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7-09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853条结果
  • 摘要:通过对吉林省1961-2015年46个站点沙尘暴、扬沙和浮尘的月资料分析,得出了年平均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分析发现,吉林省沙尘暴和扬沙主要集中在距离科尔沁沙地较近的西部地区;南高北低的大气环流形势形成强风,受高山阻挡,沙源传播到梅河口和四平形成两个高值中心.
  • 摘要:2012年8月受台风“达维”和“布拉万”影响,辽宁地区出现两次强度不同的暴雨天气.本文运用中国气象局下发的台风路径资料、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辽宁地区两次台风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学诊断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副高的位置影响台风移动路径;台风“达维”虽然尺度小、强度弱,但在辽宁地区与西风带高空槽结合,激发中尺度系统发展,产生大暴雨,而台风“布拉万”是登陆后直接引起暴雨,台风“达维”在辽宁产生的降水量和降水范围都更大;两次台风过程均有充足的水汽条件能够产生暴雨,但台风“达维”影响期间,持续、大范围水汽输送和水汽辐合更显著,产生更大的降水量;两次台风暴雨开始之前辽宁上空均有暖湿空气相配合,850hPa假相当位温均超过67℃;两次台风暴雨过程中辽宁上空均为上升运动,但是台风“达维”影响期间长时间、高强度的上升运动对应产生更大的降水;两次台风暴雨落区与湿位涡的大值区有很好的相关关系,随着湿位涡的增长降水快速加强.
  • 摘要:本文在Mecikalski等人提出的八分法的基础上,利用FY-2G静止气象卫星数据,设计了以整个目标积云进行前后追踪的CI预警算法.并根据FY-2G静止气象卫星和GOES静止气象卫星在分辨率以及八分法研究区域上的差别,通过一系列实验对CI预警指标和其阈值进行调整和修改.然后利用北京大兴站雷达监测到北京北部和西部地区出现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对CI预警结果进行验证分析,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够提前30分钟预警出京津地区的对流初生过程,说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短时灾害性天气的预警提供理论支持.
  • 摘要:利用LD-2型闪电定位系统提供的云地闪资料、FY-2E静止气象卫星云图资料、加密自动站和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应用天气动力学和物理诊断分析方法,针对2013年8月4~5日辽宁地区一次典型的极端性冰雹暴雨天气的形成机制和特征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辽宁地区的冰雹暴雨过程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带来的西南向的暖湿气流和高空槽后从贝加尔湖过来的偏北向的干冷空气共同作用带来的强对流天气.(1)降雹前辽宁地区低层存在很强的暖平流,高低空温差大,T850-T500>30℃,有很好的热力不稳定条件;(2)200hPa的“V”型高空急流和500hPa的西北中空急流带来干冷空气,与地面的辐合线相互耦合,形成有利的高低空动力不稳定配置条件;(3)降雹前CAPE值明显增大,增幅达到2000J/kg以上,CIN减小使对流更易触发,位势不稳定能量加大,提供了能长时间支撑雹块的上升气流,为过冷水滴的碰撞增长提供有利条件,有助于大雹块的生成;(4)0℃层和-20℃层分别在600hPa和400hPa之间,保证了在云中存在较厚的过冷却水滴区,有利于雹块撞冻增长;(5)云中冷区超过暖区的两倍,保证了所形成的雹块在下降过程中不被融化;(6)通过中尺度分析,850hPa切变前部,500hPa中空急流和850hPa低空急流相重叠的位置的后部,为此次冰雹落区,而高低空急流相重叠前部为强降水落区;(7)高空槽前产生强对流天气时,西部山区地形的热力环流和动力强迫局地触发形成降雹的初始回波,迎风坡的抬升作用使局地强对流发生,入境积云的发展更强烈,有利于发生冰雹天气,而强降水天气多发生在中部平原地区;(8)暴雨中心在雹灾中心的位置更偏东偏北的地区;(9)降雹过程中正闪峰值在冰雹开始之前近乎半个小时左右,所以正闪比例的大幅提高对冰雹的产生有一定指示意义,而当负闪比例很高时易产生强降水天气.
  • 摘要:暖区暴雨具有突发性、对流性、雨强大和易致灾等特点.本文利用天气图、物理量场、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及常规观测资料等,对2017年5月12日福州市东南部沿海县市长乐市和福清市的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是典型的短时强降水型的暖区暴雨.高低空西南急流是主要影响系统,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输送和不稳定能量,低层南风辐合高层辐散触发较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激发中小尺度对流云团的发展,导致强降水发生.在水汽辐合条件好的情况下,高K值和高Cape值提示热力不稳定条件对发生短时强降雨和暴雨有利.低层正涡度中心和200hPa的负涡度中心向福建沿海移动,是福州市东南部沿海县市出现暖区暴雨的有利条件.有利地形的辐合抬升作用促进对流云团快速发展,形成剧烈的短时强降水,造成暖区暴雨.
  • 摘要:大气河(Atmospheric River)是指大气低层里的一种长带状强水汽通道.这种狭长的强水汽通道通常起源于热带海洋,镶嵌在中纬度气旋冷锋前方的暖输送带里,负责完成大气中的大部分经向水汽传输.分析发现,大气河的基本特征是低层大气中的高水汽含量与强急流相伴随,登陆时在海岸山地抬升作用下可引起强降水,引发洪涝、泥石流和雪崩等白然灾害。本文通过普查重新确定了影响湖南的大气河标准,分析了影响湖南暴雨的大气河时空分布特征、影响路径,典型大气河伴随的湖南暴雨天气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湖南的7次典型大气河过程及每次过程的水气场分布特征。
  • 摘要:本文对2016年7月27日北京地区出现的一次强雷暴大风天气进行天气分析,结果表明,此次为出现在弱垂直风切变环境下的一次脉冲风暴产生的下击暴流导致的雷暴大风.当天北京地区主要受低涡底部偏西气流控制,大尺度动力条件较弱,水汽条件较差,但大气层结呈现“上冷下暖”的配置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触发.通过探空资料可知,14时较08时的对流有效位能突增至2859J/kg,逆温层减弱变浅薄,同时对流抑制能量降为0,自由对流高度降低至997hPa,85hPa以下的环境温度直减率接近于干绝热,同时DCAPE值增大至665J/kg,以上条件均为出现大风天气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上游对流触发后,在南下影响北京地区时有显著加强,分析其原因为复杂地形下热力条件差异形成的边界层辐合,是此次雷暴在下山过程中维持并增强的重要因素.在雷暴影响过程中,通过雷达回波图中可监测到有明显的弓状回波、速度模糊和超低空急流特征,可为及时发布预报预警提供有效参考.
  • 摘要:结合卫星云图资料和实时探测资料及t639格点分析资料对2016年4月30日垦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分析了暴雨生成过程中云图降水估计、水汽输送路径、水汽亮温与暴雨的对应关系,分析了暴雨过程对应的热力和动力特征及暴雨发生的中尺度特征.结果表明,云图逐小时降水估计和累计值较好地描述出了暴雨落区,暴雨发生时逐小时云顶亮温在-55~-45℃之间,水汽亮温在-56~-47℃之间,暴雨发生在水汽亮温密集带偏冷一侧区域,这次暴雨是在南北锋区汇合及地形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中尺度分析显示,此次暴雨是由多个降雨云团持续影响造成,中低层暖湿,明显辐合切变,暴雨区正位于200hpa急流出口区左侧,露点锋的存在加强了暴雨区的上升运动.
  • 摘要:利用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地面观测降水资料、FY-2E卫星相当黑体位温资料,分析了2013年8月16日-18日(简称“8.16”)发生在东北地区的一次大中尺度系统暴雨过程,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研究了此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系统环流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动力和热力特征.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与高空槽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低空切变线是暴雨过程产生的中尺度系统.暴雨区存在弱低空辐合与强高空辐散,负散度与垂直上升运动明显;在此次暴雨过程中,TBB资料可以有效地反映暴雨中尺度系统的发展过程,在16日TBB中心维持在-64℃以下,最大值超过了-68℃,远远超过了-50℃的短时强降水指标,对应的东北地区出现了1h降水量超过50mm的短时强降水;同时低层的辐合抬升及强垂直对流运动相伴的次级垂直环流对于中尺度系统的发展及维持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暴雨中尺度系统发展的强盛期,垂直速度大值中心达到3m/s,最大垂直速度中心高度到400hPa,可以作为强降水过程的一个预报指标;暴雨发生前对流有效位能明显增大,3h降水区的切变线和CAPE高值区附近,有强烈的垂直运动触发CAPE的释放,在14h内变化达到2000J·kg-1,为对流天气发展提供了能量,是这次大暴雨发生的重要因素.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逐6h再分析资料以及新一代天气雷达和区域自动站资料,对2015年9月4-5日江淮地区气旋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东移的低槽、低层切变线和地面江淮气旋是暴雨产生的天气系统.前倾的高低空系统配置为短时强降水提供了不稳定层结条件.在高空正涡度平流作用下,地面气旋得以发展.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稳定维持为暴雨发生提供了了触发条件,暴雨出现在气旋前部的东北象限和东南象限两个区域内.中高层西北急流携带冷空气南下,低层西南急流有利于暖湿气流输送和能量的积累,上冷下暖的温度垂直分布特征有利于短时强降水的发生.苏北地区处200hPa急流右前方的高空辐散场中,低层位于低空急流左前方的低层辐合场中,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为暴雨发生提供了强劲的上升动力条件.低空急流将水汽向东北方向输送,苏北地区处在湿舌的顶部,存在高比湿梯度带和水气通量散度负中心,具有较好的水汽辐合,为暴雨发生提供了充分的水汽条件.45dBz以上的强对流回波长时间维持对短时强降水预报有指示意义.
  • 摘要:本文应用2006-2015年锦州地区沙尘地面观测资料和micaps常规高低空天气图,分析了锦州地区沙尘天气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对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的沙尘天气进行分型、选取典型个例进行分析,并筛选出其中的33个典型沙尘过程对沙尘发生期间地面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锦州市沙尘天气类型以扬沙为主,沙尘日数的年际变化呈现上升趋势;春季北方地区受降水少,风力大等气候因素影响,沙尘天气集中在春季出现;沙尘天气具有连续性和局地性特征、日变化明显;根据沙尘天气出现时伴随的地面风向,将锦州沙尘分为偏北大风型和偏南大风型.根据地面形势偏北大风型还可分为冷锋型(占全部沙尘过程的33.3%)和蒙古气旋—冷锋后部型(占全部沙尘过程的11.1%).这两种类型的沙尘天气过程均受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850hPa锋区随着高空槽东移迅速南压到我区,偏北风风速20m/s以上,冷平流显著,降温明显,地面冷锋过境,沙尘天气伴随偏北大风出现.这两种类型的不同之处在于,地面冷锋是否经过低压中心.偏南大风型根据地面天气形势可分为蒙古气旋—冷锋前部型(占全部沙尘的5.6%)、东高西低型(占全部沙尘过程的20.8%)和南高北低型(占全部沙尘过程的16.7%).此三种类型500hPa我区受高空槽前西南气流或中纬度较为平直的偏西气流控制;850hPa受温度脊控制,暖平流明显;地面位于大陆低压前部,海上高压后部,午后由于太阳辐射,对流层低层干燥且升温显著,西南或偏南风风力明显加大,大气层结为中性或弱不稳定,混合层加深,使辽宁本地沙源升空,加重沙尘天气危害.偏南大风型沙尘风力明显大于偏北大风型,相对湿度也明显大于偏北大风型,伴随强烈的正变温和负变压,而偏北大风型正负变压和正负变温均可出现,但以负变温和正变压为主.
