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会议暨丹霞地貌研讨会、海峡两岸地貌与环境学术研讨会
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会议暨丹霞地貌研讨会、海峡两岸地貌与环境学术研讨会

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会议暨丹霞地貌研讨会、海峡两岸地貌与环境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4
  • 召开地:广东韶关
  • 出版时间: 2004-02-02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

会议文集:地貌·环境·发展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蓬莱运动的弧陆斜碰撞使得台湾造山带的山脉呈现崩塌(北部)、均衡(中部)和成长(南部)等3个不同演育阶段的地形(图1),河流水力侵蚀模型(stream-powerincisionmodel)与基岩河道的河流纵剖面拟合分析的结果显示,台湾均衡山脉的范围北界约在兰阳溪(东部)与大安溪(西部)附近,南界约在乐乐溪(东部)与老浓溪(西部)附近,其S-A关系图呈现直线关系,而河流纵剖面拟合主要以指数函数为主(图2).高程积分值(HypsometricIntegral,HI)的分布与台湾地体生成的时序相关,除了最晚生成的平原区是因其冲积平原的性质而造成HI值的升高外,整体趋势是中央山脉地质区相对于其两侧的海岸山脉与西部麓山带早生成,其HI值相对较高,而西部麓山带北段的HI值又比南段的高,暗示西部麓山带的北段比南段早生成.此外,HI值在台湾西部海岸平原的分布形态显示,北港高区的影响不仅造成台湾西部前陆褶皱逆冲带的发展,也造成近期台湾西部海岸平原沉积物的变形.此外,对于一些较小且近期内才形成的构造,如台南背斜、中洲背斜、八卦背斜、大肚背斜等,其皆造成局部高程积分值偏高的现象,而大湾向斜则造成局部高程积分值偏低,显示高程积分可用来侦测局部的构造变化.本文进行了介绍.
  • 摘要:流水切割与高原隆升流水侵蚀是地球上最活跃的造貌外营力.也是戴维斯和彭克等地貌学大师的经典理论赖以建立的主要根据.地块一旦露出海面成陆,只要处于一定的降水环境下,就必然接受流水作用的侵蚀冲刷,这应该称之为地貌学中的一个铁律.其实,即使处于海水中的地形,只要有高低起伏,也一定要受海水的化学溶蚀和物理冲刷、搬运沉积.大洋中脊本为地壳深部物质外溢扩散带,是板块新生的地方,海水的侵蚀作用比陆地流水侵蚀作用要更加剧烈.海相地层的形成物质可能大部分产自大洋中脊.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就说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的这个论断,用来表述地球表层的蚀积地貌过程,无论在陆地还是海洋,也都是十分恰当的.在大陆上,流水以漫流的片状侵蚀扫荡是一种最普遍的侵蚀方式.中低纬度地区低海拔强化学风化和高海拔强物理风化均能产生源源不断的松散固体物质,强化流水剥蚀的速率.目前对青藏高原而言,大江大河只是活跃在高原的边缘山脉,故而仅是在这个地带的物质有大量的输出.而高原内部广大地区则为内流区,剥蚀的物质被输入高原内陆湖盆.且由于高原内部尚保持准平原状态,兼之草甸和冻土层的保护,侵蚀相当缓慢,湖泊沉积速率也因之很小.所以,高原面基本稳定保持了它的原始夷平状态.也因此说,青藏高原是一个年青的高原.但当我们仔细研究高原隆升的速度时代等细节问题时,边缘山脉的河流地貌就要扮演重要的证据角色.我们知道,高原外围的磨拉斯沉积和高原边缘的河流切割是一个过程的2个方面,均反映高原的隆升.但是可以这样反问,如果高原从今停止了隆升,难道河流切割和磨拉斯堆积也就停止了吗?当然不是.不仅如此,假如高原从现在起以一定的速度开始沉降,高原的河流切割和外围的物质沉积仍将照样进行下去,直到将高原削为接近于海平面的准平原.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 摘要:地震与断层作用相互关连,尤其是地壳浅震更为密切相关,规模大的地震常导因于活动断层的再活动而发生,并在地表造成明显的地震断层破裂现象.1999年台湾中部地区集集大地震伴随车笼埔地震断层发生,使得活动断层的调查以掌握其分布与特性成为台湾地区地震研究及防灾刻不容缓的议题.清水-彰化断层位于台湾中部麓山地带之西缘,由于近代没有活动纪录,又未经槽沟开挖等地球科学方法验证,至今仍被台湾中央地质调查所[1]列为存疑性的活动断层,各方一直努力找出其正确位置和活动周期.对于研究了解活动断层的位置及相关特性,较常利用的方法可归纳为:遥测及航照地形判释、地表地质调查、地层分析、构造分析、地球物理化学机制分析、槽沟探查及史料研究等.这些方法中,以遥测及航照地形判释的方法最为简便.日本活断层研究会[2]与石再添等[3]所建立的准则提出活动断层存在的地形特征,包括:线状构造、构造崖、构造洼地、构造隆起及水平断错地形等.本文利用航照判释和野外考察等方法,配合活动断层地形和人文发展观点,来探讨大肚溪下游清水断层和彰化断层间阶崖地形的特征.
  • 摘要:点苍山位于横断山脉东南端,东经99°57′~100°12′,北纬25°34′~26°00′,为耸立于洱海之西的断块山地,南北长33km,东西宽19~21km.山体主要由元古界苍山群变质岩系(片麻岩、大理岩等)组成,最高峰马龙峰海拔高度4122m,苍山十九峰大多在3500m以上.在地貌垂直分带划分上,从上到下可以划分冰川冰缘作用带、流水作用带和湖泊作用带.但大理冰期时和现代的情况有明显的不同,大理冰期时冰川作用带从山顶向下直到3500~3600m左右;之下是冰缘作用带,至3200m下界(包括麻粒石林);再下到2000m左右是流水作用带;最低处是湖泊作用带.但冰后期至今,冰川已消融殆尽,冰缘作用带则占据了原冰川作用区,其下界也向上移到3900m以上.故山体上部地貌过程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山体下部流水作用带下界和湖泊作用带上界变化较小.现代森林上界约在3900m左右.按现代玉龙山现代森林上界与现代雪线间之垂直距达800~900m计,则点苍山大理冰期时,森林上界应在3000m左右.目前,点苍山西坡上限低于东坡约100m,且西坡植被稀疏,表示西坡降水条件不及东坡,推测大理冰期时也基本相似.本文介绍了点苍山大理冰期冰川作用研究进展.
  • 摘要:嘉明湖位于南部横贯公路向阳山工作站北侧山区(图1),向阳山(红叶山)东北东方约4~5km的三叉山旁.三叉山海拔高度3496m,嘉明湖位于其东南侧.向阳山(红叶山)海拔高度3603m,与三叉山之间的棱线(中央山脉主脊)高度多在3500m左右.林朝棨仅谈及其为台湾"最高隆起准平原面(HP面)上的小湖",并未另外用冰川作用或其他地形作用或地质构造影响,详细讨论湖泊或者低洼小盆地状地形的成因.最近则有学者[1]提出它是个陨石坑,而不是冰斗地形.本文的目的是要依据嘉明湖及附近向阳山(红叶山)、三叉山一带的地形特征,推论嘉明湖盆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小湖泊应该是冰斗湖(tarn).
  • 摘要:老红砂是一种以红色(10R4/8)、棕红色(2.5YR4/8)、淡红棕色(5YR5/8)和暗黄橙色(7.5YR6/8)为主的半胶结的中细砂沉积物,在我国华南热带、南亚热带海岸有广泛分布.对其成因、年代以及红化作用等曾作过较多研究[1~8].普陀山岛老红砂过去在地方志中曾有过记载,如定海县志中就有"普陀山岛盛产红砂、黄砂……"的记述;但是,对老红砂的专门科学研究,未见有报道.普陀山岛的老红砂是中国中纬度北亚热带海岸少有分布之一例,对它研究很有科学意义.本文介绍了普陀山岛老红砂的成因与环境.
