中y方向)延伸。因此,两个偶极天线21a以及21b中的偶极天线21a接收从天线14a发射的电波中的垂直极化波,偶极天线21b接收从天线14a发射的电波中的水平极化波。此外,该关系在被检体100采取左侧卧位的情况下也是相同的。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构成为在被检体100采取任何姿势的情况下都能够使用体外天线20来接收水平极化波,因此能够防止由于被检体100的体位导致接收效率下降。其结果,能够不依赖于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天线14a与体外机30所使用的体外天线20之间的位置关系而在胶囊型医疗装置10与体外机30之间正确地收发数据。

·变形例1

在此,使用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体外天线20的变形例1。图7A是表示本变形例的体外天线20A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另外,图7B是图7A的C-C’截面图。此外,在图7A中,为了明确说明,省略保护天线部分的覆盖薄膜24。

如图7A所示,体外天线20A具有如下结构:构成与体外天线20的偶极天线21a相同的偶极天线的元件21aL以及21aR形成在挠性基板23表面的对角线上,构成与体外天线20的偶极天线21b相同的偶极天线的元件21bL以及21bR形成在挠性基板23背面的对角线上。此外,与体外天线20同样地,由元件21aL和21aR构成的天线以及由元件21bL和21bR构成的天线配置成相互正交。

另外,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各个元件21aL、21aR、21bL以及21bR经由接触通孔21c与覆盖薄膜24上的电极焊盘21d电连接,该接触通孔21c贯通挠性基板23表面的覆盖薄膜24。在本变形例中,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同样地,在该电极焊盘21d上焊接连接线缆39。

通过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起到与体外天线20相同的效果。此外,其它结构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变形例2

接着,使用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体外天线20的变形例2。图8是表示本变形例的体外天线20L以及20R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8中还图示出连接在体外天线20L以及20R上的体外机30。

如图8所示,体外天线20L以及20R分别具有一个偶极天线21l或者21r。在本例中,体外天线20L具备与体外天线20的偶极天线21a相同的偶极天线21l,体外天线20R具备与体外天线20的偶极天线21b相同的偶极天线21r。因而,体外天线20L及20R与体外机30之间的连接方式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连接方式相同。

通过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起到与体外天线20相同的效果。另外,能够使两个偶极天线21a与21b之间分开的距离较大,在接收电波时能够降低一个偶极天线从另一个偶极天线所受到的影响,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相互干扰导致接收灵敏度(例如S/N比)下降。此外,其它结构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实施方式2)

接着,使用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医疗系统2。图9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体外天线20B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另外,图9B是图9A的D-D’截面图,图9C是图9A的E-E’截面图,图9D是图9A的F-F’截面图。并且,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系统2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此外,在图9A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保护天线部分的覆盖薄膜24。

如图9A所示,体外天线20B除了具备体外天线20的偶极天线21a以及21b之外,还具备偶极天线21s,该偶极天线21s在挠性基板23A的延伸面中相对于这两个偶极天线21a以及21b倾斜地配置。与其它的偶极天线21a以及21b同样地,偶极天线21s包括对称地配置的两个元件21sL以及21sR。

另外,如图9B~图9D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挠性基板23A具备由两个挠性基板23a以及23b构成的层叠结构。如图9B所示,偶极天线21a例如形成在挠性基板23A的最上层的表面上。另外,如图9C所示,偶极天线21b例如形成在挠性基板23A的最下层的背面上。并且,例如如图9D所示,偶极天线21s例如形成在挠性基板23a与23b之间的层上。

另外,形成在挠性基板23A的中间层的偶极天线21s的各元件21sL以及21sR例如经由接触通孔21c与覆盖薄膜24上的电极焊盘21d电连接,该接触通孔21c贯通挠性基板23a和挠性基板23A上的覆盖薄膜24。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同样地,在该电极焊盘21d上焊接连接线缆39。

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体外机30B中,体外机30中的由两个2路开关构成的天线切换开关311被替换为由两个3路开关构成的天线切换开关313。另外,输出用于对该天线切换开关313进行切换控制的控制信号的电力强度判断电路34B构成为输出能够控制两个3路开关的控制信号。此外,能够将该控制信号例如设为4值(例如2比特)的电压信号。

通过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具有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以外,在被检体采取斜位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偶极天线21s来接收水平极化波,因此还能够更可靠地实现稳定的接收强度。此外,其它结构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实施方式3)

接着,使用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医疗系统3。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系统3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系统3中,使用两个体外天线20-1以及20-2。另外,与此相应地,医疗系统1的体外机30被替换为体外机30C。