  • 摘要:暖区暴雨是华南前汛期暴雨过程的特色之一,但因其降水强度大,局地性特征明显,预报难度大.目前,对暖区暴雨的研究以统计分析为主,了解暴雨形成机理,但所得结论对暖区暴雨预报指示意义较小.随着探测手段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非常规气象资料运用到暴雨的监测和预警中,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利用非常规气象资料对比分析暖区暴雨和系统性暴雨形成原因的异同,有利于提高暖区暴雨的预报准确性.2017年5月15日-16日福建龙岩出现区域性大暴雨过程,降水明显分为两个时段,第一阶段为切变南侧南风气流中对流性降水,降水强度大,强降水落区分散,为暖区暴雨阶段;第二阶段处于低涡切变的系统性降水,持续时问长,降水范围大,落区与低涡位置重合。利用地面区域白动站加密资料、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和v-3θ图等非常规资料,从不稳定能量条件和动力条件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不同降水时段的特征,为暖区暴雨预报提供依据。
  • 摘要:统计1961-2016年我国出现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次数,在对应的尼诺年份对临汾市春夏两季降水进行统计,并从尼诺事件发生的季节和强度出发,详细分析厄尔尼诺年与春季和夏季降水的相关性和旱涝关系,结果表明:1)1961-2016年的57年中,厄尔尼诺事件共出现15次,其中以中强事件为主,春季出现的几率最大,秋季最少.2)春季发生厄尔尼诺事件中,当年春季降水变化没有规律,当年夏季异常偏少的概率大;次年春季偏少的概率为100%,次年夏季异常偏多概率为80%.3)夏季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中,当年夏季降水出现偏少的概率大,并一般不会持续到次年的夏季,如果持续必为异常旱年.次年春季异常偏涝的概率大为67%.4)秋季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次年一般为正常年份,不会出现涝年或旱年.5)中强厄尔尼诺事件,当年春季和夏季降水出现异常偏少的概率都较大,均占偏少年份的67%;次年春季降水变化无规律,次年夏季降水偏少的概率为71%,异常偏少占偏少年份的40%.6)弱厄尔尼诺事件中,当年夏季降水量偏少的概率为100%,异常偏少年份占偏少年份的50%;次年春季降水偏少的概率大,异常偏少的年份占少数;次年夏季降水偏多的概率较大为67%,异常偏多年份占偏多年份的50%.
  • 摘要:利用桂林和柳州雷达资料分析了2013年4月17日和2015年5月10日发生在桂林、柳州的龙卷天气形势及雷达产品特征,及其预警的可能性分析,表明:0417过程影响范围比0510过程大,持续时间更长.两次龙卷都发生于低压带中,0417过程的触发机制是边界层的小低涡,0510过程触发机制是低层切变.两次过程都有低层高温高湿的特征.龙卷中气旋的入流与出流并不平衡,径向风切变最大达到36m/s,有别于冰雹中气旋.反射率剖面显示在龙卷的初生到最强阶段,反射率剖面具有钩子的特征,可见在龙卷发生的同时伴有冰雹.地面大风增强时,反射率增强,反射率剖面显示钩子不明显,有强反射率核心下降特征,可见下击暴流相伴随.径向速度剖面显示,在低层千米以下有辐合3,在6千米有辐散,同时表现为倾斜.两过程都存在提前预警困难的问题,通过对温度对数压力图的订正,将预测未来几小次龙卷时湿对流有效位能的增幅,尽力提前预警龙卷,同时,通过对雷达产品的分析达到对龙卷临近预报的时间尽可能提前.
  • 摘要:利用河北省142站气象资料、全球同化系统(GDAS)资料,引入后向轨迹模式(HYSPLIT),定量分析了保定市2016年7月18-25日暴雨的水汽轨迹及其源地.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中气压急剧下降,湿度上升,低压中心上升气流导致了强降水的发生.水汽源地主要有以下几个:(1)欧亚大陆;(2)西太平洋;(3)孟加拉湾-南海地区.不同气压场下各水汽源地轨迹贡献率也不同:950hpa上的轨迹主要有8条,其中西太平洋贡献率最大,占47.58%,其次是欧亚大陆(32.26%)和孟加拉湾-南海地区(20.16%).850hpa上的轨迹主要有6条,欧亚大陆的贡献率最大,占44.35%,其次是孟加拉湾-南海地区(33.87%)和西太平洋(21.77%).700hpa上的轨迹主要有6条,欧亚大陆成为该气压场上最重要的源地,占有68.55%的轨迹,其次是南边孟加拉湾-南海地区,占有31.45%的轨迹.东边路径并无轨迹,即该气压下西太平洋水汽贡献率几乎为零.
  • 摘要:利用常规地面和探空资料,福建自动站资料,NCEP/NCAR1°×1°逐六小时的全球再分析资料,福建雷达资料,诊断分析了2014年8月19日福建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和中尺度特征,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强降水主要由中尺度雨带和中β尺度云团造成.暴雨过程的发生与热带低压密不可分,低压环流使低层暖湿气流辐合,触发了不稳定能量释放并使不稳定层结不断建立;南亚高压脊线北侧的分流作用以及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抽吸作用形成了良好的高空辐散条件,有利于上升运动的维持和不稳定能量的释放,而潜热释放可加剧高空辐散和低层减压,利于低压环流和偏南风低空急流的维持.地形辐合使漳州附近螺旋雨带汇合加强是漳州短时强降水的重要原因,台湾海峡的狭管作用有利于西低东高的形势下偏南低空急流的形成和发展,且会形成地形辐合线,往往会对闽降水有促进作用且影响降水分布.第三阶段强降水云团与经向垂直环流之间有正反馈关系,且此垂直环流的形成不利于原闽西雨带发展,原闽西雨带减弱消亡.较弱的热带气旋其暖心结构可能不显著,若其-10℃与-20℃层高度与环境大气相差不大,且可分析出-10℃以上仍有强上升运动,这种热带气旋中心附近也可发生强雷电现象,这与所学的经典台风结构有所不同,在预报中应注意.数值预报往往对这种近海登陆影响的低压不能及时、准确的体现,因此在预报工作中对有利环流背景下的弱系统要有足够的重视;在这种西低东高的环流形势下,有必要考虑低压、急流和降水的一系列反馈作用.
  • 摘要:本文利用上海雾的微物理观测资料,分析了雾滴数浓度、液态水含量、粒子直径和最小能见度的变化,重点分析了辐射雾滴谱的分布特性。
  • 摘要:利用NCEP/NCAR的1°×°逐6h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FY2E云图资料,对2012年2月8日、2013年2月16日和2017年3月11日聂拉木三次特大暴雪过程进行了天气系统演变、水汽、热力和动力条件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①从受影响的系统上看,“2.08”和“2.16”暴雪过程中南支槽发展出了一个低压中心,而“3.11”暴雪过程的南支槽只是发展得很深.②“2.08”、“2.16”和“3.11”过程聂拉木上空的MPV1都为正值,并且都是随着高度增加而增大,MPV2基本上在500hPa以下为正值以上为负值,应注意到,特大暴雪发生前聂拉木站已经在降雪,所以能否把500hPa附近的MPV2值达到4PVU作为暴雪的预警因子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摘要:利用2013~2016年哈尔滨市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了近年来哈尔滨市污染日的时间分布特征,并采用相关分析和统计方法,分析了哈尔宾空气质量与风、降水量、逆温等气象要素的关系及其与雾和霾天气现象间的概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弱的地面风更容易引发空气污染,超过90%的重污染是在1~2级风的情况下发生的;60%以上的轻、中度污染发生在2级风情况下;当风速较小时(<2.5m/s),风速与AQI有显著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可达到0.378~0.672,风速增大到3m/s以上时,与空气质量的负相关性不明显,甚至可出现正相关;较大的风力一方面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另一方面可将PM10等较大的颗粒物吹起,大风天气主要造成轻度到中度污染;降水对空气有清洁作用,1mm上的明显降水,清洁作用更明显,1mm以下的弱降水和微量降水,清洁作用不明显,甚至可以使污染加重;春季、秋季和冬季,逆温层底的高度与AQI显著负相关,逆温层厚度与AQI显著正相关,即逆温层越低、越厚,空气污染越严重;逆温强度在春季和冬季与AQI相关性较好;哈尔滨空气污染日的分布规律与逆温层特征变化有关,1月和12月逆温层最厚,2月、10月和11月有所减小,1月、2月和12月逆温层底偏低,相应污染天气在1月和12月发生最为集中,重污染日数也最多;雾和霾天气都容易引起较重的空气污染,但雾天气的作用更为显著,雾天气条件下,出现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的频率均高于霾天气,两个级别污染出现的频率合计达64.3%;雾霾混合天气条件最易引起空气污染,出现重度以上污染的频率为100%;轻雾天气对空气污染影响不明显.
  • 摘要:2016年6月23日下午约14:10至15:00,一个强超级单体龙卷风袭击了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造成了98人遇难,至少846人受伤.这是中国过去40年中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龙卷风过程.本文将对此龙卷风过程的地面灾害分布特征、基于多普勒雷达观测的中气旋及龙卷涡旋特征、形成环境进行综合的研究分析.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2013-2016年武汉市国家和区域自动气象站不同季节及全年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分布状态,得到武汉地区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调研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完成了武汉城区和郊区代表站点的选择,分别计算了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城市热岛强度,并研制出武汉城市热岛气象等级标准,用于指导市民生活工作等活动.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区域自动站等非常规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7月8~9日的“尼伯特”台风暴雨进行多尺度分析,并应用HYSPLIT-4轨迹模式验证了水汽来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形势下发生的,中尺度特征非常明显.
