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四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
第四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

第四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青岛
  • 出版时间: 2014-10-10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大学

会议文集:第四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课题主要运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空间分析方法,并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次、五次和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资料,研究过去30年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西部的人口迁移特征与环境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和归纳西部地区的人口迁移与环境变化互动作用机理.发现西部地区NDVI和人口迁移率之间相关性的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较为明显,1990年两者的相关性不显著,而到了2000年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变为显著,到2010年显著性进一步增强.
  • 摘要:随者民众环保意识的萌芽与兴起,伴随着各式各样的人为生产或消费活动所导致的大规模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地层下陷及其它有害人体健康及生活环境的公害而生.台湾地区在面对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也开始进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立法.首先,《行政诉讼法》第9条首先规定行政公益诉讼;接者,《环境基本法》第34条也明确规定行政公益诉讼的要件.随后,台湾地区首宗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在民众和环保团体锲而不舍的努力之下,终于获得最后的胜利,其间的历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 摘要: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0)的研究发现:公众环境关心的年龄分布确实存在显著差异,青年人整体上要比老年人更具环境关心,且突出体现为1970年代前后出生的两代入之间的差别;环境关心的年龄差异主要是由同期群效应引起的,经历过正式环境教育的新一代与前几代人相比具有更强的环境关心.进一步的分析认为,伴随代际更替和环境教育的普及化,环境关心的年龄差异在未来将逐渐消失.
  • 摘要:现有关于环境抗争的研究,更偏重于环境抗争行动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以及环境抗争的策略、组织等外显特征,对环境抗争行动者遭遇污染后如何在其规范体系中做出反应、形成行动策略的内在结构涉及较少.基于沙岗村案例中村民环境抗争行动的结构分析,发现村民们行动的结构在以"差序礼义"为特征的规范体系内:无论是与污染企业主的对抗,还是通过上访与政府发生互动,村民们做出行动决定首先都以他们对其自身与企业主、政府的差序性关系定位为基础,行动策略的决定依据于其规范体系中特定关系所对应的礼义规范.村民环境抗争行动具有其独特的乡土意义.脱离村民经验世界中的规范体系理解村民抗争行动的意义,会造成对村民行动的误解、偏见,不利于环境纠纷的解决。
  • 摘要:本文通过人类学的视角,结合田野调查经历,对环境话语中"地方保护主义"的多重意涵进行详细阐释.笔者认为,环境话语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具有独特的呈现方式,体现了政治与科学、法律的结合.另外,环境话语中的"地方保护主义"突破了以往研究中对"地方保护主义"的消极定义,展示了它在环境保护中的两面性:消极的或者是积极的,这一点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进行判断.
  • 摘要:海洋渔业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地悲剧的困境使其面临搭便车的诱惑,导致资源过度利用甚至枯竭.海洋渔业政策是专门针对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洋渔业加工等海洋渔业发展方面所制定的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及指示、行动计划与策略等.追溯人类海洋渔业管理理念的发展、演变及其蕴含的海洋伦理思想,探索从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转变的历史轨迹(从人类中心主义、修正的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的变化).将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的诊断分析框架(social-ecological system,简称SES)应用于海洋渔业政策的改革和创新之中.对现有的管理政策进行优化改革,必须寻求一种全新的分析视角,构建一种多样化的制度体系框架.即以生态优先、人海和谐及增加福利为理念,以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为基本方面,以治理系统、使用者系统、生态系统为基本维度,以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及市场网络为制度层次,以自主治理、适应性治理及恢复力为治理路径的制度改革框架.
  • 摘要:海洋社会学成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已有十年的历史.学科性理论建构和实践性经验研究是中国海洋社会学界在这十年中做的最重要的两件事.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理论建构在基础概念的内涵阐释和学科建设的体系架构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经验研究在战略构想、海洋管理、环境治理、群体分化、渔民生活等方面展现了其特有的实践价值.尽管理论建构和经验研究之间存在着相互脱嵌的问题,但学科意识的觉醒和海洋大开发的浪潮都预示着这是一个海洋社会学发展的盛世.
