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CD133在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Ki–67的关系

CD133在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Ki–67的关系

         

摘要

目的评判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核增殖标志物Ki–67与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并评判其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5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病理蜡块,其中男9例、女41例,年龄27~75岁,中位年龄49岁,所有的患者均有完整的随访资料。运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两步法,检测并分析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组织中CD133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50例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样本中,37例(74.00%) CD133蛋白检测阳性。组织学等级为Ⅰ级和Ⅱ级的肿瘤组织中CD133阳性率分别为7/13和76.70%(23/30),7例Ⅲ级肿瘤样本全部阳性表达。CD133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核分裂数和组织学分级均有相关性(χ2=4.925、4.525、10.080,P=0.026、0.033、0.013)。CD133阳性患者术后生存时间[M(Q1,Q3)]为32(17,56)个月,短于阴性患者44(26,65)个月。42例Ki–67表达阳性(84.00%),其表达水平与核分裂计数有相关性(χ2=9.950,P=0.041)。CD133的表达与Ki–67的表达相关(χ2=13.511,P=0.009),Log–rank检验发现CD133、Ki–67的阳性表达与患者5年生存率均存在相关性(P=0.021、0.049)。多因素分析表明,CD133、核分裂计数是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独立预后指标(HR=2.040、2.422,P=0.000、0.018)。结论 CD133可能在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独立标志物用于评估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的预后。联合检测CD133和Ki–67的表达,能更可靠地预测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的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