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十五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
第十五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

第十五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杭州
  • 出版时间: 2009-10-14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十五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利用JRA-25再分析资料,计算了1979-2007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的三个气旋相空间参数。 通过分析变性TC的相空间特征,发现变性TC具有热力结构的不对称性和高低层热力的冷异常,并将其作为识别TC变性的客观判据。对利用此判据修正后的1979-2007年《热带气旋年鉴》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变性TC的年频数和所有TC的年频数、变性TC的累年月频数与所有TC的累年月频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变性TC所占的比例在春-夏和夏-秋季节转换时最高;强度越强的TC在其北上过程中越容易发生变性过程。
  • 摘要:应用中国《台风年鉴》资料、欧洲中心40年再分析资料和NO从的逐月海温资料,研究了西北太平洋(5~30°N,110~180°E)风速垂直切变异常对热带气旋(TC)活动年际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西北太平洋所有TC、风暴以上级别的TC(TSTY,即达到热带风暴级别及以上的所有TC)和所有台风(WTY,包括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年频数与西北太平洋风速垂直切变(VWS)都显著负相关。西北太平洋风速垂直切变大小对南海(5~30°N,110~120°E)TC和西北太平洋西部海域(5~30°N,120~150°E)TC的影响不大,而对西北太平洋东部海域(5~30°N,150~180°E)生成的TC影响最大:即西北太平洋风速垂直切变负异常年,有利于西北太平洋东部海域TC生成发展,使得负异常年较正异常年TC频数偏多和源地平均位置偏东;并且,风速垂直切变的变化对TC频数和生成源地影响的显著性,随着TC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对TC生成环境场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西北太平洋风速垂直切变偏小年,季风槽、低层涡度和高低层散度等环境场都有利于TSTY在主要源地,尤其是西北太平洋东部海域生成,这是风速垂直切变偏小年TSTY偏多和生成源地偏东的重要原因。
  • 摘要:本文介绍了判定TC变性的“相空间”方法,该方法包含了三个参数:对流层低层热力对称性参数、高层热成风参数、低层热成风参数。用此种方法对2000-2007年间台风的变性过程进行统计分析,以验证此种方法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相空间”方法对判定西北太平洋地区TC变性过程有一定指示作用,但是用该方法作为业务应用还存在一定问题。
  • 摘要:本文比较了基于两力、三力、四力平衡(包括气压梯度力、离心力、科氏力和摩擦力)的3个关系式,得到了反应TC中近中心最大风速和中心最低气压关系的公式:α·(Po-Pc)=V2/R+fV。 该公式(三力平衡式)考虑了科氏力的影响,忽略了贡献相对较小的摩擦力,比两力和三力平衡式更好的描述了TC中的风、压平衡关系。利用该公式可以成功的解决早期TC记录中风速高估的问题。分析利用此公式修正的1949-2002年我国的《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发现:热带风暴的年频数逐年减少;台风的年频数逐年增加;TC年强度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 摘要:针对热带气旋(TC)气候变化研究中的资料均一性问题,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美国JTWC、日本JMA和中国CMA三套资料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文章从三套资料集TC活动之基本特征、共有TC定位与定强、独有TC和三套资料集共有TC活动等五个方面给出详细的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对三套资料之特点及TC观测业务技术进行讨论和总结,并给出可靠性分析。 分析表明,三套西北太平洋TC资料集的差异是明显的,具有各自明确的特点,目前情况下很难对哪一套资料集是最好的这样的问题给出明确结论;但对于研究影响中国的热带气旋活动而言,CMA的TC资料集具有明显的优势。考虑到各资料集对于较强TC均较少出现遗漏,各资料集所共同反映出的热带风暴(含以上级别)频数在过去50余年无明显的增减趋势是可信的,而主要表现出较弱的年代际变化,1960s年代中-1970s年代中和1990s年代初为TC偏多的时期。对强度差异的分析显示,飞机探测和Dvorak定强技术同时存在时对于减少不同业务中心之间TC定强差是十分有利的。 总之,不同资料集对超强台风活动气候变化上结论差异显著,考虑到定强技术上存在的差异和问题,可信的结果可能介乎JTWC与CMA的结果之间,这有待于对资料问题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充分揭示和暴露问题,在时机成熟时可考虑开展TC资料的再分析工作。
