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11届海峡两岸计量学术研讨会
第11届海峡两岸计量学术研讨会

第11届海峡两岸计量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台湾桃园
  • 出版时间: 2016-11-01

主办单位: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会议文集:第11届海峡两岸计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研究提出一套以对称式光路架构为设计概念的「外差式雷射散斑干涉仪」,用以进行精准的面内位移量测.此套干涉仪系统结合外差及散斑干涉术等技术之优点,具备高解析度、高稳定度及长行程的量测能力.此套「外差式雷射散斑干涉仪」的光路由氦氖雷射、电光调变器、线性光栅、偏振片、平面镜、白纸及聚焦透镜所组成.藉由电光调制技术的调制形成外差光源,并透过一维穿透式光栅的使用获得正负一阶绕射外差光,而后藉由对称式光路的设计概念让正负一阶外差绕射光分别通过偏振片及平面镜后入射并交叠于一待测白纸面上形成散射及干涉,再利用一聚焦透镜让散射光通过一检偏器後聚焦於光感测器上.当待测纸面沿着面内方向产生位移时,可藉由撷取并计算光感测器所量测到的干涉讯号相位变化量来回推待测纸面之位移量.为了验证本研究所提出的「外差式雷射散斑干涉仪」的量测性能,我们分别使用精密定位平台及长行程步进平台进行多项实验,并将干涉仪系统的量测结果与定位平台内建之电容式位移计与光学编码器做比较.由实验结果证明,本套「外差式雷射散斑干涉仪」可精确地进行面内位移量测,其位移量测解析度约为2nm,重现性约为1nm.
  • 摘要:针对不同环境温湿度、不同重力加速度、不同汽车衡规格等条件下,衡器载荷测量仪法检定电子汽车衡的适应性进行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对各种可能影响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实际进行的衡器测量仪法与砝码法检定电子汽车衡比对测试结果证实,衡器载荷测量仪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 摘要:国家蒸汽流量计质检中心的建立对深入开展以空气、蒸汽等为介质的气体流量计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装置结构、技术指标和技术特色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国家蒸汽流量计质检中心的蒸汽流量实流标准装置、15000L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和负压法音速喷嘴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
  • 摘要: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已经建立完成第一套锶(87Sr)原子光晶格钟并对系统进行了不确定度评估及绝对频率测量.经过两级激光冷却,锶原子温度降低到μK量级,约有104个87Sr原子被装载到813nm激光形成的一维水平光晶格里.采用Hz量级的钟激光器探测锶原子跃迁谱线,获得最窄原子跃迁谱线线宽为3Hz.通过自比较的方法对锶原子光钟进行了系统评估,得到系统总不确定度为2.3×10-16.利用中国计量院的铯原子喷泉钟对锶原子光晶格钟频率进行测量,其绝对频率为429228004229873.7(1.4)Hz.
  • 摘要:信息消费市场蓬勃兴起,基于流量的计费模式使得为网络流量和宽带速率的测量提供计量技术支撑成为当务之急,而中国目前相关研究鲜见.比特是网络流量的基本计量单位,基于比特的量传溯源方法是相关计量支撑技术的重点核心.通过研究基于比特的信息传输原理,借助高精度示波器的模拟通道和数字通道的比对,建立能够溯源到国家脉冲基准的比特量值标准,构建网络流量和宽带速率测量平台,并基于该平台和比特量值标准提供测量校准服务.网络流量和宽带速率计量技术的研究还存在诸多重点和难点,亟待后续研究继续推进.
  • 摘要:航空叶片作为航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有着关键性影响,如何快速精准的测量航空叶片三维形貌是目前一个研究热点.而随着光学测量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视觉、条纹投影相位测量轮廓术等已成为三维形貌快速检测的有效手段,是目前非接触测量方法中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但是在使用条纹投影进行测量的过程中,由于测量范围的限制,有时需要将多个不同区域的测量数据进行配准,使得其处于同一个坐标系下,方便后续处理.此外,在对叶面进行评测时,需要将实际三维测量数据与理想的CAD模型进行配准,并将实测模型和CAD模型提取的特征参数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测量叶片的面型误差.因此点云数据的配准是必不可少的.航空叶片叶面的点云数据非常难于配准,原因如下:第一,叶面的曲率较小,叶面特征非常不明显,因此许多针对表面特征的配准方法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第二,常用的点云配准算法无法有效去除非重叠区域的点.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利用一种叫做四点一致性算法(4PCS,4Points Congruent Sets)的粗配准算法来对点云进行初步配准,该算法基于共面四点的仿射不变形,能较好的对小曲率表面点云进行配准;而为了解决第二个问题,本文利用了一种叫做部分最近点迭代(FICP,FractionalIterative Closest Point)的算法,并对其做出了一定改进,改进后的FICP算法能够有效的去除非重叠区域的点.实验证明将4PCS算法与改进后的FICP算法进行结合,能够得到高质量的配准结果.
  • 摘要:在某些特殊产业中,需要极低湿的生产条件或设备监控,这些环境往往必须保持在相对湿度1%、甚至0.1%以下,这时相对湿度的指标,变动量仅是个位数、甚至在1%以下小数位的呈现,无法有效的表示及监控当下湿度环境;如图1所示,当湿度愈低时,每单位相对湿度所影响的露(霜)点值则愈大,例如在温度25℃、相对湿度0.2%时,霜点值为-46.1℃,但在温度25℃、相对湿度0.1%时,霜点值则为-51.8℃,在此例中,对于相对湿度仅可观察0.1%的变化量,但在霜点则可观察到超过5℃的变化量;故在极低湿的环境中,必须使用露(霜)点的量测方式,才更能够更准确的表达当前湿度量.宇田控制科技(股)公司除了专营欧美品牌之代理进口销售外,近年开始积极转型发展自有品牌.除了与台湾顶尖学术单位产学合作,并委由工研院量测中心辅导建立露(霜)点校正实验室,建构了极低湿的标准校正环境,同时藉由追溯性露(霜)点标准建立、精进之量测技术、与建立完成之小不确定度量测系统,促使产品突破线上检测瓶颈,能够进入更低湿的领域、制造更高阶稳定的低露(霜)点产品,与国际大厂并驾齐驱,提升台湾感测器产业的竞争力.
  • 摘要:近年来,工业的自动化生产需求逐渐上升,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包含结构的检测、零件的辨识与组装等等,其中,机器视觉技术可以应用在产品的外观量测、瑕疵检测、零件辨识与计数等等,用途非常广泛,更是减少人力成本的一大利器.而机器视觉的目的是要取代人眼进行重复且精准的动作,因此双镜头的测距能力变得相当重要.然而,以往的文献鲜少探讨有关双镜头的配置与硬体设备的差异等等对距离判别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期望透过理论模型的推导,探讨关于镜头摆设方式以及硬体规格的不同将会对双镜头判别深度的能力有何影响,进而分析双镜头影像深度的解析能力.
  • 摘要:固态微波共面波导标准样片是用于共面波导S参数复现及微波探针校准与检定的关键标准物质,类比于无支撑空气线对同轴S参数复现的基础地位.本文研制了CESI8180/8190型GaAs衬底计量级标准样片,具有“无支撑空气线"、纯几何结构及非纯几何结构实现的衰减驻波及驻波模块,SOLT及TRL校准模块.本文还研制了CESICalkit自动校准软件,实现了基于几何量的衬底电参数(有效介电常数及损耗角正切)、微波探针S参数及共面波导S参数的校准和定标,无需依赖其他预先定标的标准样片和微波探针.CESICalkit去嵌入结果与NIST8130衰减管芯S参数的S21模值比对试验结果表明,6GHz~26.5GHz之间差别在0.1dB以内.26.5GHz以上时,最大误差在0.2dB以内.6GHz以下时,最大误差在0.4dB以内.本算法采用单线TRL,没有分段或多线TRL常见的“接缝"误差,而且对不同传输线长结果一致性很好.
  • 摘要:近年来,重金属快速检测仪(以下简称快检仪)广泛地应用于环保、食药、农业、质监等部门,作为现场初筛的重点手段,相关的计量溯源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为确保重金属快速检测仪量值的准确可靠,对该类仪器的测量结果进行校准方法研究,提出其主要计量性能及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强、校准结果能溯源、适应方法广、性能区分明显等特点,特别适用于计量部门和各使用单位.
  • 摘要:2006年版R76-1非自动衡器测试之计量与技术要求(Non-automatic weighing instrumentsPart1:Metrological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Tests)国际规范中,将「模组」及「家族」概念纳入计量测试之范畴,其中提及非自动衡器之力量传感器模组的测试须依据OIMLR60:2000(Metrological regulation for load cells)国际规范执行,因此本研究即根据OIML R60规范开发力量传感器模组的测试系统并实作研究模组测试之可行性.OIML R60规范描述力量传感器的测试需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进行,其测试准确度要求比一般力量量测的传感器要高,因此需设计具有环境温湿度控制的静法码机来执行测试,为此本实验室研制一套相应的静法码测试机,可控制温度范围(-10~+60)℃,相对湿度可控制到80%,并实际测试衡器模组之力量传感器及估算.
