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11-03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利用东北地区分布的22个测站40年(1961~2000年)夏季月降水资料和同一时期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等资料,以一个能反映东北地区季风雨季现象的东北亚夏季风指数为依据,讨论了该指数与东北降水异常关系及其物理意义.结果表明,强弱东北亚夏季风与东北地区降水异常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东北亚夏季风强时,东北降水明显偏多,而弱时,东北降水明显偏少.同时它对大范围大气环流异常也具有非常敏感的反应.强、弱东北亚夏季风年,中高纬地区的大气环流特征、东北亚异常长波槽脊的分布和活跃程度、东亚大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等均有十分明显的差别.不仅如此,该区域夏季降水异常还显著地受到亚洲季风诸系统的影响,包括南亚季风,也包括南海季风和副热带季风,并且高空西风急流的位置和强度也有明显变化.
  • 摘要:本文利用西北地区121个气象站1961~2011年降水量资料,分析了西北地区春季降水的基本气候特征;在利用EOF和REOF方法进行降水空间异常变化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春季降水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规律,用Mann-Kendall检验法检验西北地区春季降水序列是否存在突变现象.结果表明,西北地区春季降水第一空间尺度上为全区一致;在第二空间尺度上可分为2个自然气候区;第三空间尺度上可分为6个自然气候区.1980年代是近半个世纪来降水最多的10a,1970年代是降水最少的10a;西北地区春季降水的年际变率十分显著,降水最多的年份是最少年份的3倍多.春季降水存在突变的现象:1973年出现了一次趋于减少的突变,1985年出现了一次趋于增多的突变,1993年又出现了一次趋于减少的突变.未来20年西北春季降水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 摘要:本文运用了统计学方法,引入了气候趋势系数,以计算出江苏地区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气温、降水变化与时间序列的相关性,得到了从1960至2012年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的气候倾向趋势.得出该时间段内,江苏地区明显有增暖趋势.年平均降水量也与年代呈正相关,但是系数的地区分布却存在不同.在此时间区间内,江苏以长江为界,江苏的气温、降水的区域特征明显:江南较江北更加暖湿,且江南经济发达地区此现象更为明显.江苏地区升温的原因为最低温度的升高,江南温度比江北温度升高的原因为江南地区最高气温的升高.此外,通过江南江北四季对比研究可以得出.春季升温最为明显,其中最低温度的升高最显著.春季及秋季降水都呈现减少趋势,江南地区秋季降水减少最明显,夏秋季降水增加,其中江南地区夏季降水增加最显著.对于气温、降水的EOF分析也进一步验证了该地区增温增湿的总体趋势.进一步讨论得出,江苏地区江南江北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化程度的不同,随着江南江北经济差距的缩小,此差距预计将减少.
  • 摘要:本文为了探究北大西洋地区风暴轴与海温异常的关系,利用伴随北极涛动出现的"三核型"海温异常对大气环流模式CAM3.0进行强迫,考察北大西洋风暴轴在冬季(12月、1月和2月)的响应.通过与NCEP/NCAR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对比,发现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再现北极涛动异常期间的风暴轴与急流变化,结论可总结为:海温正(负)异常时,北大西洋风暴轴增强(减弱),北美急流出口区向北(向南)摆动;三核型海温异常作为外强迫源,可能通过两种途径影响风暴轴的强度:首先通过热力作用改变中纬度低层大气温度梯度来直接影响风暴轴,其次通过影响北美急流出口区的南北摆动来间接影响风暴轴;另外,海温正(负)异常可以增强(减弱)瞬变波与基本气流之间的正反馈效应.
