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二届台湾研究博士生论坛
第二届台湾研究博士生论坛

第二届台湾研究博士生论坛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5-03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台湾研究中心

会议文集:第二届台湾研究博士生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是美国主导的、第一个连结亚太区域贸易的协定,旨在促进亚太经济整合以及经济自由化.台湾当局不断表示要积极推动加入TPP,以刺激岛内经济,拓展国际空间.但是TPP的高标准和谈判进程的延缓,台湾内部准备的不足,以及两岸、国际因素的影响,都使台湾的加入困难重重,短时间内很难实现.针对台湾加入TPP的趋势,大陆必须做好相关的应对措施,才能在两岸关系的发展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台湾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扩展其对外经济空间和共享更大规模的市场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文献总结的方法分析台湾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参与路径,以及在参与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参与新型经济一体化形式的可能性.分析结果表明,台湾可以先从参与阻力较小的区域经济合作开始,特别是积极参与由中国倡导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以台北港、高雄港和基隆港为核心的主要港口作为突破口加强于与有关该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资源共享与互联互通,从而加深与包括中国内地在内的亚洲其他地区、北非和中东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关系.
  • 摘要:随着南海主权争端的加剧,在“五国五方”动议的基础上,台湾方面提出解决南海主权争端的“五国六方”动议,并基本得到南海周边四国和美国的支持.“五国六方”动议提出后,台湾当局和两岸的部分学者对其表示认同,积极倡导中国大陆考虑接受.笔者看来,南海主权争端中,台湾方面的“五国六方”动议意在突显台湾的主体性和“主权国家”身份,不利于维护“一个中国”原则;南海周边四国支持“五国六方”动议意在联合对抗中国,不利于维护中国南海主权.因此,“五国六方”动议不具有可行性.
  • 摘要:2014年在北京召开的APEC会议中,中国领导人首次提到“链式发展”的模式概念,该概念即将成为中国外交发展的新模式.从一带一路与互联互通的战略构想中,可以看到,提倡区域整合的“链式发展”概念,是中国外交突破困境与围堵的新型战略尝试.在最近的国际政治学界的讨论里,一带一路的“链式发展”,不仅可以运用到同亚欧各国的经济纽带的建立中,同样也可以运用在两岸经贸的发展中,并扮演重要角色.从这个区域利益共同体来看,因为“一带一路”的建立,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会因产业链的结合而进一步加强,走向一个互联互通的大同世界与一个充满王道主义的理想世界.中国大陆的发展,不仅仅用“崛起”这种时间性的维度来看待,而是应该用民族复兴的角度与王道主义的理想来观察.本文对于“链式发展”模式的概念定位,是一种富有宏观层面上发展与传递的结合,而它真正在外交上要执行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国古典政治理想中王道主义外交的构建和创造新型国际秩序与普世价值观.
  • 摘要:一般而言,现代社会的政策形成与实施是政府基于特定时空情境中的策略性产物.政策制定者在根据现存的正式制度、社会心理、文化习惯等社会资源应对新生挑战的同时,也在试图改变或再生产社会结构.就台湾地方文化产业政策而言,其演变历程与当时台湾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状况紧密相联,其演变逻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台湾的社会变迁脉络以及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挑战.20世纪70年代,为巩固自身的合法性地位,缓解因过度忽视城乡发展失衡所造成的民间对抗,台湾地方政府通过凸显“文化产业”的“地方性”来作为解决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的切入点.基于此,根据现实需要,台湾地方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变迁呈现出三个重要转向:第一,从“政府”主导转向地方“自治化”;第二,从“各自为政”转向建立行政配合机制;第三,从硬件设施建设转向软性的全民社会动员.从文化政治学的角度切入研究会发现,文化产业可以看作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社会运作,也可以看作是葛兰西现代国家理论中“文化领导权”的社会实践.这种分析既是考察服膺于政治经济总体框架下的文化政策的方法论,同时也是阐释宏大社会政策渗入具体社会操作的理论范式.从文化政治学角度解析地方文化产业政策的变迁不仅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台湾地方文化产业在特定语境中所扮演的文化、经济与政治角色,同时也可以为推动大陆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 摘要:台湾地区“3.18学运”显现部分民众对目前代议民主体制治理品质的不满.本文运用“台湾选举与民主化调查研究”(TEDS)与“亚洲民主动态调查”(ABS)数据,在民主体制、权威机关两个层面探讨台湾民众政治支持的分布与影响因素.发现台湾民众对民主体制的坚定支持与民主运作满意度并不是很高,民众对权威机关的负面评价会侵蚀民众对民主体制的支持.2012年后“民主批评”与“民主离异”群体比例上升,学运可视为民众对“民主赤字”扩大的“行动”反应.其中,“民主批评”群体会对行政当局的政策产出带来优化动力,台湾朝野政治精英强化权威机关的治理表现是长期且关键的问题.
