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罗库溴铵对全麻患者面罩通气时胃内进气的影响

罗库溴铵对全麻患者面罩通气时胃内进气的影响

         

摘要

目的使用超声实时监测胃窦进气情况, 观察罗库溴铵对面罩通气时胃内进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至10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接受择期喉罩全麻患者80例。年龄18~65岁,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 体质指数(BMI)&30 kg/m2。随机分为2组(n=40):罗库溴铵组(R组)和无肌松对照组(C组)。患者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诱导, R组予罗库溴铵, C组予等量生理盐水, 随后以压力控制模式[气道压力15 cmH2O(1 cmH2O=0.098 kPa)]行面罩通气, 同时超声实时观察患者胃窦部进气情况。记录通气前后胃窦面积大小和通气前后胃窦面积差值大小、胃窦有无进气、面罩通气期间各项呼吸参数。结果与面罩通气前相比, R组和C组面罩通气后胃窦面积分别为(579.5±167.3)、(508.1±112.2)mm2, 高于通气前的(479.4±110.2)、(451.2±103.4)mm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38、4.302, 均P&0.001);根据胃内有无进气将2组患者进一步分为R+、R–、C+、C– 4个亚组, R+、C+组面罩通气后胃窦面积分别为(647.7±150.6)、(546.2±121.1)mm2, 高于通气前的(501.2±113.6)、(422.6±101.5)mm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85、8.719, 均P&0.001), R–、C–组面罩通气后胃窦面积分别为(496.0±150.9)、(489.8±105.1)mm2, 相比通气前的(452.9±102.8)、(465.0±103.3)mm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3、1.663, 均P&0.05);R+组通气前后胃窦面积差值为(146.6±87.2)mm2, 大于R–组的(43.1±102.1)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8,P&0.001), C+组通气前后胃窦面积差值为(123.6±51.1)mm2, 大于C–组的(24.8±77.4)mm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2,P&0.001);R+组和C+组相比, 通气前后胃窦面积差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3, P&0.05)。R组、C组胃内进气概率分别为55%(22/18)和32.5%(13/2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 P&0.05)。2组患者面罩通气期间实际测得气道峰压均与设定值相符。2组患者面罩通气期间各项呼吸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库溴铵可能促进全麻患者15 cmH2O压力下行面罩通气所致的胃内进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