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一届海洋生物高技术论坛
第一届海洋生物高技术论坛

第一届海洋生物高技术论坛

  • 召开年:2003
  • 召开地:浙江舟山
  • 出版时间: 2003-07-25

主办单位:;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办公室;;

会议文集:第一届海洋生物高技术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柱后荧光衍生技术,建立了海洋硫酸多糖药物911的微量分析方法。色谱柱为AminexHPX-87H300X7.8m,流动相:5mmol/LH2SO4,流速:0.6mL/min,柱温:25°C。柱后衍生溶液为50mmol/L盐酸胍的NaOH0.5mol/L溶液含2%硼砂,反应温度为120°C,冷却后由荧光检测器在激发波长λex249nm和发射波长λem435nm下检测。该方法911的检测限为0.01ng/mL,以葡萄檐醛酸为内标,在0.02~1.00ng/mL内,r=09978,RSD为5.9%n=6,蜂高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
  • 摘要:根据已发现的海葵神经毒素Ap-B两端的氨基酸序列,设计筒并引物,用RT-PCR的方法,从采自湛江的侧花海葵Anthopleurln sp触手总RNA中分离出四个新的海葵毒素基因。将海葵神经毒素基因连接到融合表达载体pTRX的TrxA基因的3端,构建成符合读码框的融合表达质粒。融合表达质粒在工程菌BL21DE3中得到了高表达。经过镍亲和层析得到纯化的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经蛋白酶3C酶切后,过G50分子筛得到纯的重组海葵神经毒素。利用激光飞行时问质谱测定四个重组海葵神经毒素rHk2a,rHk7a,rHk8a,rHk16a的分子量分别为5078.5,4972.7,4993.0和5010.6,与根据氨基酸序列计算结果一致5kD。圆二色谱结果表明重组海葵神经毒素的二级结构与Ap-B相似,即重组海葵毒素折叠正确。 对大鼠高体心房增强收缩作用的研究表明,四种重组海葵神经毒素在正常K-H溶液和低钙K-H溶液中都可以增强心房收缩。其中rHK2a在低钙情况下具有最强的增强收缩能力,可使心房收缩增强10.38倍。rHK7a的作用时间最长,用药后240min仍然具有强心作用。
  • 摘要:分泌分子机制的研究发现,这一基本生命过程是在SNARE蛋白质分子的调控下得以精确进行的。本文简要介绍了SNARE蛋白的研究历程、家族分类、主要功能以及SNARE假说的基本内容。
  • 摘要:对青岛沿海海洋污损生物资源进行调查,采用海虾细胞毒性法及流式细胞术对已鉴定的18种污损生物进行抗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星座美洲海鞘Amaroacium ecostellatum Verril、大菊海鞘 Botryllusmagnicoecus、山形海绵Mycale macilenta、海黍子Sargassum kjelimanianum、裙带菜 Undaria pinnatifida甲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并进一步进行活性成分追踪研究,确定星座美洲海鞘、大菊海鞘、山形海绵、海黍子、裙带菜的活性部位。
  • 摘要:报道了重组别藻蓝蛋白rAPC,雷普克表达菌株的20L高密度发酵、雷普克纯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采用两步发酵尽管最终OD600为36.18,比一步发酵的40.16值低;但雷普克表达率是后者的1.8倍,为30.24%,总生物量提高1.62倍;亲合层析结合分子筛层析纯化后雷普克纯度可达98.03%;对S-180小鼠实体瘤静脉注射剂量为18.6mg/kg.d时,抑瘤率为61.9%;对小鼠H22肝癌静脉注射剂量为50mg/kg.d,抑瘤率为62.2%;在初步的腹腔给药实验中雷普克表现出对B细胞功能的增强作用。本论文结果提示了雷普克大规模生产的潜力和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 摘要:微管稳定剂在抗肿瘤药物的发现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海洋中发现的具有促微管聚合活性的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这一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 摘要:从我国南海6种海绵体内分离到66株放线菌,对所得菌株采用16S rDNA PCR-RFLP和RAPD两种基因指纹图技术进行分析,发现分离到的海绵放线菌具有丰富的基因多样性,有望从中筛选出有开发价值的菌株。
  • 摘要:采用传统分离手段对我国南海海域4种海绵体内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培养,对其中的64株微生物每种海绵16株进行了RAPD-PCR基因多态性分析。研究证明,海绵微生物是可以通过传统分离手段得到的,来自同一种海绵的微生物或者不同海绵的微生物均具有丰富的基因多态性。该研究对于今后从海绵微生物中筛选出具有产生活性物质能力的活性菌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报道了海滨锦葵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RAPD-PCR反应程序及RAPD标记对海滨锦葵两对组合亲本及其杂交后代进行的分子鉴定。初筛出的38个引物中有20个52.6%能在J2×J1组合亲本间扩增出31条特征带,初筛出的32个引物中有8个能在J3×J4组合亲本间扩增出12条特征带。组合J2×J1的8个杂交后代用OPB15引物扩增后均表现出父本J2的特征带,是真杂种;组合J3×J4的28个后代用引物OPB15扩增后,表现父本特征带的F1代个体数为24个,为真杂种,其余4个为假杂种。
  • 摘要:海洋生物资源包括海洋食品资源和海洋药物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两类资源对发展我国海洋产业,开发新型的海洋药物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生物科学的进步与发展,生物技术在海洋生物的资源利用上,也日益显示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酶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和生物传感器在海洋生物资源领域的利用的最新进展作一简单的综述。
  • 摘要:对来自南极海洋的低温菌南极微球菌Mieroeoeem antartieus产生的冷活性脂肪酶进行了研究。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G200,DFAE-Cellulose离子交换层析,从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了SDSPAGE电泳纯的脂肪酶,分子量约为43kDa。最适反应温度为35°C。酶的最适反应pH为8.0,在pH5.0~9.5范围内具有较高酶活;Zn2+和Hg2+对该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摘要:G蛋白信号传导途径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对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都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主要对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的组成、调控机制、应用及展望作了简要综述。
