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4年全国汛期气候预测技术交流会
2014年全国汛期气候预测技术交流会

2014年全国汛期气候预测技术交流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西安
  • 出版时间: 2014-11-20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会议文集:2014年全国汛期气候预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利用1976-2013年影响海南的热带气旋频数(SumTCs)资料、NCEP/NCAR的500hPa高度场、高低层纬向风切变场、SLP场、olr场和海温场等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前期不同环境场因子对SumTCs的影响,提取有一定物理意义的高相关预测因子群,经因子降维处理后建立SumTCs的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976-2007年SumTCs的交叉检验预测结果与实况TCs的相关系数为0.71,平均绝对误差为0.65个.预测模型在2008-2013年6年的独立样本检验中平均绝对误差为1.5个,评分为76.7分,分别比同期业务发布的绝对误差小0.3个、评分高20.0分.该模型可以投入海南省热带气旋频数的季节预测业务参考使用.
  • 摘要:围绕加强东北雨季应包括冷涡降水的区域关键天气过程客观化识别和监测,采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四盟147站逐日降水量资料,通过对东北区域多年平均5点平滑处理的4月1日-10月31日逐日降水量序列的综合分析,及对历年逐日滑动平均雨量的对比试验,确定了判别东北冷涡雨季起止日期的阈值及通过阈值后的持续时间,进而研制了东北区域雨季开始和结束日期的客观识别方法.基于该方法的客观识别, 1981-2010年气候平均态的东北冷涡雨季开始日期为每年的5月26日,结束日期为每年的9月20日.在此基础上,采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的风场、位势高度场资料,通过对东北冷涡雨季前、中和后期各层大气环流场及各系统的逐日变化特征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标准的合理性.
  • 摘要:利用河南省110个站1961-2014年9月逐日气温和降水以及1961-2013年干旱灾情资料,从干旱年际变化、季节演变、空间分布、典型干旱过程诊断以及与干旱灾情相关性等方面,对比分析降水距平百分率(Pa)、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权重降水指数(SPIW)、相对湿润度指数(MI)、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和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在河南省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各干旱指数对河南省的典型旱年均有较好的诊断能力,MCI与历史干旱灾情相关性比Pa、SPI、SPIW、CI和MI更好;在干旱季节演变及空间分布的诊断方面,Pa、MI、CI和MCI与实际较为吻合,而SPI和SPIW诊断效果较差;在典型干旱过程诊断方面,MCI和SPIW更能刻画出干旱发生发展机制,而Pa、SPI、CI和MI的诊断效果相对较差.从总体上看,MCI在河南省干旱监测诊断中的适用性要优于Pa、SPI、SPIW、CI和MI.
  • 摘要:黑河市2013年和2104年汛期(6-8)月降水出现异常,2013年全市平均降水量487毫米,比常年偏多45%为有记录(1967年)以来历史第三位,初夏六月平均比常年少4%;盛夏7月至8月上旬降水显著偏多,7月比常年多47%,8月比常年多80%.其中8月上旬降水尤其集中,8月上旬全市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55%,其中8月2~6日,8月8~10日是发生暴雨及区域性强降水的集中期.汛期降水量偏多且比较集中.受厄尔尼若影响,2014年汛期降水量在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均匀,黑河市降水持续偏少.2014年全市降水量335毫米,平均比常年少40%,初夏六月平均比常年偏少34%,盛夏7-8月偏多12.7%,其中7月比历年偏多39%,8月偏少34%.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至8月上旬.其中7月降水尤其集中,7月上旬全市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18%,其中7月4-6,8-10,20-21日是发生暴雨及区域性强降水的集中期.虽然2013年和2014年汛期降水出现不同异常,但仍是致使气象灾害频发,中小江河水位高涨,黑河地方铁路中断,社会影响巨大.全市各地发生气象灾害不均.对比分析2013、2014年年6-8月环流形势发现,从气候平均场得出: 500hPa高度场为负距平,西太平洋副高偏西偏北,脊线达到30以北或更北,黑河市处于闭合低压之中,低压完整深厚,在海平到高层300Hpa水汽输送带上充沛,高、低空急流之间的区域,水汽充沛,就会产生超常降水.反之,当500hPa高度场为正距平,西太平洋副高偏东偏南,黑河处于下沉气流控制,降水将出现异常偏少.
