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1年非开挖技术会议
2011年非开挖技术会议

2011年非开挖技术会议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武汉
  • 出版时间: 2011-04-16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委会;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

会议文集:2011年非开挖技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铺设地下管道时不可避免的会扰动周围地层以及造成地层损失,进而造成一定程度的地表变形,如地表沉降、地表水平变形及倾斜等。本文根据随机介质理论,分析了地下管道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原因并提出了地表变形的理论计算模型,用MATLAB GUI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界面,定量计算地表变形程度,为铺设地下管道的设计及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及参考。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施工的地理概况,通过了解岷江河流附近的地质情况,做好非开挖定向钻穿越工程的准备工作,包括钻进轨迹设计、卵砾石层处理、施工设备及泥浆。在施工过程中,先要进行导向,导向完成后,撤除导向钻头,并安装上页牙轮回扩钻头进行回扩,为了能够更好的排出孔内残渣,使钻孔得到进一步稳固,我司采用Φ350回扩钻头进行清孔两次。此次施工最大困难是穿越卵砾石层以及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处断层。卵砾石层成孔难,且容易塌孔;断层导致泥浆大量漏失。合理的泥浆配制,是此次穿越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导向期间停工20天,继续钻进时原孔性能仍然良好,这给后续快速完成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摘要:江西省天然气官网一期工程九江一景德镇段都阳湖湖口定向钻穿越项目是一项高风险的系统工程,对钻机的穿越能力、钻机的锚固、钻具的选配、导向孔的轨迹、回扩以及配制泥浆的性能要求很高,并且对施工项目管理和人力资源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鄱阳湖湖口定向穿越工程结合理论分析,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地解决了钻杆失稳、泥浆护壁和回拖过程中所遇到的常见性技术难题,对以后的施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 摘要:本文介绍了天然气管道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定向钻穿越工程的施工工艺情况,结合江西天然气定向穿越成功工程实例,分析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导向孔钻进、钻具选配、泥浆配比方案等风险的防范,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 摘要:作为非开挖施工的一个分支,定向钻穿越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以DN630供水管道定向钻穿越淮河工程为例,介绍了定向钻穿越的技术特点,指出了设计基本原则及设计要素如管道钻进的入土角、出土角、曲率半径和穿越深度等确定方法,并阐述了定向钻穿越施工工艺流程及泥浆配制、钻导向孔、扩孔及管道回拖等主要施工工艺。
  • 摘要:本人在借鉴前人成果并结合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砂卵石地层与非开挖钻进施工的适应性,对非开挖钻进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同时,为了解决非开挖导向钻进在复杂地层特别是砂卵石层中的施工难题,考虑采用注浆预加固技术对砂卵石层进行预先加固,以提高其强度,保证非开挖导向钻进的顺利进行。更进一步地,对水平孔中注浆预加固的三种方法(垂直注浆法、导管注浆法、随钻注浆法)在导向钻进工程中的概念、适用范围、优缺点以及实施控制要点等进行了对比和研究。
