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5、2016年地区建筑学术研讨会
2015、2016年地区建筑学术研讨会

2015、2016年地区建筑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天津
  • 出版时间: 2016-11-26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会议文集:2015、2016年地区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立足在我国发展的基础上看世界的发展形势.学术的发展始终要考虑到国家的发展.综上所述,早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建筑界就已产生“现代主义”和“地区主义”的分歧,这个交锋的时间节点是在1947年。后来慢慢发展出很多前面提到的全球与地区关系的概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解释。回过头来看这六七十年的历程,对地区建筑的认识是不断提升的,今天仍有新的认识。在当前这个转型的大时代中,面临着种种问题,但现实中也充满着多种多样的机遇。面对这纷繁复杂的现实,往往会感到困惑,学术界派别林立,但其实都是对这一问题随时代而演化出的不同认识。面对这种纷繁,最根本的解决之道是要“回归基本原理”( back to the basic )。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出这一观点,有人认为我太保守。其实他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我所说的“回归基本原理”是指建筑学是建立在人的生活要求上、建立在自然环境上、建立在风俗习惯之上,而不仅仅是建筑形式的问题。所以,地区建筑学的发展仍然要“以人为本”,以建设美好人居环境、实现人民安居乐业为根本目标。与此同时,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思想,宜乎“博采众议”,加以“整合创新”。例如现在有很多新概念,绿色建筑、文化建筑、智慧城市等,新名词层出不穷,以后还会有更多更新的思想,但始终需要不断地对这些新思想进行整合,并且在地区城乡发展的各个层面上予以体现,包括:区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城市设计、住区设计、建筑设计等。要塑造有序空间与宜居环境,实现美好人居与和谐社会共同创造。这个“共同创造”有两层含义:一要关心理论的发展;二要关心实践的创造。光有理论,说空话不行;光有实践,不积极探索理论也不行。
  • 摘要:吴良镛先生谈了地区建筑学的历史和对未来的展望,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很多引领性的思考.关教授则非常深入地研究了中国台湾的原住民建筑.结合近20年来关于地区性建筑的一些研究和实践来作分析.“地区建筑学系列丛书”中的《缘起》一文时提出过,地区建筑的研究价值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它展现了人类文明和建筑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发展;第二,它展现了人与环境万物之间的和谐的价值观,可以说是一种多元和谐的价值观。
  • 摘要:关于当代城市与建筑转型,20世纪20年代,现代建筑的导师柯布西耶主编了《新精神》杂志(1920~1925),后来整理出版了《走向新建筑》《明日之城市》《今日的装饰艺术》等"新精神"丛书."新精神"作为时代的宣言,吹响了现代主义建筑革命的号角,被誉为"时代的镜子".道建筑/社区都覆盖上森林,街区、建筑、绿化浑然一体。整体形态呈梯田状,每户住宅之间有4.5m宽的连通的前台,上面可种菜、种树,也可以铺设透光光伏板,综合进行农业和能源生产。这个方案是街区、道路、建筑与农业和能源相融合的尝试,体现了生产性城市的某些理念。当然,私密性与公共性的关系、内部街道的交通、种植和光伏技术以及住宅的内部交通和通风采光都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
