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家安全通讯》 >拨开基因“被窃”的迷雾──访卫生部科教育司科技成果与交流处处长于修成同志

拨开基因“被窃”的迷雾──访卫生部科教育司科技成果与交流处处长于修成同志

         

摘要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我国宝贵人类基因资源被国外窃取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国内数十家媒体相继予以报道。下面是一些报刊以《留住我们的“根”》为题,详细介绍此事件的前因后果:“从1996年12月开始,德国某研究院人口研究所向我国某科研中心发来传真,商讨一项3万美元的名为搞龄老人健康长寿监测’的合作计划,计划在全国22个省市采集万名80岁至100岁老人的指血,建立中国长寿老人健康基因数据库。1997年9月,美国某大学参与到此计划中,并将调查经费增至30万美元。到1998年2月,进一步增至100万美元。1998年3月2日至6日,某科研中心在北京西藏大厦召开‘中国老年人健康监测网会议’,美国、德国、丹麦等国的专家参加了会议。会上,丹麦遗传学家本特·皮特森亲自示范了采集血样的具体做法:先把老人的手放在热水中浸泡一会,再进一步搓热,然后用一种粗而短的针头扎进老人手指一侧。第一滴血不能用,从第二滴血开始,滴入滤纸的5个圆圈里,使每个直径为12毫米的圆圈渗满鲜血。在这次会议上,某科研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对采血方法提出异议,认为这会对长寿老人造成精神上的伤害。同时,该工作人员对这一大规模采集基因血样的计划也提出异议,认为是不合法的,随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