  • 摘要:近些年来,国内已有很多学者对不同地区初霜冻做了相关研究,2014年根据近几年黑龙江省秋季霜冻预测业务实际及服务需求,从年度初就开始进行分析预测,在发布的年度(3-10月)预测中对秋季初霜冻的趋势进行预测,提出2014年秋季初霜冻正常略晚的预测结论,并提供给相关部门,为今年年初布置粮食生产提供决策服务参考。选取秋季地面最低气温≤0℃的初日作为初霜冻日期,利用黑龙江省1961-2013年地面测站资料和月环流特征量、北半球500hPa高度场等资料,采用常规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初霜冻的变化特点,通过北半球500hPa月平均环流演变特征合成相关分析,建立典型场.结果表明:准确预测2014年初霜冻的关键所在是利用了前期大气环流场的异常演变.
  • 摘要:本文利用2014年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和福建66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对2014前汛期持续性暴雨过程的环流异常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大气低频特征以及持续性暴雨过程的低频前兆信号,主要结论如下:1)2014年福建前汛期出现了3场持续性暴雨过程,强度逐次递增;低频降水由前期显著的20~30天左右的变化周期向后期的10-20天和20-45天显著周期转换,呈现明显的少雨期和多雨期交替出现的主要特征.2)3场持续性暴雨过程的低层环流异常与整层积分的水汽输送均存在显著差异,日与夏季风的活动紧密相联,前2场发生在南海夏季风建立之前,最后一场发生在夏季风建立之后.3)3场持续性暴雨过程与大气低频变化密切相关,低频系统的传播与雨带的移动和空间分布相态关系密切.所得结果可为福建前汛期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延伸期预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摘要:2014年8月,浙江省气候极端异常,月降水量、月降水日数异常偏多;月平均温度、月高温日数、月日照时数异常偏少;多项气象要素出现极端现象.其中8月16~20日出现的强降水过程对月气候异常有很大贡献.本文通过有针对性的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8月气候异常的环流特征和海温分布特点,发现2014年8月的气候异常与东亚遥相关的"+-+"距平场有关,5月开始的厄尔尼诺状态是导致气候异常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浙江省8月降水与月平均气温异常的一些重要预测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 摘要:为增强汛期会商的科技含量,提高会商效果,国家气候中心根据汛期预测和服务需求,3月21日有针对性地组织了夏季风和大气环流、海洋陆面、热带气旋、客观方法预报等3个专题会商,围绕汛期预测关注的问题,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梳理,促进和提高预报员对影响2014年汛期气候的主要因子和物理机制的认识.然而,汛期气候预测总体效果不理想,但过程预测与实况较为一致,主要体现在,夏季主要多雨带位置偏南,降水北少南多特征明显,预测夏季气温总体偏高与实况一致,汛期热带气旋预测正确,汛期内主要过程预测与实况一致,主要气象灾害与衍生灾害的预测,分析了汛期预测不足,提出不仅要进一步加深ENSO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研究,并对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南估计不足进行了研究,因此仍需加强中高纬环流异常的预测研究,极端性降水频发增加了短期气候预测的难度。
  • 摘要:本文利用NCEP/NCAR全球逐月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160站月降水资料,从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环流及其与东亚夏季降水的关系角度分析了2014年中国夏季降水的异常成因.结果发现:2014年夏季赤道太平洋低层为偏西风异常类似ENSO暖位相发展模态的特征.但热带印度洋为偏西风异常、区域海温大部偏暖的分布与ENS0暖冷位相转换阶段的特征相似.在ENS0暖位相发展阶段夏季对应中国江淮到华北降水显著偏少,其分布与2014年夏季降水特征相似.西印度洋大气垂直运动有利于夏季风偏强,主要雨带偏北.从年代际尺度看,背景场热带太平洋Walker环流偏弱,雨带偏南,此阶段西印度洋垂直上升运动对雨带北推的作用使其与江淮夏季降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2014年夏季热带太平洋Walker环流偏弱,西印度洋为异常的垂直下沉运动,两者都有利于中国夏季主要雨带偏南.因此,2014年中国夏季降水异常是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共同作用的结果.
