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退行性腰椎侧凸极外侧椎体间融合入路腰丛分布的MRI研究

退行性腰椎侧凸极外侧椎体间融合入路腰丛分布的MRI研究

         

摘要

目的分析退行性腰椎侧凸病例腰丛分布的MRI影像特点,评价MRI神经显像的应用价值与极外侧椎体间融合(XLIF)手术入路的神经功能安全性。方法 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对19例退行性腰椎侧凸采用MRI三维快速稳态采集成像序列多平面容积三维重建,左、右侧凸分别为11例、8例,通过L1-2至L4-5各椎间隙中点水平层面轴位图像测量腰丛前缘至手术入路穿刺路径即椎间盘矢状面中心点垂直线(椎间盘矢状面中垂线)的距离,设定正、负值分别表示腰丛前缘位于椎间盘矢状面中垂线后、前方。结果 L1-2至L4-5间隙凹侧腰丛前缘距椎间盘矢状面中垂线距离在左侧凸/右侧凸病例依次为(13.7±2.5)mm/(12.9±5.5)mm、(8.3±4.7)mm/(8.5±5.7)mm、(2.7±3.6)mm/(2.5±7.2)mm和(-4.2±3.8)mm/(-3.8±7.1)mm,均较凸侧腰丛分布位置偏后。结论 L1-2与L2-3间隙两侧、L3-4间隙凹侧腰丛行走于椎间盘矢状面中垂线后方腰大肌内;L3-4间隙凸侧和L4-5间隙两侧腰丛则移行至椎间盘矢状面中垂线前方,术前MRI腰丛显像对XLIF入路安全性评估有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