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文图书> 碳酸盐岩储层表征与储层成因单元地震地层学方法

碳酸盐岩储层表征与储层成因单元地震地层学方法
纸质版

碳酸盐岩储层表征与储层成因单元地震地层学方法

作者: 朱怡翔 宋新民 宋本彪

出版社: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
获取纸质图书

图书介绍

  • 作者:

    朱怡翔 宋新民 宋本彪

  • 出版社: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语言:

    中文

  • 页数:

    170

  • ISBN:

    9787518347995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30多年来,从事国内外油气田的开发地质研究尤其是碳酸盐岩储层表征实践的经验积累总结和提炼,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包涵多项新颖或创新的技术方法和观点,例如,碳酸盐岩储层表征的研究流程、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的特点、碳酸盐岩地层测井响应机理分析与解释方法、碳酸盐岩岩相的地质和测井综合识别方法以及沉积微相剖面模型的建立、复杂乳隙结构储层的识别和评价方法、基于储层成因及其物理响应机理的井震属性重构的储层识别和预测方法等。首次提出了储层成因单元地震地层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在应用于国内外两个典型的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开发地质研究中,揭示出储层精细结构的成因、分布和演化规律,展现出富有希望的储层表征的新方法。 本书可供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展开▼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油气藏开发储层表征概述
第一节 油气藏开发储层表征的实质、任务和技术发展
第二节 碳酸盐岩储层表征的主要技术流程和要点
第三节 关于储层表征阶段性的认识
第二章 碳酸盐岩储层的基本地质概念、观点、特征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碳酸盐岩主要沉积环境和沉积相带模式、岩相分类、成岩作用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岩心描述和岩心基本地质特征的分析方法
第三节 沉积相的综合分析
第四节 碳酸盐岩岩石微观特征和岩石物性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第五节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特点、高频旋回的作用和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
第三章 碳酸盐岩地层岩石物理测井解释技术
第一节 碳酸盐岩地层的岩石物理特征和测井响应的定性判别
第二节 碳酸盐岩岩相的岩石物理测井识别方法
第三节 储层参数的测井解释方法
第四节 裂缝的测井识别和解释
第五节 有效储层确定方法
第四章 碳酸盐岩储层沉积相分布、复杂孔隙结构分类、物性特征的成因分析以及综合表征
第一节 碳酸盐岩岩相的地质与测井综合解释、沉积相模型的表征及其成因规律
第二节 碳酸盐岩储层复杂孔隙结构的分类、物性特征的成因分析和综合表征
第五章 地震信息分类、波阻抗反演、储层属性重构和储层成因单元地震地层学的方法
第一节 地震勘探原理和信息采集特点、地震波属性分类及其与地质信息的关系
第二节 基于岩石物理测井约束的地震波阻抗储层反演方法
第三节 基于地质成因和岩石物理测井裂缝响应机理的井震属性重构的储层预测方法
第四节 储层成因单元地震地层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第六章 储层表征与储层成因单元地震地层学的研究实例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第二节 不同类型岩相、孔隙类型和物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节 不同时期高频层序的划分及其与岩相和缝洞发育的关系
第四节 不同时期储层成因单元地震地层的结构与成因分析
第五节 不同储层成因单元的属性表征及其精细结构的分布预测
第七章 确定性储层地质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特点
第一节 确定性储层建模的概念和地质统计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克里金插值方法的基本原理、估计误差方程和其他克里金方法
第三节 克里金插值方法的特点和应用的局限性
第八章 储层随机建模的基本原理、参数影响和基于储层成因单元地震地层学成果约束的储层随机建模研究实例
第一节 储层随机建模的方法分类和基本原理
第二节 储层随机建模方法特点及其关键因素影响的计算分析
第三节 基于储层成因单元地震地层学研究和成因趋势面约束的储层随机建模研究实例
参考文献
展开▼

相关图书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