  • 摘要:近年来,暴力抗议环境污染的群体事件频发,为什么环境纠纷会升级为恶性暴力冲突?为什么环境污染受害者会采取暴力抗议方式?通过对十起典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事件是地方政府、污染企业和受害民众三方经济利益冲突和生态伦理冲突的结果.暴力性环境群体事件的主要原因是:政府GDP至上,漠视环境保护,乱上污染项目;政商利益勾连,政府为污染企业保驾护航;政府环境执法不力,监管失职,监管失灵;环境污染发生后,政府、企业没有回应民众的合理诉求;民众合法维权方式失灵,被迫实施非合法方式自救;政府处理危机的方法不当,应急机制不完善.从深层来看,暴力抗议环境污染的群体性事件是政府奉行GDP至上与科学发展观冲突的产物,是政府环境治理能力落后于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的结果.
  • 摘要:海洋生物遗传资源获取问题逐渐引起国际和国内社会关注。目前该领域国际法律公约呈现滞后性和分割性特点.这不仅要求国际社会持续关注这一议题,同时也各国国内法制实践提供机会和可能.韩国海洋生物遗传资源获取管制法律体系完整、内容全面,且其立法经验和教训值得我国吸收和借鉴。
  • 摘要: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作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正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立足于近些年来学界的研究成果以及各地建设实践,理性审视和总结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基本情况、相关理论、问题对策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中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旨在为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提供理论及实践思考.
  • 摘要:地方依附感与环境行为研究是地方依附感应用研究的重要内容.虽然地方依附感研究已有40余年的历史,但是关于地方依附感的构成因子、地方依附感与环境行为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揭示和验证.本研究以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为例,设计问卷测量了游客的地方依附感和环境负责任行为,使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了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地方依附感是由地方依靠和地方认同两个主要因子构成;地方依附感对环境行为存在正向预测作用.
  • 摘要:对中央政府环保工作的评价对提高政府环境治理的效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从个体的社会人口经济特征,社会心理特征和个体所在地区的宏观经济发展及其污染水平等三个层面探讨影响中央政府环保工作评价的因素.通过多层次模型,研究发现公众对政府环保工作评价,不仅受到其社会特征的特征,如年龄、教育程度、政治身份等影响,还与他们对政府的信任水平、环境关心水平和对环境问题的感知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受到他们所在地区的宏观社会发展变量的制约:除了客观的,可见的工业污染水平,公众所在地区的富裕程度对政府的环保工作积极评价有着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公众对政府环保工作的评价是一个主观感知和客观存在,个体层次和宏观层次相互作用的过程.
  • 摘要:费孝通晚年提出社会学兼具"科学"和"人文"双重性格.与其他社会学分支相比,环境社会学体现出非常鲜明的"科学"特征,具体包括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与工具三个层面.就环境社会学"人文"特性而言,环境社会学可从中国传统的思想资源、特别是道家汲取营养,还可以从现实的生产实践与生活世界中、特别是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的历史传承中观察、提炼.
  • 摘要:本文基于云南和贵州的两个典型案例,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资源贫困进行了分析。在少数民族的发展和减贫中,遭遇了一个两难的问题,一方面,传统和地方知识己经不足以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不管如何强调发挥地方的主体性,但是发展不得不面对一个开放的环境和知识体系;但是现在的发展策略又带来了许多问题,而且在现有的发展框架下难以解决。在行动中反思并逐渐调整发展政策和项目,可能是解决这一两难问题的可能途径。通过从各方面进行反思,阐述了反思的发展是建立在发展基础上的;其次,反思的目的不是为了怀念传统和文化,而是为了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传统和文化是活的,是适应当前需要的;第三,反思和发展成为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出现问题,因此需要重新思和定位发展。批判和反思充满了发展的过程;第四,反思需要多方面的参与。如果说少数民族的知识分子和农民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困惑,从而不得不思考其文化和传统在发展中的作用,但是如果这种反思成为推动发展的动力,还需要政府和市场也同时思考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社会在其中的作用。
  • 摘要:本文基于对山东省东平湖部分渔民村的实际调查,借鉴可持续生计思想理论,重点分析因东平湖生态环境保护而引发渔民生计断裂的实质,识别断裂期内渔民各类型生计资本要素以及明晰生计断裂期渔民整体生计资本质量的变动趋势,以渔民群体归类应对、重建关键性生计资本、挖掘剩余生计资本能量、压缩生计断裂期为生计转型对策的四个切入点,分别通过对渔民生计转型所需的政策、组织、人力三方面外部支持系统以及具有替代功能的生计转型多样化方向定位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求维护退湖渔民的生计可持续性,确保东平湖生态环境改善的顺利进行,化解社会矛盾与风险,促进湖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 摘要:基于城镇化进程中的经济发展理念与绿色城镇化的辩证关系,本研究分析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突出环境问题、剖析环境问题背后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生态转型路径.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雾霾问题和水污染问题;环境危机爆发的原因在于各行动主体的行为失当,突出表现为:政府"失灵"、企业"失责"、环保NGO"失效"和个体"失声",并呈现出环境管理失效、内部成本外部化、环保实践能力孱弱和环保行动的冷漠化.生态转型的出路在于绿色城镇化,需要摒弃"先发展、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模式,从科学规划、资金投入、问题治理和公众参与等不同层面进行政策设计,构建科学的推进绿色城镇化的体制机制.
