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越岭线设计方法

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越岭线设计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越岭线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建立选线区数字地面模型;指定越岭线起点和终点;对定线区域内的地貌进行分析;确定垭口控制点并分段设计上行和下行线路;按平均纵坡初步拉坡;平均纵坡判别;缓和坡段布置;交点合并调整;变坡点合并调整;方案评价。本发明方法可有效、充分地利用计算机的功能,将目前的人工纸上定线根本无法完成的计算工作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较人工选线提高工效数十倍;而且,选线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在给定条件下能够求得土石方量最小、造价最低的越岭路线方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23666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交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810069413.X

  • 发明设计人 冯晓;唐伯民;

    申请日2008-02-29

  • 分类号G06T17/50(20060101);

  • 代理机构50212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先芸

  • 地址 400074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66号(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32:2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5-0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6T17/50 授权公告日:20091021 终止日期:20100229 申请日:20080229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10-21

    授权

    授权

  • 2008-10-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8-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的计算机自动选线方法。本方法主要用于公路、铁路在主要考虑地貌(地形)和坡度时的区段替代人工选线作业。

背景技术

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是反映地貌的地面高程点位数据与高程和内插软件的集合,主要用于绘制地形图和求取地面任意点高程。其出现后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主要用于土建工程勘查设计中的交互式应用,包括地貌分析、景观分析和仿真、场地设计、平基和造价分析等。现有的应用技术存在的主要不足是:计算机只是作为电子地形图的可视化界面,设计方案的拟定必需借助于人工干预作业才能完成,而且交互式应用设计人员工作量较大,没有充分发挥DEM的作用。

而目前的越岭线的定线方法主要是在纸质地形图上进行,由有经验的操作人员,在确定的控制点间进行试坡定线,根据人工放坡定出导向线,在此基础上确定交点并配适当的曲线要素,形成完整的越岭线。因此该方法不仅还没有利用DEM技术,更没有EDM的自动选线技术,效率很低,优化几乎不可能且质量难以控制。

综上所述,现有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方案数量有限,人工纸面选线方法一般只作2个方案比选,难以找到最佳方案。

2、人工纸面选线和计算机交互选线,工作业效率都比较低,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功能和作用。

3、现有方法具有较大的经验性和主观性,缺乏一致的标准,顾及的因素有限,也造成方案评价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应用EDM数据的、定线质量更高的、速度更快的计算机自动定线的方法与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越岭线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建立选线区数字地面模型;(2)指定越岭线起点和终点;(3)对定线区域内的地貌进行分析;(4)确定垭口控制点并分段设计上行和下行线路;(5)按平均纵坡初步拉坡;(6)平均纵坡判别;(7)缓和坡段布置;(8)交点合并调整;(9)变坡点合并调整;(10)方案评价。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更加有效地、充分地利用计算机的功能,将目前的人工纸上定线根本无法完成的计算工作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2、在两点之间设计越岭线时能够快速找到最优的方案,一般不会超过数分钟,较人工选线提高工效数十倍。

3、选线的质量能够保证。对给定的选线区和地形,以及给定的技术要求,能够寻找到既满足线形技术要求和平纵组合最优的条件。

4、在给定条件下能够求得土石方量最小、造价最低的越岭路线方案。多个项目与现有方法对照平均较人工比选定线要节造价10~20%左右。

5、扩大了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工程应用范围,使其能够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设计流程图。

图2是按照本发明方法设计的越岭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的计算机自动选线方法。主要用于公路、铁路在主要考虑地貌(地形)和坡度时的区段替代人工选线作业,具有实用、快捷之优点。

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越岭线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建立选线区数字地面模型;

(2)指定越岭线起点和终点;

(3)对定线区域内的地貌进行分析,主要是根据地面标高进行坡度分区,划分出平缓区、中等坡度区、陡坡区和悬崖峭壁区;

(4)确定垭口控制点,主要是自动提取垭口点,并找出最低垭口点将路线分为两段或多段。从垭口处分别设计上山和下山路线;

(5)按平均纵坡初步拉坡。拉坡(即放坡)是从坡段起点按照设计的坡度沿地面求交线,从而找出一段路线的平面位置。在控制点间根据水平距离和高差计算平均纵坡坡度,以低于该坡度的而且地面允许对大纵坡(坡面法向坡度)若干坡度进行试放,然后从中选出最好的一条。将端点作为控制点继续向前放坡。