  • 摘要:本研究使用光致变色镜片作为全像干涉术之纪录媒体并且使用紫光405nm雷射作为光源,开发一套形变量测系统.量测过程中不需将记录媒体取下进行显影、清洗、风乾等步骤,可降低取下纪录媒体再装回原位产生偏移所造成的误差以及节省许多时间.此外将光源关闭后,全像光栅将逐渐洗去,因此不需更换纪录媒体.
  • 摘要:本研究开发一套晶圆制程参数量测系统,可用於MOCVD制程中,即时监控晶圆表面温度、薄膜沉积成长率与折射率.系统整合了薄膜成长率量测模组与温度量测模组,基於薄膜光学理论进行薄膜成长率量测,藉由薄膜反射率历时曲线与本研究所开发的演算法,计算出薄膜成长率与折射率;基於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与克希荷夫定理进行温度量测,并藉由反射率补偿发射率,量测出晶圆温度.进行空气膜实验与旋转涂布实验验证了系统薄膜量测能力.空气膜实验中,使用楔形棱镜与压电陶瓷位移平台模拟薄膜成长情形;旋转涂布实验中,利用涂布机的镀膜能力,改变光阻附着於晶圆上的厚度进行量测.本系统量测结果与商用膜厚仪比较误差低于2%.另一方面,在真空加热腔体中进行温度量测实验.藉由接收940nm波段与400nm波段的热辐射讯号来量测晶圆的温度,并根据反射率变化来即时修正量测温度,来得到更准确的温度值.温度在450℃时,与商用量测系统温度差量约为3℃;800℃以上时,与商用量测系统温度差量约为0.2℃.
  • 摘要:由“米"定义出发,根据光速恒定基本原理,讨论了物体长度测量问题.当物体相对于测量者静止时,长度量的测量与测量方向无关;当物体相对于测量者运动时,长度量的测量与测量方向有关——长度的矢量效应.光学多普勒频移、Sagnac效应、运动离子寿命等等物理学现象,不仅证明了长度的矢量效应,同时也证明了光速恒定.
  • 摘要:随着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式光学零组件之精密模仁的生产得以多样化、精密化及复杂化,加工形状从传统球面到非球面、从轴对称到非轴对称的自由曲面等.由於非轴对称非球面形状的模仁在量测时,并无特定的徵尺寸可以当量测基准,如何精确的衡量量测结果,对建立加工技术而言是很重要的一环.本文针对非轴对称非球面形状的3D曲面拟合,汇整不同演算法,包含牛顿法、最小二乘法、梯度下降法、莱芠贝格-马垮特法(Levenberg-Marquardt)等,简介其演算法的收敛特性与优劣点.另外,以梯度下降法为例,说明如何进行拟合3D曲面的细节,以做为後续建立非轴对称非球面形状量测技术的依据.
  • 摘要:传统意义上的扭矩计量器具的溯源都是到固定地点的实验室去进行,通过缓慢加载获得扭矩计量器具的技术参数,进而对其计量性能进行判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现代装配制造业的迅猛发展,许多类型的扭矩计量器具逐渐从静态转变到动态使用,从装备单一化到生产线成批量使用,因此扭矩的在线计量成为当前的迫切要求.文章通过分析在汽车装配线,机车维修整备线等等的扭矩设备在线使用情况,分析其扭矩加载特点,结合正常使用的各类型扭矩标准器的特点,对几种类型的扭矩计量器具的在线计量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认为动态扭矩计量是当前在线计量的主流态势,利用动态扭矩测量仪的优良性能,通过合适的转接设备,将静态扭矩复现的量值与动态扭矩复现的量值进行对比,从而获得在线扭矩计量设备的性能和技术参数,为完善扭矩计量检定系统提出新的观点和看法.
  • 摘要:国家游离辐射标准实验室(National Radiation Standard Laboratory,NRSL)的中子校正系统位在核能研究所(Institute of Nuclear Energy Research,INER)内,於民国76年成立中子校正实验室,由於近年来实验室屏蔽设施、校正射源与射源升降系统的更新,已改变原有校正系统的特性,整个实验室以钢架支撑,地面为混凝土,四周墙壁及屋顶以铝皮建造,为减少地面中子散射对量测仪器的影响,实验室制作一长6公尺、宽3公尺、离地面高2公尺的铝制栅架,铝栅架上装载着中子校正系统,包含:射源悬吊装置、射源选填与校正台车等装置.中子校正实验室内有两种中子射源,分别为241Am-Be与252Cf,主要以252Cf射源作为中子辐射剂量侦检器校正与中子人员剂量计校正的照射服务,依据ISO8529-1(2001)、ISO8529-2(2000)、ISO8529-3(1998)与ANSI/HPS N13.11(2004)规范,评估中子校正系统的性能,评估项目包括实验室的中子泄漏辐射、射源上下时间、中子室散射、稳定性测试与量测不确定度等.在泄漏辐射的量测中,背景辐射与泄漏辐射的总和小於总照射量的0.1%;射源上下时间在照射距离50公分处为10秒;本中子校正实验室的室散射贡献比皆小於40%;射源稳定性测试的结果皆落於3倍的标准差之容许范围内;整个辐射场的扩充不确定度评可维持在9%以内,各个项目的评估结果均可满足国际规范之要求.此外,本中子校正实验室也於2012参与亚太国际计量组织(Asia Pacific MetrologyProgramme,APMP)所举办的中子辐射剂量侦检器校正国际比对,本实验室於各项辐射场的比对项目中差异并不大,以252Cf裸射源比对结果为例,两种传递的中子侦检器之剂量率校正因子分别为1.063±0.038与0.895±0.017,而该项目比对的平均数分别为1.034±0.012与0.891±0.008,藉由比对验证,本系统的性能与各参与的标准实验室有着一致的校正能力.
  • 摘要:自从福岛核设施意外事故发生後,全球对於环境级的辐射剂量日趋重视,针对国内各级的辐射侦测仪器校正实验室对於辐射侦测仪器的校正,最低仅能达到约背景剂量的50倍;因此,造成各仪器间对同一时空的辐射背景剂量可能有较大的差异.核研所国家游离辐射标准实验室因应低剂量光子的量测与校正之需求,规划在核研所035馆建立钴-60环境级的加马空气克马率校正系统.本系统为低剂量率量测与校正系统,采用活度约3.7×107贝克之钴-60射源,经包装容器吸收贝他後能量只剩1.17MeV与1.33MeV之加马,低辐射强度部份则采用衰减法,利用阻挡片将射源衰减至所需之强度,并自制环境级照射装置及10000cc标准游离腔来进行Co-60校正系统之剂量标定,且依序进行系统性能测试与量测不确定度评估等,完成系统相关数据量测与评估.钴-60低剂量率标准空气游离腔量测标准辐射场,分成四种条件:无衰减、3.5cm铅衰减、7.0cm铅衰减、9.0cm铅衰减而其相对剂量率分别为5.7286、0.7497、0.0911、0.0277μGy/h,而扩充不确定度分别为1.26%、2.5%、5.77%、10.1%,即代表已建立多种强度之辐射场,可模拟一般不同之环境背景剂量,而其剂量标准范围介於0.027μSv/h至5.728μSv/h涵盖了天然背景辐射之范围.钴-60环境级量测与校正系统建立,由於此系统为低剂量率,信号微弱,量测困难,目前虽标定剂量已完成,尚有较低剂量率部分其系统不确定度相对偏大,未来将进行系统设备更新及量测技术改善来降低不确定度.
  • 摘要:伴随着全球对能源、环境危机关注的不断增强,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技术在过去十几年中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随着光伏电站的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质量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而光伏组件作为光伏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光伏电站的效益和长期可靠性.目前对光伏组件进行缺陷检测的主要设备是电致发光缺陷检测仪,其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为空间分辨率,但由于该设备的成像波段为近红外光,且设备的可操作空间小,其校准难度较高.本文结合光伏组件自身的电致发光原理,并参考国际标准ISO12233中的分辨率测试板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光伏组件生产线现场快速有效的校准技术,从人眼视觉判断以及光学测试软件量化分析两个方面对光伏组件用电致发光缺陷检测仪的空间分辨率进行检测,从而保证光伏组件的缺陷检测工作能够更加准确有效,促进光伏产业的质量提升.该校准技术可实现2lp/mm(线对每毫米)的最高空间分辨校准以及0.1mm线宽的最小单条纹缺陷模拟,可满足目前光伏产业的校准需求.
