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新疆伊犁
  • 出版时间: 2018-07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随着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开发的不断深入,国家大政方针的逐步颁布施行,包括2018年4月1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在网上公布,6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沿用惯例撰写说明书并不妥当,因此可以利用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免去临床试验这次契机,对于说明书当中[功能主治]/[适应症],以及[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两大方面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必将有利于经典名方临床应用,切实解决临床应用问题.
  • 摘要:小儿厌食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疾病,也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参考国内外最新诊疗与评价方法、专业内权威著作、最新学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本机构多年的临床试验设计与实践经验,本文重点介绍中药治疗小儿厌食临床研究设计技术要点,以期为临床试验设计提供方法学参考.
  • 摘要:目的:以嘎日迪-13味Ⅱ号(原剂型)为对照,评价、验证嘎日迪-13味I号(临床经验方)治疗萨病(脑梗死)恢复期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同时观查其安全性. 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分组方法,收集8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为40例,试验组40例;试验组运用嘎日迪-13味Ⅰ号每晚临睡前9粒口服治疗,对照组运用嘎日迪-13味Ⅱ号每晚睡前9临口服治疗;基础用药:试验组、对照组均口服拜阿司匹灵100mg,每晚一次;疗程为12周. 结果:通过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蒙医证候疗效评分和NIHSS评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示实验组蒙医症候总有效率和NIHSS评分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症状、体征等情况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⑴嘎日迪-13味Ⅰ号治疗萨病(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等同于嘎日迪-13味Ⅱ号(原剂型);这为嘎日迪-13味Ⅰ号治疗萨病的研究填补了临床观察研究的空白.⑵使用嘎日迪-13味Ⅰ号(把嘎日迪-13味原剂型组方内麝香替换为黑云香)治疗萨病恢复期,不仅保护了麝类动物资源,另一方面为患者提供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及价格低廉的临床经验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对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都起到良好的作用.
  • 摘要:目的:以研究证明萨乌日勒治疗萨病(脑梗死)恢复早期疗效,进一步丰富蒙医治疗萨病(脑梗死)的临床研究,促进萨乌日勒的临床推广应用. 方法:选择符合萨病(脑梗死)恢复早期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平行分组为蒙药试验组和中药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萨乌日勒,口服,每次15粒,早晚各一次温水送服.对照组:中药步长脑心通胶囊,口服,每次0.8g,每日3次.基础用药:试验组、对照组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100mg,每日1次.84d为一个疗程.主要观察治疗前疗效指标和安全性指标.得出数据使用采用SAS9.2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分析. 结果:蒙医证候疗效组间比较:观察组临床痊愈0%,显效30%,有效56.67%,无效13.33%;对照组临床痊愈0%,显效36.67%,有效46.67%,无效16.66%.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卡方检验,组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检查异常变化情况,经卡方检验,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萨乌日勒治疗萨病(脑梗死)恢复早期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化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007至2017年国内10年间的相关文献,收集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化疗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试验、评价研究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并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6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临床疗效[RR=1.11,95%CI(0.82,1.49),P>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中医症候显效[RR=1.58,95%CI(1.21,2.0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消化道反应[RR=0.63,95%CI(0.47,0.8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缓解[RR=1.68,95%CI(1.27,2.2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CD3+)[SMD=1.92,95%CI(1.37,2.4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K细胞CD16+CD56+[SMD=3.00,95%CI(2.33,3.6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辅助、诱导细胞CD3+CD4+[SMD=1.37,95%CI(0.87,1.8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大肠癌有效,可以提高中医症候显效,减轻胃肠道反应和减缓疼痛,提高免疫功能.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尚需开展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长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 摘要:目的:明确呼和浩特地区蒙医心刺痛发病特征,包括发病年龄、发病季节、月份高峰期与分布规律,探讨其集中趋势及内在机制. 方法:1.以呼和浩特市三家医院(呼和浩特市蒙中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医院蒙医科)2012年5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期间的住院患者中心刺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年龄、性别、发病日,将发病时间转化为阴历时间,利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心刺痛发病季节、月份高峰期,并计算出心刺痛男女患者构成比、年龄分布.2.季节采用蒙古族传统季节6季分法,即春季(阴历2月16日至4月15日)、孟夏(阴历4月16日至6月15日)、夏季(阴历6月16日至8月15日)、秋季(阴历8月16日至10月15日)、孟冬(阴历10月16日至12月15日)、下冬(阴历12月16日至2月15日). 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病例为605例,男性256患者例,女性患者349例,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心刺痛多发年龄段为50-79岁.圆形分布法分析结果为心刺痛发病高峰月份为11月,多发季节为孟冬(P<0.05). 结论:呼和浩特地区心刺痛发病高峰月份为11月,多发季节为冬初(P<0.05).心刺痛发病患者中女性发病多于男性.