  • 摘要: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乡村社会在土地制度、人口流动、税收制度以及乡村治理结构等方面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迁.中国西部贫困与生态脆弱地区与生态恢复和建设有着天然的联系,以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灾为起点,一项全国性的退耕还林生态建设项目在中西部开始试点并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广泛实施.通过对重庆W县的实地研究,发现在特定时空中退耕还林政策的基层执行过程是乡镇、村委会以及村民等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过程.在基层执行过程中具有"官与民"或"非官非民"角色的村委会处于重要连接点上,其同时熟练掌握自上而下科层逻辑与自下而上的乡村非正式行动逻辑,通过与不同主体的复杂互动实践为自主行动构建更大的空间,从而使环境政策目标实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 摘要: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一些草原生态治理政策,在基层社会运行时难以达到预期状态.本文基于内蒙古C旗的生态治理过程考察,分析了生态治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一方面现行的草原生态治理政策制定具有简单化、标准化特征,难以考虑到复杂而丰富的地方知识,导致政策不能有效执行;另一方面,生态治理政策在科层执行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有关部门的谋利意识,使得政策执行往往偏离了生态保护的目的。
  • 摘要:在当今世界,大气细颗粒物污染(PM2.5)已经成为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政治经济学、生态现代化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等分析框架,在世界范围内解释细颗粒物污染现象的影响机制.对114个国家的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现代化理论的解释得到较好的支持,PM25问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得到有效治理,其中城市化的发展、国家科技水平和政府行政能力的提高都会显著降低PM2.5质量浓度,这些结果同时也反驳了政治经济学理论强调的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线性负面影响.研究还发现对细颗粒物浓度的环境风险转移确实在世界范围内存在,世界体系理论得到部分支持.
  • 摘要:通过以生计资本为核心对民勤边缘绿洲区的农村家庭生计状况的分析,看出,当地农村家庭生计状况拥有的生计资源受到了限制,农户拥有的有限生计资本无法转化为新的生计资源时,生计资本与可选的生计策略之间的限制而加剧生计的困难,这些都是当地农村家庭生计脆弱性的集中体现.要维持民勤边缘绿洲区农村家庭的可持续生计,就必需要打破这些脆弱性,形成生计障碍到生计途径的转化.本文的研究内容将会表明,从生计障碍到生计途径的转化是可以实现的,从根本来讲,这种以可持续性为目的的转化是生计系统在适应性循环中的循环路径和系统恢复力作用的集中体现,而当地实证的调查资料也佐证了这种转化的实现。
  • 摘要:国际经验显示,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人群不合理地暴露在环境风险中,是推动"环境公正"运动发展的重要原因.人们对环境和不公正风险暴露问题的关注,被视为二战后西方社会最深刻的政治社会变迁之一.处于快速转型的中国,是否面临环境风险在人群中不公正分配问题?本文基于北京、重庆和厦门三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影响的调查数据,探讨环境风险在人群中的社会空间分配.研究发现,低受教育程度、低收入、低房产价值、农业户籍和居住在农村社区的居民,居住在距离大型垃圾处理单位3公里范围内的可能性,和暴露在环境风险中的可能性,高于高受教育程度、较高收入、拥有较高价值房产、非农户籍和居住在城市社区的居民.本文认为,低社会经济地位者不成比例地承担环境风险,使脆弱性再生产,以社会经济地位形塑风险地位,不但有违环境公正的宗旨,更不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应引起决策部门的重视.因此,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环境立法和环境弱势群体补偿机制,促进并规范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必经之路.