  • 摘要:本文利用珠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相对稠密的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以及城市化有关数据,分析了城市化的不同发展阶段,珠江三角洲强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定量计算了城市化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强降水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伴随城市化的进程,珠江三角洲地区呈现出强降水增强的趋势,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强降水量以及降水强度的增加远比缓慢阶段明显;2)城市化会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强降水在空间分布上更加不均匀,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期,强降水量空间标准差所反映的强降水的空间非均一性及其变化速率远比缓慢期明显,其标准差是缓慢期的2倍.从空间分布情况来看,城市化发展更为迅速的珠江三角洲中部和东部地区,强降水的增加幅度远大于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3)珠江三角洲地区前汛期和后汛期强降水的演变特征有很大差别,前汛期的强降水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有明显关联,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前汛期的强降水增加尤为显著,后汛期的强降水则没有明显增加.4)选择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环流背景相似的4个邻近乡村站,与城市代表站进行比较,计算出城市化对珠江三角洲强降水的贡献率为36.6%,由此可见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是该地区极端降水事件频发的重要因子.
  • 摘要:本文使用了1959-2010年全国752个观测站点降水资料、NOAA海温资料和CMAP降水资料,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华南春夏季降水年际变化与印度洋海温的关系.分析的内容包括华南春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的特征,华南舂夏季降水与印度洋海温的关系.结果如下:华南春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的方差贡献百分率可达70%以上.在1979-2002年,华南舂夏季降水年际变化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某一年春季降水偏多(偏少)而夏季降水偏少(偏多).由春到夏,东南印度洋海温保持正距平与华南春涝夏旱年的降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华南春涝夏旱年,东南印度洋春季海温偏高,夏季暖海温区扩展到南海南部.西南印度洋海温维持正距平与华南春旱夏涝年的降水关系较密切.在华南春旱夏涝年,西南印度洋春季海温偏高,夏季暖海温区向北、向南扩展.
  • 摘要:本文利用ONl指数并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标准对强ENSO事件进行定义划分,统计分析强ENSO事件及不同类型强ENSO事件与东莞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初步结论:1、冬季ONI指数与东莞冬季降水、相对温度关系密切,呈正相关且通过信度检验.说明当冬季ONI指数为正(偏向于El Ni(n)o事件)时,东莞市冬季相对湿度偏大,降水偏多;冬季ONI指数为负(偏向于La Ni(n)a事件)时,东莞市冬季相对湿度偏小,降水偏少.2、定义冬季强ENSO事件(即强El Ni(n)o、La Ni(n)a年)并统计其与东莞冬季降水、相对湿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强El Ni(n)o事件(强La Ni(n)a事件)出现时,东莞冬季相对湿度偏大(偏小),降水整体偏多(偏少).3、进一步将强El Ni(n)o和La Ni(n)a事件分成东部型、中部型及中东部型,结果表明所有东部型强El Ni(n)o事件都对应东莞冬季相对湿度偏大、降水偏多;而所有中部型强La Ni(n)a事件则对应东莞冬季相对湿度偏小.因此不同类型强ENSO事件对预测东莞气候异常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摘要:本文利用旱涝指标降水距平百分率P指标和Z指数指标对广西玉林市1954~2013年共60年的旱涝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确定旱涝程度上,P指标对平均值的依赖性较大,是一种偏态分布,直接用降水量百分率在时空尺度上分析出的结果不够精准,尤其反应出旱涝程度偏轻:Z指数是通过对降水量进行正态化处理得到,消除降水量平均值不同的影响,反应的结果更客观,更适合作为玉林旱涝指标.在此基础上,对经过Z指数转换的玉林60年降水进行Morlet小波分析,发现其存在准14年年代际周期振荡和准5年年际尺度的周期性变化.
  • 摘要:本文收集1971-2010年41a桂林的寒潮个例资料,对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分析初步得出桂林市近十年寒潮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结果表明:(1)桂林区域性寒潮发生在11-3月,1-2月最多,占66.7%.对桂林区域性寒潮来说,强的冷空气条件比寒潮前回暖更重要.这和北方寒潮隆冬季节反而少不同.(2)影响桂林冷空气路径分为西路、东路、中路.形成寒潮的多为中偏东或东路.估计这和西南暖低压发展有关.(3)桂林寒潮多为横槽型和低槽东移型,这两类冷空气爆发性更明显,给华南带来强烈的降温.
