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区域与城乡一体化学术研讨会
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区域与城乡一体化学术研讨会

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区域与城乡一体化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重庆
  • 出版时间: 2013-09-14

主办单位:;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会议文集: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区域与城乡一体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城市化空间效率反映在一定空间内资源或要素的集聚与利用配置上。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应高度重视城市化进程中要素空间集聚的效率问题,城市化空间效率是反映城市化质量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有效利用好资源的前提下,适度把握好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增加与面积扩大的速度。尤其当前投资拉动城市化,应更加注重投资的效益提高,注重对城市化拉动的“质”的水平提高,重视城市化发展的内涵,解决土地、人口城镇化速度不一致的问题。这对于促进城市要素空间的优化配置,防止城市化低效率推进,有着重要意义。应用DEA方法评价城市化空间效率,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但要注意研究方法的条件假定,指标选取要有依据,需要对假设前提有正确的研判,消除不同时段统计口径的差异。另外,需要完整与准确的数据。由于缺乏必要的数据,现有分析数据是有限的,主要采用的是官方已公布的统计数据,但我们发现其中一些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如,城市建成区面积是按照城市规划认定的面积,然而,一些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城市建成区面积早已突破了规划认定的面积,应以遥感实测数据为准。鉴于此,对定量分析结果并非是绝对的,应结合实际,综合分析判断。这也是本文不足之处。当然,DEA方法评价城市化效率简单易操作,随着该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而得到不断完善。
  • 摘要:在分析和借鉴美国、意大利绿色小额信贷制度基础上,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小额信贷很有必要.绿色小额信贷不同于小额信贷,其既提供资金支持,又提供技术援助。绿色小额信贷有三种形式:一是为其客户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基于绿色环保和社会公平理念,在倡导和促进生产生活的“绿色化”同时也可创造绿色就业机会,二是为因气候变化或生态环境改变而遭受损失的贫困者提供保障基本生存的贷款;三是通过提供创新的贷款产品,促进清洁能源和清洁技术的分配、使用与开发。绿色小额信贷作为金融机构在低碳背景下进行金融创新的工具,意味着绿色金融体系日渐丰富,参与绿色金融的主体愈加广泛。绿色小额信贷是低碳产业与金融产业对接的双赢路径,是小额信贷机构在贫困与环境问题双重压力下,开创性地探索兼具扶贫与环保的绿色金融模式。
  • 摘要:受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和国内经济转型调整的影响,目前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尽管"西快东慢"的格局继续强化,区域经济呈现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增强的良好局面,但不同类型区域的经济发展仍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挑战.东部地区在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增速下滑较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与要素资源难匹配,东北老工业基地依然振兴乏力.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区域发展思路,推动东部地区率先转型发展,增强中西部人力资本和科技支撑,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结构调整.要着力保持区域差距缩小的长期趋势,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保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有效实施.而新时期区域政策要注意着力保持区域差距缩小的长期趋势,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有效实施,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多维贫困理论基础、主要测度方法及国际实践进展的系统阐释,为多维贫困理念在国内的推广以及新时期国家“连片特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践提供多维视野和借鉴。与国内已有的多维贫困测度述评文献不同,本研究追求逻辑的完整性而不拘泥于内容的完备性。在逻辑上,按照多维贫困的理论基础、测度方法与实践应用的思路进行了系统阐释,但在具体内容上,只选择最基础或最核心的理论、方法和代表性国家的实践进行剖析。强调了多维贫困测度方法构建的公理性条件,并对各主要测度方法的联系和区别、是否满足公理性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首次对代表性国家的多维贫困测度实践进行了跨国比较,总结了多维贫困测度实践的经验与启示。就多维贫困的研究而言,以下方面有待继续突破:多维贫困理论框架整理。虽然多维贫困理论基本成型,但尚缺乏文献对其进行系统综合和归纳,并针对这一主题整理出完整的理论框架。多维贫困测度方法的继续完善,特别是摆脱传统贫困测度思路的全新的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开发,以及基于个体贫困又超越个体贫困的社区贫困、区域贫困的多维测度方法开发。以多维减贫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减贫政策体系研究。多维贫困实践方面,较为紧迫的任务有:选择、修正和完善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特别是与当地贫困环境相适应的测度指标体系;在现有的扶贫监测、住户调查系统内纳入多维贫困指标的调查统计,完善多维贫困测度基础数据库建设。就中国而言,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率先开展多维贫困测度实践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摘要:笔者认为金融生态环境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划分,金融生态即为广义的金融生态环境,而从我国的实际来看,今后一个时期的研究重点应是狭义的金融生态环境。未来一段时间内,应该结合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扩大研究范围、深化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法、构建中国特色的金融生态环境理论体系。由于我国独特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国内的研究主要分为城市金融生态环境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本文涉及的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上文已经对金融生态环境做了述评,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一个子系统,是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融通等金融服务的各类金融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并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前面提到,国外没有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因此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本文对金融生态环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区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制环境、信用环境、监管制度、金融中介结构、政府行政介入等方面。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测评方法包括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层次分析法(AHP)和神经网络分析法(BP)。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相关,区域内省份之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不平衡,各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相差很大。从总体来看,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要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 摘要:金融集聚作为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全新演绎,已成为现代各国金融发展的普遍现象,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和集中体现.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加速,国际金融业购并重组,引起了金融活动和金融机构在金融中心高度集聚的现象.本文分别选取表示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指标进行动态关系分析。有3个变量:经济增长(用GDP表示)为被解释变量、投资(用I表示)和金融集聚度(用FA表示)为解释变量。其中,用各地区的实际GDP来衡量地区经济增长状况,用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来衡量地区投资状况,用区位熵的概念来衡量区域金融集聚(Financial Agglomeration)。区位熵也称为地方专业化指数,是根据基尼系数构造的衡量地方产业专业化程度的指标。通过分析可以得出,金融集聚对当地经济有正向促进作用,具体到各个地区则表现出一些差异。而它们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则是逐步增加的,虽然增长的幅度不是很大。从理论上讲,这一现象与我国现阶段金融、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有很大关系。由于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而资本存量、劳动力数量及地方政府投资等又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比较大,所以GDP主要受到劳动力数量和地方政府投资的影响。同时,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比其他因素来说还是很小的。现阶段对世界知名金融中心如纽约、新加坡、中国香港来说,它们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且一直持续着,相比之下,我国金融集聚的溢出效应则显得较为不那么明显,所以我国金融集聚对经济的影响作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摘要:众所周知,城市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同的区域可能处于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有的区域可能处于城市化起步阶段,有的区域则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推进阶段,有的区域甚至处于城市化发展的成熟阶段。因此,本文主要是对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设计,并没有侧重点,但是在对具体区域的城市化质量进行评价时不应采取统一的标准。从区域层面讲,评价标准应按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分别有所侧重。具体而言:对于优化开发区,由于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因此应侧重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对于重点开发区,由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应侧重工业“化”质量、市场“化”和社会“化”,并兼顾人口城市“化”;对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由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欠佳,应侧重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特别是生态环境保护。在此需要说明的,本文只是为了后续的研究提供一个框架,并没有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区域或某一个城市化区域进行实证研究,具体的案例分析,将在后续的研究当中给出。