各个体外天线20-1以及20-2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体外天线20相同。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一个体外天线20-2相对于另一个体外天线20-1倾斜的方式对被检体100粘贴体外天线。即,体外天线20-1的偶极天线21a相对于体外天线20-2的偶极天线21a以及21b倾斜,同样地,体外天线20-1的偶极天线21b相对于体外天线20-2的偶极天线21a以及21b倾斜。由此,在被检体100采取斜位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某一个偶极天线21a或者21b来接收水平极化波,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实现稳定的接收强度。

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体外机30C中,体外机30中的由两个2路开关构成的天线切换开关311被替换为由两个4路开关构成的天线切换开关314。另外,输出用于对该天线切换开关314进行切换控制的控制信号的电力强度判断电路34C构成为输出能够控制两个4路开关的控制信号。此外,能够将该控制信号例如设为4值(例如2比特)的电压信号。

通过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以外,在被检体采取斜位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体外天线20-2所具备的偶极天线21a或者21b来接收水平极化波,因此还能够更可靠地实现稳定的接收强度。此外,其它结构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实施方式4)

接着,使用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医疗系统4。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系统4中的体外天线20以及体外机30D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另外,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系统4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体外天线20具备如下结构:在床110的电介质床垫112上表面、即载置面110A的下方,沿着水平面以二维阵列状排列多个体外天线20。另外,体外机30D例如设置在排列有多个体外天线20的电介质床垫112下方的例如床架114上。

优选的是使用具有与被检体100的介电常数相同程度的高介电常数的材料来形成电介质床垫112。由此,能够使被检体100与体外天线20之间的介电常数取大致连续的值,因此能够抑制在被检体100和电介质床垫112之间产生的电波的反射,从而能够得到更强的接收强度。

另外,如图13所示,与图5所示的体外天线20和体外机30之间的连接结构同样地,医疗系统4中的各个体外天线20与体外机30D是例如使用配置有平衡-不平衡转换器22a以及22b的连接线缆39来连接的。但是,在体外天线20与体外机30D内部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切换中使用多路开关315,该多路开关315能够进行与体外天线20及体外天线20所具备的偶极天线的数量相应的切换。

并且,与图2所示的体外机30同样地,体外机30D构成为能够经由无线线路或者有线线路与操作终端60进行连接,或经由通信线缆59与信息处理终端50进行连接,或连接如便携式记录介质40那样的外部记录介质,或经由未图示的监视器线缆与显示装置进行连接。

在该医疗系统4中,当被导入在床110上的被检体110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10和体外机30D进行通信时,通过由体外机30D控制多路开关315来扫描多个体外天线20各自的偶极天线21a以及21b,并检测各个偶极天线(21a,21b)的接收强度,之后将检测到的接收强度进行比较,由此在电力强度判断电路34D中判断使用哪个体外天线20的哪个偶极天线(21a或者21b)的情况下得到最大的接收强度,在使电力强度判断电路34D选择了得到该最大接收强度的体外天线20的偶极天线21a或者21b的状态下执行通信。由此,能够使用接收强度最良好的体外天线20的偶极天线21a或者21b来进行通信。

此外,其它结构、动作及由此得到的效果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体外天线20,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当然也能够使用其变形例、其它实施方式的体外天线等。

(实施方式5)

首先,使用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医疗系统5的结构以及动作。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用漂浮在胃102内所蓄积的液体104中的胶囊型医疗装置10来获取胃102的内壁图像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还能够应用于在从食道向肛门进行移动的途中获取被检体100内的某些信息的胶囊型医疗装置。另外,作为胶囊型医疗装置10所获取的被检体内信息,不限于摄像图像,能够设为体内中的pH值、细胞组织、血液、体液等各种信息。并且,蓄积液体104的脏器不限于胃102,例如能够设为小肠、大肠等各种器官。并且,在液体104中优选使用例如生理盐水、水等不对被检体100以及胶囊型医疗装置10带来坏影响的液体。此外,液体104优选为透明液体。由此,在例如获取被检体内图像作为被检体内信息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由于液体104导致所拍摄的图像不清晰。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系统5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医疗系统5具备:胶囊型医疗装置10,其例如经过口被导入到被检体100内部,在蓄积于胃102内的液体104中漂浮;以及体外机130,其通过与该胶囊型医疗装置10进行无线通信,与胶囊型医疗装置10之间收发图像数据、控制命令等。在体外机130中经由连接线缆39连接有体外天线120,体外机130和胶囊型医疗装置10使用该体外天线120来进行无线通信。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分开说明体外机和体外天线,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体外天线和体外机构成为一个体外装置。