(6)最佳线路(平均纵坡)的判别:主要根据某路线的平面线形条件、地貌降坡比例满足情况以及挖填方量来判别。

(7)缓和坡段布置:在路线放坡试坡时根据地貌自动形成。

(8)平面交点合并和调整:根据地貌的放坡线是不规则的。主要将其用不同的平曲线组合进行拟合,得到最佳拟合线形方案。对此方案进行平纵线形指标的自动分析,决定对某些交点进行删除和移动,以是平面线形满足要求。

(9)纵面变坡点合并调整:根据地貌生成的初步变坡点一般是地貌分区点,其位置与平面线形不相适应,需要作调整。以消除或移动过密、坡差过小或过大、与平面配合不良的点。

参见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某越岭线的设计起点为西南角,设计路线将翻越某山岭到达终点。路线总高差约100米,长度约3公里。首先建立包括起点和终点的数字地面模型(DEM)。在模型上指定路线起点和终点坐标。输入平纵面顶线的技术指标和规范数据。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由计算机自动寻找出满足给定技术要求的路线方案(粗实线)。

本发明方法由于采用自动选线设计,可完成多个越岭线方案,并快速完成方案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评价,以及多个方案的对比。尤其是在数字高程模型(DEM)下,可自动生成满足一定定线条件的越岭线方案:

(1)自动完成坡面组成分析,进行坡面特征分区,找出一定高度以上的陡坎和悬崖。

(2)自动进行坡面特征线、特征点分析。

(3)按照坡面分区进行缓和坡段的自动布置。在各缓坡区进行缓和放坡形成新的控制点。禁止通过区避绕,主要指特别陡峭及悬崖绝壁区、特殊用地区和其他禁行区需避绕。自动判断并选择多个回头点进行比选确定最佳点。

(4)根据地貌特征自动产生备选交点,控制点间的初始导向线自动生成。

(5)自动进行坡长检查并调整变坡点的位置,使陡坡和缓坡的分布满足规范要求。进行全线土石方优化,并使挖填方量最小。

本发明在DEM上对确定的越岭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自动分析方法是:根据DEM数据,采用内插与拟合方法自动采集方案沿线纵横断面数据,并计算挖填方量;自动获取路线设计技术参数值,根据规范要求和一定理论要求,判别方案的线形设计质量。

坡面特征的分析方法是:基于坡度分析的原理,对两控制点间的坡面按照设定间隔进行坡向和坡度分区,并由计算机自动找出一定高度以上的陡坎和悬崖。分区的方法是,在DEM上进行局部坡度和坡向分析,在一定范围以内计算平均变化率判别,以此进行坡面按坡度和坡向分区,并产生分区的界线。

坡面特征点线分析方法是:根据上步产生的坡面分区边界线,从中自动提取山谷线、山脊线、分水线(反坡线);根据山顶脊线提取各可能鞍部点,从中提出最低垭口和次低垭口点。

两控制点间初始导向线生成的方法是:两个相邻控制点间,从两端按照平均坡度进行自动放坡,并将与地形特征线产生的交点作为可能交点。

按照坡面分区进行缓和坡段的布置:沿平均坡度线,在各缓坡区进行缓和坡段的放坡,并形成新的控制点。

交点的合并和调整:在自动进行交点间长度检查以及坡长检查后,根据平面交点间的间距和偏角,按照一定的准则取消、合并部分交点,并配合一定的曲线要素;根据各个自然坡段的长度判别,按照一定的准则,合并、删除或移动部分边坡点,以满足纵面线形寻优的要求,即使使挖填方量最小,平纵线形组合最优。

禁止通过区避绕:主要指特别陡峭及悬崖绝壁区、特殊用地区和其他禁行区需避绕时,自动在禁行区上或下边缘产生控制点,使用1~4步程序分段进行自动寻线。

回头曲线选址方法是:当两控制点高差很大平均坡度超过最大纵坡时,需要设回头曲线进行展线。回头点在缓坡开阔区成对布置,自动选择多个回头点进行比选确定最佳点算法。以此作为新增控制点,分段进行自动寻线。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