  •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岸风沙地貌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期间召开了多次国际性海岸风沙地貌研究学术研讨会[1~4],出版了多种海岸风沙地貌研究的专著与论文集[1~7],更有多种国际性学术刊物发表了海岸沙丘研究专集[8~13],国内外对海岸风沙地貌的研究日益深入,研究发展迅速.本文拟在吴正先生和KennethPye对20世纪80年代前国内外海岸风沙地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14~15],对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外有关海岸风沙地貌类型与分布的研究作一综述,并对其几个新的研究趋向作一简要介绍.
  • 摘要:地貌是生态地理系统中的主要要素,与生态地理系统中的基本要素--气候、水分、生物(植物、动物)、土壤等有密切的关系.地貌可在不同尺度上影响着气候、生物因子特征的地域差异,星体地貌级的海陆格局直接影响气候分布(经度差异),宏观大地貌控制了大气环流分布,中地貌则影响局地(中)气候差异,小地貌甚至微地貌引起小气候变化.地貌环境直接影响气候,并进而影响植被、土壤差异,它们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生态地理区域划分中与生态有关的地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探讨生态地理系统中与生物、土壤和气候等各基本生态要素有关的地貌即为生态地貌,它是环境地貌学中的一个重要部门.生态地貌的研究不仅对生态地理区域分异规律研究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人类合理利用自然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价值.本文介绍了中国基本生态地貌类型划分.
  • 摘要:地貌学是介于地理学与地质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学科.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无论是大学地理系,还是地理研究所中地貌研究室,在教学或科研在系、所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在建国以后10~20年内因学科发展的需要,尽管陆续分出一些部门地貌学如冰川、沙漠、滑坡泥石流,后来的古地理等,但地貌室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仍是地理研究所大研究室之一.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无论是大学地理系的地貌学,还是研究所的地貌学科开始走下坡路,专业撤销、研究队伍萎缩,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也发生较大偏离.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国高等学校中除少数师范院校外,综合大学不但没有地貌专业,就是地理系也纷纷改名转向,从此再也没有专门培养地貌研究人材的摇篮.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全国剩下惟一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地貌研究室也在创新高潮中撤消.地貌学为什么到如此不景气地步,是什么原因所驱使,是由于本学科的发展已不适应当代需要而被时代所淘汰,还是没有被认识到的什么原因,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地貌学已被其他科学所替代,他的消逝是历史的必然,也就没有必要再多虑和惋惜.若不是这样,那么就存在对地貌学今后发展趋势或它的前景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评述,这也许对地貌学的前景有一个客观的期待.本文介绍了我国地貌学回顾与展望.
  • 摘要:洱海流域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地处25°25′~26°10′N,99°32′~100°27′E间,地跨大理市和洱源县,流域面积约2785km2.入湖河流以北部弥苴河为最长入湖河流,发源于鹤庆县西南部山区,其次为洱海东南部波罗江以及源于苍山的十八溪和东岸入湖的短小溪流.天然出流西洱河位于湖泊西南,全长23km,但落差达610m,为典型峡谷河床.西洱河汇入漾濞江,属澜沧江-湄公河水系(图1).气候属亚热带西部型高原季风气候,最主要特点表现为全年气候的显著季节性变化,11~4月冬半年为旱季,夏半年5~10月为雨季[1].本文介绍了全新世以来洱海流域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记录.
  • 摘要:在全球气候大幅度变化的大环境下,许多专家学者专注于全球气候对中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其观点大致可分为3种:一种观点认为,在全球气候转暖的大环境下,中国西北地区有向暖湿方向演化的趋势;另一种观点认为,随着气候的变暖,蒸发量相应增加,高山冰川融化,雪线上移,西北地区的气候将向干热方向演化,干旱程度将会加重;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将导致中国西北地区气候频繁波动,自然灾害加重.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形成演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全球气候转暖的大环境下,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到底向什么方向演化?它关系到西北生态环境重建具体措施的部署;在中国西北生态环境重建中,应该如何进行动态协调?这些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从中国西北干旱生态环境形成的气候环境,谈谈作者的一点看法.
  • 摘要:嵊山岛是浙江沿海舟山群岛最外缘的岛屿之一,位于东经122°50′,北纬30°45′的东海海域(图1);岛屿面积约4.25km2,该岛屿主要由花岗岩基岩组成,岛屿最高点海拔达200多m.岛屿大部分地区基岩直接出露地表,在山坡、山谷及一些低凹地带可见少量坡积、残积和风积等第四纪疏松堆积.根据第四纪古地理环境分析[1]和中国大陆第四纪黄土沉积模式[2]和末次冰期东海大陆架埋藏黄土地层的研究[3];在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在黄海南部、东海北部海域及岛屿,虽然具有风尘黄土堆积的条件,但岛屿调查发现,绝大部分黄土地层由于与坡积、洪积等混杂,难以区分;因而至今未见有有关东海岛屿典型黄土地层研究的报道.最近,作者等在舟山北部的嵊山岛、黄龙岛等调查中发现了几个黄土堆积地层剖面.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地层剖面位于嵊山岛东南坡海拔120m高度的山坡上,该出露地层剖面十分清晰.黄土地层呈片状分布覆盖在花岗岩的山坡上,山顶处基岩裸露,黄土地层厚度自山顶而下逐渐增大,最大处可达4m多.我们选择了地层出露较好处进行了观察、测量和取样.该剖面厚度为3.50m,尚未见底;黄土地层表层0.5m为黄褐色的现代土壤层,结构松散,多孔隙,植物根系发育,无层理构造;0.50~3.50m为黄褐色、棕褐色黄土层,颗粒较细,多孔隙,结构松散,往下致密程度逐渐增加,往往结成斑块状黏土,块体表面常被棕红色的铁锰质胶膜所侵染,含有细粒而呈斑点状分布的铁锰质结核,含较多的植物根系,垂直节理发育.从该地层分布高度、地貌部位、基岩母质以及沉积物特征来分析,基本上排除了基岩风化残积、坡积、或者风积海砂以及其他流水外动力堆积形成的可能性,其地层剖面特征与分布在长江三角洲西部丘陵区的下蜀黄土剖面具有十分的相似性[4].主要区别仅在于地层厚度稍薄而已.无疑,这是我国华东沿海及岛屿晚更新世风尘堆积而形成一例较为典型黄土地层剖面之一.本文介绍了东海岛屿风尘地层的特征与成因分析.
  • 摘要:冲积河流的水力几何形态关系(Hydraulicgeometry)是河床演变学的重要内容,自从1953年这一原理和方法由Leopold等建立起来以后[1],围绕这一理论已进行了大量工作[2~5],极大地推动了河流学科的发展.按照床沙粒径的不同,冲积河流可以分为沙质河床和砾石河床2大类,二者可以以床沙中值粒径>2mm和<2mm作为分界线.尽管在前人的研究中,已经注意到床沙粒径的影响,但对上述2大类冲积河流的水力几何形态关系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的工作,尚未见于报道.本文以世界上和中国的270余组冲积河流的资料为基础,对于沙质与砾石河床的水力几何形态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
  • 摘要:流域地面物质是降雨和风侵蚀营力直接作角的对象.不同的地面物质,由于颗粒组成、胶结程度、结构及遇水后的变化特点等性质的差异,其可蚀性各不相同.因而,相似的侵蚀营力作用于不同的地面物质,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侵蚀效果,从而对流域泥沙产生的数量和质量起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1~6].鉴于地面物质指标的定量化比较困难,到目前为止,有关流域泥沙产生与地面物质之间定量关系的研究,一直是流域泥沙研究的薄弱环节之一[7~9],不同自然地理类型流域的研究更少.因此,开展流域泥沙产生与地面物质之间定量关系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流域泥沙产生的机理,查明流域泥沙来源、数量及其区域分异,以及流域水土流失治理规划,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本文在黄河中游地区选择了50多个水文测站流域,流域的面积都在40~3000km2之间,试图在不同自然地理类型流域划分的基础上,建立流域产沙量与地面组成物质之间关系,进而探讨地面组成物质对流域产沙量的控制作用.
