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8年(第五届)科学与艺术研讨会
2018年(第五届)科学与艺术研讨会

2018年(第五届)科学与艺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8-09-20

主办单位:;北京数字科普协会;;

会议文集:2018年(第五届)科学与艺术研讨会 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阐述了北京工业大学微特电机科技博物馆在体现科学与艺术融合发展方面的现状.它在科学教育、人才培养、科普活动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出了微特电机博物馆未来智能化建设的设想,是以展品展示智能化为基础,建立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智能化博物馆,积极开展科学与艺术融合的体验,并扎扎实实地进行实践与尝试,推动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让科学艺术化、艺术科学化。让微特电机博物馆既能准确传递科技知识,又能跨界融合,引导公众去动手、理解和体悟科学与艺术融合的魅力。因此,智能化微特电机博物馆也将成为科学与艺术融合发展的体验基地。
  • 摘要:科学与艺术贯穿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始终.科学带来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增加社会物质财富.艺术则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帷幕,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更加追求物质之外的精神满足.因此,要充分发展科学与艺术,增加幸福感,带动整个新时代的进步.促进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发展,创造新的价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摘要:中国已进入新时代,在改革开放40周年伟大胜利的重要节点上,面向新时代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基于中国历史进程的观察,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呈现出从远古的一体、近代的分离到未来的融合发展趋势.本文试通过跨越远古时代,探索、研究其外在的不同与内在的联系,对新时代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发展进行思考、分析、探索与实践.新时代科学与艺术的互鉴,遵照科学与艺术的规律,写照科学与艺术的历史,观照科学与艺术的使命.2017年11月28日,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科学与艺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提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科学与艺术的交流,格守公益使命,追求真理永恒为宗旨,坚持以科学与艺术融合,推动科学与艺术繁荣发展为使命。这在科学与艺术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桥梁。综上所述,新时代科学与艺术共同的使命就是要互鉴、融合与发展。
  • 摘要:现如今,科技的发展使各类新型媒介相继出现,数字化与网络化得到快速普及.依托数字化、信息化的环境,世界各国交流空前密切,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迅猛发展,科学与艺术的发展也逐渐从"笔"的时代过渡到数字化时代,之前手工难以实现的效果,被数字化轻易实现.这种数字化的发展对科学与艺术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将阐述与分析在数字化新时代,数字化如何助力科学与艺术融合,以及科学与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分析如何更好地利用数字化助力科学与艺术,使科学与艺术在新时代顺应发展潮流,进行传承、融合与发展.
  •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QQ、微信、微博等社交App的出现让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其中,微博在众多的社交软件当中脱颖而出,凭借草根性、原创性等特点获得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这令很多学者开始对微博这种新传播形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本文以科普传播中的微博图片为切入点,对微博传播形式、微博图片特点进行了简单的数据分析,明确微博图片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并找出适宜的传播形式和图片形式,旨在让科学传播效果扩大化,能够让更多的人喜欢科学,通过微博了解并传播科学.
  • 摘要:在当今社会环境下,产品和服务已经远远不够维持经济秩序健康发展,这时,体验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运而生.体验经济作为方兴未艾的经济模式,它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如何利用科技创造"体验经济"产品,如何以艺术方式营造"体验"效果,如何避免陷入体验的盲区,以及体验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等等,关键就在于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利用科学艺术思维方式指导体验经济,使其形成良性的经济发展氛围,让其以人为本,为人服务.
  • 摘要:数字时代的发展给科学与艺术融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在它创建的世界里任何一种信息及任何构成其原始存在的物质性因素都可以变为可能.在此趋势下体验经济迎来了全面革新,不仅刷新了传统体验模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面对数字时代的科学与艺术相融合,该如何理解与运用体验经济新模式也是当下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体验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以新媒体艺术、技术为媒介,为用户体验与消费带来新格局。体验经济本质上也是创新文化,将创意具象化,并使用户沉浸其中。体验经济具有差异性和参与性,信息时代下技术创新为体验经济多元化创造了条件,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参与方式。
  • 摘要:为了在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兼顾人文精神,北京自然博物馆在羊膜卵的结构与生物演化意义课程中融入中国传统蛋雕艺术,通过蚀刻技法让学习者了解蛋壳的成分.整个教学过程将生物、化学、美术等多学科综合运用,丰富了课程的内容和趣味性,同时增加了艺术美学的体验,有助于左右脑共同发展.