  • 摘要:近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改善民生的关键,以打造大都市、培育城市群、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为重点,推动城镇化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目前,福建省城镇化率虽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但城镇化建设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加快城镇化发展与推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在推动城镇化发展方面,提出要注重发展层次,推动各类城镇协调发展,也要注重发展质量,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水平,强化规划引导,还要注重产业支撑,提升城镇与产业联动发展,以及注重环境整治,提升生态城镇发展水平。在推动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方面,建议实施居住证制度,逐步推行凭居住证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培训、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实行城镇公办中小学对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开放,将流动人口纳入政策住房保障范围,通过廉租房、公租房租赁补贴等多种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扩大保障性住房供应规模、优化供应结构,实现流动人口凭居住证就能享受当地居民同等的“市民化”待遇。
  •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被广泛关注和热议的话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城镇化,是基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一场变革.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城镇化基本上"铺好了摊子",现在要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是要"上一个台阶",这个台阶是高质量的城镇化,即由"以人为本"和"新四化同步发展"这个"双核"来驱动的城镇化.所谓“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与此同时,沈阳经济区苏家屯新型城镇化示范区还在具体机制改革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主要包括:构建教育均衡发展体系,构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体系,构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一体化发展体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机制,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城乡社会管理体系,以及创新社区管理服务体系。沈阳经济区苏家屯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在实现“新四化同步发展”中,提出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规划体系,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化发展体系,构建新型工业集群化发展体系,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总之,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不是对传统的农耕社会的“翻新”,也不是对现代工业社会的“复制”,它是一种“创造”,是承载了十几亿中国人的中国梦的复杂而艰巨的征程,也将是人类在与自然和谐共生中的一项伟大探索。
  • 摘要:采用综合发展评价模型和协调发展模型,对江苏省1978-2011年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非均衡性进行分析。土地城镇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房地产业发展对土地市场的拉动、经济发展中的开发区“大跃进”、征地过程中的利益驱动等动力。江苏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综合水平及协调发展存在省域内的非均衡,苏北地区由于长期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使得苏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与苏南、苏中地区有较大差距,城镇化发展度较低且处于土地城镇化滞后型,应该注意在集约利用土地的前提下,促进人口、土地城镇化的发展。苏南地区城镇化虽然较苏北和苏中地区有较高的耦合发展度,仍然处于初级协调发展阶段,在以后的发展中仍然要注意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避免土地城镇化过度问题,努力实现高层次的城镇化协调发展。根据研究的结果和相关结论,可以得到:城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其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看,其包含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两个维度,一个是城镇化的内容,一个是城镇化的空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作为城镇化的两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的协调发展、良性互动是当前城镇化的要义和内涵选择。土地城镇化过度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存在土地城镇化过度,其原因在于存在的高房价、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等阻碍了人口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导入,导致了建成区空置及“鬼城”现象。所以面对这些问题,需要理顺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关系,土地城镇化应基于人口城镇化的需求,而不应该基于土地城镇化的可获得利益。在城镇过程中,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良性互动,才是最优选择。最后,要合理评估和处理城镇过程中的空间非均衡问题。针对区域城镇化具体问题采用针对性措施,促使区域间城镇化的非均衡性逐渐减小,由非均衡状态转为均衡状态,在目前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趋向于形成城市群的背景下,有助于区域间或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发挥区域间或城市群的集聚效应,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 摘要:城市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而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提高城市化质量,积极引导城市化健康发展过程中最核心、最突出的问题.按照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目标,2015年城市化率要达到70%,每年的增长要保持在1.4个百分点以上,任务异常艰巨.如何选择一个比较适合辽宁省情的城市化发展路径,以破解人口城市化的难题显得尤为重要. 城镇化的核心在于推进人口城镇化。沈阳经济区城镇化相关改革方案,应该在充分借鉴吸收于洪区统筹城乡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着充分发挥“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优势的原则,围绕在“农转城”过程中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过得好”三个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和谋划。沈阳经济区在进一步推进城镇化方面,提出不仅要采取问题导向,从问题入手,确定改革方向和题目,还要突出沈阳经济区特点,也要更高标准推进改革,抓住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以及狠抓改革突破点,找准深层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在沈阳经济区城镇化相关改革过程中,制定沈阳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创新城市群发展体制机制,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城乡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及城镇评价考核制度改革。
  • 摘要:经济强省指省区经济发展不仅要提高经济发展总量,还要促进该省范围内各地区协调发展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突出体现了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四川发展实际的紧密结合,是对历届省委发展思路的坚持和升华。要实现四川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必须正确处理总量与质量、政府与市场、发展与保护、强省与富民等重要关系,着力扩大内需,推进工业强省产业兴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优化区域和城乡布局,增添发展动力和活力,加强改革创新,建设“一枢纽、三中心”,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因此,以城镇化为基础构建多点多极发展格局,推动四川省经济协调发展, 扩大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提升四川省经济总量,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四川省经济发展质量。
  • 摘要:本研究旨将西部限制开发区的功能定位与其城镇化的产业培育和发展联系起来,探讨西部限制开发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之路。而这条道路能否走得通,关键在于能不能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定位、划分、培育、建立和完善限制开发区的城镇职能,以“生态资源的经济化和经济发展的生态化”,培育和建立服务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摒弃以污染型、镶嵌式乡镇企业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促进西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双重目标的实现。要形成服务型的中心小城镇,需要在发展理念、价值观、政绩考核标准、城镇功能定位及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区域发展政策及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重新梳理、建设和完善。首先要尊重和理解西部限制开发区强烈的发展愿望和客观现实,坚持以人为本,以增进人的幸福为根本宗旨,全面培育和提升产业支撑空间和能力,是积极稳妥推进西部限制开发区城镇化的关键.经济发展权补偿、协调机制和体系的构建,是积极稳妥推进西部限制开发区城镇化的基本保障.
