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洋与湖沼》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降低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降低

         

摘要

采用AFLP技术方法,对福建二个野生及二个养殖大黄鱼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实验采用7对引物组合,在四个群体的120个个体中共扩增出472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为220个,多态位点比例为46.61%.结果表明,大黄鱼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降低:宁德野生群体和湄州野生群体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2.42%和45.14%,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046和0.1245,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659和0.194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4153和1.4428;宁德养殖群体和连江养殖群体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0.83%和40.53%,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027和0.1039,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615和0.163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3919和1.3856.四个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359-0.1465,平均为0.079,群体间基因流为1.0808.

著录项

  • 来源
    《海洋与湖沼》 |2009年第4期|446-450|共5页
  • 作者单位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361021;

    集美大学水产生物技术研究所,厦门,361021;

    福建闽威水产实业限公司,福鼎,355200;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361021;

    集美大学水产生物技术研究所,厦门,361021;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361021;

    集美大学水产生物技术研究所,厦门,361021;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361021;

    集美大学水产生物技术研究所,厦门,361021;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361021;

    集美大学水产生物技术研究所,厦门,361021;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361021;

    集美大学水产生物技术研究所,厦门,361021;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361021;

    集美大学水产生物技术研究所,厦门,36102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动物遗传学;
  • 关键词

    大黄鱼; AFLP; 养殖群体; 遗传多样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