  • 摘要:定向钻穿越段周边地质超出规定范围,是导致定向钻管段卡管的内因,施工单位采取的预防和处置措施不当,是定向钻穿越卡管事故的外因。盲目扩大管孔直径,或增加洗孔次数,对预防卡管作用有限,甚至可能起负作用。地质情况复杂多变情况下,定向钻管段正式回拖前进行试拖,确定合适的回拖工艺参数,是预防卡管的有效措施.回拖前应编制和落实解卡预案,一味强拖可能越卡越紧,甚至拉断钻杆或连接万向节;没有钻机有效引导,夯管锤暴力强夯,管段会塑性变形严重。最好回拖前就在管道入土端事先备好地锚或夯管锤,以尽量缩短解卡时间,避免泥浆干涸凝固。对于存在孤石的复杂地质,应使用前端为尖锥状的回拖头。
  • 摘要:本文讨论了水平定向钻进(HDD)辅助系统的功能。该系统能采用人性化设计,专为HDD知识有限者或初学者所设计。系统是基于网络设计,在联网情况下即可随时随地的使用。该系统简单却能真实的反应钻进情况,不像其他系统一样需要具有大量深入的HDD知识储备,因此其非常适合于各类人员,包括HDD初学者。其目的在于展示在最终设计之前可以确定的成果。用户也可以使用该系统对其目前所设计的HDD做独立检测和鉴定。该系统目前使用英语,但是将来也可以运用其他语言,比如日语、泰语,汉语以及马来西亚语。目前Trenchless Advisor Pty Ltd公司(www.trenchlessadvisor.com.au/pre_assist.php)可提供该系统。该系统的独特之处在于可以使一个计算机新手在不超过20分钟的情况下完成输入所需的设计参数。包括产品管径大小、目标深度以及该距离下所需要的入土和出土角。该系统通过一个输入预定设计参数的渐近过程来指导用户,同时也能提供一些有用的HDD相关安全操作信息给用户来制定其方案、设计和施工。一旦设计参数输入到该系统中,无论设计正确或者错误,它都将给出HDD设计的可行性和建议以及进一步的审核。这一审核包括工程设计数据和基本参数,而且还可以在系统结束运行替用户保存该方案,并打印出一个PDF副本作为设计文件的一部分。
  •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管顶技术的新工艺与新设备。首先,在新工艺中介绍了两种新工法,一种是直接铺管法,另一种是AXIS系统真空挖掘法。直接铺管法整合了现有小型隧道施工方式、海瑞克推管机和水平定向钻三方面的技术优势,能实现连续施工作业,一次性完成管道铺设。其优点有:通过单一步骤进行快速管道安装;无需费时接管或安装钻杆,无需下套管;安装前,管道可以提前焊接好或经过测试,实际施工时间短;适用地层广,卵石、漂石、岩层皆可。AXIS系统有四部分组成,钻机、钻机动力元、真空动力单元和真空回收箱。真空挖掘系统其优点如下:1、在施工过程没有任何挖掘头或相应的机械设备去接触地下的管线,2、被破坏的土层直接被吸入封闭的车载罐体中,很少或几乎没有灰尘,并且开挖出的孔洞旁边也无成堆的土屑,3、除了挖掘,空气动力机系统还可用来清理钻井液和其它废物,也可以用来清洗小孔径管线中的阻塞。顶管新设备中主要介绍了两种:复合型盾构顶管机和矩形顶管机。复合型盾构顶管机是将顶管与微型隧道施工相结合的一种工法,复合型盾构顶管机能够在急弯曲段变顶管施工为盾构施工,通过组装预制弯曲管片来满足急曲线施工,其曲线半径可达15米。矩形顶管机主要用来安装矩形管道.,可用于建造地铁车站、地铁及水底隧道旁通道等。
  • 摘要: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顶管过程中的管-土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在将数值分析与模型试验的结果进行比对校准之后,运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BAQUS对顶管过程中的地表沉降、破坏机制和管-土相互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作用于开挖面上的推力对于顶管是至关重要的:推力过小是造成地表沉降的主要原因;而推力过大则会引成地表隆起。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管道的埋深对于选取合理的推力以及确保开挖面的稳定是十分关键的。