  • 摘要:本文将提出一个新的「通用螺旋型弹簧影像量测系统」,可精准量测弹簧的外径与长度,量测的弹簧种类有拉伸、压缩、塔型弹簧、…等.当工具机生产弹簧时,常因为弹簧摆动、倾斜角度不同,导致严重的量测误差.本系统提出「圆角点侦测演算法」,用来精确计算弹簧的顶点圆角点位置,来找出正确的弹簧轴心斜率S,进而精准测量弹簧的外径与长度.圆角点侦测演算法主要是,透过数值分析的概念,重复趋近找出弹簧轴心斜率,根据实验只要重复两次就可达到0.1%的斜率误差.本演算法主要有四个步骤,(1)取得弹簧边缘链码,(2)计算圆角点位置与轴心斜率S,(3)计算弹簧开始处,(4)量测弹簧的长度.藉由弹簧的圆角点位置和轴心斜率,可精确计算出弹簧的长度、外径.在使用1600×1200解析度之CCD摄影机,个人电脑Intel i5,4G记忆体,待测弹簧外径10mm,弹簧的倾斜角度在正负45度的范围内变动时,实验证明,本演算法量测外径的最大误差在0.3%以内,精密度可达0.01mm/pixel,系统每分钟可正确辨识720个弹簧,因此本系统确实可以搭配于生产弹簧的工具机上.
  • 摘要:振动试验做为高加速寿命试验(highlyaccelerated life test,HALT)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主要是使产品经历一连串可控制的高强度振动测试,希望能以较短的时间引发潜在的问题,以供产品的改良设计.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振动试验机,多数使用气压鎚来作为激振来源,然而气压鎚所能产生的振动讯号有着强度不一的问题,且往复频率及强度会随着输入压力的增加而同步提高.与气压鎚相比,电磁鎚拥有振动讯号再现性高、频率及强度可控性高等优点.本文除介绍此两种不同技术外,并会从时域及频域上加以分析,以数据佐证电磁鎚之优点.
  • 摘要:本文系就台湾中油公司炼制研究所(炼研所)气体大流量校正实验室使用为工作标准件之四部超音波式流量计(Elster-Instromet/Q.Sonic-4Series-IV QL),研究在不同工作压力下,流量计藉由外部输入对应之工作流体密度来进行内部雷诺数(Reynolds,Re)等参数修正所得到之压力效应修正效果.此四部超音波流量计系于10bar压力下追溯校正至国家度量衡标准实验室,之后便藉由设定工作压力对应之空气密度来进行客户流量计的校正工作.往例研究指出,超音波式流量计由于无被动组件,传递之超音波经流场速度分布修正后应可有效反应压力效应所造成的影响进而进行计量体积值的修正,但超音波式流量计的内部参数修正方法属于流量计制造商的关键技术与商业机密,修正的效果仍须透过实测来了解.本研究透过一台德国联邦技术物理研究所(PhysikalischTechnische Bundesanstalt,PTB)所提供的6寸涡轮式流量计(Elster-Instromet/TRZ-IFS G650)为标准流量计与炼研所四部超音波式流量计分别于工作压力10bar与50bar下进行比对验证,探讨此型超音波式流量计之压力效应修正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炼研所的四部超音波式流量计透过流体密度修改后与PTB的涡轮式流量计比对器差为±0.2%以内.
  • 摘要:国家度量衡标准实验室(NML)于2013年兴建完成一套以PVTt法为工作原理之原级低压气体流量标准系统,PVTt为压力、容积、温度与时间的缩写,系透过这四项参数的量测来决定标准流量.此套系统于2015年与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Technology,NIST)实行双边比对,比对方法系透过两颗喉部直径分别为1.699mm与0.296mm的音速喷嘴(critical flow venturis,CFVs)作为传递标准件来执行.这两颗喷嘴在国家度量衡标准实验室分别以容积500L与30L的标准系统来进行校正,于NIST则是分别使用容积677L与34L的标准系统来完成校正.比对结果显示口径0.296mm的喷嘴双方的校正结果差异仅在0.03%以内,但口径1.699mm的喷嘴则出现较显着的差异,最大差值达0.15%.为厘清问题,双方分别以各自的标准流程执行内部系统间一致性验证,结果显示系统一致性良好,显示口径1.699mm的喷嘴的校正差异可能来自传递标准件本身于校正期间的稳定性而非来自系统问题.
  • 摘要:自2011年,国土测绘中心为确保测绘品质及落实国土测绘法,规划建置航遥测感测器校正场,以GNSS定位仪评估校正场内各校正标之地籍平面坐标(Nr,Er)及大地椭球高hr,作为参考值;然后,实际将航遥测感应器系统包括数位航空测量摄影机、空载光达系统及无人飞行载具摄影机,空拍校正场,依既定几何校正作业程序,测量所得各校正标之地籍平面坐标(Nm,Em)及大地椭球高hm,作为量测值.本文分析各校正标三维方向之器差(=量测值-参考值)及其扩充不确定度(95%信赖水准),初步结果如下:(1)数位航空测量摄影机:大像幅之扩充不确定度,平面130mm,垂直180mm.(2)空载光达系统:分析19点校正标,平面N及E方向之均方根误差(RMSE)为0.25m、0.19m,垂直RMSE=0.06m.(3)无人飞行载具摄影机(小像幅):分析36点校正标,平面N及E方向之均方根误差(RMSE)为0.14m、0.15m,垂直RMSE=0.42m.
  • 摘要:为评估原子力显微仪(atomic forcemicroscopy,AFM)检测分析奈微米粒子之粒径统计分析与其形貌的关系,本研究比对扫描式电移动度分析仪(scanning mobility particleanalyzer,SMPS)量测不同形貌之微粒计数分布与粒径量测结果,并与团粒单极充电理论(Hemingway,1995;Chang,1981)计算的粒径理论值作比较.AFM检测分析(图3)与SMPS的平均粒径量测值比对结果显示,量测值小于150nm时,由于微粒形貌近似球体因此两者量测值接近;而量测值大于150nm时,由于微粒形貌近似椭圆体的个数增加以致于两者量测值产生差异.因此造成量测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微粒的形貌,特别是不规则团聚或者椭圆体微粒会影响量测值(图5).而进一步应用Fuchs的充电理论计算修正,结果显示平均粒径量测值之准确度可进一步提升10%.根据量测与理论计算的结果,微粒形貌是造成量测结果分布偏移的原因.依据ISO27891:2015国际标准,量测受到多重带电微粒(multiple-chargedparticles)的影响(图6),以及校正时微粒浓度偏差的影响,故微粒计数之标准校正程序可针对上述因子进行系统评估与修正,进一步提升量测准确度.
  • 摘要:近年来,时间与频率同步应用的显着增加,促使精确时频同步及标准追溯成为许多领域中必备之要求.为满足高精度与更多可用时间及相位信号日趋严格之要求,如何评估时频同步信号性能及维持追溯至国家计量机构(NMI:National Metrology Institute)就显得相当重要.本文提出一低成本的GPS远端国家标准时间与频率追溯系统,此系统经评估后宣称可量测时间与频率之总不确定度(追溯至UTC(TL))分别为40ns及9.5×10-14.如此性能表现可应用于分散式架构如网路通讯、区域性计算、分布式对象等精密控制与量测中所需的精确同步时钟性能评估与追溯国家标准.故此系统满足各领域以低成本且有效的方式来维持本身有限精度及稳定度的时标(Time Scale).
  • 摘要:作为原级水流量标准的水流量校正系统通常采用称重法并搭配动态起始与结束操作模式(flying-start-and-finish mode),其称重桶的注水机构系影响系统量测准确度甚钜的一项关键装置,此一机构主要由导流喷嘴(drain nozzle)及换向装置(diverter module)组成.水流量校正系统注水机构的换向性能会直接影响流量量测准确度,其中包括换向装置位移触发位置设定准确度,以及导流喷嘴出口水流速度场分布的对称性和稳定度,后者与喷嘴出口水流速度有关.本研究就国家度量衡标准实验室水流量校正系统注水机构进行改良,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分析工具设计输水管路及矩型导流喷嘴,研制完成新型双通道导流喷嘴以取代原有单通道导流喷嘴,并将原有气动式换向装置更换为电动式.研究结果显示导流喷嘴出口水流速相对中心位置的误差不超过2%,此一良好的对称性流场分布及转向导流装置设计,有效减少转向器产生的计时误差.测试结果显示双通道导流喷嘴的计时误差不超过10ms,可扩增水流量校正系统量测范围,并维持良好的量测准确度.
  • 摘要:为确保在全球范围内的质量量值准确一致,自1995年起CIPM多次组织质量基准砝码及其分量、倍量砝码的国际关键性比对.有很多CCM关键比对已经完成,并已经着手进行区域性比对,并与国际CCM比对进行链接.目前的质量参数比对,由于比对砝码的多样性以及参比实验室水平的不一致,往往常规的比对结果分析方法无法较好的处理测量结果,获得各实验室均认可的关键比对参考值.此时蒙特卡洛法是实用的替代方法.本文介绍了国际质量参数关键比对的进展情况,以CCM.M-K1测量结果为例,给出了基于蒙特卡洛的测量结果分析,并与其报告进行比较和分析.
  • 摘要:多肽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诊断标志物,例如:可通过测量C肽进行糖尿病诊断和相关治疗效果评价.另一方面,多肽也被广泛用作治疗性药物,例如:催产素在临床中被用来治疗滞产.由于多肽在诊疗方面的广泛应用,相关领域对其质量提出了量值溯源性要求.因此,国际计量局制定了多肽纯度定值的系列国际比对计划,并于2014年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导了多肽纯度赋值的第一个国际比对,即CCQMK115/P55.2.该项比对选择了直链结构的C肽作为比对目标物,巴西、英国、日本、土耳其、新加坡、泰国、加拿大、德国、中国、国际计量局、南非等11个国家/国际组织的实验室参加了K115比对,另外有6个实验室参加了P55.2比对.目前,国际计量局与中国计量院正在筹划联合主导多肽纯度赋值的第二个国际关键比对.本文拟对多肽纯度赋值国际关键比对情况及中国计量院的相关工作进行详细介绍.
