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超声骨刀联合高速磨钻在严重胸椎管狭窄症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超声骨刀联合高速磨钻在严重胸椎管狭窄症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骨刀联合高速磨钻在严重胸椎管狭窄症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寻超声骨刀切割的安全解剖学标志。方法 对胸椎标本的椎弓根,椎板与椎管内壁毗邻关系进行观测,为超声骨刀在骨槽内切割提供形态学参考。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上海长征医院确诊并接受胸椎后路手术治疗的19例严重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50±6)岁。术中分别采用超声骨刀联合高速磨钻(A组,n=10)及单纯超声骨刀方法(B组,n=9)进行椎管后壁切除减压术,术中记录两组术中椎管后壁切除及"揭盖"时间、出血量、有无神经根和脊髓损伤,术后评估症状改善及椎管后壁切除宽度。两组连续正态分布相关数据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完成6具胸椎标本的测量,椎板松质骨与内侧皮质骨交界线距椎管内壁距离平均为(0.9±0.4)mm,椎弓根内侧皮质骨与松质骨界线与椎管内侧壁距离(1.2±0.6)mm。超声骨刀联合高速磨钻方法术中平均单节段切除用时(4.4±0.5)min,平均椎管后壁切除宽度为(21.8±0.5)mm;采用单纯超声骨刀平均用时(5.0±0.5)min,平均椎管后壁切除宽度为(19.9±1.0)mm,术中有1例脑脊液损伤及1例胸脊髓神经根损伤。两组单节段切割时间及椎管后壁切割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1、3.491,均P&0.05)。结论 对于严重胸椎管狭窄症手术,术中联合应用超声骨刀及高速磨钻方法具有一定优势;椎弓根内侧缘皮质骨与其松质骨交界区可以作为该方法的切割标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