  • 摘要:目的:对医院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临床用药进行调查分析,为其规范化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利用信息系统调取医院2017年1-3月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相关资料,包括用药科室、用药原因、妊娠哺乳、肝肾功能、用法用量、溶媒种类及溶媒量、疗程、肝功能检验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471例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患者中,用药科室集中在肝胆外科,用药原因主要为预防介入性肝脏损伤.53.93%患者用药疗程6-15天.56.26%患者给药剂量1.8g.48.62%患者选用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溶媒量100ml.肝功能指标复常率较低,其中IBIL较高,为31.03%,应答率ALT高于AST,可达47.54%. 结论:医院注射用GSH在适应症的掌握、用法用量上基本合理,疗程在肝病的辅助治疗上存在疗程不足,与患者住院时间短有关.其改善肝功能指标ALT应答率较高,IBIL复常率较高,但样本量太小,仍需要大样本数据说明其对肝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
  • 摘要:目的:为临床抗肿瘤植物活性成分组方与临床试验提供参考原则.方法:根据植物活性成分抗肿瘤特点、肿瘤细胞生物学规律、肿瘤疾病特点等探讨肿瘤治疗植物药组方设计与临床试验原则.结果:组方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抗瘤机制全覆盖、防耐药/易耐受、参与调节机体内环境、清除机体代谢毒物/调节机体免疫、易到达作用部位.临床试验时应以病例为对象进行试验以得到直接临床数据.结论:优化植物性抗肿瘤组方设计原则并加强病例临床试验的开展是肿瘤防治研究的重要途径.
  • 摘要:经典名方是中药方剂的杰出代表,是历代临床经验的总结,是中医药伟大宝库中最精华的部分.以临床价值、科学价值为核心的科技创新驱动,正成为中药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而对于中药经典名方开发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目前还未能形成统一的共识和标准。文章就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和相应的生产工艺进行深入的探讨.
  • 摘要: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其性味辛、甘,大热,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附子含多种化学成分,如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尿嘧啶、去甲乌药碱、附子亭等.《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方剂组方法度严谨,临床疗效确切,对后世影响巨大。其常用配伍中附子与干姜的剂量比值得探究。附子与干姜配伍剂量比不同时,经方的功效与主治也有不同,剂量比为1:1时多用于“真寒假热”、下利者,附子回阳救逆、干姜配合之。1:1.5时多用于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者,附子回阳救逆、干姜温中祛寒。1:3时多用于阴盛格阳、真阳欲脱者,干姜为主、温通中焦、阳回脉复。
  • 摘要:目的:应用关联分析法对《蒙医金匮》中明确含有白云香的方剂进行分析,找到其一般特征及组方规律. 方法:①收集、整理方剂,将其录入Excel2010进行频数统计,筛选出高频使用药物.②将数据导入SPSS Statistics20软件,之后使用SPSS Modeler14.1数据挖掘软件,应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进行分析,并根据关联分析结果,建立药物关联相关“网格图”. 结果:本次统计的115首含白云香的方剂中,共涉及269味药物,其中诃子、苘麻子、决明子、木香、红花等药物出现的频次明显高于其他药物.关联分析结果:含白云香方剂中白云香与诃子关联最强,其次为苘麻子、决明子、木香、红花. 结论: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含白云香药物组合中以“燥黄水”、“祛除巴达干”、“杀粘”、“清血热”等药效组合的特点较为突出.
  • 摘要:目的:为恶性肿瘤治疗提供新策略与思路.方法:查阅最新植物活性成分抗肿瘤研究文献,对植物活性成分抗肿瘤规律及植物来源等进行分析并提出临床启示.结果:植物活性成分多机制协同抗瘤作用值得进一步挖掘其临床价值,同时抗肿瘤植物科别分布与活性成分结构特点为筛选具临床较高价值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了便利.结论:筛选人体能耐受的多机制抗肿瘤植物活性成分组方并实施机体体温、酸碱度、含氧量等相关的控制性临床实验值得探索.
