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医药》 >外泌体分离、表征方法及其在环境毒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外泌体分离、表征方法及其在环境毒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

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到胞外的30~150 nm的脂质双分子层囊泡,内含蛋白质、脂类、mRNA、miRNA和代谢物等,可反映其来源细胞的生理或病理状态,用于病理、疾病诊断和药理研究.依据外泌体密度、大小和所含标志蛋白等特性,常用的外泌体分离方法包括超速离心法、聚合物沉淀法、免疫捕获法、尺寸排阻色谱法、超滤法和微流控技术法等.外泌体表征方法有电子显微镜和成像技术表征法、动态光散射和纳米粒子追踪分析表征法、流式细胞术表征法、蛋白质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定量分析表征法、微阵列和基于质谱的组学技术表征法等.分离获得的外泌体可作为环境毒理学的生物标志物,为研究环境污染物暴露相关疾病的毒性机制提供模型,为进一步揭示环境毒理机制提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