  • 摘要:台风大风致灾是最严重的大风灾害之一,而过去对台风大风致灾的研究相对较少,预报经验也比较不足.因此,对台风带来的大风进行预报技术总结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希望能够做到更加精细的定时定点的大风预报.归纳台风大风预报的需求,事实上包括以下5个方面:大风范围、大风强度、起风时间、减弱时间和维持时间等.探讨台风大风的可预报性时,既承认其困难与报不准的现状,又相信通过对不同个例进行对比与统计和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分析与释用,预报员仍有能力根据积累的经验对数值模式输出的不同产品进行订正,并通过灵活结合丰富的观测资料做出准确率更高的预报.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正面袭击福建省,并于9月26-29日期间给福建带来了严重的风雨灾害,尤其是大风带来的破坏影响非常严重.“鲇鱼”大风致灾具有大风范围广、大风强度强、大风持续时间长、与前一个台风“莫兰蒂”的重灾区具有叠加效应等特点,但检验其预报效果却同时存在空报和漏报,这其中既有预报员考虑服务效果而进行的主观判断,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由于对造成台风大风的影响因子的认识不够充分.本文将对1617“鲇鱼”预报技术进行总结,重点针对其中台风大风的成因进行分析,为今后台风大风的预报积累经验.通过分析发现:(1)在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已经相当准确的基础上,台风大风预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转换为对台风结构演变的追踪和预判.台风结构的对称或非对称特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台风大风的起风时间和大风区的分布情况.“鲇鱼”外围螺旋雨带较台风本体先行逼近,导致台风大风提早出现且强风多集中在福建中北部沿海.此外台湾岛地形对台风结构的破坏作用与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对福建沿海大风的作用也不容忽视.(2)在预报台风大风时,分析地面气压梯度和变压场的变化是一个直接有效的预报方法,同时具有科学的数理意义.在“鲇鱼”北上影响福建前期,地面冷锋引导地面冷空气自中偏东路向南补充,使得福建中北部沿海为正变压区控制、气压梯度明显增大,这是造成该地区起风时间提早、大风强度强、大风维持时间长的原因之一.(3)在台风带来高能高湿条件下,冷空气南下与复杂地形有利于触发强对流的发生.对流能量释放造成的大风与台风环流带来的大风叠加产生的增幅效应,亦可能是“鲇鱼”在福建造成大范围、长时间强风的一个原因.
  •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常规实况资料分析2017年5月14-15日滇黔桂低涡对广西的暴雨影响,发现:(1)此过程降水特征是暴雨范围分布广,大暴雨主要集中在桂中一带,强降水的发生主要以锋前暖区热对流、锋面触发、暖区西南急流辐合以及850百帕低涡切变追上地面锋面后共同影响等形式.(2)此次过程在高空槽加深东移、低层的西南风快速增强,低层切变压近滇黔桂地区后加强发展成低涡,地面冷空气缓慢移动等共同的影响,是较为典型的滇黔桂低涡暴雨过程.(3)在中尺度上,广西低空西南急流有一次快速建立过程,水汽和能量能得到快速累积,同时广西上空持续强上升运动、中尺度低涡生成后稳定维持在桂中一带,都有利于对流的触发及强降水集中在桂中一带.(4)不同时次不同地点所产生的降水的影响系统是不同的,锋前暖区是以局地强对流形式出现在暖低压北侧及西南急流的辐合区,冷锋触发的强降水落区位于地面锋面附近,而切变线进入该区后和地面锋面耦合使降水增幅,强降水主要发生在低涡切变的南侧及暖切附近.
  • 摘要:福建是我国台风登陆较多的省份,因此对登陆台风的研究一直是气象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通过对1617号“鱼占鱼”台风暴雨诊断和水汽输送轨迹模拟分析发现:“鲇鱼”台风期间西太副高强大稳定,台风登陆福建后才发生断裂。台风暴雨发生期间,福建沿海的垂直上升运动十分剧烈,且垂直方向上存在纬向次级环流,是造成强降水的重要因素。台风暴雨落区发生在等嫡而位涡密集带的西偏北一侧,IPV的分布和移动方向能够清楚反映暴雨落区的变化。HYSPLIT模式后向追踪发现,暴雨发生前期水汽来源于1500 E以东的太平洋,中期来自于菲律宾以东地区,后期来自近南海地区。暴雨发生前期各层水汽来源于同层高度;暴雨中期低层水汽陡然上升输送到2000m高度,对应强烈垂直上升运动,有利于强降水的增幅;暴雨后期,500m和1000m高度水汽来自于近地而,2000m高度水汽来自500-1000m的低层,水汽垂直输送减弱,强降水结束。
  • 摘要:本文利用统计分析、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江阴1957~2015年193天暴雨(日降雨量≥50毫米)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得到其变化规律和周期震荡的突变点,结果表明:江阴暴雨分布很不均匀,暴雨日数年际分布总体特征为先减后增,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逐年减少的趋势,80年代开始呈逐年增多的趋势,1999年开始暴雨日数增多趋势明显;暴雨一般只出现在夏半年5-10月,且主要集中出现于6-8月,所占比例为80.8%,其中,梅雨期内的暴雨约占暴雨总数的三分之一;暴雨区域分布总体特征为北多南少,北部沿江地区易出现暴雨,其中夏港、南闸一带是暴雨出现最多的地区,而东南角出现暴雨的次数最少;历年暴雨日数在9a、13a和21a左右周期振荡剧烈,其中21a尺度上存在的小波变换周期为历年暴雨日数变化的主周期.通过对2010~2015年江阴本站出现的32天暴雨进行逐日分析,根据暴雨的出现日期以及结合暴雨过程特征,江阴的暴雨基本可以划分为三类:梅雨暴雨、盛夏暴雨和台风暴雨.文中对暴雨出现时高空和地面形势及其影响系统进行了重点分析,总结出了江阴暴雨高空和地面形势场的主要特征,进而得出了梅雨暴雨和盛夏暴雨相应的预报指标,从而为暴雨的预报提供帮助.此外,文中还通过对雷达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了江阴暴雨过程中短时强降水的雷达产品特征,为暴雨临近预报预警服务提供参考.
  • 摘要:文中对2013-2016年的冰雹过程的卫星云图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冰雹过程的卫星云图特征,用统计模式识别方法进行识别.对红外卫星云图进行图象处理后,用交叉相关和冰雹云系的形态特征的保守性,得到其移动矢.以此对冰雹云系的移动作外推预报.结果表明,准确率比目测判别要高.
  • 摘要:以华中区域中尺度业务模式WRF3D为平台,使用MYJ、ACM2边界层方案完成了2012年7月的批量敏感试验,并与高时空分辨率实况降水数据作对比,重点关注不同边界层方案对我国中东部地区降水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案下的降水预报均对我国中东部地区清晨和午后并存的降水双峰值有所表现,且两者对清晨降水峰值的预报差异不大,但预报的午后降水峰值差异明显,尤其表现在峰值幅度上,位相上也略有差异.总体而言,ACM2方案下的降水日变化特征更接近实况.进一步对高分辨率模式输出的诊断表明,午后降水峰值主要由隐式降水决定.在此基础上,从模式中隐、显式降水产生机制的角度考察了不同边界层方案下降水日变化差异的可能原因.
  • 摘要:利用泰安交通气象观测站和单能见度仪资料,结合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和GFS分析资料,对泰安2011~2014年发生的多次雨雾特征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并且针对2011年夏季的一次雨雾过程从天气形势、生消原因、能见度与多种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14年,泰安雨雾天气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秋季的夜间到清晨,持续时间在3h以下,最低能见度基本在500m以上.(2)对110622雨雾过程而言,偏南气流在泰山南麓辐合抬升是降雨形成的重要条件,降雨的蒸发是雨雾形成的根本原因,且降雨量较大,弱降水是雨雾维持的重要条件.(3)110622雨雾发生期间,相对湿度与能见度反相关性较强,但不随能见度波动而波动;风速很小,基本不超过2m/s;逆温层较低,辐射降温不明显,逆温较弱.
  • 摘要: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中尺度自动气象站、卫星云图以及NCEP的1°×1°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10月13-14日江西省南部出现的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降水过程是中纬度西风槽与台风倒槽相互作用的结果,槽前正涡度平流与低层台风倒槽东侧正涡度平流同位相叠加,增强了中低层动力抬升条件,台风东侧的偏南气流将水汽输送到暴雨区;(2)高空槽携带干冷空气入侵与低层台风倒槽的暖湿气流叠加增强了大气的不稳定性,同时中高层有干空气侵入,高空位涡异常下传和低层位温异常利于气旋的发生和发展;(3)地面非均匀加热使得强暴雨区地面出现异常负变压中心,形成变压风辐合和地面中尺度涡旋,触发对流性强降水;(4)该过程共有3个云团产生,中尺度对流云团在地面能量锋区南侧发生,沿能量锋区东移合并,经过高能中心时得到强烈发展.
  • 摘要:“鲇鱼”生成于9月下旬,登陆位置距离浙江省较远,但对浙江省的影响较为严重,一些站点出现百年一遇的雨量.本文通过环流形势和物理量的诊断发现:(1)虽为秋台风,但由于强度较强,而冷空气较弱,结合位置在浙江北部一带,且时间短暂.因此,移动主要受其自身内力和强盛的副热带高压南侧气流引导为主;(2)台风东南侧有一条畅通的水汽通道,且通道上有一支低空急流,水汽输送十分有利,故前期为“9”字形台风.后期随着北侧偏东气流的增强,转为“6”字形台风,造成浙江省远距离暴雨;(3)生命史期间,高层对应一个强的辐散中心,利于台风的增强.同时,强降水期间,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形成一个垂直的抽吸效应,促使上升运动的加强.
  • 摘要:高温是影响江阴市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本文利用江阴市1957-2016年地面月报表高温资料以及NOAA再分析资料,对江阴市高温日数的年际变化、月际变化、强度和持续性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利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江阴市高温日数进行了突变检验;进一步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对江阴市高温日数的周期性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另外,本文从江阴市高温日数较少年和高温日数较多年的5-9月平均500hpa高度合成场,对环流背景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充分了解江阴市高温天气特征、预测江阴市高温变化趋势有重要参考价值.
  • 摘要:本文利用1950-2015年间Hadley环流中心海冰和海温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北极海冰的可能影响,并从大气环流和净表面热通量两个角度探讨了可能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在ENSO事件发展年的夏、秋季节,EP型与CP型El Ni(n)o事件与北极海冰异常的联系无明显信号.而La Ni(n)a事件期间北极海冰出现显著异常,并且EP型与CP型La Ni(n)a之间存在明显差异.EP型La Ni(n)a发生时,北极地区巴伦支海、喀拉海关键区海冰异常减少,CP型La Ni(n)a事件则对应着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地区海冰异常增加.在EP型La Ni(n)a发展年的夏、秋季节,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通过遥相关波列,使得巴伦支海、喀拉海海平面气压为负异常并与中纬度气压正异常共同构成类似AO正位相的结构,形成的风场异常有利于北大西洋暖水的输入,同时造成暖平流,偏高的水汽含量进一步加强了净表面热通量收入,使得巴伦支海、喀拉海海冰异常减少.而在CP型La Ni(n)a发展年的夏季,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关键区受其东侧气旋式环流的影响,以异常北风分量占主导,将海冰从极点附近由北向南输送到关键区,海冰异常增加,而净表面热通量的作用较小.