  • 摘要:坡(沟间地)、沟(沟谷地)侵蚀关系研究源于小流域泥沙来源及坡沟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的研究.已往的研究多限于水沙关系的变化[1~4].由于水沙资料来自典型流域观测横剖面,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所选定的野外观测断面不可能涵盖所有的地貌类型及坡沟空间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径流观测场还受到边界条件的影响.模拟实验也仅限于微地貌的演化过程,存在模型与原型相似性的问题.有关原型尺度沟道流域坡沟地貌形态侵蚀演化关系的定量研究甚少,尤其是坡沟地貌特征对流域切割程度的综合影响与交互作用研究目前尚属空白.本文在GPS、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方法,研究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坡面与沟谷地貌侵蚀演化关系,探讨区域空间沟道流域切割程度的土壤侵蚀过程响应机制.
  • 摘要:龙硿洞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龙康村,距龙岩市区48km,交通十分便捷.洞穴入口地理座标为北纬25°12′34.9″,东经117°15′06.8″,海拔高程602m.龙硿洞发现于唐朝,并留有明朝崇祯年间石刻.近几年在龙硿洞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石钻、疑似石刀粗胚、石球、夹砂印纹陶碎片等①说明,洞内早就有百越先民生活和居住.龙硿洞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97﹪,洞顶石灰岩山上长有百年大树和珍稀孑遗植物桫椤树.最近,北京林业大学科研组监测,龙硿洞外和洞内的负氧离子分别为860个/cm3和640000个/cm3,远远高出龙岩市中心负氧离子4400个/cm3.龙硿洞具有优美的风景旅游资源,很高的科学价值,极优的生态环境,深远的文化渊源,现龙硿洞既是福建省级风景名胜区,重要的龙岩国家森林公园的组成部分和我国华东著名风景旅游洞穴.现年接待游客能力达到20~30万人,是龙岩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品牌.本文通过阐述龙硿洞的自然地理和景观特征,论述龙硿洞发育机理及其形成的新模式.
  • 摘要:旅游设施的建设和游客的涌入,洞穴水文地质条件和表层喀斯特特征的改变,往往导致洞穴环境的巨大变异,碳酸钙景观强烈风化,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严重受挫.目前,许多学者为保护洞穴环境和碳酸钙景观,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试验工作,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1~3].本文讨论了改善表层喀斯特水文地质特征和洞穴环境,恢复洞穴碳酸钙景观的水文地球化学试验.
  • 摘要:通常把海岸线的长度作为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拥有海岸线资源多少的一个重要指标.当说到中国资源丰富时,通常会有这样的描述"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大陆海岸线长度达18400km".但实际上海岸线的长度随测尺长度的变化而变化[1~6].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海岸线这个特点与性质,充分发挥海岸线的利用潜力的问题[5].然而,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很少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本文拟通过对江苏、福建以及中国大陆海岸线长度随测尺长度与地图比例尺变化而变化的性质的分析,对海岸线资源的利用潜力进行探讨.
  • 摘要:在碎屑岩沉积相的研究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仅仅依据少数钻井的岩芯资料来判别沉积相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而强调进行三维沉积剖面的研究[1~3].但是,在缺乏露头剖面和钻井密度不高的地区,难以查明地下沉积体系的三维分布情况,这就要求采用其他有效途径,比如二维及三维地球物理勘探、浅层地层的探地雷达勘探等[4~6].但是如果没有必须的装备、充足的经费和人员,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如果钻井岩芯比较连续、完整,其地下沉积相垂向上的变化可以利用马尔科夫链方法来判别[7],因为钻井岩芯能够揭示岩性最细微的变化,且比露头剖面更便于进行岩性垂向转换分析.尽管马尔科夫链分析方法提出很久了,在各个领域早已得到应用,但在沉积学中迄今所做的马尔科夫链岩相转换分析只是抽取了有关目标地层的优势岩相转换方向,而对于沉积相的判别没能达到模式化.本文利用马尔科夫链分析方法对柴达木盆地西部跃进二号油田有关钻井的岩相垂向转换优势度作了分析,并判别了研究区不同地层的沉积相属性及形成的古地貌背景.
  • 摘要:贝壳砂是近海沉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海岸风沙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滩与海岸沙丘是2个完全不同的沉积环境,但是由于堆积成海岸沙丘的物质主要来自海滩,就沉积成分而言,海滩沉积和海岸风沙沉积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水动力和风动力的差异是造成海岸风沙区别于海滩沙的最主要原因.尽管中外学者对粒度分布参数能否有效地区分海滩沙和海岸沙丘沙仍持不同意见[1~4],目前在地貌学、沉积学领域内主要应用沉积颗粒(主要是石英沙)的粒度分布特征来反映沉积动力的差异.贝壳碎屑在形状和密度上均有别于石英颗粒,特别是形状上的巨大差异,使贝壳碎屑的沉积过程比石英颗粒更能有效地反映水动力和风动力环境2种沉积环境的差异.我们在研究华南海岸风沙过程中用各种粒径的贝壳砂和石英沙做风洞实验,定量地测量各种临界风速下起动的贝壳砂和石英沙粒径组合.这不仅使我们能探讨贝壳砂起动过程的风动力特征,还可以通过对比风洞实验中各种贝壳砂和石英沙粒径的组合与野外海滩和海岸风沙沉积物中贝壳砂和石英沙粒径组组合探讨其中的沉积学意义,同时还填补了风洞实验的一个空白.本文进行了介绍.
  • 摘要: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切沟侵蚀在黄土高原上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造成非常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切沟以不能横过耕作为其主要特征,而浅沟可以通过耕作被消除.对于切沟来讲,预防是及其重要的,因为切沟一旦形成,治理将十分困难,而目前对切沟侵蚀的过程和机理并不十分清楚.切沟侵蚀的速率、切沟在何处发生,即关于切沟沟头的位置的研究长期以来受到关注[1~3].本研究将采用高精度的全球定位系统(GPS),通过对研究区切沟形态参数的监测,对研究区内坡耕地切沟的形态参数进行测量、坡耕地切沟沟头溯源后退进行监测以及探讨了如何从数字地形模型中提取坡耕地切沟沟头位置.研究区位于陕西省绥德县境内的桥沟小流域,北纬37°29′,东经110°17′,海拔在810~960m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9℃,年平均降雨300~500mm,雨季集中在6~9月,经常出现暴雨.桥沟流域面积为0.4503km2,有1条主沟和2条支沟..
  • 摘要:冷区岩石风化机制研究的重点是温度波动及其导致的各种物理化学变化[1].监测气温的日变化是研究岩石温度变化的重要基础,也是进行冷生风化模拟的重要条件[2,3],但研究表明岩石温度的变化往往有别于气温[4~6].当增加低温强度对岩石冷生风化不再具有明显效果时[7],强调温度变率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一些野外观测[8]和模拟实验[9]对环境和岩石温度进行了研究,发现温度变率对岩石的冷生风化,特别是对岩石内部的冰水相变和矿物的热变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以往的研究难以确定瞬时温变率发生的程度,而且往往仅注重以空气为介质的岩石周围环境变化,却忽视了岩土相互作用过程,因此对温变率引起的各种物理化学变化存在着不同看法和争论.本文介绍了冷生条件下岩土温度的高频监测及其地貌意义.
  • 摘要:根据<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中的定义,"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作用下,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1].荒漠化是一个生态退化过程,它将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极端情况下,发展成为难以维持生物群落长期存在的类荒漠景观[2,3].荒漠化的类型主要有沙质荒漠化、盐渍荒漠化和水蚀荒漠化3种,其中盐渍荒漠化被看成世界干旱地区荒漠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6].盐渍荒漠化按照土壤表层盐分含量以及土壤碱化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强度和严重荒漠化4个阶段[7].荒漠化发生机理是荒漠化研究的重要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于荒漠化,尤其是沙漠化的形成机理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对盐渍荒漠化过程的发生机理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吉林省西部地区的土地盐碱荒漠化过程为例,探讨盐碱荒漠化的形成机理,为盐碱荒漠化的防治工作及当地的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海拔>500m的山地面积(含高原、盆地)占国土面积的74.8﹪.其中1000~3000m的面积占32﹪,>3000m的面积占25.9﹪[1].由于特定的山地环境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滑坡、泥石流等斜坡灾害频发,每年夺去数百人的生命,造成数十亿元的财产损失.此外,斜坡失稳(重力侵蚀)还是黄河中游、长江上游等严重水土流失区河流泥沙的重要来源.本文简要介绍中国区域斜坡稳定性分布特征和滑坡、泥石流等斜坡灾害的分布与危害.
