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美术》 >日本画的发展与中国画的思考

日本画的发展与中国画的思考

         

摘要

“日本画”概念的形成大约是在明治时期,随着西方文明的进入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变迁,西洋绘画对日本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时,传统国粹维护主义与倡导西洋化的矛盾日趋激烈。在此情形下,承传的日本绘画诸流派统一起来称之为“日本画”。其艺术观开始成熟,艺术形式变化多端,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明确了现代日本画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东瀛风貌。其间随着以横山大观、菱田春草等为代表的“朦胧体”出现,具有现代品格精神的日本画作品出现了。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美术经历了两次西化大潮之后,民族化回移,形成了新日本画全新的面貌,日本画的现代特征也愈来愈明显。这时期的日本绘画充分吸收了西方绘画中的诸如绘画形式、色彩观念、空气感觉、光的运用等表现手法,但与日本的传统绘画相去甚远。此期可谓是模仿与创作并存的时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