  • 摘要:本文利用桂林1961~2011年13个县(市)站点地面报表资料,对桂林50多年来大雾的时空分布和主要影响系统、温度、湿度等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桂林大雾天现象比较频繁,一年四季都会有雾出现,主要集中出现在秋、冬、春三季,夏季6~7月份相对较少;桂林大雾的形成与地面相对湿度、水汽压的变化密切关系.冬季以辐射雾居多,而春、夏季则以平流雾居多,其它雾(如江河雾)比较少,不到5%.
  • 摘要:本文基于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39个及同纬度东部平原(以下简称平原)129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月降水量资料.利用EOF、 SVD等方法,分析了同纬度的高原与平原汛期降水量分布特征.结果显示:高原与平原汛期降水量均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但高原地区空间差异更为显著;EOF揭示出两地区汛期降水量均存在南北反相和全区一致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南北反相型的空间分布两者时间系数并不一致变化,全区一致型的空间分布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SVD揭示出两者全区一致型变化的时间系数在不同年代存在明显差异,1969~1989年相关系数处于相对低值时段,而1990~2010年处于相对高值时段.
  • 摘要:本文利用1983~2012年ERA-INTERIM风场的月平均资料以及中国160站月降水资料(1983~2012),研究Hadley环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分布及北半球春季Hadley环流强度与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Hadley环流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北半球环流强度在冬季最强,夏季时最弱,并且环流强度越强时,范围就越大:Hadley环流强度各季节年际变化较明显,而年代际变化秋季较明显.春季Hadley环流强度与我国华南地区、长江流域地区和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呈"负正负"的相关关系.利用合成分析的得到的结果与其相一致.
  • 摘要:本文采用国家气候中心1951~2013年逐月降水资料分析出华南夏季降水气候态特征,进一步使用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副高强度指数、副高西伸脊点、副高西伸脊线和副高北界5月份数值,用滞后相关的方法计算出副高的相关指数与华南夏季(6~8月)63年平均降水的相关性大小,结果表明:除副高西伸脊点和副高北界与华南夏季的降水相关性一般以外,其余三个指数和华南夏季降水的相关性都较好,尤其是副高面积指数和华南夏季降水的相关性很好.
  • 摘要:本文分析了FGOALS-s2耦合模式模拟的中国地区冬、夏季降水量平均态,同时与观测值进行比较,来评估该模式对中国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的模拟能力,并通过该模式分析了21世纪的中国区域降水的变化.结果表明,模式对整个中国区域年降水量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局部有一定偏差.20世纪中国夏季降水主要模态以全国一致型为主,20世纪90年代之前为全国少雨状态,之后为全国多雨状态.冬季降水以全国一致型为主,20世纪80年代之前为全国少雨状态,之后为全国多雨状态.模式能够较好的再现1961-2005年中国地区冬、夏季降水分布型,但在EOF空间场上,不能较好地模拟出冬、夏季中国东部地区典型的模态分布型.总体来说,对冬季降水的模拟能力高于夏季.未来百年中国整个区域夏季平均降水呈增长趋势,其中中国西北部地区降水呈减少趋势,中国中部、东北部地区呈增加趋势,中国东部其余地区呈减少趋势.冬季平均降水表现出大幅度的增长,其中除中国华南小范围地区降水呈减少趋势外,中国其他地区均呈增加趋势.