  • 摘要:甘肃中部系指六盘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区域,区内黄土广泛分布,黄土堆积厚度各地差异很大,最大达到300余m.受区域生态环境和黄土性质的影响,水土流失严重,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严重地危害到多种环境问题,防治区域水土流失,成为该区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甘肃中部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情况.
  • 摘要:娄烦县隶属太原市辖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铝矾土、石灰岩等.近年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人类工程活动也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环境,诱发了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由采煤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裂缝及滑坡灾害,由修造公路开挖形成的陡立不稳定边坡,由开采铁矿形成的人工堆积潜在泥石流物源等,这些地质灾害波及面较广、破坏性较强,突出表现为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特点.本文仅就娄烦县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做初步分析.
  • 摘要:厄尔尼诺(ElNino)现象是指圣诞节前后,位于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域中的秘鲁洋流的海水温度异常升高、鱼群大量死亡的现象.据各方面的研究表明,厄尔尼诺现象不仅危害海洋渔业,还常常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异常变化.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后,全球的不同地区将出现大范围的洪涝、干旱、高温炎热、低温冷害、热带气旋变化等一系列异常天气[1].1997年5月-1998年5月出现了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它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气候异常,造成许多地区出现了灾害性天气.赤道太平洋东海岸地区异常洪涝,赤道太平洋西海岸地区则干旱,南非、澳大利亚炎热干旱,印度尼西亚森林大火,赤道东非等地洪涝成灾,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等灾害.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的影响直接而显著,主要表现为对我国东部及华南沿海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干旱或短时间内大量降雨洪涝成灾,其次是使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气候更加恶化等等.地处华南地区的广东、广西两省区,在1997-1998厄尔尼诺年期间出现了一系列的气候异常现象和自然灾害.本文介绍了 1997-1998厄尔尼诺年两广地区的自然灾害情况.
  •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旅游热的兴起,旅游业在许多地方受到了重视,人们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热情大大提高.丹霞地貌在我国分布广泛,全国25个省区已发现的丹霞地貌有577处[1].由于丹霞地貌地区地形奇特、风景优美,而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又孕育和沉淀了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使丹霞地貌成为一种重要的构成风景名山的地貌类型[2].目前在我国现有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完全是丹霞地貌或部分是丹霞地貌的共有22处,占全国119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18.5﹪[1].丹霞地貌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探讨影响其旅游开发的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丹霞地貌旅游开发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摘要:青龙岩在江西南部寻乌县南桥镇,位于东经115°29′~115°31′,北纬24°57′~24°58′.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8.9℃.年平均降水量为1650.3mm,无霜期平均为278d.青龙岩位于华南褶皱系武夷隆起带的会昌寻乌断陷盆地,总的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岩性主要有灰紫、砖红色巨厚层状砂砾岩,中部夹有少量灰黑、灰黄、灰紫粉砂岩和泥岩.青龙岩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明显的顶平、崖陡、麓缓的特征.寻乌河流经青龙岩,河两岸悬崖峭壁上分布着许多丹霞洞穴群,在赤壁上分布约大小洞穴800余个(图1).本文介绍了赣南青龙岩丹霞洞穴特征、成因与保护.
  • 摘要:甘肃张掖马蹄寺景区(曾名青松丹峡流寓)[1],位于张掖市以南约60km处的祁连山中段北坡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图1),集佛学石窟艺术、祁连山高山森林草原风光及丹霞地貌景观于一体,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耀眼明珠.如今该景区面临严重的洞窟文物保护问题,突出表现在丹霞地貌岩壁垮塌、壁画受损等方面.丹霞地貌本体地层的成因性状是景区、洞窟文物保护需要了解的一个基本问题.该丹霞地貌的本体地层主要是一套巨厚层红色砂岩组成.1980年甘肃地层表[2]、1989年甘肃省地质图[3]将其划为渐新统,认为其时代和岩相与阿尔金山北麓肃北县铁匠沟剖面的白杨河组相当,为山麓-河湖相沉积.但作者观察发现,该套地层含有较多沙漠相沉积,因而在洞窟文物保护、地层学及古环境等方面都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介绍了甘肃张掖马蹄寺丹霞地貌本体地层中的沙漠沉积及其意义.
  • 摘要:粤北坪石白垩纪红盆位于著名的丹霞红盆西北,两者相距仅60km左右,由晚白垩世丹霞组红色砂岩构成,其地层产状平缓,构造节理发育,大型交错层理十分引人注目.前人曾对丹霞盆地的丹霞地貌及其旅游开发等做了大量工作[1~5],丹霞组矿物学、岩石学及沉积学等基础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①[6~9].但在丹霞组形成的古环境方面尚有不同的认识,一般认为是河湖相或三角洲相沉积[8].也有关于粤北白垩纪红层中发现风成砂岩、风棱石及风成斜层理的报道[10].坪石白垩纪红盆中的大型斜层理比一般水成斜层理规模要大得多,斜层理的倾角也较陡,是否会有风成的可能?为此,作者在砰石金鸡岭附近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丹霞组进行了粒度分析及石英表面形态的电镜分析,依此对丹霞组红色砂岩的沉积环境作一讨论.
  • 摘要:"丹霞地貌"是中国人提出的地貌术语[1].中国和外国的丹霞地貌,常常是风景旅游地、宗教文化名胜区的特色地貌,在地球科学学术上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经济上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为了将"丹霞地貌"术语推广到世界,得到外国认同,本文首先概略介绍丹霞地貌的概念,并依据获得的英国部分丹霞地貌信息来撰写此文,目的在交流,并渴望同仁指正和补充.
  • 摘要:甘肃黄河老龙湾(又名黄河石林)景区,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中泉乡,面积约44km2.其中特殊地貌面积约8.1km2.该地位置偏僻,长期不为人知,直到上世纪末,其特异景观才显现.黄河自南向北流经景泰县龙湾村,形成曲流.河西凹岸一级阶地引水灌溉产生龙湾"绿洲",河东凸岸三级阶地系列完整.西侧第四系冲洪积相砂砾岩层,形成的奇峰兀立、岩柱岩墙、巷谷纵横的特异地貌,以百米高差与龙湾绿洲直角相接.构成黄河曲流、龙湾绿洲和砂砾岩峰丛地貌的组合奇观,既可高处俯瞰、又可地面环视,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以往,交通限制使本区自然和社会原始状态完好存留,游人在区内真正能体会到"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妙处.随着国债资金投入,高标准规划实施、高起点开发建设,该景区将成为甘肃省又一个可以跻身全国的一流景区.本文介绍了甘肃黄河老龙湾"砂砾岩峰丛"地貌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 摘要:自然与人文游憩资源游憩资源分类主要是将同性质的资源归为一类,依据不同规划目的与观点,游憩资源分类的方法与标准也不同.日本洛克计划研究所将游憩资源划分为自然游憩与人文游憩资源2大类[1].细类上,李铭辉等则分为两大类11项,其中第一大类自然游憩资源包含气象观光、地质观光、地貌、水文和生态等5类[2].而第2大类人文游憩资源则包含历史文化、宗教、娱乐、聚落、交通运输和现代化都市等6类.区域科学学会的(台湾地区观光游憩系统开发计划)研究,将游憩资源整合出表1的类型.本文介绍了合欢山区山岳旅游游憩资源调查情况.
  • 摘要:武隆岩溶天生桥群武隆县位于重庆市东南乌江之畔,在县城东北约20km处的天生三桥地质公园内,有3座岩溶天生桥:天龙桥、青龙桥和黑龙桥,自东而西分布于羊水河峡谷中段1.5km长的峡谷段内.天龙桥由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灰色厚层状灰岩夹泥质灰岩组成,青龙桥和黑龙桥主体亦由飞仙关组构成,上部有少量嘉陵江组灰岩地层.发育有小规模的断层和密集的节理裂隙.为表征天生桥的形态特征,将天生桥看作由2部分组成:上部由岩层组成的桥面和下部的洞穴,下部洞穴的洞顶和洞底即天生桥拱顶和桥底,洞穴通道的高度和宽度即分别为天生桥拱孔高度和跨度,洞穴(穿洞)的长度即为天生桥桥面的宽度,桥面最高点至洞穴底部的高差即为天生桥的总高度.本文介绍了重庆武隆岩溶天生桥群及其价值评价.
