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索肥胖并发高脂血症中医证型与相关病因病机指标的关系,分析不同证型的分布特点及规律. 方法:纳入686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依据患者的症状与体征辨证分为肝郁脾虚、脾肾阳虚、脾虚湿阻、痰湿内阻、胃肠腑热、阴虚夹瘀六型.观察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肥胖指标:体重、肥胖度(A)、体质指数(BMI)和脂肪百分率(F%);脂质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脂肪—胰岛轴"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瘦素(FL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自主神经功能指数(y)值;病因诱因. 结果:肝郁脾虚型患者女性较多、年龄最小、病程最短,与"脂肪—胰岛轴"紊乱最为相关,交感神经活动最强,多由于情志因素发病(均为P<0.05);痰湿内阻型患者年龄最高、病程最长、体重及BMI指数最高,LDL-C最高(均为P<0.05),副交感神经活动较强;脾虚湿阻型患者脂肪百分率最高,TC最高(均为P(0.05),副交感神经较为兴奋;胃肠腑热型患者年龄较小、病程较长,肥胖度最轻,副交感神经活动最强,多由于过食少动发病(均为P<0.05);阴虚夹瘀型患者交感神经较为兴奋,脾肾阳虚型患者副交感神经较为兴奋,其余各项指标均衡. 结论:肥胖并发高脂血症不同中医证型的各项指标具有差异,运用疾病病因,诊断相关指标,分析不同证型之间病因病机的分布特点和规律,有助于临床实践中更具针对性的辨证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