  • 摘要:本文研究了1979-2010年太平洋潜热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黄淮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潜热通量的气候场和方差场均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且,各季节气候场的极值中心也是变化幅度较大的区域.黄淮流域降水与前期秋季、冬季和春季的潜热场关系密切,从前期秋季到春季相关性逐渐加强,前期春季达最强.定义了黄淮夏季降水指数来研究影响降水的潜热场关键区,发现春季潜热关键区为10°N-20°N之间的中东太平洋和热带东太平洋沿岸海区,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表明:春季当上述两个海区净潜热通量增多时,后期夏季500hPa和850hPa位势高度异常场中,在太平洋西海岸一阿拉斯加南部一线上均表现为'正-负-正'的分布型,黄淮降水偏多.
  • 摘要:本文利用河北省近11年(2001~2011年)河北省重要天气报资料,分析了河北省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的年、月旬、时以及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河北省发生短时暴雨发生频率较高且呈增多趋势,集中发生在6-8月份,7月份发生频次最多,其次为8月份,多发生在下午时段.2、河北省短时暴雨频次空间分布不均,西北部和邯郸、邢台交界及保定东部地区发生频次较少,唐山、秦皇岛以及石家庄发生频次较多,且多局地短时暴雨.3、河北省发生雷暴大风发生频率高雨短时暴雨且呈震荡趋势,集中发生4月中旬到7月下旬.5月份发生频次最多,多发生在下午时段:4、河北省雷暴大风空间分布与短时暴雨相反,风向以偏西北风最多,东南风最少.
  • 摘要:本文利用河北省1960-2008年22个台站的降水资料,对全省近50年降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降水季节分布极不均匀,降水期主要集中在夏季的7、8月份,通过对7、8月降水时间序列的MannKendall检验,得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河北省降水出现突变,并在此基础上对突变年前后河北省降水时空变化做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突变年后时间段河北省降水明显减少,降水量减少量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夏季的7、8月份,在空间上主要集中在河北东部沿海以及东南地区,且在夏季时变化最为明显.
  • 摘要:本文分析绥化市2010-2013年历次降雪过程,统计降雪时段以及日极端气温出现时间,发现降雪时段的气温变化规律与非降雪时段有很大不同,所以日极端气温预报难度较大.本文从总结降雪时段的气温变化规律入手,试图根据850hpa预报场温度变化趋势推测出未来降雪时段内的地面气温变化趋势与幅度和日极端气温出现的时间,从而提高预报准确率.
  • 摘要:本文基于1961~2012年逐日降水资科,分析了松嫩流域汛期(6~9月)暴雨、大雨、中雨的气候特征及趋势变化.结果表明,松嫩流域地区的暴雨频次、大雨频次和中雨频次均具有较明显的年际特征和年代际特征,其中暴雨频次和大雨频次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突变,中雨频次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突变;暴雨频次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北部和东部年平均在0.6次及以下,而南部地区最大中心年平均达到1.5次以上,除嫩江上游、第二松花江下游和松花江干流下游的暴雨频次呈减少趋势外,其它地区的暴雨频次呈增加趋势,大雨频次空间分布呈东西少,中间多的特征,而中间部分还是呈现南多北少的特点,大值中心在中南部,小值中心在西南部,东部和嫩江下游呈增加趋势,而其它地区呈减少趋势,中雨频次呈中部多、西部少的特点,南部地区呈减少趋势,而北部地区则是增加趋势.
  • 摘要:本文分析"夏季低温"的大气环流,并对相应的年代际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夏季或冬季,东亚中低层大气的位势梯度正在明显减弱,低层大气正在趋向稳定,尤其是小尺度方面,如区域尺度或大陆尺度:这样极易导致夏季中高纬暖性阻塞形势(反气旋)发展,进而导致当地严重干旱,同时挤压中高纬冷空气向东迂回南下,形成南方"夏季低温",有时也会使南方"雨季"提前,相反有迹象表明大尺度(全球尺度)低层大气不一定趋向稳定.另外当夏季北方气温与其南方气温接近时,中低层反气旋(暖性阻塞)脊线会在北纬30度附近形成,这样容易造成夏季中国腹地干旱,最后值得强调"夏季低温"与冬季极端低温有本质差异:"夏季低温"属于区域范围上的小尺度大气现象,而冬季极端低温属于半球以上尺度的大气流动,两者起源地也不一样.