  •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海鞘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 方法: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一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在Kromasil silica柱上,以环己烷:丙酮75:25为流动相,流速O.75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参数漂移管温度40°C,雾化气体空气流速2.OSLPM。 结果:在所选定的条件下,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A=5181.8112X-958.09917,r=O.99958;精密度试验RSD=0.9%n=6,重现性试验RSD:2.75%n:6,平均回收率为98.5%,RSD:3.1%n=5,三批海鞘醇原料含量分别为98.5%,98.3%,98.6%。 结论: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与高效液相联用,可使无生色团物质的分离、分析更为准确、灵敏。可为抗乙肝新药海鞘醇原料的质量控制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 摘要:单细胞真核藻类一小球藻是一种重要的微藻资源。近年来,随着藻类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被报道。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集中在小球藻的核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重要功能基因的克隆和分析、以小球藻为载体的基因工程等方面,本文仅就此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 摘要:利用RT-PCR技术,得到了海洋双RNA病毒MABVY-6株系A片段的cDNA,测定了序列。并进而克隆了病毒的外壳蛋白、VP2的抗原决定簇区642bp片段VP2e和另一结构蛋白VP3基因全序列,通过转座作用构建了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进一步转染粉纹夜蛾细胞。SDS-PAGE检测和薄层扫描表明,VP2e和VP3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基因在昆虫细胞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融合蛋白表达量分别占整个昆虫细胞表达量的15.8%和8.2%。用VP2抗体对表达的VP2e融合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具有很好的抗原性。用His Tag单抗对表达的、VP3融合蛋白进行的Westcmblotting检测,证明融合蛋白表达正确。该试验为进一步研究病毒结构蛋白和以昆虫作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病毒疫苗提供了基础。
  • 摘要:人类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沿海国家的科研人员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工作,其中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和海洋药物的研究是开发中的热点。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包括细胞培养、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高通量筛选、基因工程以及药物的修饰等在内的各种生物技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结合在海洋药物研究中的工作,就现代生物技术在海洋天然产物和海洋药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摘要:目的:从鲨鱼肝脏中分离纯化肝刺激物质,测定N-端氢基酸残基序列,根据序列分析结果,合成简并引物,获得鲨鱼肝刺激物质的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比较其与已报道序列的同源性。 结果:通过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层析方法,从鲨鱼再生肝组织中分离到一种可刺激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活性的多肽,命名为鲨鱼肝刺激物质sHSS。进一步通过FPLC Mono Q柱纯化后,纯度可达95%以上,其得率为40mg/kg肝脏,SDS-PAGE分析表明:sHSS的分子量约为16000Da。对sHSS的氨基酸组分及N-端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其N-端氯基酸残基序列设计了一套简并引物,利用RT-PCR方法从再生肝组织的总RNA中扩增到一大小为504bp的cDNA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其与己报道的肝再生增强园子ALR差异较大,而与人、鼠以及果蝇中的一种未知功能的蛋白质在氨基敌水平上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84%,83%和57%,这类物质可能在生物机体中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 结论:通过RT-PcR扩增,获得了鲨肝刺激物质类似物的cDNA片段。
  • 摘要:近40年来,能表明鱼类存在干扰素Interferon,IFN系统的重要证据来自于对病毒诱导后的多种鱼类机体和细胞能检测到类似哺乳类IFN抗病毒活性物质的实验结果。最近,鱼类抗病毒分子免疫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尤其是对鱼类IFN系统基因的分离和鉴定。不仅成功克隆了斑马鱼、河豚和鲫鱼IFN基因,而且还鉴定了IFN信号通路基因、IFN诱导表达调控基因、以及IFN行使抗病毒作用的效应基因等。初步研究表明鱼类的抗病毒免疫机制与哺乳类一致。
  • 摘要:根据GENEBANK中紫菜属的别藻蓝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简并引物,以野生坛紫菜叶绿体DNA为模板,PCR扩增并回收扩增产物;将PCR产物克隆到pMD18-T上,重组子经PCR和酶切鉴定,通用引物法测序并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获得了坛紫菜别藻蓝蛋白α和β亚基的全序列,该序列长为1055bp,其中编码α和β亚基的长度均为486bp,两个亚基之间的序列为83bp,而且该基因序列表现出很高的保守性。
  • 摘要: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是最近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它们以分析生物的全套遗传信息、释读大量基因资料、破译全部遗传密码为内容,以开发利用生物功能基因资源为目的,是生物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海洋生物基因组研究则以海洋生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一批有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根据我国国情,建议实施有限发展战略,先期进行EST研究、海洋极端环境生物研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生物信息学研究;建立和利用数据库、序列组装、基因组诠释和比较基因组学等技术平台,以尽快推动我国海洋生物基因组研究的开展。
  • 摘要:利用不同比例不同品种红树林对养殖水体进行净化,提高养殖水质,减少病害,提高产量。本实验选择了三种红树林品种:海桑、秋茄和桐花树,每种按45%、30%和15%不同比例面积种植于养殖塘中,结果发现种植红树林的养殖塘水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种植比例45%桐花树的养殖塘的水质最好,鱼类生长速度最快。