  • 摘要:为确定适合广州市地下排水管道的修复方法,对广州老城区近100km2地区进行调查。调查采用管道潜望镜(Quick View,QV)、管道闭路电视(Closed-Circuit Television,CCTV)、管道声纳(Sonar)进行综合探测,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的地下排水管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破损断裂、错位、路基下沉、管道淤塞现象,其中小直径管道的损坏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300mm的管道将近报废。针对地下排水管道的调查情况,结合现有修复技术的特点,经过对修复成本及施工的难易性的研究讨论,得出适合多种管道和缺陷类型的翻转内衬法(Cured In Place Pipe,CIPP)和施工要求相对简单的U型折叠法(u-fold)满足要求,并能够产生较高经济社会效益。
  • 摘要:2008年8月,继TropicM Storm Fay之后,城市圈一段36英尺主管道又发生了三处破裂。这段主管道使用的是Hobas管,位于城市圈巷道下面。巷道属于佛罗里达州的运输部(FDOT),是塔拉哈西最繁忙的路段。管道破裂采用非开挖修复以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对巷道的干扰,并最大限度修复管道。由于Hobas管以前没有破裂过,为了减小对FDOT的干扰,先采用一个试点对管道破裂修复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在90分钟内完成了280英尺,平均每分钟3英尺,施工过程没有造成干扰。从试点获得的经验在剩余管道设计和维修过程中得到了应用。
  • 摘要:2007年,图标工程公司和奥若拉水公司展开一项项目,来调查评估科罗拉多奥若拉市的排水系统中的大直径CMP(金属波纹管)。项目最初阶段着重于比较现有的承压容量和城市集水区可能的排量,以及评估管道的结构完整性。随后阶段,包括换衬系统的设计和建造。为了完成项目任务和目标,利用各种方法,包括动态SWMM分析、自动和人工管道检查、金属波纹管系统中换衬的设计。城市中心排水系统于1974年建造,尺寸从84英寸到120英寸,总长接近4350英尺。此管道系统是为奥若拉城一片极其重要地区的排水所服务的,该地区包括奥若拉城中心和奥若拉市政中心。由于该地区的高度不透水性,排水系统上游领域的排量有可能超过系统的排水能力。因此,结合复杂的层流劈裂和滞留特点,就根据环保局SWMM5项目来制定动力雨水管道模型。排水管道系统主要完成检测、取样、测试三个阶段。奥若拉水公司希望将现有的3060英尺长的管线换衬为120英寸的CMP。正如所预料的,在最后的设计阶段遇到许多障碍,关于重要地区管道的插入和表面入口受到限制。换衬项目的建造将于2009年12月开始。总之,论文最后将根据最初的检查和所确定的现有的情况(大量腐蚀)来铺设CMP管,从设计与建造两方面进行缓蚀措施,并于2009至2010年冬天进行换衬的建造。
  • 摘要: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PCCP管)已被广泛用于大型输水和废水超过50年。遥控领域变压耦合检查法(RFTC),自1997年商业化推出后,已成为条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PCCP管)行业评估的标准。虽然这种技术几乎适合所有类型的PCCP管,但是在实际中进行许多PCCP输水线路RFEC/TC巡查时,还有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其中大部分PCCP管线不能暂停服务和完全脱水。2007年,自由游动检测仪被开发并成功用于小直径PCCP管(24"-48")领域。它拥有在现场进行PCCP管道线RFTC检查的能力。可以通过小型带压钻孔分接技术将这种新型仪器投入到在用管道中,沿着水流穿越管线的同时收集RFTC数据,然后在下游另一个带压钻孔分接装置中被回收。目前,这个自由游动检测仪正在大口径(60"及以上)应用中扩大规模。通过对墨西哥现场检验,叙述了在大直径PCCP管现场检查时的技术要领和操作要求,并说明了现场测试结果。
  • 摘要:使用一个完整的动态二维(2DV)数值方法来研究水下管道周围的流动模式,该模型求解了纳维-斯托克斯控制方程(NSE)。该方程是在σ网络结构中用有限体积方法来解决的。湍流用实际的(k-ε)模型进行模拟。工程描述了在计算区域里实际的干元素。由若干干元素组成的圆形管道系统被认为是一个结果已经被实验室数据证实了的模型的例子。
  • 摘要:孔壁稳定是水平定向钻进铺管成败的关键,影响孔壁稳定的主要因素是钻井液压力及其性能,通过对水平孔中钻井液和地层压力平衡机理以及孔壁周围应力位移的分析,结合摩尔强度准则得出了孔壁稳定时钻井液的允许压力区间公式,并对该区间进行修正得出了地层不单一以及地下水存在情况下的钻井液允许压力区间公式。通过对公式的计算分析得出孔壁稳定的钻井液允许压力区间的宽度随孔深的增加而扩大。