  • 摘要:公共事务的协同治理(collaborative governance)理论,晚近已成为公共管理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以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NGO)为主角的多中心治理,有别于传统的政府统治强调以命令控制(command and control)为主要手段,新的跨部门治理(cross sectoral governance)采取缤纷多彩的协力(collaboration)策略来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的.本文借鉴台湾地区艾滋病防治领域自1984年以来历经政府卫生疾控当局的防堵隔离,消极治病,到现在与社会组织NGO等协同合作的积极治人,通过深度访谈与案例分析方法,发现议题倡导型,服务提供型NGO与政府疾控部们产生不同的协力模式及策略,总结出台湾地区艾滋防治领域官民协同治理的基本样态.
  • 摘要:20世纪中叶,“政治体系”理论在西方政治学界开始广泛流行,“政治体系”的视角跳脱了“民族”、“国家”等传统概念的束缚,为两岸关系的探讨提供了便利.以政治体系的视角观察,当前的两岸关系呈现两个政治体系互动的格局,政治文化“大同小异”,但共同的政治结构尚显缺乏,政治功能更无从谈起,难以处理两岸之间可能出现的摩擦,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无疑是潜在的危机.因此亟待建立两岸共同政治体系,弥合两岸政治文化中的冲突因素,以主权国家形式构建共同政治结构,发挥两岸之间沟通与协商的政治功能,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制度化保障.
  • 摘要:“治权”是两岸关系研究中一个十分微妙的概念.尽管大陆方面从未正式接受过台湾方面提出的“主权”“治权”二分的话语体系和政治表述,但二者关系的探讨以及“治权”的相关研究,已然渗透于许多两岸关系研究中.然而,由于“治权”一词词义上的模糊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两岸在处理这一概念及其衍生法理政治议题的复杂性.因此,通过梳理两岸关系研究中“治权”一词的不同英文译法及其释义,对于在两岸关系中研析“治权”的法政治学内涵与外延,探索合理拆解“治权”,并分层次分阶段地累积和建构两岸关系的实践经验、路径设计和制度框架,可能是有一定意义的.
  • 摘要:11月29日台湾举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九合一”地方选举,但没想到国民党在此次选举中最大败,执政县市从原本的十五个县市瞬间仅剩六个县市,这也是国民党在自1949年在台湾以来的地方选举上最大的溃败,其中对于马英九政府最有自信的两岸政策在现今的选举过程中几乎没有起任何加分作用.即使现今两岸两会即使签署了21项协议后,大陆许多惠台措施政策上在这次选举中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有种扣分的作用,尤其从318反服贸学运以来,国民党的各种对于两岸政策几乎形同票房毒药,这也是本文试着要从此次台湾“九合一”选举过后来探讨国民党的两岸政策,从其两岸政策中分析台湾人民有感无感,最重要的还是欲透过本文来重新检视整个国民党过去6年多的两岸政策来找出原因,进而对于马英九政府在其任期内的最后的一年半里,国民党未来的两岸政策的调整对策,找出出路也是本文欲探寻的路径.
  • 摘要:2014年“太阳花”学运前后,台湾地区浮现出一批新公民团体,它们对政治和公共事务均表现出极大兴趣.本文试图在梳理新公民团体出现的背景及其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社会运动理论分析这些新公民团体永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对这些新公民团体的政治走向作一个预测.
  • 摘要:自2008年台湾第二次政党轮替以来,马英九政府调整陈水扁时期的大陆政策,两岸关系由对峙走向交流,和平发展成为主流民意.但海峡两岸乃至美国对“和平发展”的意涵却有不同的认知和解读.本文以“积极和平”、“消极和平”、“积极发展”、“消极发展”为逻辑起点,运用系统理论“输入—加工—输出”的分析方法,分析和探讨中国大陆、国民党、民进党及美国政府不同利益主体的“和平发展”语义.中国大陆认为“和平发展”是“积极和平”与“积极发展”,国民党把“和平发展”表达为“积极和平”与“相对消极发展”,民进党把“和平发展”论述为“消极和平”与“消极发展”,美国政府则把“和平发展”界定为“消极和平”与“积极发展”.