  • 摘要:本文基于“中三角”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系列问题,从区域经济整合和泛一体化的视角进行分析,对“中三角”长远、协调发展,提出实施增长极发展战略,政府加强引导,构建协调联动机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产业合作,进一步完善“中三角”城市群交通网络,加快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以及合理引导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 摘要:城市群内部之间的合作与竞争问题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也是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为研究现阶段我国各个城市群或经济区内部普遍存在的“积极竞争,消极合作”行为,本文建立了一个扩展后的城市群内部两中心晋升博弈模型,以城市间存在的相互影响为切入点,通过求解模型,得出地方官员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原则,并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提出以下推论:随着城市群内部竞争行为对本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程度的提高,政府竞争趋于激烈;而随着城市群内部合作行为对其他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程度的提高,政府合作更趋消极。本文使用2000~2010年北京等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选取区域专业化水平、城市间交通便捷程度、区域劳动力增长、外部投资4个变量和这些变量的空间滞后项进行实证研究。并利用实证结果与政府行为表现进行匹配,以此验证本文提出的推论。结果显示,政府在资本竞争和城市间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行为能够与本文三种不同设定的模型估计结果能很好地匹配,而政府在劳动力竞争和区域分工方面的行为也能够与两种不同设定的模型实证结果相匹配。以上结果能够较好地支撑本研究提出的城市群核心城市之间“积极竞争,消极合作”的行为推论。为了改变城市群内部“积极竞争,消极合作”的现状,本文认为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调整:一方面,加强城市发展规划,提倡区域错位发展,以北京与天津为例,随着北京城市定位的改变,经济职能的淡化,北京与天津的竞争关系开始逐步缓解,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另一方面改革现有官员选拔体制,改变“唯GDP论”,逐步将民生、生态等指标纳入到考核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终使城市群内部形成“积极合作,良性竞争”的良好局面。
  • 摘要: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不但对中心城市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对城市规划、政策法规、公共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方面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总部经济可以为中心城市的发展带来以下“经济效益”。通过分析沈阳市总部经济发展现状,指出影响总部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主要有六个:基础设施、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和开放程度,同时这六个动力因素又是评判一个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为此,提出实施区域形象再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人才供给,提高研发能力,发扬产业优势,打造特色总部经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能力。
  • 摘要: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证,在自治区整体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新疆是典型的绿洲经济主导区,城镇化水平和质量还相对较低,如何科学、健康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厘清思路,充分考虑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特点,不生搬硬套,走体现新疆特色,符合新疆发展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对新疆来说意义更加重大,新疆应该结合自身特点,走符合新疆实际的城镇化建设路径模式,即: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在城镇化规划建设上的引导作用,加快户籍和土地制度的改革创新,营造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中心城市有序转移、有利于外来人口能平等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的良好环境,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和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最终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资源高度集约利用的、有稳定产业支撑的区域中心城市或大城市,从而通过城镇化建设引领新型工业化、促进农牧业现代化和推动信息化建设进程。
  •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也是最有希望拉动内需的力量之一,当大批的农民走向城市,他们对衣、食、住、用、行等各方面的需求都将随之提升.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密不可分,商贸流通产业的完善和发展将成为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依托,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将给我国流通产业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为此,提出城乡流通规划一体化,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坚持城镇化推动下商贸流通业态和经营模式创新,规划“三大商圈”,打造城乡消费平台,以及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打造农产品流通及农村消费流通渠道。
  •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引擎,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镇化已进入发展转型的新阶段.走新型城镇化之路,是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本文站在成渝经济区全域的角度,提出对整个经济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看法.我国城镇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诸多问题。从整体上看,我国城镇化的滞后导致了其他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的产生。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要综合解决这些社会经济问题,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通过分析成渝经济区城镇化的基本现状,结合经济区实际情况,未来几年成渝经济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目标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公平共享,努力走出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推进统筹城乡,缩小城乡差距,走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积极完善成渝经济区的城镇体系结构,构建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双核五带”经济区,经济区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与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相适应的新型城镇化新格局,带动西部地区城镇的持续健康发展。总之,成渝经济区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口城镇化,同时利用经济区内优势互补,发展超大城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统筹城乡,切实解决失地农民、进城农民等问题。
  • 摘要:代际收入流动性反映出机会公平的特征,对缓解贫困代际传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数理模型考察了代际收入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力资本、生产资本、财富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在此基础上,采用CGSS调查数据测度了代际收入流动性并比较了不同因素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最后考察了不同因素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贡献率,进而明晰贫困代际传递的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贫困群体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处于较低水平,较非贫困群体低11%;父代贫困引致子代贫困的概率达60%,体现出明显的贫困状态依赖特征。就贫困群体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因素而言,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有助于促进代际收入流动,且人力资本的影响程度最大;财富资本、文化资本对代际收入流动的正向影响尚未得到有效的经验支撑;生产资本反而引致代际收入流动性的降低,成为导致贫困代际传递的因素,传统上作为农户收入之源的土地,反而对流动性造成负向影响。人力资本是决定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的最主要因素,它是影响贫困群体代际收入流动的首要因素,体现出教育在反贫困中的极端重要性。贫困与非贫困的差异还表现为,后者的社会资本对代际收入流动有着更高的贡献率,而正是这种基于社会网络而构建的社会资本,恰好是贫困群体所缺乏的,是引致贫困群体代际收入流动性低下的关键原因。本文的研究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当前,我国贫困群体代际收入流动性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要消除"穷者越穷"的马太效应,需要提升贫困群体的代际收入流动性。一是要加强对贫困群体的教育扶持,使贫困群体的子代能获得改变自身地位的能力和机会,有助于在长期内建立反贫困的基础。二是可通过迁移、帮扶等方式,拓宽贫困群体的社会接触面,给予他们更好的劳务机会,进而在短期内提升贫困群体的技能和收入水平以摆脱贫困。三是继续大力推进"三农"建设,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提升农村的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以降低外部环境对贫困的冲击。四是注重消除文化贫困,使贫困群体的文化环境能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跟进,提高他们参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的能力。就后续研究而言,随着更长时间跨度的追踪调查数据出现,无论是对父代、子代终身收入的估算,还是在此基础上的代际收入弹性估计,都有助于得出更为稳健的结论。诚然,更为广泛的观察是进行更有效的统计推断的基础,这也是本文的一个有待改进之处,同样也是代际收入流动研究中尚未克服的难题。并且,在数据日渐丰富的基础上,研究方法的改进(如更合适的工具变量、代理指标等)也有助于提高模型的估计精度。这都是可进一步深化的方向。
