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华护理学会第二十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中华护理学会第二十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中华护理学会第二十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召开年:
  • 召开地:
  • 出版时间: -

主办单位: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在我国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据已有研究报道:在我国40岁及以上居民中,COPD的患病率达8.2%.而睡眠质量对老年COPD患者有着重要的影响,睡眠质量好会有利于疾病的控制与恢复,反之,则会降低老年患者的免疫力,加重疾病的严重程度,因此老年COPD患者的睡眠质量问题应该引起临床广泛的关注与重视.为了解老年COPD患者睡眠质量的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及健康宣教提供依据,本文对于2015年1月-3月,在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住院的患者睡眠质量状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肌损伤引起机体心肌结构及功能处于长期异常状态而造成心功能不全的一科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老年CHF的患病率呈逐年上涨的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沉重的经济负担.由于目前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愈CHF措施,临床上治疗老年患者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现将6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一体化护理管理措施,观察干预效果.
  • 摘要:谵妄,就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和重要的并发症;它是一种可逆的、具有波动性的急性精神紊乱状态,伴有意识改变、注意力不集中、定向障碍、思维混乱及睡眠周期紊乱等特征.谵妄的发生对患者预后会产生不良影响,不仅可能导致患者躯体/认知功能康复延迟,其他并发症(坠床、压疮、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等)风险增加,加重家属的精神及经济负担;从长远来说,也是导致高龄老年人痴呆的强危险因素.长期以来,外科术后康复更多关注患者躯体功能的恢复及重要并发症的预防,对于老年患者这个特殊群体术后及远期认知功能的恢复不够重视;甚至普遍忽视老年患者术后澹妄,导致澹妄的漏诊率较高。事实上,术后澹妄是由多种危险因素引起的一种可逆的急性精神症状,因此有望通过针对其相关危险因素实施综合干预方案预防术后澹妄,从而维护或改善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和躯体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住院体验。在澹妄多学科综合干预研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哈佛大学老年医学中心Sharon工nouye教授及其团队研发的Hospital Elder Life Program (HELP);该模式在早期研究中被证明其可显著降低澹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预防跌倒,并可节约医疗成本。然而,HELP在美国的成功应用是与其医疗环境和制度相适应的。因此,笔者在引进原版HELP基础上,根据中国本土的医疗环境、资源和文化背景,本土化构建预防老年患者术后澹妄的多学科综合干预模式。
  • 摘要:谵妄是住院老年患者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可逆性意识混乱状态,以波动性意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紊乱或意识水平变化为特点.谵妄的发生会导致许多不良预后和结局,例如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再入院率,引起患者躯体功能的下降以及认知功能下降,甚至增加死亡率.事实上,约1/3的谵妄是可以预防的,患者入院时对危险因素的识别和针对危险因素积极的预防措施是降低谵妄发生、减少不良预后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入院时对谵妄危险因素的识别已作为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
  • 摘要:睡眠是人体重要的生理行为,良好的睡眠对于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保持健康体魄具有重要作用.睡眠不足不仅使个体认知能力下降,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发生,还会导致个体心血管、呼吸、免疫等各个系统不良问题的产生.睡眠障碍是冠心病患者常出现的症状之一,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肾上腺素和儿茶酚胺的分泌,使心跳呼吸加快、血压上升、血管收缩、血小板黏性增加,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进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导致患者疾病程度加重,有研究显示47.57%冠心病患者入院后存在睡眠不良问题,表明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亟待提高.本研究旨在通过八段锦操配合穴位按摩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进行护理干预,探讨该方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 摘要:进入老年期后,人体组织结构进一步老化,各器官功能逐步出现障碍,身体抵抗力逐步衰弱,活动能力降低,协同功能丧失,以上原因使老年患者的病情多具有一人多病、起病急、病情危重、并发症多、进展快等特点,常常病发初期就以危及生命,因此呼吸机的使用已成为老年重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虽然挽救了大部分患者的生命,但机械通气也会增加感染机会与病死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ICU的常见并发症,它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发生率为9%-68%,病死率为24-76%.本研究试验组采用间断抬高床头法,由研究结果可见,此种方法有利于减低老年患者VAP的发生率,分析原因有:从床头抬高30-45°持续时间角度方面,有研究表明,即使在研究干预期也将近有85%的时间未达到床头抬高30-45°的要求,进而影响了预防VAP的效果。表面看本方法虽然没有传统持续抬高法持续时间长,但实际能确保每天床头抬高30-45°共计8小时,其从抬高床头的质量方面得到保证。(2)间断抬高床头,能减轻长时间半卧位及身体下滑导致对老年患者能尾部皮肤的压迫,使局部皮肤压力得到缓解,降低压疮的发生几率,从而减少护士对老年患者皮肤管理的担忧。(3)有利于护士对患者体位管理灵活掌握,ICU患者多数为病情危重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而床头抬高30-45°虽有利于VAP的管理却经常与患者病情相矛盾,间断抬高床头法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灵活应用,只要保证固定时段内抬高即可,从而保证抬高床头的有效性。(4)床头抬高30-45°体位不易保持,经常出现身体下滑的现象,导致抬高的角度降低,这就要求护士频繁调整患者体位,且重新调整体位常需要两名或以上的护士完成,由于ICU护士工作量大,这方面难以得到保证,间断抬高床头法从此方面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从而提高护士对床头抬高的依从性。(5)有利于提高患者卧位的舒适感。
  • 摘要:老年慢性病是指老年人群长期积累导致的进行性损害疾病统称.主要包括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我国老年慢性病的发生率逐年呈递增趋势,慢性病通常发病的时间相对较长,很容易出现病情的复发,想要彻底治愈比较困难,给患者的生存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不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护理不当,可能出现恐惧、绝望等心理问题.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针对老年慢性病的特点,给予连续性的护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 摘要:老年慢病患者作为心内科常见的服务对象,由于视力、听力减退,记忆力下降,对药物治疗的作用、服药时间,用法常不能正确理解,使药物效应和不良反应增加.普遍存在用药不合理、用药依从性较差的问题.老年患者身体免疫力下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合理安全用药是保证慢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所在.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是利用信息化工具,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登门造访等方式进行的一种开放式、延伸式护理形式,它能有效提高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在护士和患者乃至家庭成员间建立有目的的互动,从而促进和维护患者健康.延续性护理进一步完善了整体护理的内涵,缩短了护患之间的时间、空间距离,对医疗知识的普及、提高了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以及在节省社会和家庭人力资源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我院心内科针对老年慢病患者用药特点将住院用药安全护理延伸至出院后患者家庭用药护理,收到良好效果.