另外,体外机13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与操作终端60进行无线/有线通信,所述操作终端60用于例如由操作者来输入摄像指示等各种操作。并且,体外机130也可以构成为例如能够经由USB(Universal Serial Bus)线缆、LAN(Local Area Network)线缆等通信线缆59与个人计算机、工作站等信息处理终端50进行连接。并且,体外机13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安装便携式记录介质40等外部记录介质。并且,体外机13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例如经由未图示的监视器线缆连接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此外,也可以在体外机130的自身上设置用于输入各种操作的输入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等存储部、液晶显示器等显示部等。

·胶囊型医疗装置

在此,使用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一例。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胶囊型医疗装置10例如具有:摄像单元13,其获取被检体100内的图像;通信单元14,其与体外机130进行无线通信;控制部11,其控制摄像单元13、通信单元14等胶囊型医疗装置10内的各部分(单元);存储部12,其存储通过摄像单元13所获取到的被检体内图像的图像数据、经由通信单元14所接收到的控制命令等各种数据或控制部11为了控制胶囊型医疗装置10内的各部分而执行的各种程序等;以及电源单元15,其向胶囊型医疗装置10内的各部分供给电力。

控制部11通过根据例如从存储部12读出的各种控制程序、经由通信单元14从体外机130接收到的控制命令等来控制/驱动胶囊型医疗装置10内的各部分(单元),使各部分实现摄像动作、收发动作等各种动作。例如能够使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MPU(Microprocessor)等信息处理装置来构成该控制部11。

存储部12存储由控制部11适当执行的各种控制程序、摄像单元13所获取到的图像数据、经由通信单元14所接收到的各种数据、其它设定信息等。例如能够使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来构成该存储部12。另外,在存储部12中,也可以包括保存上述各种控制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并且,存储部12不限于存储上述各种数据、其它设定信息等,也可以存储从胶囊型医疗装置10接收到的图像数据。

摄像单元13具有在具备规定的驱动/控制电路以及布线等的电路基板上搭载如下部件而成的结构:摄像部13a,其将被检体100内的图像作为图像数据来获取;光学透镜13b,其配置在摄像部13a的受光面侧;以及一个以上的照明部13c,其用于在拍摄时用光来照射被检体100内。该摄像单元13通过在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下进行动作,适当将被检体内图像(胃102的内壁图像)作为图像数据来获取。所获取的图像数据例如经由控制部11被记录在存储部12中,或者通过通信单元14向体外机130被发送。此外,在摄像部13a中,例如能够使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照相机、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照相机等。另外,在照明部13c中,例如能够使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此外,胶囊型医疗装置10也可以具备多个摄像单元13。

实现使用了天线14a的通信单元(第一通信单元)的通信单元14具有在具备规定的收发电路以及布线等的电路基板上搭载天线14a而成的结构,通过在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下进行动作,适当向体外机130发送摄像单元13所获取到的图像数据或者存储在存储部12中的图像数据,另外,接收从体外机130发送的控制命令等各种数据并向控制部11输入该数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天线14a(第一天线)使用输出垂直极化波和水平极化波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定向性的电波的线圈天线(还称作环形天线)。这是因为,在小型天线中,线圈天线的增益大。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能够使用各种天线。

另外,上述各部分收容在胶囊型容器(壳体)内,所述胶囊型容器包括:大致圆筒形状或者半椭圆球状的主容器(第一壳体)18,其一端形成半球状的圆顶形状,另一端开口;以及半球形状的副容器(第二壳体)19,其通过与主容器18的开口部相嵌来密封主容器18内部。该胶囊型容器(18,19)例如是被检体10能够吞服的程度的大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副容器19是由透明的材料形成,并且上述摄像单元13在副容器19侧朝外配置。由此,摄像单元13能够经由透明的副容器19拍摄胃102的内壁。此外,主容器18既可以是两端开口的大致圆筒形状,也可以是通过将由透明材料形成的副容器19与两个开口部分别相嵌来密封主容器18内部。在这种情况下,胶囊型医疗装置10能够在两端分别搭载摄像单元13。此外,各摄像单元13被朝外配置。

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的胶囊型医疗装置10构成为整体的比重小于液体104的比重。由此,能够使胶囊型医疗装置10在胃102内所蓄积的液体104的液面漂浮。但是,并非必须使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比重小于液体104的比重。

并且,胶囊型医疗装置10为了在被检体100的胃102内部与被检体100的姿势无关地使自身姿势(例如相对于地表面的姿势)保持固定,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重心从胶囊型容器整体(18,19)的中心偏移。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地表面例如设为图15中xy平面的情况下,以使漂浮在液体104中的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长度方向例如维持z方向、且形成摄像窗的副容器19位于下侧的方式使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重心偏移。

