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油/气藏模式的方法

一种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油/气藏模式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油/气藏模式的方法,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地质资料、地震解释、地震正演和地震反演有机整合,而不是简单地利用地震解释和地震反演等方法获取的结果进行井间对比,而是综合有限的地质资料和地震反射资料,开展地震正演研究,建立与地震反射总体匹配的地质模型,避免由于地震资料多解性可能导致的井间预测结果的不准确或不合理,从而建立更为合理的油/气藏剖面,提高油/气藏剖面的准确度,更好地指导后期井位部署。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37526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石油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811407706.4

  • 发明设计人 耳闯;

    申请日2018-11-23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振瑞

  • 地址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电子二路18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06:57: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0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V 1/50 专利号:ZL2018114077064 申请日:20181123 授权公告日:20200428

    专利权的终止

  • 2020-04-28

    授权

    授权

  • 2019-03-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V1/50 申请日:201811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2-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油/气藏模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编制油/气藏剖面是分析油/气藏类型、成因、油气分布规律的关键环节,是建立油气成藏模式的基础。由于受资料掌握情况、研究区差异和研究者技术手段等方面的限制,在编制油/气藏剖面的过程中,基本都是从已知钻井资料出发,首先编制砂体连通剖面,然后综合录井、试油/气、测井解释和实际生产资料将油气层段标注于连井砂体剖面中,最终形成油/气藏剖面。

但是,井下地质资料具有纵向和横向不连续的缺陷,而地球物理资料受地震资料信噪比、分辨率的影响也存在多解性。单纯利用地质资料编制油/气藏剖面,井间或无井区缺少可信的证据;同时,砂体连通性、断层或不整合面等运移通道只能通过推测或早期地质认识,井间预测效果差。利用地震反射特征、地震属性和地震反演等技术手段虽然可以提供砂体或储层、断层等的发育情况,但受地震资料品质和地质模型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影响,地震解释结果存在多解性,所以不能将地震解释结果简单地用于油/气藏剖面的编制。单纯依靠钻井资料无法准确揭示砂体叠置样式和连通性、断裂、不整合面等地质要素,井间和无井区只能推测,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所以,就需要一种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油/气藏模式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油/气藏模式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种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油/气藏模式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采集录井数据、试油/气数据和测井解释数据,并整理得到目的层内含油/气性数据;

步骤二、利用已有钻井数据,建立连井剖面,将所述步骤一中各井目的层含油/气情况标注于连井剖面各对应的钻井中,建立与连井剖面对应的地震解释剖面,参考地震解释提供的构造和地层解释结果,将地层和构造发育数据融入连井剖面中,初步建立油/气藏剖面的地层格架;

步骤三:开展地震正演研究,观察所述步骤二中与油/气藏剖面对应的地震剖面,分析各种地震反射特征,建立与地震剖面对应的地质模型,利用所述地质模型模拟地震反射信号,将正演形成的模拟地震剖面与已知地震剖面对比,筛选出与已知地震剖面相似性最好的模拟地震剖面,初步将该模拟地震剖面对应的地质模型确定为所述步骤二中油/气藏剖面的解释结果;

步骤四:开展地震反演工作,进行砂体预测和烃类检测,利用生成的地震反演数据体建立与所述步骤二中连井剖面和地震剖面对应的反演剖面,获取砂体发育情况、砂体连通性、油/气层发育情况和油/气层连通性数据;

步骤五:从地质背景出发,综合所述步骤一获得的目的层内含油/气数据、所述步骤二建立的油/气藏剖面的地层格架、所述步骤三和所述步骤四获得的砂体发育情况、砂体连通性、油/气层发育情况和油/气层连通性数据,将多种资料相互验证,完成砂体对比,建立砂体解释剖面,最终建立油/气藏剖面。

较佳地,所述步骤一中的所述录井数据为含油性的含油级别,所述试油/气数据为目的层日产油/气数据和日产水数据;所述测井解释数据为油/气层、含油/气水层、含水油/气层、水层和干层的数据。

