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首届中国青年旅游论坛
首届中国青年旅游论坛

首届中国青年旅游论坛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05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会议文集:首届中国青年旅游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利用1999-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线性和非线性视角,分别采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和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对"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假说进行了综合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首先,"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假说在中国情境中真实有效,旅游业对城镇化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次,旅游业对城镇化的影响效应不仅呈现显著的非线性门槛特征,而且其强度变化与旅游业发展水平正向相关.以上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实施"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城镇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开创了多途径城镇化的有益探索.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在推行旅游业驱动城镇化战略过程中还需强调保持旅游产业政策的连续性.
  • 摘要:本文利用2010-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旅游研究课题以及国家旅游局科研立项课题,对这一时期中国旅游研究的基本格局(年份、学者、高校/科研机构和省域)进行了统计分析.本文对以往单纯地依靠期刊论文来分析中国旅游研究进展与格局的文献做出了有益的补充,发现了之前文献未曾揭示的现象和规律.同时,本文还丰富了基于研究课题来分析中国旅游研究进展与格局的文献,更新并拓展了以往同类研究的发现.
  • 摘要:测评旅游景气指数可定量分析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状况,推动遗产地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首先提出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测评概念性框架,其次建立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测评指标体系,构建遗产地旅游景气合成指数测度模型,然后选择张家界市、承德市与黄山市作为案例,分析其旅游景气指数.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遗产地旅游景气综合指数为100.89,2012年为110.96,年均增长速度为0.87%;遗产地先行指标、一致指标与滞后指标的旅游景气指数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一致指标的旅游景气指数容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三类遗产地的旅游景气综合指数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从长远看,文化型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相对自然型遗产地可能会更高;遗产地的旅游景气综合指数与GDP指数之间呈现幂指数正相关关系.最后,从全国旅游休闲发展环境营造、遗产地旅游建设与管理、遗产地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三个方面来构建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提升模式.
  • 摘要:以城市群地级以上城市为生产单元,采用传统DEA、Bootstrap-DEA纠偏和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和分析中国东部四大沿海城市群城市旅游业发展效率与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由传统DEA模型测度的城市群城市旅游业综合效率及其分解效率值均要高于Bootstrap-DEA纠偏模型测度后的效率值,表明了传统模型测度存在明显高估倾向的问题.2000年以来四大城市群主要直辖市、省会城市和核心城市旅游业投入资源利用综合水平呈持续良好态势;同时,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旅游业平均投入资源利用综合水平呈无效向良好转变,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旅游业则呈无效向中等转变.2000年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旅游业综合效率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略强于规模效率,而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旅游业则反之.2000年以来四大城市群大多数城市提高幅度大但趋于下降,珠三角和长三角主要直辖市、省会城市和核心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提高幅度略高于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同时,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旅游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幅度呈依次下降态势.
  • 摘要:随着旅游消费的快速发展,旅游成为驱动城市餐饮食物消费的重要动力,然而旅游城市食物浪费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中国食物可持续消费和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为探究旅游城市餐饮消费者的食物浪费行为,本文构建了消费者在外就餐食物消费与浪费模型,利用北京、上海、成都和拉萨4个旅游城市159家餐饮企业2293份消费者餐桌食物浪费现场调研一手数据,实证分析了旅游城市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特征,尤其是旅游者和非旅游者的食物浪费行为及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餐饮消费者每餐人均浪费量为79.52g.从消费者类型分析,旅游者人均每餐食物浪费量(96.54g)高于非旅游者人均每餐食物浪费量(73.79g);从就餐原因看,当就餐原因为朋友聚餐时相比其余就餐原因容易造成更高的食物浪费量;消费者的个人特征是影响其食物浪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其中受教育水平和年龄结构对食物浪费行为的影响呈"倒U形"特征,即随着教育水平和年龄的增加,消费者人均每餐食物浪费量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另外,收入越高的消费者越容易产生食物浪费行为,不同消费时间、不同就餐频率群体的食物浪费同样呈现出显著差异.减少餐饮食物浪费,倡导低碳、绿色和可持续消费模式需要政府、餐饮企业、消费者等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和行动.