  • 摘要:为提高热带气旋的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利用1950~200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和表层水温(SST)资料,分析了西北太平洋TC生成位置分布的一般气候特征,季节、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局地SST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探讨了TC强度、路径与TC生成位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存在4个TC高频源地,分别是南海中北部偏东洋面、菲律宾以东附近洋面、关岛附近洋面和马绍尔群岛附近洋面,其中关岛附近洋面TC发生数最多,是TC发生的一个主要源地。TC生成位置分布存在显著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这种变化与局地SST存在密切的关系,局地SST升高,TC生成位置偏西、偏北,反之,则偏东、偏南。同时发现,TC生成位置西北边界与月平均SST的27.5°C等温线具有较好的匹配关系,绝大多数TC都发生在月平均SST≥ 27.5°C的海区。TC强度、路径与TC生成位置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TC生成位置偏东偏南,其发展强度相对较强,路径偏东偏南,可导致影响我国南部海区和日本东部沿海的TC个数增加;TC生成位置偏西偏北,其发展强度相对较弱,路径偏西北,可导致影响我国东部和北部沿海的TC个数增加。
  • 摘要:本文采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台风最佳路径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Asian-Pacific Oscillation,简称APO)与东亚近海—西北太平洋大气环境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APO与我国近海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简称TC)活跃性的关系。研究表明:(1)夏季APO强弱与同期西北太平洋及我国近海TC活动存在密切关系,即APO强(弱)年,西北太平洋TC活动密集区偏西(东)偏北(南)我国东部近海TC明显增多(减少)。(2)AP0强(弱)年我国东部近海大气环境有(不)利于TC的维持和发展,表现为低层存在异常气旋性(反气旋性)环流,对流层高低层纬向风垂直切变减小(增大)且对流加强(减弱)。(3)APO强弱也影响着TC引导气流的方向:APO强(弱)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偏北偏东(偏南偏西),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减弱(加强),有利于TC的西北行或偏北(南)西行,进入我国东部近海的TC将增多(减少)。(4)APO强弱也影响着南海-热带西太平洋TC源地上空的大气环流。 APO强(弱)年南海-热带西太平洋季风槽偏北偏西(偏南偏东),热带西太平洋TC活动密集带偏北偏西(偏南偏东),有利于进入我国东部近海TC的增多(减少)。
  • 摘要:本文利用JTWC1975-2007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以下简称TC)的最佳路径资料,根据“12小时TC近地面中心最大风速连续增加(减少)大于等于10m·s-1的定义筛选出迅速加强(迅速减弱)TC,得到它们的统计特征:33年中出现迅速加强过程的TC有371个,出现迅速减弱过程的TC有460个。TC迅速加强的地理位置主要集中在菲律宾群岛以东洋面附近;在中国近海迅速加强的TC个例很少,近海大陆架并不是TC迅速加强发生的有利条件;迅速加强过程主要发生在热带风暴和台风阶段,热带低压和强台风阶段迅速加强概率很小;一次迅速加强过程,TC强度增加的幅度一般为十几m·s-1;有迅速加强过程的TC大多数能达到台风和强台风强度,而无迅速加强过程的TC只能达到热带风暴和台风强度;TC迅速加强主要集中是8-10月,10°N-30°N之间。和迅速加强TC相反,TC迅速减弱发生的地理位置沿海岸线呈密集分布,总体位置较迅速加强TC的位置偏北偏西;近海迅速减弱TC远多于近海迅速加强TC,TC迅速减弱现象主要集中在8-10月,15°N-35°N之间。
  • 摘要: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Asian-Pacific Oscilladon,APO)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的关系,发现APO强弱的年际变化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多寡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夏季APO偏强(弱)时,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偏多(少)。研究进一步揭示,APO变化可导致西北太平洋区域主要大气环流系统出现异常,而大气环流的这种异常变化正是APO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相联系的原因。当APO处于正位相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位置偏东偏北;西北太平洋地区高层大气异常辐散,低层大气异常辐合;纬向风垂直切变减弱。这些变化均为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大气环流条件,因此,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偏多。反之亦然。
  • 摘要:2008年热带气旋“蔷薇”路径和降雨的预报存在较大误差。应用常规资料对这次预报不理想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1)国内外各家台风路径的数值预报误偏差偏大,预报登陆,实际转向,是造成“蔷薇”路径和雨量预报偏大的主要原因;(2)副高脊线偏南、冷空气影响及台湾地形作用使“蔷薇”转向;(3)冷空气偏强且先于台风环流影响,浙闽沿海为干冷气团所控制,动力和热力不稳定减弱,不利于台风及其外围云团的发展,造成浙闽沿海无强降雨的发生;(4)应用数值预报的结果时,要注重分析环流背景、地形和物理量场对台风路径和降雨的影响。