  • 摘要:山东喀斯特发育的岩石基础主要是古生界寒武、奥陶系的石灰岩、白云岩及各种过渡性岩类,绝大部分分布在鲁中南山地区.在胶东半岛北部烟台、蓬莱一带,有少量太古界、下元古界的大理岩等(图1).可溶岩出露面积约为16200km2.在现代环境条件及古地理环境变迁的综合作用下,发育形成别具特点的喀斯特地貌,成为我国北方典型喀斯特地区之一.本文介绍了山东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特征.
  • 摘要:塔里木河(以下简称塔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主要由阿克苏河、叶尔羌河与和田河等3大支流汇流形成.塔河西自叶尔羌河源(拉斯开木河源),东止台特玛湖,全长2437km.肖夹克-台特马湖干流河段长1321km,这里流水作用、风力作用与人工地貌过程强烈,导致地貌类型演变与生态地貌环境劣变及灾害发生.作者据有关资料和实地考察,着重论述塔河干流河段的地貌特点、地貌过程引起的环境变化及灾害,探讨地貌过程引起环境演变规律.
  • 摘要:在湖泊演化历史中,受构造、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湖面存在升降变化.而这种湖面变化可以依据其沉积记录及各类物质界面识别出来[1].在湖泊个例研究基础上,区域性湖泊的对比和综合研究,又可以探讨湖面变化的规律性及其驱动因素.青藏高原湖泊众多,湖泊沉积和入湖三角洲沉积较为发育.从而为通过湖泊及其沉积序列恢复青藏高原环境演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以藏南沉错三角洲为例,对入湖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其沉积环境解释进行了初步探讨.1
  • 摘要:近10年的基本成果青藏高原隆升是一个当今地球科学的热点问题,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搜集到不同的资料,从而提出各自的观点,加之青藏高原面积广大,许多地方人迹罕至,因而要得出众人一致的结论是不容易的.8年前在广西大化召开的全国地貌和第四纪学术会议上,本文作者写了一篇短文,名为"青藏高原隆起的3个阶段及夷平面的高度和年龄",首次提出岗底斯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和青藏运动的概念,把它们的发生和新生代地球的3次变冷联系起来,认为分别发生在36Ma、15Ma和3Ma左右,3个运动的间歇期间则发育2级夷平面,分别叫做山顶面和主夷平面.主夷平面基本是在中新世形成的,上新世初发生新的隆升,气候也变得更干,因而,在主夷平面之下发育一级山足剥蚀面,某些地方形成宽谷面.青藏运动是青藏高原隆升历史上最伟大的转折,红色盆地沉积代表的低地和气候炎热的环境结束,山麓地带广泛沉积典型的扇形地砾石层,即内陆磨拉石建造.一些新的山前或山间断陷盆地形成,接纳新的湖相沉积.与此前的第三纪红色湖河相沉积不同,上新世末和第四纪初的湖盆沉积失去红色,如华北的泥河湾、三门系、临夏的东山古湖、昆仑山垭口的羌塘组都是灰色和黄色,是在一种相对冷湿的环境下形成的.这和北半球进入冰期,气候恶化是完全一致的,相应地华北的三趾马动物群灭绝.青藏高原经历了3.4Ma、2.5Ma及1.7Ma青藏运动A、B、C3幕的隆升之后,基本形成了现代轮廓,达到了海拔2000m以上的平均高度,因而激发了现代意义的东亚季风,特别是强大的冬季风,黄土开始堆积并最终形成黄土高原,长江和黄河也都主要是在青藏运动后形成的.青藏高原周边水系的年轻性是青藏高原隆升十分年轻的具体反映,主张青藏高原很早隆升的理论是克服不了这个客观障碍的.如前所述,青藏运动造就了青藏高原的基本轮廓,但高原的现代面貌并未形成,研究证明,发生在1.2Ma~0.6Ma之间的昆仑-黄河运动(简称昆黄运动)十分重要,使高原的平均高度隆升到了3000m以上,山地则更高,从而有大面积的山体耸入冰冻圈,为冰川发育创造了条件.迄今为止,青藏高原没有发现超过0.7Ma的古冰碛(希夏邦马冰期年龄待定),一般发现了3~5次冰期,这也是青藏高原隆升年轻性的佐证.本文进行了介绍.
  • 摘要:研究表明北美和北欧第四纪均发生过大冰流.末次盛冰期(LGM)时冰流的南缘分别到达38°N和52°N.重建的北半球LGM冰流分布显示,其最小范围覆盖了北美大部、格林兰、英国-斯堪第那维亚地区,最大范围达到北极地区Barents海和Kara海[1~6].介于这2个冰流之间的东亚地区是否存在冰川或冰流一直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有些学者根据现代气候动力状况认为,东亚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西风带携带的水气经长途旅行已经损失殆尽,冰流发育缺乏足够的水汽来源[2].在西伯利亚Wrangel岛对海积阶地的研究也认为东西伯利亚(白令)冰流并不存在[8].然而,基于地球物理方法对海底底形的研究证实,LGM时北冰洋Chukchi高原的冰流可能厚达1km[9].在北美和北欧冰流外缘,黄土广泛分布在35~50°N[5].而大规模的黄土广布于东亚33°N以北地区(黄土高原).由此可见,纵贯全球40°N以北地区,LGM时蒙古高原东部是否存在冰流仍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现代北半球中高纬气候类型呈带状纬向分布,泰加林和苔原植被贯穿北半球大陆,这些事实表明,欧亚和北美大陆在气候和环境上具有一定的纬向相似性、关联性.蒙古高原和北美大草原北部现代年降水量均在250~350mm,同属中纬干旱/半干旱气候和温带大陆性草原植被.第四纪蒙古高原和北美大草原北部在气候和环境上是否也具有类似性,从而发生过类似的冰流作用,值得我们思考.本文试图以北美大草原北部及其临近地区典型冰流地貌为蓝本,对比蒙古高原东部的地貌景观,以期探讨该区地貌的真正成因.
  • 摘要:长期以来,不断有学者将青藏高原腹地的湖群看作青藏大冰盖作用的证据.早在1906年,Huntington等就倾向于认为西藏广泛的湖盆低地都是冰川作用形成的[1].1930年,Trinkler也认为许多湖泊形状像冰川侵蚀造成[2].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Hinic认为,早在第四纪时整个西藏高原都被连绵一片的冰雪所覆盖[3].王明业等[4]认为西藏高原4200m以上地区古冰川遗迹相当普遍,在第四纪高原上存在大冰盖.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学者Kuhle极力倡导青藏高原MIS2大冰盖观点,将高原湖泊作为冰盖存在的重要证据[5~7].韩同林将青藏高原湖泊作为早更新世大冰盖作用的证据[8],认为高原广泛的湖盆是由于冰盖挖蚀而成.这些观点受到很多学者的重视[9].最近几年,欧美学者对末次冰期斯堪的纳维亚大冰盖和劳伦泰大冰盖研究进展很大,Dykea等[10],根据湖泊长轴定向特征,冰川擦痕、蛇形丘等证据,研究冰川的动力学特征,以矢量线形象地标注了劳伦泰大冰盖的冰体运动路线,成功地确定了冰流的流向.号称千湖之国的北欧芬兰,其湖泊的定向性是非常明显的.青藏高原古冰川遗迹分布比较广泛,郑度等1990撰文指出,20世纪60~70年代的考察中,在青藏高原广大地区没有发现大冰盖的证据.相反,在末次冰期高原西北部甜水海古湖一带有眼子菜生长,东部有砂楔及大型多边形土等化石冰缘现象,都表明大冰盖并不存在[11].郑本兴和李吉均对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研究认为,即使在海拔4500m以上地区,第四纪古冰川仍然以极高山为中心,多为山谷冰川及冰斗冰川,局部有冰帽发育,仅在东部有小型冰盖分布[12,13].本文试图对青藏高原湖泊的走向进行统计研究,以查明其是否具有定向性和指示冰流的特征,从而借此对大冰盖问题进行探讨.
