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医药》 >镰形棘豆总黄酮灌胃对乙型肝炎大鼠肝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镰形棘豆总黄酮灌胃对乙型肝炎大鼠肝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摘要

目的 观察镰形棘豆总黄酮灌胃对乙型肝炎(乙肝)大鼠肝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乙肝病毒对大鼠进行尾静脉注射,建立乙肝大鼠模型.将乙肝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镰形棘豆总黄酮低剂量组(70 mg/kg的镰形棘豆总黄酮灌胃)、镰形棘豆总黄酮中剂量组(140 mg/kg的镰形棘豆总黄酮灌胃)、镰形棘豆总黄酮高剂量组(280 mg/kg的镰形棘豆总黄酮灌胃)、阿昔洛韦组(0.2 mg/kg的阿昔洛韦灌胃)各12只,以正常大鼠12只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大鼠灌胃24h后,取尾静脉血,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HBsAg、HBeAg,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AST.尾静脉取血后处死大鼠,解剖获得肝组织,HE染色后,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取大鼠肝组织,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相关蛋白及TGF-β/Smad3通路相关蛋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HBsAg、HBeAg、ALT、AST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肝组织出现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变性坏死、数量减少、肝组织局部坏死、有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等病理损伤,大鼠肝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四型胶原(Col IV)、TGF-β、p-Smad3/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镰形棘豆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阿昔洛韦组大鼠血清HBsAg、HBeAg、ALT、AST水平均降低(P均<0.05),且镰形棘豆总黄酮各剂量之间有剂量依赖性(P均<0.05),镰形棘豆总黄酮高剂量组与阿昔洛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大鼠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大鼠肝组织FN、Col IV、TGF-β、p-Smad3/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均<0.05),且镰形棘豆总黄酮各剂量之间有剂量依赖性(P均<0.05),镰形棘豆总黄酮高剂量组与阿昔洛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镰形棘豆总黄酮可改善乙肝大鼠肝组织损伤,抑制其纤维化,保护其肝功能,其作用机制与下调TGF-β/Smad3通路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