  • 摘要:多元化,是针对地区建筑的不同的理解.针对地区建筑,其实有多元化的理解,那么结合平常与学生的讨论和自己的一些思考来和各位分享一下.没有系统地梳理,就是一些基本的理解.举例指出在出屋顶的地方用粗糙、颜色重、吸热的石头形成局部的微气候。冷热温差,加上烟囱效应,使得拔风效果非常好。里边的这个房子围绕着中心筒腔体,以负压带动房子里面的通风。利用当地的材料,东、西山墙为了防晒,做上龙骨,把竹子和角钢结合起来做成模板,这样就变成了一个复合墙。雨水打不到墙上,打到竹子上就滴下来了。太阳照射到墙上,半空的竹子中间有空气间层,这个墙的辐射热就大大降低了。竹模板横着放在这个窗檐上,可以遮阳,加上中水的利用,还有一些呼吸的保温墙。这样一共有10-12个“绿色农居”的被动式技术,可以推广。经测试,人居环境的品质与房屋的物理指标大大提高。不管是空间质量,还是形态上的视觉效果,都有了一个新意。
  • 摘要:这么小的台湾省,竟然有十多个民族,各民族的社会文化、语言甚至建筑方面的表现,都不太一样.其实就是追索台湾省史前建筑的源头到底是什么,然后它怎么发展到了17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民族志所记载的各族建筑.依照生态人类学,台湾省这么小的地方,因为它的地理环境从温带一直到亚热带、热带都有,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板块互相挤压,所以产生了很多角落的小空间,人到了不同的地方就得去适应这些地方。一般来讲,母系社会在平地是可以,全世界的母系社会都在坝子、平原上,才可以实行母系继承制,到了山上或其他特殊气候、地理条件的地方,主要还是采父系社会或其他亲属制度。所以是地理环境的原因促使台湾省的原住民这么多样。多样其实也是因为他们一直处在部落社会,是氏族、血缘群队的移动,人口扩张了,到新的地方去适应,再逐渐创发出各自的居住文化。
  • 摘要:对于地区性的认识.这是在本科四年级设置的一个专题研究设计,是关于"传统"的专题.我承担过十余年的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任务,同时也一直上设计课.期间总有学生问我,建筑史和设计到底有什么关系,于是便萌生了在高年级设计课中设置"传统意象设计"题目的一系列尝试,分别就意象设计和学生作业进行了分析.
  • 摘要:在研究地域建筑的时候往往会有"往前看"和"往后看"的问题,我讲点"往后看"的体会,也是我这几年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同济大学的团队编撰出了一套国标图集《不同地域特色传统村镇住宅图集》.这套图集编撰的过程其实是非常艰难的, 希望能够通过这套图集促进我们对南方建筑整体上的认识。因为过去我们的认识比较零散,把它们放在一起以后,我们就能够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得比较清楚,从而提升我们对乡土建筑的整体认知、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水平。觉得只有这样,在做当代乡土建筑的时候才有可能进入它的实质。能够真正去认识营造的途径只有两个:一是人,是过去制作这些建筑的工匠。可能今天有时候看不起他们,但事实上智慧就在这些传统工匠的脑子里面,向工匠学习也就是学习营造的思维。另一个就是营造的技艺,不去现场看,你不知道它的具体做法,可能你理解的建筑形制也是有问题的。以前最最传统的方法就是盯着建筑本身去看,特别容易从类型学的角度去研究,而思路就是从人、营造的方法和营造的结果这三个方面全方位地审视传统建筑。这其实就是我们对营造的本体的认识。
  • 摘要:地区建筑,作为某一地区的物质空间建造,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有着紧密的关联,更与所在地区既有的文化脉络有着紧密的对应.无论地区建筑的研究是探索新的建筑文化还是发展地区建筑学,其发展目标都是指向该地区未来的建造.虽然是指向具有地区属性的未来建造,但它不可避免地包括两部分,即源流和趋向,这两个部分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地区建筑的脉络.因此,地区建筑的价值取向是立足于延续所在区域的历史脉络、应对当代需求和指向未来建设.求同研究是在求异研究的基础上的转型,即由细化的对象研究指向规律的研究,这需要在全面掌握地区物质空间建成环境的基础上,方能梳理出建成环境的建构规则。乡土聚落和传统民居建筑构成了地区建成环境的基调,对其开展建构规则的梳理研究,所获得的研究成果是指向“既有”的,尚不足以获得地区建筑脉络的延续路径,尚有大量的研究工作需要去做。