  • 摘要:WHO已将骨质疏松症列为世界性的一大重要健康问题,我国政府已将其与糖尿病、老年性痴呆一起列为三大重点攻关的老年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据2008年公布的数据,美国约有1000万人患有骨质疏松,而我国5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约6944万人患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引起的多种骨折近年来也呈上升趋势,已日益引起医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难度大、费用高、预后差,不仅会导致病残率和病死率的增加,而且其治疗和护理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骨质疏松发病率高、涉及面广、致病因素复杂,且骨质疏松后骨折患者多是由没有或只接受过有限培训的家人照顾,其照顾方式只停留在日常生活方面的护理,缺乏专业性的培训指导.因此,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模式至关重要.
  • 摘要:脑卒中(Stroke)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和复发率高的流行病学特点.其中,女性卒中风险较男性更高,近年来成为倍受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2015年世界防治脑卒中运动的主题即:重视女性卒中问题.原发性失眠(primary Insomnia,PI)是指排除药物或精神疾病等方面的原因,在入睡或维持睡眠上存在困难的一种临床表现.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的失眠发病率约为26.5%,而老年女性因丧偶率、疾病发生率及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造成失眠的发病率更高.压力管理也称压力干预,是指采取一些方法来增强个体应对压力情境和(或)事件,以及由此引起的负性情绪的能力,并针对由于压力而导致的个人身体不适的症状进行处理.我科采用压力管理的护理干预方法对老年女性脑卒中合并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了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导致老年股骨骨折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其中压疮是该类疾病的一类重要并发症情况,主要是因为身体局部组织在长期的受压下,导致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引发局部缺血缺氧症状,导致软组织发生破溃、坏死等现象.压疮现象可发生在体质虚弱、需要长时间卧床且病情较为严重的老年患者中,因此,如何对压疮进行有效预防的意义重大.本次研究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其应用价值.
  • 摘要: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且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故医学界常把它与冠心病、癌症共同列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三大疾病之一.有研究显示我国每年脑卒中患者可以达到200万,经过积极的救治,2/3的患者可以存活,而一半患者会留存程度不等的躯体功能障碍以及感知、语言、认知以及记忆等方面的障碍.发病后由于躯体功能障碍、社会功能减退、角色变化等状况的出现,患者很容易出现情绪改变以及心理障碍.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是心血管病病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指由于脑卒中导致症状以外的情绪低落、活动机能减退、思维迟滞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性疾病,直接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康复训练主动性,是阻碍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医学研究报道,我国PSD患者发病率在20%~65%之间,自杀率达到15%.可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心理障碍状态,促进健康恢复,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显得极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报道如下.
  • 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死亡率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对冠心病治疗一般重视药物治疗而常常忽视护理干预和心理方面的治疗.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以及护理学科的巨大发展和现代护理观的建立,护理干预在冠心病的防治中越来越占有其独特的位置.磁性医院的理念来源于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护士协会(ANA)通过美国护士认证中心(ANCC)建立了一个磁性认证的项目,当医院为患者提供专业高效的护理服务,且通过该认证时即可获得褒奖,并被称为磁性医院,意指像磁铁一样吸引护士和患者,一方面提高专业护理人才的留任率,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激发其工作和服务热情;另一方面,医院护理工作者在磁性服务理念的指导下,让患者从入院开始到出院都能享受到专业、系统、高效且人性化的服务,并且在生理和心理上均能得到良好的护理和照顾,使患者的医疗和护理品质均能得到有力保证.本文为了研究磁性服务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对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分组护理,并且对比分析了护理效果。
  • 摘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已突破3.3亿人,每三名成人中就有一名患有高血压.我国高血压的流行率已由2004年的25%升至2010年的33%.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累积性增加,在我国老年人群中,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病率为整体人群的2.5倍,而在≥80岁的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可高达90%.本研究项目采取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 EBN)模式下的低盐饮食延伸(Continuing Care)干预,EBN模式低盐饮食延伸干预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健康教育过程,是一种经济快捷,灵活、实用且易于被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的院外干预方式。对其院外低盐饮食依从性起到稳固作用,并引导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血压的自我管理,积极应对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严峻的形势。
  •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是指老年人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智力损害,表现为记忆、计算、思维、定向力、情感障碍及人格改变并出现社会活动能力和自身活动能力的减退.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排在高龄老年人死因第4位.目前在治疗上尚无根本性突破,因而非药物康复护理是延缓病情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为以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护护理提供依据.