  • 摘要:麋鹿苑科普剧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扩展期4个阶段.剧目《小麋鹿回家记》是麋鹿苑将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尝试之一.排演过程中,科普人员和艺术工作者经过反复沟通,从剧本的撰写与修改、舞台表演的初期策划、科普人员的表演培训、专业导演的剧目指导、道具的优化与升级等方面促进了科学与艺术的碰撞交融,达到了二者各尽所长,规避短板的良好科普效果.其科普效能的主要源泉包括:科学为艺术提供创作素材;科学为艺术保证科学性,提供平台;艺术为科学增加表现形式;艺术为科学吸引受众,增加资源渠道等.在未来的生态环境教育中,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仍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二者犹如鸟之两翼不可分割.
  •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利用互联网来进行科学与艺术的养成教育,对于科学理性思维和艺术感性思维结合的培养具有很强的优势.国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科学与艺术的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尚无法发挥较大的影响力.本文着重探讨科学与艺术的数字化创新与互联网+养成教育.
  • 摘要:本文从数学角度,以哲学视野,探讨数学与艺术的特点、关系和发展.技术进步推动了艺术形态多样化,数学在幕后起到了支撑作用。数学和艺术正在携手同步前进,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数学与艺术发展的尽头是哲学。只有在哲学视野的指导下,人们才可以看清楚发展历史和现状,发现并提出问题,判断并远眺发展前景。发现并制造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 摘要:游戏化,是指将游戏化元素与设计技巧运用到非游戏活动中来吸引公众.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游戏化元素已通过不断地深入实践开始活跃于社会各界.游戏的互动性、娱乐性以及教育性,值得科普教育借鉴,那么如何通过游戏化元素的积极应用,实现前沿科学知识生动有趣的高效传播?本文将梳理游戏化概念、科普游戏化的优势,结合已有科普教育游戏化案例与科普信息化手段的发展,进行科普游戏化应用的研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以期为科普游戏化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伴随着科普教育与创新技术的发展,科普游戏化将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和实施,我们应该更好地扩展科普活动的形式,丰富科普活动的内容,以实现科学文化、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价值观的渗透和传播。
  •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得到了广泛应用.加之互联网的普及,现代教育结合新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创新方式——微课程.微课程的提出及流行在当今艺术与科学发展的大文化背景下也向着更具情节化、趣味化、故事化与互动性的方向发展.在中国科学院继续教育网的平台上力争建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智能化学习平台,服务广大科研人员,力争成为服务人才高地建设的智慧终身学习平台.在微课制作中遵循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基本原则,超越教学技术化价值悖论的有效方法是用艺术来突破,艺术与科学共融共生.基于中国科学院下的继续教育平台上的微课程制作发展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如何合适地运用现有的教育技术,如何有效地在自己科学知识不完备的前提下启发科研专家找到微课程制作的落脚点,如何有效地把科学家的近未来科技畅想通过艺术的形式予以呈现,如何让广大人民可以在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大背景下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这是一条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教学之路,只有不断创新、摸索和总结,才能将艺术与科学融合下的微课程制作之路越走越好。
  • 摘要: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戏曲秉承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重视意象创造,具有独特的美学神韵.戏曲意象有自己固定的内涵,塑造艺术形象,是以意为主导,以象为基础,在象中有意、意中有象的意象交融中,来完成舞台表演的创作.如果要传承和传播戏曲艺术就必须秉承这一美学精神,做到创新传播的"移步不换形".