  • 摘要:本文分析了1980年以来登陆台风资料发现,6~9月登陆台风在大多数年份呈现连续两年偏多的特征,上一年12月至当年2月北半球副高强度指数以偏小为主、1~2月太平洋区极涡面积指数偏小或接近常年值,对后期6~9月登陆台风偏多有较好的指示性。由此可知,冬季北半球副高与太平洋区极涡,这南、北两支海气环流的相互关联和共同作用,也是造成6~9月登陆台风偏多的主要因素。进而在此工作基础上,从短期气候时效角度,研制了预测方法式(1):{Fi-Fpi<3= (i=12,1,2) W1+W2<475当满足式(1)条件时,未来6~9月登陆台风偏多(≥8个),机率10/11。反之,当不符合式(1)条件时,未来6~9月登陆台风正常偏少(<8个),机率17/18。因此,本预测方法能在3月实时资料出来后较早的得出未来6~9月登陆台风是否偏多的预测结论,并且预测拟合率也较高。这对政府部门及各有关方面提前做好防台抗台工作预案、准备,及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 摘要:利用1949-2007年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对59年来影响山东热带气旋(TC)的频数与太平洋海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厄尔尼诺年,影响山东的TC频数较常年明显偏少。厄尔尼诺次年TC频数较常年稍有增加。拉尼娜年影响山东的TC频数较常年显著偏多,增加明显的月份主要是8月和9月,拉尼娜次年,影响山东TC频数偏少。厄尔尼诺事件强度越大,影响山东的TC频数越少。(2)影响山东的TC数和菲律宾以东洋面的海温呈正相关,并具有很好的持续性。(3)影响山东的TC多年,赤道中东太平洋有较强的负距平区;影响山东的TC少年,赤道中东太平洋为正距平区。综上说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高低对影响山东的TC频数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 摘要:本文通过对1965-200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分析发现其强度的季节变化与频数的季节变化有显著的不同,热带气旋强度的峰值发生在4月份、7月份和11月份,热带气旋频数的峰值发生在8月份。对8月份和11月份大尺度背景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对比,结果表明:海表面温度、中低层静力稳定度、中层湿度、柯氏参数都不是影响热带气旋强度的主要因素,热带气旋的强度受低层相对涡度和经向风的垂直切变的影响比较明显。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季节变化上,在热带气旋强度的年际变化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ENSO现象对热带气旋强度的影响也是通过低层相对涡度和经向风的垂直切交来实现。
  • 摘要:本文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WRF)对0716号台风“罗莎”进行积云对流参数化数值实验,本文分别采用无积云参数化方案、KF积云参数化方案和BMJ积云参数化方案对该台风进行试验。试验表明,WRF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罗莎”台风环流、雨带和大风区域,无积云参数化方案模拟的降水分布范围和强度与实况最为接近,但随着积分时间增长,模拟的强降水分布范围(100mm以上)较实况偏大。KF和BMJ方案模拟的降水随着积分时间增长变化较大,0到24小时模拟降水中心偏弱,24到36小时模拟降水中心偏强。
  • 摘要:论文以1960~2007年共48年6月份西行进入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样本为基础,将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作为台风强度,以气候持续预报因子作为模型输入,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模型的预报建模研究。试验预报结果表明,对175个独立预报样本模糊神经网络方法的南海热带气旋强度24小时的预报平均绝对误差为3.0m/s。另外,根据相同的热带气旋样本及预报因子,论文还进一步将该预报方法与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气候持续法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气候持续预报方法的预报误差明显偏大,独立样本强度预报平均绝对误差为4.5m/s。
  • 摘要:本文基于极坐标系下的原始方程,考虑海面摩擦力,并假定热带气旋区域内气块运动速度呈线性交化,气压场按照藤田公式分布,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热带气旋中心气压、位置、移速和移向的扰动对热带气旋风场影响的数学关系表达式,并证明了在线性近似条件下,方程的解可以描述原始方程中热带气旋动能的二阶近似。 针对2007年“韦帕”台风对本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热带气旋登陆前本风场动力释用方法效果显著,而登陆后效果不明显。本方法对改善气旋登陆前的沿海风速预报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摘要:本文从多个预报时次对比分析了T639、JMA、ECMWF和GFS四家数值预报模式对0903号强热带风暴“莲花”移动路径、登陆时间、登陆地点和强度等各方面的预报效果,同时简要分析了造成预报路径差异的因素。 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临近,各家对路径、登陆时间和地点的预报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JMA在36小时预报以后的预报效果最为理想;T639的预报结果在48小时以后有了明显的改善,也有较好的参考价值;ECMF预报的路径移动趋势稳定,并且与实况较为一致;GFS预报结果始终偏差较大。T639对于强度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报最为贴近实况,JMA次之,ECMWF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报出强度变化趋势,GFS在强度预报方面的效果也是最差。环境引导气流的预报对风暴的移动路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导致路径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 摘要:提出一种新的非对称台风Bogus方法,并在中尺度有限区域模式MM5的伴随同化系统中引入快速辐射传输模式RTTOV8,通过四维变分同化(4DVAR)技术,加入海面风场和气压场Bogus资料及多颗卫星多条轨道上的ATOVS红外和微波卫星辐射亮温资料并考虑Noah陆面过程方案来对登陆台风韦帕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单独同化BOGUS资料的BDA方案可将非对称Bogus信息从海平面向上传播,产生与模式协调的非对称三维环流结构,间接对温度场作整层调整,但对湿度场的调整不足,对台风周围大环境场的调整无能为力,台风登陆后的路径预报改善不明显;引入陆面过程方案弥补了Bogus资料对登陆后台风路径预报改进的不足; 加入ATOVS资料则改善了中上层大气环流结构及台风周围环境场,重构了大量中尺度结构信息,取得更为精细的初始台风环流和温压湿场结构,并使预报的降水量增加,同时保持了BDA方案强度预报的优势,然而,路径预报与只同化Bogus资料的情况相差不大。另外,BDA方案中成熟台风过度发展可能是预报后期路径不准确的原因之一。