  • 摘要:分别在山东莱州和海南乐东地区进行了海水直接灌溉耐盐经济植物菊芋和芦荟的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了海水灌溉对滨海盐土资源的演变规律及对耐盐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比例海淡水混合灌溉后,耕层土壤盐分没有差异。但在莱州地区,随着海水比例的增加,土壤剖面下层盐分积累较多,而其含量仍在土壤盐分安全指标之内;乐东地区,沙滩深度在0~10cm范围内,盐分含量随深度迅速下降,10cm以下这种下降幅度变缓;经在3年的海水灌溉试验,海涂沙滩在未作任何人为调控措施下,O~50沙滩含盐量仍在0.3%范围内。2菊芋在1:2海淡水灌溉下其块茎产量同淡水灌溉没有显著差异,在1:1海淡水灌溉处理下,其产量同淡水仍未达到极显著水平。芦荟在1:3海淡水灌溉下其叶片鲜重、干重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所有这些均表明用一定比例的海水灌溉,对一些经济植物是安全的。
  • 摘要:应用SMARTTM cDNA文库试剂盒,构建了斜带石斑鱼垂体cDNA文库。通过随机筛库获得斜带石斑鱼催乳激素PRL全长cDNA克隆。斜带石斑鱼PRL全长cDNA含有1342bp,开放读码框编码一个含212个氨基酸的多肽,其中信号肽为24个氨基酸,成熟肽为188个氨基酸。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斜带石斑鱼垂体中仅有一种PRL也转录产物,大小为1.4 kb左右。应用一步法RT-PCR结合Southern blot分析,研究了斜带石斑鱼PRL基因在不同组织和胚胎发育时期的表达,结果表明:除垂体外,斜带石斑鱼PRL基因在嗅球、前脑、中脑、下丘脑、后脑、延脑、鳃、脾、和脂肪组织中都有表达,而在肾、肝、血细胞中也检测到微弱的表达。在性腺中的表达结果表明:Ⅲ期卵巢中PRL表达量比Ⅱ期卵巢高。在胚胎发育时期,从受精卵到原肠期受精后6hPRL基因表达量较低,其中在囊胚早期受精后2h15min未检测到表达。从神经胚开始,PRL基因表达量明显升高,并维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了斜带石斑鱼PRL基因表达在人工诱导性逆转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7α-甲基睾酮诱导的性逆转鱼中垂体PRL基因表达水平提高。本文结果提示:PRL在斜带石斑鱼神经系统、性腺和胚胎发育中可能起着重要的内分泌、旁分泌或自分泌的调节作用。
  • 摘要:利用RAPD技术和微卫星标记对不同基因组组合的鱼类进行了基因组指纹图谱构建;报道了3个鲤鱼微卫星标记的特征及其多态性应用于遗传变异研究上的特殊意义,在受试的六种生物型中,MFW2,MFW8和MFW16座位各自存在12,16和10个等位基因。RAPD研究发现,在26个随机引物扩增的产物中平均每个个体观察到约142个RAPD标记,单个引物获得的标记平均为5.4,其中4个引物扩增的图谱可将不同的生物型区分开,六种生物型均存在基因组特异性的图谱即各自独特的“诊断性”图谱,由此作者建立了详细的分子标记检索表。通过对微卫星标记和RAPD图谱的量化分析,利用UPGMA构建了不同生物型的遗传关系树系图。本研究发现,微卫星和RAPD分析两种手段反映6种生物型之闻的聚类模式完全一致。然而由微卫星标记获得的生物型内和生物型之间的遗传距离均大于RAPD的,此结果表明微卫星标记在揭示群体内个体间差异上具有独到之处。实验表明,该技术以灵敏、简捷等特性应用于鱼类品系鉴定方面显示出血型血清学、蛋白质多态性无可比拟的优势。
  • 摘要: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向已转入编码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AtNHX1的番茄Lycopersicumesculentum L.‘Moneymaker’株系X1OEA1中转入山菠菜BADH基因,以期获得耐盐性更高的转双基因耐盐番茄植株。目前已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幼苗,PCR-Southern检测结果证明,部分再生植株中的基因组中已整合了BADH基因,即同时含有AtNHXl和BADH两个外源基因。但其耐盐性与转单基因植株相比是否有明显提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 摘要:采用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PAGE和RAPD技术对象山港网箱养殖大黄鱼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分析的12种同工酶共记录了27个基因座位,其中3个基因座位Est-2、Est-3和m-Adh-2为多态,其多态座位比例为11.111%,平均杂合度为0.0279。16个RAPD随机引物共检测出11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0个16.81%,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44-0.972,遗传变异度为0.0927,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6.326,多样性值为0.0532。不管是同工酶电泳分析结果还是RAPD分析结果,均表明象山港网箱养殖大黄鱼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
  • 摘要:采用RAPD和mtDNA RFLP 方法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的分子遗传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从1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7个引物,采用RAPD技术对湛江近海9尾军曹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7个引物共检测到11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比例P为80.85%,遗传相似系数S为0.7400,遗传距离D为0.2600,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009 Shannon信息指数Ⅰ为0.4498。表明军曹鱼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是当前优良的养殖品种。用20种识别5-6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对军曹鱼6个个体线粒体DNA的限制性长度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构建了其mtDNA的物理图谱;用引物5’-GTG ATC TCAAAA ACC ACC ACC GTT G-3’Song 1994和5’-AAT AGG AAG TAT CAT TGC GGT TTG ATG-3’Tabedet etal.1992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b区段,得到稳定的850bp大小的特异性条带,用18种识别4-6碱基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片段的限制性长度多态性进行分析。本实验得到了军曹鱼遗传标记,为军曹鱼进化遗传学的研究和育种提供了资料。