  • 摘要:在定向钻穿越工程中面对复杂地质变化时,施工前要科学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和应对措施。对于卵砾石层较厚的穿越施工要考虑采取隔离措施或地质改良,避免卡钻、塌孔、控向角度不能控制等问题。在进行岩石地层夹杂较厚卵石层等较复杂地质定向钻穿越工程中,洗孔正常的情况下应进行试一次回拖,再成功试回拖后确保孔洞清洁,拉力扭矩正常,无卡管情况后进行主管道正式回拖。岩石地层施工要调整泥浆粘度,提高泥浆携带钻屑能力,增大泥浆排量,配备满足大排量要求的泥浆回收系统,定时检测泥浆性能指标,根据地层情况及时调整泥浆性能。复杂地质施工时要科学制定各项应急预案及技术保障措施,确保穿越工程取得成功。
  • 摘要:采用非开挖导向钻进技术进行长距离城市地下管线铺设,减少了对交通的影响,保护环境,减少工程量。管线铺设之前多方面收集信急,进行现场查勘,熟悉施工场地环境、地层特点、借线情况等。长距离管线铺设中保证孔壁稳定是关键,必须要重视泥浆质量。武钢燃气管道工程中,以优质膨润土+中粘CMC+皂化油+乳化剂配制成的泥浆,护壁效果优秀减阻润滑效果良好,成功解决了该长距离管线扭矩阻力大、易塌孔的难题,同时在冷却钻头、清除钻进土屑等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对2010年我国非开挖行业的调查和统计,主要是水平定向钻机的销售情况和非开挖管道修复与更换方法在管道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总结了2010年我国非开挖行业发展的几个特点,包括在新增的水平定向钻机中,大型和中型钻机的发展较快,其中中型钻机第一次成为主导机型;非开挖管道修复和更换的工程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及油气管道成为非开挖管道修复和更换施工方法的主要应用领域等。
  • 摘要:在管道探测方面,主要介绍了英国的MTU项目,基本上现阶段在管道探测中比较常用、效果很好的技术都在这个项目中得到了整合,并有所改进。在管道检测方面,相关企业针对管道渗漏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管道检测与设施管理的结合进行了探讨。在管道铺设方面,还是以过去的技术为主,水平定向钻、顶管、微型隧道等方法依旧在管道铺设中广泛应用,发展主要集中在工程的适用性等方面。在管道修复方面,涌现了MIPP ( Melt-ed-in-place Pipe)等新方法;在CIPP上,针对热水、蒸汽固化的缺点,企业主要推广了紫外光固化的方法;包括改进和提高了管道修复中使用的材料。在材料上,主要针对排水管道中出现的硫化氢问题提出了材料上的解决方案。笔者认为,在管道铺设方面,与国外差距不大。但是在管道修复、探测、新材料的研发、测试、标准等问题上,还是有差距,值得借鉴和参考。
  • 摘要:在非开挖钻进工程中,穿越曲线的设计是第一个关键的工作,而只有根据现场条件设计计算出合适的穿越曲线,才能保证整个钻进穿越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完成。本文在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建立了穿越曲线的计算模型,并利用MATLAB计算程序对其进行优化计算,确定最短穿越距离,使得穿越工程费用最经济。通过现场工程的验证,该计算模型对现场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摘要:众所周知,在采用水平定向钻进技术进行管路安装的情况下,钻进孔径会大于管路孔径,这通常称之为“扩孔”。有关高密聚乙烯和钢制管路的水平定向钻进项目准备需要考虑的机械与流体力学问题将作为本文重点介绍。关于施工应力问题,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在充满流体的弯曲孔内管路产生的机械应力,随后我们将分析流体应力。在介绍机械应力中,从以下两方面说。1、净浮力,管路所受浮力与重力之差被称之为净浮力;通过控制净浮力的大小,或在既定施工土壤条件下加大施工深度可有效避免土层升起的风险。2、抗弯曲力,管路自身产生的抗弯曲力,在钢制管路施工中尤其突出。根据公式计算得,增加曲率半径和孔的直径能够减少挠曲度,增加管路长度,从而大幅度减小作用在底层上的载荷。在流体应力分析中,要想保证钻屑运输出孔洞,就得保证一定的流体压强,钻进过程中的流体压强包含有两个参数:静态流体压强和动态流体压强。静态流体压强产生于钻进泥浆柱,与钻进泥浆柱的高度(钻孔深度)和泥浆密度成正比。泥浆的体积没有影响,这意味着管路与孔洞之 流体压强与将一定特性的钻进泥浆穿过环形空间一定距离而泵出孔洞所需要的压强有关。