  • 摘要:使用中尺度区域模式WRF和WRF三维变分同化系统,以2006年强热带风暴Wukong为例,进行同化由QuikSCAT散射计风场资料经UWPBL边界层模式反演所得到的海平面气压场的初步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控制试验和同化试验的结果,发现同化该反演海平面气压场可以较好地改善强热带风暴、Wukong数值模拟的初始场结构,使其初始场的强度和中心位置更为接近实况,暖心结构也更为明显,同时对于预报场也有一定的正效应。
  • 摘要:0428台风是1949年以来最晚登陆我国的台风,于12月4日登陆了我国台湾,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冬季登陆台风的特点值得研究。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的分析表明,我国东北地区出海的冷高与台风相向而行,台风外围气压梯度的增强,有利于加强与台风联系的北方冷涌,使台风旋度加强,对台风强度加强或维持有贡献;台风过程没有强的西南水汽输送带,当台风发展成熟后,水汽能量主要依靠自身动力在洋面上获取。 利用广州热带所的GRAPES-TMM业务模武对0428号冬季台风个例的模拟和敏感试验表明,GRAPES-TMM季风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预96小时内的大尺度环境及台风72小时内路径,GRAPES-TMM业务模式的动力框架较合理。以台风路径预报最佳,亦是热带气旋风速达到32米/秒以上初次达到台风等级的时次为初始时次的数值预报为控制试验,改变敏感区内的风、位势高度和相对湿度等要素,进行冷空气和水汽敏感试验。其他条件不变,当减弱初始场中冷高强度,敏感试验的台风强度比控制试验的强度弱;当减少台风周围边界的水汽含量,控制试验与敏感试验的台风强度变化不大。试验结果表明北方冷涌对台风强度的加强有作用,但台风周围水汽的变化对成熟台风强度的影响不大,与诊断分析结论一致。
  • 摘要:应用SSM/I卫星资料统计并计算了2000-2005年南海热带扰动发展过程中的潜热释放量,发现3×10 14W是一个区分发展和不发展扰动的很好标准。如果一个扰动每天的潜热释放和整个生命过程中的潜热释放的日平均值均达到3×1014 W,扰动就能发展起来,否则便不能发展。应用这个标准,2000-2005年89.8%的扰动被判定出来能否发展,82.4%的天数都是预报正确的。在2007-2008年的实况预报中,预报成功的天数和扰动数分别是83.6%和80%。这证明每天的扰动过程都至少需要一个最小的能量来维持和发展。
  • 摘要:通过单因子的相关分析,寻找在热带气旋外围影响下与深圳市最高气温密切相关的气象要素作为预报因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受热带气旋外围影响下的高温定量预报方程,制作深圳未来24小时最高气温预报。业务试验预报结果表明,高温的定量预报没有出现漏报,误差较小,该方法有实用价值,可投入业务运行,对我国其它沿海地区作类似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台风数值预报关键技术是支撑我国台风预报业务的主要基础。本文简要介绍了上海台风研究所近年来依托国家级科研项目、上海市气象局科研开发项目,在台风涡旋初始化、卫星资料同化应用、物理过程参数化、集合预报等台风预报关键技术方面所作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特点。1)资料同化和涡旋初始化是决定台风模式初始条件和预报能力的前提,使用变分同化等技术应用多种观测资料(尤其是卫星资料)已成为提高台风模式初始分析质量的主要工具。2)台风模式物理过程及其参数化描述了台风对流发生发展过程,其正确性是决定台风数值预报误差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针对对流参数化、边界层参数化所做的研究表明了物理过程方案优化在对台风预报(尤其是降水、强度)改善中的重要作用。3)集合预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确定性预报中初始条件和模式动力、物理过程不确定性的不足,台风所在初始场扰动技术、物理过程不确定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业务系统。以上大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上海台风数值预报业务系统中应用。 今后在台风模式初始化技术方面的研究重点是:减少人为给定经验信息,合理利用各种观测资料并考虑误差,使模式分析的台风涡旋及其环境场结构既符合观测事实又满足模式动力、物理约束。而将模式物理过程改进与资料同化相结合,针对台风观测所揭示的台风结构特点,通过完善和优化台风模式的物理过程约束,可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台风预报能力。在集合预报方面,将资料同化、模式改进与集合预报协同考虑,继续完善台风集合预报方法,将为台风预报业务提供更坚实的关键技术支撑。
  • 摘要:《孙子兵法》以其内容的博大精深和哲理的独到深遂,奠定了它在中国古代军史及至整个世界军事史上的不朽地位,被誉为“武经之冠”、“百世兵家之师”、“世界第一兵书”等等。按照《孙子兵法》的思维哲理来分析当代的台风预报,可以找出相当的共通性,并由此得到若干启发和借鉴。
  • 摘要:本文选择了15种常见的插值方案,以台风DOTSTAR数据中的投落送观测资料为试验对象,对插值方案进行了计算误差的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光滑不等距插值(enspl)在对速度u、速度v、温度t、露点温度td和相对湿度rh进行插值时,均表现最佳,2阶拉格朗日插值(enlgr_002)在对高度场z进行插值时最优,对其他物理量进行插值的效果只比光滑不等距插值(enspl)方法稍差。
  • 摘要:本文通过总结三家主观报(CMA,JMA和JTWC)分析发现过去12年(1997-2008)中,台风的24小时和48小时的预报精度有了较大改进,其中48小时的预报效果改进更为明显。但台风路径预报的改进在本世纪初(2000年至2004年)取得明显进展,但是近几年(2005年至2008年)台风预报路径改进缓慢。 进一步分析表明,热带风暴比强台风预报24小时预报误差大约40-50公里。而纬度较高的我国黄海地区和日本以东洋面的台风预报误差比较大;赤道附近的台风预报误差小。对于南海台风,CMA和JTWC的24小时预报精度比JMA的要好。JTWC的48小时路径预报南海台风效果比其他两家主观预报稍好。