前面文中所提的萨迩地区乡土聚落和民居建筑研究,仅是针对建成环境特征极其明显的地区的建成环境的空间结构和色彩构成进行提取,提取方法具有特殊性,不具有普遍性,而不同的地区还有更多的要素可以被提取、更多的方法可以被采取。如根据不同地区提取什么对象、什么尺度等;根据不同对象怎样提取、怎样定量等。根据从建成环境中提取出的对象以及量化数据是否可以梳理出地区建构规则?各种影响建成环境的要素在建构规则中是否有权重的区分?这些权重是相等的还是有高低差的,或是有等级关系的?仍需要未来进一步去研究。求同研究中的“将有”是指向未来建设的,将地区建成环境中的建构规则提取出来,目的在于作出针对现代和指向未来的转化,在建造规则、功能结构、建造材料和生产方式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作相对应的转化。从地区建成环境中提取数据的转化程度、转化尺度等,则需要根据地区建筑脉络的发展取向予以甄别、判断。从地区文化发展的角度而言,地区建筑在设计和建造上到底应该被谁引领。设计与建造宜由地区建筑引领;点状建造宜由地区建筑的面状建造来引领,由既有建构规则发展而来的建构脉络所引领。
  • 摘要:综观现在面临的重大问题:极端气候、能源匮乏、粮食依存,乃至于大自然逐渐萎缩等,大约都跟国家或者是区域性的竞争力和新实力有关系.如果仔细思考这些问题,它的答案似乎都指向乡村.我研究都市议题多年,理解到城市已经累积太多问题,负债太多,许多问题已经无力自主解决.因此,我意识到,要解决无论城里或城外的问题,回到乡村可能是一个机会的开始.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面对重大决定时,我们以“土地逻辑”为依归。例如避开全开发式的农业生产,选择兼容农耕与自然地景的非开发式土地使用方式,基本上是用农耕与自然共同的土地逻辑来思考。面对人居采取“紧凑和复育”的方式。因为机动车道路的发达,台湾省的乡村铺散得非常广。所以目的不是新建,而是如何让这些乡村收缩,趋于紧凑,如何让一些零散的人居消失,在提高乡村密度的过程中,复育周边的农耕与自然。从散居到集居,到小区化,到粮食自给,到多额外销,先形成乡村与土地小尺度的互依关系,从而扩大到综合的、完整的多元互依关系。这是两个非常漂亮、聪明的提案。收集地区、乡村的机会,回应明日的需求。台湾省的乡村问题何其多,与各地乡村无异,如果我们把视角拉大,时间拉久,许多问题便可能不再是问题,有许多答案可以同时解决许多具体问题,有效地帮助我们重行调整人居与地球的关系。
  • 摘要: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到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的制约,形成了建筑的地域性.1西藏地区地域性建筑简述在西藏地区,地域性建筑中最具特点的就是宗教建筑.诸如布达拉宫、大昭寺等梯形的建筑,具有强烈的色彩,如红色、黄色,代表着宗教——也就是"顶端建筑".而民居建筑则是西藏地域性建筑中的另一种重要类型.在建筑技术发展过程中,尊重宗教信仰,尊重居民的生活方式,因地制宜地建造建筑,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不能一味追求新形式、新技术,而是应设计出适合当地居民生活的建筑。关于藏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保护,应提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总体保护思路和总体保护对象,因为每个传统村落的保护重点和保护措施有所不同,所以应当因地制宜地提出保护措施及方法,村落人居环境的营造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我们应当以可持续发展的态度来进行传承和保护。
  • 摘要:为了更好地保护、继承和发扬优秀居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中国自2003年起实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制度,现阶段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数量达528个,其中名镇252个,名村276个;2012年起,推行中国传统村落认定制度,现已认定四批传统村落,共计4157个.福建省作为传统村落大省,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3个,名村29个,传统村落229个,数量居全国前列.根据“社会一空间”过程研究村落的社区结构演变与聚落形态变迁,可以充分认识村民的基本诉求,将研究视角转向以人为本的社区法则。这种价值定位要求聚落形态研究转向从居住者的角度,从地区因应技术与文化习俗两大方面研究传统聚落空间的意义。这种研究视角的转换和可适应的理解,不仅可以拓展建筑学研究的领域,也为正确认识中国的社区传统,探讨传统聚落的有机再生,探讨如何延续非物质的遗产所需要的承载空间,为仪式空间的当代适应性提供理论保障。