  •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六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些理念成为统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纲领和总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民族地区由于旅游资源系统庞大、旅游资源品位高、民俗风情独特等优势条件都将旅游业确立为本地区的优势产业、龙头产业、支柱产业甚至是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产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贡献,但旅游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甚至在一些民族地区负面效应尤为严重.旅游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与生态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人的发展的价值高度背离,价值走样、价值扭曲、价值失衡等造成旅游经济和整体经济社会无法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能,不能维系经济、社会、文化、人与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民族旅游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负面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扎尕那旅游区为例,探索在五大发展理念和"六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下,建立支配、引领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价值体系.
  • 摘要:为了从旅游扶贫视角下研究游客对张家口冬奥会的认知度并提出相关扶贫措施,实验采用SPSS定量研究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来张游客旅游行为及其相关满意度、认知度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张家口主要客源市场为京津冀,问卷中旅游者中青年占比最多达到了57.1%,参加活动类型局限于观光度假.张家口旅游资源开发分散缺乏自身定位,没有充分发挥冬奥会举办地的优势.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提出从发展自驾游;突出地区特色,减少同质化竞争以及提高贫困人口参与能力等方面发展旅游扶贫的建议,助力张家口精准脱贫,实现当地的乡村振兴.
  •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旅游史研究相关文献的梳理,系统地总结了旅游史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研究发现,国内外的旅游史研究大体包括旅游史学理论研究、区域旅游史研究、专题旅游史研究和历史时期旅游业研究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而在研究方法上,除了传统的旅游学、历史学研究方法外,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交叉学科研究总体比例较小.本文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首先,应该强化历史学作为旅游史研究的基础学科属性,吸引更多的历史学家进入旅游史的研究中;其次,应该将"旅游"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加强旅游史理论方面的研究;最后,应继续加强交叉学科研究,丰富旅游史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此外,在旅游史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旅游地理这样的子学科也雏形渐现,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日渐增多以及研学旅游的兴起,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成为研究热点,但从环境意识角度研究西部大学生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尚不多见.研究通过对西部大学生的324份有效样本,在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提炼环境意识因子和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因子的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了环境意识和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环境意识分别为人类中心环境意识、自然中心环境意识、和谐共处环境意识;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分为遵守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主动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然中心环境意识对遵守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和主动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和谐共处环境意识对遵守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主动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影响不显著;人类中心环境意识对主动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遵守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影响不显著,最后讨论了研究结论和管理启示.
  • 摘要:大多数经济学家通常依据工作场所的劳动量来衡量劳动生产率,在劳动生产率的计算过程中也很少考虑休闲时间.然而,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则认为休闲在生产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休闲可以通过影响个体的自我发展来提高个体的劳动生产率.本文利用21个OECD国家的研究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休闲时间对劳动生产率(人均每小时GDP)的影响是双重的,而且休闲时间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呈非线性相关关系(倒U形).即当休闲时间达到最佳水平(5813h)时,休闲对工作有补偿作用,对劳动生产率有正向影响;然而当休闲时间超过最优值时,休闲时间对工作有替代作用,对劳动生产率有负向影响.
