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柳铁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行急诊 PCI,对照组患者常规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 PCI 手术前后 TIMI 血流分级,PCI 术后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胶原(CO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和左心室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 PCI 术后30 d 内发生的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加重、再梗死、心源性死亡)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 PCI 术前 TIMI 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u =0.189,P ﹥0.05);观察组 PCI 术后 TIMI 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u =5.965,P <0.05)。观察组患者 PCI 术后 ADP、AA、COL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 PCI 术后 LVEF 大于对照组,LVEDD、LVESD 小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4.59%,低于对照组的39.59%(P <0.05)。结论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有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 PCI 术后 TIMI 血流分级,优化心肌再灌注情况,降低血小板聚集程度,改善左心室功能,减少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