这种重心的偏移是通过例如在内部结构中将比重大的部件配置在副容器19侧来实现的。例如用作电源单元15的纽扣电池等与其它结构相比,比重大,因此通过将该电源单元15配置在副容器19侧,能够使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重心向副容器19侧偏移。此外,除此之外,当然也能够通过例如将内部结构整体向副容器19侧偏移配置的结构等各种结构来使重心偏移。

如上所述,通过设为漂浮在液体104中的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姿势保持固定方向,能够限制通信单元14的天线14a的朝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15所示,以使天线14a的卷轴相对于液面(地表面、即xy平面)垂直(z方向)的方式将天线14a固定在胶囊型医疗装置10内(例如通信单元14的电路基板)。由此,构成为即使被检体100采取任何姿势都能够使用后述的体外天线120来接收水平极化波,因此能够防止由于被检体100的体位导致接收效率下降。另外,水平极化波具有在液体(例如液体104)与气体(例如胃102内气体)的边界面处的反射损失小的特性,因此通过设为能够与被检体100的体位无关地接收水平极化波的结构,能够更高效地接收来自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电波。此外,关于天线14a的朝向、被检体100的姿势和体外天线120之间的关系稍后说明。

另外,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比重只要是至少一部分突出在液体104的液面上的程度即可。

·体外天线

接着,使用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体外天线120的一例。图16A~图16E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体外天线120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此外,图16A是体外天线120的俯视图,图16B是图16A的A-A’截面图,图16C是图16A的B-B’截面图。另外,图16D是表示体外天线120所具备的加速度传感器27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图16E是图16A的G-G’截面图。并且,在图16A中,为了明确说明,省略保护天线部分的覆盖薄膜124以及用于确保后述的加速度传感器27的锤部27c的可动区域的隔离薄膜26。

如图16A所示,体外天线120具有如下结构:两个偶极天线121a以及121b形成在大致正方形的挠性基板123的表面和背面。但是,在本发明中不限于偶极天线,例如能够使用环形天线、微带天线(还称作贴片天线)等各种天线。

偶极天线121a包括对称地配置的两个元件121aL以及121aR。另一方面,偶极天线121b包括同样对称地配置的两个元件121bL以及121bR。在各个元件121aL、121aR、121bL以及121bR中,设有将各个元件电连接到挠性基板123的端部的电极焊盘121d。

另外,偶极天线121a(第二天线)和偶极天线121b(第三天线)被配置成各个元件的延伸方向相互正交。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体外天线120具有不同的多个极化面,因此在体外天线120相对于胶囊型医疗装置10位于水平方向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某一个偶极天线(21a或者21b)来接收从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天线14a输出的电波中的水平极化波。其结果,能够与被检体100的体位无关地高效地接收来自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电波。

如图16B所示,偶极天线121a例如形成在挠性基板123的一个主面(将其设为表面)上。另一方面,如图16C所示,偶极天线121b例如形成在挠性基板123的另一个主面(将其设为背面)。但是,不限于此,偶极天线121a和偶极天线121b也可以形成在挠性基板123的同一面上、同一层上。

另外,如图16B或者图16C所示,形成有偶极天线121a及121b的挠性基板123的表面隔着隔离薄膜126而被覆盖薄膜124所覆盖,该隔离薄膜126用于确保加速度传感器27的锤部27c的可动区域,该覆盖薄膜124用于保护形成在挠性基板123上的偶极天线121a。另一方面,在挠性基板123的背面形成用于将体外天线120安装到被检体100的粘接薄膜125。该粘接薄膜125还起到保护形成在挠性基板123背面的偶极天线121b的作用。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将体外天线120安装在夹克等的衣服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设为体外天线20相对于衣物能够装拆自如,则能够使用Magic Tape(注册商标)等各种结构。

在此,在挠性基板123中,优选使用由具有可塑性、且具有与被检体100的介电常数相同的介电常数的材料构成的薄膜状基板。同样地,在配置于偶极天线121a及121b与胶囊型医疗装置10之间的粘接薄膜125中,也优选使用具有可塑性、且具有与被检体100的介电常数相同的介电常数的材料。其中,关于本发明所说的“相同的介电常数”,介电常数也可以不一定相同,只要是能够视作与被检体100的介电常数相同程度的介电常数以能够降低来自天线14a的电波的反射即可。由此,能够使用粘接薄膜125使挠性基板123贴紧被检体100,并且能够抑制挠性基板123和/或粘接薄膜125的电波反射,从而能够得到更强的接收强度。另外,在将体外天线120安装在夹克等的衣物上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由具有与被检体100的介电常数相同的介电常数的材料形成该衣物。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相互正交的偶极天线121a以及121b形成在单层的挠性基板123的表面和背面的情况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例如具有层叠结构的挠性基板的某一个相同或者不同的层中形成偶极天线121a以及121b。

