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文图书> 电子产品概念设计的理念与管理模式:设计心理学及多元视角探析

电子产品概念设计的理念与管理模式:设计心理学及多元视角探析
纸质版

电子产品概念设计的理念与管理模式:设计心理学及多元视角探析

作者: 王筱雪

出版社: 北京 气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
获取纸质图书

图书介绍

  • 作者:

    王筱雪

  • 出版社:

    北京 气象出版社

  • 语言:

    中文

  • 页数:

    140

  • ISBN:

    9787502969332

内容简介

本书在论述产品设计内涵特征的基础上,从心理学理念、多元化理念、美学理念、智能化理念及绿色设计理念等方面,阐述了电子产品概念设计(EPCD)的发展背景、现状及趋势;论述了技术与设计(AI与设计,BD、CC与设计,数字化、CAD、3DP与设计,INTERNET与设计),模型与设计(虚拟模型与设计、3D模型与设计、数学模型与设计、仿真模型与设计)以及算法与设计,语义理解与设计等热点创新方向;重点探讨了设计心理学、色彩心理学、工艺学等原理与方法,对于EPCD的指导作用。书中还系统地分析了EPCD的原则依据、理念方法、技术途径等问题,并对EPCD进行了评价,研发了EPCD系统。
本书可作为电子信息与工程、应用心理学、产品设计等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参考,亦可作为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领域相关专业人士的参考。
展开▼

作者简介

王筱雪,南信大讲师,理学学士及工程硕士。参与了“基于GIS的电子产品管理系统研发”,“宜居健康的生态气象指标体系构建”等研发项目。发表有关大数据、3D打印、物联网以及电子信息等热点研究方向学术论文10余篇。“基于物联网和二维码的垃圾分类及其信息化处理”,以及“北斗卫星系统污染源快速监测预警”分别获得西湖城市学金点子优秀奖(2015年)及金点子金奖提名奖(2017年)。 展开▼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产品设计导论
1.1 产品设计
1.1.1 产品设计的内涵
1.1.2 产品设计的要求
1.2 产品概念设计
1.2.1 PCD的内涵特征
1.2.2 PCD的研究现状
1.2.3 PCD的研发方向
1.3 电子产品概念设计
1.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2 设计理念的研究进展
1.3.3 设计方法与评价进展
1.3.4 未来研究的趋势
第2章 EPCD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2.1 设计心理学原理
2.1.1 设计心理学的一般特点
2.1.2 设计心理学的若干理念
2.1.3 设计心理学的典型代表
2.1.4 设计心理学的启示作用
2.2 色彩心理学原理
2.2.1 色彩心理学若干问题
2.2.2 色彩功能与产品设计
2.3 社会心理学与行为心理学原理
2.3.1 社会心理学与PCD
2.3.2 行为心理学与PCD
2.3.3 行为哲学与PCD
第3章 EPCD的设计美学及工艺学基础
3.1 设计美学原理
3.1.1 设计美学的理念及内涵
3.1.2 设计美学的特征及表现
3.2 艺学原理
3.2.1 电子工艺学
3.2.2 材料工艺学
3.2.3 加工工艺学
第4章 概念设计的方法途径
4.1 概念设计方法研究
4.1.1 设计方法主要进展
4.1.2 应用研究方法特征
4.1.3 产品评价方法特点
4.2 EPCD的一般方法途径
4.2.1 设计方法的内涵特征
4.2.2 PD的心理学现象
4.2.3 产品设计的方法
4.3 设计心理学的方法途径
4.3.1 设计心理学的方法类型
4.3.2 设计方法及其程序步骤
4.4 EPCD及评价方法途径
4.4.1 EPCD的思路
4.4.2 EPCD的流程
4.4.3 EPCD评价的一般模式
第5章 新技术与产品设计
5.1 现代设计领域新技术
5.2 技术创新与产品设计
5.2.1 AI与PD
5.2.2 BD、CC与PD
5.2.3 数字化、CAD、3DP与PD
5.2.4 “Internet+”与PD
5.3 模型、算法与设计
5.3.1 模型与设计
5.3.2 算法与设计
5.4 语义理解与设计
5.4.1 语义学的一般特征
5.4.2 设计中的语义应用
第6章 EPCD原则依据及表达
6.1 EPCD的原则规范
6.1.1 产品设计的主要原则
6.1.2 产品设计的标准规范
6.1.3 产品设计的一般程序
6.2 EPCD的要素特点
6.2.1 产品要素与属性设计
6.2.2 EPCD关注的主要因素
6.2.3 EPCD考虑的相关因素
6.3 EPCD的理念特征
6.3.1 概念设计的理念问题
6.3.2 理念特点与概念设计
6.3.3 EPCD的主要特点
6.4 EPCD的模式表达
6.4.1 EPCD信息表达一般模式
6.4.2 EPCD表达模式具体模式
第7章 EPCD的综合评价
7.1 评价的一般原理与思路
7.2 评价的具体方法及途径
7.2.1 EPCD评价的主要方法
7.2.2 EPCD感官与心理评价
7.3 EPCD的AHP评价
7.3.1 设计调查问卷
7.3.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7.3.3 构造判断矩阵
7.3.4 进行层次排序
7.3.5 获得评价结果
7.4 EPCD创新与展望
7.4.1 主要特征及规律
7.4.2 存在问题与展望
第8章 EPCD管理系统构建
8.1 系统研发的一般背景
8.2 系统研发目标及原则
8.2.1 系统研发目标
8.2.2 系统研发原则
8.3 EPCDMIS一般模式
8.3.1 研发平台及方法
8.3.2 EPCDMIS总体框架
8.3.3 EPCDMIS的登录界面设计
8.3.4 EPCDMIS模块及主要特点
8.3.5 EPCDMIS与实现EPCD
参考文献
附录:主要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展开▼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