  • 摘要:结合厦门地区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及项目工程的技术特点,拟选用厦门鑫勇通非开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泥水平衡岩石顶管机。通过对泥水平衡式曲线顶管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对比分析,对于采用曲线顶管敷设电力管道所涉及的工作井和接收井系统、液压顶进系统、电气系统、顶进导轨系统、泥浆处理循环系统、纠偏和方向控制系统中所需要的理沦基础和技术做出分析,及设备厂家考察、参观类似工程现场,得出采用泥水平衡式曲线顶管敷设地下电力管道是切实可行的,并且工程施工质量能够满足电力部门对管道敷设的要求。通过项目工程的试验施工,将所得出结果应用于后期类似泥水平衡式曲线顶管过程中,为后期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 摘要:万源北路污水管线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西起南大红门路,东至规划蒲黄榆路,全长1061.2米,管径为D1050,采用顶管方式施工。要求顺利穿越、安全施工、保证道路、商铺、民房安全,施工不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工程特点是小管径、长距离、穿越道路、商铺、民房,穿越土质为粘土,无地下水。根据以上施工背景确定施工工艺为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方式,确定施工流程,根据选用的施工工艺确定技术参数。对于施工的技术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1、洞口止水圈,将套筒插人洞口,使用混凝土浇注,底圈及套筒与顶管坑结为一体,能完全阻止泥水涌入工作坑;2、后背,顶进时后背将油缸推力传递到工作坑,工作坑整体受力,分散了后背土体所承受的压力;3、管材;4、滑润减阻,顶进施工中,向管壁外侧不间断地注人滑润泥浆,减少管道推进的总顶力;5、控制沉降,顶管最容易出现的间题就是地面沉降,施工中采取二种方法有效地控制地面沉降:一是严格控制出土率,减少土体损失,二是填补土体损失,顶进中向管外壁注人润滑泥浆,并保持一定的泥浆压力,顶进完成后,再次注人固结浆,完全填充管外空隙。
  • 摘要:为了维持在严重干旱时期有充足的水供应,大草原水域项目(PWP )被评选为是最快、最具经济效益,并可以满足当前及未来至2025年的水资源供应与需求的环保型可持续发展方法。非开挖方法被用来构建水路、湿地、高速公路、干道和铁路下面的管线。通过对南普拉特河隧道区地质的研究,确定了在挖掘南普拉特河隧道时可以采用三种常见的非开挖技术,分别是是泥浆微隧道掘进机(SMTB M ),土压平衡微隧道掘进机(EPB MTBM或EPB)和传统的隧道掘进机(TBM)。并根据地下调查,确定了一些风险,对于每一种掘进方式,每个风险都被赋予一些定性指标。最后对掘进机的适用性、障碍、掘进方法的选择、施工建设等风险进行了评定。
  • 摘要:润滑剂普遍应用于顶管工程中,尤其是在复杂地质条件和长距离顶管中。使用润滑剂的主要目的是减小管土之间的摩擦力,但是定量地确定这两者之间的真实接触情况是十分困难的。测量管-土相互作用的新型技术目前仍然很少并有待进一步发展,所以只能利用间接手段测定管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这些测量方法的应用基于对工程的定性评价。本研究应用一种简单的试验方法来测定台湾地区最常用的润滑剂的摩擦特性,这些摩擦特性可以用于顶力的估算和直线与曲线顶管中管-土相互作用的数值分析。对顶力的分析结果表明顶力的减小与摩擦系数的减小密切相关,并且润滑剂在曲线顶管中的作用比在直线顶管中略大。此外,对台中科技园中400m长直线顶管工程的研究显示由经验公式得到的顶力估算值比实际要大,这表明由超挖造成的管土之间接触面积的减小对砂砾石地层中顶管施工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 摘要:A号管线是一条内径为96英寸的无压式污水截流管道,它的投入使用将会淘汰康科德城的一个主泵站,而这个泵站目前的旱季平均抽运水量为每天1000万加仑。新管线的修建通过了各种场地条件,包括市立高尔夫球场、繁华商业区中拥挤的城市街道以及泥土修筑的胡桃河防洪渠道的地下区域。