  • 摘要:辽宁沿海经济带于2009年被列入国家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带的开发从此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区域经济学领域,非平衡发展论认为区域差异会存在"马太效应",市场条件下的区域差异越来越大,将会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差异性研究,运用相关指标进行差异性测度,并计算经济带各个要素贡献率,探索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增长的源泉,能进一步增强沿海六城市经济互补性,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增长动力.因此,加大对第三产业投入、调整产业结构以及缩小贫富差距成为缩小经济差异的有效途径。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差异的调控应以缩小区域间的差异为重点,同时加强各区域经济中心的建设,发挥各地区的优势,从传统重化工业到沿海经济转型。
  • 摘要:本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与动态聚类分析法,较系统、客观地反映全国各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比较全国各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并且针对性地提出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相关政策建议。因此,本文通过模型把我国省区分层次并且根据具体客观原因提出建设性建议,丰富了对省级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理论。将全国31个省份分为三类,系统地反映了全国各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得出:各省经济发展不均衡,东、中、西部差距明显。沿海省份经济相对发达,内陆省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于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国家要在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基础上,加大政策力度,做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各个地域经济的协调和协同发展,并且各省要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发展特色经济。济具体来说,对于东部发达省份要在经济发展领先的情况下,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科技型转变。对于中部地区,要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推动中部地区的崛起,重点发展先进制造和高科技服务、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等六大产业,形成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对于西部地区,要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根据地理优势发展清洁能源,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改善投资环境。
  •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中国越来越紧密的融入世界经济竞争中,开放程度进入新的阶段。目前,我国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已经处于比较高的发展水平,但对于广大的内陆地区来说,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原因,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程度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因此,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推进和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也是我国实现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然而经过上述两部分的实证分析,内陆工业企业引进FDI与内陆节能目标存在矛盾,既然矛盾存在是客观的,那么在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就应该着手解决这样的矛盾,以实现我国低碳、生态的经济发展目标。因此,调整内陆FDI的投资方向,降低内陆工业企业对煤炭能源的依赖,创新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模式。
  • 摘要:通过分析新疆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约束条件,为促进中国新疆区域协调发展,提出要进一步规范新疆区域政策调控手段,建立健全区域政策体系,还要着力解决“问题区域”的关键问题,促进新疆区域健康发展,以及.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差别化政策。
  •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测算皖西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状况,以期找出重要的致贫原因,进而提出医疗,产业,教育以及基础设施的扶贫路径。这对于加快大别山区摆脱贫困的步伐,从而在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战略中迅速崛起具有重要意义,并且针对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因地制宜的扶贫战略。
  • 摘要: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南地区经济增长提速,经济总量迅速增加,一改长期比重下滑趋势,在全国比重得到明显提升,超过了改革开放前。西南地区的崛起,既有宏观经济背景的外部环境原因,也有西南地区自身改革开放开发的内在原因。而贵州的发展是西南崛起的组成部分,随着西南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崛起,贵州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以国发[2012] 2号文件为指导,贵州确立了自己新的发展定位,并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贵州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确保在2020年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因此,要重塑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地位,打造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资源深加工基地,还要打造重要的特色轻工基地,也要打造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努力将贵州建成“东方瑞士”。无论发展强盛工业、旅游产业还是生态农业,都以良好的交通条件和训练有素的人才为前提。这既是长期制约贵州发展的切肤之痛,也是瑞士成功的基本经验和启示。贵州也正全力以赴抓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干支机场、港口码头建设,全力以赴抓高等教育、普通教育、幼儿教育尤其是“九加三”职业技术教育,这不仅为实现“同步小康”梦,也为实现“东方瑞士”梦奠定坚实基础。
  • 摘要:本文以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甘南藏族自治州6县(市)为例,分析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和途径,以期对西部民族地区水源涵养型限制开发区转变发展方式有所裨益.衡量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目前尚无定论,笔者认为应该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生活质量、福利水平、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可以用很多常见指标来反映,然而甘南藏族自治州6县(市)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提出要坚持主体功能优先,努力构筑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外需和内需共同带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 摘要:本文使用2000年、2005年、2010年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的数据,通过相关计量方法对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的区际和区内经济发展差异进行研究。从对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地市、县域层面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通过使用Moran's I指数对区域经济联系进行测度,说明区域内的经济联系较强,并存在着显著的关联性,且县域研究尺度上的结果更为精确。对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差异状态的分析,说明区域内的经济差异逐渐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发展上相互促进,但是县域研究尺度上的经济差异较大。采用Getis-Ord Gi*指数对区域内局部经济发展状态进行测度,说明区域内经济发展基本上保持稳定状态,热点区域经济发展普遍较高,冷点区域经济发展普遍较低,但区域间差异较大,经济水平高的地区仅集中在少数地区,经济水平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部,且所占比重较高,高水平地区并未带动周围地区发展。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着差异,为了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协调、快速发展,应逐步提高省际边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区域内差异,并引导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带动低水平地区的发展,培育边界地区的中心城市,以经济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不同研究尺度上,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存在差异。
