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文图书> 信息科学中的相关性: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相关性,但它究竟是什么?

信息科学中的相关性: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相关性,但它究竟是什么?
纸质版

信息科学中的相关性: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相关性,但它究竟是什么?

作者: 美 萨拉塞维克 (Saracevic Tefko)

出版社: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
获取纸质图书

图书介绍

  • 作者:

    美 萨拉塞维克 (Saracevic Tefko)

  • 出版社: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语言:

    中文

  • 页数:

    -

  • ISBN:

    9787511647610

内容简介

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相关性。这是一个“人人都懂”的概念,似乎没有必要专门解释。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检索相关信息的行为已经相当普遍。具有相关性的信息是指与检索者手头事务或者所面临问题有关的那些信息——这直接关系到有效沟通。本书的目的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通过追溯信息科学及其他有关领域中相关性研究与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对近几十年来围绕相关性概念展开的众多研究做一总结。本书讨论了人们如何处理相关性的问题,或者从另一方面说,我没有谈及各种计算机系统如何处理相关性及其算法。人们已经大大推动了信息检索的发展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用于处理相关性的信息系统。在这些系统的启发下,我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涉及相关性的基本问题,包括它的起源,它的特性和表现形式,人们如何处理相关性,人们的相关性评估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人们相关性判断的不一致性对信息检索算法或其测试有何影响?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问题。本书就是针对这些一般性相关性问题的论述。 展开▼

图书目录

1 引言
1.1 信息技术与相关性
1.2 目的与章节结构
1.3 总结:相关性的基本问题
2 相关性的历史发展
2.1 信息科学
2.2 信息检索
2.3 信息检索测试和对相关性的首次关注
2.4 相关性实验研究的开端
2.5 总结:相关性的历史发展
3 相关性的理解、表现形式和属性
3.1 相关性的直觉理解
3.2 利用其他名词定义相关性
3.3 相关性的表现形式
3.3.1 基本的二元性
3.3.2 相关性的多种表现形式
3.3.3 相关性和主题性
3.3.4 相关性和有用性
3.3.5 主观相关性与客观相关性
3.4 相关性是如何产生的?
3.5 总结:相关性的性质
4 相关性模型
4.1 引言
4.2 相关性的系统观及其模型
4.3 用户相关性及其模型
4.3.1 相关性的分层模型
4.3.2 集成视角的相关性及其模型
4.4 系统观和用户观的割裂
4.5 总结:相关性模型
5 相关性理论
5.1 引言
5.2 哲学领域:现实世界中的相关性
5.3 传播学领域:相关性和认知
5.4 持续的理论探索
5.5 总结:理论和相关性
6 相关性行为的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相关性标准和线索
6.3 相关性的动态性
6.4 相关性反馈
6.5 总结:相关性行为
7 相关性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7.1 引言
7.2 相关性判断者
7.3 相关性判断结果
7.3.1 相关性不仅是主题性
7.3.2 相关性不仅是二元的
7.3.3 相关性判断并非孤立发生
7.3.4 相关性判断是动态的
7.3.5 相关性判断的不一致性
7.4 眼动追踪和脑成像实验
7.5 总结:相关性的影响因素
8 相关性判断的不一致性对信息检索测试结果的影响
8.1 引言
8.2 黄金标准
8.3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
8.4 总结:信息检索评估受到的影响
9 结论
9.1 引言
9.2 相关性的全球化
9.3 相关性和社交媒体
9.4 私有的相关性
9.5 “对信息系统的设计施加影响”
9.6 总结:相关性的基本问题
9.7 写在最后
展开▼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