  • 摘要:本文利用1931-2010年UKMO HADISST1全球月海表温度、NOAA再分析资料及中国东部96站月降水量资料,使用REOF、SVD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主要雨带类型,找出了影响我国东部夏季降水雨带分布的主要关键海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关键区SST信号的我国东部夏季降水预测模型,并对预报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关键区海温信号的我国东部夏季降水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效果,2001-2010年独立样本预报实验的降水预报值与观测值之间的距平相关系数(ACC)平均为0.13.前期关键区海温信号不显著的年份的预测效果不理想,可能受到其它外强迫的影响.
  • 摘要:太阳活动强烈影响地球天气气候,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密切相关.为了研究梅雨的影响因子,利用1966~2005年太阳耀斑指数、太阳黑子数、江淮地区33站梅雨期降水资料,分析了太阳活动对江淮地区梅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40a的时间尺度,太阳耀斑对梅雨量的影响是显著的,但太阳耀斑对同期梅雨强度的影响却不显著.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在太阳耀斑指数谷年,江淮地区普遍偏涝,而容易发生大涝的地区位于安徽北部和南部,以及江苏东南部地区.对比同时期太阳黑子数与梅雨量、梅雨强度的相关关系,发现太阳黑子对梅雨的影响与太阳耀斑对梅雨的影响是不一致的.
  • 摘要:本文利用湘西自治州1960~2013年各县(市)资料,分析了各县(市)的日照时数地域分布特征,使用线性分析,小波分析、M-K突变检验分析了各县(市)的日照时数的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湘西自治州近54a年均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只有个别站表现较为明显.年日照时数从地域分布来看,总体东南多西北少,但在不同的月份有不同的特征,与省内同纬度台站比较,湘西自治州各地日照时数在冬半年偏少明显.小波分析表明,各县(市)年日照时数存在较为明显准2a、准5a、准16a、准28a时间特征尺度;M-k突变检验.总体平均值在1970s后期存在一次明显的突变,但个别县(市)部分站突变不明显.湘西自治州日照时数各季节的变化与控制本地天气系统的季节变化有较好的相关性.环境的变化可能是影响湘西自治州日照时数的各地差异较大的原因.
  • 摘要:本文采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 500hPa高度场逐日再分析资料,基于计算机客观识别方法,检索了1948-2012年5-8月东北冷涡活动过程.结果表明:共发生东北冷涡过程956次,平均每年5-8月发生约14.7次,冷涡活动4129天,5-8月各月分别为14、18、18和14天,共64天,占总天数的52%;冷涡过程以持续3-6天为主,活动范围主要位于121°~131°E,48°~53°N区域:5-8月东北冷涡发生频次和活动天数均存在显著增长趋势.7-8月冷涡活动异常多年份,贝湖至鄂海阻高与冷涡多同时发生,异常少年份,贝湖至鄂海阻高亦不盛行,且阻高先发生冷涡后发生年份占多数.5-6月和7-8月东北冷涡典型特多年高度距平合成场与特少年的主要异常区分布呈反位相,且这种反位相特征在对流中、高层(200hPa、500hPa)均呈近半球尺度的波列分布;5-6月和7-8月特少年和特多年差值合成场分布相近,均呈现显著的南北向"+、-"波列分布(置信度水平≥9%).正负波列分别位于西北太平洋区域和鄂霍次克海至白令海峡区域,该波列对应高空风场中气旋和反气旋式环流.