较佳地,所述步骤三中的所述地质模型包括砂体连通性模型、输导体系模型和流体替换模型,所述解释结果包括井间砂体发育情况、砂体连通性、油/气层发育情况和油/气层连通性。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将地质资料、地震解释、地震正演和地震反演有机整合,而不是简单地利用地震解释和地震反演等方法获取的结果进行井间对比,而是综合有限的地质资料和地震反射资料,开展地震正演研究,建立与地震反射总体匹配的地质模型,避免由于地震资料多解性可能导致的井间预测结果的不准确或不合理,从而建立更为合理的油/气藏剖面,提高油/气藏剖面的准确度,更好地指导后期井位部署。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油/气藏模式的方法的连井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油/气藏模式的方法的连井剖面相应的地震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油/气藏模式的方法的气藏剖面的地质格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油/气藏模式的方法的地震正演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油/气藏模式的方法的砂体连通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油/气藏模式的方法的地震正演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油/气藏模式的方法的流体替换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油/气藏模式的方法的气藏剖面对应的砂体反演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油/气藏模式的方法的气藏剖面对应的烃类检测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油/气藏模式的方法的气藏剖面对应的砂体解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油/气藏模式的方法的最终的气藏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发明为解决编制油/气藏剖面过程中地质解释与地球物理解释脱节的问题,将地质现象、成因、地球物理响应关系和井间预测有机结合,建立更准确的油气成藏模式,提高油/气藏预测精度。将地震解释、地震属性和地震反演资料运用到油/气藏剖面编制过程中,通过地震资料可以提供井间砂体、断裂、不整合面等信息,预测砂体形态、砂体边界、砂体连通性和流体信息等,极大的提高了油/气藏剖面的准确性。各类地球物理资料(测井、地震解释、属性、反演)是地下地质信息的物理响应,而地质分析则是解释形成各类地球物理响应的原因,并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建立具有成因分析和预测功能的地质模型。

所以,在综合利用地质和地震资料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多种地质模型并采用地震正演的方法,模拟各种地质模型可能产生的地震反射信息,优选与实际地震资料匹配最好的模型作为油/气藏剖面解释的依据,并与砂体反演、烃类检测结果相互验证,最终形成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紧密结合的油/气藏剖面。

参照图1-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油/气藏模式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采集录井、试油/气、测井解释等资料,整理目的层内各种资料对含油气性的描述结果。录井资料将含油性描述为饱含油、富含油、油浸、油斑、油迹和荧光等含油级别;试油/气资料可以提供目的层日产油/气和日产水数据;测井解释可提供油/气层、含油/气水层、含水油/气层、水层、干层等结果。综合上述资料,掌握已有钻井目的层内的含油/气情况。

步骤二:利用已有钻井资料,建立连井剖面,将步骤一中各井目的层含油/气情况标注于连井剖面各对应的钻井中。建立与连井剖面对应的地震解释剖面,参考地震解释提供的构造和地层解释结果,将地层和构造发育信息融入连井剖面中,初步建立油/气藏剖面的地层格架。

步骤三:开展地震正演研究,观察步骤二中与油/气藏剖面对应的地震剖面,分析各种地震反射特征,建立与地震剖面对应的地质模型(包括砂体连通性模型、输导体系模型和流体替换模型等),利用地质模型模拟地震反射信号。将正演形成的模拟地震剖面与已知地震剖面对比,筛选出与已知地震剖面相似性最好的模拟地震剖面,初步将该模拟地震剖面对应的地质模型确定为步骤二中油/气藏连井剖面的解释结果,解释结果包括井间砂体发育情况、砂体连通性、油/气层发育情况和油/气层连通性等。

步骤四:开展地震反演工作,进行砂体预测和烃类检测,利用生成的地震反演数据体建立与步骤二中连井剖面和地震剖面对应的反演剖面,获取砂体发育情况、砂体连通性、油/气层发育情况和油/气层连通性等。

步骤五:从地质背景出发,综合步骤一获得的目的层内含油/气情况、步骤二建立的油/气藏连井剖面的地层格架、步骤三和步骤四获得的砂体发育情况、砂体连通性、油/气层发育情况和油/气层连通性等结果,即将生产测试资料、地质分析、地震解释、地震正演、地震反演紧密结合,各种资料相互验证,完成砂体对比,建立砂体解释剖面,最终建立油/气藏剖面。通过上述过程建立的油/气藏剖面,既能反映已知井的油/气藏发育特征,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预测功能。