  • 摘要: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根据近邻物种TNFα基因序列设计兼并引物,在真鲷中克隆得到了256bD的帆基因的同源片断。采用末端快速克隆RACE的方法,获得了该基因的全基因编码序列。该基因全长1264bp,包括666bp开放式读码框ORF,编码222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和85bp的5’末端非编码区UTR以及514bp的3’末端编码区。该基因序列的3’末端编码区包含5个mRNA不稳定模体insta-blilty motif和3个内毒素应答模体endotoxin-response-motifs,但是该序列未发现基因的终止信号。由该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没有糖基化位点和信号肽区域,但是有一明显的跨膜区域,属膜结合蛋白;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含有一明确的TNF家族签名序列模式和粘多糖结合位点及细胞黏附位点,与该基因的功能密切相关。由该基因全序列构建的进化树表明,该基因与哺乳类TNFα和TNFβ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分别属于不同的进化分支,但是经该基因序列的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以及基因表达研究分析,表明该基因是胍而不是删。表达研究表明,真鲷TNFα存在结构型和诱导型表达两种形式,表现为刺激与非刺激的真鲷中,TNFα基因均可在部分组织中表达;但是在受刺激鱼体上,基因表达的组织分布显著增多。
  • 摘要:为了探讨金属蛋白酶在鳗弧菌致病中的作用,设计PCR引物扩增并克隆了牙鲆致病性鳗弧菌的金属蛋白酶结构基因。根据得到的金属蛋白酶基因设计PCR引物扩增同源片段,亚克隆于自杀质粒pNQ705,转化具有接合功能的大肠杆菌S17-1。含重组自杀质粒的S17-1与野生型鳗弧菌M3接合,同源重组插入鳗弧菌金属蛋白酶基因使其失活。PCR及序列分析证明了重组自杀质粒的正确插入。经血清学鉴定,该突变株保持野生型菌株的菌体抗原,但生长速率明显幔,其胞外产物蛋白图谱与野生型的有较大区别,蛋白酶的比活也大大下降,特征性的36KD金属蛋白酶条带消失。金属蛋白酶突变株的构建为研究鳗弧菌的致病机理打下了基础。
  • 摘要:淋巴囊肿病病毒LCDV感染牙鲆鳃细胞系FG-9307,提取细胞总RNA,采用RT-PCR法成功获得了LCDV主要衣壳蛋白MCP0.6kb基因片段;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分子量约48KD,可与抗LCDV多克隆血清特异反应,为IXCD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 摘要:小分子抗体Fv是抗体中具有完整抗原结合活性的最小功能片段。已经通过分别表达纯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pre-S1单克隆抗体MA18/7的轻链和重链可变区片段,两种片段体外混合后相互结合获得具有良好抗原结合活性的Fv片段。本研究在MA18/7轻链可变区VL的N端融合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蛋白EGFP-V1,保持了绿色荧光蛋白的荧光特性,同时能够与重链可变区片段VH结合构成Fv,保持了Fv对抗原的结合活性,为进一步应用在免疫荧光和免疫检测提供了基础。
  • 摘要:通过对设计的滩涂种植-养殖系统中细菌的生物量分布和水质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系统中种植的红树林对水质净化有明显的作用,系统中异养菌、弧菌、磷细菌和产酶类细菌的生物量均显著低于未种红树林的对照处理。异养菌、弧菌、磷细菌和产酶类细菌的生物量与水体中的氮磷含量呈正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异养菌和弧菌可作为潍涂海水养殖系统水质的生物监测指标。
  • 摘要:如何实现海水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成为近年来海水养殖技术探索的重点。本文通过构建滩涂海水海桑种植—养殖系统、滩涂海水秋茄种植—养殖系统和潍涂桐花树海水种植—养殖系统,研究一年来系统中三种红树植物不同树种、同一树种不同种植一养殖面积比例的形态特征、生长情况以及生物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海桑各形态生长指标以及生物量均远远高于秋茄和桐花树,海水养殖塘水对三种红树生态变化非但没有不利影响,反而促进了这三种红树植物的生长。
  • 摘要:我国人多地少,许多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可用于发展牧草种植的土地一般不适合作物生长,尽管鲁梅克斯抗逆性强,但在许多地区种植时仍需提高抗逆性。如在黄淮海地区滨海盐碱地种植,鲁梅克斯的耐盐性仍需改良。因此,建立鲁梅克斯离体遗传操作体系和选育耐盐植株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鲁梅克斯幼嫩花序切段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发生并继代培养,建立了一种诱导频率高、增殖速度快、实验周期短的丛生芽离体培养体系,并以旺盛增殖的丛生芽为材料经加盐筛选和诱导生根获得了耐盐植株。
  • 摘要:将真鲷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的成熟肽区域克隆到表达载体pQE30中,并在大肠杆菌XL1-blue中进行转化;转化子用载体和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双向筛选,筛选到的阳性克隆经质粒纯化后,进行序列测定。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该基因结构正确,且准确插入到表达载体启动子的下游,获得了结构和组成正确的重组子。重组子经IPTG诱导后,以SDS-PAGE电泳鉴定,电泳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大肠杆菌xL1-blue中实现了表达。通过对诱导条件的调整,重组蛋白在体外获得了高效表达,高效表达的重组蛋白约占菌体蛋白的25%~30%。不同诱导时间对重组蛋白影响实验显示,随诱导时间的增加,重组蛋白产量逐渐增高,经4h诱导,其表达量可以达到平台期,过长时间的诱导,对表达产量没有影响。重组蛋白经镍金属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采用交换缓冲液的方法,用Sephadex G150,对重组蛋白进行脱盐复性,使重组蛋白得到了进一步纯化。
  • 摘要:测定了5个MABV株系Y-6,YT-01A,AY-98,H1,NCl和1个IPNV株系AM-98中编码polyprotein前体和Vt5的基因A片段的序列。同时测定了另外5个MABV株系Y-10K,TP-93,UR1,KMKBV和JPO-97的、VP5编码区。5个MABV株系的A片段都是3087bp,在5’和3’端分别有111和50bp的非编码区。IPNV株系AM-98的大小为3088bp,在5’端非编码区有1bp插入。MABV的片段A含两个重叠的ORF。编码VP5的ORF大小为402bp,可以编码分子量为15.6kDa,含有133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而AM-98编码的VP5稍大,含148个氨基酸残基,预测的分子量为17.4 kDa。与IPNV株系相比,MABV株系的VP5中含有4个独有的残基。MABV株系与IPNV株系具有63.9-86.4%的同源性。从不同寄主或地理区域中得到的12个MABV株系的VP5序列十分相似,氨基酸同源性达到94.5%-100%。MABV株系间最大的差异出现在YT-01A和YTAV之间,有6个残基不同。AY-98,Y-6,KMKBV,ER1和JPO-97的VP5序列完全一样。VP5看来与毒性或寄主特异性并没有关系。MABV株系的Polyprotein由97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预测分子量为106.7 kDa。MABV株系之间的氨基酸序列十分相似,同源性为98.3%到99.7%。将MABV株系和AM-98的polyprotein序列与数据库中的YTAV,CC-1和23个IPNV的polyprotein进行了联配分析。与IPNV株系相比,MABV的polyprotein中有21个特异的氨基酸残基。Polyprotein进化树表明31种水生双RNA病毒属于7个基因群。AM-98属于基因群1。所有的MABV株系属于一个不同于其他水生双RNA病毒的基因群。基因群MABV与其他基因群具有80.7%~90.6%的氨基酸同源性。另根据基因VP2,建立了45种水生双RNA病毒株系的系统发育树。讨论了MABV polyprotein的残基替代和毒力或寄主特异性的关系。