  • 摘要:本文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温数据集1961-2011年中国东北地区72个气象站月平均气温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东亚冬季风强度与东北冬季气温序列经去除线性趋势处理后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去线性趋势后冬季风强度与冬季气温序列的相关系数为-0.69,较原始序列更为显著;两者变化的阶段性较为同步,冬季气温在2004年已转入低温阶段,这与冬季风同时转为偏强阶段关系密切;两者均存在20a左右的长周期,同样存在相近的阶段性短周期;冬季气温的增温变化趋势在1986年前后的增暖性气候突变中起了重要作用.冬季风强度与冬季气温年代际信号的相关系数达-0.86,较原始序列年代际的相关更为显著:两者的年代际变化存在21.5a左右的共同准周期.冬季风强度与冬季气温的年际变化序列存在4a左右的共同准周期.东北冬季气温的年际和年代际异常存在与冬季风相关联的200 hPa东亚急流,500hPa东亚大槽、乌拉尔高压,850 hPa风场,地面西伯利亚高压等的异常背景.
  • 摘要:本文采用国家气候中心的全国160个和东北88个测站1960~2010年的逐月观测资料、美国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对东北区夏季低温事件概率的空间分布与冷空气活动路径及其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区测站严重冷夏A事件≥20%概率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大部和吉林省的中东部,概率大值轴呈东北-西南向分布:东北区测站冷夏B事件≥20%概率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区的中西部和长白山东部区,概率大值轴呈西北-东南向分布:5个A事件典型年的500hPa亚洲地区呈现乌拉尔山与鄂霍次克海阻高,与东北区均为负距平区构成双阻塞偶极子流型,偏东和偏北区域为温度场负距平极值中心;5个B事件典型年则巴尔喀什湖和贝加尔湖为正异常区,东北亚至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岛附近上空为负距平区,构成亚洲地区东西向偶极子阻塞流型,温度场负距平分布为偏西北-东南走向:选择850hPa的假相当位温θse的316K候平均等值线的变化,反映来源于极地或超极地的冷空气活动路径的时空范围,其A和B事件典型年冷空气活动路径均分别与与东北区A、B事件大概率区的主要轴向分布是吻合的.
  • 摘要:本文基于1985-2011年逐时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中国不同类型云的发生频率和持续对数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并研究了不同类型云对降水的指示意义.统计结果表明,总体上各类云的发生频率与其持续时数的空间分布有较好的一致性.中国云的发生频率南方大于北方;层积云是发生频率最大、持续时数最长的云;雨层云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南部发生频率较大、持续时数较长,其持续时数仅次于层积云;层云发生频率较小、持续时数较短;卷云、高积云、积云的发生频率和持续时数的大值区分别在北方、中部和南方.各类云的发生频率和持续时数存在不同的季节变化,层积云冬半年发生频率较大,积云和高积云夏季发生频率较大,卷云和雨层云春季发生频率较大.层积云和雨层云持续时数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冬半年较大,且持续时数比其他类云长;积云夏季持续时间较长,而卷云上半年持续时数较长.不同类云产生降水的概率不同,并且对于的降水类型也有差异.
  • 摘要:本文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研究了1963年冬季至2011年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了风暴轴活动强弱与东亚-北太平洋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上世纪80年代后期风暴轴活动显著增强相比,近10年来风暴轴活动又进入较气候平均水平偏低的阶段,且风暴轴主体位置有着东北、西南两侧的振荡现象.风暴轴活动强(弱)年,东亚地区近地面温度偏高(低)、对流层低层阿留申低压和西伯利亚高压偏弱(强)、中国东部及日本上上空850hPa北风减弱(加强),对流层中层东亚大槽减弱北缩(加深南进)、对流层高层西风急流减弱(加强).风暴轴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与阿留申低压强度、西伯利亚高压强度、东亚冬季风活动强度以及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次数相关关系显著.
  • 摘要:本文使用41站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降水的时空特征.分析指出,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的雨日、雨量呈下降趋势,降水强度呈东减西增的趋势;连续性降水通常以2日居多,春季江北地区以连续性中小降水为主,而江南地区独立性的强降水要多于连续性中小降水;近50多年来,春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呈干旱化趋势,其和对流层中高层气温下降关系密切,出于气温相对下降,我国东部上空高层产生气旋性环流异常,不利于降水的发生.