另外,体外天线120具备用于检测体外天线120相对于地表面的倾斜度(即被检体100的姿势)的加速度传感器(还称作重力传感器)27。如图16D以及图16E所示,该加速度传感器27具有例如使用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微机电系统)加工技术嵌入到挠性基板123中的锤部27c和梁部27aL、27aR、27bL以及27bR。

如图16D所示,使用梁部27aL、27aR、27bL以及27bR从四方支承锤部27c。各梁部27aL、27aR、27bL以及27bR形成为脆弱到通过锤部27c的重力而弯曲的程度。另外,在各梁部27aL、27aR、27bL以及27bR与挠性基板123的连接根部分以及与锤部27c的连接根部分粘贴压电电阻元件27p,该压电电阻元件27p的电阻值根据外部应力的变形而发生变化。即,本实施方式的加速度传感器27是压电式3轴加速度传感器。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检测由各梁部27aL、27aR、27bL以及27bR的弯曲引起的压电电阻元件27p的电阻比,能够检测体外天线120相对于地表面的倾斜度。

粘贴在各梁部27aL、27aR、27bL以及27bR的压电电阻元件27p通过在挠性基板123表面所形成的布线28相连接,并且电引出到挠性基板123的端部。在引出到挠性基板123端部的布线28中,焊接连接线缆139。由此,将加速度传感器27和体外机130进行连接。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压电式3轴加速度传感器,例如能够使用采用MEMS结构的电容式3轴加速度传感器等各种加速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此外,加速度传感器27的各压电电阻元件27p经由连接线缆139与体外机130的倾斜角检测电路134相连接,该连接线缆139用于连接体外天线120和体外机130。关于由倾斜角检测电路134进行的重力方向(或者体外天线120的倾斜方向)的检测稍后说明。

·体外机

接着,使用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体外机130的一例。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体外机130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7所示,体外机130具备:切换电路131,其切换体外天线120的天线结构以及发送/接收;发送电路132,其生成将所输入的控制命令等各种数据叠加到规定的发送频率而得到的发送信号;输入部135,其将从操作终端60(参照图14)输入的控制命令等各种数据输入到发送电路132;接收电路133,其将经由体外天线120输入的接收信号再现为数据信号;倾斜角检测电路134,其根据由体外天线120的加速度传感器27检测出的电阻值来检测体外天线120的倾斜方向;视频输出部137,其将由接收电路133再现的数据信号中的图像数据转换为用于显示在外部的显示装置的影像数据来进行输出;外部接口(I/F)136,其控制与信息处理终端50(参照图14)、便携式记录介质40(参照图14)的连接;以及电源单元138,其向上述各部分供给电力。

在上述结构中,切换电路131包括:天线切换开关1311,其将体外天线120的两个偶极天线121a以及121b中的某一个切换为要使用的天线;以及收发切换开关1312,其切换体外天线120的体外机130内部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切换开关1311例如由使用多个开关晶体管构成的至少两个2路开关构成,各2路开关的切换端子经由连接线缆139以及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22a、122b适当连接在偶极天线121a以及121b的各元件(21aL或者21bL、以及21aR或者21bR)的电极焊盘121d上。该天线切换开关1311根据从后述的倾斜角检测电路134输出的控制信号,将体外天线120所具备的两个偶极天线121a以及121b中的某一个切换为要使用的天线。由此,能够选择体外天线120所具备的多个极化面中的某一个极化面。即,天线切换开关1311作为对体外天线120所具备的多个极化面中的某一个极化面进行选择的选择单元来发挥功能。另外,在将各偶极天线121a及121b与天线切换开关1311进行连接的连接线缆139上,设有用于转换处于平衡和不平衡的电信号的平衡/不平衡转换电路、即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22a以及122b。

收发切换开关1312是例如使用多个开关晶体管来构成的2路开关,在发送时和接收时将体外天线120的连接目的地切换为发送电路132和接收电路133中的某一个。能够构成为例如通过后述的倾斜角检测电路134、未图示的控制部等对该收发切换开关1312进行控制。

发送电路132包括:振荡器1321,其根据未图示的基准电压以规定的发送频率进行振荡;发送信号生成电路1322,其根据从输入部135、外部I/F 136或者未图示的控制部输入的控制命令等各种数据生成发送信号;以及叠加电路1323,其将发送信号生成电路1322所生成的发送信号叠加到从振荡器1321输出的发送频率信号上。因而,在发送时,在叠加电路1323中对从振荡器1321输出的振荡频率信号叠加发送信号,之后叠加有发送信号的发送频率信号经由切换电路131被输入到体外天线120,并从体外天线120的某一个偶极天线121a或者121b以电波信号被发送到外部的胶囊型医疗装置10。