  • 摘要:目前地表过程、地壳运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已引起众多学科的兴趣[1~3].由于河流下切基岩的能力影响着地貌演化、块体搬运以及沉积等方面的速率,所以针对河流系统的行为研究便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4,5].祁连山系作为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界,其东段又是东亚季风的边缘地带,第四纪期间不仅构造活动强烈,气候变化也异常显著.对该区河流阶地系统进行详细的研究,将有利于揭示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以及全球或区域的气候变化信息.本文主要对该区金塔河的阶地序列进行年代学研究,以探讨河流阶地的发育模式.
  • 摘要:锥状喀斯特是湿润热带、亚热带三大喀斯特地貌景观--锥状喀斯特(conekarst)、塔状喀斯特(towerkarst)和针状喀斯特(pinnaclekarst)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地貌形态特征、陡峭的锥形边坡的金字塔丘峰和伴随的深洼地组合而成的峰丛洼地(cockpitkarst)地貌景观而独具特色,由于锥状喀斯特的形成受严格的造貌环境条件控制(湿热的气候、被抬升的碳酸盐岩构造地块),因此,它在地球上的分布就有显著的地域性,中国南部是锥状喀斯特发育地质-地理条件耦合最好的地区,因而也形成了世界锥状喀斯特最发育、地貌景观类型最丰富、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演化过程最复杂、地貌景观类型最典型的地区,也是最有条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地景入选地.本文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对锥状喀斯特的形成条件和基本特征作一初步分析.
  • 摘要:关于内蒙古半干旱地区及半干旱、干旱过渡地区沙漠化原因、发展趋势的研究,目前形成2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沙地(漠)的形成源自历史时期以来人类不合理行为影响,以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地为代表的该地区沙地(漠)为汉代人为垦殖所导致[1,2],甚至毛乌素沙漠是在近一二百年来才在人为原因驱动下南越长城的"人造沙漠"[3,4].另一则认为这些沙地(漠)是自然环境演变的产物,人类影响只是叠加其上的辅助性因素,沙地(漠)形成于史前地质时期[5,6],甚至早在距今1.0Ma~2.0Ma的早更新世时就已经形成[5].两种观点中的极端化认识,分别导致了对当今该地区社会经济开发的不同的看法,直接影响了今后该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决策,因而对其进行探讨不但具有理论认识上的意义,也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内蒙古半干旱与干旱过渡地区沙漠化的形成时代与空间变化问题.
  • 摘要:由于水资源短缺对人类生存的直接威胁,水循环以及水量变化研究已为全球变化领域中核心课题之一.近3万年来间冰期和冰后期温度上升以及大气环流强度和空间变化曾引发过我国内陆湖泊水量的巨大变化.地质证据表明,在全球气温上升的环境下,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湖泊水量对气候响应极为敏感,是诊断未来温度变化重要的参照系.在IPCC对未来10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的基础上[1],国际上不同的全球气候模型(GCM)进行了大量的气候模拟试验[2],这些模拟结果已经成为未来气候预测的重要依据.由于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和目前人类认识的局限性,气候模拟预测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因而模拟结果的应用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3,4].近年来,采用蒙特卡罗分析法(MonteCarloAnalysis)对GCM模拟结果分析,是认识其不确定性和诊断发生概率的一个有效途径,已被应用在气候模拟诊断以及不同下垫面对气候变化响应等领域中[4].本文介绍作者采用加拿大全球气候模型对未来100年气候的9个模拟试验,应用蒙特卡罗概率法分析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湖泊的水量对未来气候响应的发生概率和可能性.
  • 摘要:在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通过湖泊沉积研究古气候变化对于可可西里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对比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可可西里地区苟鲁错湖泊沉积岩芯的碳酸盐含量变化研究,对该地区公元1400年来的气候环境变化状况进行讨论.
  • 摘要:广东蕴藏着大量的埋藏古树,这些古树大都已在地下埋藏数千年甚至上万年.有些地方分布十分密集,在100m2面积里即可挖掘到数十棵,并有上、中、下3层,呈连续性埋藏.有些地方则零散分布.大致可分为洼地埋藏型和河床埋藏型.洼地埋藏的多数属密集分布型,河床埋藏的皆为零散分布[1].研究这些不同时段的埋藏古树,可以获得不同时期高分辨率的环境变化信息.本文介绍了广东埋藏古树反映的气候与环境变化.
  • 摘要:研究区处于亚洲大陆中心,同时是西风带和东亚季风影响范围的边缘地带.一些学者根据对湖泊的研究重建了该区气候变化的历史[1~3].但是在该区气候究竟属于西风模式还是季风模式上还存在分歧[4,5].山区森林带的上线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对在云杉林上线以上所采集的样品进行孢粉分析,较好地反映了乌鲁木齐河源区全新世大暖期以来的气候变化状况.为解决分歧提供了一个佐证.本文介绍了乌鲁木齐河源区3500 m热融塌陷剖面分析.
  • 摘要:位于毛乌素沙漠东南部边缘的萨拉乌苏河流域是我国北方上更新统河湖相"标准地层"萨拉乌苏组最早命名地点[1],也是中国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的最早发现地点--著名的"河套人"故乡[2].近年来,对该地米浪沟湾剖面150kaB.P.以来风成的砂丘砂与河湖相、古土壤构成相互超覆的多旋回沉积系列的划分[3,4]和从沉积物粒度组成[5]、微量元素[6]及CaCO3[7]分析结果出发对气候旋回的探讨,更加深了对全球晚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波动背景下中国沙漠及其环境演变问题的理解.最近2年,作者涉足萨拉乌苏河流域对米浪沟湾剖面进行考察时,发现以往所记录的地层尚存在一些遗漏的层序,为此我们补采了新发现层序的CaCO3和某些层位的热释光年代测试样品,并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以这些工作为基础,着眼于该剖面末次间冰期地层,重新建立并详细记叙了其层系序列,以CaCO3含量曲线揭示出研究区气候旋回并与黄土高原相关气候事件做一尝试性对比.其目的旨在为过去全球变化的响应提出一个区域性的认识线索.
  • 摘要:泥沙侵蚀、搬运和堆积是一个重要的地表过程.河流、冰川和风是地球表面搬运泥沙的主要应力[1],其中,每年河流从陆地搬运到海洋的泥沙约为200亿t/a[2].流域系统内泥沙侵蚀、搬运、堆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河流搬运泥沙堆积形成广袤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人们也不得不承受泥沙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灾害和环境问题,包括土壤侵蚀(造成农业减产及滑坡灾害等)、河道及湖泊淤积(加重洪水威胁,提高港口和航道维持费用)、水库淤积(降低水库调节洪水能力)、降低水质(提高水处理费用)等[3~6].可见,研究流域泥沙输移系统泥沙通量变化对认识地表塑造过程和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是地球上3个(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黄河和亚马孙河)年输沙量超过10亿t的流域泥沙输移巨系统之一,研究该流域输沙系统显然在理论和实际上都意义很大.
  • 摘要:在河床形态调整方面,Schumm于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一套关于水沙条件变化后河床形态调整方向的定性预测关系[1],作者分别从年系列[2]和洪水系列[3]的角度探讨了包含高含沙水流在内的更大含沙量变化范围的黄河河床形态调整行为,对Schumm的模式进行了修正.由于Schumm模式及修正模式都只以宽深比为指标,不能完全反映黄河下游河床形态调整过程中宽深比变化的各种具体模式,有必要进一步作具体分析.我们以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所整编的<黄河下游河床演变基本资料汇编>中所列的从1950-1985年间的297场洪水为基础,增补各场次洪水的实测流量过程和最大含沙量数据,得到既有河床形态值又有最大含沙量值的洪水.受洪水传播过程和沿程支流汇入的影响,所统计的花园口、孙口和利津站的洪水场次分别为218、205和207,洪水前后取相同流量进行比较.本文仅考虑横断面形态的调整.