污水截流管线和接头管线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敷设,包括采用土压平衡盾构(EPBM)开挖技术和微型隧道掘进(MTBM)技术(870英尺长的内径为72英寸的管线)进行顶管施工(3050英尺长的内径为96英寸的管线),以及采用传统的明挖法横穿胡桃河防洪渠道(540英尺长的内径为48英寸的双平行管线)。A号无压截流管线项目取得了一些独特的关键成就。它们是:EPBM安装:采用EPBM施工法进行设计和施工促进了顶进长度极限的增长。数量有限的管盖表明对径向超挖的控制是工程成功的关键。由于有限的管盖,在地下和地表分别设置了监测点对管道沿线的沉降进行检测。设计并修建中继站(IJS)和工作井以便能施加较大的推力。等级纠正:当将第二个内径为72英寸的微管隧道掘进机安装在错误的等级(相差2.8英尺)时遇到了一个关键的施工难题。出现这样的错误是由于对激光制导系统的设置相差了10倍。选择的纠正方法是在采用湿密度为40磅且28天养护单轴抗压强度为300磅每平方英寸的多孔混凝土回填产生的空隙的同时,将整个内径为72英寸的RCP(钢筋混凝土管道)拔出。以每天40英尺的速度将内径为72英寸的管道拔出,这为采用水泥浆进行修复以避免任何地下倒塌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一旦将管道全部拔出,承包商就在多孔混凝土中进行隧道开挖并将管道成功安装到正确的位置上。
  •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浸渍纤维软管点位修补技术的工艺原理、安装机具、修补材料和技术关键,并与国外同类技术进行对比,以适应国内排水管道修补为目标,发现、提出并实现了需要改进的部分。以期排水管道业界更多地认识并应用这项新技术。
  • 摘要:文章对市政公司SSERP及截至2008年12月31日已经完成的工作进行了概述。COC协议持续至2012年。此处提供的数据是一份2008年12月31日前完成的工作汇编,该工作汇编及时建立了对公用设施污水收集系统的检验、状态评估、修复、更换、及维护活动的持续动态过程的初步记录。此项工作仅限于口径不小于10英寸的收集系统部件,但包含了提升站及主要交叉口和次要交叉口管道中口径小于10英寸的管道。SSERP为污水收集系统的现状奠定了基线,并为系统的修复,维护和能力需要提供强大的管理工具。
  • 摘要:作为重力污水管道状态评估的标准技术,闭路电视已经有了成功的和被认可的悠久历史。传统的闭路电视技术要求有可用的通过检查孔的途径,而且之后不能有过多操作;这使得它难以适用于给水干线。在过去的五年中,使用管内闭路电视对给水管道进行检查已经变得可行:在给水管道继续使用的同时,这些检查依然可以进行。本文详细介绍了过去5年内此项技术新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它阐述了一种使传感器通过在用水管的机械装置,以及视频技术在更长使用时间和更高分辨率上的研究进展。作为对这种系统的使用说明,文中也介绍了这种技术的几种典型应用。
  • 摘要:随着城市地下管线日趋复杂及对环保的提倡,非开挖导向钻进铺管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线铺设工程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对导向钻孔轨迹的设计和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非开挖导向孔三维轨迹设计软件能全面、准确地模拟施工环境和指导施工过程,能够按照具体的工程建立全三维量化施工模型,能够结合岩土性质、原有地下管线分布、机械设备特性等施工情况进行导向孔轨迹模拟控制方针设计,和智能辅助设计,在设计轨迹过程中程序自动完成导向强度的计算与更正,同时提供设计轨迹相应的导向控制指导方案。该软件系统已经在上海应用近两年,指导和设计的非开挖工程二百余例,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针对以上对系统的介绍,结合一个典型工程实例来介绍软件模拟施工环境和设计轨迹的过程。并通过用户反馈信息的搜集,说明了软件存在的部分问题,如(1)修改工作坑的位置和尺寸时,软件里部分界面未实时更新;(3)模拟校核时,轨迹每经过一个地下管线和建筑物都进行安全提示,有时提示过多,显得繁琐等。根据用户突出的问题,我们制订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代码的更改和软件调试,使得软件功能更齐全、界面更友好、操作更简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