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洋与湖沼》 >2014年冬季西太平洋雅浦海山与大洋海域大型浮游动物群落比较研究

2014年冬季西太平洋雅浦海山与大洋海域大型浮游动物群落比较研究

         

摘要

2014年冬季对西太平洋雅浦Y3海山区和从西太平洋暖池区到黑潮源区之间的大洋海域的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海山区和大洋海域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度和分布,并比较了两个海域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差异,结合温度、盐度和叶绿素a浓度等环境因子数据,分析了海山对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 表明,Y3海山区和大洋海域的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存在差异,二者的群落相似度系数为68.4%,两个海域的优势种/类群也不尽相同,海山区的优势种/类群是磷虾各期幼体、尖额磷虾和蛮(蜮),而大洋海域的优势种/类群分别是磷虾后期幼体、手磷虾、蛮蜮、尖额磷虾和莹虾.大型浮游动物群落在海山区的平均丰度和最大丰度都要高于大洋海域,但海山区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生物量占比都低于大洋海域,因而Y3海山对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海山效应不明显.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海山区的首要影响环境因子是盐度,而大洋海域则是温度;海山区和大洋海域的大型浮游动物丰度分别与200m层盐度和平均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并且在两个调查海域均未发现大型浮游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分布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著录项

  • 来源
    《海洋与湖沼》 |2020年第4期|919-930|共12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237;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程技术部 青岛 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237;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23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研究中心 青岛 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水生动物学;
  • 关键词

    大型浮游动物; 丰度; 生物量; 环境因子; 雅浦海山; 西太平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