  • 摘要:近年来,发光二极体关于照明的产品蓬勃发展,其相关测试程序及标准从CIE-127:2007至去年才更新至CIE-S-025:2015,但其内容仅针对发光二极体之类型做更多叙述,其测试程序许多皆依循先前制定之方法,于先前的论文中,已经探讨不同标准CIE-127:2007及JIS C8152:2007的两种不同校正方法针对校正结果的影响,虽然对于过多种类之发光二极体已有相当程度之限制以限制物理因素而使量测更客观且更准确及可信度,但其实标准中规定之方法并无法完全涵盖所有光学设计,故我们将延续实验,采用市售可收集到之不同类型之发光二极体,依循标准下改变量测条件,并采用配光曲线仪量测整体发光二极体光强度分布的方式及发光二极体平均光强度的方式,遵循现行标准下来探讨客观更动量测条件下量测结果的误差,并根据此结果给予业界参考.
  • 摘要:提出一种重复频率可在101.3-103.0MHz调节的混合锁模掺铒光纤激光器.利用光纤环形腔,基于可饱和吸收和非线性偏振旋转机制,可以更加轻易地获得3dB带宽为50nm的锁模状态.为了实现重复频率在调谐范围内的长期稳定,在谐振腔内加入自动控制的光学延迟线和压电陶瓷控制器来控制腔长.将重复频率锁定至铷钟14h,基波变化的标准差为0.2mHz(门时间为1s).对飞秒光脉冲的10次谐波进行锁定,此时的反馈带宽可以达到400Hz.此外,通过与波长可调的半导体激光器进行拍频,对激光器纵模的线宽进行了研究.
  • 摘要:目前数字调制误差参量计量存在问题.首先,信号源和矢量信号分析仪闭环互测,量值难以溯源.其次,缺乏误差设置.为此提出新的计量方法,即使用两路连续波信号组合,等效出具有标准调制误差的MPSK信号的方法.这种等效MPSK信号的误差矢量幅度、幅度误差、相位误差仅由两路连续波的功率比值决定,是可溯源、可解析计算、在较大范围内可调的.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这种方法和装置可以对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矢量信号分析仪的矢量解调功能进行计量校准.
  • 摘要:本论文介绍5kNm扭矩之天平静法码式扭矩标准机.工作原理是以两层累加式静法码机构为施力基准;以等臂天平之臂长做为力臂长度基准,以刀刃和对应刀座作为双天平臂长的支点,等臂杠杆的两边也以刀刃-刀座连接左,右的静法码组,并使用雷射干涉仪量取平衡点,可达对扩充相对不确定度小於0.05%扭矩标准的要求.
  • 摘要:国家度量衡标准实验室已完成交流可编辑式约瑟夫森电压标准(AC PJVS)系统建置,使系统量测能量得以从量化直流电压扩展至量化交流电压.也由于AC PJVS可作为交流电量领域之最高标准,因此,AC PJVS应用于电力标准量测技术的开发与建立,亦直接影响电力相关标准系统的追溯方式.透过AC PJVS系统搭配电感式分压器(IVD),系统能量更可扩充至电力计量所需之电压量测范围.本文将阐述以AC PJVS执行IVD分压比率误差与相位偏差之校正技术,经评估以AC PJVS在频率为62.5Hz条件下执行IVD分压比率误差与相位偏差的相对量测不确定度分别小於2×10-6以及2×10-3degree(k=2).
  • 摘要:本论文介绍200kV电阻式高压分压器的制作技术与性能验证方法.该电阻式高压分压器可应用在例如:校正半导体厂离子布植(Implanter)制程的高压设备以及校正医疗设备X光机之高电压产生器.该分压器高压电极的输入端与底部接地端各有一个环状铝圈,用以防止电晕漏电流(Corona leakage cur rent).每个电阻均暴露在空气中,以加速其散热,降低分压比率的漂移.该自制直流高压分压器由本实验室所量测得之比率值与澳洲国家标准实验室(NMIA)的量测结果相当一致(于200kV,两者相差8.5×10-6),验证了本实验室自制高压分压器的优异性能.
  • 摘要:一般厂商对于科氏力式流量计的流量量测准确度宣称可以达到0.1%,若经过特殊调校者更可以达到0.05%.在安装良好的情形下短期重覆性可以维持在0.05%,长期再现性可以维持在0.2%,呈现出非常稳定的状态.所以,近年来已广泛用于交易计量、标准传递、计量比对等活动中,如天然气线上计量、国际比对等.由於科氏力式流量计的设计与结构,普遍认为不受流体的温度、密度、黏度等物理性质的影响,且对流场的流速分布不敏感,所以基本上无上下游直管段的要求.本研究主要是针对科氏力式流量计在不同流场的流速分布情形时,於不同流率操作,确认流场的流速分布对於流量计量的影响性.实验结果显示,不对称速度场分布,有可能会造成性能曲线的飘移,最大变异可达0.2%,本文同时对於可能造成试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加以讨论.
  • 摘要:本文以传统的水平尺校准装置为例,在简单介绍了其功能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其不足之处.介绍了全自动图像式水平尺校准系统的结构及软件功能.该校准系统包括分度值误差校准部分和线纹尺示值误差校准部分.并分别叙述了分度值误差校准部分和线纹尺示值误差校准部分的校准过程、设计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该校准系统基于运动控制技术、光栅测量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实现水平尺分度值误差、线纹尺示值误差的快速自动化校准,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并详细介绍了校准系统软件工作的具体流程图,对校准系统的准确性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校准系统稳定可靠,准确度高,实用性强,解决了目前水平尺校准过程中测量数据不稳定、校准效率较低等问题.
  • 摘要:本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干涉仪架构,可量测软性玻璃的厚;它包含一个光源模组、一个相位调制模组、及一个干涉模组;且它是以最低光强认定法来进行检测.本论文介绍该干涉仪的架构、原理、实验架设、实验结果.结果验证了本研究所提干涉仪的正确性及可应用性,且说明该实验架设有0.02μm的量测标准差.
  • 摘要:低频加速规广泛应用于地震仪之测试、精密加工厂房楼地板振动量测及桥梁建筑结构物安全监测等产业.本文利用ISO16063-11中之正弦逼近法提升低频加速规校正系统中雷射干涉仪量测位移讯号能量,并撷取低频加速规电压讯号,经由计算后,可得到低频加速规之电压灵敏度.校正系统之操作流程为低频激振器稳定运动後,撷取低频加速规电压输出讯号,同时撷取由雷射干涉仪所得到之位移讯号解析及光学尺讯号得到低频振动之加速度.运用图控程式设计软体LabVIEW撰写自动控制程式,经由电压及加速度讯号撷取及计算後可得到激振频率下之电压灵敏度,完成低频加速规校正系统校正程序,最后进行系统不确定度评估,提供绝对式校正.另外本文亦介绍比较式校正方法,可提供二级实验室比较式低频加速规校正.绝对式校正频率范围由0.1Hz至160Hz,比较式0.5Hz至160Hz.
  • 摘要:目前,市面上针对RV减速器性能而建立的检测平台很少,已有的检测平台检测功能单一,无法对RV减速器的回差、角度传递误差、效率、刚度等各项参数进行综合性检测.国内已经有学者开展RV减速器性能测试平台的开发,但是其通用性和适应范围存在一定不足,同时采用的磁粉制动器响应较慢,无法快速的进行负载变化.目前,国内各RV减速器生产厂商均设计符合自身产品的实验平台,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检测规范,影响中国RV减速器产业化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能有效测量RV减速器传动误差、回差、效率、刚度等参数的综合检测平台,这将为深入研究RV减速器的动态传动性能和实现从被动接受传动系统成品的性能到传动性能主动控制的跨越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 摘要:计量仪器在认证相关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以认证者的角度来看计量仪器的发展,讨论标准、能力试验与追溯性的关联性,并就国际标准、国际认证联盟相关政策、潜力市场、技术支撑等面向提出观察及建议.从与认证活动相关的国际标准来看,多项与认证机构、实验室、确证与查证机构、管理系统相关之标准均在相关条文中提及对计量仪器、追溯、校正、能力试验之要求.除了认证活动相关之国际标准,国际实验室认证联盟(ILAC)亦针对能力试验、量测结果追溯性、不确定度订定政策文件要求.另一方面,从认证者的角度来分析有哪些潜力市场的需求尚未被满足,以及哪些顾客服务值得仪器开发商注意,呼应计量仪器、追溯性与认证、符合性评监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合.