  • 摘要: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对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问题进行探索和分析,以说明教育对甘南藏族自治州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教育是本文讨论的重点。甘南藏族自治州存在教育缺乏民族特色和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教育的形式与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教育结构上要因地制宜地以需求为导向,这也是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新方式。紧抓教育,不断地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和数量,是加速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 摘要:通过分析中国东中西部的资本形成状况,对我国资本形成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了国家预算资金对经济增长相关性,国内货款资金对经济增长相关性,以及自筹资金对经济增长相关性。总之,我国资本形成机制中,政府预算资金形成渠道在东部地区已经相对弱化,但其所起的作用仍然十分关键。政府可以通过财税预算,有效调节经济运行和对抗经济周期,所起的作用是其他资本形成渠道所难以替代的。随着市场化进程加深,政府预算直接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会逐渐被其他资本形成方式所替代。但是,正如西部大开发战略促成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一样,政府仍可以通过预算资金的政策性倾斜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国内贷款渠道资本形成所占比例最高,同时国内贷款资本形成渠道与经济发展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这说明商业银行对我国地区的资本形成有重要的主导作用。自筹资金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紧密,但随东、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自筹资金在资本形成机制中的差异较明显,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对于中部地区,自筹资金所占比例较高,近年来增长速度也较快,但经济拉动效果不明显。西部地区自筹资金资本形成机制相对不完善,自筹资金对于第三产业拉动效果较弱。对于自筹资金渠道资本形成,同样与区域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和金融部门市场化程度相关。
  • 摘要:2011年启动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基本思路,把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和跨省合作协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明确了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分析了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机制,就武陵山区发展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和认识。而在提升与周边核心区交通联系度的同时,如何避免武陵山片区边缘区集聚力的下降,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指出,区内交通网络建设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在产业选择上,新经济地理学的预言是,如果落后地区选择的产业具有强的技术外溢性,能带来报酬递增,这类产业会由此引发较强的需求关联效应和供给关联效应,具有很强的集聚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提出,“依托铁路、高速公路,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重庆主城区、武汉市、贵阳市、长沙市和长三角地区、成渝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等周边重要城市及重点经济区的经济联系”并具体规划了武陵山片区哪个中心城市承担哪个核心区的辐射和对接功能。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表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随着集聚力与分散力的相互作用及其达成均衡过程的改变而改变。虽然经济集聚作为普遍的总体趋势而存在,但是产业的转移、经济活动的扩散或分散等现象同样是存在的。
  • 摘要:本文在科学测度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采用泰尔指数对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进行度量,并依据经典的α-β分析框架对1992—2010年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收敛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全国的金融发展水平不断上升,但金融发展差异同时也不断扩大,区域内金融发展的差异是全国金融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全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变动不具有α收敛趋势,但有β绝对收敛趋势,只是收敛速度较慢。从四大地区的分析维度来看,东部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大幅上升,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不断扩大,但不具有收敛趋势。中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有小幅提升,但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态势,并在1999—2010年表现出显著的俱乐部收敛趋势。西部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动态势,并在全样本期和1992—1998年两个时间段表现出显著的俱乐部收敛趋势。东北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出现下降,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程度则小幅上升,不具有收敛趋势。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认识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问题上,由于各区域发展基础、地理位置、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不能单纯追求各地区区域金融的同质化发展,而应该根据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发展需求,采取异质化发展战略,选择最适合地区的金融发展业态。在区域内部应尽量平衡金融资源的分布,避免区域内部产生极化现象,从而降低区域内金融发展差异。区域金融发展处于较低水平的中部、西部和东北部,政府应采取合理的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支持本地的民营企业发展,通过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带动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 摘要:目前,中国经济社会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高速发展,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越发凸显。黑龙江省虽然改革开放后30多年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幅度不大,但从环境休养生息方面却不失为一件幸事。这些年,黑龙江省因经济发展相对较慢,使得人们对环境的过度索取的现象有所收敛,即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有所降低,环境恢复暂缓得到一些喘息的时间。即便如此,自日本1931年侵占东三省到21世纪末,70多年的时间里,对黑龙江省资源的过度开采,森林、煤炭、石油等资源面临枯竭;土地的过度开垦及超强度的使用,使得黑龙江省土地肥力下降,黑土层日益变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现象日趋严重。特别是对环境造成的恶果,成为未来制约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发现黑龙江省大部分县(市)可持续发展协调性都存在问题,经济发展受资源、环境方面的约束较大。结合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现实状况,参考国内外近些年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包括经济可持续能力、社会可持续能力、环境承载力、资源可持续能力四个层次共26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先评估出黑龙江省县域各县(市)经济可持续能力、社会可持续能力、环境承载力、资源可持续能力四个方面得分和位次,最后得出黑龙江省县域各县(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得分和位次,依据得分的结果,把黑龙江省县域各县(市)划分为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强、较强、较弱、弱四类,试图分析出黑龙江省县域各县(市)在未来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供其参考。
  • 摘要: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只是中间变量,是内生于这个地区要素禀赋结构的变量,要素禀赋结构在特定时点是固定的,它同时决定了该经济的总预算和各种要素的相对价格。一般来讲,要素禀赋结构是动态的,是可以提升的。这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把握好经济发展的阶段,创造条件使企业按照要素禀赋结构来选择产品、产业和技术,这样经济就能快速稳定发展。基于以上分析,中原经济区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要考虑:政策选择,结合中原经济区实际,制定适合本区域的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政策。而中原经济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充分利用好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两个优势,一是比较优势,二是后发优势。中原经济区作为后发地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已是提升区域振兴必然趋势,在我国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势下,产业转移与承接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课题。