  • 摘要:1989年,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巡视检查报告制度暂行规定》。长城作为本体最长、规模最大的文物,一直是北京市巡视检查的重点。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被赋予崇高的精神价值.它在崇山峻岭中蜿蜒的宏伟壮丽形象,使人一见难忘,心灵震撼无比.其丰富的文化遗存则具有更高的历史价值.然而,目前部分地区对长城保护的不到位和过度开发给长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本文拟从分析北京境内长城科技保护与开发现状出发,并结合北京市实际,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效益,就如何数字化保护和合理利用长城,传承长城文化进行初步探讨.应系统整理长城相关的历史文献档案,完善长城综合数字化信息库,通过整理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组织志愿者和义工,开展培训讲座、公益活动,传承长城文化,普及长城保护常识,提高全民长城保护意识。
  • 摘要:近些年,国内博物馆的数字化展览设备逐渐增多,在面对公众开放的过程中,保障运维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项目.在一个数字化展厅的运维方案的设计中,应该尽量达到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减少人力维护成本、保证安全等基本条件.本文结合故宫博物院首都机场展厅的升级改造项目,浅谈如何让数字化展览设备更易于维护,更符合最优开放成本.
  • 摘要: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是博物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中国农业博物馆为例,重点探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的问题,介绍中国农业博物馆在数字化展示方面的实践,总结相关经验,以便更好地为观众服务.
  • 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网络的应用改变了用户的信息利用行为.微信公众平台是针对团体用户提供订阅服务的自媒体平台,近年来发展飞速.目前,微信在博物馆领域的应用率还较低,且在微信公众号获取方式、账号设置、服务内容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本文拟就这些情况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尝试拓展博物馆的信息服务方式.应做好微信公众平台宣传工作,扩大博物馆微信服务覆盖面,丰富微信内容和形式,提升微信服务内涵用心选择微信服务人员,打造专业服务团队。
  • 摘要:倾斜摄影技术借助无人机等低空载具,拍摄多角度、多重分辨率且蕴含准确空间信息的影像,生成数字化三维实景模型,具有低成本、广域、机动灵活等特点,可应用于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全工作流程.本文通过安徽瞻淇村实景建模案例的实施归纳提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技术应用于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中的技术框架和应用方法,并提出以倾斜摄影技术为基础结合全景技术、虚拟现实仿真展示和其他辅助技术等,构建"感知、互联、智能"的数字博物馆新形态的建议.
  • 摘要:数字人文作为人文科学领域的一个新的实践,将为博物馆的研究、传播等各个方面带来新的机遇,董其昌数字人文项目是上海博物馆首次在业界这方面的积极探索.首先,它以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藏品高清图像数据及其相关数字资源为基点,梳理鉴藏、交友、纪游、传承等多个人文脉络,以可视化的形态为董其昌的研究设计了一个"主体—表达—时代"的综合维度.其次,参照CIDOC CRM等国际元数据标准、基于Linked Data(关联数据)设计明清文人书画本体,以语义关联、开放互联揭示了各维度的彼此展开、相互作用以及许多有意思的成果发现.最后,尝试引入机器学习CNN(深度模型卷积网络)研发了图像关联AI引擎,实现博物馆的实物性特征所带来的源于图像本体的排比和深度分析,将逐步形成绘画元素标准样本国际平台,为研究范式转变、传播边界拓展、内涵显性化以及知识创造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摘要:当今时代,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和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与实施,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创新已成为博物馆建设和运营中的重要内容.博物馆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在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拓展科学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使命和责任.笔者以智化寺斗拱营造的科学与艺术为例,展示华夏先民的聪明智慧,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华夏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丰厚,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独特的、有着强烈个性的木结构建筑体系。我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闻名于世,而木结构的精髓在于斗拱。斗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部件,不仅能够承挑出檐,提高梁、仿的承载力,还能与梁柱构成一个延展很好的节点,减震消能,具有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和科技工艺价值、装饰功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通过对智化寺斗拱营造的科学与艺术介绍,使国人更加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并加以保护和发扬光大。
  •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发展中的关注重点,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生态保护教育发挥着格外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教育形式能够推动教育达成更好的生态保护效果,这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形式更好地统筹规划,让公众能够接受、理解、有所改变.分析认为,科学与艺术在生态保护教育中相得益彰,能够提升教育的效果,二者相结合的形式多样,如运用新媒体技术、文化创意产品的传播教育,数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等方式的教育,以及STEAM教育和考察体验式的教育都是科学与艺术在生态保护教育中结合的良好方式.在未来,这些教育方式也将更加完善且更广泛地面向公众,提升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为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 摘要:悠久的历史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如果细究文化最为集中之地,非河西走廊莫属.季羡林先生就曾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留辉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此处所说的敦煌地区实际上指的是整个河西走廊.然而近年来无论是石窟壁画、庙宇还是古城堡遗址都损坏巨大,这不得不让寻求新的方式去保存它们.本文就科技时代数字化的技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进行探讨.在这样一个数字化时代,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生存将会是一个重要的方式,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将会是文化遗产留存的主要方式。只有把科技的产物与实际传统文化艺术相融合,才会给人们带来最长久的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传承。
  • 摘要:本文分析了应用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目标导向不明确、评价标准不科学、评价方式单一;并从目标导向、评价标准、评价方式三方面分析了应用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存在问题的原因,比如科研观念落后、转化资金缺乏、制度不够完善等;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转变观念,明确目标导向,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坚持利益分配公平的原则,等等.