  • 摘要:本研究探讨以非分散性红外线(Non-Dispersive Infrared,NDIR)分析验证方法,在标准气体钢瓶与待验气体钢瓶均不进行任何稀释之情况下,直接进行气体钢瓶中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与丙烷(C3H8)成分之气体浓度比对,并藉由USEPA与CMS两大系统共九种不同的评估方式,比较待验气体钢瓶浓度验证值与扩充不确定度之差异,找出能同时兼具气体品质与经济效益之验证程序,提供给政府权责单位作为法规修订之依据,进一步协助国内气体制造商提升其技术能量与品管能力.
  • 摘要:大气环境中之空气污染物-氮氧化物(NOx)除会破坏环境外,当人体吸入过量时,更可能会导致呼吸系统中毒,使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虽然目前已有多种技术(如雷射诱导萤光法、光腔震荡光谱法、傅立叶转换红外线光谱法等)可用于氮氧化物之分析验证,并提供相当优异之灵敏度.然而多数仍须考虑操作者之专业性、仪器价格及系统是否容易维护等.相较于此,化学发光法因具有其无可比拟之优势,如具高灵敏度、操作方便、分析迅速等,因此于国际标准方法上,常见使用氮氧化物分析仪进行空气中氮氧化物之连续自动监控.于本研究中,非利用化学发光法进行空气中氮氧化物之监测,而是气体钢瓶中氮氧化物浓度之分析与验证,并探讨使用不同转换器(不锈钢转换器与钼转换器)之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化学发光法应用於钢瓶分析时,其转换器之选择,除将影响分析仪之显示读值外,更会影响转换器之使用寿命.最後,经研究结果证实在搭配钼转换器下,化学发光法可成功用于气体钢瓶中之氮氧化物浓度分析与验证.提供国内外气体业者或有气体浓度钢瓶验证需求者,除FTIR、CRDS外之另一验证分析方法.
  • 摘要:基于光梳色散干涉法,对处于1563nm处的空气群折射率进行了绝对测量,合成测量不确定度为1.2×10-8.光梳的输出光被特制的分束器分为强度相等的两束,一束通过真空管的内部,一束通过真空管的外部,其中真空管的内部处于真空状态,外部则与空气相通.两束光经角锥反射后,在分束器的上表面重合并相互干涉,从而获得色散干涉光谱.对色散干涉光谱进行傅里叶变换、滤波、逆傅里叶变换和相位解缠后便可得到1563nm处的空气群折射率.为了检测该折射率测量装置的性能,分别对空气群折射率进行了长达72min和10h的测量.72min的测量结果与Edlén公式的偏差在3.43×10-8内,标准差为1.4×10-8.10h的测量结果与Edlén公式的偏差在4.4×10-8内,标准差为1.66×10-8.该测量装置的测量速度快,单幅色散干涉光谱的刷新时间为15ms,可对空气折射率进行实时监测.而且,如果使用低膨胀系数的材料制作真空管并使用光学干涉法对真空管长度进行精确测量,空气群折射率的测量不确定度可达3.0×10-9.
  •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扭力计校正之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其系依据ISO/IEC Guide98-3:2008[1](以下简称ISO GUM)中所述之量测不确定度评估方法,针对扭力计在校正过程中的各项不确定度源分别作分析,不确定度源包括待校件读值、标准件读值、标准件追溯校正、待校件与标准件同轴角度偏差等.以(0~23)N·m之校正范围作分段评估,在相对应约95%信赖水准下,估算得(0~5)N·m之扩充不确定度为0.02N·m及涵盖因子为2.04.另估算得(>18~23)N·m之扩充不确定度为0.03N·m及涵盖因子为1.99.
  • 摘要:在声音的量测中,麦克风的灵敏度(sensitivity)和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会因音场(sound field)的型式而有所不同.因此校正麦克风灵敏度理想的方式,应在不同的声场中执行,例如自由场(free-field)、扩散场(diffusefield)和压力场(pressure field).然而,建立理想的音场校正方式,在技术上比较困难而且需要昂贵的声学实验室设施.因此量测中心根据IEC61094-6规范,以静电激励器(electrostaticactuator)法量测麦克风的频率响应.此方法透过静电激励器激发恒定的静电压力,使麦克风薄膜振动产生近似於压力场的声压,无需在实际的音场中量测,即可获得麦克风的频率响应,再加上不同的音场修正值,可计算获得不同音场下的频率响应.本文为确认此方法的量测差异,采用不同的麦克风分别利用静电激励器法与耦合腔法量测麦克风的频率响应,比较两着之间的差异,并针对静电激励器法的校正方式,评估其量测不确定度,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订定校正系统的量测能力.
  • 摘要:研究阵列式光谱辐射计定标过程中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问题,对光纤光谱仪的光学特性展开研究.光纤光谱仪定标涉及波长定标和光谱功率分布定标两个方面.波长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是波长的两个重要方面.对于光谱功率校准,仪器的带宽,稳定性,测量重复性,杂散光等对于仪器至关重要.其中,带宽与光纤光谱仪的光栅,焦距,入射狭缝,出射狭缝相关,决定了仪器在测量窄带光源时的准确与否,既是波长测量的重要方面,也是光谱功率校准的重要环节.
  • 摘要:本研究运用商用低阶光场相机并以阶高试片为待测物,进行2D DIC及3D DIC位移量测,并将量测结果与标准商用设备进行量测结果比对,用以取得系统设计与整合所需导入修正之参数,了解光场相机配置与DIC量测精度关系之成果;量测结果显示光场相机所具备之重新对焦功能确有机会取代现有相机系统,但仍有光学放大倍率差异、精密光学系统校正程序等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摘要:本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延续之前所开发之微型无屑螺丝攻AOI量测系统,以相同的硬体架构为基础,持续开发软体模组之节距与倒角角度量测功能,提升微型无屑螺丝攻AOI量测系统之完整性与检测效率.其次,透过3D建模软体Creo3.0之Pro/MECHANICA进行微型无屑螺丝攻特徵之优化设计,着手於微型无屑螺丝攻之倒角角度与铲磨量进行特徵优化之分析,透过改善原始几何之设计来降低攻牙时丝攻所受应力,提高微型无屑螺丝攻使用寿命,以期降低业界生产之成本.最後,以攻牙孔数探讨微型无屑螺丝攻之刀具寿命,根据饱牙率与受力之大小找寻最佳下孔径,后续以微型无屑螺丝攻攻牙于厚度1mm之不锈钢SUS304板材,量测微型无屑螺丝攻的磨耗状况,探讨与分析攻牙孔数与磨耗量曲线图,包含磨耗长度指标-攻牙孔数曲线图、磨耗宽度指标-攻牙孔数曲线图、径向磨耗-攻牙孔数曲线图、轴向推力-攻牙孔数曲线图、扭矩负载-攻牙孔数曲线图,期盼研究结果可提供业界作为攻牙制程之参考.
  • 摘要:这个研究共调查了台北市、台中市及新竹市8处LED看板.这8个LED看板的最大亮度介于709cd/m2~4795cd/m2之间,8处地点的最大垂直照度及最大水平照度分别介於17.6lx~110.4lx以及5.1lx~171.3lx.这8个LED看板的最小亮度介于0.03cd/m2~2.9cd/m2之间,8处地点的最小垂直照度及最小水平照度分别介于0.2lx~35.2lx以及0.8lx~123.9lx.LED看板的最小亮度代表该地点其他光源投射在LED看板的亮度(称之为背景亮度),被景亮度对于LED看板亮度量测的影响是微乎其微.8处地点的垂直照度麦克逊对比(Michelsoncontrast modulation,缩写成Cm)及水平照度Cm分别介於31.9%~99.3%以及8.0%~86.1%.8处地点约略可分为垂直照度Cm值高于60%交通繁忙的地点,及垂直照度Cm值低於45%交通较不繁忙的地点或量测时段交通不繁忙.台北吴兴街、新竹世博台湾馆、台中诚品绿园道以及台中老虎城属於非交通繁忙区或者量测时非交通热络时段;其他4处则属于交通繁忙区或者量测时为交通尖峰时段.由8处地点的最小垂直照度大致上可分为大於25lx的高照明区及小於25lx的中低照明区,因此最小垂直可用於分类台湾的晚间照明环境.发现到7处量测点其交通状况与照明环境(最小垂直照度)呈现负相关,台中诚品绿园道为一例外.在台湾还有许多照明与交通环境类似於诚品绿园道之地点(坐落於商业区与住宅区交界),因此绿园道一例可能可以作为台湾的一典型案例并且于未来研究中进行验证.
  • 摘要:新型态LED动态广告招牌发光亮度高、反应速度快、色饱和度高、闪烁与拨放内容多样性等特性,成功吸引人目光,但也易造成眩光之危害.本研究以实验室实验法设置目前国内商家常用的LED动态广告招牌,包含孔雀灯、八卦灯、字型灯、讯息跑马灯等,模拟民众面对LED动态广告招牌无法闪避时,对於视觉不舒适眩光感受程度之主观评价,共20位受测者进行测试,同时针对测试条件进行不同的光度量测方法.透过统计变异数分析,获得合适评价眩光之光度量测参数,并藉此差异将LED动态广告招牌进一步分为LED面型与非面型光源两类,同时提出眩光评价模型与检测方法,期望可作为户外LED动态广告招牌亮度规范制定之参考.