  • 摘要:通过测定添加盐碱土壤修复材料的盐碱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固氮菌的数量、呼吸强度等指标,发现加入修复材料后,可有效刺激盐碱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和增强土壤微生物的呼吸强度。研究证明,该盐碱土壤修复材料可以调节盐碱土壤的微生物生态结构,对盐碱土壤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 摘要:微生物制氢包括三种方法:暗发酵、光发酵和生物光解。生物光解水制氢可以利用水为原料,太阳能为能源生产清洁可再生的氢能,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对能源的要求。与蓝藻固氮酶制氢比较,绿藻可逆性氢酶放氢的理论量子效率高,逐渐成为生物光解水制氢研究的重要内容。以海洋绿藻可逆性氢酶光解水制氢可以利用丰富的太阳能和海水资源,为人类进入21世纪的“氢能经济时代”提供了新的途径。当前微藻光解水制氢研究的焦点是绿藻能否持续、稳定地产氢。海洋扁藻能光合放氢,但是其放氢能力很低,在3h中释放氢气约0.003mL。无硫培养、醋酸盐、葡萄糖等外源园子可以使扁藻的光合放氢能力提高一个数量级。细胞固定化技术使扁藻光合放氢提高5倍。解偶联剂使扁藻的光合放氢能力提高上百倍,产氢时间延长到8h,实现产氢1.9mL。利用光合作用抑制剂和解偶联剂研究扁藻的光合放氢,发现内囊体膜的踌膜质子梯度是其速度限制因素。
  • 摘要:海绵是海洋活性物质的最大来源,研究表明,海绵中的活性物质很多是由与其共生的微生物产生的,对海绵共生微生物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海绵共生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方法,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 摘要:系统采用国家863计划306主题项目的技术成果开发出本专家系统,系统由多个子模块和300多条知识规则组成。主要功能模块有:对虾品种介绍、育苗厂与养成场的建设、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对虾养殖技术、对虾营养与饲料投喂技术、水质与水质管理技术、病害防治技术、高产养殖技术、无公害养殖标准、水产药物介绍等,并对系统的构建原理进行了阐述。
  • 摘要:自1963年Kunkel等人发现抗体独特型idiotype,简称Id及1974年Jerne的免疫网络理论问世后,抗独特型抗体的研究日益兴旺。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已涉及新一代疫苗的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机理、肿瘤治疗及生物受体的研究等领域。本文就抗独特型抗体的分子模拟机制及内影像抗独特型抗体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分述。
  • 摘要: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从患病石斑鱼分离到的哈维氏弧菌基因组中扩增获得一个约800bp的外膜蛋白基因,将其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含有一个801bp的开放读码框ORF,编码266个氨基酸,推算分子量为28.112 kDa。用PCR方法对此基因进行改造后,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BV220,构建重组哈维氏弧菌外膜蛋白OmpK基因表达载体pBVOmpK,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目的蛋白占细菌总蛋白的24.8%。蛋白经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血清,经Westem-blotting分析表明,重组蛋白与从哈维氏弧菌中提取的外膜蛋白具有相同的免疫原性。
  • 摘要:应用9对微卫星引物对山东近海牙鲆养殖群体的20个个体进行了群体遗传变异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出微卫星遗传标记相对干其他标记的高度的多态性,其每个基因座位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6-6.8,等位基因平均数A为6.44,群体平均杂合度H分别为0.7594。与同工酶和RAPD技术相比,微卫星遗传标记在揭示遗传异质性方面显示出较强的优势。
  • 摘要: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得对虾新品种成为可能,然而经过十几年努力,目前对虾转基因研究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各国科学家正在加紧研究,争取有所突破。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虾转基因研究的进展以及目前面临的技术和安全问题,同时对未来对虾的转基因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 摘要:对对虾免疫相关功能基因进行研究是了解对虾免疫系统及免疫调节的基础。本文对近年来在对虾免疫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评述。在对虾免疫相关功能基因—抗菌肽基因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包括抗菌肽基因的克隆、合成方式、时空表达、体外重组以及表达调控等,为抗菌肽在对虾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储备。近年来对虾免疫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引起关注,EST途径是获得大量免疫相关功能基因的有效途径,以此为基础可以获得大量相关功能基因的信息,对于对虾免疫的研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 摘要:对虾白斑杆状病毒White spot bacilliform vrus WSBV,也称其为白斑综合症病毒Whire sporsymptom virus,WSSV,是养虾业最重要的病害。随着病毒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使功能基因组研究成为可能。本研究利用病毒全基因组DNA微阵列microarray技术,对感染6h,以及深度感染频死虾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试图寻找早期表达的关键基因进行针对性研究,为对虾白斑杆状病毒的防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采用日本岩手县的野生皱纹盘鲍J1,♀和中国的人工选育红壳色皱纹盘鲍突变体Rh,♂的配子经人工授精建立了杂交的皱纹盘鲍J1Rh家系。取J1Rh家系6月龄F1个体的软体部组织为材料,以SMART技术构建了全长cDNA文库,命名为HC-J1Rh文库。HD-J1Rh未扩增文库的滴度为6.4×105pfu/mL、重组率93.75%,插入片段均大干400bp,81.25%克隆的插入片段分布在1000~1500bp之间,扩增后的文库滴度为3.07×10pfu/mL,说明HD-J1Rh文库是一个高质量的cDNA文库,可满足进行大规模EST序列分析和特定发育阶段相关基因的筛选等研究的需求。
  • 摘要:脂多糖葡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 and beta-1,3-glucan binding protein,LGBP作为模式识别蛋白在无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用T3通用引物对感染鳗弧菌栉孔扇贝的全个体cDNA文库进行随机测序,其中得到的一个667m序列c1305ct320cn336与普通蚯蚓的体腔裂解因子前体基因、海胆的β-1,3-葡聚糖酶、非洲疟蚊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结合蛋白等有同源性。用T7引物对该克隆测序得到其3’末端。通过SMARY-RACE技术克隆得到该克隆的全长序列。栉孔扇贝LGBP基因由1876个核苷酸组成,它有一个poluA信号序列,编码一条440个氨基酸的多肽。该多肽的分子量估计为47159.076道尔顿,等电点为5.095。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兰虾、斑节对虾、海胆、非洲疟蚊、淡水螯虾、普通蚯蚓及普通红蚯蚓等无脊椎动物模式识别蛋白具有高度的同源性。该序列含有一个跨膜区、一个N糖基化位点、一个脂多糖结合位点及一个葡聚塘结合位点。经用Garnier法预测,栉孔扇贝LGBP二级结构中各种构象所占比例与普通红蚯蚓的体腔裂解因子前体相近。通过半定量RT-PCR研究了栉孔扇贝在鳗弧菌感染前后LGBP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LGBP基因在鳗弧菌感染后表达水平明显提高。