  • 摘要:郑东新区是2002年通过国际竞赛,采用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的概念性方案,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形成的郑州市的城市新区和核心区.这样一个起步区20km2,整个区域近150km2的新区,它的建设从规模、速度、方式、形象等方面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和新区建设中都具有典型性,从地区建筑这个角度,其理论方面的意义都值得研究和探讨,这就是从"地域中的他者"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原因.伟大的建筑不一定产生伟大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河南城市与建筑不断现代化的同时,也逐步“图像画”。在视觉层面上,商业化、物质化和娱乐化占据着城乡生活的所有空间,地域差异进一步消失;在设计层面上意味着一种自信心和创造力的丧失。就建筑文化而言,简单抄袭西方设计作品的结果使我们迅速时尚、前卫起来,喧闹的表象下,只能靠符号化的作品维持一个虚假的地域想象。从全国范围来看,郑东新区的现实有一定的普遍性,由此引发了对“地域”、“他者”、“建筑文化”等问题的探讨。
  • 摘要:该研究起始于贵州省的青岩镇,大多数的自然聚落都与青岩镇相类似,呈现出一种自由的、非规则的形态.这种形态优美、丰富、充满变化,却又复杂万千,难以用简单的方法描述清楚一个村落的特征到底是什么.中国的广大地域分布着成千上万个这样的传统村落,人们能够感受到徽州村落的灵秀、北方村落的古朴、西南村落的奇峻,然而不同地方的村落如何给人留下这样的特征却又难以明确.这也为保护各个地区村落独有的特征出了一个难题。上述实验,一方面向我们说明了村落空间对于人们认识一个村落,辨别它的地区特性,记忆它的独特魅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验证了VR实验在传统村落的地区特性研究中的有效性。利用VR实验对村落空间认知开展的研究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但也为村落的保护更新实践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支持、评价方法与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方法意义。
  • 摘要:对城市"地区性"问题的重新关注1996年,吴良镛院士在国际建协亚澳地区会议上提出"地区建筑学"的构想.他指出,地区建筑学不是一种创作流派,而是希望倡导一种思考方法,即研究和学习地区建筑内在的综合逻辑,进而创造兼具时代精神与地方特色的建筑(吴良镛,1998).当时对人居环境"地区性"问题的关注更偏重于建筑层面;20年后的今天,就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而言,对城市与区域"地区性"问题的关注同样必要而迫切。永州,正是前述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中小历史城市群体中的一员。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对当地历史文化认识的加强,一方面积极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并加强对城市历史的保护,另一方面也在思考如何在未来城市建设中延续其地方文化与特色。正是基于这一现实需求,我们从“地区性”传承的角度为其提出规划设计的具体建议。