  • 摘要:由於固态照明具有寿命长、省电、较耐用、耐震、牢靠、适合量产、体积小、反应快的优点,尤其固态照明省电节能的优点,使得固态照明成为未来照明的趋势.与传统路灯相较,LED路灯在省电与维护上具有明显优势.在对於用路人及驾驶方面,LED路灯照明的安全性与舒适行考量是汰换传统路灯的重点.其中由於LED的发光方式,须了解LED路灯的光谱及空间色度分布特性及均匀性以及在道路照明现场之色度分布特性,例如光谱照度、相关色温、色度座标、演色性之特性.依据CIE-121及LM-79於实验室以配光曲线仪进行LED路灯之色度空间分布及光强度分布量测分析,并将装设于实际快速道路上进行现场道路照明.依据CIE-140及CIE-194进行现场道路照明之色度分布量测.本文分析实验室灯具模拟数据及现场量测之CIE1976均匀色度座标(u',v')差异变化结果.不同厂牌型号LED路灯变化量du'v'由0.005至0.011,未来可作为色度规格及标准定量之参考.同时分析演色性之实验室灯具结果及现场量测路段结果.其CRI及CQS结果均在70以上.而CRI与CQS之相关系数为0.88.显示以此指标显示演色性一致性高.此实际现场量测数值可供LED路灯规范订立及路灯设计建置之参考.
  • 摘要:近年来随着智慧永续城市及物联网的发展,无线与有线高速网路提供了维持智慧永续城市的根本连接架构,然而其中必须考虑到网路与装置连接所衍生之电磁场效应,是否能使其安全及有效地运作,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即是规划及设计环境电磁场监测装置的特性应用分析,以提供最有效的无线通讯网路布建与连结装置的EMC设计.现今之2G、3G、4G及Wi-Fi等无线通讯产品涵盖的频带相当宽广,然而像Wi-Fi与Bluetooth所使用之2.4GHz频段更是无需购买频谱使用权,而仅依据法规去限定其产生之功率与杂讯是否超标之低功率射频电机产品,以致其所产生之杂讯干扰更是充斥於生活环境中而无法评估.本研究执行步骤的规划理由是:透过自制天线接收外来的电磁波干扰,和侦测装置的接收电压做比对,并透过以下两种量测方式验证场强准确性:a.透过IEC62132-2之宽频横向电磁波室(GTEM)量测法,量测计算其场强值,量测配置示意如图1.量测并透过以下公式即可得到该场强值:V=h×EV:输入功率h:量测底部至中间隔板高度(如图2)E:场强b.电波暗室量测,以符合ISO/IEC17025国际认证规范的PMC(财团法人精密机械研究发展中心)全电波暗室,依据IEC61000-4-3的RS-辐射耐受测试方法,以三轴场强计以同水平面摆设,量测其场强接收状况并记录其量测结果.经由以上两种量测方式即可验证场强之量测准确性,即可对环境中各种设备产生之电磁场做以装置做简易的量测及监测分析,并进而依国际电磁曝露危险等级进行环境电磁场的防护警示应用.
  • 摘要:随着数字化仪控技术在石油、化工、天然气、核电、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对计量器具提出了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的更高要求.计量器具在硬件基础上,通过嵌入软件,而具备了数据采集、计算、远传、报警等功能.在计量器具量值溯源和型式评价技术充分发展後,对於计量器具软件的验证、确认和质量评估必将成为日后技术关注点.本文首先分析重点领域计量器具软件特点,以天然气现场流量计算机为典型设备,明确相关标准要求,分析关键软件认证的技术特点,并对后续研究提出技术方案.其次,对计量器具软件验证与确认技术领域两个重要的标准和规范——JJF1182《计量器具软件测评指南》和IEEE1012《软件验证和确认》进行分析和解读.前者强调了计量器具软件特点,包括软件保护、型式评价等,后者则突出了安全关键软件验证和确认流程,对计量软件中报警、检测等关键功能按软件生命周期要求进行验证和确认.
  • 摘要:在中国快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主题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并且也在逐渐推动着整个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内部环节的主要经济效益.产业计量是一种能够在产业内部发挥作用的工作方式,能够极大促进经济活动的有效开展,其中包含的工作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产品的研发、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流通以及报废等.在现代计量学中,主要对计量器具的检验和校准服务进行了关注,另一方面对产业计量的本质和意义进行分析,这是为了解产业计量和正确运用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因此本文对此进行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分别是对产业计量进行了概念以及发展构成的叙述,让读者对产业计量有基本的了解,进而提出了产业计量的本质所在,这种科学的界定和概念的定位能够让产业计量在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更加明晰.随之提出了产业计量对于社会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影响,最后阐述了产业计量在时代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所在.
  • 摘要:近年来由于嵌入式系统、通讯与感测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无线感测网路(WSN,WirelessSensor Network)的应用更加普及,不仅成为物联网(IOT)系统的基础网路架构,也应用于工业环境中大规模的自动化感测环境.本文针对基于IEEE802.11b和IEEE802.15.4网路架构之无线感测网路环境设计App,此App主要是利用蓝牙感测网路来开发出一套携带式距离监控系统软体,用于监控已内建蓝牙之行动装置,例如Mobil phone、Notebook、PDA、Digit camera等,以避免财物损失之憾.本系统可以和任意内建蓝芽之装置形成随意网路,并利用RF侦测器判断蓝牙讯号强度,以监测这些装置是否离开我们视线.同时本系统之App可延伸使用在宠物走私的侦测.
  • 摘要:设计了一种高精度位移感测器——衍射光栅干涉仪系统.该系统利用半导体雷射器作为光源,衍射光栅作为长度标准,其光学原理可以利用多普勒效应来阐述.给出当光栅存在沿X、Y方向上的位移偏差和绕X、Y和Z轴的转动误差时,引起干涉条纹品质变化和测量误差的定量关系,为测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误差修正提供依据.经分析光栅沿X轴(光栅运动方向)、Y轴(光栅刻线方向)和Z轴的偏移几乎不会导致条纹信号变化;当光栅沿着X轴旋转时,条纹方向和间隔均发生了变化;当绕Z轴旋转时,条纹间隔没有变化但是方向发生了变化;当沿X和Y轴旋转後,条纹位置分别向右和向下移动.另外由於照射到光栅面上的两个光点没有完全重合,因此光栅绕X轴旋转会导致两束光存在光程差,最终导致相位差变化引起测量误差.通过对光栅运动导轨绕X轴旋转误差的测量,对测量误差进行补偿,大大提高了读数头的测量精度,测量最大误差由±80nm降低到±30nm.
  • 摘要:长尺量测系统因组件老旧而故障,更新软体与硬体经测试完成後,参考ISO/IEC Guide98-3:2008进行不确定度分析评估.完成评估的长度量测系统可执行标准卷尺与条码铟钢尺的校正,量测标准卷尺的扩充不确定度约27.0μm(涵盖因子:2.01,95%信赖区间),量测条码铟钢尺的扩充不确定度约10.1μm(涵盖因子:2.10,95%信赖区间).
  • 摘要:针对城市停车场计时收费引发的贸易纠纷现象进行分析,得出进出口时刻不同步和停车计时误差超差是停车场计时收费系统引发贸易结算双方矛盾的主要原因,也是电子停车计时收费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目前,政府计量部门对停车场电子计时收费系统的检测采用现场检测,即用标准时钟(包括通用计数器或者日差测试仪)对计时计费系统的当前时刻检测、时钟日差和停车计时误差进行检测.该检测方法是基于传统计量器具的孤岛状态开展的服务,其不足一是效率低下,二是离散不受控.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在线检测系统设计方案,并论证其可行性.从理论计算和实践分析提出在线检测计量测试报文的网络时延δ≤20ms和“动作同步"时差Δδ≤50ms的约束条件,设计基于有向链接TCP协议的计量测试报文,并设置承载报文无需等待,以实现发送方立即发送,接收方收到后能立即处理并响应;同时,还设计了基于NTP协议的停车场计时收费系统的标准时间定期校正功能,即通过网络标准时间服务器,实现当前时刻的同步服务.实践证明,在物联网即将到来的时代,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停车场计时收费系统的在线检测,既提高了劳动效率,又便于对计量器具进行管理,同时还有利于未来将其资源和信息实现数据在线化和共享化,改变计量器具离散不受控的孤岛状态.
  • 摘要:在光学三维量测领域中,目前一般使用条纹反射法对镜射面物体进行三维形貌量测.但镜射面量测系统在遇上具有较大曲面的镜射面物体时,往往会因为光资讯无法反射回感测器,而有部份区域无法量测.镜射面量测系统无法量测大曲面镜射物体的问题,实际上属於斜率量测范围的问题.本研究用座标化的量测系统模型,并对物体的斜率量测范围进行推导,从推导的数学几何模型参数结果中,提出适合量测大曲面镜射物体的一种光学量测系统设计.本研究亦提出一种量测方法,使用投射格雷码进行编码,运用物体边缘阴影资讯,搭配空间向量,计算物体边缘点高度,提供一可靠的资讯重建初始值,并以路径积分法重建物体表面的高度资讯.量测实验结果显示,本研究量测系统的量测最大三维误差,可以控制在待测物体最大水平尺寸的0.35%以下,并且最大可量测到表面斜率分布为-0.5~0.5的大曲面镜射物体.同时,本研究的量测系统适用于量测球面和自由曲面的镜射面样本.