  •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到2018年已经走过了40年历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各个领域深入引用,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使得科学与艺术更加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在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发展上体现得尤为深刻.大数据引领博物馆进入公众可参与交互式体验的新时代,引发观众浓厚的兴趣,从而发挥教育功能,极大丰富公众的感官体验.进一步提高博物馆的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不同层次需求,便于人们随时随地开展数字平台的交流与传播活动,实现博物馆数字化的大发展.
  •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博物馆的展览将艺术与科学融合,成为艺术与技术的综合体.数字技术带给博物馆的不仅是传播技术的变化,更是信息传播模式的创新.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合理运用数字技术,依据展品的特性和空间环境来进行设计,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出展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进而使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教育的功能.
  • 摘要:在Web2.0时代突出的是互动,突出的是"以人为本"、以"用户主导",这与博物馆"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服务前提和工作原则不谋而合.博物馆要为公众提供文化休闲服务,让公众进行个性化学习,构建个性的知识体系,从而帮助公众在文化认同的前提下更有创造力、审美力,以实现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社会责任.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博物馆人要认清当下"新观众"碎片化学习习惯、在海量信息中"质疑"的习惯以及对自我"全面发展"的要求,才能有的放矢,充分利用数字博物馆、移动终端、时尚的App软件等"新方法"对公众开展博物馆服务.
  • 摘要:互联网数字时代,国内外各大博物馆都拥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它相当于一张名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观众对博物馆的第一印象.基于各自的定位,网站风格也有所不同.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分析博物馆官网的功能性,即展示内容和实用信息的选择,以及针对不同群体如何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分析网站设计中的色彩选择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 摘要:回顾故宫博物院照片数字化发展历程,每个影像从生产到利用都需要多人协作,因而产生了影像系统管理中的问题和难点,现代科技发展引入协同机制等来助力解决多人协作带来的难点问题,以实现科学与艺术新时代的融合发展与文化传承.
  • 摘要:近年来,各种新兴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博物馆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进行展示,可以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体验,使其更好地了解展览的文化内涵.北京文博交流馆2018年年初完成了基本陈列改造项目,在改陈过程中,使用了LED电子显示屏、触摸屏、巡游影像等多媒体技术对展览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在展厅内外灯光照明上,也融入了一些新技术.可以说,博物馆通过适度地运用高科技手段,既提升了展览品质,改善了参观环境,又达到了更好地展现博物馆藏品内涵,向观众展示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的目的.
  •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App的服务人群逐年攀升.但对于只持有移动设备的博物馆现场用户而言,网络环境和移动设备情况对他们即时获取此类产品的服务仍有限制:动辄几百兆体量的App令不少现场用户望而却步,公众号因无法调用系统资源只能提供较为单一的输出服务.虽然如今的博物馆已逐渐利用多平台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文化解析与传播,但如何使现场用户即时获取文化服务仍是博物馆的痛点之一.小程序自2017年发布后其"即用即走无须下载"的特点迅速受到博物馆界的关注.本文基于故宫博物院发布的端门数字馆小程序,总结开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分析如何完善博物馆小程序的功能架构,探索小程序类轻量化应用在博物馆展览中的潜力,为今后博物馆开发小程序提供思路和经验.