  • 摘要:对上海地区59个自动站2006-2013年逐时气温资料进行了本地化的质量控制,得到一套高分辨率气温数据集.将其与常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反映的上海年平均及季节平均气温基本一致,说明经质量控制的加密资料是可信的.但其空间差异更为明显,表明高分辨气温数据在城市热环境精细空间分布研究中更具代表性和有效性.基于该数据集研究了上海的城市热岛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加密观测数据可反映出城市热岛的精细结构气候特征:热岛分布由中心城区向四周及西南部扩展,尤其是出现了“多中心”结构特征,即除中心城区的热岛主中心外,在闵行北部和松江南部均出现了与快速城市化进程相联系的区域性副热岛中心;受大气环流季节转换和局地海陆风的影响,热岛位置在秋冬季偏东南方向,春夏季偏西北方向.上述精细化特征在常规资料中并不明显或无法体现.由此可见,经质量控制的加密气温数据在城市热岛的精细结构研究中更具优势.
  • 摘要:文中利用上海市徐家汇站66年连续降雨资料,采用年最大值法,采用皮尔逊三型分布曲线和耿贝尔分布曲线,进行了3小时至24小时的长历时暴雨强度公式的推求,编制了包含重现期2年至20年的长历时暴雨公式。区县采用(1980年-2014年)的降雨资料,采用相同的暴雨选样方法,频率分布曲线,暴雨强度公式参数求解方法,编制了长历时暴雨强度公式,并加以比较。结果是用中心城区具有代表性气象站降雨资料建立的暴雨强度公式应用于上海区域,是适宜安全的。在建立城市暴雨强度公式时,应采用尽可能年代长、距离目前最近的降雨资料,这样可包含该地区历史上降水多强、少弱期,涵盖了降雨的变化规律,以使得到的设计暴雨强度更加合理,避免出现偏小或偏大的现象。
  • 摘要:青藏高原土壤湿度作为具有“记忆性”的陆面过程因子,对局地和非局地的天气气候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形条件,地面观测站点稀少,长时间序列的土壤湿度观测资料十分匮乏,目前仍没有一套公认的能够很好的描述高原土壤湿度变化特征的替代资料.本文利用收集到的多套观测资料作为参考,分别对各种替代资料在高原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观测资料表明,高原的土壤湿度在表层、中层、深层的变化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层与中层、中层与深层的土壤湿度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2)卫星反演资料SSM/I RETRIEVALS在各个站点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都为正,在高原东南部、中部、北部相关系数都在0.5以上,且标准差与高原东南和中部的观测标准差较为接近,是我们研究青藏高原土壤湿度多年变化特征的一套非常好的替代资料.(3)春季高原土壤湿度的空间分布具有南部边缘较大、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征,大部分地区的土壤湿度具有明显的线性增加趋势;去除趋势后,高原东、西各有一个均方差大值区,东、西关键区内的土壤湿度从春到夏都具有很好的持续性,可以作为预测我国夏季降水的重要因子.
  • 摘要:本文利用国家气候中心2000站的逐日气温数据,对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1961-2015年夏季极端高温进行突变检测,并研究其突变前后夏季极端高温的时空变化特征.总体上,长三角地区夏季极端高温存在年际、年代际的变化特征.
  • 摘要:利用江西省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71-2016年逐日庐山站雨凇观测资料、NOAA重构延长的逐月海表温度(SST)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风场资料,分析庐山雨凇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并初步探讨了雨凇异常年海气场异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庐山雨凇发生在当年11月至次年3月;(2)近45年庐山雨凇日数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年际变化特征,雨凇日数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且在1980年代初存在一突变点,由异常偏多向偏少转变,即1970年代到1980年代初,庐山雨凇日数异常偏多,1980年代到2000年初庐山雨凇均值基本接近常年,而2000年代初到2015年庐山雨凇又异常偏少;(3)庐山雨凇日数存在2-4年及8年左右的准周期变化,2-4年周期变化在70年代、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末及2010年代初振荡显著;(4)庐山雨凇异常偏多年代,前期(4-10月)整个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偏低,同期(11-3月)庐山受贝加尔湖异常反气旋东南侧东北气流和中国东部沿海异常反气旋西北侧偏南气流共同作用,有利于降水发生和雨凇出现.
  • 摘要:最近30年,南极经历着急剧的气候变化.南极西部尤其是南极半岛区域观测到了全球最快的升温现象,达到近1.2K/10年.在全球变暖以及北极海冰加速融化的背景下,南极海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出现了扩张的趋势,并在局部呈现出偶极性分布,暨,Amundsen海的海冰减少,而Ross海的海冰则急剧增多.这一系列局地气候变化影响了海平面上升以及深海的温盐环流,进而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本文中试图对南极海冰及表面温度的年代纪变化给出物理上合理的解释。应用多种观测数据和再分析数据,以及三个不同复杂程度的大气模型,建立了热带大西洋和南极气候之间的遥相关关系。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到了非常一致的结果:大西洋的海温异常能够激发行星尺度的Rossby波。在两个星期内,Rossby波从赤道区域传播到Amundsen海区域,影响南极周围的大气环流,进而通过平流输送和拖曳作用改变局地气温和海冰分布。进一步研究发现,副热带激流对Rossby波的传播起到了导向作用。Rossby波列经过多次反射,最终被“聚焦”在了Amundsen海区域。这一动力机制决定了大西洋和南极之间的遥相关存在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南半球的夏季,由于副热带激流的减弱,背景流场无法对Rossby波实现聚焦,遥相关于是减弱甚至消失了。
  • 摘要:格林兰岛冰盖在上一次间冰期期间(约11万5千年前)比现在的规模小很多,在未来气候变暖的情景下有可能会产生类似的冰盖融化和缩小.冰盖融化产生的淡水如果注入北大西洋,会抑制深对流和深水的形成,从而减弱大西洋经圈环流(AMOC).由于大量的向极热量输送是由AMOC完成的,它的减弱对北半球的气候将有很大的影响.冰盖融水常常通过一些宽度很窄的冰流或出水口注入海洋中,而从不同位置注入海洋的淡水可能会作用于不同的深水形成区,或者对同一个深水形成区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最终导致不同位置的冰盖融水对AMOC及气候产生不一样的影响.本文目的是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来测试气候对不同位置格林兰岛冰盖融水的响应.
  • 摘要:本文基于西南地区378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2年的逐月降水量和气温资料,通过计算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分析了西南地区干旱变化特征,包括干旱强度、干旱面积以及干旱历时.结果显示:1971-2012年西南地区干旱强度呈南北方向带状分布,中部最高,西部次之,而东部最低;干旱强度数值随时间呈波动下降趋势,强度增大,中部地区上升趋势大,东部地区上升趋势大于西部地区;干旱面积百分率随时间变化呈明显上升趋势,以每年增长0.47%的速率扩大,其中,2000年以后该地区干旱发生范围增大最为明显;干旱历时分布呈中西部高、东部低,随时间变化呈明显上升趋势,中部地区上升最明显,东部地区次之,而北部减弱.综合分析1971-2012年西南地区各干旱特征量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西南地区干旱强度、干旱面积和干旱历时均呈上升趋势,中部地区干旱最为明显,其次为东部地区.
  • 摘要:本文使用1900-2010年帕尔默指数(PDSI)和1981-2010年CMP降水、NCAR700hPa位势高度等格点资料,分析了亚非干旱、半干旱带从北非(A)、中东(B)、中亚西部(C)、中亚东部和中国西北地区西部(D)、东部(E)、华北(F)和东北(G)等区域PDSI的时间-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亚非A到B区,1901-1930年PDSI为-1~2,干旱较轻或相对不旱;1931-2010年PDSI为-2~-4,干旱较重.(2)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中亚东部和中国西北地区西部(D区)1981-2010年PDSI>0,这与该区同时期700hPa位势高度呈下降趋势及其相应的降水呈上升趋势有关.(3)PDSI≤-2的干旱期,有从A区到G区,逐区向东扩展的趋势,后延推移从A→G区间隔年约为24-31年,本文对干旱气候预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摘要:本文利用2010年1月和6月定西站的同步综合观测资料以及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通用陆面模式(Common Land Model,简称CLM)的模拟数据,首先定量分析了LAS相对于EC在地表能量闭合度上的优势,进而基于LAS在观测尺度和能量闭合度上的优势,对LAS在区域陆面模式验证中所体现出的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
  • 摘要:准确的水稻延迟型冷害大范围同步跟踪监测,可为提高稻米品质和产量提供帮助.在明确东北地区水稻种植区域和水稻低温冷害年的基础上,划分了基于MODIS MOD13A2数据产品的东北地区水稻各发育普遍期植被指数判识指标的参考范围,构建了基于地理信息的水稻发育期模型,在此基础上制作了水稻静态发育期空间分布图,并以2009年5月24日和8月7日为例开展了东北地区水稻延迟型冷害动态监测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东北三省发生较大范围水稻延迟型冷害的年份有2002a、2003a、2008a和2009a,其中黑龙江省是水稻延迟型冷害的重灾区;(2)EVI在水稻发育期判识中较NDVI更具优势;(3)利用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与日序的相关关系构建水稻发育期模型,推算无观测地区的发育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4)在同一时间东北三省各地的水稻发育期分布推算结果的基础上,实现了2009年5月24日和8月7日东北地区水稻延迟型冷害动态监测,所得监测结果与2009年农业气象观测记录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很好的一致性,监测结果正确.
  • 摘要:气候变化影响各国降水和温度,引起旱涝状态变化,从而影响一地水文、农业、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管理.SPI能有效地反映各个区域和各个时段的旱涝状况,但没有考虑温度、蒸发等因素对干旱的影响.在结合PDSI对温度的灵敏性和SPI多时空特性的基础上,Vicente-Serrano et al.提出了一种新的气候干旱指数: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SPEI基于降水和蒸散,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分析干旱演变趋势新的理想指标.本文应用新的干旱指数SPEI来综合分析浙江省1971年以来的干/湿变化状况;采用主成分分析探讨浙江省干/湿模式时空特征;分析了温度、降水变化对干/湿模式的影响,为未来的干旱状况客观评估和准确预测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1970以来,和IPCC AR5关于中国区域降水变化的报告一样,浙江省年降水量变化不显著.4月、5月、9月和10月降水呈减少倾向,在11月和12月呈增加倾向.月降水量是影响SPEI的主要因子,降水量和SPEI的倾向关系是一致的.(2)1970以来,浙江省年平均气温增加率比中国区域高0.11℃每10年.在5-9月,温度对干模式的影响强于对湿模式的影响.随着温度显著增加,干旱事件和强度显著增加,而湿模式变化不明显.(3)在浙江省有三种干/湿模式分布.第一种EOF模式是一致的干/湿模式分布,在4、5、9月有显著的干模式倾向,在8月有显著的湿模式倾向.第二种EOF模式是4-10月北部和南部存在反相位的干/湿模式分布,由于冷暖气流变化,5月浙江省北部存在干模式倾向南部存在湿模式倾向,9月浙江省西北部存在湿模式倾向东南部存在干模式倾向.由于热带气旋带来的降水差异,8-9月浙江省东部和西还存在第三种反相位的干/湿模式,其中8月浙江省东部存在湿模式倾向西部存在干模式倾向。
  • 摘要:基于1960~2016年沈阳市5个气象观测站的降水量资料,得出了沈阳市春播期(4~5月)降水量年际及年代际趋势系数、降水变率及距平演变特征,对春播期降水量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及旱涝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7年沈阳市春播期降水呈弱的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4.1mm,西北增幅大于东南部;尽管降水量年际变化呈现增加的趋势,但空间上分布始终呈现南多北少的布局,地区间的差异逐年代加大,降水不均的布局导致北部地区干旱风险较大;步入2000年以后,沈阳市春播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降水相对变率相对较高,春播期出现旱涝灾害可能性增大.