  • 摘要:压电式加速规是目前工业界最常使用之振动量测感测器,它具有宽频、高动态线性范围、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与重量轻等优点,因此在振动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由于压电式之剪切式加速规具有电荷输出不易受环境温度变化及基座变形影响的特性,故可降低因温度或接触面不平整造成的假象输出讯号,本文即以剪切式加速规进行设计与验证.剪切式加速规结构,基本内部构造主要包括惯性质量、压电材料、基座结构与内置型电荷放大器等.经由不锈钢及钨铜惯性质量块与压电材料选用设计、有限元素软体分析、加速规雏型制作配合内置型电荷放大器及最终之性能验证,运用空气轴承型式激振器进行频响试验与灵敏度测试,其制作完成之雏形加速规共振频率可达15kHz,当频率低于4kHz,频率响应小於5%,其已达到初步之工作目标.未来将针对加速规横向特性、温湿特性、电磁特性、线性度及长时间稳定性进行试验,以确保并符合加速规之品质与未来工作环境要求.
  • 摘要:泄漏电流测试仪是用于测量各类电器泄漏电流及相关参数的仪器,所以泄漏电流测试仪的量值准确与否是直接关系到电器安全和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检测仪器.对泄漏电流测试仪的检定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并进行统一,研制功能完善并且高效实用的满足各类型被检设备需要的检定仪器设备,完善泄漏电流测试量值传递溯源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的泄漏电流测试仪时间常数检测仪(以下简称检测仪)是基于标准电流源法设计的一种泄漏电流测试仪时间常数检测仪,该检测仪采用表源一体设计,实现了泄漏电流测试仪输入电阻测定、输入电路时间常数测量和试验电压检定等功能的高度集成,减少了泄漏电流测试仪检定所需的仪器种类,连线简单,检定数据可直接读取.该检测仪采用ARM内核的STM32系统,利用FPGA灵活编程特性,结合PLL锁相环电路,实现数据信号同步采样,可完成通用及医用两种类型泄漏电流测试仪(有源和无源)的泄漏电流输入电阻测定、输入电路时间常数测量和试验电压的检定,通过RS232串口实现检定管理软件与系统之间数据共享.该检测仪完全满足JJG843-2007《泄漏电流测试仪》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技术要求及相关电子仪器设备国家标准.
  • 摘要:近年来,LED技术的渐趋成熟,带动各式照明的蓬勃发展.其中,LED广告招牌为了吸引更多注意,达到更高广告效益,陆续使用各种高亮度特殊照明,且具多变的闪烁样式,直接导致城乡光污染的发生.光污染量测方法是环境光量测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在量测时,会面临量测目标物受其他周边照明体影响,可能导致量测误差.本研究提出聚光照度计量测仪器,采用镜头及镜头前端装置光圈环,藉由调控光圈环,可达成量测单一照明体.本论文针对聚光照度计之校正程序、特殊照明体LED八卦灯量测方法与闪烁数据分析,其结果显示此聚光照度计与一般照度计的一致性相当高.
  • 摘要:本文使用自行设计开发雷测3轴向量测系统量测SCARA机械手臂,此量测系统之精度为1um,解析度为0.1um,其特点为操作简单、成本低、精确度高.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量测相对于机械手臂末端的移动重复定位误差.实验结果显示,在低进给率的情况下双轴同动x、y轴都有较好的重复定位精度,在较高进给率的情况下x轴的重复定位精度误差就较明显,z轴因为是滚珠螺杆作动故动稳定性较高,所以有较好的重复定位精度.
  • 摘要:本研究主要目的为研制一基于探棒前端感测接触式扫描探头,以高精度、低触力、低成本作为本研究设计上的准则,扫描探头之设计主要分成两个部分,分别为探头结构设计、光路感测设计.在探头结构设计上,可分为三个部分XY轴探棒系统设计、Z轴系统设计、探棒交换机构设计.XY轴探棒系统设计采用类似悬臂梁变形之结构设计,使其具有两自由度弯曲的特色,Z轴系统之作动原理为藉由内部微薄弹片带动Z轴上下垂直位移,并藉由探棒交换机构快速拆卸组装探棒,达到更换不同长度探棒,以因应不同机台或工件形貌、尺寸.光路感测设计以雷射二极体作为光源,搭配PSD位置感测器用于即时感测探头各轴向之位置.并以Ansys有限元素分析软体进行分析验证其探头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完成此具有各自独立轴向运动的三自由度机构,探头之XYZ三轴向在接触力0.15N/mm,能达到±1mm×±1mm×1mm的量测范围,不确定度为0.28μm.
  • 摘要:系统采用“质量法+体积管法+标准法”设计原理,开展质量法、体积管法和标准表法油流量标准装置检定方法的研究.质量法采用分量标定的方法分别标定压力、温度、质量流量等参数,质量法同时兼备体积管和标准表的量值传递及校准功能,电子秤自动加载装配系统,确保质量法、标准表法与体积管法量值的一致性溯源及可靠性.体积管法实现大流量介质在封闭管路中运行,并为体积管装置的期间核查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标准表法采用定点使用与定点偏移曲线拟合相结合的新方法.系统中三个专利的实际应用,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水塔稳压效果的液体稳压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带孔上隔板稳压罐”和“无接触称量容器”,实现了高流量稳定性恒压控制,消除了质量法装置称量容器与外界连接带来的影响.系统拥有多项独创技术,独创低阻尼弯管线路;独创将电加热和致冷循环介质技术应用于小口径油流量检测系统;独创适用于流量检测用的多功能信号采集及阀门调节控制器;独创计算机专用自动油流量检测软件,实现三种检测方法的全自动控制.研制了符合检测要求的油过滤器;设计了自动加压清洗装置;配置了管路滴油处理装置;设计了管路自动扫线系统;采用定变频、换管等流量综合控制技术,创造性实现了DN10~DN300口径油流量计量仪表的检测.系统的设计和研究,解决了油品计量量值的统一,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节能降耗做出贡献,为中国油品贸易结算提供技术支撑.
  • 摘要:一套完整的标准气体管理制度与登录平台,是建立气体标准追溯与传递的重要关键.目前台湾的标准气体管理制度与登录平台已建立初步的架构与雏型,搭配法制化之陆续推动,则可逐步强化标准气体登录平台之服务范围与技术能量,让标准气体管理制度能创造更大的综效.本文除了将介绍台湾标准气体管理制度与登录平台之发展背景与推动现况以外,也特别汇整在推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几项重要议题与做法,例如:标准气体管理制度与登录平台之重要性与适用对象,标准气体登录平台应优先列管的气体成分与浓度之选择策略,标准气体登录平台之管理运作模式与後市场管理查核机制,国外进口标准气体於标准气体登录平台之管理方式,与标准气体管理制度与登录平台法制化推动.未来在标准气体管理制度与登录平台逐渐成型後,气体检测仪器、液体检测仪器甚至是其他类型的检测仪器,都可在同样的登录平台架构下运行,达到良好的登录管理与品质要求.
  • 摘要:无线感测网路(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为现今物联网应用中重要之技术,可用来蒐集智慧电网、智慧家庭、健康照护…等许多应用中之资讯.然而对于WSN能否被广为接受,电池寿命、感测器量测之准确度…等,皆是考量的重要因素.本论文首先说明先期研究中,使用ZigbeeCC2530之无线感测装置作为环境量测平台时,运用演算法减少耗电、增加电池寿命之方式.并说明温度变化的条件下,其耗电量之量测方法与评估结果.此环境量测平台可量测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环境参数,本论文亦针对其温湿度感测器量测之准确度进行评估,并说明后续温湿度参数校正方式.本论文之结果,可供使用无线感测网路作为物联网应用环境量测平台,监控不同环境参数时,其感测器校正方式之参考.
  • 摘要:介绍了闪光灯、显示器等常见动态光源及相关参数测量装置、方法.利用溯源到照度的光度探头实现了闪光灯的有效光强测量.在此基础上,为了扩展动态光源参数测量能力,根据IDMS等标准中规定的闪烁度测量的几种方法,建立了适用于显示器的光闪烁度测量装置.对主流CCFL背光和LED背光的液晶显示器闪烁度进行了测量,考察了不同波形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以及不同方法的适用情况,对显示器测量仪器校准、显示器产品质量评价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摘要:积极参与能力试验(proficiency testing,PT)活动为展现校正与测试实验室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除可了解自身量测能力与其他实验室间之差异,亦可借此寻求提升技术水准的机会.工研院量测技术发展中心(Center forMeasurement Standards/Industrial TechnologyResearch Institute,CMS/ITRI)自2009年通过「ISO/IEC17043:2010,Conformity assessment-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proficiency testing」认证,成为国内校正领域第一家获全国认证基金会(Taiwan Accreditation Foundation,TAF)认可之能力试验执行机构,认证编号P002,比对项目含括长度、质量、电量与温湿度等领域.多数领域之比对项目的办理频率为三年一次,因电量领域之校正实验室众多,其办理频率可缩短至每年一次,例如直流电压、电流、电阻.有监於本中心首次连续三年办理标准电阻校正之能力试验,本文除向读者分享2012年至2014年台湾地区之电阻校正比对结果,展现国内近三十家电阻校正实验室的量测能力,另于相同样品的前提下,借由三个梯次之量测结果,以统计数据比较不同梯次与不同量测方法之相关评估指标的分析结果.