接收电路133包括:RF接收单元1331,其通过对经由切换电路131由体外天线120输入的频率信号进行滤波、下变频、解调以及解码等,再现从胶囊型医疗装置10发送来的数据并输出接收数据;以及信号处理单元1332,其使用从RF接收单元1331输出的接收数据来执行规定的处理。

这样,发送电路132和接收电路133中的至少一个作为经由由天线切换开关1311选择的偶极天线(21a或者21b)与胶囊型医疗装置10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第二通信单元)来发挥功能。

此外,由RF接收单元1331再现的接收数据例如在信号处理单元1332中被进行像素插值等规定处理之后,被发送到经由外部I/F 136连接的信息处理终端50(参照图14)、或被记录在安装于外部I/F 136的便携式记录介质40(参照图14)等外部记录介质中。另外,在接收数据为图像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如图17所示那样设置视频输出部137,还能够将接收数据直接显示在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上。

倾斜角检测电路134例如构成为包括对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分别检测电阻值的三个惠斯登电桥电路(Wheatstone bridge circuit),根据由该惠斯登电桥电路得到的电阻值的比(即,重力方向或者体外天线120的倾斜方向)来输出将天线切换开关1311的连接目的地切换为偶极天线121a和121b中的某一个的控制信号。此时,倾斜角检测电路134输出用于选择相对于地表面平行的状态或者接近平行的状态的偶极天线121a或者21b的控制信号。此外,例如能够将该控制信号设为2值(例如1比特)的电压信号。另外,由倾斜角检测电路134进行的倾斜角的检测不限于使用上述电阻值的比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使用如下图表,该图表是预先通过测量实验等来求出x轴、y轴及z轴的每个轴的电阻值与体外天线120的倾斜角之间的关系并将该关系以表格状对应起来而得到的。

这样,体外天线120的加速度传感器27和倾斜角检测电路134和天线切换开关作为根据体外天线120的倾斜度来选择体外天线120所具备的多个极化面中的某一个极化面的选择单元来发挥功能。

除此之外,例如在经由有线线路输入来自操作终端60的控制命令等的情况下能够由USB接口等构成输入部135,例如在经由红外线、短波、长波等的无线线路输入来自操作终端60的控制命令等的情况下能够由红外线接收装置、短/长波接收装置等构成输入部135。另外,例如在设为能够安装便携式记录介质40的情况下能够由USB接口等构成外部I/F 136,在设为能够经由通信线缆59连接信息处理终端50的情况下能够由网络接口等构成外部I/F 136。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位置关系

接着,使用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天线14a的朝向、被检体100的姿势和体外天线120之间的关系。图18A~图18C是说明被导入在被检体100的胃102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10和安装在被检体100的外表面的体外天线12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体外天线120安装在被检体100的胴体部周围。另外,体外天线120在被检体100采取直立位的状态下,偶极天线121a沿水平方向(与地表面平行的方向)延伸,偶极天线121b沿垂直方向(垂直于地表面的方向)延伸。

另外,被检体100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10如上所述那样在胃102内的液体104的液面维持姿势进行漂浮。因此,除了被检体100的体位变换时的不稳定状态以外,胶囊型医疗装置10所具备的天线14a的卷轴不管被检体100的姿势如何都始终维持固定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15所示,天线14a的卷轴相对于地表面维持垂直方向(z轴方向)。因而,从天线14a输出的电波中的垂直极化波在与z轴平行的面进行传播,水平极化波在与xy平面平行的面进行传播。

··直立位(坐位)

首先,说明被检体100采取直立位的情况。如图18A所示,在被检体100采取直立位的情况下,体外天线120的偶极天线121a沿与地表面平行的水平方向(图18A中x方向)延伸,偶极天线121b沿相对于地表面垂直的方向(图18A中z方向)延伸。因此,两个偶极天线121a以及121b中的偶极天线121a接收从天线14a发射的电波中的水平极化波,偶极天线121b接收从天线14a发射的电波中的垂直极化波。因而,倾斜角检测电路134将用于选择偶极天线121a的控制信号输入到天线切换开关1311。此外,该关系在被检体100采取坐位姿势的情况下也是相同的。

··背卧位(腹卧位)

另外,在被检体100采取背卧位的情况下,如图18B所示,体外天线120的偶极天线121a以及121b都沿与地表面平行的水平方向(图18B中x轴方向或者y轴方向)延伸。因此,两个偶极天线121a以及121b都能够接收从天线14a发射的电波的水平极化波。因而,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倾斜角检测电路134被天线切换开关1311选择的偶极天线可以是偶极天线121a和偶极天线121b中的某一个。此外,该关系在被检体100采取腹卧位(俯卧位)的情况下也是相同的。

