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美术》 >从中国风格到日本主义:东西方视线的交错

从中国风格到日本主义:东西方视线的交错

         

摘要

一 何为中国风格、日本主义 翻开权威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居然分别设有题为“中国风格”、“日本主义”的条目。它这样写道: 中国风格(Chinoiserie)指17和18世纪西方室内设计、家具、陶器、纺织品和园林设计风格。在17世纪最初的一二十年里,英国、意大利等国的工匠开始自由仿效从中国进口的橱柜、瓷器和刺绣品的装饰式样。最早出现的具有中国风格的室内设计见诸路易·勒佛于1670~1671年在凡尔赛为路易十四用瓷砖砌成的托利安宫。这种中国风格的狂热迅速蔓延,在德国,没有哪一个宫院建成时没有中国风格的房间。中国风格大多与巴罗克式和洛可可式融合在一起,其特点是:大面积的贴金和髹漆,爱用蓝白色对比,不对称,不用传统的透视画法,采用东方图案和花纹。对这种风靡一时的风尚的向往,导致欧洲在园林设计方面采用中国艺术风格。曾到过中国的威廉·钱伯斯爵士的著作《中国建筑设计……》(1757)在欧洲大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世纪中国风格渐渐消失,这时中国和东亚的吸引力遇到其他外来风格——例如土耳其风格、埃及风格、哥特风格和希腊风格的竞争。20世纪30年代,在室内装饰方面曾再次流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