  • 摘要:利用华北地区1960-2012年274个站的6、7、8月降水资料和EOF自然正交分解,分析了华北地区6、7、8月的降水变化特征,表明: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分布类型较多,6、7月夏季旱涝敏感区位于北京、天津、河北环渤海地区,8月向河北南部偏移.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6、7、8月降水进行了3级分区,并用方差分析方法对任意两个区的降水均值进行多重比较检验,其中,1级分区通过了显著水平为0.05的检验.并使用河北省新划分的区域,在天气过程预测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摘要: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南干季的趋势,且21世纪以来持续减少,(11月至次年4月)降水从90年代后期开始呈现显著减少,这也是造成西南地区21世纪以来持续干旱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利用1961-2011年观测资料分析了西南地区干季(11月至次年4月)降水的变化特征,发现西南地区干季降水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呈现显著减少的趋势,且21世纪以来持续偏少.西南干季降水和西太副高的关系在90年代末增强,而副高自身的增强西伸引起西南降水的减少.当副高面积偏大、西伸脊点偏西的时候,西南降水显著偏少.通过统计分析和模式验证发现,副高的增强西伸可能是由印度洋的增暖引起的。
  • 摘要:根据《梅雨监测业务规定》的相关指标,计算了1959-2013年江西梅雨的入梅日、出梅日、梅雨量及梅雨强度指数,分析了江西梅雨丰、枯梅年大气环流的差异.结果表明:丰梅年高层南亚高压较常年偏强、偏大和偏东,枯梅年则反之.中层东亚大槽位置较常年偏西,中心强度偏强,有利于槽后冷空气向南方输送.西太副高较常年偏强、偏大和偏西,有利于西太副高西北部的西南暖湿气流向江西区域的输送,枯梅年则反之.丰梅年来自北方的北风距平南下与来自南海和西太副高西侧的西南风距平在江西地区辐合,形成一条西风距平辐合带,使得丰梅年江西地区低层辐合加强,对流旺盛,枯梅年则相反.丰梅年比枯梅年水汽输送强度增强,这为丰梅年江西梅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整层水汽通量辐合比枯梅年偏强,有利于江西梅雨的异常偏多.分析江西入梅日期与前期秋季至当年春季与海温的关系发现,相关系数空间分布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相关强度最强的是西太平洋暖池的海温,即它是入梅日期的前期强影响信号.当前期西太平洋暖池的海温偏高时,江西梅雨入梅偏晚,反之入梅偏早.
  • 摘要: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4单向嵌套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 1.1(m)输出结果,进行东亚1991-2013年逐年3月1日-9月1日的气候回报试验以及2014年3月1日-9月1日的气候预测试验.分析模式对中国地区夏季(6-8月)地面气温和降水的回报结果表明,RegCM4.4对夏季气候态的回报优于驱动场模式BCC_CSM1.1(m),并能提供更详细可靠的局地信息;RegCM4.4回报和观测的多年平均气温、降水的空间距平相关系数(ACCs)分别为-0.04和0.01,空间距平符号一致率(PCs)分别为51.1%和50.6%,趋势异常综合评分(PS)分别为64.2和70.3.RegCM4.4对中国地区2014年夏季气候预测结果表明,模式对夏季气温、降水距平整体分布的预测较好,但在次区域尺度上预测结果和观测存在差别.
  • 摘要:利用1982-2013年海南岛18个自动站日降水量、NCEP再分析资料、NOAA海温及CFSv2模式的历史回报数据,本文分析海南秋季暴雨异常的同期环流特征及其与海温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取CFSv2模式预测较好、且与秋季暴雨日数密切相关的环流以及前期海温作为预测因子,构建秋季暴雨日数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海南秋季暴雨日数与大气环流关系密切,同时受前期海温强迫影响显著.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影响下,大气环流、热带对流活动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秋季暴雨的发生发展;(2)热带太平洋地区海平面气压和纬向风垂直切变与海南秋季暴雨日数存在密切的联系,CFSv2模式对该关键区影响因子具有良好的预测技巧;(3)利用逐步回归构建基于前期海温的秋季暴雨日数模型,预测距平同号率达78%,对秋季暴雨日数的年际变化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可作为秋季暴雨日数预测的参考。
  • 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响贵州冬季冻雨日数的大尺度环流系统,讨论了海温异常对冬季冻雨日数的可能影响.基于不同海区的海温异常建立冬季冻雨日数的预测模型,并检验了模型的预测能力.研究表明:贵州冬季冻雨日数偏多(少)年,同期大气环流异常呈现出西伯利亚高压偏强(弱)、海陆气压差偏大(小)、印缅槽偏强(偏弱)、东亚副热带急流偏强(弱)的强(弱)东亚冬季风环流特征.贵州冬季冻雨日数多寡与ENSO事件存在密切联系,秋冬季中东太平洋冷(暖)海温发展有利于冬季冻雨日数偏多(少).前期秋季海温异常对贵州冬季冻雨日数多寡具有稳定、显著的年际预报信号,秋季北太平洋关键区海温异常能较好地预测贵州冬季冻雨日数的多寡.
