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俄罗斯文艺》 >接受的维度:《宝贝儿》解读的主体性研究

接受的维度:《宝贝儿》解读的主体性研究

         

摘要

契诃夫《宝贝儿》在俄国接受中的正常分歧,至中国变异成以对托尔斯泰解读批判为中心的“一边倒”现象.接受差异聚焦于如何评价主人公及作家对她的立场.中国主流观点认为应当批判奥莲卡的价值观,且作家亦对之持批判态度.本文认为,接受中对作品信仰维度的忽略是具体历史语境、文化传统下的主体性体现,其源头出于作家对其人物的悖论态度及其模糊的宗教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