  • 摘要:在环渤海区域,渤海与区域内的河流水系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紧密联系为一个整体,加之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需合作治理,因此应开展各方主体的交流与合作来实现该区域环境治理现代化,以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然而,环渤海区域的环境治理面临着不同行政区域与职能部门间多头管理、社会机制的缺失、缺乏海陆、河海统筹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借鉴地中海合作行动的成功经验,建设一个生态文明善治认知共同体,将各方主体纳入进来.在我国,可以尝试建构一个能够发挥认知共同体作用的环渤海区域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其中需要将参与建设的区域划分为核心圈与第二圈,以及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环保组织等主体纳入到环境治理框架中,并且建立起相应的组织结构与联席会议制度,同时,在具体运作中,还需要设立协同创新平台、开展主体间的联动合作、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等.
  • 摘要:本论文以日本四日市市为例,描述并分析1960年代至今,在四日市市从"重污染城市"转变为"环境重生城市"的过程中,大气污染的社会性讲述活动如何变化.四日市的环境污染讲述活动,在最初的环境污染抗争时期,起到揭示问题、联系环境污染受害者与环境抗争运动等的作用;环境污染诉讼结束后,在污染作为问题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后,环境污染的社会性讲述继续对未完的污染问题进行"可视化"建构;当环境改善取得一定成果后,环境污染的社会性讲述摆脱了污染受害者与加害者的对立轴,成为城市"集体记忆"的形塑活动之一.
  • 摘要: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宏伟战略的提出,新疆的发展问题再次被频繁提出.新疆的现代化必须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道路,而工业化和城镇化都对新疆的水资源提出了挑战.通过研究发现,新疆的工业化水平较低,主要需水工业是能源工业和矿产开发,按"十二五"规划工业发展目标,新疆的工业用水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同样,新疆的城镇化水平也比较低,即使在近年里有较大提升,新疆居民的生活用水量也不会大量增加.在新疆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水污染的治理和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 摘要:在地方政府主导的水权制度建设背景之下,水权的社会实践有着复杂的演进过程.水权镶嵌于社会关系之中,反映的是一种关系结构.在农业灌溉过程中,借助社会资本的运用,以社区整体为单位,村民通过个体之间的合作交换关系,在乡村组织的庇护下,发展出"关系水权"的逻辑.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水权运作方式,"关系水权"是社区成员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淀与变通的结果,它与政府的正式水权制度互为共生."关系水权"既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村民的实际用水需求,又能避免与政府正式水权制度正面冲突,它在个体、社区和地方政府不断互动的过程中实现社区灌溉水资源管理的动态平衡.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农村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农药、化肥、除草剂的高强度使用,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的乡镇企业,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不足导致农村环境不断恶化,通过文献阅读和对比分析的方式,提出从城镇和乡村发展兼顾、生态农业和高科技产业协同合作、法律规范和机构完善相结合、执行主体和农民参与同步进行四个层面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 摘要: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环境模块数据,对公众环境行为的城乡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居民环境行为水平较低,城市居民较农村居民实施更多的环境行为.关于环境行为城乡差异的污染驱动假设、信息分割假设及环境意识假设均得到证实,而阶层地位假设未获支持,环境保护二元体系假设仅得到部分证实.环境意识作为中介变量,对城乡居民环境行为的实施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提出完善环保设施与环保服务、加强环境信息披露、提升环境意识水平以促进环境行为的培育与激发.