  • 摘要:首先,在地区建筑的话题中有一个"条件"的问题.不论在什么地方做项目,"条件"都是首要的.当然,主观和客观的条件是并行的.如何尊重这些条件来实现更美好的愿望,是很有必要讨论的问题.第二,建筑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困惑,特别是像这样来自一线的(特别是在国企里面的)建筑师,要承担很多创收的任务,就会有很多无奈,不像学术型的建筑师有更大的发挥余地.第三,在"条件"中如何创造"条件",是努力的一个方向. 在北川有很多纪念性的大建筑,也有很多小建筑。本院承担了很多其他大师挑选后的项目。崔恺院士在倡导“本土设计”,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同。本土设计与地区建筑,还是有很内在的联系的。
  • 摘要:这些小房子,也和地区建筑有点关系,都是在不同地区的房子,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汇在一起,题目就叫"小有所乐".这个小建筑取自厦门的陶艺概念。我去过厦门多次,厦门给我的印象是浪漫、小、复杂、有点乱。我想把这种感觉做到这个房子里,而不是把它变成北方的房子。这块地本来就不大,退了线就更小了。我把它切成五条,有四个缝,人可以从中穿过,沿路走到河边。沿横向的路可以走到周边的两个院子,庭院穿插其中。我希望模拟街道的小尺度,所以建筑刻意做得比较曲折、随意、随机。最后一个想说的项目,是正在建设的石家庄正定新区政府对面的房子。做了图书馆和规划展览馆。甲方当时提出两个要求:一个是要有拱;一个是要有老厂房的感觉。我理解就是纺织厂高侧窗的斜向光。目前在石家庄做的拱大都是偏装饰性的,我希望做一个真的混凝土的拱,不用网架、析架、钢结构来做。这是和路易斯·康学的,方式不完全一样,但是受到了很多启发。拱的跨度可以做得很长,刚开始的方案中是27m,后来做到了35mo这个建筑也是用清水混凝土来浇筑的,外层做保温,之后用40cm宽的条板包起来。我当时以为甲方不会接受这个方案,因为没有政府要求的大台阶等。但是他们的领导班子认为这个方案特别有趣,全票通过。他们说会带着孩子走进去,认为这是石家庄的规划馆,不是别人的大盒子。尽量把自然光线做好,也请了灯光顾问专门做灯光设计。大厅的跨度很大,有高侧窗的感觉。通道临湖,另一侧比较矮,是给市民使用的会议、临展空间,比较活泼。我们想把建造的真实性暴露出来,包括受力的感觉,而不是做过多的装饰。这会使这个建筑更像这座城市的建筑,用他们的话说是要唤起市民的自豪感。板材实际上藏着大量的设计,因为要一次性浇筑成型,所有的细节都要很仔细,包括灯如何布置等。
  • 摘要:建筑离不开土地,刚刚王昀老师提到要掉眼泪的土地.这块地可以在北方,可以在南方,可以在一个具体的地点.该地点拥有的条件是该地区建筑生成的重要因素.而在别处,别的地,由于地方条件的变化,建筑也会有所不同.参照就是借鉴,就是为我所用。建筑师在做设计的时候需要有灵感,有创意,有办法。在学校时,我们听老师讲历史与理论,听各种讲座,翻杂志,或者出差旅行,看古今中外的建筑作品,实际上都是在找参照,储备那些对我们有启发的东西,化作记忆,在你今后的建筑创作中,你还能够想起,有那么一些你喜欢的东西,和你现在做的事有某种相似和关联性。“参照”实际上具有某种普适性的价值,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够把它拿来用作设计参考。比如说院子,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天井,或山西的大院,它们都是院子,但因为所在的地理环境不同、气候条件不同,院子的大小和形态也各不相同。这也让我想到了“时区建筑”的概念。“条件”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变化,所以地方建筑也不可能固守不变,一个地方的空间和时间赋予地方建筑以基本的特征。
  • 摘要:平实建造,既是态度,也是策略.平实建造是个人在地域实践当中的一个具体转译.从身处寒地和北方的地域性角度看,气候是理性的建筑师必须面对的地域因素,同时,北方长期处在经济边缘的地位也必然在创作思维中留下印记,两者叠加,"平实"地解决问题不论是从建筑的真实性还是从建造的可能性方面考虑都应是适宜的选择.从可持续的角度看,对待有限资源和现成资源的建造,自然应具有"平实"的特征,当然,这也是当地民间建筑的传统智慧给予的生态启示.设计将建筑体量平实地分解、正交,平伏于大地上,并嵌埋于背景大青山的轮廓与自然坡地线之间,最大程度地保留基地的特征,由此造成动线在体量间连接、光线在体量间穿行、风在体量间流动,进而获得高效的空间、明晰的方位和朴素的风格,并自然产生生态节能的效应。同时,建筑外墙采用传统的土黄色水刷石做法,进一步与基地环境融合,力求表现一种平实的建筑品相。