  • 摘要:利用鲁西地区1962-2015年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月的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主成分分析和ArcGIS空间插值方法,分析了该地区的年度和季节干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鲁西地区的干旱发生较为频繁且持续时间较长,年度和季节干旱发生频率均为30%左右,主要以轻旱和中旱为主,重旱和特旱发生频率较低;年度和季节的干旱站次比中,春旱和冬旱呈减少趋势,夏旱和秋旱呈增加的趋势.(2)主成分分析中前两个特征向量的空间分布与干旱频率站次比的区域分布较为一致.
  • 摘要:利用中国553个台站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运用降水集中度PCD、新的集中程度方法Q和旱涝指数W分别讨论了中国夏季降水季节内非均匀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我国西北大部分地区降水相对集中,西北地区中部和西南地区降水较分散,东部整体降水并不集中,但黄河中下游地区降水相对集中.新疆和西藏地区西部、西北地区中部以及东南沿海降水集中程度逐渐趋于分散,Q在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显示趋于集中,PCD则相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和华南沿海W值较大,易发生洪涝,西部地区W值较小,相对容易发生干旱.西藏、青海部分地区以及长江、黄河流域发生干旱或洪涝灾害较为频繁,西南地区W年际变化很小.60-80年代W大多偏小于平均值,1981-1993年W变化幅度较大,1994年后W多偏大于平均值,全国大部分地区W值多为增加的变化趋势.另外W有显著的2-3a和7-8a周期震荡.
  • 摘要:利用新疆蔡家湖气象站198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细致分析了该地区近30a积雪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研究表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近30a积雪对气候的响应主要反应在冷季的平均气温日较差,降水量,日照时数和蒸发量的变化上,其中冷季降水量和平均气温日较差与最大积雪深度相关性最好,通过了0.05信度检验;在积雪最大雪深的变化中,有31%可以由冷季平均气温日较差的贡献来确定,有26%可以由冷季的降水量贡献来确定,冷季日照时数,冷季蒸发,冷季平均气温的贡献分别为7%,4%和1%;冷季气温日较差或冷季降水量单独增大(多),对积雪最大深度有增厚的作用;冷季气温日较差和冷季降水量的交互作用是微弱的负效应;冷季气温日较差过大时,并不利于积雪最大深度的增厚,冷季降水量较多时,有利于积雪最大深度的增厚.
  • 摘要:以往的研究多着重于黄土高原蒸散量的变化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子,关于该地区蒸散量年际变化的机理,尤其是植被的生理生态调控却很少探究。并且,不同植被类型以及不同气候区植被生理生态调控的差异也需要探讨。本文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蒸散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特别是生物调控机制,并探讨了各种调控机制在不同生态系统和气候区的差异。
  • 摘要:选用参与气候变化政府间合作委员会(IPCC)第5次评估报告的25个气候耦合模式(CMIP5),基于GPCP(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Project)降水资料,采用多种统计方法,综合评估模式历史试验对1979-2005年新疆夏季降水的模拟能力,优选出模拟性能较好的模式,进而利用其RCP8.5排放路径下的模拟结果来预估未来30a(2021-2050年)新疆夏季降水的变化.从气候平均场和年际变率来看,25个CMIP5模式的模拟性能差异显著,部分模式可模拟出新疆夏季降水的主要空间分布特征,如伊犁河谷地区的降水中心以及南疆和东疆地区的少雨区.从优选出的9个模式的集合平均结果来看,降水的空间分布与观测比较一致,但对南疆西部山区与昆仑山北侧地区降水强度和范围模拟仍偏强,对年际变率的模拟偏弱.(1)未来30a北疆大部分地区和东疆部分地区夏季降水略微减少,伊犁河谷和南疆大部分地区显著增多,且增幅中心出现在南疆西部和昆仑山北侧地区;(2)山区年际变率较其他地区明显,且伊犁河谷、南疆西部和昆仑山北侧地区的年际变率呈现逐渐增大趋势;(3)降水变化与500hPa环流配置异常密切相关,北疆地区偏南气流加强,表现为反气旋性环流,南疆地区偏东气流加强,表现为气旋性环流,因而导致未来新疆地区夏季降水南增北减.
  • 摘要:本文使用南京站1951-2012年逐日降水量资料分析了近60年南京旱涝演变规律,研究了南京的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开发了南京旱涝特征与服务系统.结果表明:50年代旱情较为严重,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则较易发生涝灾,80年代为正常年景,90年代起至今的趋势是旱情加重.南京有向旱年发展的趋势.南京市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的季节性变化大,各季分布不均匀,四季的Z指数变化趋势不同,春季多年变化趋势不明显.夏季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表明雨涝趋势增强.秋季呈微弱的上升趋势,表明干旱略有增多.冬季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表明雨涝趋势增强.发生季节性旱涝的频率相当,夏秋季涝多,冬春旱涝频率相当.旱涝演变据有连续性.南京各季出现正常的年份较多,而且会连续出现,南京市旱与涝常常相伴发生,南京市各季旱涝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频繁性,连续性、相伴性.南京市的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即使在正常年份,在作物生长期内,季节性干旱也时常发生,根据南京市的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关键期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规律,可将干旱分为春旱、夏旱、秋旱、冬旱.本文为了服务南京地区旱涝趋势预测和防灾减灾,开发出了南京市旱涝特征与服务系统,分析得出南京各站旱涝发生发展的规律.对南京旱涝监测有较好的业务应用前景,能够为今后旱涝预测业务中提供很多的参考依据.
  • 摘要:研究发现,辽宁省春播期第一次透雨有明显的东西和南北差异,透雨出现的最早日期是庄河站,为04月17日;最晚的是义县、建平和彰武站,日期为05月02日。透雨分布趋势大致呈西北一东南走向。即,西北透雨日期偏晚,向东南方向透雨日期逐渐提前。辽宁省春季透雨在空问场上有较好的一致性,EOF分解的第一特征向量的方差贡献占总体方差的33.7%。辽宁省春季透雨年际变化振幅明显,总体趋势是:20世纪60年代偏早,70年代偏晚,80年代偏晚,90年代偏晚,21世纪10年代偏早,2011-2015年偏早。
  • 摘要:本文选取了湖州地区冬季的一次“太阳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其产生的机制,并由此总结了该过程预报上的疏忽,为以后得降雪预报提供参考.通过资料分析得出本次的降雪是一次有近地层的浅薄系统主要引起的小尺度降雪:高空冷空气渗透是这次小雪过程最主要环流形势背景;在降雪维持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很好的动力条件以及有效的高空温度、散度配置;低层的温湿度条件有利于降雪的维持;地表西南风和西北风形成狭小的辐合带,自西向东影响浙中北地区,西南风也有利于低层水汽输送;随着云量减少,太阳透过云层到达地面,与持续的小雪结合形成了特殊的“太阳雪”天气.预报员在工作中须提高警觉,通过实况资料深入分析低层以及小尺度系统,对预报结果进行及时修正,有益于提高短期和短时预报的准确率.
  • 摘要:利用宿迁市2011-2014年土壤墒情和相关气象资料,分析了宿迁地区土壤湿度的基本变化规律,对土壤墒情和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找出关键影响因子,结合经验公式法建立了土壤墒情预报模型并进行了试报和验证,证明其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报的土壤墒情状况基本可反映宿迁地区未来15天旱情发展的趋势,预报平均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该研究对防旱、排水除涝、调节土壤湿度、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农业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摘要:大连是一个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地区,因此,降水的变化趋势收到广泛关注.本文分别以大连南部地区的大连市区站、金州新区站和旅顺口区站1976~2015年的逐年及季降水量资料,运用年际变化降水量以及气候变率等分析方法,对三个站近40年来的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大连市区站和旅顺口区站的年降水量均呈线性上升趋势,两地上升速率相差无几,其中,大连市区站上升速率为15.7mm/10a,旅顺口区站上升速率为15.3mm/10a;金州新区站的年降水量呈线性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4.7mm/10a.对三个站近40年间春夏秋冬各季的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得出:三个站春季和秋季的降水量都呈线性上升趋势,春季降水量上升趋势尤为显著;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均呈线性减少的趋势,夏季降水量比冬季减少趋势更为显著,特别是金州新区站夏季降水量减少趋势远大于其它两站,而夏季降水量基数较大,是金州新区站年降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 摘要:本研究分析了新近编制的1951-2012年亚洲极端气温指数观测资料,该资料在计算这些指数之前将日资料进行了均一化处理.所有极端气温指数表现与全球增暖一致的清晰增暖趋势.大部分极端气温指数在高纬度增加趋势要大于低纬度区域.除此之外,在冬季高纬度地区冷极端事件在最近15年出现了降温现象,但是夏季或者低纬度没有出现该现象.
  • 摘要:为研究高污染地区气溶胶形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利用CALIPSO卫星2级产品,分析了华北地区不同污染条件下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时空分布特征,气溶胶的季节成分比例及其光学属性和垂直分布特征,并结合AERONET观测数据,对气溶胶的季节光学属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华北地区AOD高值区分布于海拔较低平原地带,而低值区主要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丘陵;夏季AOD值最大,春季最小;能见度大时,AOD小,而能见度小时,AOD大;华北地区AOD近十年间呈现微弱的上升趋势,趋势值为0.003;华北地区气溶胶以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为主,但在春季,秋季,冬季受到来自北方沙尘的影响显著;春季退偏振比(PDR)和色比(CR)值最大,夏季最小;春季沙尘被长距离传输到了对流层中部及其以上区域,夏季强烈的垂直对流活动使得大量的气溶胶被从边界层内带到了自由对流层,秋冬季节稳定的气象条件使得大量的气溶胶滞留在边界层内.