  • 摘要:本文主要基于2003年、2010年以及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公众的环境意识和行为表现进行简要分析,以探讨其管理措施以促进公众更加广泛和有效地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 摘要:我国环保运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国家政策层面开始启动,媒介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很早就登上了历史舞台.我国媒介参与环保运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开展环境启蒙,宣传普及环境知识、提高国民环境意识;二是反映和报道环境事件,参与环境危机的解决及环境维权;第三是进行环境监督,干预或影响涉及环境问题的项目决策.但综合性媒体尤其都市类报纸长期处于临时应景状态,专业性发展迟缓,存在报道内容空洞,影响公众形成对环境问题的正确认知;媒介商业诉求于环保公益的冲突长期存在等问题。
  • 摘要:本文以湘中一起农民环境抗争事件为个案,在对之进行过程叙事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在抗争过程中多元策略的发明与表达及其面临的结构性限制.研究发现,受害农民采取"结盟"与"树敌"、"依法"与"依势"、"示弱"与"饰强"、"求内"与"借外"等多元抗争策略试图在政治机会结构和乡村权力结构二者内部的裂缝和间隙中寻找和拓宽抗争的机会空间,但在象征性政治机会与实践性政治机会发生背离、乡村权力结构"去中心化"与混乱而国家与农民之间缺乏有效联接和制衡机制的当下中国,农民环境抗争大多处于孤立无援、进退失据而被围困的境地.在某种意义上,农民环境抗争大多沦为失败是国家对农民从总体支配到分类治理转型的结果,国家与农民的新型关系在压抑农民利益诉求的同时也引发了政府合法性危机。
  • 摘要: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诸多污染企业开始向农村转移.本文运用"深描"手法,通过故事的铺陈呈现一个城郊村落环境抗争事件的始末.进而借鉴波兰尼的"脱嵌"理论,分析社会转型期草根农民的环境抗争动因,讨论了草根群体、环保NGO、媒体、中央政府等"反向运动"主体应对污染所兴起的环境保护"反向运动",探讨了中国农民环境抗争的本土经验.研究发现,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结构、经济体制、价值观念的变迁以及企业的理性困惑所造成的"市场脱嵌"引发了农民的环境抗争;农民环境抗争的胜利与"反向运动"主体间的互动密切相关;与西方大规模环境运动不同,城郊村落农民环境抗争展现出权变的特点.
  • 摘要:新民事诉讼法对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较为模糊,尚未明确界定具体的原告主体、程序、经费以及责任等核心问题.这就决定了环境公益诉讼尚未演化为职责(权)主义,依旧是利他主义的倡导.利他主义成为了法律的替代机制,利他行为也必然要支付额外成本.通过规训与惩罚渎职者,奖励与保护利他者将可以有效降低环境公益诉讼的成本或者增加环境公益诉讼的收益,实现利他主义的激励.目前的环境公益诉讼以公共惩罚为主导,缺少与私人惩罚之间的良性互动,造成了界权成本的居高不下.环境公益诉讼亟待通过市场机制,促成公共惩罚和私人惩罚的有效组合,共同致力于社会控制总成本的最小化.
  • 摘要:能源是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能源问题的表现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的能源流动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影响着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在分析能源问题区域差异影响和形成原因基础上介绍了能源问题区域差异情形下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特殊性和形成的基本原则,接着从生态资源要素、生态环境要素和生态社会经济要素等方面形成了能源问题区域差异情形下我国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 摘要:在环境抗争中,民众容易形成怨恨情绪.而基层政府的不当行为会导致民众怨恨心理持续积累,并将民众的怨恨对象由污染企业转向政府部门.路易岛的环境抗争研究表明,遭受经济损失、对"科学"解释和欺骗行为的不满是渔民产生怨恨情绪的最初因素;相对受剥夺感、政府的不正当行为、法院不受理、预期与结果的落差是导致怨恨再生的主要因素.怨恨情绪存在特定的演化机制,包括由"怨"到"恨",由个体到群体,由分散到聚集,由原生到次生.怨恨情绪会导致"国家-社会"关系张力,并诱发泄愤型群体性事件.当前,学术界需要加强环境抗争中的怨恨情绪研究,深入探讨怨恨情绪的前因与后果.政府部门需要重视并正面回应底层的利益诉求,防止群体性的怨恨情绪演变为群体性事件.