  • 摘要:利用欧洲中心850hPa风场、海平面气压场预报和中央台台风定位资料,通过三次样条插值从欧洲中心预报产品中提取台风客观预报位置,并对各家预报的台风路径进行集成,集成预报中同样通过样条函数来实现预报位置的时间插值,提高预报的精细化程度。对比线性插值和样条插值后的台风路径预报误差发现,24小时内考虑台风前期实况路径,样条插值能明显减小插值误差,在台风路径的精细化预报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改进了台风路径集成预报的效果。在台风预报服务中,样条插值后的台风路径能绘制成光滑的曲线,图形更加美观,提高了台风决策产品的精美程度。
  • 摘要:在对2006年6月1日发生在东海的爆发性气旋进行天气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数值模拟,以进一步认识其爆发性发展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这次东海气旋的地面系统来自台湾岛附近的海上倒槽,在浙北沿海遇到高空比较深厚的低槽,大尺度的高空槽通过槽前正涡度输送和槽前后冷暖平流对斜压不稳定的加强作用为气旋发展和维持提供有利的环境。同时,高空急流也通过其出口区的辐散和暖平流为气旋发展和维持提供有利的环境。中低层在舟山海域的强涡度平流的抬升作用产生降水,并通过水汽凝结引起潜热释放,进一步造成地面气旋系统的发展,此时气旋和降水形成正反馈机制。潜热释放被高空槽前斜压不稳定和急流出口区右侧辐散共同引起的上升运动激发后,对气旋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 摘要:依据三维斜压海洋环流模式POM建立了一个我国沿岸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台风风场模型考虑了台风移动和周围环境风场的影响,采用了较合理的强风情况下的风应力计算公式,建立了稳定合理的模式海洋环流气候状态和模式边界条件。大量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式能较好地重现历史台风风暴增水过程,对近2年台风风暴潮个例的预报结果表明,该业务系统对台风风暴增水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文章同时分析了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业务系统实现了从资料采集、模式运行到预报结果输出的全自动化,显示采用MICAPS方式,它与现有气象业务平台一致。
  • 摘要:在Endlich提出的求解辐散风和旋转风思想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利用风场通过迭代直接计算流函数和速度势的方法,并可通过流函数和速度势反演出旋转风场和辐散风场、散度场和涡度场等物理量。通过计算结果的分析和比较发现,此方法在有限区域中,无论从对边界条件的要求、迭代的收敛性和收敛速度,还是从流函数和速度势的计算精度,以及反演出的各风速场、散度场和涡度场的可靠性等方面都表明此方法是可靠的采用此方法,利用NCEP/NCAR资料,对0808号台风“凤凰”进行了诊断分析,得到了台风不同时期的流函数和速度势、旋转风和辐散风以及散度场和涡度场。分析结果发现在台风的不同时期,流函数与高度场相似,低值中心基本吻合,而对应的速度势高值区中心不吻合,可用流函数低值中心及其最小值诊断台风的中心位置、移动路径和强度;旋转风的涡旋中心也可用来反映台风的中心,且其值要远大于辐散风。
  • 摘要:介绍了广西热带气旋灾害评估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主要内容、功能及应用。该系统采用Visual Basic 6.0开发,以模块化、结构化方法进行设计,系统包括热带气旋灾害预评估、灾害后评估、历史相似个例查询、热带气旋灾害数据库管理等功能模块,具有检索、更新、追加热带气旋灾害信息、对热带气旋造成的灾害进行预评估、灾后评估及历史对比等功能。对广西热带气旋灾害评估工作,大大提高了数据分析和决策的效率,评估结果比较理想。
  • 摘要:浙江沿海多受热带气旋影响,建国以来年平均超过4次,其中“严重影响”者接近三年一遇。本文按照给出的设定,统计查证了17例严重影响浙江的热带气旋,从中分析归纳出主要特征。
  • 摘要:热带气旋(TCs)是主要的致灾天气系统。TCs灾害是致灾风险源强度超出承灾体忍受能力而发生的异变事件,虽涉及四类灾害风险要素的共同作用,但TCs致灾因子强弱常起决定性作用。TCs致灾园子强度及异常程度越大,则越可能是小概率不常遇的极端事件,其超出承灾体忍受极限及一定风险概率下防灾设计标准的可能性越大,灾变风险也越大。基于此点,我们可以统一用风险概率量值来描述各类事件的分布特征,由致灾风险源强弱及灾情轻重的发生概率关联性、不同致险因子单独或同时作用的特点,建立致灾风险指数与评估模型。本文以1949-2006年间影响上海地区热带气旋资料为例,运用上述方法,对所有影响热带气旋致灾风险进行了诊断评估。研究结果显示,灾年占66.7%,47.8%影响上海地区热带气旋致灾,TCs致灾数与影响数的季节与年际变化呈同步性,两者相关系数分别达0.9247、0.7212。致灾峰期集中在8月与9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致灾率最高;而5月份与10月中旬以后的影响TCs均不致灾。TCs致灾风险概率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处于明显正距平期。TCs致灾风险大小与风雨致险因子强度风险概率高低密切相关。其中极大风速区域极值归一化指数超越概率(X1)、日降水量区域极值归一化指数超越概率(X2)与TCs致灾风险最为密切。当X1或X2<0.25时,指示致灾的风险较大;其中当X1<0.15时,致灾率100%。而当X1或X2>0.7时,则近80%影响TCs无灾。说明这两个风雨致险因子超越概率能较好地反映影响TCs能否发生灾变及其严重程度。从致灾风险指数来看,当X1、X2之积>=0.7或算术平均值>=0.8时均表现为无灾;当X1、X2之积<0.01或算术平均值<0.1时将出现严重灾害。用X1、X2与灾况Y建立致灾风险回归统计模型,当灾况估值Y*<0.4时,无灾可能性大,其中当Y*<=0.1时,无灾可能性为100%;而当Y·>0.6时,致灾可能性很大,其中当Y*>=0.9时,100%致灾。说明致灾风险指数所得结果与致灾风险模型计算的结果相一致,都较好指示影响TCs致灾的可能性大小及严重程度。我们根据2007-2008年间影响上海的0713号TC(韦帕)、0716号TC(罗莎)、0808号TC(凤凰)风雨因子超越概率实况,对致灾风险指数与评估模型进行了试验,显示出0713(韦帕)、0716(罗莎)风雨致灾风险指数与Y*估值倾向有灾,且0716(罗莎)风雨致灾风险明显高于0713(韦帕);而0808(凤凰)风雨因子超越概率为高频常态值,致灾风险指数与Y*估值倾向无灾,计算结果与实况相符。从上述示范应用可发现,本文提出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各地环境、抗灾能力等的影响,还可避免对极端事件影响的低估,从而为现时灾害评估中重灾低估与轻灾高估现象的改善提出了有价值的思路。