  • 摘要:为探讨气温对儿童哮喘就诊人数的定量影响关系,采用基于时间序列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AM),在控制了时间的长期趋势、气压、相对湿度等混杂因素影响后,分析了2012~2014年石家庄地区气温与儿童哮喘就诊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发现:石家庄儿童哮喘高发年龄为0~6岁,占76.5%,男性占70.2%,明显多于女性;季节上以冬季发病最多,其次是春秋季节转化时期,夏季7~14岁儿童发病相对增多;气温对儿童哮喘就诊人数有明显的影响,当2.9℃<T≤12.8℃时,平均气温每上升1℃,儿童哮喘发病就诊总人数增加的相对危险度RR为1.003(95%CI:1.002~1.004);男、女不同性别的儿童哮喘受气温影响没有明显差异,0~6岁、7~14岁不同年龄段儿童哮喘受气温的影响不同;1.7℃<T≤14.5℃和T>21.0℃时,7~14岁儿童哮喘发病就诊人数增加的相对危险度RR为1.005(95%CI:1.004~1.007)和1.004(95%CI:1.002~1.005),对气温的敏感性高于0~6岁儿童.研究结果对儿童哮喘的气象条件预报服务及科学防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空气污染物对不同人群健康效应,构建兰州市不同人群空气质量健康指数(Air quality health index,AQHI),并对空气质量进行分级. 方法:采用时间序列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研究兰州市空气污染物与呼吸系统疾病入院人数的健康效应,进而构建兰州市空气质量健康指数(Lanzhouairquality health index,LAQHI),并比较AQHI、AQI和API预测健康的能力. 结果:SO2、NO2和PM10对不同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均具有一定的相关和滞后效应,除≥65岁老年人群外,SO2在当天、NO2滞后1d、PM10滞后3~6d即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入院人数增加,且三种污染物对女性及≤15岁人群影响较为显著,RR(95%CI)分别为1.080(1.048~1.113)、1.065(1.037~1.094)、1.032(1.019~1.045)和1.082(1.055~1.110)、1.061(1.035~1.088)、1.030(1.016~1.045)影响,不同人群呼吸系统疾病AQHI处于低、中、高、重度等级的天数占总天数的比例分别为51.6%~90.0%、9.3%~31.6%、0.7%~12.1%和0.0%~4.6%,而年龄≥65岁老年人群及男性处于中、高、重度比例均较高,分别为32%、12%、4%及24%、6%、1%,且AQHI预测人群健康的能力要强于AQI和API. 结论:兰州市空气污染物对不同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均有一定影响,且具有一定滞后效应,其中对女性及年龄≤15岁人群的影响较为显著;AQHI能够用于兰州市空气质量分级,且对健康预测能力较AQI和API理想.
  • 摘要:人体舒适度是人类机体对外界环境的主观感觉.各种不同的环境因素,诸如温度、湿度、风、气压、太阳辐射等,均会对人体感知的舒适程度产生或冷或热,或适宜或不适宜的影响.在自然环境中,气象要素是影响人体舒适度的主要因子,气象要素及其变化与人体舒适度有显著的关系.比如晴朗温和的天气,给人以舒适和愉悦感;而强降温、阴雨、大风、持续高温等天气,都会给人造成不适感.本文基于南通市1970-2016年的逐日气象数据,计算出各时段的人体舒适度指数并对其分级,分析了近47年来南通市人体舒适度指数的演变特征,以期更好的指导日常气象服务。
  • 摘要:利于石河子市1961-2016年初、终霜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了霜冻的发生趋势.结果表明:56年来石河子市平均初霜期为10月10日、终霜冻期为4月12日,无霜冻期为180天;初霜期随年代际间的变化呈推迟趋势,终霜期则表现为先提前后推迟再提前的趋势,无霜期呈延长的变化特点;石河子市初、终霜冻日和无霜冻期的线性倾向率分别为2.3d/10a、0.9d/10a和3.2d/10a;初霜期和无霜期变化趋势均达到α=0.05及以上显著水平.
  • 摘要:以中国北方典型的重工业城市沈阳市为研究区.选取2016年8月28日Landsat8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影像数据预处理后采用大气校正算法反演地表温度.分析沈阳市夏季地表温度分布特征.并且分析沈阳市热岛强度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沈阳市全区热岛效应并不明显,以绿岛为主,但沈阳市内五区热岛效应明显,80%的区域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地表温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热岛强度由市内五区向近郊、远郊逐渐降低;沈阳市地表温度与NDVI呈负相关,与NDBI、NDBSI呈正相关.
  • 摘要: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愈加显著,表现为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引起、诱发或加剧相关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统计分析了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特征,发现很多种疾病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且和某些气象要素有显著的相关性.本文使用石家庄市某三甲医院的慢性肺阻、冠心病和脑梗塞疾病住院资料,分析了慢性肺阻、冠心病以及脑梗发病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并针对这三种常见的气象疾病的发病趋势,建立了分季节的预测模型,开发了健康气象预报系统。
  • 摘要:利用济宁市11个县市区2004-2014年的逐日气温、降水、湿度资料和逐月传染病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1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气象因素对HFRS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地域性明显,嘉祥县最多;济宁地区HFRS发病主要集中在西南和东北;济宁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在2013年达到一个发病的峰值,该病月际变化明显,5月、11月和12月发病人数较多,6-9月份发病较少;HFRS年发病人数与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小,仅个别地区相关性较大;HFRS月发病人数与气温、降水、湿度均呈负相关,即温度相对越高,发病人数越少,降水相对越少,发病人数越多,湿度相对越大,发病人数越少.
  •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气象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体舒适度指数作为气象部门拓展气象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运而生.人体舒适度是以人类机体与近地大气之间的热交换原理为基础,从气象角度评价人类在不同天气条件下舒适感的一项生物气象指标.它不仅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晨练、穿衣、出行等日常生活,还对生产、交通、商业销售等领域产生影响.本文利用太原古交、娄烦、清徐、太原、阳曲等5个站点1965~2014年逐日气象资料,包括日平均温度、日平均相对湿度和日平均风速等3项要素,分析气候变化对太原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 摘要:通过分析2005-2014年阿勒泰市三种大气污染物(PM10、SO2、NO2)质量浓度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发现:PM10在平均气温低于-10℃、无降水日、风速≤1.5m/s、相对湿度大于70%、气压高、日照小于8.2h时处于较高污染水平,SO2和NO2只有日照时数大于8.2h时浓度较高.质量浓度与气温、湿度、风速、气压、日照均呈显著性相关,通过信度0.01显著性检验;质量浓度与气温、风速和日照呈负相关,与湿度、气压呈正相关.
  • 摘要:利用滨州市6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PM2.5逐时监测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气象要素风速、相对湿度、气压以及能见度等数据,对滨州市2016年12月28日-2017年1月6日发生的连续雾霾天气污染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受静稳天气影响,滨州市从12月27日下午开始天气转为轻雾,28日-1月6日在轻雾、雾、霾之间交替,尤其是进入2017年,污染开始加重,大雾增多,12月31日到1月1日、1月2日、3日达重度霾天气;造成滨州市连续污染的首要污染物为PM2.5,连续污染天气期间PM2.5几天内都达中度污染以上,其中12月31日PM2.5达259μg/m3,超标倍数3.5倍,达重度污染,1日368μg/m3,市环保局监测点高达462μg/m3,超标倍数6.2倍,达严重污染,接近爆表,相对湿度长时间接近100%,能见度最低降至10米以下.分析认为:一天中06:00-07:00和15:00-16:00为PM2.5浓度较低时段,PM2.5最大值出现在中午前后和20时以后.通过对能见度和多种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检验,能见度与5种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均通过了信度0.01的显著水平检验,其中与风速和大气压呈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PM2.5、PM10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大气层结稳定,高空为弱脊控制,地面处于弱的气压场内,气压场梯度弱;地面风速小,平均风力在2级及以下,近地面到低空存在逆温,近地面接近饱和或已饱和,是造成本次霾连续污染的主要气象因素.
  • 摘要:本文利用天台当地2014年到2016年近三年地面观测资料计算体感温度,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与近三年循环系统死亡人数做相关性分析,将当日与滞后十日内的相关性分别进行比较.得出循环系统死亡率和体感温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又以1-3月的相关性更为明显.
  • 摘要:大风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是气象灾害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本研究以灾害风险理论为基础,选择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为主要因素,结合格尔木市地形地貌特征探讨格尔木市大风气象灾害风险空间分布规律,大风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结果为今后气象灾害防御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生物舒适仪是广东省气象局大气探测中心自主研发的适用于广东省气候的舒适度测定仪器.该指数是结合温度、湿度、风、气压、辐射等气象要素对人体综合作用,表征人体在大气环境中舒适与否.本文所用数据均获于南岭生态气象中心观测场内的生物舒适度测定仪.该仪器于2013年年底安装,2014.4月正式启用,取2014.10月至2015.9月12个月数据作为研究资料.舒适度指数数据读取间隔为五分钟,鉴于仁化县昼夜温差较大,如取日平均值来评估舒适度,略为笼统且可靠性较低.故从两个侧重点来考虑:一是针对人类出行比较频繁的早晨8点到晚上20点之间,二是将全天24小时作为研究范围;且都取舒适度指数整点数据.将两种研究方法中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间12个月舒适度指数按61-79(舒适、较舒适)、50-55(稍冷)、80-83(稍热)以及≤49(包含冷、很冷、极冷)和≥84(包含热、炎热、暑热、酷热)三个标准,依据天、月、季3种时间段分别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以全天24小时为自变量,较以“早8晚8”13个小时为自变量,舒适性所占全年时数比列高5个百分点(前者舒适天气时数占全年时数66%,后者舒适天气时数占全年时数61%),究其原因,仁化县地处粤、赣、湘三省交界的广东省北部边陲,延续了南方气温较高,夏季较长的天气特征,而以“早8晚8”为自变量的研究方式,恰恰集中全天日照在内,此外,仁化气温昼夜温差较大,即使是炎炎夏日,早晚都比较舒爽.因此,人类出行较频繁的13个小时较全天舒适性稍差.(2)以全天24小时为研究范围,夏、秋二季最舒适,舒适时数分别占总时数的77%和74%;春季次之(65%);冬季舒适性最差(49%).以“早8晚8”为研究范围,各季度舒适性差异较小,四个季度舒适时数分别占总时数的67%、57%、52%及65%,春、冬季舒适性略高一些的原因是,人类活动频繁的时段主要集中在有日照的时段,而夏、秋季这一时段主要以热为主,舒适性较差.(3)2014.10-2015.09中,5月、9月、10月和11月舒适性最高,舒适时数分别占全月时数的90%、79%、75%和81%;2-4月、6-8月次之,人体感觉舒适时数占全月时数比列依次为:58%、63%、72%、68%、73%、70%;舒适性最差的是12月与1月,其舒适时数分别占全月时数的33%和34%.(4)6-8月舒适时数占各月比例70%左右,与日常感觉差别较大的原因是,仁化地区昼夜温差较大,6-8月每日夜晚至次日清晨舒适性均较好,而这段时间恰恰是人类睡眠时间,感知不是太明显,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时间点却大多发生在有太阳照射的时候,尤其集中在上午9时到下午6时之间,而这段时间是夏季一天中舒适性最差的时间段,故造成人体感知与实际舒适性有差异.(5)以人类活动较频繁的“早8晚8”13个小时为自变量,可得出,2014.10-2015.09月12个月中,舒适性最高的是5月和11月,舒适时数分别占全月时数的77%和86%;舒适度较高的月份是2-4月以及9月,其舒适时数占全月时数的比列依次为:69%、65%、68%和60%;舒适性较差的月份是1月与12月,舒适时数占全月时数比列为52%和57%;舒适性最差的月份是6-8月,其舒适时数占全月时数比列依次是:41%、51%和45%;由于所分析数据并非一个完整的自然年,因此,9月与10月舒适时数比列不连贯,出现断层现象.因舒适度数据时间序列短,且没有其他相关观测数据进行支撑,故本文所得结论可靠性有待进一步验证.下一步的研究中可将舒适度指数与紫外线强度、大气负离子、气溶胶质量浓度等空气质量评定指标进行相关性综合评价,也可结合丹霞山旅游资源进行舒适度与游客流量相关性评估.
