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不同硬膜外给药方式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不同硬膜外给药方式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硬膜外给药方式对子宫切除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对75例择期子宫全切手术的患者,随机单盲分为3组,每组25例;Ⅰ组为空白对照组,切皮前10 min于硬膜外中加用生理盐水10 ml.Ⅱ组切皮前10 min于硬膜外中加用2%利多卡因10 ml(其中每ml含芬太尼2.5 μg),后于硬膜外中持续泵入罗哌卡因和芬太尼混合液(罗哌卡因0.125%,芬太尼2 μg/ml)至手术结束(速度9 ml/h).Ⅲ组切皮前10 min于硬膜外中加用2%利多卡因10 ml(其中每ml含芬太尼2.5 μg,氟哌啶0.15 mg),后于硬膜外中持续泵入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的混合液(罗哌卡因0.125%,芬太尼2 μg/ml),至手术结束(速度9 ml/h).所有患者均于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3组患者均于手术结束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微电脑泵为Baxter AP-Ⅱ.自控镇痛液为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的混合液(罗哌卡因浓度0.125%,芬太尼2 μg/ml),预充5 ml,背景剂量3 ml/h,单次自控镇痛(PCA)剂量2 ml/次,锁定时间10 min,限量16 ml/h,术后镇痛维持48 h.结果第1个24 h自控镇痛的视觉模拟(VAS)评分静息时Ⅰ组为2.2分±1.5分,Ⅱ组为1.4分±0.78分,Ⅲ组为1.1分±1.1分;Ⅰ组与Ⅱ组比较P<0.05,I组与Ⅲ组比较P<0.01;咳嗽时Ⅰ组为3.0分±1.1分,Ⅱ组为2.1分±0.8分,Ⅲ组为1.5分±1.3分,Ⅰ组与Ⅱ比较P<0.01.第1个24 h镇痛药用量Ⅰ组为101 ml±17 ml,Ⅱ组为82 ml±9 ml,Ⅲ组为78 ml±9 ml;第2个24 h镇痛药用量Ⅰ组为82 ml±11 ml,Ⅱ组为76 ml±5 ml,Ⅲ组为73 ml±2 ml,Ⅰ组与Ⅱ组比较P<0.05,Ⅰ组与Ⅲ组比较P<0.01.恶心、呕吐发生率Ⅰ组>Ⅱ组>Ⅲ组,Ⅰ组与Ⅲ组比较P<0.01.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加小剂量芬太尼是较为理想的硬膜外镇痛药配方,以切皮前即于硬膜外中加用2%利多卡因10 ml(内含芬太尼2.5 μg,氟哌啶0.15 mg)的给药方式,镇痛效果良好而副作用最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