  •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气候系统模式CAS-ESM-C(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Earth System Model-Climate system component),选择Zhang-McFarlan方案(ZM)、修改后的Zhang-McFarlane方案(MZM)、以及Emanuel方案三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进行敏感性试验.首先评估多种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整体气候背景模拟差异,并结合单独大气的对应敏感性试验探讨差异背后的海气相互作用物理机制.结果表明:ZM试验在副热带东太平洋模拟性能最好;MZM在南赤道辐合带(SPCZ)日界线以东地区模拟性能最好,但暖池几乎消失;EMA试验在北赤道辐台带和暖池区域表现最好,但是SPCZ日界线以东地区误差最大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模拟差异可能是由于模式在"高云作用"(高云负反馈作用)和"低云作用"(低云正反馈作用和非局地冷却作用)上模拟的不同造成.EMA试验和ZM试验高云作用相对偏弱,对SPCZ日界线以东地区SST、降水增加限制不足,所以导致该地区误差相对偏大,其中又因为ZM试验中低云作用相对较弱,所以在SPCZ日界线以东地区的误差要小于EMA试验.MZM的高云作用最强,SPCZ日界线以东地区模拟误差最小,但同时也导致了暖池的儿乎消失.在这些机制影响下,"双热带辐台带(ITCZ)"改善往往意味着冷舌、暖池模拟的更差,而暖池的真实模拟往往意味着"双ITCZ"比较严重.所以,改进模式应先从低云入手,尽重在不放大其他地区误差的同时改善副热带东太平洋地区低云负偏差.然后再从高云入手,根据改进低云作用后模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高云作用,最终到达一种既兼顾暖池也能降低"双ITCZ"误差的理想状态.
  • 摘要:本文利用1983-2013年NOAA的海表温度资料和NCEP/NCAR高度场风场的逐月再分析资料,用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冬季暖池区海表温度冷(暖)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以此分析冬季暖池海温异常与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当冬季暖池区偏冷(暖)时,东亚地区500hPa环流经向度变大(小),东亚大槽加深(变浅),槽后偏北风增强(减弱),使得冬季风相较常年增强(减弱).此外,南海对暖池区冷暖异常的响应十分显著,在暖池区偏冷时,该地区出现冷涌.
  • 摘要:本文利用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区域谱模式RSM(Regional Spectral Model)对中国东部地区的夏季气候进行了为期20年(1984-2003)、水平分辨率为30km的模拟,并对模拟的温度和降水气候态、年际变率及极端事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RSM模拟所得夏季温度和降水的气候态空间分布、时间变率,以及数值大小都与实况相近;在年际变率方面,RSM基本可以再现夏季温度和降水的年际变率,模拟的年际变率空间分布型也与实况相似.极端事件方面,模拟所得日最高、最低温度的概率分布曲线与实况相近;模拟和实测的夏季不同雨强的天数分布对比也表明模拟与实况基本接近,但是模拟的降水日大值中心较之实况偏北.综上所述,RSM模式对中国东部地区气候平均态空间分布、时间变率以及极端事件都有着较好的模拟能力,可以用于中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研究.
  • 摘要:以沈阳市东陵区观测站1951-2012年逐月降水量为基础,采用极比、标准偏差、气候倾向率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该地区年际及四季降水的稳定性、变化趋势及突变特征.结果表明:沈阳市自1951年以来,年际降水相对稳定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1953-1982年为显著减少时期,气候倾向率为-84.822mm/10a,1983-2012年为缓慢减少时期,年际降水在1961年突变性减少,突变之后降水量平均减少146.2mm.近年代春季降水极不稳定,降水序列有微弱增加,不存在气候突变点.夏季降水较稳定呈趋势减少,倾向率为-15.916mm/10a,在1961年突变性减少,突变之后平均减少120.0mm.秋季降水极不稳定呈微弱减少趋势,没有明显突变点.冬季降水极不稳定有微弱增加趋势,近20a增加显著,在2004年突变性增加,突变后平均增加14.7mm.年降水、夏秋季降水在1982年之前降水明显减少,1983年之后变化相对平稳:冬春季在1996年之后表现出增加趋势.