··右侧卧位(左侧卧位)

并且,在被检体100采取右侧卧位的情况下,如图18C所示,体外天线120的偶极天线121a沿相对于地表面垂直的方向(图18B中z轴方向)延伸,偶极天线121b沿与地表面平行的水平方向(图18C中y方向)延伸。因此,两个偶极天线121a以及121b中的偶极天线121a接收从天线14a发射的电波中的垂直极化波,偶极天线121b接收从天线14a发射的电波中的水平极化波。因而,倾斜角检测电路134将用于选择偶极天线121b的控制信号输入到天线切换开关1311。此外,该关系在被检体100采取左侧卧位的情况下也是相同的。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构成为在被检体100采取任何姿势的情况下都能够使用体外天线120来接收水平极化波,因此能够防止由于被检体100的体位导致接收效率下降。其结果,能够不依赖于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天线14a与体外机130所使用的体外天线120之间的位置关系而在胶囊型医疗装置10与体外机30之间正确地收发数据。

·变形例1

在此,使用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体外天线120的变形例1。图19A是表示本变形例的体外天线120A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另外,图19B是图19A的C-C’截面图。此外,在图21A中,为了明确说明,省略保护天线部分的覆盖薄膜124以及用于确保加速度传感器27的锤部27c的可动区域的隔离薄膜26。

如图19A所示,体外天线120A具有如下结构:构成与体外天线120的偶极天线121a相同的偶极天线的元件121aL以及121aR形成在挠性基板123表面的对角线上,构成与体外天线120的偶极天线121b相同的偶极天线的元件121bL以及121bR形成在挠性基板123背面的对角线上。此外,与体外天线120同样地,由元件121aL和121aR构成的天线以及由元件121bL和121bR构成的天线配置成相互正交。

另外,如图19A以及图19B所示,各个元件121aL、121aR、121bL以及121bR经由接触通孔121c与覆盖薄膜124上的电极焊盘121d电连接,该接触通孔121c贯通挠性基板123表面的覆盖薄膜124。在本变形例中,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同样地,在该电极焊盘121d上焊接连接线缆139。

通过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起到与体外天线120相同的效果。此外,其它结构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变形例2

接着,使用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体外天线120的变形例2。图20是表示本变形例的体外天线120L以及120R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20中还图示出连接在体外天线120L以及120R上的体外机130。

如图20所示,体外天线120L以及120R分别具有一个偶极天线121l或者121r。在本例中,体外天线120L具备与体外天线120的偶极天线121a相同的偶极天线121l,体外天线120R具备与体外天线120的偶极天线121b相同的偶极天线121r。因而,体外天线120L以及120R和体外机130之间的连接方式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连接方式相同。

另外,这样在不同的挠性基板123上构成偶极天线121a以及121b的情况下,加速度传感器27只要形成在某一个挠性基板上即可。在本变形例中,如图20所示,例示出在体外天线120L上形成加速度传感器27的情况。

通过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起到与体外天线120相同的效果。另外,能够使两个偶极天线121a以及121b分开的距离较大,在接收电波时能够降低一个偶极天线从另一个偶极天线所受到的影响,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相互干扰导致接收灵敏度(例如S/N比)下降。此外,其它结构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实施方式6)

接着,使用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医疗系统6。图21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体外天线120B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另外,图21B是图21A的D-D’截面图,图21C是图21A的E-E’截面图,图21D是图21A的F-F’截面图。并且,图2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系统6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此外,在图21A中,为了明确说明,省略保护天线部分的覆盖薄膜124以及用于确保加速度传感器27的锤部27c的可动区域的隔离薄膜126。

如图21A所示,体外天线120B除了具备体外天线120的偶极天线121a以及121b之外,还具备偶极天线121s,该偶极天线121s在挠性基板123A的延伸面上相对于这两个偶极天线121a以及121b倾斜地配置。与其它偶极天线121a以及121b同样地,偶极天线121s包括对称地配置的两个元件121sL以及121sR,偶极天线121s经由平衡-不平衡转换器122s连接在天线切换开关1313上。

另外,如图21B~图21D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挠性基板123A具备由两个挠性基板123a以及123b构成的层叠结构。如图21B所示,偶极天线121a例如形成在挠性基板123A的最上层的表面上。另外,如图21C所示,偶极天线121b例如形成在挠性基板123A的最下层的背面上。并且,例如如图21D所示,偶极天线121s例如形成在挠性基板123a和123b之间的层上。