  • 摘要:河道泥沙淤积是世界上许多河流所面临的问题,严重的河道泥沙淤积将带来许多问题,如减小河道的行洪能力,进而带来较大的洪水威胁[1];降低河道的航运能力,进而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污染物随泥沙沉积在河道,进而成为河川径流的持续污染源[2]……国内外学者在关于河道泥沙淤积的原因与淤积量等问题上做了大量的工作[3~4],采用的方法有地质地貌及地质构造法、同位素示踪元素法、水力学方法、特殊仪器测量方法、遥感与GIS技术等.许多关于泥沙淤积的研究是在沙量平衡计算的框架下进行的[5],重点对泥沙淤积量与淤积的分布格局及产生泥沙淤积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本文将在分析柳河流域泥沙淤积量及淤积分布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该流域上游不同来水、来沙对流域泥沙淤积的影响规律.研究选用1968-1983年辽河支流柳河流域水文站资料.
  • 摘要:近年来,河流沉积物及水体中稀土元素(REEs)分布特征的研究引起人们的重视.河流REEs的分布特征不但可以描述流域化学侵蚀程度,也可以示踪河流沉积物的来源及其混合过程[1].迄今,对中国河流沉积物REEs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对长江、黄河和珠江等大流域江河的研究[1~5];虽然已有研究涉及到河流溶解相、悬移质和底床沉积物中REEs的分布,但对于河流悬移质中REEs随水文过程的变化特征却未见报道.本文旨在探讨在一个连续水文年中,具有稀土矿产开采背景的流域中河流悬移质不同粒组部分REEs分布的变化特征.
  • 摘要:河流阶地冲积层热释光测年样品的采样问题,是解决地壳上升速度、地貌年龄、岩壁后退速度及侵蚀速度等地貌问题的定量测算[1,2]的首要问题.本文就作者多年相关研究工作经验对这一采样问题略作论述.
  • 摘要:中关于"荒漠化"(Desertification)的概念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1].我国过去所称"沙漠化"是英文"Desertification"的中译名,为了与国际接轨,将"Desertification"一词改译成"荒漠化".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类型.沙漠化(沙质荒漠化)(SandyDesertifica-tion)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部分亚湿润干旱地区,以及一些非地带性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作用,使地表产生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过程.中国东北平原西部,行政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的西部以及内蒙古哲里木盟和赤峰市与兴安盟的部分县(旗、市).这里分布着科尔沁沙地和松嫩沙地.是我国有名的生态脆弱带,环境变化敏感带,也是著名的农牧交错带.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和商品畜牧业基地.该区域受土地沙漠化的制约,不仅严重影响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已危及人民生存.所以,该区域沙漠化,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本文介绍了中国东北平原西部沙漠化灾害及其治理途径研究."><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关于"荒漠化"(Desertification)的概念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1].我国过去所称"沙漠化"是英文"Desertification"的中译名,为了与国际接轨,将"Desertification"一词改译成"荒漠化".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类型.沙漠化(沙质荒漠化)(SandyDesertifica-tion)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部分亚湿润干旱地区,以及一些非地带性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作用,使地表产生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过程.中国东北平原西部,行政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的西部以及内蒙古哲里木盟和赤峰市与兴安盟的部分县(旗、市).这里分布着科尔沁沙地和松嫩沙地.是我国有名的生态脆弱带,环境变化敏感带,也是著名的农牧交错带.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和商品畜牧业基地.该区域受土地沙漠化的制约,不仅严重影响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已危及人民生存.所以,该区域沙漠化,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本文介绍了中国东北平原西部沙漠化灾害及其治理途径研究.
  • 摘要:土地沙漠化正在日益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对于某一特定地区而言,这一自然现象的发生,除从外部进入的沙尘以外,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类活动状况密切有关.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一地区的气候状况和下垫面特征是制约风沙、尘埃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前者主要是指风力大小和干旱程度,只有风速达到一定数值(起沙风),地表的细颗粒物质才能遭受风蚀而被扬起[1].气候愈是干旱,大风的日子愈多,扬沙就愈是容易.后者表征地表的抗风蚀程度,地表的抗风蚀程度愈强,起沙的危险程度愈小.与抗风蚀程度有关、反映下垫面特征的自然要素主要有地表物质组成、地表覆盖程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等[2,3].此外,土地利用状况虽然主要取决与人,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下垫面的特性.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其地表特性、覆盖程度和抗风蚀的能力大不一样,从而对风沙和尘暴的发生发展施加影响.由于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从而引起沙漠化加重的实例并不鲜见[4].上述下垫面的这些特征实际上表征了该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潜在危险程度,对它们的确定和评价无疑是该地区沙漠化防治的重要基础.最直接的确定下垫面特征的做法当然是到现场,对各种不同地貌或土地类型进行实地试验,从而获得直接的观测数据,但这种做法费时费力.本文尝试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多伦县境内,选取上述这些能反映下垫面特征的要素,依靠收集已有的有关它们的调查、观测成果,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再通过一定的技术分析,来确定该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潜在危险程度和它们在空间上的分布.
  • 摘要:沙漠化是全球性的灾难,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青海高原西北部主要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各种荒漠化土地类型都有分布,其中主要是沙质荒漠化(即沙漠化)土地,研究本区的沙漠化对于整治黄河、长江上游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青海高原沙漠化土地及其变化研究.
  • 摘要:新疆和田地处偏远的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为改变当地交通状况,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交通厅拟建沿着和田河绿色走廊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和田-阿拉尔公路.本文结合和田河绿色走廊周边风沙环境的实际情况,初步探讨拟建公路东线方案公路沿线风沙危害特征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 摘要:按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定义,"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这里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是指湿润指数(即年降水量与潜在蒸散量之比)在0.05~0.65之间的地区(但不包括极区和副极区).而"土地退化"是指在使用土地中由于一种营力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雨浇地、水浇地或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的复杂性下降或丧失,其中包括风蚀和水蚀造成的土壤物质流失(如沙漠化即沙质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或经济特性退化(如盐渍化),以及自然植被长期丧失等[1].我国防治荒漠化虽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荒漠化加速发展的势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遏止,仅是局部得到治理,整体仍在扩展,特别是2000年春季沙尘暴的频繁发生,再一次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是当前进行荒漠化防治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战略决策.地处山西省的晋西北和大同地区是全国沙质荒漠化监测与防治的重点地区之一,也是环京津唐地区防风固沙、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开展该区沙质荒漠化发生及其成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拟对山西省土地沙质荒漠化的现状、成因和发展趋势作初步探讨.
  • 摘要:迅速扩张的城市化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最引人注目的现象.50年来,世界城市化进程急剧加快,到2000年,世界上70亿人中的约50﹪居住在城市地区;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最近的20年,大批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中心.城市作为巨大承灾体,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及国家、省区防御的中心和重点.联合国1999年7月通过的日内瓦战略进一步明确了21世纪全球减灾的重点是城市、社区及建筑安全本身.21世纪的城市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科学与信息之争,必然包括生态环境及减灾防灾在内的城市安全度之争.可以说21世纪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高低,将成为全面衡量城市整体功能及其安全防卫能力的标志[1,2].城市灾害越来越成为严峻的话题,灾害损失中城市灾害占到70﹪,因此,只有全面关注城市灾害及其在减灾中的地位和作用,才有希望走向未来并创造城市安全"时空"[2~4].本文介绍了城市减灾研究综述.
  • 摘要:1996年8月,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在地质遗迹保护的分组讨论会上,法国的马丁尼(GuyMartini)和希腊的佐罗斯(NickolusZoulos)提出了一个"建立欧洲地质公园(Eurogeopark)"倡议,强调"以发展地质旅游来促进地质遗迹保护,以地质遗迹保护来支持地质旅游开发",目的是保护地质遗产,推动地球科学知识的普及、发展区域经济和增加居民就业.欧洲地质公园走出了建立国际性的世界地质公园的第一步(Eder,1999).2002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又发出了世界地质公园工作指南,在更广的区域、更宽的层面为地质公园的建立提出了统一的要求和工作程序,这对于中国开展地质公园的工作也将成为强大的推动力,推动中国的地质公园尽快融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1].2004年2月13日,丹霞山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进入了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群.本文介绍了丹霞山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的意义及其丹霞地貌发育特征.