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I—II—III—IV—V连井剖面及相应的地震剖面(图1(a)和图1(b)),连井剖面中已包含了各井气层、水层和含气水层等信息数据。该剖面的5口井中,I井目的层顶部砂体为气层,该井其他砂岩段为含气水层或水层,II井虽然发育厚层砂体,但总体均为水层,III、IV和V等3口井含气性均较好。5口井之间发育何种类型砂体,砂体之间是否连通,5口井之间砂体含气性如何,I和II的含气性差是由于位于构造低部位还是由于砂体不连通等问题,需结合地震资料进行深入分析。

(2)参考地震解释成果,建立油/气藏剖面的地层格架(图2)。

(3)在图1中与连井剖面对应的地震剖面上,a、b、c、d处同相轴存在不连续或错断的现象;e处同相轴近水平,针对上述问题开展地震正演研究,建立多种地质解释模型,模型中包括砂体形态、砂体连通性、砂体叠置、隔(夹)层、含气性、气水界面位置等信息(图1、图3和图4)。

为分析上述地震反射原因,建立了系列地质模型,选取一种砂体连通模型和一种流体充填模型进行介绍。

在图3中,(a)图为地质模型,(b)图为地质模型对应的模拟地震剖面,在图4中,(a)图为地质模型,(b)图为地质模型对应的模拟地震剖面。

参照图3(a),砂体连通性模型:B层,在I井处设计水道—堤岸复合体模型,在II井处设计水道模型,堤成水道外侧为溢岸沉积,沉积物粒度偏细,I与II井之间不连通;在V井处设计朵体模型,V井与III井和IV井砂体不连通。A层:在I井处设计水道模型,其他井为朵体,II井两侧砂体向上倾方向尖灭,与上倾方向砂体叠置发育;IV井下段砂体向下倾方向减薄尖灭(图3(a))。

参照图3(b),在此模型形成的地震正演剖面中,B层:I和II井处的水道模型基本与地震剖面吻合;II与III井之间,由于砂体不连通,在II井右侧同相轴出现扭曲或振幅减弱,与地震剖面基本吻合。A层:I井处的水道模型、II井处砂体向两侧上倾方向减薄尖灭模型、IV井下段砂体向下倾方向减薄尖灭模型基本与地震剖面中的特征吻合,在砂体尖灭处均出现了同相轴振幅减弱或扭曲的现象(图3(b))。

参照图4(a),流体替换模型:根据测井解释结果设计了如图4的流体替换模型,I井除目标层顶部薄层砂体为气层外,其他砂体为水层;II井砂体均为水层;III和IV井根据测井解释结果进行气层对比;V井处设计气水界面模型;在II井A层的上部设计气水界面(图4(a))。

参照图4(b),在形成的地震正演剖面中,在II井处对应的气水界面位置处,同相轴不连续或振幅减弱;与III井连通的砂体向下倾方向减薄尖灭,在尖灭附近同相轴振幅变弱,上述特征与地震剖面基本吻合(图4(b))。

(4)建立合理地质模型后,开展地震反演工作,进行砂体预测和烃类检测。利用地震反演数据体,建立与气藏剖面对应的砂体反演剖面(图5)和烃类检测剖面(图6)。砂体反演结果揭示的砂体连通性同样表明III井左侧的砂体与主砂体是不连通的(图5)。II井右侧东,反演同相轴出现多处中断或振幅强度变化,说明砂体可能是不连通的(图5)。烃类检测结果表明,III井右侧地区,含气性变差,且A层含气性好于B层含气性;III井右侧地区,含气性好,气层连通程度较高(图6)。

(5)综合钻井资料、地震解释、地震正演和地震反演结果,建立与气藏剖面对应的砂体解释剖面(图7)和最终的气藏剖面(图8)。经过上述流程编制的气藏剖面,其井间形态证据更充分,也尽量避免了地震资料的多解性,其结果也更加合理和准确。

综上所述,本发明将地质资料、地震解释、地震正演和地震反演有机整合,而不是简单地利用地震解释和地震反演等方法获取的结果进行井间对比,而是综合有限的地质资料和地震反射资料,开展地震正演研究,建立与地震反射总体匹配的地质模型,避免由于地震资料多解性可能导致的井间预测结果的不准确或不合理,从而建立更为合理的油/气藏剖面,提高油/气藏剖面的准确度,更好地指导后期井位部署。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