  • 摘要: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提供的风、湿度、垂直速度等资料及深圳地面观测数据,分析热带气旋外围环流造成深圳高温的原因。基于热力学能量方程,估算各因子的增温率和增温比例。结果表明:非绝热加热项是深圳高温的热量基础,增温比例为90.2%,平均增温率为0.83°C·h-1,假设8:00~14:00时增温率不变,计算出平均情况下,非绝热加热项使14时温度比08时增加5.0°C。其次湿度减小引起的增温、气流下沉增温、暖平流是深圳出现高温的重要因素,各自的增温比例分别为7.6%,3.8%,7.0%,总的增温率为0.17°C·h-1,计算出平均情况下,这3项可使14时温度比08时增加1.12°C。即热带气旋外围环流影响下,非绝热加热项对增温贡献最大,其中由于空气相对湿度小,定压比热减小,贡献较大;空气干绝热下沉增温使局地温度升高,但贡献较小;暖平流使局地温度的升高,贡献较大。
  • 摘要:本文利用1°×1°NCEP再分析资料,主要从副高面积指数、麦莎的移速、西风指数与台风移向的关系、风场、变高场以及高空辐散场等方面对台风“麦莎”的两次东折作了分析。发现:两次东折时,副高面积指数处在增加中,而西风指数处在减小中;麦莎移向分别随着副高面积指数、麦莎移速增大而减小,而麦莎移向随着西风指数增大而增大。麦莎第一次东折时,与高空辐散场也有很大的关系。麦莎第二次东折受环境风场的变化影响比较大。麦莎移动路径与24小时负变高中心的位置变化比较一致,两次东折时更是如此。麦莎第一次东折时,与高空辐散场也有很大的关系。
  • 摘要:通过对2005年“海棠”台风移动路径的分析,发现副高的位置和强度对台风的移向、移速有重要影响;当台风靠近大陆时,地形因素也是台风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利用卫星云图的变化发现台风内侧强对流云系的发展演变对其路径影响也很明显;同时涡度平流场对台风的移动也有较明显的指示作用。
  • 摘要:分析“风神”登陆前后500hpa高度场、850hpa的K指数和q的值以及地面气压的变化,总结路径特点及强降水分布情况,发现:大尺度环境场的调整(副高脊线东退南落、西南季风的变化)使引导作用减弱,从而“风神”的移动路径怪异、多变,最终在深圳登陆,登陆地点与500hpa的低值中心和地面强负变压中心配合。因登陆前已积累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登陆后又形成明显的台风槽,并配合强劲的低空西南季风所带来的充足的水汽,使我省出现50年一遇的强降水,造成重大损失。“风神”主要呈现出典型的南北向的非对称结构,这使得台风南北向风雨影响形成鲜明对比,“风神”主要的云系分布在中心南侧,这使登陆以后其南侧的降水量、风速相对较大。
  • 摘要:0812号台风“鹦鹉”是2008年入汛后到现在登陆广东最强的台风,其特点是强度大、移动快、影响范围大。登陆时眼区大、风雨分布不对称,造成眼区内风雨小、外围风雨大,强降雨区域与台风中心区域分离。“鹦鹉”属于西太平洋生成的台风,其移动路径比较稳定,前期西北偏西,进入南海后西北,但移动过程中仍出现明显短时北抬及原地打转现象,而其移向及强度变化都与某些气象因子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本文对从台风生成到登陆期间的大气环流、引导气流、台站资料、物理量场及云图特征等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分析了台风“鹦鹉”的移动路径、偏心结构及强度变化等情况。表明:1、中纬度西风槽脊的移动,使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发生变化,从而造成台风的引导气流发生改变,直接导致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发生变化。当热带气旋向北分量增大时,西风槽影响明显,副高减弱;当热带气旋向西分量增大时,可能因有高值区的加入,造成副高加强。 2、低层水汽输送及矢量风最大风速中心轴的分布,可以改变热带气旋的不对称性结构,若地面有明显经向梯度风配合,容易形成空心热带气旋,它的偏心运动对移向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造成风雨分布不一致的现象。3、能量场的变化直接影响热带气旋的强度变化:垂直风切变在热带气旋区域内为负时,对热带气旋发展十分有利,当数值≥10m/s时,热带气旋强度减弱,数值越大减弱得越明显;高空有强辐散、低空有强辐合也有利于热带气旋维持和发展,而且高空辐散大于低空辐合时,热带气旋处于发展阶段,当高空辐散明显减弱时,台风强度也明显减弱。 本文运用国家气象中心热带气旋定位资料、NCEP全球气象数据资料、云图、本站实况数据等,对台风“鹦鹉”的移动路径、偏心结构及强度变化等进行初步探讨分析。表明:中纬度西风槽的活动使副热带高压不稳定造成引导气流的改变,而低层水汽输送及矢量风最大风速中心轴的分布使热带气旋结构发生改变,都与“鹦鹉” 的移动路径变化密切相关;能量场的变化也直接影响热带气旋的强度变化。
  • 摘要:0807号台风“海鸥”于2008年7月15日14时在菲律宾吕宋岛东北方18.1°M/123.7°E海洋上形成,初期路径不稳定。本文介绍了MCC云团的形成及其活动过程,浅谈了MCC云团对0807号台风“海鸥”路径的影响。
  • 摘要:以1979-2002共23年孟加拉湾海域的风暴样本为基础,利用NCEP/NCAR逐6小时一次再分析资料作为背景环境场资料,综合考虑台风移动路径的气候持续性因子和数值预报产品的物理量园子,进行对孟加拉湾热带风暴路径的预报建模研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从数百个候选因子中挑选预报因子,建立了孟加拉湾逐6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路径预报方程,通过2003-2007年的独立样本检验,6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的风暴路径预报误差分别约为98km、176km、332km、527km;通过对典型个例的检验,预报方程对西行、北上两类孟加拉湾风暴的预报结果均较好;预报方程对孟加拉湾风暴移动路径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可以作为盂加拉湾风暴路径业务预报的有效参考。