  • 摘要:中国的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发展差距,这种差距在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层次上都有明显体现.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会损害中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政府和经济理论界都在探讨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产业梯度转移是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加速中西部地区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区域产业转移黏性的存在,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制度差距,阻碍了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脚步。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的政策手段促进产业的区域转移,是加速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促进产业的区域转移,需要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和中央政府的共同努力。为此,提出东部地区促进产业转移的政策,中西部地区构建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通道,以及国家加强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引导。
  • 摘要:本文以浙江省为例,以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新型交通和都市区建设等为切入点,从产业升级和转移的视角,对促进浙江省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和协调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宁波—舟山港港航物流业的发展对浙江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关联,验证了港航物流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要积极引导沿海传统产业向浙江内陆地区和我国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加快推进都市区建设,发挥大都市集聚辐射效应,重点在于根据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的资源禀赋和原有优势,大力发展都市区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并促进传统制造业向周边腹地转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是突出创新驱动和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带动作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协调发展。交通可达性的提高,增强了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功能。以杭州为例,通过比较高铁开通前后都市区对其他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吸引力发现,高铁通过加速人力、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的流动,可以促进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在都市区集聚。高铁沿线地区应该根据各自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依托“交通可达性效应”错位发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产业升级和转移可以促进浙江经济在新阶段持续增长和协调发展。在产业升级和转移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一方面,加快产业升级,发挥科技和创意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政府要积极引导并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促进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心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需要科学地运用产业转移的规律,引导传统产业有序地从沿海向内陆转移、从中心城市向周边腹地转移,避免转出区的产业空心化和转入区的产业结构紊乱以及污染转移等问题,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增长与协调发展。
  • 摘要:本文应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 Model),研究了中国区域产业就业结构与区域收入差异的关联,希望为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从差异变化可看出,1990年以后,东部各省的差异逐年降低,而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逐年减小,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逐年增加。由上述分析可知,第一、三产业就业的扩大及比重的提升能使差异缩小。近几年,东部一些农村的农业实行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和管理,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也提高了第一产业的人均收入,降低了与其他产业和地区的收入差距,所以适当发展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注重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不仅为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也为缩小收入差异起着调节作用。1990年以后,西部差异逐年增加,由于西部绝大部分劳动力依然集中在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就业的高比重(60%)、低效率、低收入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所以应加快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提高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中部差异是逐年下降的,近年来,中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也大大加强,从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提升对其差异的下降起到明显作用。所以加快第一、二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将对区域差异的缩小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
  • 摘要:本文从产业结构对重庆市的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产业结构对经济规模和要素效率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目的是说明产业结构以怎样的一种方式影响重庆市的经济增长,从而说明重庆市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通过实证分析重庆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知,在重庆的经济中最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的是第二产业,然后依次是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这说明过去的重庆经济的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然而通过产业结构对经济规模和要素效率的实证分析可知,对重庆市经济规模产生正效应的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产生的却是负效应,第一产业所占总产出份额对经济规模没有显著影响。因此,重庆市经济要维持长期稳定的高增长就必须改造传统的服务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拓展第三产业的内涵,发展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以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过产业结构对经济规模和要素效率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在重庆的市场经济中,扩大第一产业在总产出的比重,会增加资本的收入;增加第二产业在总产出中的比重,会增加资本的和劳动的生产效率,从而增加资本和劳动的收入,但是以降低经济增长的规模为代价的;增加第三产业在总产出的比重,会降低劳动的生产效率,从而降低劳动的收入,但却会增加经济规模。并且此时仅仅依靠市场的作用很难发挥第三产业对经济规模的带动作用,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促进改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经济政策才能完成这项艰巨任务。
  • 摘要:区域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产业竞争力.伴随着陆地资源的短缺,古老的海洋文明被唤醒和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培育增长极,日益成为各国提升综合实力的战略途径:美国"双岸"沿海经济区域、日本太平洋沿岸、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亚平宁半岛、新加坡等,借助临海的区位、资源和交通等优势,对海洋产业布局进行高质量的调配,实现了区域经济腾飞.珠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开放发展的前沿,是中国经济“蓝色崛起”的“排头兵”;同时,作为广东三大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它也是广东打造“海洋经济强省”的“蓝色引擎”。更好地配置生产要素、优化海洋产业布局,不仅有助于壮大珠三角本区经济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更能对兄弟区域的海洋经济发展产生示范作用,从而带领我国海洋经济走向振兴。通过分析珠三角海洋经济产业布局的现状,对珠三角区域海洋产业布局进行战略定位。点轴理论是关于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理论之一,是现阶段区域不平衡开发战略思想的最有效空间组织形式。构建珠三角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就要稳固传统海洋产业的基础地位,增强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外,应大力推动海陆经济一体化布局,充分考虑海洋产业间的排他性,还要保障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海洋科技创新及转化能力,强化海洋综合管理,以及促进海洋产业投资多元化。
  • 摘要:承接产业转移的目的之一是区域协调发展,使转出地和承接地的产业结构都能够处于健康有序的经济发展中。现在,国内东部地区产业出现了结构进一步升级的需要,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已经展开。本文通过分析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为更好地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中部地区必须加强区域间分工合作,防止产业结构趋同。提高产业配套能力,重视产业合理布局。注重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建设,拓展承接方式和路径。防止污染转移,重视环境保护。加强自主创新,提升转入产业辐射范围。