  • 摘要:中国建筑和风景的美丽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虽然中国建筑与日本建筑相似,但建筑、景观和风景的关系与日本有点不同.今天,我将解释日本的一些建筑理论,并介绍我研究的一些案例和项目.现在我在东京大学的研究生院教建筑设计,是那里最年轻的教授之一.通过这些项目想作一个总结。以前我受到的教育告诉我,设计是面向未来的,历史是过去的。但现在我认为,历史和未来是螺旋式前进的:了解历史就是设计未来,设计未来需要了解历史。我的观点是:在21世纪,我们不会继续20世纪的现代主义,但需要了解以前的时代,了解气候和景观之间更自然的关系。在现代化之前,生活在自然和景观之中,而20世纪的工业化是由机器文明构成的。关于21世纪的地域建筑,应该找到平衡点,这取决于那个地区本身。也许在北京或东京的更右边,也许在乡村地区的更左边,不会走向边缘,应该在这两个因素之间找到平衡点。
  • 摘要:谈地区主义,其实中国有两个词,一个叫"地区",一个叫"地域",英文中也有两个词,即regional或者vernacular,所以用哪个词其实意味着是"向前看"还是"向后看",是谈设计还是谈历史理论.在中国,城乡差别是很大的。对一个做设计的人来讲,关乎他做设计的方法。我自己感觉,我做的很多东西都是自上而下的,但我感兴趣、在研究的东西,自下而上的会更多一点。
  • 摘要:地区建筑,对我来讲,理解起来其实还是非常有难度的.我今天的题目"一位建筑师对地区建筑的理解",就是作为一位建筑师,也就是我个人,对地区建筑应该有着怎样的理解.其实我在一直想,所谓"地区"的概念是什么?如此强调这个事情是出于怎样的情结。举一个例子,就是刚才张颀院长说的"欢迎你们到天津地区来".天津真的是一个地区么?那得看从怎样的角度理解.如今倡导京津冀一体化,在不远的将来,可能就搞不清楚天津"地区"的概念了.此外,即便是在天津,也不见得都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到北京,也不见得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所以这个"地区"的概念无论怎么讲我都感觉有点儿飘,不够落地.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怀疑,曾经努力学习的那个建筑学是什么。在这样一系列简易的空间获得方式面前,传统的建筑学似乎可以寿终正寝了。实在对不起,话说得有些直接,说得有些满,得罪的地方希望大家谅解。上面所讲到的这些谬论,来自于即将出版的《自然与建筑》。从那个地区的大自然地形当中获得属于那个地区的形态应该真正地属于那个地区的地区建筑。对于地域性问题,在我看来,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解决。最后还要强调,这是极端个人化的对于地区建筑的理解,或许应该被列为网友所评价的“扯淡”的级别,而且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摘要:听到了吴先生关于"地区建筑"高屋建瓴的总结.如果谈到"在地性",那么,理论上来说,在地方做的设计都算是地域设计.所以,今天我想把过去的作品盘点一下.谈到了地区的意义、地区的价值、地区的营造和考证以及相关意义的理解,不能忽略的,还有地区的逻辑性.为什么在地方做的设计能够称之为地区或者地域,应该存在一些内在的逻辑。这些民居在湖南其实很普通,在湘西、湘中、湘南都很普遍。乍一看它并不引人注目,那种符号化的典型差异性特征不是很明显,但却是一种很典型的民居。它最简单,门一般往里凹,我们叫做“通口屋”,家里吃饭、和邻居聊天等都常常发生在这里。但是,它与山地或者湖区的建筑还是有差别的,它的晒台(比如晾晒谷子、衣服等)放在上面,这样的空中晒台,就是一种典型的地域类型。十多年前我做过一些类型的具象表达,借用传统的空间基因,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在清华的《世界建筑》上刊登过部分成果。当时做了54个类型,希望能够一个一个实现,本文重点介绍了分型逻辑、肌理逻辑、同构逻辑、地景逻辑、在地逻辑等。