  • 摘要:利用1959-2004年纬向风的NCEP/NCAR候平均再分析资科分析和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九层大气环流模式(IAP9L-AGCM)数值实验,考察了南半球越赤道气流和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对西北太平洋ITCZ和台风的影响。研究发现:100°E~165°E向北越赤道气流与ITCZ的强度增强具有明显的关系;10~15d前130-140°E与150-160°E越赤道气流的加强对145-170°位置上ITCZ强度的增加具有指示意义。越赤道气流强度对同期110~140°E经度ITCZ位置的变化也有影响。数值实验表明:南半球澳大利亚冷空气的活动是造成越赤道气流加强的重要原因,澳大利亚地区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时易造成100~160°E经度带越赤道气流的加强,特别是140~165°E的越赤道气流有利于ITCZ强度增加,导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发生和加强。
  • 摘要:为探索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水温异常与热带气旋的关系,用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和南海SOTA实测资料,对TC的影响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赤道西太平洋暖池SOTA与同步西太平洋TC个数不存在线性相关; 赤道西太平洋暖池1月SOTA滞后5-7个月影响西太平洋的TC;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区1月的SOTA出现正(负)距平值时,当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TC生成时间比常年提早(推迟)是主要现象,极值年份尤其明显,当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强),位置偏北(南),西太平洋暖池区上空对流加强(减弱),对台风生成有(不)利,台风生成平均位置偏西(东),TC的个数偏多(少)、偏强(弱),易于出现西行(东北转向)路径为主;南海中北部2月SOTA出现偏暖(冷)年,当年南海TC生成日期偏早(晚)、数量偏多(少)、偏强(弱)是主要现象。 结论:赤道西太平洋暖池SOTA对TC影响明显,时间滞后。
  • 摘要: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台风Aere(2004)与超强台风Gloria(1963)路径做了分析,发现:台风Aerc(2004)形成倒抛物线路径主要是由于其和Chaba台风之间发生藤原效应造成,而超强台风Gloria(1963)的倒抛物线路径则主要是由于台风进入鞍形场内后受850 hPa气流引导以及其与西南涡相互作用造成的;同时在两个台风的分析中发现,台风的非对称结构对台风的移向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台湾岛同样对台风的移向有影响,但影响是否明显则和台风的强度有密切关系。
  • 摘要:用1949~2008年共60年的热带气旋资料,分析在台湾岛东岸登陆并在台湾岛东测出现路径打转的热带气旋的主要特征和其所处的环境场。结果表明,在台湾岛东岸登陆前后出现打转路径的热带气旋登岛时强度都很强,近中心最大风速都在45m/s以上;且靠近台湾东岸时热带气旋中心的纬度在23.5°N~24.6°N之间。 台湾中央山脉使过山气流诱生低压是造成热带气旋登岛后南折打转的主要原因,而两环高压形成的鞍形场和弱的偏东引导气流是有利其发生的形势背景。
  • 摘要:靖宇位于吉林东南部,影响吉林的热带气旋,强度能够达到台风,不容忽略。通过对1949-2008年间登陆或影响靖宇划定区域的热带气旋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60年中,影响本划定区域的热带气旋共39个,占登陆我国热带气旋总数的7.28%。有38个热带气旋是来自西北太平洋地区(120°E以东),约占总数的97.44%,影响最多的年份是1985和2000年。主要集中在盛夏季节,也就是7、8、9三个月,并且一半以上出现在8月,占总数的58.97%。
  • 摘要:200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有3个明显的特点:(1)初台异常偏早;(2)生成热带气旋异常偏少,但是登陆热带气旋异常偏多,登陆热带气旋与生成热带气旋比例高;(3)从热带气旋的生成源地来看,2008年的热带气旋生成位置明显偏西。2008年热带气旋生成年频数异常偏少的主要原因是:2008年仍处在生成热带气旋偏少的气候背景下,对流层低层盛行东风距平高层盛行西风距平,季风槽位置异常偏西,不利于热带气旋的生成。
  • 摘要:为了研究CO2浓度变化对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气候特征的影响,采用全球大气海洋耦合环流模式GFDLCM2.13个CO2排放情景下的数值试验资料,依据实际热带风暴的结构特征及模式的特点,提出了适合于模式的识别模式热带风暴的标准,并采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年鉴资料检验了标准的合理性,分析了模式热带风暴在CO2浓度增加后气候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提出识别模式热带风暴的标准是合理的,所识别的模式热带风暴在暖心平均结构等方面与用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得到的热带风暴平均结构相似性高;CO2浓度增加后,模式热带风暴频数减少,强度增强,强热带风暴增多,中心附近降水增加,主要源地和活动地区西移,季节分布和持续时间的分布形势没有明显变化。