  • 摘要: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是热休克蛋白超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它在机体抗逆,细胞保护以及新生肽链折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应用表达序列标签法,获得了栉孔扇贝HSP70基因cDNA的部分序列,然后利用锚定PCR技术克隆到了该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到的HSP70 cDNA全长2553bp,编码区全长1902bp,可以编码634个氨基酸。BLAST分析表明该序列与其他生物的HSP70基因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在该cDNA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3个HSP70家族的特征模体。结合BLAST分析的结果,可以确认所获得的cDNA序列是栉孔扇贝HSP70的编码序列。该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栉孔扇贝的抗逆机理以及指导扇贝的遗传选育和遗传改良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摘要:利用AFLP分子标记结合“拟测交”策略,以中国对虾的单对杂交亲本及其F1代为作图群体,应用MAFMAKEREXP/3.0软件,分别构建了中国对虾雌、雄的遗传连锁图谱。在中国对虾的雄性连锁图谱中,74个标记构成了5个连锁群遗传标记数量大干3,7个三联体,13个连锁对,总图距为951.5 cM,最大连锁群的长度为206.2 cM,最短的为7.4cM,标记问的平均距离为12.8 cM;雌性连锁图谱中,由66个标记组成的5个连锁群,4个三联体,13个连锁对,总图距为712.7eM,连锁群的长度介于7.7cM-128.2eM之间,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10.7 cM。估算的中国对虾基因组总长度为加2000 cM,所构建的连锁图谱分别覆盖了基因组长度的47.5%和35.6%。中国对虾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比较基因组作图以及基因定位与克隆创造了条件,并为今后其它海洋生物遗传图谱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意义。
  • 摘要:采用SSH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技术制备雌性日本对虾特异探针,筛选雌虾cDNA全长文库,对其中获得的8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同时采用Northern技术和RT-PCR技术研究了这些新发现的雌雄差异表达基因在成熟雌雄各组织器官及对虾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
  • 摘要:目的:克隆合浦珠母贝GIP结合蛋白亚基,并对其序列及表达分布进行研究。 方法:利用RNAzol从合浦珠母贝外套膜组织中提取总RNA,OligodT作引物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并根据不同物种间氨基酸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采用PCR的方法,从cDNA中扩增出目的基因约500bp,将所得基因片段与T载体连接,转化到JM109宿主菌中,挑选阳性克隆,通过酶切分析和核苷酸序列分析鉴定阳性克隆。分别提取合浦珠母贝外套膜、闭壳肌、生殖腺、腮腺和内脏断组织中的总RNA,并转印至尼龙膜上,利用α-P-dCTP随机引物标记基因探针,进行Northern Blot;同时利用地高辛随机引物标记基因探针,进行组织切片的原位杂交。 结果:克隆出的α亚基片段在GetBank中进行同源搜索,其氨基酸序列与章鱼、蜗牛的a亚基同源性为82%。Northern Blot.结果表明,α亚基在各种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由强到弱依次为腮腺、外套膜、生殖腺、闭壳肌和内脏团。 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在合浦珠母贝GIP结合蛋白α亚基基因片段,为进一步研究合浦珠母贝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及其对生物矿化的调节作用打下了基础。
  • 摘要:关于鱼体肌肉中丝氨酸蛋白酶的研究,Yanagihara等人曾报道从白姑鱼肌肉中分离纯化了一种胰蛋白酶类的丝氨酸蛋白酶WSP,但对WSP的进一步研究则未进行。在本研究中,测定了此酶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至第27个氨基酸残基并根据N-末端氨基酸序列分析得知此酶与其它胰蛋白酶类的丝氨酸蛋白酶有较高的相同性。此酶对各种神经肽的分解作用也在本文中作了报道。发现白姑鱼丝氨酸蛋白酶只分解肽链中精氨酸和赖氨酸残基的C-末端,尤其是在碱性氨基酸对Arg-Arg或Arg-Ly8连接处分解效率最高。
  • 摘要:利用试剂盒测定了将日本鳗鲡暴露干浓度为30μg/L的镉溶液中2周后,一氧化氮NO和钙调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镉竞争性抑制了体内钙与CaM的结合,降低了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降低了NO的产生。
  • 摘要:围绕海洋鱼类苗种培育过程中饵料和病害这两个关键问题,就基因克隆、重组蛋白、DNA疫苗、抗菌肽和转基因技术等生物技术和产品在鱼类中的研究现状和前景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出应针对鱼苗的营养需求和消化吸收的生理特点,有效利用基因工程产品;同时,要研究和采用新的病害控制技术,提高苗种成活率。苗种培育是海洋鱼类养殖业发展的基础,在苗种培育中加强生物技术的应用,将大力推动海洋鱼类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摘要:利用RT-PCR技术从鲮脑垂体和肝脏组织中分别克隆出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cDNA片段,克隆的mcGH全长567bp,编码由18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GH成熟肽;IGF-I全长536bp,包括50bp的5’非编码序列和一个486bp的开放阅读框,E区域分析表明所克隆的鲮IGF-Ⅰ属于Ea2亚型。构建了表达载体pQE30-mcGH和pQE30-IncIGF-I,转化大肠杆菌M15pREP4,实现了鲮mcGH和mcIGF-Ⅰ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别占菌体总蛋白的32.13%和34.0r7%,经westernblotting分析证实所表达的重组蛋白是mcGH和mcIGF-Ⅰ。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重组蛋白变性、复性后,经Ni-chelating Sepharose亲和层析纯化,SDS-PAGE显示,纯化的mcGH和mcIGF-Ⅰ纯度分别约为94%和81%。纯化的mcGH腹腔注射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经4周处理后,实验组1和2的体长增长率分别比对照组快9.38%和9.75%,体重增长率分别快23.42%和62.48%。经t检验统计分析表明,表达的重组mcGH具有显著的促罗非鱼生长作用。