  • 摘要:博物馆作为传统文化的承载者,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在"互联网+"的时代,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将文化内容转化成观众易于接受的呈现方式成为博物馆关注的议题.本文通过部分国内外特色案例,分析博物馆提取文化资源并转化成新媒体内容的创意思维,探讨将文化遗产的内容优势与新媒体广泛性、丰富性、互动性的特征互补结合,探索数字时代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资源的转化与再生.
  • 摘要:本文密切结合科学与艺术融合及生态保护的主题,从故宫博物院内448棵古树的影像采集与整理角度入手,探讨古树影像拍摄技术与方法在不可移动文物遗产监测中的具体应用,从对古树的基础形象表现,到对古树艺术特质,再到古树在营造皇家宫苑环境气质的作用.
  •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新媒体科学与艺术备受关注.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新媒体行业不断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视觉传达、影像音像、文字声音等都融合在数字媒体中,从而营造了一个以用户体验为主体的环境.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科学与新媒体艺术的融合,其次阐述了新媒体科学与艺术体验的发展过程和前景.科技不断更新发展,新媒体科学与新媒体艺术的融合便显得极其重要,一方面是因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今的新媒体艺术开始慢慢偏向科技化,以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推进新媒体科技与艺术开始不断融合.人类已经不单单是对有形产品的功能上的追求与体验,更多的是追求无形的对于情感上的满足和体验.
  • 摘要:当孔孟老庄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们把语言转化成文字,用文字传达思想,这时就已经开始造就了中国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贯穿历史长河,也影响各个方面,包括科学和艺术.在科技飞速发展,艺术大放异彩的现代,仍要把人文精神作为精神的核心之一.无论是从中国古代几位圣人身上学到的"仁爱""天人合一",还是从西方的哲学家、艺术家那里突破传统思维,发现个人价值,这些思想都对当时的人、社会、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当今科技发达、社会进步的时代,需要承前启后地发扬和继承我们的人文精神,在开启新时代的大幕中,让人文精神更加光彩夺目.
  • 摘要: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实现科研人员的有效终身学习,关系到科技创新,这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了能够全方位提升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本研究采用实践研究方法,从艺术的视角研发科研学习平台,提供恰当的科学与艺术融合的课程资源.科研人员的反馈说明,科研与艺术融合的学习平台符合科研人员的终身学习需求.
  •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媒介的传播工具和形态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信息传播趋于数字化、多媒体化,这为网络科学传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与科学传播深度融合,网络科学传播需要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创新科学传播方式,从而提高科学传播效果.本文从传播主体、传播形式、传播渠道入手,跟踪了近年来网络科学传播的形式变化和创新发展,分析了网络科学传播的现状和特征,探索推动建立一个快速、多样、互动的网络科学传播生态,为构建全社会积极参与网络科学传播建设做有益探析.
  • 摘要:传统的媒体艺术在科学技术不断超越的时代中,已经无法有效满足观者艺术体验的需求,逐渐衍生出新兴媒体艺术,以此来实现受众对艺术审美体验的更深程度的追求.因此,新媒体艺术在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中孕育而生,科学技术为很多艺术创造与想象提供了发挥空间,给予所有大众一个参与艺术创作的机会.同时,新媒体艺术创造着新的艺术形式,跳脱出原有简单视听元素的束缚,在人所能感知到的任何触角领域进行实践探索,通过连接与交互使观者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艺术创作的环节,感受到创作者所传递的艺术理念,实现人文精神价值的传递.本文主要就新媒体科学与艺术体验进行解读,结合实际情况,客观阐述新媒体科学与艺术体验的发展以及人文精神融入其中的重要性,以求更好地促进科学与艺术交融发展,推动新媒体艺术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