  • 摘要:本文利用兰州市榆中县气象局探空资料,统计分析了2006-2013年兰州市逆温变化特征及其与API首要污染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07:00贴地逆温直接影响兰州市区API首要污染指数,冬季逆温最强,秋季次至,夏季最弱,10月至次年1月较集中,持续10d以上的逆温发生在11月-次年2月;当逆温≤3℃时对空气质量的负贡献明显增加,逆温≤7℃、逆温厚度为700~900m时污染日概率高于清洁日概率;逆温持续时间为2-5天时平均API首要污染指数、污染日概率分别为93%、26%,5至15天时分别增加到107、39%,超过15天时平均API首要污染指数显著升高到141,污染日概率快速增加为68%.
  • 摘要:1604号台风“妮妲”于2016年8月2日03时35分正面袭击广东省,给广东省的经济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失,本文针对受1604号台风“妮妲”影响的广东省状况,经雨量遥测站资料的收集、省三防部门的不完全统计,以及气候中心评估科的评估结果,对台风“妮妲”的形成、发展过程、结束等特征以及该次台风带来的各种灾害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为今后更好地预报相似台风积累经验.
  • 摘要:1探讨大气污染物PM10、SO2、NO2对糖尿病患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从人群角度揭示不同大气污染物对糖尿病影响的潜在生物学机制提供数据基础.大气污染对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等生理生化指标水平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呈现出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
  • 摘要:为定量评价江南地区人体舒适度时空演变特征.本研究基于江南地区1961-2011年434个常规气象观测站逐日相对湿度、平均气温资料,利用人体舒适度指数模型系统分析了江南地区人体舒适度季节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相应的风险区划.结果表明:(1)除夏季外,江南地区全年及各季节人体舒适度值空间分布由南向北呈现逐渐减小的带状分布.(2)研究发现江南地区舒适日、不舒适日由南到北逐渐减少,极不舒适日呈现明显相反的趋势.(3)江南地区全年及各季节人体舒适度值分别以0.302/10a、0.162/10a、0.211/10a、0.355/10a、0.484/10a上升,全年及春、秋、冬舒适感逐渐增加,而夏季舒适感显著下降.(4)全年及春、秋、冬人体舒适度值均具有明显的突变特征,突变点约在20世纪80年代末,后期总体上表现为上升趋势,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全年及春、秋、冬舒适度增加,减少了夏季人体舒适感.该研究结果可为江南地区人居环境决策、旅游气候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旅游气象服务保障提供科学的依据.
  • 摘要:文章利用1959-2013年四会当地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四会雾的气候特征,然后选取典型大雾过程天气个例,利用Micaps资料,归纳出四会雾的典型天气形势.结果表明:(1)四会年平均雾日数总体呈现增加趋势,雾日数总体呈现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的特征;四会雾多出现在夜间及早晨,白天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雾逐渐消散;适宜的风速(1-2级)和较高的相对湿度有利于雾的形成和维持,雾日大多伴随降水.(2)四会雾主要有两种:辐射雾和平流雾,辐射雾发生时四会受冷高压控制;而平流雾发生时,广东以北存在地面冷高压中心,并伴有弱冷空气持续渗入四会.
  • 摘要:分析杭州市2013-2016年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研究杭州市流感的季节变化特征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1)ILI%月际间存在小幅波动,波动最大差值1.01%,4月份最高,11月份最低.(2)杭州地区的流感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流感流行高峰发生在冬末春初及夏末秋初季节.采用多元统计回归模型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方法建立预报模型,模型对2016年1-4月120天进行了预测,气象流感指数预报准确率达到77.5%.
  • 摘要:宁波上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具较明显的季节性,深秋到初春是疾病发生明显偏高季节,12月和1月达到峰值,3月和11月是儿童上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次高峰,4-5月和10-12月儿童咳嗽明显增多。相关性分析表明气温变化对上呼吸道疾病影响明显,儿童次日即可发生上呼吸道疾病,而成人则会推延1-2天。持续气象要素对上呼吸道疾病影响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越长,疾病发生率越高。持续5天最低气温与成人咳嗽正相关系数高达0.56,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正相关系数为0.38;少日照和霾天气持续时间越长、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越高,其中,又以急性和咳嗽外的成人上呼吸道疾病和儿童上呼吸道疾病相关系性最高,且少日照多霾日天气的持续时间对儿童影响比成人明显。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8℃、最高气温在15℃、最低气温4℃以上时,上呼吸道疾病门诊量比较稳定;平均气温5℃、最高气温10℃、最低气温0℃上下时,门诊量明显增加,超过常态1倍多。主成分分析法,表明当f1在-2.5~3.0时,上呼吸道疾病门诊量变化稳定,f1在-2.5~-5.5时,门诊量明显上升,f1因子低于-5.0时,门诊量呈跳跃性增加,达到稳定状态的2倍左右。
  • 摘要:基于邢台站1987-2016年逐日四次平均气温观测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及度日法,参照采暖供热相关规范,对邢台地区采暖期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邢台地区采暖期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总体上采暖初日后推,采暖终日提前,采暖时长缩短,同时采暖度日减少.寒冷程度的减小和寒冷期的缩短使得采暖能源需求量减少,采暖期节能减排空间较大.
  • 摘要:选取2005~2011年银川市腮腺炎逐日病例资料、NCEP/NCAR资料,采取合成分析方法.研究表明,银川市2005~2011年腮腺炎病例数2007年异常偏少、2010年异常偏多;月际变化中4~7月2011年异常偏多、2007年异常偏少;11~次年1月2010年异常偏多、2007年异常偏少。腮腺炎异常偏多年,500 hPa高度距平场中全年、11~1月时段我国西北地区东部为负距平区,西北地区东部受西北气流控制;4~7月时段我国西北地区东部为负距平区,西北地区东部受西南气流控制,且距平零线位于西北地区东部附近;温度距平场中3个时段的正负距平区域分布与高度场相近。此时,西北地区东部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有利于银川市腮腺炎疾病的流行。腮腺炎异常偏少年,高度距平场中全年、4~7月、11~1月时段我国为正距平区,西北地区主要受偏南气流控制而冷空气活动少;温度距平场中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为正距平区,西北地区受偏南暖湿气流控制。此时,西北地区暖空气活动频繁,不有利于银川市腮腺炎疾病的流行。
  • 摘要:本文探究北京市日均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每日门诊人数的影响。日均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每日门诊人数存在显著的影响,极端低温的影响尤为显著,冷效应具有延迟性,在滞后一天后开始出现,滞后四天时达到最大,冷效应持续两周左右;热效应在当天即出现,表现为急性效应,而后开始减小,从累积脉值而言总体上呈抑制作用。
  • 摘要:总辐射是辐射观测中最基本的项目,总辐射传感器FS-S6广泛应用于气象辐射观测.本文总结了FS-S6型总辐射传感器的日常工作原理,并重点介绍了总辐射传感器的安装维护与故障诊断方法,以有效提高观测员日常维护及排除故障的能力,确保自动气象站整体的正常运行,为总辐射传感器维修维护提供参考.
  • 摘要: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及微波辐射计资料,对2016年4月4日发生在东莞地区的一次局地短时强降水过程的温湿特征进行了诊断和分析.(1)本次过程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降水时间短且集中,主要降水在1小时内完成;二是时雨强强,全市共有33个镇街、100个区域自动站,1小时降水量超过20mm有18个镇街、35个区域自动站,1小时降水量超过50mm有3个镇街、6个区域自动站,最大1小时降水量为64.4mm;三是降水区域分布不均匀,总体呈现西部及中部大、东南部小的特点.(2)分析环境场配置可知,本次过程为对流层中层500hPa为东亚大槽东移型,高空槽缓慢东移,引导槽后冷平流向南部地区上空输送,形成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为有利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高层干冷的背景条件,低层在沿海存在在偏西风和西南风的辐合,超低空切变线已越过南岭南压至粤北,在该切变线附近为明显的温度露点差(t-td)≦1℃的高湿区,切变线南部的珠江口附近及广西省的垂直温度递减率为T850-T500≥26℃的高能区,高空槽的过境触发了该次珠三角地区局部强对流天气的产生,高空槽过境引导低层的切变南压,触发了大气层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引发了强对流天气的产生;同时通过swift平台气象自动站网实时风场的变化可以发现:此次强降水过程在地面上有区域冷切变辐合线向东南移动.切变线南测的水汽输送也增大,在此时间段内切变线南、北侧风力的加大,说明地面辐合加强,利于垂直对流上升运动加强,从而触发不稳定层结能量释放出现强降水.(3)利用微波辐射计分析温湿压曲线可知,降水出现前,温湿压曲线呈现出:气温上升,气压、相对湿度下降的趋势,临近降水开始时,本地气温有小幅下降趋势,降水开始的1~2h内,本地气温出现一个急剧下降的过程,相对湿度变化情况则正好相反,其在降水前为一缓慢增大的过程,临近降水时出现剧增并接近饱和.气压的变化更为敏感,降水出现时,气压小幅上升,在雨强最强时间段达到了波峰,随着降雨减弱,气压再次下降;19:19降雨结束,气压迅速回升.(4)从08:00开始IWV由45kg/m2缓慢增加,说明水汽含量在增大;降雨发生前的1小时内,IWV迅速增加,在临近降雨时(14:46)达到最大值55kg/m2.从图5b液态水路径来看,本次降水过程至11:00前云中液态水含量均低于50g/m2,11:00~13:00液态水含量有一个小幅上升的过程,并出现短暂的最高值325g/m2,随后又开始回落;13:30前后起,液态水含量急剧增加,临近降水时最大值达到1999.8g/m2.由此可见,降雨发生前的1h内综合水汽含量及液态水含量急剧增大的过程,对本地降水发生的预报预警有着良好的指示意义.(5)分析强降水天气发生前及降水时稳定度指数变化:4日08:00开始K值逐渐增大,在达第一个波峰后小幅下降,但最低值仍大于34℃,并于13:28达到第二个也是最强的波峰K=39.2℃,随后再次小幅下降,维持在34℃~36℃之间;11:00前,SI值逐渐下降,最低值降至-2.3℃,在12:00后SI值开始迅速下降,在12:45降至-3.1℃,且在13:10~13:37期间,SI值基本维持在-3℃甚至更低,一般认为SI值低于-3℃十分有利于强雷暴的发生的;随着降雨回波靠近,SI指数不降反升,在降雨发生时,SI已上升至0.5℃;CAPE值的趋势与K指数相似,4月4日白天,能量是在不断积蓄的过程,表现为CAPE值从8:00的0J/kg急剧增大,在10:29达到第一个波峰CAPE=879.4J/kg,随后小幅下降,12:00开始,CAPE再次迅速增大,并于13:12达到最大值CAPE=1177.5J/kg,随后至降雨发生前CAPE值都呈下降趋势.因此在本次过程中,不稳定指数在降雨发生前的1~2h内呈现出更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指示意义.