  • 摘要:Na+在液泡内的区隔化是植物耐盐性的必要机制,这一过程是由Na+/H+逆向运输蛋白完成的。根据CenBank中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的同源序列区域设计简并引物,RT-PCR、3'RACE及5’RACE方法从盐生植物盐角草中克隆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盐角草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为2668 bp,包括1683bp的开放读码框,编码一个561个氨基酸的多肽,推测分子量为62.1kD。SeNHX1是液泡型的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SeNHX1在盐角草的茎中表达,而根中没有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经NaCl和ABA诱导后表达量增加。
  • 摘要:用三种不同用量的盐碱土壤修复材料处理含盐量为2的低度盐碱土壤,对作物油菜的形态及其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对比测量,用以观察此修复材料对盐碱土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此修复材料对种植40d后的油菜的出苗率无显著影响,而对叶长、叶宽等形态有明显影响。改良后的盐碱土上生长的油菜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均上升,叶片类囊体膜蛋白含量增加,类囊体膜H+-AT-Pase活性上升,证明此盐碱土壤修复材料对盐碱土壤具一定的修复作用,且其修复作用与修复材料的添加用量有关。
  • 摘要:本实验通过培养和非培养的手段对来自4000-5000m深海的样品进行了分析,通过培养方法得到了216株冷适应菌,其中194株通过好氧培养得到,22株来自厌氧培养。仅有3株菌的最适生长温度较低,可能为嗜冷菌。同时,从样品中直接提取总DNA,并使用细菌通用引物进行PCR反应,经连接、转化,得到大量转化子,随机挑取其中的部分转化子,将其中28条近全长的16SrDNA在GenBank中进行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表明了深海细菌的多样性。
  • 摘要:以DNA分子操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人类彻底认识与改造自然界,克服自身所面临的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疾病危害、能源和资源匮乏、生态平衡破坏及生物物种消亡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可靠手段和工具。世界各主要经济强国都把生物技术确定为21世纪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海洋蕴藏着地球2/3的微生物资源,其广泛的低温、高温、高压或高毒性等极端环境,蕴含这丰富的极端微生物资源,海洋极端微生物的研究与利用,对于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与生物技术的进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文就海洋极端微生物及其生物技术价值进行综述。
  • 摘要:胚胎干细胞ES细胞是研究细胞发育与分化的分子机理、建立基因打靶技术和制作定点突变转基因knock-in或缺基因knock-out动物的重要物质基础。为建立海水养殖鱼类胚胎干细胞系和基因打靶技术,以海水名贵养殖鱼类花鲈为材料,进行了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与体外分化的研究。从10多个花鲈囊胚细胞原代培养物中,成功地建立了1个胚胎干细胞系Lateolabrax Japonicus EmbryonicStem Cell LJES1的。该细胞能在体外稳定生长和增殖,目前已培养至100多代。形态观察表明LJES1细胞呈小的圆形、多角形或多边形,具有较大的细胞核;组织化学染色表明LJES1细胞具有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染色体分析表明LJES1细胞具有正常的二倍体核型。研究了不同因子对鲈鱼胚胎干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在适当条件下,LJES1细胞可分化形成黑色素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及拟胚体等不同类型细胞,显示其具有发育多能性。
  • 摘要:利用反向PCR及分子克隆技术对平颏海蛇碱性磷脂酶A2PLA2-9的酶活性相关位点第48位氨基酸进行His→Asn的定点突变,将突变扩增的pTRX-PLA2-9质粒DNA片段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得到重组突变表达质粒pTRX-M48。低温23°C条件下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该重组质粒,并对融合蛋白Trx-M48进行酶切、纯化,可获得纯度接近95%的重组PLA2-9突变体M48。酶活性检测表明,M48丧失催化磷脂水解的活性,但具有与重组PLA2-9-样的抗ADP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的生理活性,暗示重组平颏海蛇PIA2-9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与酶活性无关,决定酶活性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结构域可能相互独立。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蛇毒PLA2结构与功能关系提供了新的信息。
  • 摘要:利用垂直板状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分离技术,对马氏珠母贝和企鹅珍珠贝的鳃、后闭壳肌、消化盲囊、外套膜4种组织的6种同工酶进行检测,以比较两种珍珠贝及马氏珠母贝不同养殖群体酶谱差异,分析表明,不同种间的个体其酶谱表型有稳定的差异,筛选出的鳃组织SOD、EST及闭壳肌组织的MDH、ME、G6PDH等同工酶,具有种特异性,这些酶带清晰稳定,可作为一种区别种的分子标记。马氏珠母贝杂交与近交群体中,不同个体的酶谱表型比较相似,但近交后代群体酶谱的相似程度更高,两群体的SOD同工酶在4种组织中均存在稳定差异,这种与亲缘关系相关联的酶谱表型,作为蛋白分子标记,可望应用于珠母贝品种改良及品系鉴定上。
  • 摘要:通过对水母触手cDNA文库的EST分析,得到一个576bp的编码水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全长cDNA序列。它的读码框编码131个氨基酸残基的前体蛋白,包括18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13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水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 J与第二类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有明显同源性,而且具有典型的功能域及保守的二级结构。另外,水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J还有一些新的特点,例如,高度保守的羧基端疏水残基对Pro-Trp被Ser97-Trp98所取代以及在系统进化树上处于一个单独的分支,这都说明水母Cystatin J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的一个全新成员,将其归为第四类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进一步构建了pETTrx-Cystatin J原核表达载体,进行了诱导表达,并摸索了重组Trx-Cystatin J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条件,获得了具有良好可溶性的重组蛋白。