  • 摘要:海权能力是国家能力发展重大优先目标,其成长势必突破陆地行政区划传统官僚制窠臼.借鉴亚太海洋强国海洋治理经验,秉持有机适应新形势和主动创造新价值战略思想,海洋经济区公共治理创新可以在海权能力培育中承担重要角色.通过中国海权学说话语体系国际性构建,国家海洋委员会统合权威塑造和治理能力提升,央地、民间与海陆多维深度融合,或可有效克服中国海洋治理与海洋经济区发展的管理、建设、服务碎片化难题.
  • 摘要:2008年的青岛浒苔治理过程显示了我国社会应对海洋环境问题存在的问题,然而浒苔问题并非我国独有,邻邦日本近年来通过各地浒苔治理工程的实施,不仅成功动员了当地NPO组织、市民团体、企业厂家等社会多方力量的共同协作,而且丰富了当地民众的社会生活,并在有效治理浒苔的同时,成功开辟了浒苔回收利用的途径,使得浒苔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良性循环,从其实施效果来看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社会各方共赢的特色.本文基于对日本全国较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浒苔治理经验的考察,对日本浒苔治理的经验特色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对日本浒苔治理经验进行了借鉴.
  • 摘要:渔民因沿海经济开发支持国家经济建设而失去赖以生存的生计海域,做出重大牺牲,成为"失海渔民",进而成为同"失地农民"同样甚至更加弱势的社会边缘群体,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对失海渔民进行补偿与安置成为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然手段,然而对失海渔民的补偿标准及相关政策如何确定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前提.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的分析框架,构建失海渔民生计资本的价值计量模型,定量阐释渔民在失海前后的生计资本价值变化量即失海损失.
  • 摘要:全文从治理理论、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现代化四个层次讨论了国家治理与环境治理的关系.在国家治理理论视角下的环境治理理论分析中,讨论了"政府中心主义"、"市场中心主义"、"社会中心主义"的环境治理理论;在国家治理体系视角下的环境治理体系分析中,讨论了"立法导向"、"执法导向""司法导向"的环境治理体系;在国家治理能力视角下的环境治理能力分析中,讨论了环境治理的"决策制定能力"、"政策执行能力"、"对策应变能力";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环境治理现代化分析中,讨论了"第一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第三次现代化"过程中的环境治理.
  • 摘要:本文对环境社会学作了简单的阐述,并主要从面对环境问题时“跨学科”的必要性而言的,强调的是知识的宽度,也暗含着对于细碎化的学术分工导致的思维的单一化(缺少整体观)、知识的碎片化的批评。鉴于环境问题可能是最需要进行跨学科研究的领域,环境社会学者需要认识到其母体学科存在的局限,仅仅从社会学的理论和知识库存中吸收营养,将造成营养不足和营养失调,从而无法充分认识和理解复杂而又严峻的环境问题。而在“超越社会学”进行吸收、借鉴以及知识的整合时,尤其需要从环境史吸收营养。进一步说,不单是吸收和借鉴,而是需要与环境史“接轨”。首先,熟悉环境史是完整地理解“环境问题”的完整内涵的内在需要。其次,环境社会学所面对的虽然主要是当代的、而不是历史上的环境问题,但是这种分工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环境史,因为要深刻地理解和解释当代的问题,必须有参照和比较的对象,以及相应的比较分析。但要强调的是,环境史的阅读应该既有全球视野,同时又兼顾一些重点国家和区域。
  • 摘要:水环境问题是一种公共性环境问题,22%左右的居民已经意识和感知到水环境问题及其危害,90%以上的人认识到水污染的危害性,而在遭遇环境问题时,只有18%左右的人能够行动起来.解决公共水环境问题,比较有效的途径还在制度安排和公共管理方面.公众具体的环保行为如节水行为,既受个体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受个体的环境保护认知与态度的影响.环保知识的传播和宣传教育、环保态度的广泛形成对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 摘要: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从恐惧、敬畏、挑战、征服到依赖、保护,从"人在环境之中"到"人与环境有机整合(团结)".环境社会工作属于非传统社会工作范畴,但是符合社会工作基本原则.它可以视为环境社会学的姐妹学科,共同有跨学科视野,前者更重在解决问题,后者重在分析问题.共同目标是环境与人类的共存共荣.环境社会工作的使命是让人体现特殊性和普遍性,呈现责任与权利相平衡,从事生态修复、灾害减缓和健康维护,保证人类获得水、空气、食品、健康和生命安全.当前,有些地方的环境质量已经恶化到几近不可修复的地步,出现了环境难民.改变环境自然需要个体行动、组织活动、社区运动和政府政策.诸多案例表明,环境事务夹杂利益之争、空间之争和时间之争.公益不是环境行动的唯一促发因素.不能无视权力分布、贫富差距、消费文化、科学技术对环境问题的影响.系统改变环境需要跨学科、跨行业的协同组织,让各个角色发挥正当功能和合适的公益价值.这就是环境社会工作实务的使命也是面临的挑战.环境社会工作者需要成为倡导者、组织者、服务者和研究者,引导行动、组织运动、维权救难和政策研究.跨界行动特别需要一种新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方法.
