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儿童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

儿童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相关性腹泻(CDA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应用抗生素48 h后或入院48 h后发生腹泻的住院患者,或入院前1个月内有抗生素应用史或住院史,入院前或入院时出现腹泻的住院患者,用PCR检测粪便中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毒素A和毒素B的基因,毒素基因阳性者设为CDAD+组,阴性者设为CDAD-组。从CDAD+组中选出医疗机构获得性CDAD(HCFA-CDAD),组成HCFA-CDAD组。同时按1:3比例选取同期疾病种类相同且使用抗生素超过2 d无腹泻患者为对照组。对入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收集,潜在危险因素涉及:慢性疾病史、性别、年龄、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免疫球蛋白(A和G)、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联用抗生素数量、抗生素种类、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阻断剂、入院前医疗机构接触史、入院前抗生素使用史、住院时间、胃肠道插管(胃管、胃肠减压、胃空肠管放置)。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入选的93例患者中,35例为CDAD+组,其中符合HCFA-CDAD组共30例;CDAD-组有58例。入选的对照组有105例。CDAD+组和对照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白细胞计数、CRP、应用非甾体抗炎药为危险因素(P=0.003、0.008、0.015,OR=8.063、3.465、13.950);入院前医疗机构接触史(P<0.01,OR=0.002)为保护因素。结论白细胞异常、CRP高、应用非甾体抗炎药为患CDAD的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