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文图书> 周仲瑛中医内科急症学

周仲瑛中医内科急症学
纸质版

周仲瑛中医内科急症学

作者: 周仲瑛

出版社: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
获取纸质图书

图书介绍

  • 作者:

    周仲瑛

  • 出版社: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语言:

    中文

  • 页数:

    178

  • ISBN:

    9787571012618

内容简介

《周仲瑛中医内科急症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多种综合疗法为特色,介绍内科临床常见急症、危症、重症的发生发展规律、诊疗技术和救护措施的一本专著。 全书理论以临床实用为宗旨,既保持中医理论体系的特色,又不是引经据典、空洞文字的堆砌,并在实践中有所创新。例如,病因中的饮食因素,历来归属于内伤范畴,但从临床实际认识,应该是饮食失宜不节,属内伤范围,而饮食不洁实属外感因素,也就是一般所说的“病从口入”,应在历来认为饮食因素皆属内伤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区别。在辨证论治部分采取辨证与治法方药分开的方式,旨在体现证与证之间的有机联系,治法与治法之间的交叉融合,有别于内科病证历来一证一治的编写模式。又如疫斑热的每一个病期,虽分几个证型,但在突出各病期主要病机病证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各期主要治法方药,从而达到执简驭繁、切合实用的目的。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绪论
一、中医内科急症的概念
二、中医内科急症学的特色
三、继承发展中医急症医学是振兴中医药的关键
四、发展中医急症医学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中医内科急症学基础
第一节 急症的基本特点
一、大实大虚,邪正消长多变
二、多脏同病,但有主次先后
三、多病同证,但又同中有异
第二节 急症的病机要点
一、内外合邪,每多因果夹杂
二、病理因素责之风火(热)痰瘀,并可转化并见
三、邪盛酿毒,毒邪性质多端,外受、内生有别
四、邪实机闭是阴竭阳脱、气血消亡的基础
五、病性多实,但常虚实夹杂
六、病机之间的演变转化,可致多证相关
第三节 急症的辨证要点
一、辨外感与内伤
二、辨脏腑病位
三、辨病理因素
四、辨标本主次
五、辨病势传变与顺逆
六、辨证与辨病
第四节 急症的治疗原则
一、急则治标
二、综合救治
三、证病合治
四、祛邪扶正
五、防传杜变
六、严密监护
第二章 常见急危重症中医内科诊疗
第一节 时感
第二节 外感高热
附:抽搐
第三节 疫斑热
第四节 肺炎
第五节 暴喘
第六节 昏迷
第七节 真心痛
第八节 厥脱
第九节 急性腹痛
附:胆绞痛
肾绞痛
第十节 急性吐泻
第十一节 中暑
第十二节 急黄
第十三节 咯血
第十四节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第十五节 心力衰竭
第十六节 急性肾衰竭
第三章 常见急性中毒中医内科救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毒蕈中毒
第三节 鱼胆中毒
第四节 蛇毒中毒
第五节 雷公藤中毒
第六节 乌头类药物中毒
第七节 马钱子中毒
第八节 斑蝥中毒
第九节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第十节 急性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第十一节 急性乙醇中毒
第十二节 一氧化碳中毒
第四章 中医内科常用急救技术
第一节 针灸疗法
第二节 鼻疗法
第三节 探吐疗法
第四节 刮痧疗法
第五节 放血疗法
第六节 捏脊疗法
第七节 关节脱臼复位
第八节 熏洗疗法
第九节 药熨疗法
第十节 雾化吸入疗法
第十一节 氧气疗法
第十二节 气管内插管
第十三节 机械通气
第十四节 心脏电复律
第十五节 紧急床边人工心脏起搏
第十六节 心肺复苏
展开▼

相关图书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