另外,形成在挠性基板123A的中间层的偶极天线121s的各元件121sL以及121sR例如经由接触通孔121c与覆盖薄膜124上的电极焊盘121d电连接,该接触通孔121c贯通挠性基板123a以及挠性基板123A上的覆盖薄膜124。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同样地,在该电极焊盘121d上焊接连接线缆139。

另一方面,如图2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体外机130B中,体外机130中的由两个2路开关构成的天线切换开关1311被替换为由两个3路开关构成的天线切换开关1313。另外,构成为输出用于对该天线切换开关1313进行切换控制的控制信号的倾斜角检测电路134B输出能够控制两个3路开关的控制信号。此外,例如能够将该控制信号设为4值(例如2比特)的电压信号。

通过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具有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相同的效果以外,在被检体采取斜位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偶极天线121s来接收水平极化波,因此还能够更可靠地实现稳定的接收强度。此外,其它结构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实施方式7)

接着,使用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医疗系统7。图2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系统7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2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系统7中,使用两个体外天线120-1以及120-2。另外,与此相应地,医疗系统5的体外机130被替换为体外机130C。

各个体外天线120-1以及120-2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体外天线120相同。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一个体外天线120-2相对于另一个体外天线120-1倾斜的方式对被检体100粘贴体外天线。即,体外天线120-1的偶极天线121a相对于体外天线120-2的偶极天线121a以及121b倾斜,同样地,体外天线120-1的偶极天线121b相对于体外天线120-2的偶极天线121a以及21b倾斜。由此,在被检体100采取斜位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某一个偶极天线121a或者121b来接收水平极化波,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实现稳定的接收强度。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加速度传感器27也可以具备某一个体外天线120-1或者20-2。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如图23那样体外天线120-1具备加速度传感器27的情况的例子。

另一方面,如图2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体外机130C中,体外机130中的由两个2路开关构成的天线切换开关1311被替换为由两个4路开关构成的天线切换开关1314。另外,输出用于对该天线切换开关1314进行切换控制的控制信号的倾斜角检测电路134C构成为输出能够控制两个4路开关的控制信号。此外,例如能够将该控制信号设为4值(例如2比特)的电压信号。

通过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相同的效果以外,在被检体采取斜位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体外天线120-2所具备的偶极天线121a或者21b来接收水平极化波,因此还能够更可靠地实现稳定的接收强度。此外,其它结构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切换用于通信的天线极化面,因此在被检体采取任何姿势的情况下都能够使用接收敏感度良好的极化面来收发数据,特别是能够使用水平极化波来收发数据。由此,能够防止由于被检体的体位导致接收效率下降。其结果,能够实现不依赖于胶囊型医疗装置的第一天线与体外机所使用的体外天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而能够在胶囊型医疗装置与体外机之间正确地收发数据的医疗系统、该医疗系统的体外装置以及该医疗系统的胶囊型医疗装置。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5~6,更具体地说能够根据由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出的体外天线的倾斜度来切换用于通信的极化面,因此在被检体采取任何姿势的情况下都能够使用接收敏感度良好的极化面来收发数据,特别是能够使用水平极化波来收发数据。由此,能够防止由于被检体的体位导致接收效率下降。其结果,能够实现不依赖于胶囊型医疗装置的第一天线与体外机所使用的体外天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而能够在胶囊型医疗装置与体外机之间正确地收发数据的医疗系统、该医疗系统的体外装置以及该医疗系统的胶囊型医疗装置。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例子,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规格等来进行的各种变更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实现其它各种实施方式,这点可从上述记载中理解。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设为选择接收强度最大的天线来进行通信的结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例如选择接收强度高的两个以上的天线,对从这些天线得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合成。由此,例如通过使定向性最大的方向朝向希望波的传播方向并且使定向性下降的方向(null点)朝向干扰波的传播方向,能够得到如下效果:抑制使用于体外天线的天线的定向性,或能够进行被检体100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10的位置检测等。此外,作为对由两个以上的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合成的技术,能够使用普通的自适应阵列天线(adaptive array antenna)技术、相控阵天线(Phased array antenna)技术等。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1~4中,举出多个天线(偶极天线21a、21b等)分别具有一个极化面的情况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还能够设为如下结构:通过由开关来切换一个天线的极化面,使体外天线(20等)具有多个极化面。这能够由如下结构等来实现:例如在环形天线的2个地方设置开关,通过切换该开关的连接来切换极化面。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5~7中,举出多个天线(偶极天线121a、121b等)分别具有一个极化面的情况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还能够设为如下结构:通过由开关来切换一个天线的极化面,使体外天线(20等)具有多个极化面。这能够由如下结构等来实现:例如在环形天线的4个地方设置开关,通过切换该开关的连接来切换极化面。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例子,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规格等来进行的各种变更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实现其它各种实施方式,这点可从上述记载中理解。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