  • 摘要: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双重假定,将原材料(用中间品表示)、环境变量(用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表示)与资本和劳动力一起,引入描述工业总产出的总量生产函数,扩展了传统的索洛增长核算模型,将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的总产出增长率分解为投入要素积累(包括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环境投入等源泉,并以中国31个省份的工业为样本进行了相应的经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2003~2011年,各种投入(含环境投入)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具有较大差异,这不仅体现在它们各自的相对贡献率大小各有不同,而且还体现在所有投入贡献率的省际差异上;是否引入环境变量对经济增长核算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不引入环境变量时无一例外地低估(高估)了原材料(资本)投入的贡献,同时低估(高估)了大多数省份劳动力投入(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贡献,总体结论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显然,本文的这些结论不仅表明在经验分析中进行绿色经济增长核算十分必要,而且还意味着我国工业发展仍未超越要素积累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特别是原材料和物质资本投入在工业总产出增长中占据了相当大的重要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以全要素生产率进步为代表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效率的提升也对我国近年来的工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但仍然具有比较大的上升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成功的减排也是有助于经济增长的,毕竟非期望产出的缩减会变相地增加期望产出的资源投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这从本文的经验研究结论中环境污染变量的产出弹性为负数可以得知。显然,为促进中国工业经济科学发展,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这必须依赖于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进而促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增长。因此,深入研究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增长路径,是该领域值得深入的重要方向。当然,本文在分析中还存在其他一些不足而有待后续研究的补充、完善。比如,本文因数据获取的限制仅分析了近几年的情况,为深入分析经济增长现象背后的实质,有必要拓展研究的时间跨度。再如,虽然经验分析结论表明环境污染变量的产出弹性系数为负数并进行了规范性探讨,但是这一结论在相关研究中却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也有待于后续研究更为广泛而深入的论证。另外,在推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步方面,究竟存在哪些影响因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实中如何不断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等,也是值得广泛探讨的议题。
  • 摘要:通过分析中国工业经济区域结构的现状及其特征,指出中国工业经济区域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困境和问题,针对目前工业区域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困境和问题,特别是在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加大的情况下,优化工业区域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遵循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带动、集聚发展等原则。具体来说,要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积极引导区域产业转移,还要加快推进地区工业转型升级,也要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以及建立和完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
  • 摘要:生态文明进程中现代环保产业发展的实现机制是指环保产业成功实现发展的内在结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体系,主要包括现代环保产业发展的动力系统、条件系统、调控系统。正是由于这些现代环保产业发展的要素及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才能实现以生态文明为理念、推动区域现代环保产业发展的战略愿景。产业发展要符合国情要求,要具备清晰的产业发展路线图,生态文明进程中现代环保产业升级的路径设计要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依据现代环保产业发展的实现机制,统筹政策、资金、技术、市场、公众意识等驱动因素,把政策的有效性、市场的持续性、企业的积极性和技术的科学性有机结合,促进现代环保产业的业态转型和升级,推动现代环保产业走向专业化、多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最终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因此,要以生态文明为战略取向,强化环保政策导向,刺激现代环保产业需求,完善价格管理体系,加大环保产业市场开发程度,鼓励多种投资进入,优化重组环保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提高环保服务业比重,提高公众环护意识,加大环保人才培养,培育环保产业发展主体,建立环保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增强产业创新链竞争力,拓宽产业空间。
  • 摘要:伴随对中国经济升级版认识的深化,地方响应问题也迅速浮出水面。区域经济升级版是对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地方响应和具体实践,是中国经济升级版内涵的地方化、具体化。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必须结合地方实际,但同时也需要树立全国乃至全球视野。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必须立足比较优势增创竞争优势.总之,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不可能一跳而就,需要长期艰苦的转化过程。要深刻把握经济升级版的要义和精髓,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认识,把握规律,推动政策创新,完善考评体系,持续抓关键、出实招、见实效。
  • 摘要:河南提出构建的“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是指以产业集聚区为主的科学发展载体和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是河南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抓手和基本途径。未来一段时期,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持续下行的经济压力,必须要在更高层面持续丰富拓展“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总体工作布局的内涵,进一步明确完善“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总体工作布局的方向和重点,依托“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总体工作布局释放改革红利,围绕“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总体工作布局增添发展动力,立足“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总体工作布局放大综合效应,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河南通过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对于后发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需要载体与平台,区域转型升级要依托优势突出特色,后发地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要创新考核机制避免走弯路。
  • 摘要:本文结合对中国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历程介绍,以及其布局特征、发展趋势阐释,从15个属地省区在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间贸易发展月度数据出发,对中国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的发展绩效做出了评价。结论显示:目前,中国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的布局主要呈现出布局于沿海地区、布局经济板块和省区极不均衡、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的设置带有较大的偶然性且并不与属地省区贸易发展水平必然相关、地方政府密集筹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但两区设置渐趋饱和等特征;中国未来批设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港区的趋势将可能呈现出倾向于内陆省区、多采用综合保税区形式以及从严控制两区设置总数等特征;中国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发展对属地省区贸易发展水平有正的促进效应,不过,两区发展短期有利于出口发展但长期则倾向于有利于进口发展。当然,由于笔者的水平限制和相关资料获取困难等,本文的分析也存在一些缺陷,包括对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设置规模限制仅做出了概算;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发展时间有限;仅考查了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发展对属地省区贸易发展的影响,尚未考虑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发展对属地省区的就业、税收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下一步的跟踪研究和同行的持续关注。