  • 摘要:在实际的气象服务实践中用户的需求是千变万化的,经常会需要非常规的统计资料,气象部门没办法面面俱到地事先建立起包含各种统计数据的数据库供使用者查询,为了能满足用户的各种需要,需要构建出一个数据加工平台.该平台实现的手段:一是针对不同要素的物理意义及特点尽可能多地增加统计数据的品种,丰富数据库内容;二是设计出复杂的丰富的逻辑查询方法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三是设计出针对数据库中基本数据的自由选择时间段的向导式的统计查询的方法;四是设计出一个可交互的数据工作表以及二次加工算法工具,对通过各种方式查询显示在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二次加工,由使用者根据需要自行设计统计方法,得出较复杂的统计序列.
  • 摘要:利用NCEP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齐齐哈尔春季气温与前期环流场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齐齐哈尔春季气温与3月份北极涛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月北极涛动指数又与前期2月的50hPa高度场相关最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春季气温与2月平流层50hPa高度场有显著关联,得到了春季气温预测的平流层指示信号,并对异常高低温年该信号的表现进行了检验评价与分析.
  • 摘要:通过对2014和1997年夏季降水及环境场的对比分析,表明:我国夏季北旱南涝降水分布型在历史上出现8年,仅占12%,是夏季降水分布型中的小概率类型。2014年处于北方多雨和PDO负位相(北方易多雨)的年代际气候背景条件下,与年代际背景不符,受年际信号和季节内振荡影响,出现了北少南多的分布型。而1997年是处在南方多雨和PDO正位相(南方易多雨)的年代际气候背景下,年际与年代际背景一致,加上厄尔尼诺发展异常强大,大气对ENSO的响应明显,华北地区上空出现大陆高压,副高偏南,出现北旱南涝的分布型。因此,这两年在春季500hPa高度、降水、海温场上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特征。从夏季中高纬度西风带看,2014年贝湖和鄂海阻塞高压明显,乌山阻高8月明显,1997年则较弱。在中低纬度,2014年副高比1997年强度偏强,位置偏西,脊线持续偏南,因此,2014年主雨带位置比1997年偏北偏西。2014年夏季亚洲中高纬以经向环流为主,东路冷空气明显,1997年以纬向环流为主,北方温度明显偏高。2014年夏季菲律宾附近对流活动表现出季节内强弱变化明显,表明大气对海洋的响应没有显著的一致性,1997年则持续异常偏弱,大气对海洋的响应较好。2014年8月热带地区异常不活跃,没有台风活动,南海夏季风异常偏弱,副高偏强偏西持续偏南,欧亚中高纬阻塞形势发展,导致雨带偏南,是夏季雨带最终偏南的主因,即大气低频变化及季节内振荡在2014年的夏季降水中起到明显的作用。
  • 摘要:利用1961-2014年江苏56个常规气象观测站降水及副高资料,对江苏省长江以北及长江以南站点梅雨序列进行了订正.揭示了梅雨入出梅日期、梅雨量、梅雨强度等特征量的变化趋势及年代际变化差异,并对2014年江苏省梅雨异常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长江以北和长江以南站点均表现出梅雨强度增强,梅雨期内降水频次和强降水事件频次增多的趋势,其中长江以南的梅雨强度、降水频次和强降水事件频次的变化趋势分别为0.18/10a、0.75d/站/10a和0.25d/站/10a)较长江以北的变化趋势0.07/10a、0.01d/站/10a和0.08d/站/10a)更为明显,年代际变化特征也不尽相同.从2014年梅雨监测来看,长江以北处于空梅年份,长江以南则出现了长度为11天的梅雨.
  • 摘要:在做预测时,考虑两方面:一是外强迫因子,主要为海温(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另外是影响台风频数的环流因子,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海平面气压、垂直对流活动及高低层纬向风等。重点分析了2014年预报成功与不足之处的成因,主要有El Nino事件对台风影响的不确定性,对西太平洋副高演变过程估计不足,2014年8月西太平洋地区下沉运动异常偏强,分析了影响2014年台风活动前期及同期影响因子,并进一步分析了与之联系的大尺度环流条件,2014年生成、登陆台风频数较常年偏少,,受El Nino的发展影响,台风生成在夏季以前偏多,夏季后期开始偏少, 2014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8月西太平洋地区盛行东风,下沉气流异常强,造成2014年8月生成台风异常偏少。
  • 摘要:利用四川盆地2008-2013年夏季降水量资料以及500hPa风场资料,基于低频天气图预报方法,通过分析影响四川盆地强降水过程的500hPa低频天气系统的活动特征,对强降水时段对应的低频风序列做经验正交分解,分析低频系统的主要空间分布型及其流场配置.统计降水时段对应的低频系统空间位置、分布及持续出现频数,划分出与预测区域降水过程密切关联的8个低频关键区.分析了强降水过程时段内各关键区低频系统的配置及其历史周期,得到过程与关键区低频系统活动的关系,建立预测区域强降水过程的低频图预测模型.在2013年四川盆地延伸期强降水过程预报试验中,低频天气图预报方法的预报效果较好,且预报时效为10~30d,可以在延伸期业务预报中加以应用.