  • 摘要:12年前,讲的是茶马古道,讲的是丽江束河和香格里拉独克宗两个古镇.当然,也比较巧合,去年两个古镇都"火"了——都着火了,为了切合研讨会的主题,演讲的题目是"建筑的地点性及其表达".“地点性”更有确定性。比如在大理,你做的设计是中国的,那么它是否具有地域性,如果地域性讲的是中国性。说到大理建筑,其实大理建筑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区不一样,建筑也不一样。比方靠近丽江的地方,它的山墙就不是很“大理”的,不像大理洱海边上的建筑那样。所以“地域”和“地区”会相对比较泛一点,我们更加强调的其实是一种通过关注确定地点的文本特性,把建筑镶嵌到场地里边,然后再通过一定的“陌生化”手段来联系、协调、延展场地的时空“context" 。比如在进束河古镇的路上有几个寨门,一般人可能不太留意。大家都知道大门是很难做的,一做就做成了牌坊。当然,就算是做成了牌坊,它有没有束河或者丽江的“地点性”也很难确定。这个寨门设计,当时一轮方案就通过了,我们认为是因为它有地点性,这是丽江特有的。我们依照丽江的东巴文字里的“村寨”做了这个门的形状,而东巴文字是丽江特有的。
  • 摘要:近几年参加了一些乡村实践,有政府层面推动的,也有企业或民间层面自下而上进行的,现在对乡村有了一些比以前更全面的认识.介绍了几项建筑改造和复原的设计工作,最后一个案例是浙江德清莫干山的一个民宿改造,把一个老的乡村礼堂改造成餐厅酒店。采用现代的手法,与自然对话。建造方式朴素自然,用的都是回收环保材料。
  •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的建筑设计工作展开讨论,最近几年从研究转向了实践.开始进入乡村的实践领域.得知一个乡建工作的法则:"落地为王",干出来就是胜利.当时还不是很理解,这几年深有体会。大概5年前,我第一次进人乡村做设计,是在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的村庄改造。这是简单的外观改造工作,相对比较容易。但是在元阳的世界遗产地,一共有99个村寨,大部分其实已不再是传统风貌的村子。在这样的情形下,不得不向当地政府证明,老房子依然可以住,经过设计师的技术力量是可以改善的。所以作了很多这方面的尝试,拿了三栋房子来作改造。努力地控制造价,以便它能扩散、复制,但结果并不十分理想。确实在技术上将现代化设施嵌入了老的夯土房中,但村民并不接受,原因还是观念普及问题。最后总结一下做乡村的逻辑:在县级层面,以一两个村作榜样,进行系统化、现代化的改造和保护;村级层面,则通过小项目来带动;国家和省级层面,最好不要干预太多,从立法、培训、推广上做工作;社会层面也非常重要,要经常举办跨行业、跨学科的国际交流会。因此,我也和SMART的王旭合作,经常把七八个专业的人找到一起进行交流,找到彼此衔接合作的方式。最终,通过这些方式,希望实现普及遗产观的目的。我个人的观点是:遗产观念是一种特别先进的观念,它需要经历一个从精英到国家,到中产阶级,再到全体民众普及的过程。目前,我们处在一个中产阶级有少部分人开始觉醒和接受的阶段。这个阶段,设计师是可以发挥作用的,但很讲究技巧,要是没弄好,可能会特别受伤,因为每次做的设计都得不到实施。
  • 摘要:在农村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建筑师的角色和工作方式可能会和城市建筑师有所不同.“弱建筑”不是以建筑为结束的,在乡村做建筑的时候,设计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在西河的项目中,是以产业为引导的,所以当时让当地人收了一个油榨,并把它修复,安装在场地里面,也帮农民做了一个油的品牌叫“西河良油”。从最早的“西河粮油交易所”到“西河粮油博物馆”,再到“西河良油”,整套设计,包括logo、材料、印章、纸,都是设计的内容。光的使用上,我们当时是进行了思想斗争的,因为觉得空间有可能举办PAY,所以我们用了暖白光和彩色光的双模式。在开暖白光的时候,可以看到两种材料强烈的对比,厚重的土墙和轻薄的阳光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自然光和人工光加强了气氛。设计过程中,对各种材料进行了严密的实验,最后选择了2cm的多层阳光板。它和灯带及视线的关系是进行过很严密的测算的,不会出现完全看透的情况。
  • 摘要:关于地区建筑的理论,大家说的"地区",实际上研讨的范围主要还是在中国,所以基本上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设计实践,都无法回避中国意象和中国味道这个话题.从安全、民俗、往事、趣味宗教等角度展开探讨,除了宗教以外,更多时候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所以,生命层面是我认为的终极层面,最后一个案例是在甘肃的古动物化石遗迹馆项目。这里是“三趾马”—一个很大的族群的灭绝之地,有化石埋葬区的岩壁以及非常大的山川。在西北地区那种壮阔的群山里穿行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生命是那么脆弱。所以,我们最后确定的体形像一个胚胎—个婴儿卷曲在母体里的形状。因为当地施工和观念的原因,有些设计没有最终完成。这个项目直到去年才基本建成,还在不断地修缮。地区建筑的“相”最终要回到生命本身。