  • 摘要:大陆媒体与台湾媒体同根同源,文化认同维系下,理应共同面对全球传媒安全挑战,寻求应对之策.本文从制度、新闻报道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分析海峡两岸传媒的异同,从2014年两岸传媒安全实践入手,提出合作交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建议两岸通过媒介共同体的建构,在媒介共同体建构、国际传播话语权、传播主体素养等方面探讨有效应对之策.以期在对比中找到共性的问题,正视差异,寻求合作,共同应对传媒安全挑战,为维护国家整体安全提供保障.
  • 摘要:2014年台湾发生的高雄气爆事故暴露出其不同责任主体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失衡的问题,反映了现有府际关系的制度性缺陷——权责推诿不清——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不利影响.政府竞争、政党博弈本无可厚非,府际关系向来无有完美协调的状态,然而面对灾难情境,则需审慎对待.府际之间应确立共同目标、抛除本位主义、充分对话沟通、予以财政支持,才能建立互信,协力救灾.
  • 摘要:本研究试以台湾桃园地区砂石车业作为研究对象,透过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方式,探讨台湾砂石车业规划设置职业工会所遭遇到的困难与阻碍,并研拟解决方案以供参考.结果分析发现台湾桃园地区因受制于相关法律规范的不明确以及地方利益分配问题,造成砂石车工会组织无法成形,而一般民众对于砂石车业的负面观感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然多数砂石车司机以及部分砂石车业者认为可以透过互助会或职谊会方式以为替代方案,未来则系希望整合砂石车司机与砂石车行作为工会主体,并赋予工会监督管理与教育服务职责,借以提升砂石车工会规划设置与实际运作的可行性.
  • 摘要:政治转型以来台湾民众的体系认同倾向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李扁时期近20年“去中国化”的政治社会化作用,其中一小部分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观慢慢走向异化,其“台湾认同”的乡土认同观逐渐上升为国家认同;但是,应当看到,在包含“中国化”在内的多元政治社会化的复杂影响下,更多发生体系认同变化的台湾人是其原有的“中国认同”逐渐走向迷茫,处于一种国家认同迷失的状态,转而依赖于乡土认同的归属感.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来分析,体系认同变迁作为政治文化变迁的主要内容既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又离不开政治环境的作用.另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政治社会化的连续性问题,李扁时期近20年“去中国化”的连续性作用是引起台湾民众体系认同变迁尤其是国家认同意识异化转变的关键因素.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传统理论的解释功能,阐释了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的涵义,在此基础上对人类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国际理论思潮的重大转变下,在建构理论所呈现的构架下,以新的思维来推动两岸之间的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 摘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运用法治方式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重大意义.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已经成为台湾主流民意,而两岸2008年以来基于法治理念进行的制度化协商为两岸关系发展累积了重要的法治保障.然而,由于岛内政治发展的复杂性,及两岸交流交往现状的特殊性,尤其是周期性选举对两岸关系的冲击影响比较大,诸多不确定因素无疑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挑战.从根本上讲,台湾问题作为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是政治问题,但同时也是法律问题,尤其是涉及“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关系定位.面对机遇与挑战,积极妥善地运用法治方式,可有效降低两岸关系的风险,减少各类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巩固深化做出贡献.
  • 摘要:在历经了17次的渔业谈判之后,台、日于2013年4月签署“台日渔业协议”,也为台日渔业问题的解决,建立一个新的里程碑.事实上,2012年8月“东海和平倡议”的提出,是台湾当局所释出和平而非对抗来解决日益紧张东海的问题,并合作开发东海海域的资源,试图在东海的各方营造共赢格局.本文认为,“东海和平倡议”的提出与“台日渔业协议”的签署,两者不只是渔业问题与钓鱼岛主权冲突有关联,尤其是台湾当局的东海问题政策,乃至东亚战略布局,都有密切关联.“东海和平倡议”到“台日渔业协议”的精神与内容是台湾当局的东海问题政策的缩影,而“东海和平倡议”的提出到“台日渔业协议”的签署,更是台湾当局的东海问题政策的具体实践.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