通过Ni2+螯和层析及SP阳离子交换层析等纯化步骤得到了高纯度的重组Cystatin J成熟蛋白。对重组Cystatin J的生物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重组Cystafin J对木瓜蛋白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常数Ki约为0.5nm。在4°C条件下,该蛋白的抑制活性在pH 4~11范围内均保持在80%以上;在pH6.2条件下,当温度高于50°C时,该蛋白抑制活性呈下降趋势。Arrhenius曲线显示该蛋白的热变性活化能为10.2 kcal/mol。这都显示,水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 J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摘要:针对真鲷胚胎低温保存方法进行了研究。在0~-15.5°C采用-3.5°C/min的降温速度,-15.5~-30°C采用-3.0°C/min的降温速度,以此程序降温至-30°C时,胚胎的存活率可达80.98%±9.36%。在-40~-110°C低温区分别采用-2°C/min、-5°C/min、-20°C/min的降温速度在-40°C获得复污胚胎6粒、-60°C获得35粒、-80f°C获得2粒、-110°C获得1粒采用三种不同分段快速降温方式共获得经液氮保存复活的胚胎19粒,最高复活率为10.57%,但未能得到重复实验结果。复活胚胎全部孵化出膜并正常发育,最终由于未能及时投喂而死亡,最长存活时间达15d。
  • 摘要:报道了牙鲆胚胎玻璃化冷冻和程序降温冷冻保存的研究结果。通过比较不同抗冻剂的毒性效应和玻璃化性能,筛选出适宜牙鲆胚胎的玻璃化液配方;确定了适宜玻璃化处理的胚胎发育时期,研制出特定的洗脱溶液,采用分步平衡、快速降温和解冻的技术路线,建立了牙鲆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技术。在对牙鲆胚胎进行的8次成功的玻璃化冷冻实验中,共获得冷冻复活胚20粒,最高复活率达32%。其中5次实验中获得冷冻复活胚胎发育孵化出鱼苗的结果。在20枚冷冻复活胚胎中,有14枚冻胚孵化出鱼苗,孵化率高达70%。冻胚孵出的鱼苗,胚体透明,形态正常,无畸形。采用两步冷冻法,将牙鲆尾芽期胚胎放在液氮中保存20min后解冻,在5个实验中有3个实验产生了复活的胚胎,复活率达7.69%~11.8%,在复活的4枚胚胎中,有3枚胚胎继续发育并孵化出鱼苗。采用程序控制降温仪,将牙鲆尾芽期胚抬用0.5°C/min的速率降温至液氮,在液氮中保存24h后解冻,在保存的13枚胚胎中有1枚复活,并孵化出鱼苗。
  • 摘要:综述了显微注射技术在鱼类细胞移植和转基因海水鱼研究上的进展,并以真鲷Chrysophrysmajor、花鲈Latelabrax japonicus两种海水鱼为实验材料,以GFP基因为报告基因,具体介绍了显微注射技术在海水鱼类上的应用,包括注射针的参数、外源DNA的剂量、显微注射过程、注射后胚胎的培养和GFP基因表达的情况。
  • 摘要:采用RDP试剂提取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不同免疫时相肝脏的总RNA,经olgotex试剂盒纯化得到mRNA。根据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 5'end of RNA transcript原理,利用含sfiIB酶切位点的oligodT引物合成cDNA第一条链,利用含SfiIA酶切位点的SMARTⅢ寡核苷酸核苷酸作为cDNA第一条链在mRNA5’端延伸出去的模板,采用LD-PCR引物合成双链cDNA。双链cDNA用sfi I酶切和过柱分级分离后,与λTripEx2两臂进行连接,随后进行λ噬茵体体外包装反应,构建成杂色鲍不同免疫时相12h和24h全长cDNA文库。构建好的文库分别含有约5.04×106和2.95×106个重组子。插入cDNA长度分布在500bp-3kb左右,说明文库具有良好的质量,为进一步筛选、克隆杂色鲍免疫调控基因奠定了基础。
  • 摘要:通过比较坛紫菜叶状体体细胞存活数及其分裂、分化所受影响,从而分析坛紫菜叶状体体细胞对氨苄青霉素、氯零素的敏感性,摸索出合适的选择压力,为下一步转基因植株的筛选确定标记基因。结果表明,坛紫菜叶状体体细胞对氨苄青霉素有很强的耐受性,但氨苄青霉素对体细胞分裂、分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导致更多的体细胞分化形成细胞团,并能抑制叶状体假根的形成。坛紫菜叶状体体细胞对氯霉素敏感,100μg/mL和800μg/mL组的体细胞分别于培养的12、10d全部死亡。本试验结果初步表明,氯霉素可作为坛紫菜基因工程中的有效选择压力,而氨苄青霉素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摘要:用随机多态DNARAPD标记方法对11个紫菜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从46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7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282条DNA带,其中多态位点224个,占79.4%。用类间平均链锁法Between groups linkage对各样品间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个条斑紫菜之问的亲缘关系很近,遗传相似系数达98.1%,和坛紫菜的亲缘关系较远;坛紫菜不同样品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75.8%~90.6%之间,表明坛紫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是良种选育的遗传基础。
  • 摘要:实验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南海海绵体内的细菌进行了观察,证实其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细菌;同时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方法对海绵细菌进行了初步分离和纯化,从6种海绵中初步分离到了56个菌株,在此基础上对分离到的菌株采用16S rDNA PCR-RFLP指纹技术进行了基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菌株问具有丰富的基因多样性。海绵中含有的这些丰富的可以人工培养的细菌有望成为海洋活性物质的潜在来源。
  • 摘要:目的:获得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硝酸盐还原酶cDNA片段。 方法:根据Dunaliella tertiolec-ta、衣藻、团藻等生物硝酸盐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高度保守序列EGWWEKP、WNVMGMM设计一对简并引物,以含硝酸盐培养基培养的的盐藻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产物经T-A克隆转化至Jm109大肠杆菌中,经筛选后测序,将测序结果推导成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 结果:在盐藻中所获得的cDNA片段,核苷酸长度为381bp,编码127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下列物种的硝酸盐还原酶进行同源性比较:Dunaliella tertiolecta为88.2%,团藻为78%,衣藻为67%,小球藻为59%。并在Genbank进行Search for short nealy exact matches,结果显示所扩增片段的蛋白质为Mo-Co_dimer结构,符合硝酸盐还原酶的结构特征。 结论:所克隆的序列为盐藻硝酸盐还原酶cDNA片段。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