  • 摘要:本文建立玻璃夹层材料阻抗分析量测系统,主要参考规范ISO16940:2008进行系统建构.于规范中,测试环境须控制于摄氏温度20度C下,将待测夹层玻璃置于测试环境中一小时以上,再将其透过治具安装于激振器.由讯号产生装置输出随机振动讯号,透过讯号放大器使激振器产生随机振动.透过阻抗感测器(Impedance Head)藉由讯号撷取装置量测得到夹层玻璃受到随激振动後之力量及速度频谱.经由计算分析可得到夹层玻璃共振频率及损失因数.本文描述测试方法、测试步骤及数据分析等,最後探讨影响系统量测因素.藉由阻抗测试结果计算的损失因数将可用于判断玻璃夹层的胶合材质的选用及产品的阻抗特性,为使测试夹层玻璃损失因子计算结果稳定,采用不锈钢材质元件作为测试基础标准,因其阻抗特徵较为明显,可用以判断测试系统稳定依据.此阻抗量测系统建构完成将可提供产线之产品制作标准,并有助於夹层玻璃之材料性能分析.
  • 摘要:使用干涉仪测量波长的方法中,测量的精确度与精度受限於条纹计数的数目与精度.为了解决此一问题,合成波长及类合成波长的概念被提出来,用较大尺度的合成波长的方式来提升精度.本研究以Fabry-Perot干涉仪为工具,这是一种共光程的共振腔结构,具有高精准度,且抗环境干扰能力高的优点,其干涉信号为不连续的梳状信号,有较佳的计数精度.本文利用两道不相交的雷射光束分别得到两个独立的干涉信号,由两个光检测器读取後将信号彼此相乘(混波)可得一合成波长的波包信号.再利用重心检测的方法,可快速的检测待测光源的波长.这是一种类合成波长的概念,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可行性及精度.
  • 摘要:本文介绍了标准粉尘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研制新型标准粉尘的迫切性与重要意义.文章简述了标准粉尘的制备主要是以美国标准粉尘为参照来选择原料,并对原料进行研磨、分级,以达到所要求的不同粒径范围的标准粉尘,重点阐述了标准粉尘的测试指标的实验方法,具体包括稳定性、色差、颗粒尺寸、化学成分、吸湿性、扫描电镜、比电阻.最后,对新型标准粉尘的制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 摘要:于晶片切割制程中,由于晶粒与晶粒间距甚小,该晶片切割机台乃属于高精密之设备,切割机中皆使用特殊的钻石刀刃,切割作业中,必须沿着晶粒间之切割线,不能偏离或离开切割的中线,否则将可能造成晶粒之崩塌或裂痕,并且造成晶粒的外观尺寸有损毁的情形.切割后的晶粒尺寸须执行抽样检测(samplinginspection),本论文提出一套非接触式自动光学检测系统,包含光学硬体架构与软体,可针对切割後的晶粒执行二维尺寸量测,包含晶粒长度尺寸最大值、晶粒长度尺寸最小值、晶粒长度尺寸平均值;晶粒宽度尺寸最大值、晶粒宽度尺寸最小值与晶粒宽度尺寸平均值,重复量测精准度可小於1.5像素内.
  • 摘要:数位影像关系法为一个全域、非接触式的位移量测技术,本论文使用雷射加工设备对铝合金材料进行钻孔,并且搭配不同的辅助机制,观察加工后孔洞周围的变形,实验结果显示,由于雷射加工时产生高温,造成较大的热梯度对试片引入热应力,当进行雷射钻孔会产生向外扩张的变形,本研究应用数位影像关系法与残余应力的检测方法来估测雷射加工的孔深,实验的结果证实数位影像关系法可针对雷射加工的孔深进行估测.
  • 摘要: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Very LongBaseline Interferometry)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干涉测量技术.目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和日本宇航局等都开发了基于VLBI的深空干涉测量系统,并将其作为支持深空航天器导航的主要工具.VLBI观测中的主要误差源通常包括测量的信噪比(SNR)、未校准的对流层延迟、基线误差和测量设备时延等.本文利用脉冲发生器设计了针对VLBI大尺寸天线的下行链路,搭建了时延实时校准系统,实现对VLBI系统链路时延的实时精确测量,开展稳定性、重复性考核,分析评定链路时延测量不确定度,为深空探测器轨道确定提供高精度干涉时延修正量,解决目前VLBI测试任务中无法对链路时延进行实时高精确测量的难题.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际测试,整套时延校准系统的测量分辨率:1ns;测量不确定度:U=5ns(k=2).
  • 摘要:研制了一套以DSP晶片为主控制器的高精度一维纳米定位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驱动平台、微型迈克尔逊干涉仪、DSP控制器等三个模组组成.其中驱动平台模组由线性滑轨、超声波马达HR4和驱动器AB2组成.超声波马达HR4配合其专用驱动器AB2利用摩擦力来驱动侧面贴有陶瓷片的线性滑轨,微型迈克尔逊干涉仪用来感测滑轨的位移值.基于BP神经网路的PID控制演算法和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相位计算全部由主控制器DSP晶片完成.实验结果表明,该定位系统行程为20mm,定位精度优于10nm,重复定位标准差为7nm.该定位系统具有系统架构简单,定位精度高等优点,可用于大行程高精度定位应用场合.
  • 摘要: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主要用于支持公益性科研任务较重的行业部门,强调科技成果转化,对行业体系建设和技术能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国家科技体制的改革,该类型专项整合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而其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专项实施十年以来,其对计量科技的发展产生了卓越的影响和推动.本文对质检公益性行业专项支持的计量科学相关项目的申报、评审和验收方式以及单位内的管理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在该类型专项科研管理制度方面,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已经建立了日趋完善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该类型项目的多年来的管理经验及其对计量科技发展的贡献,以期为未来管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时提供借鉴.
  • 摘要:本研究将使用一种恒速的控制技术应用在制程机具上,依据电动机负载变化量利用最佳化控制触发SCR(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SCR)闸流体元件进行相位角度的改变,使电流合理下降以符合电动机最适当之电压输出并提供机具最佳扭力输出,输出功率可以随着制程负载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在低负载时可以节省不需要浪费的电力,反之当机具高负载运转时则有效提供扭力需求,有效降低流动耗能.而本技术不影响原本的机具运转状态,相较于使用变频器为节能方法,不但未改变电动机转速,且仅在设备外挂一个控制装置.本研究实际应用於石材厂内的拉锯机,以是否使用本研究控制技术下进行验证比较如:运转电流、平均消耗功率与24小时耗能度数节能率分别达到20%、38.87%与48.36%,拉锯机设备每天以24小时运转,以运转天数350天估计,一年预计可以节省耗能度数约为187,915kWh,减少碳排放量约为97,903kg.因此,相较于耗能设备常使用变频器为节能的方式,本研究具有自动侦测负载变化能力,其主要可应用在制程中不能改变转速之设备,提升整体电动机运转效率并产生节能效果,未来更能广泛运用到各种行业上,达到产业升级的作用.
  • 摘要:2014年台湾爆发废食用油转制劣质食用油食安事件,使废食用油的流向广受大众关注.而推行转制废食用油成为生质柴油(废食用油甲酯),原本作为去化台湾废食用油之重要经济且环保作法,但因2014年5月民众反应生质柴油滤网堵塞及车辆熄火疑虑而暂停实施.考量推行生质柴油具有改善空气品质、推动再生能源以及有效去化废食用油等经济与环保优势.若能厘清生质柴油滤网堵塞及车辆熄火疑虑,复推生质柴油仍有讨论的空间.生质柴油由动植物油脂转化而来,品质稳定性不如石化柴油,而台湾海岛型高温高湿气候更可能对生质柴油品质造成影响.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以废食用油转化之生质柴油(废食用油甲酯)于台湾实际环境储存(台北、高雄)累积12个月过程中,对生质柴油品质的影响.并增列评估盛装容器(低碳钢油桶、高密度聚乙烯桶)、通气性(通气、密闭)、蒸馏制程(杂质单甘油酯含量高、杂质单甘油酯含量低)、极端环境60℃储存与掺配石化柴油比例(B100、B2)等共计18个样品.于储存期间内取样依据CNS15072或CNS1471部分规范重要指标(外观、密度、黏度、酸价、氧化稳定性、水份等)评估储存期间生质柴油品质,以及期间若发现沉淀物之成份分析.本文针对以多数料源组成的废食用油转制之生质柴油,在台湾气候环境下储存对品质的影响,以期作为评估复推生质柴油所需考量之参考.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