  • 摘要:衰弱(frailty)是老年人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之一,老年人由于生理储备能力下降导致机体易损伤增加,抗应激能力减退,外界很小的刺激即可引起临床事件的发生.随着全球人口迅速老龄化,衰老与衰弱相关疾病的深入研究,衰弱已经成为现代老年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衰弱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有国外研究表明衰弱与营养不良相关.但国内对该方面研究的数据较少,也尚缺乏对衰弱的相关综述.本研究通过老年综合评估调查住院老年患者衰弱与营养状态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 摘要:目前,"4-2-1"家庭结构日益普遍,空巢家庭越来越多,传统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老人的照护问题尤为突出.老年人子女面临工作、生活巨大压力,难以承担照护者的角色.照护者长时间的陪伴,对于老人的身体状况最为了解,若老人身体出现异常,能及早发现,早治疗,早日康复,因此照护者掌握的照护知识及技能就尤为重要.为了解照护者对中重度自理缺陷的老人照护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对照护者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改进更适合他们的教育模式,提高照护技能,笔者对92名老年照护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 摘要:2009年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A.DI)所做的全球痴呆报告中指出,预计到2030年,痴呆人数将增至6500万人..有研究表示老年期痴呆患者亲属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老年非痴呆患者亲属,其中焦虑、抑郁问题更为突出.对患者亲属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浙江省某三甲专科医院对住院前、出院1月后老年痴呆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情况调查研究,来探讨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规范的治疗、对亲属进行系统的健康宣教、专业的照护指导是否能影响亲属的心理健康。
  • 摘要:研究人员发现,老年痴呆已经成为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老年痴呆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不可逆的疾病,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随着病程进展,患者的各项社会功能逐步退化,主要表现为早期记忆力减退,中期认知障碍及晚期的行为异常、神经精神症状,另外患者的情绪和社会支持系统也会受到影响.这严重影响了老年人患病后的生存质量.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医院跨学科团队介入养老机构并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认知训练、现实导向、感官刺激、行为介入、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及对照护人员进行照护技巧培训等多元干预在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对2015年7月一2016年3月就诊于杭州某养老院的126名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干预,现报告如下。
  • 摘要:多重耐药菌(MDRO)是指对临床使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老年患者病情重、抵抗力差、住院时间长,使用大量抗菌药物且使用抗菌药物级别较高,因此老年患者作为医院感染的高危易感人群,MDRO感染也日趋增多,不仅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导致患者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威胁生命.职业陪护主要是指为住院患者生活起居进行照料,但不从事护理技术性操作,经培训持证上岗的人.在目前护士人力欠充足的情况下,职业陪护也是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劳务补充.陪护在工作中要经常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体液和排泄物,因其缺乏院感知识和防护意识,存在可能导致自身感染或成为传播媒介的隐患.因此,重视及加强MDRO感染的陪护知识培训及管理,在老年科病房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科对职业陪护实施集束化管理情况做以下探讨.
  • 摘要:老年专科护士是指经过系统的老年护理学理论和实践培训,能在临床、教育、科研、管理等领域从事老年护理服务的注册护士.截至2016年底,国内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已走过11个年头,笔者所在区域也已举办了5届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班,为全国各地综合医院、教学单位、养老机构等培养了约150名老年专科护士,他们已成为老年护理的骨干力量.但针对各地自主培训的老年专科护士,我国尚无统一的资格认证制度.美国专科护士有专门的认证中心,明确的资格审核条件和严谨的专业认证,早在1975年美国护理学会就颁发了首批老年病护士资格证书.2008年老年专科护士资格认证被列入美国护士认证中心专科证书注册考试内容.2016年11月卫计委发布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建立专科护士管理制度,明确专科护士准入条件、培训要求、工作职责及服务范畴",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的老年专科护士队伍的发展.本文就老年专科护士的资格认证进行研究,拟为我国老年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及相关部门的政策决策制定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 摘要:神经内科患者具有高龄、多种慢性疾病共患的特点,往往需要长期使用多种口服药物治疗,但患者常伴有认知功能减退,发生服药错误的风险较高,若用药不当可能引发头昏、呕吐、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威胁患者性命.服药依从性降低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应关注患者的用药安全.本研究设计了神经内科患者口服药物专用语音提示APP,应用于患者口服药物的管理,提高了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正确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