  • 摘要:根据吉林省46个气象观测站1962-2012年降雪期(11月至翌年3月)逐日降雪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EOF(经验正交函数)方法、小波分析方法、Mann-Kendall突变分析方法等气候统计方法,对吉林省近50a来降雪期降雪集中度和集中期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降雪期降雪集中度呈逐年下降趋势,降雪集中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吉林省雪期降雪的集中度在年代际尺度上存在着13a长周期变化,并存在着3a、 6a和8a的短周期变化;吉林省雪期降雪集中期的变化存在着明显的11a的长周期变化,另外在1982之前和2000年之后存在着3a左有的短周期变化.吉林省雪期降雪集中度下降趋势,存在突变,突变时间在1979年前后;吉林省雪期降雪集中期的上升趋势有明显的突变点出现在1976年前后.EOF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模态呈现东(正)西(负)的反向分布,结合时间变化曲线可以得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吉林省东部降雪集中度较高,西部集中度较低: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吉林省西部降雪集中度较高,而东部较低.第二模态吉林省西部地区整体呈现呈一致的正相位的趋势,而东部地区呈现中(正)东西(负)的分布状态.结合时间变化曲线可以得出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吉林省东部、西部降雪集中度较高,中部集中度较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前期,吉林省东部、西部降雪集中度较低,而中部较高.
  • 摘要:本文为了掌握沈阳降水特征、趋势变化和周期演变规律,利用1951-2012年近62年降水观测资料,并将资料序列划分为若于子序列,采用相关检验、线性趋势拟合、距平累积和有序聚类等现代气候统计诊断技术,分析年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沈阳年降水量62年长序列及年际逐一增加子序列呈现减少趋势,截止2012年倾向率为-17.578m/10a,减少降水量109.0mm;年际逐一减少时子序列降水倾向率变化较小,且不显著.20世纪50年代是降水量丰富期,对降水趋势变化影响显著.30年滑动平均序列以1953-1982年降幅最大,速率为-84.822mm/10a.在1951-2012年序列中,1964年和1975年出现2次降水突变减少,分别使平均降水量减少116.2mm和70.8mm.年降水量的多雨年和少雨年均存在10~12年周期性.研究结果对从新认识沈阳降水资源变化趋势提出了新的见解,也为气象、水利及农业部门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951-2012年160个标准站的逐月降水和温度资料,计算了表征东北地区干旱的SPEI指数,并对该指数进行EMSD分解,研究了东北地区干旱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夏季干旱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年际变化中具有显著的准2a、准5a和准7a振荡周期;年代际变化中则具有显著的准17 a和22 a振荡周期.进一步分析发现,1975-1984年和1994-2008年为相对干旱阶段,其中1994-2008年旱情比较严重,1953-1975年、1984-1994年以及2009-2012年为相对湿润阶段.Mann-Kendal检验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夏季旱涝突变发生在1975年和1994年.此外,还分析了东北地区夏季干旱和ENSO、索马里越赤道气流的关系.当EP型El Nino出现时,东北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偏多,辽宁南部夏季降水偏少.而EP型La Nina出现时,东北北部降水偏少,南部降水偏多.当夏季CP型La Nina出现时,夏季东北大部分地区明显偏旱,内蒙东南部、黑龙江东部出现偏涝的情形.另外,还发现5月份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强度与东北夏季干旱指数SPEI成负相关关系,当5月份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偏强时,东北夏季降水显著偏少(出现干旱),反之亦然.因此,5月份索马里急流强度可作为预测东北夏季旱涝的一个预测因子.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