  • 摘要:黑龙江省地区太阳总辐射表主要采用的是型号TBQ-2B型总辐射表.该表用来测量水平表面上2π立体角内所接收的太阳直接辐射和天空散射之和,波长范围在0.27um~3.2um之间.为了保证我省县市台站总辐射表的正常工作,每年都要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关于总辐射表检定规程的测试方法,定期对全省所有台站的辐射表进行检定工作.
  • 摘要:怎样才能揭示真实的天气、气候变化特征与规律?在观测研究中,必须对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资料进行质量检查与处理,得到的气象观测资料更能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所以,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资料质量的好与坏极其重要.然而,资料质量受许多因素影响包括人为因素等,比如观测站位置、观测仪器、观测时间、观测员其观测方法及技术等,对于长期观测形成的地面气象资料,非气候因素对其的影响更大,从而使资料质量大打折扣.怎样才能保证自动站观测资料的“三性”,是现阶段业务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值班过程中,由于未能及时发现可疑数据,台站大多数还是依赖MDOS系统的疑误信息。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如何巧妙运用MDOS系统对本站地面资料进行实时质量控制:未通过范围值检查,未通过空间一致性检查,未通过持续性检查,未通过内部一致性检查,降水值与实际值不符,数据缺测。
  • 摘要:国外在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方面的许多研究工作,对提高气象观测数据利用率、增强设备维护效率都有重要意义[1-4].我国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也开展了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方法研究[5-8],部分方法已经应用于现行业务中,并且取得了相应成果.但是,现行地面观测数据质量控制主要是针对地面气象单要素观测数据的质控方法,针对常规多要素融合的综合数据质量控制算法尚不成熟。因此,研究不同类型气象观测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对多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质控算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经研究,发现在没有降水现象发生的情况下,风速持续低风或者微风,同时相对湿度持续较高的天气条件下,风速短时内增大几个量级,相对湿度会发生明显下降,并提出了相对湿度和风速相对应的变化阈值;另外,统计了对北京南郊试验站不同等级降雨强度所对应的能见度区间值,分析具体降水过程,揭示了能见度与降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 摘要:本文通过对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判断,以及日常维护的总结,给观测员日常工作中处理数据无法采集提供处理方法,最大限度减少因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故障导致数据无法采集现象的发生,确保自动气象站数据的正常采集传输.
  • 摘要:一直以来,如何更精确、更及时地对太湖大风过程进行预报预警,减少大风过程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太湖地区气象部门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气象观测业务现代化,越来越多的新型自动化观测设备投入业务化运行.这些设备提供的高精度、高频次、高连续性的各类气象要素观测数据为进一步做好大风预报预警提供了更多的可供使用的数据。本文通过对双波段云量仪所探测到的云底亮温状况和变化的研究,发掘其对太湖大风预报预警的价值。
  • 摘要:本文从提高气象仪器设备的可靠性入手,提出了保障气象智能系统正常运行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研究提出,要在认识仪器设备可靠性意义的基础上,从系统可靠性的角度来保障仪器的无故障运行,保障数据的真实可靠;其中,要抓住仪器设备运行初期的故障率较高和超过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时的这两个关键时期,加强传感器的维护与调试;可以通过采取多余度的方式提高传感器的平均无故障时间;还可以通过多余度传感器的比较监控与自监控技术的研制,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为了进一步地强化智慧气象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本文还提出应强化气象特征的临界值研究,通过不同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度分析,构建合理的智能化判断模式.本文还对具有混沌行为的气象数据的插值拟合方法提出了新的思考.
  • 摘要:DZZ5型自动站为气象台站现行使用的全新一代自动站,维护站点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对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采集极其重要,因而及时准确判断出故障出处并且解决故障就显得格外重要.站点采用主采集器+外部总线+分采集器+传感器+外围设备模式设计,形成了“总分分”的格局,本文用地温跳变故障解决实例,穿插通篇,重点介绍自动站维护保障工作“总分分”的故障排除思维,以达到其他故障及时查出和解决的目的.
  • 摘要:台站是获取和应用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基层单位.观测数据信息化,使台站可以通过编制专用软件、生成数据文件,创建台站地面观测数据集.本文设计台站地面观测数据集的文件格式、数据流程、软件功能,并对所编制的台站地面观测数据集软件介绍使用方法,帮助基层提高观测数据处理能力.
  • 摘要:利用沧州市14个地面观测站1985年-2014年的逐时降水资料,从日分布、月分布、逐时降水不同雨量跨度分布等方面分析了沧州小时极值降水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逐时降水在上半夜和早晨强度最大;2、逐时的最大逐时降水大多出现在7月,逐站的最大逐时降水大多出现在8月;3、绝大部分逐时降水在10mm以下.
  • 摘要:利用鄞州国家基本气象站2008-2014年自动观测获取的能见度、相对湿度、降水量、风等气象要素资料以及2013-2014年大气成分仪获取的PM2.5浓度资料,统计得出了鄞州区的灰霾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基于PM2.5浓度的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开展了基于PM2.5浓度的灰霾预报,预报效果好于模式直接输出预报.
  • 摘要:本文根据商洛市2010年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象因素与常年对比分析,总结出全年总的气候特征和各主要时段的气候特点,并对关键生育期气候与粮食生产、特种作物、林业和水资源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各方面影响做出了评价分析;同时通过对全年气象灾害发生时段、发生规律、经济损失及灾害影响分析,找出商洛常见气象灾害的重发区域、出现时段、危害等级以及全市一年内重大气象灾害出现的频次、强度和影响范围,为当地政府在未来作物布局、品种引进、产业结构调整及灾害防御等方面提供有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的决策咨询指标.
  • 摘要:利用山西省109个地面站的大气能见度资料及相关的地面气象常规资料(1981-2010年)对能见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基于太原市2013-2015年PM10、PM2.5质量浓度数据,分析了颗粒性污染物对能见度的影响,以及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差异.结果表明,1981-2010年山西省年、春、夏、秋、冬能见度年平均值变化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四季中夏季的下降趋势最明显,高于年总下降趋势,春季的下降趋势最小,年总下降趋势高于春、秋、冬季的下降趋势.对能见度空间变化分布分析后显示,全省79站点能见度呈现下降趋势,30个站点的能见度有上升趋势,山西省能见度上升区域基本都在太行山、洪涛山、恒山、吕梁山、太行山脉附近,地势较高地区.PM10和PM2.5质量浓度对能见度影响程度略有差异,冬、春、秋能见度同两种污染物浓度显著相关,而夏季相关性较弱.两种污染物中又以PM2.5对能见度的影响更大.不同气象条件下,气溶胶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除夏季外,风速的增大可以减小气溶胶对能见度的影响,这也反映出不同季节气溶胶来源的差异性.
  • 摘要:为研究成渝城市群臭氧(O3)污染特征及其气象成因,对2015-2016年对成渝城市群地区15个城市2015-2016年国家环境监测点位和国家气象台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除南充外,其余14个城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O3超标现象,其中两年间臭氧超标小时数为1066小时,15个城市的两年O3浓度平均值为50.82μg/m3.从O3浓度日变化看,臭氧浓度变化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呈单峰结构,峰值出现在下午16时左右,较晚于京津冀地区O3浓度峰值出现时间.从空间看,2015年至2016年成渝城市群臭氧污染均呈加重趋势,O3污染空间分布呈连片分布特征,成渝城市群西北部为O3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即以资阳为中心的遂宁、眉山、成都的地区.气温、相对湿度及风速是影响O3浓度的重要气象因素,其中气温与臭氧浓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03,而风速与臭氧浓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5.随着相对湿度及风速的增加,臭氧浓度均值和超标率变化分别表现为先升后降和先降后升.2015年成渝城市群机动车保有量同臭氧浓度超标小时数相关系数为0.111,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 摘要:本文利用2016年“尼伯特”、“莫兰蒂”和“鲇鱼”3个超强台风第三方调查资料,对登陆福建省的3个超强台风进行防御台风灾害行为效益评估研究,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为主线构建三级效益评估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研究防御台风灾害行为效益评估技术思路、第三方调查方法和效益评估方法.调查评估表明:2016年福建省防御台风灾害行为效益定性评估为“好”等级;政府防御超强台风“尼伯特”、“莫兰蒂”和“鲇鱼”的投入与减灾效益的投入效益比分别为70.5%、为74.2%和71.1%;防御台风灾害减损经济效益贡献率分别为75.4%、71.9%和73.8%,减损经济效益值分别为75.32亿元、121.51亿元和45.26亿元;减少人员伤亡贡献率分别为85.6%、83.1%和87.3%,减少人员伤亡数量分别为59人、15人和5人;台风灾害防御行为总体满意度为93.24,预报预警气象服务总体满意度为93.02.研究成果表明: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和引进第三方机构调查,对台风灾害防御行为和气象服务满意度与效益进行评估,在技术思路上实现了创新;调查过程中,采用灾前、灾中、灾后评估相结合,灾情调查与科普宣传相结合,同一台风不同区域与同一区域不同台风相结合,创新效益评估方法,通过分门别类统计和对比科学分析,提高效益评估的科学性.
  • 摘要: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发展结构重要组成部分.风机是将风能有效转化为电能的主要装置,中国风机装机总量发展迅猛,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由于风机的高度、装备数量以及安装位置等因素,其遭受雷击的概率极高.本文基于雷电击中风机的可能性、雷击风机计算方式、危害方式以及风机雷电防护主要的注意事项多个角度对风机的雷电防护进行整体系统分析与研究,为风机防雷提供合理切实指导建议,减少雷电灾害对风机的损害与降低风机后续维护的人员、经济投入比例,节约成本.
  • 摘要:在对一些特殊场所或大型项目进行区域雷击风险评估时,会分成各个子区域分别根据区域雷击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区域内的风险因子,传统方法是利用项目内的规划划分项目内的子区域,缺乏一定的合理性.而子区域的划分是区域雷击风险评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提出了用交线法从雷击等效截收面积的角度来划分子区域,最后通过一个石化厂区的案例,比较了交线法与传统方法的特点,发现交线法在子区域的划分中更加合理.
  • 摘要:本文从雷电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方面研究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方法,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利用气象探测资料、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现状以及雷电灾情等数据,采用统计方法、灾情解析、调查问卷确定权重等方法,建立起评价指标与风险评估的定量关系,利用GIS技术将易损性构成要素进行图层叠置,在GIS平台上,将所有数据落实到1Km×1Km的格栅上进行处理,各地的雷电灾害易损性便以1Km×1Km的单元进行计算量化,最终得到精细化的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区划图,完成基于GIS图层叠置法的精细化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模型研究,形成较科学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技术方法体系,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为发展智慧气象,提升防雷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提供科学参考,对开展雷电监测、预警、预报以及防雷减灾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