  •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分工的全球化和规模经济效应,能够快捷、安全地将货物运达全球的航空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显著.截至2012年底,我国有27个省市已建或拟建54个临空经济区;根据国家民航总局的数据,2015年中国运输机场数量将达到230个.从国际上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临空经济在世界上已经有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梳理这些经验,对促进中国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分析国外特色临空经济发展的模式,对照世界先进的发展模式,我国还需要提升管理水平,发挥航空运输优势,深度开发非航空业务,挖掘区域产业特色,实施差异化竞争。临空产业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应,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相同的产业不可能很多区域都在发展,差异化竞争是中国临空经济区的必然选择。从世界临空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第一、二、三产业都可能成为临空经济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关键是有清晰的发展方向和模式。管理者在临空经济区的规划中,需要对区域现有的产业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研究,形成具有特色的临空产业体系。
  • 摘要:本文以山西为例,在简要分析开发区建设驱动城市化发展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山西开发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山西的经济社会资源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开发区建设驱动城市化发展路径,以推进山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指出新区建设与园区建设相结合,带动城镇化建设,订单培训与园区招工相结合,助推城镇化后劲,块状经济与园区滋生相结合,培育城镇化动力,以及扶贫移民与园区建设相结合,加速城镇化发展。
  • 摘要:开发区是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城市为依托,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管理体制的特定区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开发区已经形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要类别的开发区.开发区作为所在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利用背靠城镇的资源、市场和人才优势是开发区发展的必然选择.为达到新型城镇化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城镇化中有机部分的开发区应适应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转型,关系着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因此,要重视“以人为本”,关注解决农民工和当地农民的市民化问题,发展方式的集约优化转变,区域关系由“孤岛”向“产城融合”发展。对于功能相对独立的独立型开发区,如青岛、天津、宁波等开发区。要强化开发区与母城的分工与合作,加强园区与主城之间的交通通道建设,加大与生产相配套的生产服务功能和发展周边地区所欠缺的、服务辐射范围大的城市生活服务功能,结合发展需求逐渐建立完备的工作、居住的配套设施,健全服务体系,使其逐渐发育成为初具规模的具有宜居、宜业功能的新城区。
  • 摘要:本文从经济活动产业空间和地域空间双重空间归属的统一性、园区和城市功能性质差异的互补性、“两化”互动发展的耦合性以及政府经济调控的视角切入,分析认为园区和城市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协调、互动发展的有机体。文章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出发,揭示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空间融合、产业协作和要素交流三个作用机制,表明园区与城市的互动发展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具有多阶段性和空间差异明显的动态变化过程。基于这一初步探讨结果,笔者认为还应深入研究在园城互动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园城空间关系条件下,园区与城市互动作用机制的新特点,从而为设计和优化园城互动发展路径、制定合理政策体系提供决策依据。
  • 摘要:产业园区作为现代产业发展主要载体和重要形式,城市作为技术、信息、资本、人才等高端要素聚集的重要场所,同属园—城经济系统的重要时空节点。产业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时间阶段与空间分布的形态格局表明二者的发展内在要求互补、互动。据此,本文得出推动园—城互动发展的四条路径,主要有规划引领园—城地域空间与产业空间互动发展,产业协调推动园城功能互动,要素整合助推园城资源配置互动,以及生态建设加速园城资源环境互动,期望有助于更好推动园—城互动发展和创新发展。园区经济发展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实体空间演化强烈的催化、带动作用,引发整个地域空间结构的变化。然而由于园区的组成、规模、功能、性质侧重的不同和城市环境、空间结构、发展规模、用地条件、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的差异,使得园区与城市的空间开发模式和空间开发形态具有显著差异性。
  • 摘要:本文在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的基础上,将资本存量、劳动投入以及政策变动变量设为信息集,通过建立VECM对重庆1978~2011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展开实证考察,获得以下研究结论:采用ADF检验方法,检验发现对数化的GDP、能源消费、劳动投入和资本水平变量均非平稳序列,具有2个单位根,是二阶单整序列;但Johansen协整检验的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根统计量均表明,上述变量系统存在协整关系,意味着经济系统具有长期均衡关系,满足长期动态一致性。基于VECM的短期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短期Granger原因,且具体表现为负向因果关系。长期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具有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耗的长期Granger原因,并具体表现为负向因果关系。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的实证结果,为经济发展与能源节约提供了如下政策启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在长期和短期内,表现出不同的因果关系,短期中,能源消耗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但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不存在显著影响;在长期内,经济增长则对能源消耗产生显著的影响,而能源消耗则不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间具有负向Granger因果关系,预示了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即产出的提升可能导致能耗的下降,从而为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可能。实施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 摘要:本文认为工业园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自身经济发展要求,通过行政的、市场的多种手段,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使之成为功能布局优化、结构层次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的工业企业聚集发展区或者称产业集群。通过分析重庆工业园区发展概况,研究了重庆工业园区低碳转型,提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走低碳科技创新之路,加强统计监管,落实碳减排责任,争取中央层面对工业园区低碳转型的支持力度。
  • 摘要:深圳与喀什同属经济特区,但两者的地域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存在巨大的差异.2010年,中央政府启动援疆建设,将深圳与喀什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传统经济特区的深圳与新时期经济特区的喀什,两者的协调发展与合作将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深圳特区与喀什开发区的合作目前以政府合作为主,尽管政府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喀什基础设施、社会公共事务的建设与发展,但基于政府合作层面的被动性、单一性以及缺乏创造性等,深圳特区与喀什开发区的合作需要政府与市场合作模式相结合,因此探索两地区的具体合作路径具有现实意义.因此,要深化政府合作,为市场合作提供基础,建立市场合作机制,培育区域共同市场,以及构建完善的社会服务机制,深化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合作交流。
  • 摘要:6个国家级新区被赋予了不同的战略定位,在不同的定位下制定各自的总体发展战略和具体的操作性方略。而这些发展战略并不是完全各异的,它们是基于相似的架构而建立的,具有一个相同的框架。通过比较各国家级新区的发展战略,概括其基本框架,为国家级新区未来发展提供借鉴,特别是为刚刚设立的甘肃兰州新区和广州南沙新区未来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借鉴。从我国现有的6个国家级新区的发展战略和操作性方略可以看出,国家级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主要由十大政策构成。这十大政策为国家优惠政策、先行先试政策、“三化”政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政策、优化空间布局政策、基础配套政策、改善民生政策、生态环保政策、文化繁荣政策、开放创新政策,并对国家级新区发展战略的走向进行了评估。
  • 摘要:保税经济区由于其经济政策的开放性,成为链接中国与国际市场的"绿色走廊",目前在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荼.其政策上的优惠,相比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有很大优势,但不少人对其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对保税经济区的内涵做了界定,并试着从产业链的视角,分析其发展机制的动力模式与技术路径,以期能更好地服务于国际分工与经济全球化。保税经济区产业链是围绕大工业体系的保税经济区区内、近区和腹地三种各有偏重的涉外经济区块延伸和整合而成,其构建过程是以外贸为导向、以工业为主要依托(也包括涉农的原材料供给及农产品进出口),第二产业与第一、三产业互动延伸与整合的过程。保税经济区产业链在国内外交融空间上,延展于区内、近区和腹地区域,集贸易、加工、转口、港口和工业生产于一体,“承一(农业)接三(商业)”,国内、国外经济联动,是保税经济区发展机制的具体途径和重要纽带,重点分析了保税经济区发展机制的价值基础与技术路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