  • 摘要:在2012年之前,地产行业还处于热潮中,文旅产业刚刚起步,几年来大量地产商转型做文旅,但呈现出的现状却是大多数地产商只会开发,几乎没有几家擅长运营,更不用说内容整合、创新了.对于地产开发商而言,如果所投入的文旅项目运营不好,结果将导致无法产生盈利.而目前大量的地产开发商在投资时其实并未考虑过运营,这在地产商转型文旅的情况下非常普遍.综合来看,行业内专门服务于综合体的培训机构,专注于产业生态的研究机构、策略机构等都很缺乏.能够看出,很多其他民宿品牌正在效仿裸心谷,这也是行业发展必然的路径和趋势,因为抱团拿项目使成本降低,保险系数提升,谈判筹码加大,先从单点突破,当品质标杆做到了以后,开始横向发展。现实中大家都在谈运营,但如果真正深人到各个民宿里去看,对于真正懂的人而言,大多数只不过是维持它的运转而已。所以和打磨产品一样,其中的很多细节还需要优化。因为传统的人才培训体系已经不适配,应该与当地高校区联合培养专项人才,通过实训基地的培养,尽快成长为行业的第一批种子选手。在目前的状况下,乡创、文旅都需要把聚集的资源、服务方和投资机构整合在一起。往往当这些资源链接到一起时,会产生一个不可限量的化学反应的生态圈。
  • 摘要:笔墨当随时代——语出清代画家石涛,强调艺术贵在创新.对于地区建筑研究与创作而言,可以理解为强调设计对"此时此地"的关注,即如何面对现实、积极应对,尽可能地利用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使之成为设计的依据与资源,体现为"质朴、务实、理性"的设计定位.从人居环境、建筑设计等角度分析了农村建设中的地区性。
  • 摘要:提到地区建筑、人居环境等概念,本文通过农村住区的设计和改造分享了一些新的方法和理念,就新疆而言,我在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除了今天谈到的很多内容之外,还有多元文化的问题。因为新疆是多元民族聚居的地方,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是多民族聚集区,还可以看到它和周围地区的交往也比较多。在这种交往和发展过程中,它提炼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比较多,同时也受到过各种宗教的洗涤,比如原始宗教、佛教、伊斯兰教,这些大的宗教在新疆有过很多的发展,留下很多遗产。所以我们在发展地区建筑的时候要考虑到文化层次,也就是说,不同文化融合在一起,产生了最终的形态。今后的发展中如何才能把不同文化的融合体现在建筑及人居环境当中,可能是更重要的问题。所以我今天听完讲座后,感受到了不同文化在建筑中如何体现的问题。文化是一个柔性的东西,要做的规划也好,建筑也好,是对空间的设计;不同文化在空间上的表现、凝聚,对我们新疆来说也是将来要讨论和研究的问题。
  • 摘要:忆起朱竞翔老师曾在西建大作的一个报告,总结为三句话:第一句叫"高手在民间".地区建筑中经常能够发现许多类似于"扫地僧"一样的高手,能够和这些人交朋友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在乡村里做设计的时候,也经常能发现一些高手有许多"怪招"和"绝招".第二句叫“武功再高,也怕菜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你怀揣着许多梦想的时候,往往会摔得粉碎。也就是说,我们这些“武林高手”去和人讲大道理,可地方工匠不会管你,抡着菜刀就上,打得我们落荒而逃,所以如何能够克敌制胜,还需要我们想其他的招数,要有所准备,正是所谓的“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其实乡村里面有许多工匠,当你把你的思想与他沟通,他能够真正理解你的意图的时候,他会发出无穷的智慧和能量,让我们的建筑变得十分精彩。 最后一句话,我想送给今天精彩的演讲者们,叫做“教授会武术,流氓挡不住”。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