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洋与湖沼》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浸泡免疫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灭活疫苗后11种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浸泡免疫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灭活疫苗后11种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摘要

制备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全菌灭活疫苗浸泡免疫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分别于免疫后0h、4h、8h、12h、24h、48h、72h、96h、7d、14d取脾、头肾、鳃组织,提取m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种组织中Toll-like受体(TLR)2、TLR5M、髓样分化因子MyD88、核转录因子(NF)-κB、白介素(IL)-6、干扰素(IFN)γ、趋化因子CXC、补体C3、热休克蛋白(HSP)70、T细胞表面分子CD4、自然杀伤细胞增强因子(NKEF)十一种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免疫后除TLR5M、NKEF以外其它九种基因表达均显著上调,表达高峰出现在24-72h,基因表达量最高值是对照组的2-12倍;TLR5M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NKEF基因的表达量出现显著下调趋势,下调峰值出现在24h,为对照组的0.49倍.在脾脏和肾脏中,NF-KB和CD4基因的表达峰值高于鳃;在脾脏和鳃中,IL-6、HSP70和NKEF基因的表达峰值均高于头肾;IFNγ、CXC、C3和MyD88在三个组织中的表达峰值差异不大.在三个组织中每个基因表达峰值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浸泡免疫后,IL-6和HSP70基因在三个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迅速、且丰度高,可以作为疫苗浸泡免疫后的效果评价指标;除肾和脾主要的免疫器官外,鳃也是浸泡免疫后重要的检测组织.研究结果为浸泡免疫疫苗效果的评价积累了数据.

著录项

  • 来源
    《海洋与湖沼》 |2015年第5期|1024-1033|共10页
  •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动物病害与免疫学研究室 青岛 266003;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动物病害与免疫学研究室 青岛 266003;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动物病害与免疫学研究室 青岛 266003;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动物病害与免疫学研究室 青岛 266003;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动物病害与免疫学研究室 青岛 266003;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动物病害与免疫学研究室 青岛 26600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人工免疫;
  • 关键词

    牙鲆; 鳗弧菌疫苗; 浸泡免疫; 免疫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