  • 摘要:古村落旅游地利益主体多元化及其利益诉求的复杂性,使古村落保护、原住民受益等相关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山西省古村落遗存数量大,旅游起步早,旅游开发主体主要以政府、企业、村委三类为主.基于此,本文选取山西省碛口、后沟、官沟三个古村落旅游案例地,以利益主体理论为依据,运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不同开发主体古村落旅游开发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开发主体的案例地原住民"中立性"受益感知趋同,正向受益感知稍弱;村委主导开发的原住民受益感知最弱,企业次之,政府稍好;政府对古村落旅游原住民受益具有重要作用,在古村落旅游开发主体的选择上,提倡采用"政府+"模式,保障原住民的核心利益主体地位,推进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
  • 摘要:近年来随着工业旅游的蓬勃发展,各省传统工业纷纷追求转型,而台湾省为传统工业转型所规划的"观光工厂"模式,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对象.目前福建省已有71家的观光工厂,且发展状况良好,引起了学界和企业的关注.本文以IPA分析法来探讨观光工厂的服务品质,采用Parasuraman、Zeithaml和Berry所构建的SERVQUAL量表为基础,再经过相应修改形成本文的服务品质量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在首批入选"福建省观光工厂"名录的香江茗苑运用立意抽样的方式选取游客进行发放问卷.共计发放问卷275份,其中有效问卷250份,将收集到的问卷以SPSS进行信度、效度及IPA法进行分析,根据IPA分析显示,香江茗苑处于优势保持区的维度主要是反应性、可靠性和保证性,其中保证性四个维度均处于此区域;处于重点改善区的维度主要是反应性和可靠性,这二者都是对于员工积极性的探讨,企业改善此区域是最具经济效益的.
  • 摘要:2017年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中,有近三成的大学生毕业后专业就业不对口.而在过往研究中发现,实习是学生的未来就业选择的关键因素,但较无深入.本研究旨在发现实习过程中哪些是影响就业选择的因素,分别又是如何影响就业选择的,运用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为理论基础,发现该理论并无涵盖实习这一因素,为了找出实习应在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中的位置,以弥补该理论的缺失.使用深入访谈法选取8位大四已经实习或即将实习结束的旅游相关专业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深入了解,结果发现实习影响就业选择的因素,除了实习环境、实习满意度与实习成效之外,还有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过往研究没有着重的部分,而实习在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中也有互通的关系,发现实习环境、实习满意度与实习成效都可以有效地融入理论中的各个因素.希望结果可以供了解学生对实习这一制度的意见和建议,提供学校与实习单位管理者对实习生管理借鉴,进而为社会认知生涯理论增添一项可供后续研究的有关实习的建议依据,建议可以加强学校、学生与实习单位三方面的及时有效的沟通.借此研究成果希望给予学校、学生与实习单位对于实习制度提供协助.
  • 摘要:现有的关于旅行社行业分工问题的研究集中于分工的原因、机制和路径,目前尚未有从法律角度切入的研究成果发表.我国的旅行社行业从发展伊始便在级别较高的法律规制下运行,《旅游法》和《旅行社条例》对旅行社企业的设立和运营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法律规范,但是都没有涉及到旅行社的行业分工.如果旅行社企业完全按照现行的《旅行社条例》规定的内容开展业务,那么所有的旅行社企业都是同一种类型的企业,执行完全相同的任务,无所谓行业上下游链条的分化.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行业内的分工体系已经十分发达,法规的内容滞后于行业的发展,相关的企业经营模式创新涉嫌违法经营,可以认为相对落后的法规已经影响到了行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分工现状加以总结,在此基础上讨论对法规的完善,以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 摘要:中华文明深植于农耕文明,传统饮食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依附于当地的农业生产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进化形成的,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居民是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发展的主体,对传统饮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运用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法,对佳县农业文化遗产地居民进行调查.通过居民对传统饮食文化的态度以及传统饮食文化的市场潜力分析,运用波士顿矩阵对传统饮食文化在旅游发展开发的产品市场的潜力分析.
  • 摘要: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已经被国家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有效传播中国文化对中国软实力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旅游业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在世界旅游市场上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大量的旅游者流动,无论是出境旅游还是入境旅游,都从不同侧面展示和传播着中国文化软实力.因此,以旅游传播的视角切入,在充分肯定旅游传播优势的前提下,探讨利用旅游传播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 摘要:本文以携程、马蜂窝、穷游网、途牛四个网站上去Perth旅游的游客的评论作为文本数据,使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提取游客体验感知的高频特征词,并对高频特征词之间关系做网络语义的构建,以深入分析中国前往Perth的游客的体验感知属性;后通过对游客评论的内容分析,进行了词频的分类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Perth因其优美的景色、便利的交通而获得较高的游客满意度.游客的正向情感远大于负向情感.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