  • 摘要:三七,又名山漆、田七等,是中药珍品之一,有“南国神草”的美誉.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常用于咯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扑跌肿痛等病症.三七饮片包括生三七粉、三七片、熟三七和熟三七粉,本文从主要从三七药理作用研究概况方面对三七进行论述,以期能为日后三七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 摘要:钩藤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其药效主要为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现代研究表明,钩藤在神经系统中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镇静,抗惊厥,抗癫痫,脑保护等作用,对心血管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初次以外,钩藤在抗癌,阵痛,抗炎,抗焦虑方面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本文将钩藤的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 摘要:决明子,为我国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材,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其在降血压,降血脂,保肝,明目,抗氧化,抗衰老,以及抗癌抗肿瘤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疗效,因此,本文将其最新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 摘要:“亚健康”状态是指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蒙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有许多潜在的优势.蒙医学强调辨证论治,认为“亚健康”状态为疾病的蓄积状态.本文从蒙医的理论观点阐述了蒙医对“亚健康”的认识、预防及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蒙药萨乌日勒对大脑中动脉缺血损伤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将30只Wistar雄性大鼠(体重220±20g)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NT)、模型组(IS)、萨乌日勒组(SA).采用Zea-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脑缺血90min后实施灌注.治疗方法:大鼠清醒24h后进行治疗.NT组和IS组:按1ml/100g·d灌胃蒸馏水;SA组:61.7mg/100g·d剂量灌胃;各组连续给药2周,第15天取材进行实验观察:①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变化;②将大鼠脑组织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③检测血清的AST、ALT的含量观察肝毒性. 结果:①神经功能评分(Bederson):治疗前,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障碍明显,与空白组比较显著(P<0.01);治疗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萨乌日勒组大鼠Bederson评分显著降低(P<0.01);②HE染色结果显示:NT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分布规则,细胞胞浆丰满、细胞核内染色质清晰.IS组大鼠大脑皮质病变区色泽苍白、与周围分界明显,细胞胞浆浓缩红染、胞核固缩软化明显,细胞密度下降、分布较正常组织稀疏、排列不规则、水肿、疏松明显.SA组大鼠大脑病变区与周围分界明显,皮质神经细胞轻度减少,细胞浆与细胞核改变接近正常脑组织.与IS组比较SA组大鼠大脑正常细胞数量比模型组增多.各组大鼠肝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肝组织未见明显的异常.③检测血清AST、ALT含量结果示:模型组、萨乌日勒组血清肝功生化指标AST和ALT水平变化不大,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萨乌日勒无肝毒性. 结论:蒙药萨乌日勒可明显减轻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摘要:目的:测定不同产地黑种草子挥发油中百里醌含量. 方法:将5种不同产地黑种草子用两种不同化学提取方法提取挥发油,建立定量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挥发油中的百里醌.使用500MHZ Bruker Avance III(TMS,δ=0ppm)核磁共振谱仪,以氖代氯仿为溶剂、测定温度25°C、延迟时间2s和扫描次数64的条件下扫描,通过化学移位及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黑种草子挥发油中百里醌相对百分比含量. 结果:以化学位移在δ=6.5ppm与δ=6.6ppm处的百里醌的氢质子峰作为定量峰,其峰面积比与其质量比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493x-0.0005,相关系数为0.999,5中不同产地黑种草子挥发油中百里醌在方法1中测得USA1(0.065%)、USA2(0.093%)、USA3(0.043%)、Tibe(0.043%)、GuangXi(0.062%).在方法2中测得USA1(0.263%)、USA2(0.153%)、USA3(0.037%)、Tibet(0.200%)、GuangXi(0.224%). 结论:分析结果表明,因产地及提取方法差异,黑种草子挥发油中百里醌含量测定是有差异的.本文通过测定不同产地黑种草子挥发油中的百里醌含量,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黑种草子药用价值奠定基础.
  • 摘要:蛇毒在蒙医学中毒病源上属于流动毒即游走性实毒,《四部医典》、《甘露四部》、《通瓦嘎吉德》中都有相关记载,根据以上经典著作有关蛇毒的内容,在此病的治疗中多采用以加布依(草木樨)为主要组方的蒙成药.此文根据有关研究报告,分析推测组方药理作用并为加布依六味在蛇蛇咬伤、中毒方面的作用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