  • 摘要: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出现和演进是对社会发展关于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的一个历史回应.围绕着生态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而展开的讨论也在国家、地区以及产业领域努力实现生态恢复、保护和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本文扎根生态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的意涵,归纳区分出理解生态现代化的四种基本模式:观念模式、分析模式、应然模式以及实践模式;总结分析了生态现代化理论凸显出来的根本特征并对其实践价值和困境进行了阐释.本文强调指出,生态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推演必须以理解其基本意涵为基础,从而规避盲目的机械嫁接风险.
  • 摘要:根据政策文本与实践,中国农村的水污染防治政策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0年代中期之前,农村水污染问题显现,但是防治政策受到了忽视;(2)90年代中期之后,农村水污染严重,相关的防治政策开始出台;(3)"十二五"前后,强化并完善对于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制度设置.当前农村水污染治理的挑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形式严峻;(2)在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投入方面,重城市,轻农村;(3)农村水环境防治领域存在大量的政策空白.面对这些挑战,可以从政策支持、政策参与、政策创新等方面进行政策优化.
  • 摘要:近代以来,"人-自然"关系呈现人类中心主义化的趋势."人-自然"关系剧烈转型是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以云南少数民族林区为例,阐释人-自然关系演变与生态危机的关联.借鉴日本环境社会学"生活环境主义"视角理解传统时期自然与生活者的关系.作为生活者的生活世界,森林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1)提供物质资料来源;(2)建构社会组织与规范;(3)魅化观念与信仰体系.现代社会的科学、国家、市场将自然祛魅化、资源化、资本化.1949年后,M县森林"异化"经历了两个阶段:国家主导的森林资源化阶段与市场主导的森林资本化阶段.入-自然关系不可逆转的演变某种程度上表明,生态危机是一种现代性的困境.
  • 摘要:70年代初以来我国公众参与在环境政策制定过程中不断升级的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公众参与对环境政策制定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当前我国雾霾相关政策为例,在社会舆论压力下,环境政策的制定模式在进度、目标、效率以及程序上较以往呈现出一些新趋势,这很大程度上是我国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期,环境衰退加剧、政府职能转变、社会分化、社会空间扩大的结果.公众参与不仅对我国环境治理结构及环境政策制定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够揭示更广阔的政治及社会运作机制.
  • 摘要:当代人类社会是大量燃烧化石能源的"高能量社会",它形成、加剧了威胁人类可持续性的资源环境危机与社会危机.强化以煤炭为主的能源问题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上述危机以及人类可持续性的肯綮所在,在当前我国的能源生产与消费高度依赖于煤炭的情况下,这方面的研究也便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国内关于煤炭等能源方面的社会学研究却十分匮乏.本研究主要通过对美国煤炭开采的重要区域——阿巴拉契亚地区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描述了煤炭开采引发环境、社会问题的状况,展现了这些问题的政治经济生产机制以及相关权力技术的运作过程.本文希望通过这些回顾,能够推动国内关于煤炭等能源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取得新的进展.