  • 摘要:使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国家气候中心全球海气耦合模式BCC_CM1.0的多年平均场进行订正,然后嵌套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建立基于边界强迫场订正的区域气候模式系统.使用该系统进行28年夏季回报及2013年夏季业务预测,并与直接使用BCC_CM1.0模式与RegCM3模式嵌套的模式系统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引入边界强迫场订正技术后,区域气候模式系统对多年平均夏季气温、降水回报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且回报的高温界限值分布明显更接近于观测,对2013年中国东部极端高温事件的预测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区域气候模式系统回报的多年平均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观测更为接近是其对2013年夏季极端高温事件预测能力提高的关键所在.
  • 摘要:利用动力学因子和热力学因子结合的方法,将西南地区的季风与OLR进行了综合处理,构造成西南季风指数(Isw).研究结果表明,该指数能较好地描述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变化.通过功率谱和Lanzcos滤波结合的方法研究西南季风中的季节内振荡,东亚夏季风区内低频振荡在夏季主要是以30~60天周期的振荡为主;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振荡在东亚沿海旱波列的形式,并表现为随时间向北传播的季风涌;由于该季节内振荡的波动,造成了东亚热带夏季风在东亚热带和副热带地区活动的反位相关系。
  • 摘要:本文基于客观聚类分区方法对中国夏季降水进行气候分区.以中国不同分区的夏季降水为预报对象,以前期的海温和海平面气压场为预测因子,利用图像标签算法提取高相关封闭区域的预测因子信息,结合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预测模型,对中国不同分区的夏季降水进行预测.利用Ps评分、距平符号一致率和距平相关系数三种评分方法对预测模型进行检验,比较了四种不同的因子和预报对象配置组合方案的预测能力.研究表明,结合冬春季海温演变特征和海平面气压为预测因子的模型预测效果最好,在1982~2009年期间的交叉检验平均Ps得分为80.7,距平符号一致率为62%,相关系数为0.31,2010~2014期间的独立样本检验结果分别为76.6,57%和0.14,且逐年回报效果较为稳定,表明该方法及因子选择方案对中国夏季降水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研究还表明,该预测方案能较好地预测出2014年夏季降水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
  • 摘要:利用1991-2011年黄淮地区夏季降水与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影响黄淮地区夏季降水同期环流的关键区域,发现黄淮地区夏季降水与同期南亚高压、乌拉尔山以东阻塞高压、西风急流呈明显的正相关;并且与赤道上空200hPa纬向风在黄淮地区有很好的相关性,当赤道上空200hPa东风偏强时,黄淮地区夏季降水容易偏多.分析国家气候中心基于气候系统模式BCC CSM1.1m建立的第二代季节动力气候预测系统的回算结果,发现该模式对200hPa位势高度场、500hPa位势高度场、200hPa纬向风场和850hPa经向风场上影响黄淮地区夏季降水的关键区域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利用上述影响因子建立统计降尺度模型,对黄淮地区夏季降水有一定的预测能力,预测结果与降水实况的符号一致率为61%;剔除上述因子之间具有高相关性的成员后,利用独立性较好的预测因子建立的降尺度预测模型,能够显著提高预测准确率,预测结果与实况的符号一致率可达72%.对预测较差的年份分析发现,模式对影响黄淮地区夏季降水的关键因子,即赤道上空200hPa纬向风场模拟能力是导致降尺度预测效果较差的一个原因.
  • 摘要:选用1959~2013年的NCEP/NCAR逐日500hPa高度场再分析资料,采用butterworth带通滤波(保留30-50天周期)方法提取1960~2013年逐日500hPa高度场低频天气信息.根据低频振荡特性,通过在同一气候时段内寻找相似低频天气信息,探索延伸期干旱事件的客观预测方法.该方法对2008~2012年5~9月延伸期干旱事件预测进行了回报检验,对5mm以上降水日进行cs方法评定,平均正确率达到36%,应用晴雨日的评定方法对干湿日进行评定,正确率为75%.在2013年5~9月延伸期干旱事件预测应用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