  • 摘要:海平面温度是影响热带气旋活动重要的大尺度环境热力控制因子,本文根据1948-1999年热带地区(30°S-30°N)海平面温度(SST)的气候场、线性趋势、年代际变化与年际变化的空间结构特征,分别就24个IPCC-AR4模式的模拟性能进行评估。发现,虽然24个IPCC-AR4模式对SST气候场的模拟性能都比较好,但大部分模式输出的SST系统性偏低于观测分析(ERSST),其中有4个模式(BCCR_BCM2,CNRM_CM3,CSIRO_MK3,GISS_ER)在热带地区平均的均方根误差大干1.6° C。所有模式热带区域平均SST都表现出与ERSST相一致的增暖趋势,但各模式与ERSST的这一趋势强度差异明显。除了INMCM3_0外,其余23个模式的区域平均SST年时间序列与ERSST都有超过0.05显著性水平的相关。综合考虑SST线性趋势及年代际变化的空间结构,24个IPCC-AR4模式中,有6个模式的模拟性能较差,其空间型态与ERSST相差很大,不应作为模式集成的对象,它们是INMCM3_0,MRI_CGCM2.3.2a,INGV_ECHAM4,UKMO_HADCM3、NCAR_PCMI,MPI_ECHAM5。前10个空间型态与ERSST最接近的模式依次是:CCCMA_CGCM3_t47,GISS_ER, MIROC3.2(hires), GFDL_CM2.1,GFDL_CM2.0, BCCR_BCM2.0, IAP_FGOALSL.0_G,MIUB_ECHO_G,NCAR_CCSM3,GISS_AOM.。对西北太平洋、北大西洋以及我国南海地区6-10月热带气旋主要活动海域SST进行了评估,相对来说,模式对北大西洋和南海海域SST不论是线性趋势还是年代际变化的模拟都好于西北太平洋。北大西洋有18个模式年代际序列与ERSST的相关比较高。在西北太平洋,UKMO_HADGEMI和MPI_ECHAM5的年际变化序列与ERSST的相关达到0.05的显著性水平;在南海,年际变化模拟最好的模式是UKMO_HADCM3。
  • 摘要:统计事实表明,近18年来台风登陆福建的位置较20世纪90年代前有北抬之趋势,气候变暖、大气环流的变化与这一趋势有着一定的影响关系;统计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为台风登陆福建位置偏北提供有利的气候背景;而极地涡旋强度偏弱、青藏高原冷热源偏暖、印缅槽强度偏弱、以及副高脊线位置偏北等大气环流主要成员的变化匹配,为台风登陆福建位置北抬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场。
  • 摘要:对1960-2005年46年间福建台风降水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台风降水主要发生在5-11月,而7-9月是受台风影响最重的月份;自1960年以来台风降水整体呈下降趋势;在地域分布上台风降水由闽南沿海向闽西北内陆逐渐减小,最大台风降水出现在闽南和闽东北地区; 台风暴雨是福建地区的极端强降水事件之一,台风暴雨频发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及闽西南地区;受福建山地地形作用山脉以东的台风暴雨发生的概率要大大高于山脉西侧地区。台风降水的异常主要由于亚洲地区500hPa大气环流和东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温异常所引起。
  • 摘要:根据1949-2006年《台风年鉴》和《热带气旋年鉴》资料,采用物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8 a登陆广东TC登陆位置和生成源地的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近58年登陆TC最多(少)集中于粤西西区(粤东中区),7~9月是各区登陆高峰期,其中粤西和珠三角呈现出弱的下降趋势,而粤东无明显变化趋势。(2)登陆广东不同强度的TC,其生成区域也不同:TC集中生成于南海、菲律宾海盆和加罗林群岛,TD和TS主要生成于南海,STY和SUPERTY生成于西太平洋。(3)登陆TC生成源地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大部分TC从5月开始生成源地明显向东向北扩大,9月达到最东和最北位置,从10月开始逐步南移和西移。
  • 摘要:采用NCEP/NCAR全球对流层1°×1°再分析格点资料和实况观测资料,选取2001~2008年导致青岛暴雨的6个登陆台风个例,从路径、结构、强度等方面对其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台风沿西北-北-东北路径移向中高纬时,会给青岛带来暴雨天气,台风东移入海,再次登陆山东半岛且登陆点离青岛越近,暴雨越强、范围越广;台风影响青岛时,已处于生命史中的衰亡阶段,低层暖心结构已经破坏,但中高层暖心结构仍较明显,强度仍会维持一段时间;台风低压与高空冷空气结合导致青岛的暴雨天气更为强烈。
  •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资料室整编的1971~2006年中国693个地面基准(本)站的日降水资料、1971~2006年JTWC西北太平洋最佳路径台风路径资料和同期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在TC远距离降水的概念基础上,进一步明确TC远距离暴雨的定义,并从定义出发对1971~2006年的TC远距离暴雨进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1、36年间共有169个编序号TC引发产生了306个TC远距离暴雨日,平均一个TC远距离暴雨事件可持续1.8个日;2、我国中东部地区的27个省份曾有TC远距离暴雨事件发生,其中鲁豫、冀辽和川陕交界处,为我国TC远距离暴雨高发区;3、TC远距离暴雨存在显著的年变化,准4~6年周期变化明显,集中出现在6~9月份,其中7,8月份最多,约占总事件的69%,具有影响范围广、雨强强等特点;4、共计169个TC引发远距离暴雨,存在三条典型路径,以西北偏西行路径为主,约占总数的60%;5、130°E~100°E,15°N~30°N之间的区域为引发远距离暴雨TC的警戒区,西沙、中沙和东沙和台湾岛附近海区TC引发远距离暴雨的高警戒区。
  • 摘要:我国的东南沿海是最容易遭受热带气旋影响的脆弱地带,尤其是台风等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具有很强破坏力。本文选取2002~2007年间登陆我国东南沿海四省的台风等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的基本数据,对其频数的时空分布、强度等级的比例、登陆不同省份的热带气旋的路径、风力和风向变化规律展开讨论,得到了有价值的结论:台风等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多发生在每年的7、8、9月份,在浙江省和福建省登陆的热带气旋居多;西北太平洋生成的台风等级以上的热带气旋路径与纬度的夹角在0~45°之间变化,登陆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的热带气旋路径与纬度的夹角分别为45°、30°、20°,登陆海南省的热带气旋路径与纬线的夹角不断变化;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