  • 摘要:20世纪80年代后产生的环境人类学在继承了人类学传统生态研究的遗产的同时,在理论取向、实践立场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区别并超越于人类学传统生态研究,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从"生态"到"环境"的变化过程说明了人类学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的改变,人类学不再把所研究的对象视为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的一员,而"环境"更能反映人类位置的实际状况.这种变化明显地与近30多年来人类学的自我省思及全球化的加剧密切相关.并通过对人类学传统的生态研究和转向之后的环境人类学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类,阐述了环境人类学力图以辩证和互动的方式看待自然与文化的关系,后结构主义的政治生态学用一种新的“一元论”将生活世界中诸种现实(包括生态、物质、象征、政治、社会、历史)整合起来,试图缩小长期存在于人类学内部的“自然”和“文化”之间的鸿沟。且环境人类学将分析单位从原来的“地方”和“区域”进一步扩展到“国家”和“世界”,关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作用。同时,环境人类学具有综合性的分析视角,在研究方法上也具有新的特点及带有鲜明的政治批判性和参一与性。
  • 摘要:今天所面临的各种环境灾害,都与气候逆生态化相关.造成气候逆生态化的根本因素是持续不断的高碳排放和全面污染.因而,减排和化污构成恢复气候、治理灾变环境的双重方式.实施减排的基本要略有五,即建立世界和国家两个维度的人口预测基准,构建WTO的减排运行机制、国际法律体系和国际-国家碳税制度,建立碳排放交易体制和交易市场.化污的努力途径有二:一是全面恢复地球自净化力;二是从生产与生活两个领域全面提高人类的化污染能力。
  • 摘要:气候变化是关涉节约的重大问题,它为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以下两方面的契机:一方面,气候变化为转向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方式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气候变化为"节约正义"的实现提供了契机.气候变化怀疑论的类型主要有:趋势怀疑论、归因怀疑论、影响怀疑论、解决怀疑论、含蓄怀疑论.近年来气候变化怀疑论在公众中有蔓延的迹象,成为向节约型社会转型的阻滞力量之一.气候变化怀疑论的本质,从科学层面看,一是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潭,企图以科学知识的相对确定来否定科学知识的绝对确定;二是体现了一小部分人对科学界已经达成共识的科学知识的质疑,其能否纳入"科学"范畴都是值得商榷的.从政治层面看,气候变化怀疑论与保守主义的"联姻",意在巩固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大工业的地位,并维持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永恒性。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综观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发现,并非所有的社会阶层都会对环境产生相同的破坏,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生活方式的人们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环境风险也并非均衡地分配于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地域承受着不成比例的环境风险,这就涉及到环境正义问题,包括代际层面的环境正义问题、区域之间的环境正义问题、城乡之间的环境正义问题.环境问题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失调,更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失调.如果不能解决环境正义问题,环境危机就不会得到有效解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可以说,实现国内环境正义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家根本利益.为此,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火任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党的十八人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五位一体"的战略全局的高度.作为社会主体的国家、企业和个体都要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环境危机及环境正义问题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我国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事业做出不懈努力.
  • 摘要:我国缺乏正式的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民间废品回收队伍实际承担了我国垃圾资源化回收工作.通过对H大学垃圾回收情况的调查,发现我国垃圾回收利用率并不低,超过40%的校园垃圾通过市场渠道得到回收利用.但这种非正式的垃圾回收体系也存在负面效应,单纯的利益导向难免会与环境保护目标发生背离,无序竞争、回收不彻底、二次污染是垃圾回收中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在垃圾回收方面应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非正式的市场化垃圾回收体系适合我国国情,应鼓励其继续发挥主导作用;针对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应采取嵌入型策略,进行合理规范和引导,纠正市场失灵.
  • 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己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模式被论及.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具有高效率、规模经济等特点,但也可能产生一些难以预见的环境风险问题.本文通过B镇规模化养猪业的实证调查说明,国家与政府从国家的视角出发认为集中化、大型化的养猪场更有利于日常的环境管理与监督,且在政策扶持与财政支助方面更具针对性.但实践的结果却是大型化、集中化养猪模式的畜禽排泄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在不断加重,环境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相比较而言,各种中小型企业与散养户的养殖模式更具有现实可行性.它们不仅有利于减少因畜禽排泄物所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且能够在小区域范围内形成生态循环链,促进蓄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