  • 摘要:本研究主要以台湾的砾石层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火炎山位于台湾苗栗丘陵南部,大安溪的北侧,旁边分别为铁砧山台地、后里台地.就地层而言,几乎都属沈积岩体系(砂岩、页岩、砾岩、红土台地堆积层与现代冲积层),沈积的年代从中新世到全新世之间.苗栗三义火炎山自然保留区是台湾现有19个自然保留区之一,其特色主要为厚层砾石层恶地的侵蚀地形.整个火炎山是由头嵙山砾石层所组成,其特色是岩层中含有大量砾石以及少量细粒特质组成的砾石层,由于砾石的胶结物是松散的沙与泥,因此,常常会由于地表的侵蚀作用产生剧烈的边坡冲蚀现象.
  • 摘要:丹霞地貌类旅游区目前中国已经发现了650多处丹霞地貌,分布在全国25个省、自治区的14种气候条件下.丹霞地貌分布的区域大多自然风景优美,文化景观丰富,具有较好的旅游开发价值.近些年,随着丹霞地貌的旅游价值日益为人们所认识,一股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热正在兴起.目前,丹霞地貌类旅游区在国内风景旅游区中已经占有较大的比重.根据作者的统计,目前全国151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就有丹霞山、武夷山和龙虎山等2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域或局部由丹霞地貌构成(表1),我国目前29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中也有武夷山、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重庆大足石刻、承德避暑山庄、三江并流等6处全域或局部由丹霞地貌构成,另外,在我国公布的2批共计44个国家地质公园中,丹霞地貌类的也有7个.本文介绍了丹霞地貌类旅游区的文化开发.
  • 摘要:丹霞地貌是在中、新生代陆相红色碎屑沉积岩基础上发育的特殊的岩石地貌,由于独特的山体造型,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丹霞地貌一直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的地文景观资源,丹霞地貌成因与开发利用也是地学专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1赣南地区红层与丹霞地貌的分布赣南地区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平均雨量为1605.4mm,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华南褶皱系的东北部边缘地带,中生代红层广布,是丹霞地貌景观分布较多的地区之一[1],特别是在贡水流域,以周田和宁都为中心,形成通天岩、翠微峰、通天寨、罗汉岩、汉仙岩和青龙岩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丹霞地貌景观区(图1).区内发育丹霞地貌的中生代红层可分为:晚白垩纪早期的赣州组(K2g),主要由紫红、棕红色的砂岩、含砾砂岩、粉砂岩组成,中间夹有灰绿、紫红、灰黄粉砂岩、紫红色泥岩等,局部有凝灰岩、岩盐、石膏等,厚度为595~2406m;晚白垩纪中晚期的南雄组(K2n),上部为紫红、砖红色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夹少量砂砾岩和灰绿色细砂岩.下部为紫红、砖红色厚层至巨厚层状砾岩、砂砾岩夹少量细砂岩和粉砂岩,厚度584~7300m,与下伏赣州组呈整合接触关系.本文介绍了赣南地区丹霞地貌形态特征及形成演化.
  • 摘要:旅游业是全世界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现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经济规模的产业,旅游活动在世界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超过4﹪[1].其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首先提出"生态旅游(ecotourism)"名词以来,生态旅游被旅游产业和各国政府作为解决可持续性旅游问题的答案而得到迅速发展,尤其在自然保护区和边远地区开展的生态旅游,预期可以取得环境保护与当地人民利益双赢的结果[2].生态旅游被看成是自然保护和当地经济得以协调发展的最佳策略选择[3],是连接保护区的保护功能与其自身生存发展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纽带[4],是促进一个区域或一个保护区的保护和发展最好的一个结合点[5].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6].红树林生态系统属于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生产力有特别价值的生物活动高度集中的热带亚热带海岸生态关键区[7].在全球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方面,红树林仅次于珊瑚礁和热带雨林而排名第3位[8].在所提供商品和服务总价值币值化方面,单位面积的总价值仅次于河口湾、沼泽与泛滥平原和海草与海藻床而排名第4位[9].红树林生态系统不仅可提供建材、薪柴、食物、药物、饲料、肥料、化工原料(如单宁)等红树植物提供的直接产品,由红树林提供的相关动物资源间接产品,并具有防浪护堤、为许多海洋和陆地生物提供重要生境和有机碎屑营养物质、美化和净化环境等服务性功能,其中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旅游资源受到广泛关注[10].随着近数10年来海岸带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红树林遭受广泛破坏.作为加强红树林管理和保护的重要举措,开展红树林旅游并向生态旅游方向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广东省2000年重大科技兴海项目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项目中,也列入了红树林生态旅游的相关内容.本文拟对国内外红树林旅游状况进行初步总结和评述,并提出我国开展红树林生态旅游的建议.
  • 摘要:海岸带是海陆的过渡带,不论从动力地貌与沉积过程,还是湿地生态来看都是一个复杂系统.热带的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海岸和温带的盐沼海岸等生物海岸,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江苏小庙洪牡蛎礁早在上20世纪60年代已被某些学者所谈及,但由于它的面积较小,孤悬在潮汐水道中,不太引人注意.甚至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海岸带与滩涂资源综合考察,也把它忽略了.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海洋开发及保护的意识深入,牡蛎礁神奇的面纱正被逐渐揭开.牡蛎是一种海洋底栖生物,生长在盐淡水交汇的河口海域[1].天然的现生牡蛎多附生在潮间下带或低潮线附近的岩石或其他硬构件上,但难以形成牡蛎礁体.而现生牡蛎礁体则生活在潮下带,在低潮线下2~8m,如小清河口[2].有意义的是牡蛎礁体与淤泥质海岸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渤海湾与莱州湾海岸的古地层里发现了古牡蛎礁体[3~5].这些礁体已因海面下降而居于现代海面之上.研究者们确认了牡蛎礁体的环境意义,但缺少现生牡蛎礁与之进行对比.小庙洪牡蛎礁的科学发现则填补了这个空白.在全国沿海的潮间带上目前尚未见报道有鲜活牡蛎附生的牡蛎礁存在.本文介绍了江苏小庙洪牡蛎礁海洋地理环境及自然保护价值.
  • 摘要:大油坑地区早期的采硫工事是将由地下喷出的高温高压硫气水蒸气混合气体导入铸铁管予以凝集,再使硫气液化后,再倒入铸铁斗内使之冷却固结,形成天然硫磺.因此,大油坑矿区早期在开采硫磺时,并不需要开设露天式或坑内采矿场,也不需要使用炸药进行爆破采掘的工作.本区早期采硫的喷气孔有3处,都位于火山爆裂口内.又根据大油坑停采矿区早期开采业者的景观维护计划书内容来看,大油坑停采矿区"乃是位于火山爆裂口内,周围都是由陡峻火山岩构成,而且处处有喷出高温高压的有害瓦斯及水蒸气,系为草木不毛地热蕴藏地区,实无法实施水土保持计划及植生绿化,则只能维护现在环境及特殊景观而已……".另外,"本区无产出废土石,则无需筑造舍石场,因此也无舍石场绿化问题".由此可推断,当大油坑采硫矿区在结束开采活动时,并未有完善的绿化工程来进行环境的整复.又在早期业者的开采计划书(环境评估项目)中,也特别提到大油坑景观优美.尤其是特殊的喷气孔、温泉等后火山活动,可作为地球科学教育良好场所.此外,根据有关本区的各项研究报告,也常提到本区景观的特殊性,并多方建议作为户外教学的场所.大油坑的采矿权目前属于阳明山国家公园管理处,并已划为游憩区(游十).鉴于国家公园设立的宗旨是为了保护自然景观、野生物以及人文史迹,因此在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对于大油坑基地环境的开发或再利用,都必在尊重自然的原则下进行.当然,调查基地资源要特别了解基地资源的潜力和环境限制,同时在发挥潜力和遵守限制的原则下,提出对基地冲击和环境最小破坏的规划构想.本文从地景保育的观点探讨大油坑停采矿区之再造利用.
  • 摘要:王屋山,一座天造地设的"王者之屋",是传说中愚公的故乡,西接中条,东连太行,像一条巨龙横亘在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之间,滔滔黄河在其脚下流淌.王屋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王屋山南端,河南省济源市境内.分为天坛山、黑龙峡、西滩和黄河三峡四大景区(图1),面积约867km2.是一座以古裂谷构造、地质工程景观为主,以典型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地质地貌和水体景观为辅,以生态和人文相互辉映为特色的综合型地质公园.本文介绍了王屋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科学和旅游价值.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